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對老師一定要服從-第1273集

 

  法語:

  師承,我們拜一個人作老師,跟這個老師學,跟定這個老師。就要聽老師的話,老師以外的人來教我,我要聽他的跟他走了,這就是背師叛道。所以作學生有作學生的條件,對老師一定要服從,尊師重道。老師全心全力的教導我們,我們要完全配合他,才能得到教學的真實利益。

  

  節錄:

  我們不是今天才念阿彌陀佛,不是這一生才修淨土,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不曉得有多少次遇到這個法門,還不是人家一誘惑,我們就跑了,落到現在還在這裡慢慢來搞。希望這一生聰明一點,不要再跑了,我們這一生就成就。這一點古人的教學,他這個方式巧妙,也就是防範很周到,這是我們世出世間法所講的師承。師承,我們拜一個人作老師,跟定這個老師。我跟老師學就要聽老師的話,老師以外別人來教我,我要聽他的跟他走了,那就不是跟這個老師學,這就是世間人講的背師叛道。

  大乘無量壽經(第15集) 1998/6

  

  所以從前老師對學生的約束,是除跟老師一個人學之外,其他的任何善知識講經說法不可以聽。這個防範好,學生不至於越軌,為什麼?學生在初學的時候智慧沒有開,世法佛法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哪是邪正、哪是善惡是非,乃至於利害,初學的人沒有智慧不能辨別。不要說真妄邪正你沒有能力辨別,說得最淺顯,眼前的利害你都分不清楚,哪一樣對你有好處?哪一樣對你有害處?你都不知道。所以作學生有作學生的條件,作老師有作老師的本分;學生的條件,對老師一定要服從,尊師重道,我們跟定這一個老師,一定要聽老師的話。

  大乘無量壽經(第15集) 1998/6

  

  我在這個末法時代,大概講到師承也許我是最後一個,我以後可能就沒有。我這一生求學都是一個老師指導,沒學佛法之前我學哲學,我跟方東美先生一個人,所以學的東西很純不雜,能夠專心,很少的時間能收到好的效果,真正所謂是事半功倍。我學佛親近章嘉大師,他教我三年,所以我的求學過程當中是一絲毫困難都沒有,不複雜,一個老師教一門課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大乘無量壽經(第15集) 1998/6

  

  章嘉大師圓寂,又過了一年,我認識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他給我的教誨就是告訴我,只聽他一個人,除他一個人之外,任何人說法都不可以聽,我遵守。如果說你親近這個老師,別的人講經說法,或者別的人給你講開示、給你勸導,你統統都要聽,你的心一定散亂,一定沒有把持,可能你就變了心,你就跟別人走,你自己無比殊勝的因緣就錯過、就捨棄掉了。不但別人說話不能聽,老師沒有同意的書不可以看。

  大乘無量壽經(第15集) 1998/6

  

  我讀的書是不少,沒有學佛以前,我喜歡讀書,我看的東西很多。但是學佛之後就遵從老師的教誨,不但世間的書我全部捨棄我不看,連佛教的經典我涉獵的都不多。但是一般人提起來的時候,我也都能懂得,永遠保持心地的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我得老師教誨的恩德非常大,我對老師念念報恩的心比別人強過很多倍,我也真得利益。

  大乘無量壽經(第15集) 1998/6

  

  那是我們真正聽話,老師全心全力的教導我們,我們要跟他合作,要完全配合他,才能得到教學的真實利益,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世出世間法的成就,有傑出成就的人,你仔細去打聽,決定是遵守老師的教誨,他才能有成就,他的成就才扎實,根深本固,而後才能夠枝葉繁茂。你這個根扎得不深怎麼行?

  大乘無量壽經(第15集) 1998/6

  

  古人教學是跟一個老師。有在一個老師這裡學了幾年,再去拜第二個老師,學另外一門。學三門東西三個老師,但一定是三個時代,不是同時,這一點要特別留意。我們這一天二十四小時,腦子裡想一個問題,容易得三昧,容易開悟。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 2015/7

  

  如果一個小時裡頭想三樣東西,亂了、雜了,不但不能開智慧,會生煩惱。可能老師講的不一樣,你會有比較。比較就錯了,每一條道路有每一條道路的路況,路況並不完全相同。明白這個道理就好辦了,自己有主宰,把老師的優點統統吸收了,自己融會貫通,自成一家,這個例子很多,在中國歷史上我們能看到。明白這個道理,學東西就快樂。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 2015/7

  

  我們年輕時候不知道,所以李老師,他就怕我拿前面老師所教我的跟他來相比較,這就麻煩了。所以他給我的條件,第一條就說,過去你所學的,無論跟什麼人學的,我一概不承認,統統作廢,你要跟我學,從今天起一切從頭學起,以前都得放下,不准再提。這是對的。如果拿前面兩個老師來做比較,一事無成。跟一個人跟定了,這才有好處。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 2015/7

  

  老師教的方法有道理,真得受用。在台中的期間,完全聽李老師的指導,他不讓我看的書我絕對不要去看,所有的這些法師、大德到台中,在台中講經,不准去聽。為什麼?你能專一,專一能得定,定能開慧。你要是多聽,廣學多聞,增長知見,心不能得定,不能開悟,道理在此地。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心就服了,對老師感恩。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 2015/7

  

  那我們遇不到老師怎麼辦?老師有著作,現在還有光碟,用光碟、用著作是一樣的,也是要守這個規矩,一門深入。自己沒有開悟之前不看別的東西,要堅持這一點,我們就會有成就。你看一片光碟,能不能看一百遍,能不能看兩百遍,這就在你了。為什麼要多看?多看就熟透了,多看心是一。聽的時候不要有雜念,不要有妄想,就像上課一樣。遍數愈多愈好,心是一個,心無二用,這才會有成就。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 2015/7

  

  凡是功夫不得力都是學得太多、太雜,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也不錯,都想學,問題出來了。如果海賢老和尚念佛號,還想念經,還想念咒,他就不能成就,他不專、他不一,一門深入,他多門深入,違背古聖先賢的教誨。古聖先賢的教誨了不得,不但是自己一生的經驗,集古聖先賢的經驗,哪裡會錯?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 2015/7

  

  我們今天怎麼樣?是對古聖先賢懷疑。也看到有一些人,他學很多門,他都有成就,都還不錯,還能觸類旁通。那是極少數的,稟賦不一樣,我們講有天才兒童。我們是普通人,普通人要走普通的方法,穩穩當當,我們不是那個少數人,那學不到的。海賢老和尚表法表得好,老老實實,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自然通達。沒有勉強,沒有我一定要學到什麼程度,完全自然的,這就對了。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12集) 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