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每天的成绩回向往生,能得清净心吗?-第118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修学问答。
经云:“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有同修问:如果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念佛,是不是一心一意工作,就等于念佛?是不是把一天所做的成绩回向极乐世界,就等于念佛求往生?这样能得清净心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聆听今天的修学问答。
问:是否一心一意工作,就等于念佛?
答:这要看情况,如果我们开个海鲜餐馆,天天杀生,也是很认真、很用心的在做,但这样做有功德吗?能回向往生吗?我们说“一心一意工作”,重要的是做什么工作?如果是利益社会、利益一切众生的,我们“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还说得过去。
可是佛经里面讲的功德是纯善的心、纯善的行。佛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持戒、得定、开智慧才是功德。如果佛所说的道理,我们没有透彻明白,不能依教奉行,就不是修德。
问:把每天所做的成绩回向往生?能得清净心吗?
答:我们是修行人,日常工作的时候确实要一心一意,才能做好;工作放下之后,就一心念佛。如果念佛的时候想工作,工作的时候想念佛,这样两边都做不好。
一心不能二用,心一定要专一。所以我们做一天的成绩,成绩有善有恶,这个自己一定要清楚,只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的心真能清净就行。
问:念回向偈就是回向了吗?
答: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假如只有回向的形式,没有回向的实质,真实的好处就得不到。形式要有实质,才能起作用。实质就是真心。我们现在回向求生净土只是说说,不是真想去。
所以自己要认真反省,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阿弥陀佛现在来接引我,我欢不欢喜?是不是什么都不要了,马上就跟他走。如果没有丝毫犹豫,那就是真的,这是回向的实质。
如果嘴里念着求生净土,可是阿弥陀佛一来都吓到了,还是贪生怕死。大乘教里讲没有生死,我们没有看破,还是认为真有生死,所以佛法真实的受用我们没有得到。真正契入之后,得到的就非常丰富,这是趣向佛果,确确实实念念都希望求生净土。
问:每天修学的功德真能庄严佛净土吗?
答:我们每天回向都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应当要想想,我们有什么功德?如果不认真努力修学,哪来的功德?用什么去庄严?读经有没有功德?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如果滑口而过,有口无心,就没有功德。
古大德教导我们要随文入观,随顺经中的文字契入境界,那读是功,解是德;解是功,行是德;行是功,证是德,一层比一层殊胜。如果读了之后,不解其义,还犹疑不决,这完全没有功德,但是有福德,这就是读圣贤书的殊胜处。
因为它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落了一个印象,所以圣贤书要常读。读了之后,要“解其义,行其事,契其理”,那才是功德,这个功德能庄严一佛净土。如果我们用的是普贤心,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那就能庄严一切诸佛国土,无比殊胜。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欢迎您继续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将每天的成绩回向往生,能得清净心吗?-第118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修学问答。
经云:“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有同修问:如果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念佛,是不是一心一意工作,就等于念佛?是不是把一天所做的成绩回向极乐世界,就等于念佛求往生?这样能得清净心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聆听今天的修学问答。
问:是否一心一意工作,就等于念佛?
答:这要看情况,如果我们开个海鲜餐馆,天天杀生,也是很认真、很用心的在做,但这样做有功德吗?能回向往生吗?我们说“一心一意工作”,重要的是做什么工作?如果是利益社会、利益一切众生的,我们“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还说得过去。
可是佛经里面讲的功德是纯善的心、纯善的行。佛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持戒、得定、开智慧才是功德。如果佛所说的道理,我们没有透彻明白,不能依教奉行,就不是修德。
问:把每天所做的成绩回向往生?能得清净心吗?
答:我们是修行人,日常工作的时候确实要一心一意,才能做好;工作放下之后,就一心念佛。如果念佛的时候想工作,工作的时候想念佛,这样两边都做不好。
一心不能二用,心一定要专一。所以我们做一天的成绩,成绩有善有恶,这个自己一定要清楚,只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的心真能清净就行。
问:念回向偈就是回向了吗?
答: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假如只有回向的形式,没有回向的实质,真实的好处就得不到。形式要有实质,才能起作用。实质就是真心。我们现在回向求生净土只是说说,不是真想去。
所以自己要认真反省,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阿弥陀佛现在来接引我,我欢不欢喜?是不是什么都不要了,马上就跟他走。如果没有丝毫犹豫,那就是真的,这是回向的实质。
如果嘴里念着求生净土,可是阿弥陀佛一来都吓到了,还是贪生怕死。大乘教里讲没有生死,我们没有看破,还是认为真有生死,所以佛法真实的受用我们没有得到。真正契入之后,得到的就非常丰富,这是趣向佛果,确确实实念念都希望求生净土。
问:每天修学的功德真能庄严佛净土吗?
答:我们每天回向都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应当要想想,我们有什么功德?如果不认真努力修学,哪来的功德?用什么去庄严?读经有没有功德?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如果滑口而过,有口无心,就没有功德。
古大德教导我们要随文入观,随顺经中的文字契入境界,那读是功,解是德;解是功,行是德;行是功,证是德,一层比一层殊胜。如果读了之后,不解其义,还犹疑不决,这完全没有功德,但是有福德,这就是读圣贤书的殊胜处。
因为它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落了一个印象,所以圣贤书要常读。读了之后,要“解其义,行其事,契其理”,那才是功德,这个功德能庄严一佛净土。如果我们用的是普贤心,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那就能庄严一切诸佛国土,无比殊胜。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欢迎您继续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