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将心比心:学习体恤他人的感受-第32集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文心姐姐。欢迎大家今天继续和我一起学习《弟子规》。我们上次学习了“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我们学习“泛爱众”,这个“爱”字统领整个章节。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第三课的时候学习过的“爱”这个字的构造吗?对了,这个字的中间是个“心”字,上下相合是感受的“受”字。学习爱人,就从学习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开始。

  我们之前在第六课《用温柔打开心门:与父母沟通的智慧》里学习了如何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如何沟通。懂得观察爸爸妈妈的状态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选择在父母不繁忙、空闲下来的时候再表达。现在,我们把学到的应用到与他人相处的情境中来。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他人身心忙乱不安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打扰,也不要在这种时候急着沟通和表达。举例说来,我们跟伙伴们说话的时候,或是请教问题,或是讨论功课,总要记得先观察时间是否合适。若是电话沟通,也不忘先问对方一句:“现在方便吗?有空说话吗?”我们从学习《弟子规》开始,就在不断培养自己的良好作息习惯,而这些习惯,也在培养我们对时间的敏感度。到了晚上休息的时间,或是到了午休的时间,也要想到对方这时候也需要休息,我们不加打扰。

  小朋友们细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为了我们,爸爸妈妈的工作生活常常非常忙碌,要处理的事情很多,难免会有着急上火,或是心烦意乱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我们要特别懂事。同样地,遇到他人情绪不安,或是心情烦乱的时候,最适合做的就是安静下来,给与对方时间修养喘息。有什么事情要处理,有什么话要表达,都要暂时缓一缓。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对于他人的短处和隐私,不适合在公开的场景下宣扬出来。我们跟随《弟子规》学习言语的智慧,此处的不说,是学习体谅。小朋友们,我们想一想,当我们自己有过错和偏颇的时候,被人知道了,我们希不希望别人举着个大喇叭,到处向人宣扬?当然不希望!

  实际上,当我们犯了错,都会从心里感到难过和慌张,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别人抓住这个错处到处去说啦!那么换个位置,当我们看到了伙伴们的缺点或者错处,将心比心,我们一定不要公开宣扬。人犯错之时,往往都是因为一念之差,如果私下里有机会,我们可以向对方表达出来。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如何跟父母表达他们言行不妥之处的方法吗?对了,要“怡吾色,柔吾声。”这个方法同样可以用在与他人的沟通当中。

  “人之初,性本善。”就算缺点已经显露,错误已然造成,人人心中都还是有一念之明,错者的内心深处渴望能有回头改过的机会。看到了对方的不是,我们能私下里跟对方好好说,对方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尊重与体恤,能体会到我们是真心为他好。这种体恤和柔和,也是我们在“泛爱众”这个章节的学处之一。

  至于他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藏在心里的小秘密吧,对不对?既然是秘密,我们若是知道了,就保守秘密咯。这也就是将心比心地对待对方。

  而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之前在第二十四课里面学习过,“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他人的短处和过失,不是用来宣扬的,而是用来供自我长进的资粮。我们可以检查自己有没有这个毛病,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如果有,赶紧改过来,这就是自我成长的增益。聪慧的小朋友们通过学习《弟子规》,能发现好多原来没有觉察到的学习机会——他人的长处是我们的学习对象和成长助力;他人的短处和过失同样可以供我们学习和向上提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善用我们真诚的爱心。

  好了,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我们一起来把今天的经文大声地朗读一遍吧!“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