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人圆心亦圆-第87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悦读,我是主播静慧。今天是中秋节,想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题目是《月圆人圆心亦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还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之夜,母亲总会准备一桌美味菜肴,先进行简单的祭祖仪式;祭祖后,一家人围坐着吃一顿丰盛的晚饭。饭后,母亲又会端出各色水果、月饼等糕点,供香祈祷,为家人祈福,我们就这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到凌晨。
母亲去世后,中秋节就再也不似从前那般热闹了。我也从女儿,慢慢成为人母。但儿时那份独属中秋的回忆,早已深深烙在了心里。
其实中秋从来不只是赏月吃月饼的节日,它更是祭祖的日子。所有仪式的背后,都是提醒我们:心里装着先祖,学会慎终追远,缅怀他们的恩情,更要继承先人的品德。
每当想起母亲,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她对我的恩德,而对我印象最深的教诲,是她常常叮嘱对我说:“愿意说你、骂你的人,才是真正为你好的人。”
母亲知道我性格傲慢,三十多年来,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要学会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直到四十二岁这年,我才真正领悟母亲这句话里的深意。
母亲去世后,一个机缘巧合下,我从网络上认识了一位毕生致力于弘扬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的老教授。他教我们做人应从《弟子规》学起,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面对他人的称赞,不要得意忘形,反而要怀着诚惶诚恐的心审视自己,唯恐做得还不够好,要继续努力;而面对他人的批评,要能欢喜接受,那些正直诚实的人,自然会慢慢亲近我们。这不正是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这让我深深体会到:能遇到一个敢于直言劝说自己的人,真的要格外珍惜,因为他才是真正爱护你的“好老师”。
母亲没学过《弟子规》,却把求学做人的谦虚之道,早早刻进了我心里。后来,我陆续遇到不少善知识,他们中有人循循善诱,也有人直言厉色。正因为记着母亲的教导,我慢慢学着体会他们背后的良苦用心,不再像从前那样排斥批评。
《弟子规》还告诫我们:“父母教,须敬听”。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现在想起来,心里总是感叹:母亲这句教诲,我竟过了三十多年才听懂。如果当年能把父母的每一句教诲,都当下恭敬聆听、认真落实,我的人生大概能少走许多弯路吧!
说到长辈的教导,我又想起了祖母。祖母非常勤俭节约,她对父亲从小管教严格,也正因如此,父亲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我出生后,祖母曾对母亲说:“小孩就要从小管教,就像修剪盆栽一样,该直的时候让它直,该弯的时候让它弯,这样才能长得好。”
我当时不以为然,觉得祖母约束了我的天性,小孩不就该无拘无束,快乐成长吗?那时,祖母对我的管教也很严格,常常说我的不是。我小时候调皮,她便用小刀削了一根藤条,专门用来管教我。可我却趁她不注意,偷偷把藤条扔了。
但祖母对我又十分疼爱,却从不挂在嘴边。母亲生我时难产,祖母跪在观世音菩萨圣像前,一遍遍地为我们母女祈祷,我才得以平安降生。我出生后,生活拮据的祖母,没钱给我买新衣服,就自己一针一线地为我缝制衣服。
祖母晚年体弱多病,在我九岁那年就去世了。去世前她嘱咐父亲:“多买点东西给孩子吃。”如今父亲已年近八旬,我才终于明白,当年祖母对他的严格管教,正是让他养成了孝顺听话、节俭惜福、安守本分、谨慎认真的好品性。
父亲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三十多年,直到退休,始终少言寡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正是这份踏实,让他守住了福报,晚年能安乐无忧。
如今每每想起祖母,心里总是充满愧疚、感激和敬佩。愧疚当年自己太任性调皮,没好好珍惜与她相处的时光,还常常让她为我忧心;感激她不厌其烦地劝告我,让我知道天高地厚,不敢肆意妄为;更敬佩她养育出了父亲和姑姑这样勤劳善良、老实节俭的孩子。
其实,天下父母爱孩子的心,从来都是这样动人。母亲临终前的一天,曾与我婆婆促膝长谈。当时母亲说:“我没有把女儿教好,她有时不听我的话,以后就拜托您,替我多教教她吧。”
婆婆当时还有些犹豫,说:“我要是说她,她会不高兴的。”
母亲却笃定地说:“不会的,她会听您的话。”
母亲去世后,婆婆果真把我当亲女儿般对待,既接纳我的缺点,包容我的不足,还手把手教我操持家事、照顾丈夫、教育孩子。她从不在先生面前说我的不是,反而常常称赞我;只在私下里,告诉我还有那些地方可以改进。她不仅教我,还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不仅是人与人的相聚,更是心与心的靠近。父母对子女的心,纯净纯善,不求回报。那么作为儿女,我们该怎么做,才算真正的孝敬呢?
《弟子规·入则孝》中告诉了我们答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短短二十四个字,看似简单,却寓意深远。若是真能把这二十四个字认真落实到生活中,便是孝心的开启。而想让孝道圆满,更需要终身践行《弟子规》,深信因果、反省自己、改正过错。
愿天下儿女都能用心体会祖辈的恩情,恭敬聆听长辈的教诲,继承并发扬他们的优良质量与德行;同时不断修养自身,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更能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道理,最终达至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听众朋友们,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愿天下所有老人都能平安康健,安享晚年。祝各位朋友中秋节快乐,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