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张饼的启示-第230集
今天讲一个《百喻经》中的故事。
有这么一个人,因为饥饿难耐,他买了七张煎饼来充饥。当他吃掉六张半的时候,突然觉得饱了。这下,他满心懊悔,甚至气得用手打自己,嘴里还念叨着:“我现在之所以饱了,全是因为这半张饼。前面那六张饼,我白吃了,真是浪费啊!早知道半张饼就能让我饱,我一开始就应该只吃这半张。”
世间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一开始,人们就常常处于没有安乐的状态,却因为愚昧无知,硬是在其中生出欢乐的念头。就像那个愚人觉得半张饼就能吃饱一样,世人也常常把富贵当作快乐的源泉。
然而,富贵真的能带来快乐吗?其实不然。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得到富贵之后,又要费尽心思去守护它,生怕失去;而一旦失去了富贵,更是忧愁满怀。在追求、守护、失去富贵的这三个阶段里,人们根本无暇感受真正的快乐。这就好比穿衣、吃饭,只是暂时缓解了饥寒之苦,人们却误以为这就是快乐,其实这只是在辛苦中产生的妄想罢了。诸佛曾说:“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世人的愚昧。
师父说:
我们在这个世间种种的享受都是苦。有些初学的人听到这个话不以为然,“我享受得很快乐”,殊不知快乐是坏苦。乐是苦之因,苦是乐之果。譬如饮食,过量的饮食会带来严重的疾病,到那时候就苦了。
真正的享受,我们看到苦行僧,衣食不足,可是人家乐在其中。孔老夫子所赞叹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如果在平常人那是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乐在哪里?不是世间人能够体会的。他过的生活是真乐,我们过的生活是真苦。
所以,连苦乐不能够认识,不能够辨别,这叫愚痴。所有一切享受都是苦,一切这些享受你统统舍掉,那就是乐。
半张饼的启示-第230集
今天讲一个《百喻经》中的故事。
有这么一个人,因为饥饿难耐,他买了七张煎饼来充饥。当他吃掉六张半的时候,突然觉得饱了。这下,他满心懊悔,甚至气得用手打自己,嘴里还念叨着:“我现在之所以饱了,全是因为这半张饼。前面那六张饼,我白吃了,真是浪费啊!早知道半张饼就能让我饱,我一开始就应该只吃这半张。”
世间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一开始,人们就常常处于没有安乐的状态,却因为愚昧无知,硬是在其中生出欢乐的念头。就像那个愚人觉得半张饼就能吃饱一样,世人也常常把富贵当作快乐的源泉。
然而,富贵真的能带来快乐吗?其实不然。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得到富贵之后,又要费尽心思去守护它,生怕失去;而一旦失去了富贵,更是忧愁满怀。在追求、守护、失去富贵的这三个阶段里,人们根本无暇感受真正的快乐。这就好比穿衣、吃饭,只是暂时缓解了饥寒之苦,人们却误以为这就是快乐,其实这只是在辛苦中产生的妄想罢了。诸佛曾说:“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世人的愚昧。
师父说:
我们在这个世间种种的享受都是苦。有些初学的人听到这个话不以为然,“我享受得很快乐”,殊不知快乐是坏苦。乐是苦之因,苦是乐之果。譬如饮食,过量的饮食会带来严重的疾病,到那时候就苦了。
真正的享受,我们看到苦行僧,衣食不足,可是人家乐在其中。孔老夫子所赞叹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如果在平常人那是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乐在哪里?不是世间人能够体会的。他过的生活是真乐,我们过的生活是真苦。
所以,连苦乐不能够认识,不能够辨别,这叫愚痴。所有一切享受都是苦,一切这些享受你统统舍掉,那就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