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被人误会要解释吗?-第97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修学问答。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误会,甚至遭受毁谤、侮辱和伤害。作为学佛人,面对这样的境遇,应该如何应对?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聆听今天的修学问答。

  

  问:被人误会,是否需要解释清楚?

  答: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有些误会需要解释,有些误会就不必解释。判断的原则就在于“不为自己,专为对方”,依此标准,就不会有错误。

  当遭遇别人毁谤,我们应当首先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对于毁谤我的人绝没有怨恨,要有感恩心、忏悔心、改过心,他是我们的逆增上缘,是来成就我们的。如果别人冤枉我,我心里不服,要去跟他辩论,讨回公道,这就结怨了,没有必要。

  别人的批评、毁谤,我们完全接受,之后反省。假如对方讲得没错,我确实有这个过失,不但不能怨恨对方,还要感谢他提醒我,让我改过自新,这对自己有好处。

  我反省后没有这个过失,古人常说吃亏是福,被人误会、冤枉是消罪业,不是坏事,应该生感恩的心,欢欢喜喜地接受。

  

  问:行好事被误会怎么办?

  答:我们要立志学佛菩萨,做第一等好人。好人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不怕被人欺负、误会、毁谤、陷害。只要我们一味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一生才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

  行好事被人误会、指责,自古就有。所谓好事多磨,好事情不容易成就,好人常常受冤枉。究其原因,佛法解答得非常圆满。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绝对不是只有这一世,无始劫来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遇到多少人、多少事,我们跟每个人都能相处得好吗?

  我们这一世看不惯别人,来生遇到了,人家也看不惯我们;我们以往障碍过别人的好事,这一生我们做好事,就会被人障碍。所以,我们要有前后眼,能够看到过去、现在、未来,心就平了,就不会怨天尤人,知道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问:如何化解他人对我们的误会?

  答:所谓“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安然受之,决定不能有嗔恚心、报复心,这个帐就了结了。如果我们不服气,这笔帐依然记在那里,来世还要还,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所以我们的善根如果不够深厚,就要多读经研教,来增长我们的善根。

  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得愈清楚、愈明白,就愈容易放下;“了解”就是看破,看破自然就放下。不执著、不计较、不分别,天下本无事。这样才能得清净心,才能功夫得力,不被外面环境干扰,无论逆境、顺境都一笑了之,绝不放在心上。

  如果事到临头还是受不了,那就是没看破,妄想分别执著还很严重。但是受不了也要受,就在这一次一次反复受苦间帮助我们看破,看破了就很自然,心里一点痛苦都没有了。

  

  问:如何化解他人对佛教的误会?

  答:如果我们真的将学到的经论,应用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一定能感化对方。这样一来,误解佛教的人,自然就会被度化了。

  有人误会佛教,还是我们佛弟子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如法,没有做出好样子,让他们看到、听到之后,没有生起信心、向往心,这不是他们的罪过。

  第一个好样子,就是我们跟人相处时有个好形相。如果形相不好,他会认为学佛学成这个样子,我不愿意学。所以学佛,给人带来的是身心健康、快乐、积极、阳光,大家就欢喜跟我们接近。再看到我们的家庭和睦,事业顺利,柔和有礼,自然能感化一方。

  这一方接受佛陀教育之后,有这么好的效果,别的地方都会来学习、参观、考察,想知道这里为什么这么好。因为人人和睦相处,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这是佛教给我们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出好样子,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欢迎您继续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