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為什麼不說植物、礦物具有佛性?-第1499集

  問: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動物叫佛性,在植物、礦物叫法性,這個說法對嗎?既然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何以植物、礦物不能說它們也具有佛性,而以法性稱之?

  答:你這個疑問是在後半部,不在前半部。法性包括佛性,佛性不包括法性。法性的範圍大,佛性的範圍小。佛是什麼意思?佛是覺。換句話說,佛是有情,是有情眾生修成的,所以叫佛性。法性不要修,法性,這兩天也跟諸位說過了,所有一切的法,這一切法,我們指物質還有非物質。虛空是非物質,虛空不能算是物質,但是它也是一法,這都從哪裡來的?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虛空既然是一法,當然它有法性,它的法性跟植物、礦物沒有兩樣,一個性。所以這個性都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裡面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那麼說佛性?佛性是動物,動物有見聞覺知,這是他具備法性,但是他迷了法性。怎麼迷了?他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個就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那個一切眾生是講九法界眾生,有情眾生。雖有佛性他不能證得,就是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要怎樣證得?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的佛性就現前了,佛性就是法性。到那個時候你才曉得,曉得什麼事情?曉得整個宇宙是自己,不可思議!整個宇宙是自己。

  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在性裡面,在法性裡面沒有大小,就是沒有對立,大小是對立的。沒有對立,沒有大小,沒有長短,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先後,這個境界佛在《華嚴經》稱之為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那是諸佛如來所證得的境界,真的得大自在!這個才是宇宙諸法的真相,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就是在此地。你看看禪宗裡面,哪一則公案我記不得了,有一個開悟的人,他說了一句話,「遍法界虛空界是沙門一隻眼」,這個就是完全肯定宇宙是自己,自己就是宇宙。所以要入了這個境界,你看中峰禪師開示裡面兩句話你就能懂,「阿彌陀佛就是我自己的心,我心就是阿彌陀佛;極樂就是此土,此土就是極樂」。你只要明心見性,確實就入這個境界。

  你入這個境界,別人不入這個境界。我們兩個坐在一起,入境界的人住極樂、住華藏,不入境界的人住這個地球、住這個穢土。那就是兩個不同的維次空間,確確實實不一樣。這也就說明了,佛在經上常常講的「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想這個道理是不是這樣的?所以一切法是從心想生,你的心清淨,這個世界是淨土;你的心善良,這個世界純善。所以實際上講,外面境界沒有染淨,也沒有善惡,染淨善惡在哪裡?在自己的心。是你自己的心把外頭境界扭曲了、改變了,是這麼回事情。

  諸佛、法身菩薩住淨土,他心清淨,他心善良,純淨純善,他把所有一切現象都改變成純善,改變成純淨,他受用淨土。我們這個世間人心不善,不清淨,這個不善不清淨,麻煩很大。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的災難,往後這個災難愈來還愈嚴重,什麼原因?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為所造成的。道理在此地!

  這些道理只有佛的經典講得透徹、講得明白,其他宗教也都有說,但是沒有佛經講得這麼透徹,講得這麼明白。我們要學習一定要懂得經教的意義,「願解如來真實義」。你理解之後,你要能把佛所說的,變成我自己的思想見解,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那你才真正得受用,真的問題解決。你要問說到底解決什麼問題?跟你說解決「不生不滅」的問題。古人常講生死事大,生死問題解決了,生死沒有了,還有什麼問題?你當然得大自在,當然得大安樂,解脫境界。

  學佛問答(共一集)

  20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