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要得法喜-第1263集
法語:
我們覺得不如世間人,那是自己道業根本沒有得到;如果得到了,就是穿得再破爛,跟世間帝王將相站在一起,你的氣勢超過他。真正學道人一定要得法喜,法喜充滿,走到任何場合,人家自然對你羨慕,為什麼你這麼快樂?學佛就快樂。這個人生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節錄:
學佛的人眼光要遠大,不能只看眼前。因為有一些同修學佛之後,當然他懂得一點因果,不敢做惡事情。在生活方面就比不上自己那些同學、朋友,看到他們事業一天一天的發達,財富滾滾而來,自己一年的收入勉勉強強過日子,跟這些老朋友見面,覺得很難為情,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個觀念就是你自己的魔障,你的煩惱障現前,你的業障現前,你自己迷惑顛倒。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31集) 1984/12
這世間富貴榮華,過眼雲煙,假的,不是真的,這個不值得羨慕!自己真正學了佛,尤其是修淨土這個法門,你能永脫輪迴,真正得到永生。不要說世間帝王、總統,天王也辦不到!哪裡能跟你相比?這不能比!我們覺得不如世間人,那你是自己道業根本沒有得到;如果你得到了,你就是穿得再破爛,跟這些世間帝王將相站在一起,你的氣勢超過他,決定不會比他矮一截。為什麼?我自在,他不自在;我沒煩惱,他有煩惱;我沒有憂慮,他有憂慮,就這一點,他就不如我。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31集) 1984/12
你說你有財富,我沒有財富,說實在話,我們相等的。你有財富,一天也吃三頓,我沒有財富,一天還是吃三頓。你吃的怎麼講究,不過吃飽而已,我也吃飽了,這相等的。我吃飽了,不造罪業,你吃飽了,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我吃飽了,這是功德,你吃飽了是罪業,這不能比!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真正學道人一定要得法喜,法喜充滿,你走到任何場合眾會之中,人家自然對你羨慕,為什麼你這麼快樂?學佛就快樂。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31集) 1984/12
世間雖然有富貴,富而不樂,貴也不樂!所以古人講「不如貧而樂」,這個人生才有意義,才有價值。過一生雖然富貴,一生都不快樂,這人很可憐,佛法裡面講「可憐憫者」;更可憐就是不能脫離六道輪迴,那是真正可憐。我們自己好好的修行,自己清清楚楚,我們這一世、這一生是在六道輪迴裡頭最後身,下一次沒有了,這個多自在!這真的大梵天王都比不上。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31集) 1984/12
現在學佛的人很多,緣不好,學的是假佛,不是真佛。怎麼是假佛?不學還不苦,愈學愈苦,不學不煩惱,愈學煩惱愈多,這不是錯誤了嗎?真正學佛,結果一定是煩惱減少,智慧增長,憂慮減少,快樂增多,在佛法叫法喜充滿,那就對了,那學佛得受用,真的得到。哪有學得天天愁眉苦臉?這個樣子擺出來,你勸人家學佛,人家一看就嚇跑了。佛我不學,你看你這個樣子,佛能學嗎?所以學佛是自在快樂。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10集) 1995/2
諸佛菩薩把煩惱習氣全放下,完全隨順自性,自性才法喜充滿,才常生歡喜心。這個樂是真樂,喜樂。凡夫的樂全是刺激,歌舞升平都是外頭來的,飲食起居,以為這個是樂。這個東西沒有了,樂就沒有了,就變成苦,叫壞苦。稱性的樂於外面境界不相干,夫子所謂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樂。佛法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我們嘗到這個味道,學佛就真有一點收穫,慢慢就入門了。念佛快樂,素食快樂,簡單的生活快樂,要在這個上面真正享到樂趣。
淨土大經科註(第145集) 2012/1
在中國古時候講三教,這個教不是宗教,是三種聖人的教誨。儒是以孔孟為代表,道是以老莊為代表,佛是釋迦牟尼為代表,叫三教聖人。這三教都能帶給你法樂、法喜,佛家講「法喜充滿」,你能在經教裡面得到喜悅,你就能夠把世間這些五欲六塵就把它斷掉,為什麼?你知道那些東西不好,裡頭有毒不乾淨。聖人教誨的典籍裡面好,這裡頭有道它沒有毒,它能幫助我們提升,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成就德能、成就相好。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05集) 2010/8
學佛沒有能學到常生歡喜心,可以說他距離道還有一段距離,他沒有嘗到味道,嘗到味道的時候法喜充滿。我是不看報紙也不看電視,跟媒體信息斷交大概有五十年,所以別人問我,我都說很好,天下太平,沒事,我都不知道。不知道的好,不知道天天天下太平;知道怎麼樣?天下還是天天太平。為什麼?我們每天生活在佛法裡頭。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05集) 2010/8
能夠精進就得到「常樂」,「常樂」在佛法裡講「法喜充滿」,確實可以得到,一門深入才能得到法喜。今天年輕的朋友學佛的很多,我看到他們很用功,但是得不到法喜,原因就是他學得太多、太雜、太亂,所以雖然是很努力,得不到法喜,他這個進是多進、是雜進、是亂進,而不是精進。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8集) 1991
如果就淨土修學來說,我們一心一意欣求極樂,我們的願望是要見阿彌陀佛,除這一個願望之外,沒有其他任何願望。只進不退,這是精進,向著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努力精進。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8集) 1991
念不馳散,心決定不散亂,念念就是抓緊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唯有這一念是正念,唯有念佛的心是真心,如果心裡面失掉了佛號,那就是妄心,就是迷心,心自然就不能安了。二六時中這句佛號不捨棄、不忘掉,這一句佛號句句分明,字字清楚,這樣的修學怎麼能不往生?既然決定往生,你現前怎麼不快樂!換句話說,「知足常樂,心安理得」這八個字你圓圓滿滿都得到,所以你個人、你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圓滿。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8集)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