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境界,是否什么都不用努力了?-第99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修学问答。
禅宗有句话:“我本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意思是说,当达到无心境界时,就没有分别、执著和妄想,一切障碍和烦恼自然消失,内心自在无碍。我们今天的所有烦恼,皆因“有心”而起,一旦起心动念,境界便成了障碍。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境界叫无心?学佛人要如何达到无心境界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聆听今天的修学问答。
问:无心境界,是否事业也不要努力了?
答:佛所说的无心境界,就像我们常说的“放下”,有些人完全错会了意思,以为放下就是把工作辞掉,什么事情都不干了,最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都成了问题。佛菩萨教导我们放下,是放下自私自利、贪嗔痴慢、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心。
大乘经讲的“无心”,是指无妄想心、无分别心、无执著心;有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们用真心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菩萨事业。佛菩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我们也要给同行做一个好模范。
譬如我们经商,决定要货真价实,要用真诚心去做,利益一切众生,决不为小利而伤害、欺骗众生。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若是用造罪业、欺骗众生的手段,即使赚了钱也是命中有的,还把前生修的福报都折损完了。
问:念佛人如何达到无心境界?
答:首先,把身、心放下,不再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不再执著起心动念是我的心。身、心都放下了,就入门了。净宗的好处在于它有一物,这一物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心里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对了。
什么叫一心?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结果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念佛修的一心,是在一切事相当中都要修一心。一心是无心,无心是真心,要做到一切无心,又样样明了,明了是智慧,无心是禅定,定慧等学。
我们果然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中用功三、五年,我们就得定,就开智慧,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大乘的修学的确是不可思议。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欢迎您继续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