如何敛福积德,成就吉祥-第19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格言联璧》中的下一句: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聚集福气,君子成就吉祥。
《左传》有云:“德不孤,必有邻。”无论是圣人“敛福”的沉敛,还是君子“考祥”的谨慎,核心皆在于以德行约束自身——不凭一时意气行事,不为眼前小利失节,方能在立身处世中积累福缘,收获吉祥。
故事 | 司马光敛行积福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晚年官至尚书左仆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其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后世奉为史学经典。
成年后,司马光步入仕途,为官清廉。在洛阳居住时,居所狭小简陋,仅能遮风挡雨,好友王安石曾劝他扩建宅邸。
他笑着拒绝道:“我现在住的地方,足够用来遮挡风雨了,怎敢追求超出本分的安逸享受呢?”他的衣着饮食也极为俭朴,终生不穿华丽锦绣,不食珍馐美味,家中财物仅够维持日常用度,余下钱粮多用于接济贫困亲友与门生。
更难得的是,司马光在朝堂之上,从不为“争权夺利”而张扬锋芒。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变法,司马光因认为变法措施过于激进,可能扰乱民生,多次上书劝谏。但当神宗坚持支持王安石后,他并不纠缠于朝堂争辩,更不结党对抗,而是主动请求离开京师,前往洛阳编撰《资治通鉴》。
他深知“强争则伤和,固执则招怨”,与其在朝堂上徒耗精力,不如退而为后世留下一部有益的史书——这便是“敛福”的智慧。
在洛阳的十五年间,司马光埋首书籍,昼夜不辍。为了保证史书的真实性与严谨性,他亲自核对每一个史实,从不凭主观臆断增减内容,甚至连一个地名、一个年号的错误,都要反复查阅数十种文献纠正。这种“慎思”的态度,正是“君子考祥”的践行。
司马光一生从不张扬,却以“敛行”积累了万民的敬重;从不投机取巧,却以“考祥”成就了千古的功业。他的福泽,不是来自“上天赐予”,而是来自“自身约束”;他的吉祥,不是来自“运气好转”,而是来自“每事谨慎”。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虽不苛求人人成圣,但至少可以学做君子:说话前多想想是否伤人,做事前多想想是否合道,不凭冲动行事,不为小事计较。久而久之,自然能在生活中少遇纷争,多逢顺遂——这便是“敛福考祥”的智慧,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与成全。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如何敛福积德,成就吉祥-第19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格言联璧》中的下一句: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聚集福气,君子成就吉祥。
《左传》有云:“德不孤,必有邻。”无论是圣人“敛福”的沉敛,还是君子“考祥”的谨慎,核心皆在于以德行约束自身——不凭一时意气行事,不为眼前小利失节,方能在立身处世中积累福缘,收获吉祥。
故事 | 司马光敛行积福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晚年官至尚书左仆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其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后世奉为史学经典。
成年后,司马光步入仕途,为官清廉。在洛阳居住时,居所狭小简陋,仅能遮风挡雨,好友王安石曾劝他扩建宅邸。
他笑着拒绝道:“我现在住的地方,足够用来遮挡风雨了,怎敢追求超出本分的安逸享受呢?”他的衣着饮食也极为俭朴,终生不穿华丽锦绣,不食珍馐美味,家中财物仅够维持日常用度,余下钱粮多用于接济贫困亲友与门生。
更难得的是,司马光在朝堂之上,从不为“争权夺利”而张扬锋芒。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变法,司马光因认为变法措施过于激进,可能扰乱民生,多次上书劝谏。但当神宗坚持支持王安石后,他并不纠缠于朝堂争辩,更不结党对抗,而是主动请求离开京师,前往洛阳编撰《资治通鉴》。
他深知“强争则伤和,固执则招怨”,与其在朝堂上徒耗精力,不如退而为后世留下一部有益的史书——这便是“敛福”的智慧。
在洛阳的十五年间,司马光埋首书籍,昼夜不辍。为了保证史书的真实性与严谨性,他亲自核对每一个史实,从不凭主观臆断增减内容,甚至连一个地名、一个年号的错误,都要反复查阅数十种文献纠正。这种“慎思”的态度,正是“君子考祥”的践行。
司马光一生从不张扬,却以“敛行”积累了万民的敬重;从不投机取巧,却以“考祥”成就了千古的功业。他的福泽,不是来自“上天赐予”,而是来自“自身约束”;他的吉祥,不是来自“运气好转”,而是来自“每事谨慎”。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虽不苛求人人成圣,但至少可以学做君子:说话前多想想是否伤人,做事前多想想是否合道,不凭冲动行事,不为小事计较。久而久之,自然能在生活中少遇纷争,多逢顺遂——这便是“敛福考祥”的智慧,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与成全。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