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孝子賢孫?-第1288集
法語:
神識去找有緣的人投胎,遇到對他有恩的人,報恩;有怨恨的人,報怨;其餘兩種緣是討債、還債。所以小孩要善教,報恩的當然更要成就他,孝子賢孫;報怨的要把怨化解;討債的,希望一筆勾消。人受教育,目的就是改變這個關係,幫助他成聖成賢,至少也成為君子,讀書明理。
節錄:
人活著有這個身體,死了以後身體沒有了,神識在,神識是什麼?就這個波動現象。它去找有緣的人投胎,什麼緣?遇到對他有恩的人,報恩;遇到有怨恨的人,報怨,那就是敗家子;其餘兩種緣,討債、還債。沒有這四種緣不來,凡是來的都是這四種緣,佛告訴我們。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419集) 2017/1
所以小孩要善教,報恩的當然更要成就他,孝子賢孫;報怨的要把怨化解;還債的很好;討債的,希望一筆勾消,不再搞這些糾紛。人受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改變這個關係,幫助他成聖成賢,至少也成為君子,讀書明理。中國這些古籍留下來的是真實智慧,它的作用,幫助眾生成聖成賢,幫助學佛的人成佛成菩薩。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419集) 2017/1
我們想想,我們家親眷屬是報恩的多,還是報怨的多?只想想我們自己處事待人接物,我們是不是常常布施恩惠?你不給人恩惠,誰來報你的恩?你一天到晚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看不慣,換句話說,你的四周圍都是冤家債主,他將來到你家來投胎是報怨的,不是報恩的。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89集) 1990/4
報恩是天生的孝子賢孫,外面誘惑都不會帶壞。所以,為什麼善人家裡面生的小孩都善,善與善感應,你修善,我也修善,這彼此非常歡喜,志同道合,而且過去又有關係,這自然就來了;惡與惡交感,你喜歡做壞事,我也喜歡做壞事,志同道合他就來了,這就敗家子,就是報怨,就這麼回事情。你要曉得事實真相,我們就知道,我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盡量推恩於人;絕對不要跟人結冤仇,結了冤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事情非常可怕,冤仇是愈結愈深,愈報愈殘酷,這個不可以不知道的。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89集) 1990/4
在二千五百年前,吳越春秋時代,你看看范蠡,范蠡做生意不為自己,很快,幾年就發大財。發了之後,看到這些窮苦貧苦人家,幫助他,統統散掉,分給大家,讓大家的日子能過下去。自己再從小本生意做起,命裡頭也有,而且又做這麼大的好事,他真的會生財,生財有大道,布施!沒做二、三年,又發了,發得比前面還大,立刻就分。分掉之後,再從頭做起,靈得很!三聚三散,所以中國人以後把他供為財神。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00集) 2010/8
范蠡,他是一個菩薩商人,教你怎麼樣經商,不為自己,為眾生。你自己修的福,生生世世享不盡,你看你救濟多少人?你布施恩惠,將來你家的兒孫個個都是孝子賢孫,為什麼?他來報恩的,他不是來報怨的,他不是來討債的。范蠡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特別是在現代這個世界,一切講究科學,科學就是拿證據來,我們也要把榜樣做出來。散財不吃虧,散財是賺大便宜,這個事沒有人知道。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00集) 2010/8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父母跟子女的緣四種緣,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沒有這四種緣不到你家來。既然來了,就是這四種關係,妳要是善於處理,把這個緣轉變成法緣,全家學佛,從小帶領他學佛。本來是這些關係,變成我們學佛的同參道友,這問題就解決了,孩子從小都把他教成孝子賢孫。冤家宜解不宜結,遇到時一定把它化解掉。
淨土大經科註(第471集) 2012/8
大乘經裡面,佛對於這些事情講得很多,幫助我們覺悟。在這一生當中,要把過去生中的緣,不管是善緣惡緣,都要把它化解開。記住,不跟任何人結惡緣,結善緣不求報,否則他來生還來報恩,到你家來。別人欠我的,原諒他,不要了;我欠別人的,應當要盡心盡力的要還他,把這個緣了了。要跟佛結緣,特別要跟阿彌陀佛結緣,這個緣對我們是決定有利益的,阿彌陀佛幫助我們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其他法門裡頭沒有的,我們不能不知道。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13集) 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