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故事 | 慎独持戒提正念,孝亲诚敬顺天时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为您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徐志一居士孝顺父母,宽厚仁善,学佛后严守戒律,精进修行,最后祥瑞现前,预知时至,万缘放下,念佛自在往生的故事。
民国时期有一位徐志一居士,名鉴章,法名慧章,家乡在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
他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平时待人仁慈且善护口业。
徐居士的祖辈虔诚信佛,每天早晚礼佛诵经。他从小跟在祖父身边,耳濡目染,深信佛法,从未有过半分动摇和怀疑。
自童年起,徐居士就一心一意虔诚念佛,并发愿往生西方净土。
一九三八年五月,徐居士十七岁时,皈依印光大师。大师赐予他《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嘉言录》等经典。他认真诵读,长时熏修,体悟越深,信心也愈加坚固,行持愈加精进,从此,他长年吃素净修,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
徐居士虽然没有受戒,但持五戒极其精严,尤其对于杀戒,即便是蚊虫蚤虱之类,他也断然不敢伤害。见到有人想要伤害它们时,他都会设法救护。
此外,父兄为他用丝绸制作的衣服,他也一概搁置在旁,从未穿过,一生布衣蔬食,极为刻苦精进。
徐居士为人节俭,他将省吃俭用所存的积蓄,全都用于宏扬佛法和随缘救济等善事。他时常静坐默念佛号,认为世俗生活纷繁杂乱,不如出家清净专一。但为了顺从父母之意,他始终未能如愿出家。
徐居士罹患肺萎病多年,身体极其虚弱。
一九四三年,他在报国寺养病。七月初四晚上,他梦见三位僧人对他说:“这里不可住,你可以随我们同行!”
初六,徐居士回到家中。初七,他嘱咐父亲不要外出,并迎请僧人来到家中念佛,他说自己喜欢聆听念佛的声音。
初八那天,他向家人索取纸笔,写下遗书,交代后事,并对母亲说:“母亲如果因慈爱而悲伤哭泣,儿子会心中不安,唯恐扰乱正念。所以,临终时还请母亲前往别处,不要守在我的身边。
昨天,我已见到阿弥陀佛和大莲花,莲花在七宝池中荡漾,我端坐于莲花之上,但我还有几天的世缘未了,待全部了却之后,就可以心无挂碍地去了。我曾打算在报国寺往生,回家并不是为了养病,只是孩儿不是僧人,在那里也多有不便。”
母亲在旁边为他助念,那天晚上看见了青色的佛光,洒满屋内。初九那天,有人劝他立誓出家,以求快点康复。徐居士说:“此举大可不必,你们应该知道我现在已经决意往生极乐世界了!”
有莲友安慰他,他就一脸严肃地说:“请不要再谈论世俗之事了,祈求你为我念佛。”
此外,他嘱咐家人共同念佛,说:“只要念佛声持续不断,我的心就一直充满快乐喜悦。”说完,徐居士在床上奋勇礼佛四十多拜后,就安然躺下静卧了。
到了十六号,他拒绝进食,夜深之后频频请父母前去休息。
子时,家人前来探视时触碰他的手,发现手的温度已经变冷,于是立即召集大家一起助念。
徐居士看见母亲在旁边,说:“希望您只为我念佛,千万不要哀嚎哭泣。”
之后,他的呼吸渐渐变得微弱,就这样平静安详地往生了。
往生时,徐居士一手按在胸前,一手伸直,好像接引佛的样子。八小时后,他的身体柔软,头顶温暖。那年,他二十二岁。
今天的往生故事就为您讲述到这里,听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会。
【原文】
徐志一居士,名鉴章,法名慧章,江苏吴县人。天性孝友仁慈,沉默寡言。祖虔事佛,朝夕礼诵,耳濡目染,夙具信心,童年念佛,期生净土。廿七年五月,年十七,皈依印光大师,赐阅文钞嘉言录等,信愈坚而行愈笃,长斋净修,一意西驰。虽未受戒,而持五戒极严,尤于杀戒,虽蚊虻蚤虱之类,勿敢伤也。见人欲伤,亦设法救之。父兄为制丝绸等衣,概置勿穿,布衣素食,刻苦精进。节省零用,概助宏扬佛法,及随缘救济等善举。常静坐默念佛号,以家居纷烦,不若出家清净专一,为顺亲意而未果。病肺痿有年,体极瘦弱,三十二年养病报国寺,七月初四夜,梦三僧告曰,此处不可居,汝可偕我去矣。初六日回家,初七日嘱父勿外出,请僧念佛,喜闻佛音。初八日索纸笔写遗书,嘱后事。谓母慈爱悲泣,儿心不安,恐扰正念,请勿在侧。昨已见佛,及大莲华,曾坐华上,荡漾七宝池中,盖世缘尚有数日,即可去矣。曾拟至报国寺生西,非为养病,但儿非僧侣,容有不便耳。母在侧助念,晚见青色佛光,遍满于室。初九日有劝立誓出家,以求速愈者,曰,此可不必,当知我今决生极乐也。有净友安慰,辄正色曰,请勿谈世俗之语,祈为我念佛。并嘱家人共同念佛,曰,佛声不断,我心怡悦。自于床上,奋勇礼佛四十余拜后,安然静卧。十六日拒进饮食,夜深频请父母去睡,子时探手已冷,即集众助念。见母在侧,曰,乞惟念佛,幸勿哀泣。呼吸渐微,安详而逝。一手按胸,一手直伸,若接引佛状。八小时后,体软顶温。年廿二。
——《净土圣贤录》
【配图文字】
必须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则一切杂念,自然消灭矣。
——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