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德累功-第1300集
法語:
平常要積德累功,這是修福。積德就是存好心,念念利益眾生、利益社會;累功,就是行好事、說好話。要很認真、很努力的去做,為眾生,不要為自己。有力量,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什麼都不求,只求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顛倒迷惑,這是大福報!
節錄:
我們如何能夠保住,自己最後一念是念佛?這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我們在念佛堂,日夜不間斷的念,為什麼?訓練、練習,希望在臨命終時用得上。可是許許多多事實告訴我們,臨命終時生病了、昏迷了,人事不省,那怎麼辦?這是最危險的關頭,人在這種狀況之下,助念都幫不上忙。所以不能沒有福,福是我們平常要修積,積德累功,這是修福。
大乘無量壽經(第53集)1999/6/19
積德就是存好心,念念利益眾生、利益社會;累功,功就是行好事,說好話。我們今天提倡四好,要很認真、很努力的去做,為眾生,不要為自己。有力量,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什麼都不求,只求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顛倒,不迷惑,這是大福報!
大乘無量壽經(第53集)1999/6/19
存心是德,力行是功。我們存一個什麼心?你想一想諸佛如來,諸佛如來很清楚、很明白,認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我們不知道,不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佛在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自己,是自己的真身。禪宗裡面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講清淨法身。
大乘無量壽經(第54集)1999/6/26
基於這個認知、這個事實,所以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只是為一樁事情,佛家的術語說「普度眾生」,度就是服務的意思,為一切眾生服務。佛存的什麼心?真誠利益一切眾生心,平等愛護一切眾生心,清淨佈施一切眾生心,這是佛心。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大菩提心」,這是阿彌陀佛的佛心,我們有沒有?沒有,趕緊發,發出來之後,念念不捨。利益、愛護、佈施落實,就是功德。
大乘無量壽經(第54集)1999/6/26
你發的這個心,這個心要落實、要兌現,於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分別,不分族類,九法界一切有情眾生,我們為他服務,還有無情的眾生也要為它服務。佛是心,我們平常念佛,是把這一句佛號,把佛心給念出來;「真誠利益眾生心,平等愛護眾生心,清淨佈施一切心」,我這三句大家好記。清淨佈施,是佈施裡面絕不夾雜名聞利養,決不是說佈施還要報酬。常存這樣的心,常行這些事,真念佛人。你有願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臨命終時佛一定來接引。
大乘無量壽經(第54集)1999/6/26
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你想想哪一樣不是在修佈施?這就叫行菩薩道,樂在其中,人一生過得幸福美滿快樂。為什麼?經典上天天給我們講的,積德累功,我們真的做到了,天天都在做,時時刻刻都在做,都在做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讚美別人,決定不毀謗別人,你就生活在讚美的世界裡面。
大乘無量壽經(第90集)2000/6/17
別人有過失絕口不提,不要放在心上;別人的好處我們要常常讚揚,使社會向善,使做錯、做惡的人反省;我做惡事,人家都原諒我,都不說我;讓他回頭,他會受感動。他做一點好事我們稱讚他,做再大的惡事絕口不提,這是聖賢人教學的原理原則。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第3集)2000/2/26
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如果是個不好的樣子,對社會大眾有不好的影響,我們決定不能想,決定不能說,決定不能做,我們今天出家,學佛、作佛是做這個。所以起心動念要想到社會的安全、人民的福祉,對人民的幸福、社會安全有不良的影響,決定不能想、不能說、不能做,這才叫佛菩薩。在家同修要作菩薩,也要為社會大眾做好樣子。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5集)1999/7/5
在家的同修都有事業,以你的事業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佛跟凡夫一念之間,事沒有兩樣,就是用心不一樣;用心不一樣,造業就不一樣。所以菩薩跟凡夫就是一念之間的差別,無論是什麼身分,無論是什麼樣的行業,都是為社會、為眾生服務,都是菩薩,都能成佛,都能夠積德累功。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5集)1999/7/5
釋迦牟尼佛率先做一個表率,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一生從事於社會教學工作,不求報酬,完全做義工,完全是義務的。生活的需求,每天吃一餐飯而已,三衣一缽,過這樣的生活。這是示現什麼?示現淨福。他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這是積功累德,不求世間的果報,所以他福報就大,他所得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成就圓滿的智慧,得到稱性的德能,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智慧。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60集)1999/7/15
所以佛教給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修善不希求果報,用清淨心來修,就對了。清淨心是無私的心;有一念私心,心就不清淨,你所修的是世間的福報,講經說法也是世間福報。功德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還要問我做的時候後面結果如何,就落在福報裡面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60集)1999/7/15
我們今天心不清淨,念佛都是福德,都不是功德,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清淨心是比什麼都重要。一心,心裡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統統放下,統統都沒有,這個念佛是功德,這個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好像打電報一樣,我們這邊發出去,他那裡就收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60集)1999/7/15
我們曉得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功夫不能成片,往生就沒有把握,得要看你臨命終時的緣分。緣分不是偶然的,緣分在平常積德累功,平常不做好事,臨命終時有好緣,這個想法太奢侈了。要想臨終有好緣,平常要多做好事,多跟眾生結善緣,這個事情要緊!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86集)20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