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持重 待人以厚-第16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格言联璧》中的下一句: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处理难办的事情更应该从宽,与难以相处的人交往更应该宽厚,办理紧急事务更应该和缓,面临重大事件更应该平静沉稳,疑惑为难之际更应该摈弃成见。
古语有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真正的处事智慧,从不在于急功近利或针锋相对,而在于以宽厚之心容事,以沉稳之心理事。
故事 | 丙吉持重
丙吉,字少卿,西汉鲁国人,历仕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最终官至宰相。
丙吉任宰相期间,依旧保持着沉稳持重的作风。有一次他外出视察,途中遇到两拨百姓激烈争斗,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丙吉见状并未停下车辆询问,只是让车夫继续前行。
没走多远,他见一名农夫赶着牛走过,牛喘得厉害,舌头都伸了出来,还不时摇晃身体。丙吉立刻下车询问农夫:“这牛是从哪里赶来?走了多少路程?最近可有反常的天气?”
随从的官员十分疑惑,忍不住问道:“丞相,刚才有人斗殴致死,您不闻不问;现在只不过是牛喘气,您反倒如此关心,这是为何?”
丙吉从容解释道:“百姓争斗伤人,自有长安县令、京兆尹负责抓捕审判,这是他们的职责范围。我身为丞相,只需按时考察他们的政绩,不必在途中过问琐事,以免扰乱地方处事节奏。但如今正是春耕时节,牛若是因为天热或劳累过度而喘气,可能意味着天气异常,会影响农业丰收。农事关系到天下百姓的温饱,是国之根本,这是‘至大之事’,我岂能忽视?”
不仅如此,丙吉对待下属也极为宽厚。一次,他手下的掾史因醉酒失态,在相府大堂上呕吐,污损了文书,负责执法的官员请求惩罚这位掾史。
丙吉却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不过是醉酒失态,并非故意为之。若是因此惩罚他,岂不毁了他的前程?”最后只是让掾史回家反省,从此这位掾史更加勤勉任事。
丙吉一生,无论面对疑难、急事还是大事,从不为一时的情绪或偏见所左右。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处事的智慧,从来不是“急于求成”,而是“量力而为”;待人的学问,从来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包容体谅”。
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都能学会丙吉的持重之道,在面对各种境遇时,保持一份从容与包容,妥善处置每一件事、每一段关系。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处事持重 待人以厚-第16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格言联璧》中的下一句: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处理难办的事情更应该从宽,与难以相处的人交往更应该宽厚,办理紧急事务更应该和缓,面临重大事件更应该平静沉稳,疑惑为难之际更应该摈弃成见。
古语有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真正的处事智慧,从不在于急功近利或针锋相对,而在于以宽厚之心容事,以沉稳之心理事。
故事 | 丙吉持重
丙吉,字少卿,西汉鲁国人,历仕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最终官至宰相。
丙吉任宰相期间,依旧保持着沉稳持重的作风。有一次他外出视察,途中遇到两拨百姓激烈争斗,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丙吉见状并未停下车辆询问,只是让车夫继续前行。
没走多远,他见一名农夫赶着牛走过,牛喘得厉害,舌头都伸了出来,还不时摇晃身体。丙吉立刻下车询问农夫:“这牛是从哪里赶来?走了多少路程?最近可有反常的天气?”
随从的官员十分疑惑,忍不住问道:“丞相,刚才有人斗殴致死,您不闻不问;现在只不过是牛喘气,您反倒如此关心,这是为何?”
丙吉从容解释道:“百姓争斗伤人,自有长安县令、京兆尹负责抓捕审判,这是他们的职责范围。我身为丞相,只需按时考察他们的政绩,不必在途中过问琐事,以免扰乱地方处事节奏。但如今正是春耕时节,牛若是因为天热或劳累过度而喘气,可能意味着天气异常,会影响农业丰收。农事关系到天下百姓的温饱,是国之根本,这是‘至大之事’,我岂能忽视?”
不仅如此,丙吉对待下属也极为宽厚。一次,他手下的掾史因醉酒失态,在相府大堂上呕吐,污损了文书,负责执法的官员请求惩罚这位掾史。
丙吉却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不过是醉酒失态,并非故意为之。若是因此惩罚他,岂不毁了他的前程?”最后只是让掾史回家反省,从此这位掾史更加勤勉任事。
丙吉一生,无论面对疑难、急事还是大事,从不为一时的情绪或偏见所左右。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处事的智慧,从来不是“急于求成”,而是“量力而为”;待人的学问,从来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包容体谅”。
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都能学会丙吉的持重之道,在面对各种境遇时,保持一份从容与包容,妥善处置每一件事、每一段关系。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