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淨宗學院季刊】 2024年03、06月合刊
-
下載PDF
- 2025-03-25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4年09、12月合刊
-
下載PDF
- 2025-03-25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3年09、12月合刊
- 2024-03-08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3年03、06月合刊
- 2023-07-28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2年09、12月合刊
- 2023-03-03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2年03、06月合刊
- 2022-08-28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1年09、12月合刊
- 2022-01-10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1年03、07月合刊
- 2021-08-02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0年06、09、12月合刊
- 2021-02-18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20年03月刊
- 2020-04-30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19年12月刊
- 2020-01-31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19年09月刊
- 2019-10-18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19年06月刊
- 2019-08-0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19年03月刊
- 2019-04-20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宗學院季刊】 2018年12月刊-創刊號
- 2018-12-31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土大經科註》課本
- 2016-11-26
- 導讀:《淨土大經科注》課本: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註(全一冊)(閱讀全文)
-
- 淨土大經解-勘誤表(2011年1月)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見思惑 塵沙惑 無明惑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見思惑 塵沙惑 無明惑(閱讀全文)
-
- 正受 調直定 正心行處 陀羅尼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如來有無量智慧 力 無所畏(閱讀全文)
-
- 福人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消災必先修福,修福必先懺除業障。(閱讀全文)
-
- 《宗教教育論壇》 致詞提要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閱讀全文)
-
- 聯合國十年永續教育講話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承蒙大會的邀請要我對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永續將來的教育》提出看法,使我深深地感覺到,這是二十一世紀最嚴肅的課題。(閱讀全文)
-
- 音響忍 柔順忍 無生法忍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音響忍 柔順忍 無生法忍(閱讀全文)
-
- 淨土大經解-A4版(2011年1月)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琉璃王為報宿怨 欲盡殺釋種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琉璃王為報宿怨 欲盡殺釋種(閱讀全文)
-
- 佛一邊念,生死愛根一邊長——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三)
- 2016-11-26
- 導讀:佛一邊念,生死愛根一邊長——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三)(閱讀全文)
-
- 師子頻申 - 師子頻申三昧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術語)與師子奮迅三昧同(閱讀全文)
-
- 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下)
- 2016-11-26
- 導讀: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下)(閱讀全文)
-
-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學習心得報告
- 2016-11-26
- 導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學習心得報告(閱讀全文)
-
- 致澳洲陸克文總理函(二)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三月三日奉上一函,請令兄轉呈慈覽。想已過目。念念!日前承蒙令兄愛護,於淨空返澳之期,應邀至Highfields精舍小住。隨意暢談,無不相得。深感閣下與令兄之仁愛胸懷,謙謙風範,實得力於優良家教,至為難得。二次世戰前,歐洲學者曾討論,認為中國五千年文明綿延不息的原因,即是特別重視「家教」。今日得識閣下與令兄,淨空更加肯定,優良的家庭教育,實為世界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的大根大本。(閱讀全文)
-
- 中道即法界 法界即止觀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佛學大辭典》「中道即法界」條:(術語)止觀輔行一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法界諸法,迄至一色一香無非為中道。故換言之,中道即法界也。(閱讀全文)
-
- 前正覺山 畢缽羅樹 三種忍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前正覺山 畢缽羅樹 三種忍(閱讀全文)
-
-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復興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今天非常難得,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北京中國學中心等單位的支持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高層次的漢學研究平台--《世界漢學(中國學)二ΟΟ七年大會》。淨空承蒙大會邀請,有機會在此向各位專家學者們請益,非常感謝!我們深深期待今日大會,將為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社會和諧帶來積極的作用。(閱讀全文)
-
- 太上老君說百病 崇百藥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無量壽經)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致澳洲陸克文總理函(一)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談談和平與宗教教育問題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本文闡述了和平與宗教的本質問題。指出和平安定之根源存乎人心,保持心地純淨純善必能實現大同理想。世界各各族群信仰雖是多元,然深入其根本,所有聖哲的教學,無不以仁慈博愛為宗旨,從父子親愛之情,逐漸擴展至愛全人類,愛全宇宙。因此,唯有積極推動全民教學,落實倫理道德的教育,才是徹底化解國家、宗教和族群之間種種衝突,獲得世界和平安定的最有效方法。文中特別舉出佛陀教育與中國儒家傳統教學綱領為例,說明古今中外所有聖哲的智慧,都是超越時空的真理,絕無國家、族群、古今、地域乃至思想型態的限制,實為人類共同的文化財產。而希望於此大時代力挽狂瀾,迅速擴大仁愛和平、倫理道德教育的深遠影響力,必須借重現代科技傳播媒體為主要手段。故於文後特別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以資參考。(閱讀全文)
-
- 太上老君說百病 崇百藥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消弭衝突落實仁愛和平的教育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承蒙大會邀請淨空來談談《以倫理道德教育增進文化信仰的理解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淨空感到義不容辭。在目前世界嚴重動亂之中,有在座各位有識之士,共同為拯救世運並肩奮鬥,乃是世界的曙光,兆民的生機!淨空非常感激大會給我這個機會,與諸位大德分享有關如何增進文化信仰間的理解,消弭衝突以及落實仁愛和平教育的一點淺見。淨空深深地覺得,解決這個問題是二十一世紀世界存亡興衰的關鍵。(閱讀全文)
-
- 如來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 八相成道示淨土 信願持名佛道成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如來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 八相成道示淨土 信願持名佛道成(閱讀全文)
-
- 華嚴經疏論纂要(1-120冊完整檔)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諸法實相 無漏最後身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諸法實相 無漏最後身(閱讀全文)
-
- 處逆境隨惡緣時須知十事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名經》云:佛以足指按地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佛學大辭典》「淨名經」:(經名)維摩詰經之異名。 (閱讀全文)
-
- 《淨土大經科注》課本(上冊)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淨土大經科注》: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全)上冊(閱讀全文)
-
- 總持門 密十地 第十一地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總持門 密十地 第十一地(閱讀全文)
-
- 無量壽經鈔 遊心安樂道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無量壽經鈔》:凡七卷。 《遊心安樂道》:全一卷。(閱讀全文)
-
- 升夜摩天宮品、夜摩天宮偈讚品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群書治要360(直版)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初年,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編輯而成。魏徵等大臣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將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共五十餘萬言。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閱讀全文)
-
- 《楞嚴經》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楞嚴經》: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 (閱讀全文)
-
- 翟玉書老菩薩往生回憶錄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翟玉書老菩薩往生回憶錄(閱讀全文)
-
- 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緣起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學習賢公和尚及郭永發老菩薩往生事蹟之感想體會
- 2016-11-26
- 導讀:學習賢公和尚及郭永發老菩薩往生事蹟之感想體會(閱讀全文)
-
- 認識《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胎藏鬘荼羅 八葉 心蓮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胎藏鬘荼羅 八葉 心蓮(閱讀全文)
-
- 四諦 見思二惑 分段生死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四諦 見思二惑 分段生死(閱讀全文)
-
- 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
- 2016-11-26
- 導讀: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閱讀全文)
-
- 不信佛 不信佛力-從占察懺現象引起的深刻反思
- 2016-11-26
- 導讀:不信佛 不信佛力-從占察懺現象引起的深刻反思(閱讀全文)
-
- 老實、聽話、真幹的真正意義
- 2016-11-26
- 導讀:老實、聽話、真幹」的真正意義(閱讀全文)
-
- 邁向和平與繁榮的啟示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此次承蒙印尼宗教和平協會與多元文化中心的邀請,有這個殊勝的緣分在此與諸位仁者共聚一堂,談談鄭和精神帶給我們的啟示。貢獻個人對「宗教團結,化解衝突,邁向世界和平與繁榮」的淺見。向各位宗教領袖、專家學者們請益,非常感謝!(閱讀全文)
-
- 凡修淨業,以決志求生西方為本——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二)
- 2016-11-26
- 導讀:凡修淨業,以決志求生西方為本——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二)(閱讀全文)
-
- 致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函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二ΟΟ五年九月十五日承蒙昆士蘭總督代表陛下惠贈AM勳銜,非常感謝!淨空於此至誠祝福陛下吉祥如意!淨空近年代表澳洲昆士蘭、格里菲斯大學為團結各宗教、族群,化解衝突、促進世界和平,奔走於全球各地,推動聖哲真誠愛心和平教育,對七十年代貴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所說:「欲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之言,體會倍加深刻。現前世界各地動盪不安,天災地變、諸多衝突、恐怖戰爭、瘟疫傳染處處讓人感到危機重重,身心不安。深信仁慈睿智如女王,亦為芸芸蒼生無限苦難而感憂慮,希求化解衝突、消災免難之道。是故淨空不揣庸愚,在此願獻愚者一得,以為女王陛下參考指教!(閱讀全文)
-
- 學習海賢老和尚之表法習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學習海賢老和尚之表法(閱讀全文)
-
-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壇經)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三根 橫出 四土 稱性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三根 橫出 四土 稱性(閱讀全文)
-
- 想顛倒、見顛倒、心顛倒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想顛倒、見顛倒、心顛倒(閱讀全文)
-
- 致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函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四悉檀 諸佛現前三昧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三藏法數》:〔出法華文句〕 悉,遍也。檀,梵語具云檀那,華言施。華梵兼稱,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說法,遍施一切眾生,故名四悉檀也。(閱讀全文)
-
- 至要莫如教子—中國古代的家規家訓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至要莫如教子—中國古代的家規家訓(閱讀全文)
-
- 二十九種莊嚴 十七種莊嚴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天親之淨土論,觀察彌陀之淨土,明二十九種之莊嚴。其中淨土之依報,即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淨土之正報,即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閱讀全文)
-
- 十六大阿羅漢 賓頭盧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十六大阿羅漢 賓頭盧(閱讀全文)
-
- 覆可持續發展教育研討會函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諸位仁者為促進世界和平全心奉獻,令人欽仰。而淨空與日本各界多位老友,數年未見,亦應前往問候。惟因近年為推動和平教育,不得已奔波往返於國際間,致使《華嚴經》教學時有中斷,世界各地善知識乃多次懇切勸請,祈望淨空專注大經講學,以為化解衝突、促進和平,培養後學、延續聖教之第一要務。此亦淨空之本願。故思自今而後專志於教學,藉以培育後進,不再參予國際會議等活動,尚祈諸位仁者見諒(閱讀全文)
-
- 摩訶止觀八曰、病有六緣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摩訶止觀八曰、病有六緣(閱讀全文)
-
- 諸法實相 無漏最後身 伽耶城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佛學常見辭彙》:又名真如、法性、實際等,即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閱讀全文)
-
- 蓮池大師《七筆勾》——捨棄今生(二)
- 2016-11-26
- 導讀:蓮池大師《七筆勾》——捨棄今生(二)(閱讀全文)
-
- 世界佛教論壇開幕獻詞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淨空承蒙大會邀請,參加首屆勝會,深感榮幸。論壇主題《和諧世界,從我心開始》。又提出具體綱領「我心淨國土淨,我心安眾生安,我心平天下平」。確實將當前世界社會問題的核心,掌握到了。非常難得!淨空學佛五十五年,教學講經四十八年,謹以愚者一得,供養諸位大德,敬請指教。(閱讀全文)
-
- 序文、目錄、經前懸示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土大經解(2011年1月)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阿彌陀經》六朝襄陽石刻本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佛光大辭典》「石刻阿彌陀經」條:指於碑面雕刻阿彌陀經。最著名者為湖北襄陽龍興寺之石刻彌陀經,世稱襄陽石經。(閱讀全文)
-
- 俱胝 那由他 迦羅分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俱胝 那由他 迦羅分(閱讀全文)
-
- 事理無礙 事事無礙 一真法界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事理無礙 事事無礙 一真法界(閱讀全文)
-
- 生死心不切,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一)
- 2016-11-26
- 導讀:生死心不切,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一)(閱讀全文)
-
- 中國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此次淨空承蒙河南省領導的邀請,參加黃帝祭拜大典。又蒙大學邀請,來到貴校參觀學習,有緣與諸位仁人大德聚會一堂,談談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報告。淨空感到非常榮幸,非常難得!(閱讀全文)
-
- 正法五百年,像法千歲,末法萬歲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三藏法數》「三時」條(節錄):〔出南嶽祖師發願文〕謂釋迦如來入滅之後,其教法住世,有此三時不同也。 (閱讀全文)
-
- 一實 密宗初地 淨菩提心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一實 密宗初地 淨菩提心(閱讀全文)
-
- 何謂儒、釋、道三家?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認識《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愛心遍世界 善意滿人間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淨土大經科注》課本(下冊)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淨土大經科注》課本: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全)下冊(閱讀全文)
-
- 當情 無所住而生其心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佛學大辭典》「當情現相」條:(術語)亦名中門存境。由迷情妄想而現無體之實我實法相分也。 (閱讀全文)
-
- 真誠愛心是化解衝突的根本之道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承蒙昆士蘭大學「澳洲和平與衝突研習中心」邀我參加《亞太地區之和平、公正與協調會議》,淨空感到非常榮幸。這幾年世界動亂紛爭愈演愈烈,天災人禍頻繁,使我們深感生活愈來愈沒有安全感。今日在座有志之士,為拯救世運而共同奮鬥,這確實是全人類的生機!感謝大會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向各位仁人志士貢獻化解衝突、邁向和平的一些淺見。(閱讀全文)
-
- 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思益梵天所問經》:「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閱讀全文)
-
- 正道 實教 真實五願 教行信證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正道 實教 真實五願 教行信證(閱讀全文)
-
- 宗教團結是世界和諧安定的基礎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面對災難瘟疫應有的態度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十身--融三世間十身
- 2016-11-26
- 導讀:三世間者,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三、智正覺世間也。(閱讀全文)
-
- 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上)
- 2016-11-26
- 導讀: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上)(閱讀全文)
-
-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今正是時」
- 2016-11-26
- 導讀:學習心得報告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今正是時」(閱讀全文)
-
- 五濁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濁惡 九界 法界體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五濁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濁惡 九界 法界體(閱讀全文)
-
- 《淨土大經科註》課本(2012年9月)
- 2016-11-26
- 導讀:《淨土大經科註》課本: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註(上/下冊)(閱讀全文)
-
- 科學證實:善有善果惡有惡報
- 2016-11-26
- 導讀:善惡有能量頻率 心念善惡與健康(閱讀全文)
-
- 阿僧祇品、壽量品、諸菩薩住處品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二種菩提心 無願三昧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二種菩提心 無願三昧(閱讀全文)
-
- 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蓮臺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蓮臺(閱讀全文)
-
- 《婦女故事·賢母篇》心得報告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婦女故事·賢母篇》心得報告(閱讀全文)
-
- 佛教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疏中復引《觀經》十則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觀經四帖疏•玄義分卷第一》: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今者一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此證中即有其十句。 (閱讀全文)
-
- 念佛往生真實不虛的科學依據
- 2016-11-26
- 導讀:念佛往生真實不虛的科學依據(閱讀全文)
-
- 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楞嚴經文句卷第六》:全性起修,修即無修,故云如幻。以本覺聞性,熏於始覺,以聞性中所起始覺,修於本覺,故云聞熏聞修。以其頓破無明結根,頓顯常住藏性,故云金剛三昧也。(閱讀全文)
-
- 十種心--念佛十種心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彌勒菩薩白佛言: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彼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也。(閱讀全文)
-
- 家訓—中華傳統文化之生機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家訓—中華傳統文化之生機(閱讀全文)
-
- 太上老君說百病 崇百藥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摩訶止觀八曰 病有六緣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摩訶止觀八曰 病有六緣(閱讀全文)
-
- 「儒學」「學儒」與「佛學」「學佛」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華嚴經對現在人的啟示-表解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乃至一念,念心純固,亦得往生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乃至一念,念心純固,亦得往生(閱讀全文)
-
- 教子之道——愛心陪伴孩子成長
- 2016-11-26
- 導讀:教子之道——愛心陪伴孩子成長(閱讀全文)
-
- 中國傳統教學系列-四書選讀(二)眉批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印尼六大宗教論壇講演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尊敬的總理閣下,尊敬的茲.努濡.伊斯郎博士,諸位學者,嘉賓們: 大家好! 此次承蒙大會邀請,參加「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非常感謝!會議的主旨為「宗教和平」。淨空學習佛陀教育五十九年,深深體會,為欲拯濟今日世界,唯有多元宗教團結合作,共存共榮,方能達成。而多元宗教的團結合作,必須以宗教教育為根本,各自深入所學經典,相互交流學習,求同存異,團結合作才能產生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效果。今日全世界有超過半數的人口信奉宗教,果能在各宗教長老的引導下,認真學習真主、上帝、佛陀聖賢倫理、道德、因果的普世教育,落實真誠慈悲、謙愛和敬、仁義忠恕的精神,則世界諸多災難,矛盾衝突,確實能有效化解。(閱讀全文)
-
- 《仁愛和平講堂-答中西隨功教授提問》序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北京同修向老法师祈請的問題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黑谷《大經釋》 選擇集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黑谷《大經釋》 選擇集(閱讀全文)
-
- 如來有無量智慧 力 無所畏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如來有無量智慧 力 無所畏(閱讀全文)
-
- 致印尼梅加華蒂總統函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五月十三日在紀念追悼會上,有幸與總統會晤,感覺總統是一個親切而有智慧的人。必然能帶領印尼走向安定繁榮。(閱讀全文)
-
- 如何讓媒體成為和平天使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法雨惠群生—傳遞正能量 和合護道場
- 2016-11-26
- 導讀:法雨惠群生—傳遞正能量 和合護道場(閱讀全文)
-
- 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尊敬的總理閣下,尊敬的茲.努濡.伊斯郎博士,諸位學者,嘉賓們: 大家好! 此次承蒙大會邀請,參加「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非常感謝!會議的主旨為「宗教和平」。淨空學習佛陀教育五十九年,深深體會,為欲拯濟今日世界,唯有多元宗教團結合作,共存共榮,方能達成。而多元宗教的團結合作,必須以宗教教育為根本,各自深入所學經典,相互交流學習,求同存異,團結合作才能產生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效果。今日全世界有超過半數的人口信奉宗教,果能在各宗教長老的引導下,認真學習真主、上帝、佛陀聖賢倫理、道德、因果的普世教育,落實真誠慈悲、謙愛和敬、仁義忠恕的精神,則世界諸多災難,矛盾衝突,確實能有效化解。(閱讀全文)
-
- 群書治要360(橫版)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初年,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編輯而成。魏徵等大臣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將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共五十餘萬言。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閱讀全文)
-
- 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謂初發心住與究竟即。雖分極異而證道則同(按:分極猶言分際,界限也)。故二不別。雖所證理一而初發匪易。故前心難。(閱讀全文)
-
- 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上)
- 2016-11-26
- 導讀: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上)(閱讀全文)
-
- 無師智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無師智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閱讀全文)
-
- 無量智慧、力、無所畏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閱讀全文)
-
- 《淨土大經科註》課本及参考資料(2014年11月)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淨土大經科註》課本及参考資料(閱讀全文)
-
- 華藏淨宗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序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文以載道—淺談文言文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文以載道—淺談文言文(閱讀全文)
-
- 致印尼總統尤多約諾函
- 2016-11-26
- 導讀:尊敬的總統閣下慈鑑: 久聞閣下為世界和諧安定,真誠奉獻,令人景仰!淨空八五老叟,畢生學習、宣演、弘揚佛陀聖賢教育,深獲法益,法喜充滿。於七十年代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所說:「欲解決二十一世界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一語,體會良深。今巧遇勝緣,不揣庸愚,謹將五十五年學習之粗淺心得,向閣下報告請益。(閱讀全文)
-
- 好好念佛 成佛是大事
- 2016-11-26
- 導讀:好好念佛 成佛是大事(閱讀全文)
-
- (新)學五常 斷五毒 成佛道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殺盜淫妄酒是一切惡業,貪嗔痴慢疑是一切病因,怨恨惱怒煩是一切病緣,臟腑失調天地變異是一切病果,疾苦短命自然災禍是一切病報,仁義禮智信是一切病藥。(閱讀全文)
-
- 教理行果 轂 輻 輞 塵說 剎說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教理行果 轂 輻 輞 塵說 剎說(閱讀全文)
-
- 行究竟方便 離究竟苦 得究竟樂
- 2016-11-26
- 導讀:行究竟方便 離究竟苦 得究竟樂(閱讀全文)
-
- 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閱讀全文)
-
- 壇經-修禪重要下手處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時時作臨終想——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四)
- 2016-11-26
- 導讀:時時作臨終想——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四)(閱讀全文)
-
- 天龍 藥叉至摩睺羅伽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三藏法數》「八部」條:〔出翻譯名義〕夫佛之垂化也,道濟百靈;法之傳世也,慈育萬有。三乘賢聖,既肅爾以歸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衛(弼輔護衛。翊,音易)。故諸經中,多列八部之眾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閱讀全文)
-
- 愛心徧法界 善意滿人間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愛心徧法界 善意滿人間(閱讀全文)
-
- 大悲胎藏 加持 大日如來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胎藏又曰華藏。為眾生本具之菩提心。言肉團心所具菩提之理性,依大悲之萬行,而生長發育,猶如母胎內之子。故曰大悲胎藏。又胎藏謂肉團心開敷之八葉中台之大日。此中台之大日,以大悲出生無盡之諸尊垂普門之化用。故曰大悲之胎藏。(閱讀全文)
-
-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應
- 2016-11-26
- 導讀:(閱讀全文)
-
- 從文字般若而起觀照,入於實相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法門名義集》「三種般若」:一者實相般若,二者觀照般若,三者文字般若。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