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度眾生,發這個心跟阿彌陀佛的心相應-第1651集
真正學佛,特別是一乘教裡頭,一乘教講什麼?把我們的輪迴心轉成菩提心,這是一乘道。所以《無量壽經》的修行,你看人家講得多清楚,三輩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要不把輪迴心改成菩提心,不能往生,為什麼?極樂世界是大乘,大乘的境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
菩提心我們用經題來解釋,大家好懂。菩提心的體,本體是真誠,真,決定不是假的;誠,決定不是虛妄的、不是虛偽的。它起作用,對自己是清淨平等覺,對身外大慈大悲,這是菩提心。對自己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煩惱斷了,清淨心就現前;法門通了,平等心現前;覺悟了,佛道就成就。
你看這五個字是不是四弘誓願?是的!對外面「眾生無邊誓願度」,大慈大悲度眾生,這不就是四弘誓願嗎?發這個心跟阿彌陀佛的心就相應,我們的心跟佛心相應,我們的願跟佛願相應。
淨宗學會成立,我們提倡專修,訂了一個課誦本,早課念《無量壽經》第六品四十八願,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變成我們自己的四十八願,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阿彌陀佛的心是清淨平等覺,我們也是清淨平等覺,我們的心相同、願相同。阿彌陀佛的解,哲學裡面講認識論,對於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的看法這是解,在哪裡?在《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舉綱領,《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細目,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註解,是一不是二。解同佛,我們天天讀誦、天天學習,用這個理論、方法來觀照,照見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你就不迷了,你才真正能做到「眾生無邊誓願度」,學佛是為這個。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9集)
20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