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故事 | 扶危济困施道义,俭以养德润本心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为您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吴辰泗居士生性孝顺,慈悲济世,后深信净土,严守戒律,护持正法,利益众生。最后身染微恙,预知时至,在一众莲友的助念下,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自在往生西方净土的故事。
民国时期,有一位吴辰泗居士,法名德畅,家乡在福建南安。
吴居士家境贫苦,年幼丧父,长大后跟随兄长前往南洋经商。他侍母至孝,每隔两年一定会回乡探亲。
有一段时间,他曾将母亲接到南洋居住,后因母亲不习惯住在外地,于是再将她送回家乡,自己随侍左右。当母亲生病时,吴居士便亲自帮她梳洗。
起初,他并不了解佛法,只是每天念诵《关帝明圣经》。吴居士生性仁慈善良,凡是遇到关于接济鳏寡孤独、贫寒穷苦、施医济药、修桥造路、施棺放生以及兴建农田水利、义冢等事前来请求帮忙的,他都会慷慨解囊,有时以一己之力帮扶,有时与别人合力救助。
一九二七年,吴居士五十岁,他发起出世之心,料理完内外所有商贸事务后,便开始吃长素,并发心护持佛法。后来,他皈依印光大师,专修净土法门,每天念佛数万声,十几年来未曾间断。此外,他还认真学习佛法,阅读佛经,不断提升自己的佛学修养。
吴居士十分景仰虚云、弘一等诸位高僧大德,承事供养,竭尽所能。自己的生活则极其节俭,布衣蔬食,甘守清贫。他常说:“修行之人,应以俭朴为本,不为物欲所累。”
一九四〇年七月二十九日,吴居士略感身体不适。九月十九日,他忽然向家人交代杂务及后事。从此以后,吴居士身心清净,对世俗了无牵挂,只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而已。
九月二十五日,他拒绝一切饮食与汤药,说往生西方的时间就要到了,继续饮食反而容易加重身体负担,头脑也会昏沉混乱。
九月二十七日夜,吴居士忽然高声呼喊,说亲眼看见了阿弥陀佛,决定可以往生西方。家人问他什么时候去,他说:“明日。”随后,他伸出三根手指。他的妻妾和儿媳,此前也都梦见西方三圣,形象高大伟岸,庄严肃穆。
九月二十八日,他嘱咐家人为他沐浴更衣。午后三点,在几百位佛友的助念声中,吴居士跏趺坐化往生了。往生时,他面色红润,相貌庄严,那年他六十二岁。
到了第二天早晨五点,他的头顶仍有余温。佛友们分班轮流助念了七天七夜。
十月初四那天,吴居士遗体火化,令人惊奇的是,他所有的牙齿经过烈火焚烧后仍然完好无损,颜色洁白如玉。
今天的往生故事就为您讲述到这里,听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会。
【原文】
吴辰泗居士,法名德畅,福建南安县人。家贫,幼失怙,随兄商于南洋。事母孝,每二年必归省。后奉母出洋,不惯侨居,仍送回,随侍左右,母病亲为梳洗。初不知佛,日诵关帝明圣经。宅心慈善,凡有以矜孤养老,恤寡怜贫,施医济药,修桥造路,施棺放生,及兴建农田水利义冢等事来请者,罔不独力为之,或与人共为之。十六年五十岁,发出世心,将内外商业结束,长斋奉佛。皈依印光大师,专修净业,每日念佛数万声十余年未尝间断。景仰虚云,弘一诸大师,承事供养,竭尽所能。而自奉极俭,布衣蔬食。廿九年七月廿九日,略感不适,九月十九日,忽嘱杂务及后事。此外身心世界,一无所挂,惟有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而已。廿五日严拒食物汤药。谓生西期近,饮食反增不洁。廿七夜,忽高呼亲见阿弥陀佛,决生西方。间何时,但云,明日,伸三指。妻妾及媳,均梦见西方三圣,庄严伟大。廿八日嘱为沐浴披衣,午后三时,在善友数百人助念声中,跏趺坐化,瑞相庄严。年六十二,次晨五时,顶犹微温。分班助念七昼夜,至十月初四日火化,齿全存,皎然如玉。
——《净土圣贤录》
【配图文字】
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而摄心之法,唯反闻最为第一。
——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