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国王眨眼的人-第225集
今天的故事出自《百喻经》。
从前,有一个人,想得到国王的赏识,于是问别人:“怎样做才能得到国王的赏识呢?”
有人告诉他说:“你应该效仿国王的形貌举止。”
于是,这个人来到国王的住所,见到国王总是眨眼,就模仿国王眨眼。
国王问他:“你是病了?还是受风了?为什么眨眼呢?”
他回答:“我不是眼睛有病,也不是受风,而是想得到国王赏识,见您眨眼,所以效仿。”
国王听了,立刻大怒,马上命人对他施加种种刑罚,驱逐出国。
世间之人也像这样。想亲近佛陀,求佛善法,增长智慧。但是亲近佛法之后,不明了如来法王为了利益众生,以种种善巧方便,有时现出缺陷与短处。或者有人在闻法时,看见有些字句不正,便生出讥嫌毁谤之心,仿效其不足之处。因此,在佛法中永失善根,使自身堕入三恶道中。就像那个仿效国王的愚人,反受其害。
师父说:
开经偈云:“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多读、多研究、多思惟,但往往不能解。佛所说的一切经,是从真心自性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没有加一丝毫分别想像。我们用分别的心、用思考的心,就不相应。真正理解,要用清净心。佛心是清净的,我们的心也是清净的,才能与佛的解相应。
佛法的修学,无论是哪一个法门,哪一个宗派,最重要的是会用心。如果不会用心,只是模仿那个样子,那不能成就。佛法是讲求实质,并不重视外表。
【原文】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瞤,便效王瞤。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着风耶?何以眼瞤?”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着风,欲得王意。见王眼瞤,故效王也。”王闻是语,即大嗔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世人亦尔。于佛法王欲得亲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长。既得亲近,不解如来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阙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
不正,便生讥毁,效其不是。由是之故,于佛法中永失其善,堕于三恶。如彼愚人,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