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第12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格言联璧》中的智慧箴言: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圣贤的道理教育别人很容易,以圣贤的道理要求自己则困难;随口说出圣贤之道很容易,身体力行圣贤之道却很难;按照圣贤之道做事,开始时很容易意气昂扬、奋发图强,但善始善终、坚持到底却很难。
古圣先贤早已告诫我们,圣贤之道的修学是“知易行难”。倘若我们无法践行圣贤的教诲,那并非是因为圣贤之道本身高不可攀,而是因为我们尚未真正领略其奥妙精髓,尚未洞察事实的真相。若能真正透彻明了,又怎会有做不到的道理呢?正如《中庸》所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相伴,从未远离。
故事 | 曹端的躬行实践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曹端。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学者,一生致力于教育和为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圣贤之道。
曹端在任山西霍州和蒲州学正期间,以身作则,躬行实践,深受学生和百姓的爱戴。他的弟子郭晟,出任西安府同知前,专程拜别恩师。曹端告诫他:“从政的要点在于公廉。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郭晟铭记在心,执政九年,严格践行“公廉”,成为一代廉吏。
曹端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从不收受门生故旧的贿请。他三次主持陕西省的乡试,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贤能。在选贤用能方面,他强调:“取士要在公平,譬如盖房,用一朽木,必弃一良材。”曹端的言行一致,深受百姓和官员的敬重。
曹端不仅在为政方面表现出色,在教育上也堪称楷模。他守制归乡期间,新安、宜阳、伊川等地的学生慕名前来受学,洛阳府为之震动。他的弟子谢琚在墓志铭中写道:“先生修己教人,动合礼法。一言一行,皆有规矩。一动一静,尽合准绳。”曹端的品德和学识,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从曹端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在纷繁复杂的境界面前,保持心如止水,不被外境所转,谈何容易。若不下一番真功夫,徒有口说,终究是纸上谈兵,于实际毫无裨益。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愿我们都能铭记“修己躬行重于言谈”的道理,在修行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