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一切眾生究竟成佛-第1264集
法語:
學淨土就是學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必須有阿彌陀佛的宏願,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願一切眾生究竟成佛。我們沒有這個本願的話,跟阿彌陀佛就不相應。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如果心量很小,只顧自己,沒想到別人,這個與阿彌陀佛的願不相應,發願求生淨土不能去。
節錄:
我們學淨土,學淨土就是學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必須有阿彌陀佛的宏願,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願一切眾生悉登彼岸,這個彼岸是大般涅槃,就是究竟成佛。彌陀本願,我們沒有這個本願的話,跟阿彌陀佛就不相應。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很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如果你心量很小,只顧自己,沒想到別人,這個與阿彌陀佛的願不相應,你發願求生淨土能不能去?不能去。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集) 2010/5
原因在哪裡?阿彌陀佛是為普度眾生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個眾生都不捨的;你是專為自己,沒有想到別人,你也發願求生,願的性質不一樣,那去不了,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所以古聖先賢把這部經跟《華嚴經》,看作是等量齊觀,說《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大本《無量壽經》,不就這個意思嗎?所以心量不大怎麼行?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集) 2010/5
在本經,你看看夏蓮公分的這四十八章,也叫四十八品,第二品「德遵普賢」,太明顯了。經文上「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之德就是十大願王,每一願的境界都是遍法界虛空界,所以稱為大願。不是對某一個人、某一個地區。我們沒有這麼大的願,跟阿彌陀佛就不相應。所以蕅益大師跟我們說出往生的條件,能不能去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集) 2010/5
現在我們知道,往生是第一樁大事,品位高下不在乎,到那個地方親近阿彌陀佛,向上提升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自己能勇猛精進的話,那速度太快了。所以十方菩薩沒有一個不嚮往極樂世界的,什麼原因?就是把修行境界提升的速度加快。至於上根我們不會懷疑,下根、下下根很愚痴的人不能輕視,為什麼?有緣分聽到這個法門,看到淨宗經典,見到佛菩薩形像,肯定是多生多劫學佛人。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集) 2010/5
為什麼這一生這個樣子?情執、煩惱太重,迷了,迷得太深,所以這一生當中都沒有遇到佛緣,臨命終時才遇到。雖然是臨命終時遇到,不遲,把他阿賴耶識過去那些種子都引出來,這個速度太快,剎那之間阿賴耶的種子已經出來了,他最後那很短的時間他就接受,他就相信、就發願,他真的佛來接引他往生。這裡頭講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可思議,這我們凡夫不知道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集) 2010/5
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跟誰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這使我們對阿彌陀佛真的是五體投地,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人,我們到極樂世界不比他差一點,跟他一樣!連身體相貌都一樣。「由此可見彌陀本心,念念願一切眾生成佛」,這個心念我們要學。實在世間人所以不能成佛,所以天天在造業,他起什麼念?希望我比任何一個人都好。別人比我好一點,我就嫉妒他,我就生煩惱,這個念頭怎麼能成佛?這個念頭怎麼能往生?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98集) 2010/11
真正想這一生往生的人,你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到,真求往生,心同佛,願同佛,德同佛,行同佛,你只有這四個同,你就決定得生。真心是這樣的,你每天念不念佛都無所謂,自然感應道交。阿彌陀佛是什麼心?念念希望一切眾生趕快成佛。還有冤家、還有對頭嗎?沒有了。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無論他犯什麼樣的過錯,都叫什麼?一時迷惑,那不是他的本性,一時顛倒,意氣用事,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他不吃虧,我們自己吃虧。這是真理,你要想通。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98集) 2010/11
所以真正念佛的人,真正求往生的人要怎麼看?把所有一切眾生都看成阿彌陀佛,感恩的心!真的這樣看法,不是我應當這個看法,事實是如此,一點都不假。誰做到?善財童子做到了。你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一生成就,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憑這一點。幫助我的人,讚歎我的人,有恩於我,念念不忘,是佛菩薩照顧我;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也是佛菩薩,沒有兩樣,佛菩薩來考驗我,看看我還會不會生煩惱。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98集) 2010/11
一生煩惱更應該感激,為什麼?不及格!明明他對我有恩,我為什麼還要恩將仇報,那不就糊塗了嗎?他貪圖一些身外之物,這身外之物全是假的,錢財我用他用不都一樣嗎?何必去計較?全是一場空。所以那個感恩的心要從這裡生起來,沒有一個不感恩,我們這一生才能圓滿成就。起心動念了,想一想阿彌陀佛會不會起這個念頭?所以要明白這個道理,真理只是迷悟,迷而不覺那叫造業,叫輪迴業;覺而不迷,這就是往生之道。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98集) 2010/11
學佛的人還有看不順眼的人,還有看不順眼的事,你真的錯了。學佛的人樣樣歡喜,我們過去常講,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陷害我也是好事,我考試通過了,我沒有把它放在心上,我沒有怨恨、沒有煩惱,還是一樣的喜樂,法喜充滿,要感謝考試的人;考試不及格,也要感謝考試的人,我再更要用功,我這一關沒過去。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說你多快樂,你多幸福!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98集) 2010/11
早年老師把佛法教導給我,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就是最高的享受,永遠感恩,永遠歡喜,永遠自在。所以這個要學,「念念願一切眾生成佛」。當你跟有人過不去的時候,不管是什麼人,你心裡不自在、不舒服的時候,你把這句多念念,「阿彌陀佛念念願一切眾生成佛」,你的怨恨就化解,你的煩惱就消除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98集)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