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到死都給眾生做榜樣-第1779集
真正體現出,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怎麼能不愛萬物。佛菩薩慈悲,佛菩薩的對象是對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我們能夠知道的,有概念的,是極小的一部分,比我們高明的人我們不知道。不如我們的凡夫,動物、植物、礦物,迷得更深的不知道,不如我們的不知道。明白這個事相,對佛所說的能接受、不懷疑,才知道淨宗法門的可貴,才會欣慶自己運氣太好了,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中頭獎,這不是假的。
如果不把它抓到,那叫當面錯過,那就太可惜了。你還想什麼?你還貪著什麼?真正萬緣放下。對一切苦難眾生自然生起憐憫心,這就是大慈大悲,幫助他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介紹給他要講清楚、要講明白,讓他真正接受,真正相信,發心求生淨土,他生淨土是你幫忙的。你生淨土,走的時候,要做個好榜樣給人看,增長人的信心。生到死都給眾生做榜樣,都是在教化眾生,都是在表演、在表法。
所以這一句,「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這就是自然,說了這麼多。「是故《會疏》以無為無作為道之自然。復以他力法門,一超直入為自然,並指為道中之正旨。與《要解》之說,辭異而旨同」,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
所以這部經不可思議,無論是哪一段,你真明白、真相信了,你的疑慮,懷疑、顧慮統統不見了,菩提路上一帆風順,你成功了。就在面前,看你能不能捨?能不能放下?放下,真的;不放下,錯了。放下,真叫身心自在。工作再多,生活再苦,特別是幫助苦難眾生,你幫助他,他未必接受。不接受,你還是不捨他,你還是在旁邊照顧他,看他什麼時候回頭,等待機緣。這慈悲到極處,這是真實功德。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380集)
201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