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千金的感恩典范-第34集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文心姐姐。欢迎来到今天的弟子规学习之旅,我们继续深入探索“泛爱众”篇的智慧。这节课,咱们来学习“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小朋友们,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身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各位长辈是不是常常在为我们付出呀?我们每天吃的、喝的、学习需要用的、课外活动需要准备的,是不是都来自父母长辈?家人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该怎样回馈他们呢?首先,我们要常常记得爱我们的家人,记得他们对我们的好。再来,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长幼次序和礼仪吗?“长者先,幼者后。”在我们用餐的时候,可得记住了,是父母和长辈为我们准备了这些食物,我们要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最先吃,接着请爸爸妈妈吃,再下来是我们的哥哥姐姐,最后才轮到我们自己。当我们接过递到我们手上的饭食,可别忘了说“谢谢”哦!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句话是在教导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学会多给予,少取用,后取用。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家人和长辈在给予我们,我们可得学会回馈他人,给予他人呀。
我们在第三十二课的时候,学了“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小朋友们,跟著文心姐姐一起复习一下,这些经句是在教导我们什么呢?对啦,是在教导我们要体会他人的境况,体恤别人的情形,体会对方的心。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当我们要开口对别人说话的时候,别着急说,先想想自己要说的话,自己会愿意听吗?如果自己不乐意听,那我们就别说了。要做事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要做的这件事,会打扰别人吗?我们做了之后,别人会乐意吗?如果别人对我们做这件事,我们会开心吗?如果我们检查这些问题时,答案是“不”,那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不能做。
这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我们从秦末汉初的军事家韩信的故事说起。这位声名显赫的军事大将在早年的时候,家境贫穷,自己又不善日常生计,常常填不饱肚子。一日韩信在城下钓鱼,河边有几位妇人在河边漂洗衣物。其中的一位妇人看出韩信已经饿得不轻了,就分自己带的饭给他吃,这样连续帮助了韩信数十个日子。韩信感激地对她说:“我将来必定重重报答您!”没想到,老妇人听了他的话,生气地说:“一个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会图你的报答吗?”韩信听了心里震动不小。
韩信在生活中遇到的考验还不止于此。在他生活的淮阴市的市集上,有个年轻屠夫当众羞辱他:“别看你长得高大,总佩刀剑装模作样,其实是个胆小鬼!你要是真不怕死,就刺死我;若是怕死,那就乖乖地从我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盯了对方许久,最终弯下腰去,匍匐着从他的胯下爬过。整个市集的人顿时哄笑,认定韩信懦弱无能。
后来,韩信立下军事功勋,被分封为楚王。他仍然记得当年激励自己立志奋发,供养自己饭食的老妇人,特地回到当地找到了她,并且赐予她千金作为回报。这个故事后来被传为“一饭千金”的美谈。而那位当众羞辱他的年轻屠夫,韩信也找到了他,不但没有报复,而且还封他为中尉。正是这位屠夫考验了韩信在关键时刻的胸怀和处事的分寸。
小朋友们,《弟子规》里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韩信在故事中的为人处事,正是力行《弟子规》这句经文的典范。他始终记得河边老妇人在自己饥饿时施与自己饭食的大恩,并且尽己所能加以回报。而对跟自己有怨怼的人,他却能宽宏大量,忘记当年的不愉快,以自己宽厚的品德来回应曾经的羞辱和伤害。韩信对恩感恩让我们觉得佩服,对怨也感恩更加了不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啦。我们再一起把今天的课文读一遍:“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们下次见!
一饭千金的感恩典范-第34集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文心姐姐。欢迎来到今天的弟子规学习之旅,我们继续深入探索“泛爱众”篇的智慧。这节课,咱们来学习“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小朋友们,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身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各位长辈是不是常常在为我们付出呀?我们每天吃的、喝的、学习需要用的、课外活动需要准备的,是不是都来自父母长辈?家人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该怎样回馈他们呢?首先,我们要常常记得爱我们的家人,记得他们对我们的好。再来,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长幼次序和礼仪吗?“长者先,幼者后。”在我们用餐的时候,可得记住了,是父母和长辈为我们准备了这些食物,我们要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最先吃,接着请爸爸妈妈吃,再下来是我们的哥哥姐姐,最后才轮到我们自己。当我们接过递到我们手上的饭食,可别忘了说“谢谢”哦!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句话是在教导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学会多给予,少取用,后取用。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家人和长辈在给予我们,我们可得学会回馈他人,给予他人呀。
我们在第三十二课的时候,学了“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小朋友们,跟著文心姐姐一起复习一下,这些经句是在教导我们什么呢?对啦,是在教导我们要体会他人的境况,体恤别人的情形,体会对方的心。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当我们要开口对别人说话的时候,别着急说,先想想自己要说的话,自己会愿意听吗?如果自己不乐意听,那我们就别说了。要做事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要做的这件事,会打扰别人吗?我们做了之后,别人会乐意吗?如果别人对我们做这件事,我们会开心吗?如果我们检查这些问题时,答案是“不”,那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不能做。
这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我们从秦末汉初的军事家韩信的故事说起。这位声名显赫的军事大将在早年的时候,家境贫穷,自己又不善日常生计,常常填不饱肚子。一日韩信在城下钓鱼,河边有几位妇人在河边漂洗衣物。其中的一位妇人看出韩信已经饿得不轻了,就分自己带的饭给他吃,这样连续帮助了韩信数十个日子。韩信感激地对她说:“我将来必定重重报答您!”没想到,老妇人听了他的话,生气地说:“一个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会图你的报答吗?”韩信听了心里震动不小。
韩信在生活中遇到的考验还不止于此。在他生活的淮阴市的市集上,有个年轻屠夫当众羞辱他:“别看你长得高大,总佩刀剑装模作样,其实是个胆小鬼!你要是真不怕死,就刺死我;若是怕死,那就乖乖地从我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盯了对方许久,最终弯下腰去,匍匐着从他的胯下爬过。整个市集的人顿时哄笑,认定韩信懦弱无能。
后来,韩信立下军事功勋,被分封为楚王。他仍然记得当年激励自己立志奋发,供养自己饭食的老妇人,特地回到当地找到了她,并且赐予她千金作为回报。这个故事后来被传为“一饭千金”的美谈。而那位当众羞辱他的年轻屠夫,韩信也找到了他,不但没有报复,而且还封他为中尉。正是这位屠夫考验了韩信在关键时刻的胸怀和处事的分寸。
小朋友们,《弟子规》里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韩信在故事中的为人处事,正是力行《弟子规》这句经文的典范。他始终记得河边老妇人在自己饥饿时施与自己饭食的大恩,并且尽己所能加以回报。而对跟自己有怨怼的人,他却能宽宏大量,忘记当年的不愉快,以自己宽厚的品德来回应曾经的羞辱和伤害。韩信对恩感恩让我们觉得佩服,对怨也感恩更加了不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啦。我们再一起把今天的课文读一遍:“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