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故事 | 万相皆空须臾灭,何须恋恋假作真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为您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吴宾居士善根深厚,早结佛缘,因深感时运艰辛,仕途无望,而潜心修道,后因年老多病,而罢禅修净。患病时虽业障现前,但在道源法师的开示下,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最后安然往生极乐世界的故事。
民国时期有一位吴宾居士,法名离尘,家乡在河南开封。
他投身革命十多年,曾在广东、云南等地担任要职。
一九二〇年,他在昆明偶遇虚云和尚,借此契机得闻佛法。
一九二五年,又在开封遇见慈舟法师,蒙受三皈五戒。
当时正值战火连天,山河破碎之际,吴居士愤慨时局动荡,报国无门,于是决定摆脱世缘,潜心佛道。
后来,他的家人相继离世,家中财资散尽,他孑然一身,投靠北平的孔泽甫居士,并时常与孔居士一起前往弥勒院,亲近大德高僧真空禅师,一同参究向上之法。
一九三九年,在孔居士的引荐下,吴居士常住白衣庵,皈依德缘和尚。
吴居士年纪渐长,身弱体衰,于是不再参禅打坐,而改修净土法门,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九四三年八月十四号,吴居士偶患感冒,起初他以为是小病,没有在意,后来竟逐渐转为重症,全身僵硬,翻身困难,饮食起居都需要有人帮忙照顾。
八月二十四日,吴居士病重,气息微弱。道源法师知道他祈求病好的心十分殷切,因此不敢马上劝他求往生。只是藉机询问吴居士生病是否痛苦,吴居士说:“苦!”
法师又问:“现在为你诵经,你愿意听吗?”
吴居士回答说:“愿意听。”
道源法师又问:“你喜欢听我们为你念佛吗?”
吴居士回答说:“喜欢,愿您为我念观世音菩萨,以求我的病快点痊愈。”
八月二十五日,法师又为他念诵了一遍《地藏经》,并在诵经之前,将《地藏经》的功德先向吴居士一一讲明。如果阳寿未尽,便可消除业障,疾病自然会痊愈;如果阳寿已尽,则能助他往生西方净土,只要静心聆听,就能获得感应。
诵经完毕之后,法师又缓缓读诵了一部《称佛名号品》,每当读到佛名时,必定加重读音,确保佛名摄其耳根,在吴居士的思维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到了晚上,吴居士的气息变得更加微弱,法师眼看时机成熟,于是直接了当地劝他不必再求病愈,应该知道身体是万苦之本,要速速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说完,他马上敲击引磬,助念佛号,同住的诸位师父和莲友也一起助念。
八月二十六日早晨,法师又在吴居士的耳旁开导说:“您是积年老修,这般用功多年,就是为了在临终的关键时刻受用。您一定要提起正念,跟大家一起念佛,切愿往生,求佛接引,想要了脱生死,就在此刻。应将这五浊恶世的一切,一齐放下,除佛号之外,千万不能再生出第二念。”
当时,吴居士神色清醒,面无苦容,嘴唇微动,和大家一起念佛。道源法师注视着他,观想西方三圣降临接引他。大众也一起恳切助念。
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吴居士的嘴唇不再微动,气息停止,平静安详地往生了。往生后,他全身冰冷,头顶依然温暖。
今天的往生故事就为您讲述到这里,听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会。
【原文】
吴宾居士,法名离尘,河南开封人。从事革命十余年,历任粤滇要职。九年遇虚云和尚于昆明,得闻佛法。十四年遇慈舟法师于开封,获受三皈五戒。偾国事之不可为,而摆脱世缘,潜心觉道。嗣以家人皆亡,资产散尽,孑然一身,投北平孔泽甫居士,时同亲近弥勒院真空禅师,参究向上之法。廿八年经孔介住白衣庵,依止德缘和尚。常苦老病,而罢禅修净,志心安养。三十二年八月十四日,偶受感冒,渐成大病,周身僵强,转侧维艰,饮食便利,在在需人。廿四日病重气微,道源法师知其求愈心殷,不敢遽以往生之言进。乃乘间问,觉病苦否,曰,苦。为诵经愿闻否,曰,愿闻。为念佛,喜听否,曰,喜听,愿为念观音菩萨以求速瘥耳。廿五日为诵地藏经一遍,先告以地藏经之功德,若寿未尽,即业消病愈,若寿已尽,能助汝往生西方,静心听之,即获感应。诵毕,复缓诵称佛名号品,每遇佛名,必重念,务令历其耳根,入其识田也。晚息更微,乃直劝其不必求愈,当视身为苦本,亟应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逐鸣引磬,助念佛号,同住诸师暨净友,亦同助念。廿六日晨,复于耳边开导云,老居士用功多年,专备此时受用。务提正念,随众念佛,切愿往生,求佛接引,了生脱死,在此片刻。应将五浊恶世,一齐放下,万不可生第二念也。时神色清醒,面无苦容,唇微动随众念佛。师注视其面,观想西方三圣,降临接引。恳切助念,约时许,唇停息止,安详而逝,身冷顶温。
——《净土圣贤录》
【配图文字】
以清净心,念佛名号。如甘受和,如白受采。以因地心,契果地觉。事半功倍,利益难思。
——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