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先看破還是先放下?-第1275集

 

  法語:

  修行祕訣,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四個字,「看破放下」。那是先看破還是先放下?各人習氣不一樣,煩惱障重的人先放下再看破,所知障重的人先看破後放下。

  

  節錄:

  佛告訴我們一個回歸的妙訣,就是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什麼意思?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多了解一分,你會多放下一分。實際上,當年章嘉大師告訴我,我非常感激這個老人,為什麼?我跟他三年,跟我講的句句是實話,沒有一句是假的,沒有一句是欺騙我的。修行祕訣,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四個字,「看破放下」。

  淨土大經科註(第180集) 2012/2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十九歲離開家庭是放下煩惱障,三十歲不再學東西,菩提樹下入定,表演給我們看放下所知障,兩種障礙統統放下了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什麼境界?這就是法身菩薩境界,初住以上。

  淨土大經科註(第180集) 2012/2

  

  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就是看破,章嘉大師告訴我,看破是從放下來的,放下是從看破來的,這兩個相輔相成。到底哪個在先,哪個在後?這最初入手之處,那看這個眾生的煩惱習氣。如果煩惱重,就是情執很深,從放下下手;如果是所知障重,這對知識分子來說,那就從看破下手。入門,不外乎這兩種。煩惱障、所知障都重的人,那就得同時下手。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21集) 2013/1

  

  入門之後就真幹,看破肯定幫助你理解,也就是幫助你生智慧,智慧看破之後幫助你再放下。章嘉大師說,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個方法。老師說得通俗,看破放下,我們容易懂。老師進一步的告訴我,這裡頭有個標準,標準是什麼?如果你沒放下,證明你沒看破,看破沒有放不下的。那你沒看破,說明你沒放下,老師教我用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怕自己起增上慢。增上慢是什麼?沒有看破以為看破了,沒有放下以為放下了,這是最大的障礙。這是許許多多修行人一生不能成就的原因之所在。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21集) 2013/1

  

  障礙無量無邊,佛把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叫煩惱障,第二類叫所知障。第一種是對物質生活的欲望,第二種是對渴求知識的欲望,求知欲。所以,總而言之,所有的煩惱都是從欲望生的。欲望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是假的。為什麼?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欲望。欲望生自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真心什麼都沒有,但是自己真心本來具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3集) 2011/6

  

  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就說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樣都不缺。所以從自心裡面去求,這是正法,從外面求那是邪法。大乘經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心外無法」,所有一切法都是心現的、識變的,所以「法外無心」。心在哪裡?心在萬法,它已經變成法相,這個相已經起作用。這是真心,裡面含有邪思邪念、邪知邪見,所以它變質,變成煩惱、變成妄想、變成分別。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3集) 2011/6

  

  凡是境界裡面的東西,就像《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古大德有一句話講得真好,叫「不斷之無」。確確實實是無,但是這個無它不間斷,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讓我們在這個地方產生很大的誤會,以為它有,不知道它是無,不知道它是空,這個我們不能夠不明瞭。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73集) 2011/6

  

  佛給我們講了,我們有煩惱障,我們有所知障;煩惱是障礙,障礙清淨心;所知障,障礙智慧。所知,就是整個宇宙人生是你本來所知的,你原來就有這個能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是你的本能。你的本能現在失掉了,為什麼失掉?這個裡面有個障礙,這個障礙叫做所知障。這個障礙佛給我們說穿了,是什麼?妄想。一打妄想,智慧就沒有了。為什麼?因為打妄想,有煩惱,心不清淨了。如果把妄想跟煩惱拿掉,你的心就清淨了;清淨心起用,你的本能就恢復了,佛是教我們恢復本能。

  無量壽經(第15集) 1992/6

  

  現在雖然佛把我們這個病根說出來了,說出來也沒用;曉得有煩惱障,煩惱去不掉;曉得有所知障,所知障也去不掉。佛雖然教給我們許許多多的方法,你去嘗試看看,實在是難。何況我們壽命又很短,時間不夠用,這是真的。所以阿彌陀佛慈悲,他的條件沒有別的,只要心清淨,就能夠到他那裡去,他歡迎你去,他提供我們一個修學的環境;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最大的恩惠,最大的幫助。

  無量壽經(第15集) 1992/6

  

  除二障的方法非常多,你自己要會用,我們今天用念阿彌陀佛,這是方法之一。如何用念佛的方法把煩惱念掉,把所知障念掉?我們再變通一句話給你說,你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把你的執著念掉,把你的分別念掉;分別就是所知障,執著就是煩惱障。你能夠一句阿彌陀佛把分別、執著念掉,你就成功,智慧就現前。

  學佛問答 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