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覺因心,故得道捷-第1205集
法語: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如來的果覺,我們用如來的果做修行的因。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的智慧德相,都在這句名號當中,念這個名號就是念全宇宙,一法不漏。念這句佛號要跟阿彌陀佛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成就無比的快速。
節錄: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如來的果覺,果報,我們今天用它來做我們的因地心。我們修什麼?修因,將來就有果,用如來的果做我修行的因,你看這還得了!這句名號,概括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的智慧德相,都在這句名號當中,念這個名號就是念全宇宙,一法不漏。你修別的、念別的都是局部的,這是全體。
淨土大經科註(第129集) 2012/1/9
阿彌陀佛的名號,是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全在裡頭,你就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名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就是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你統統都明瞭,統統都通達,沒有一樁你不知道的,真的是全知全能。南無兩個字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歸命,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阿彌陀佛,完全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無量覺、歸命無量覺。
淨土大經科註(第129集) 2012/1/9
無量,一切都無量,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樣樣都無量,沒有一樣不無量。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就仗著這一句名號。念這句佛號要跟阿彌陀佛相應,經上說得好,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怎麼才能相應?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相應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129集) 2012/1/9
我們相信了,不懷疑。己靈難明,己靈是什麼?你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這個話是不是真的?真的,一點沒說錯。阿彌陀佛從哪裡來?我自性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極樂世界從哪來的?也是我心想生的,一切法不離心想。我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成就了,我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了。所以,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心淨則佛土淨。
淨土大經科註(第129集) 2012/1/9
這個要明瞭之後,信心就定了,再不會動搖,知道什麼?自己跟阿彌陀佛的關係是一體,是一個性。把這個道理引申,我們眼前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自己心想生的,全都跟我是一體。就如同作夢,在夢裡頭忽然覺悟我是在作夢,知道自己在作夢。
淨土大經科註(第129集) 2012/1/9
作夢,夢中的東西不都是自己心變現出來,哪有外頭跑到你夢裡頭來?沒有,夢裡好人是你變的,夢裡壞人也是你變的,夢裡親人是你變的,夢裡頭冤家債主還是你自己變的,是一不是二,你的平等心就現前了。清淨心是菩薩心,平等心是佛心,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就成佛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129集) 2012/1/9
因果是一不是二。你看因是佛號,果,我們念這句佛號,果報是我們,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什麼因成的果?念阿彌陀佛的因,果徹因源,因果是一體,因就是果,果就是因。什麼人念什麼人成就,稱之為果海。法界虛空界不知道多少眾生在念,每天往生極樂世界人多,沒有法子計算,太多太多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129集) 2012/1/9
阿彌陀佛的大願是度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究竟成佛。彌陀弘願,他不但有願,他有行,所以他能保證你成就,你到極樂世界,他教你。到極樂世界,煩惱業障習氣自然就消除掉了,我們自己並不知道,不知不覺的消掉。那什麼原因?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念這句佛號斷煩惱消業障。所以法身菩薩也念佛,他業障沒有了,煩惱沒有了,他有無始無明習氣。
淨土大經科註(第562集) 2012/10/12
如果憶佛念佛,這個無始無明習氣就消得快。一般通常說的,這個習氣斷掉要三個阿僧祇劫,在極樂世界,我相信不必要這麼長的時間,一個阿僧祇劫不到,他的習氣就斷掉了。要不然,為什麼十方世界法身菩薩要求生淨土?如果都是三大阿僧祇劫,沒有必要到極樂世界去。肯定是念這句佛號的功德,能幫助他快速把無始無明習氣消掉,這是非常可能的事情。
淨土大經科註(第562集) 2012/10/12
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頭說的,「是心是佛」。換句話說,你本來是佛,現在你又信願念佛,那你是是心作佛。你現在真的發心作佛了,你本來是佛,現在發心作佛,你當然成佛,天經地義,沒話說的。這一句話我們明白、懂得了,那我們就應當曉得,我們心除了有佛之外,還有拉雜東西,十法界的業因種子習氣一樣都不缺。
淨土大經科註(第562集) 2012/10/12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八個字是淨宗立教的理論依據。用果覺做因心,這是跟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的地方,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從因到果。念佛?念佛是從果到果,阿彌陀佛是果,我們念的是果,成就的是佛果。這是跟八萬四千法門、跟無量法門不同的地方,不能不知道。真搞清楚、搞明白,不懷疑了,斷疑生信,從此以後一心一意,一句佛號念到底。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628集) 2014/2/21
念佛不拘形式,你沒有壓力,出聲念可以,默念也可以,金剛持,口動沒有聲音也可以。你看諦老法師教的多方便,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就是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什麼也沒有。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覺因心,故得道捷,所以你成就那麼快。又因為這個持名念佛的方法,是阿彌陀佛大願的根本,這又讓你增長信心。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628集) 2014/2/21
這個方法阿彌陀佛親自傳授的,十方如來教化眾生的,秉承阿彌陀佛的大願,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介紹,多次宣講。所以是以彌陀大願為本,彌陀第十八願就是念佛,一向專念,十念必生。「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故稱易行法,號徑中徑」。徑是小路,捷徑,捷徑當中的捷徑,沒有比這個更捷徑了,最捷徑的一條路。最不容易遇到,最難相信,但是它成功特別高,而且成就是究竟圓滿的成就。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628集) 20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