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不修淨土如何求生極樂世界-第1289集

 

  法語:

  不是修淨土的,臨終把修行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統統都得生。淨土宗的門非常之廣大,絕不限於修淨土五經的人才能往生,修什麼經論都可以往生。它的基本條件是「心淨則佛土淨」,真的把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真正修成,決定得生。

  

  節錄:

  談到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修淨土,我們仔細去研究、觀察西方世界的諸上善人,他們的身是究竟清淨。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有漏、不淨,為什麼?因為我們的身是染業,不清淨的業所感的,業報之身;西方極樂世界人家修的是淨業,不是染業。縱然是同居土下品下生,他也伏斷煩惱而往生的,這是我們講帶業往生。

  佛說阿彌陀經(第11集) 1983

  

  伏斷煩惱就能夠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圓證三種不退,絕不退轉!他的境界一天比一天殊勝,他的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他的業障一天比一天要消除得很多,這是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之處。所以我們如果要想得無漏、清淨、自在之身,在一切修行行門當中,的確無過於求生淨土。

  佛說阿彌陀經(第11集) 1983

  

  佛在經典裡面常常告訴我們,說一切法皆從心想中生,這句話非常重要,也是真正的事實。由此可知,佛家所說的十法界,實際上就是我們自己心想變現出來的,這是唯識經論裡面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阿彌陀經對現代人的啟示(第3集) 1992/4

  

  西方極樂世界正報就是講的人事,人事的莊嚴,莊嚴就是美好,不僅是物質生活的圓滿,人事環境更是美好,這個裡面實在講有非常非常深的道理。今天我們看看現前這個世界,幾乎每個國家地區的政府、人民,都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阿彌陀經對現代人的啟示(第3集) 1992/4

  

  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句話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提醒我們。依報是環境,正報是人心;換句話說,依報就是環境的污染,是由心地污染而造成的。假如一切有情的眾生心地清淨,這樣才能轉變外面的環境;如果我們只講求環境的保護,而不知道從心裡面來防範,這個效果恐怕很難達到圓滿。如果要保護我們清淨的心,清淨的思想、見解、精神,佛法的教學是最好的環保,心理的環保。

  阿彌陀經對現代人的啟示(第3集) 1992/4

  

  其實大乘佛法樣樣都好。一直學下去,決定不要改變,你會成就。你念觀音菩薩,你就老老實實念到底,不要再去念阿彌陀佛;你念地藏菩薩,你一直念下去,你不要改變,一句佛號,一樣的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能不能往生?只要發願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往生。淨土法門廣大,統統得生,你說這個法門多好!阿彌陀佛沒有說過,你除了念我阿彌陀佛之外,念其他的菩薩名號我不接納你,他統統接納。你說這個法門多廣大,阿彌陀佛沒有成見,沒有宗派的隔閡,對於整個佛法一視同仁。

  阿彌陀經對現代人的啟示(第3集) 1992/4

  

  但是諸位要曉得,得生與不得生,是在你念專與不專,換句話說,心淨則土淨,你心清不清淨?不管用什麼方法,不管用哪個法門,修到心地清淨,我以清淨心迴向求生淨土,統統得生。所以這個法門十方一切諸佛都讚歎。經我們一定要熟悉,一定要念明白,我們的心才定。所以不管修哪個法門都好,我們統統都讚歎、都恭敬,勸他精進、專一,這才能成就。這是智慧的選擇。

  阿彌陀經對現代人的啟示(第3集) 1992/4

  

  阿彌陀佛願行圓滿,莊嚴淨土為眾生做增上緣,這樣才能夠帶起十方三世一切凡聖自己的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真正的莊嚴,以此為所緣緣,所以一切凡聖緣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淨土,生起羨慕之心、景仰之心,發願修學淨業,求生淨土。所以才說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都叫他們往生在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就佛的功德來說的。

  佛說阿彌陀經(第10集) 1983

  

  我們哪個人不是在過去世生中,親近無量諸佛了。為什麼我們今天還做博地凡夫?還在這裡生死輪迴?就是一轉世、一投胎,把前世本願忘得一乾二淨,不能再繼續修學,原因在此地。問題是我們自己一下要猛然的警覺過來,繼續以往的願行再精進、再努力,我們這一生就有決定性的成就。但是這個決定性的成就,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往生西方淨土,才是一個決定性的成就。

  佛說阿彌陀經(第15集) 1983

  

  我們過去生中自信心太強了,認為什麼?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一樣可以斷煩惱,可以了生死、證菩提,這一念是錯誤的念頭。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你看都沒有辦法超越生死輪迴。假如我們要是過去發願,我們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今天也不在此地了。我們今天必須要覺悟,要曉得我們過去錯誤的想法,錯誤的做法,從今天起統統把它改正過來,一心一意專修淨土、專念彌陀。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決定不再錯過,不會再誤失,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才是真正的成就。

  佛說阿彌陀經(第15集) 1983

  

  我們今天這一句阿彌陀佛怎麼念法?要把我們清淨、平等、慈悲給念出來,那就成功了。當我們心不清淨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就恢復到清淨;心不平等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平等了;心不慈悲的時候,這一句阿彌陀佛慈悲了。這樣念,功夫就得力,所謂得力就是把你的清淨、平等、慈悲給念出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20集) 1984/12

  

  清淨、平等、慈悲是你自己的真如本性,是你自己法身理體,用這一句佛號要把它念出來。所以你的成就會跟諸佛菩薩平等,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才深信不疑,理明白了,境界清楚了,決定沒有疑惑,這是真正的智慧。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20集) 1984/12

  

  幾個人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誰又能夠保證自己臨命終時清清楚楚,不迷惑不顛倒?這樁事情決定沒有僥倖的,因此我們就要認真修福報,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統統迴向求生淨土,這樣才能保住我們臨終時候清清楚楚。諸位要知道,人生很短!在這極短的時光當中,我們要能忍受,縱然有福,不能享盡!福報享三成就夠了,其餘的布施給一切眾生,迴向無上菩提,這才是求生淨土唯一正確的方法。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76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