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心積德?-第1489集
問:基督徒,一位澳籍人士,及幾位華人代表想向老法師求教,求教一個學講如何修心積德,甚而可以不再轉世?
答: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要如何修心積德?這個問題非常之好,人生在世,應當把這個當作我們一生當中的大事。修心,這是講到了根本,心是善良的,你看看《三字經》上頭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那個善也不善;善惡兩邊都離開,才是真善。你看六祖在《壇經》裡面所講的「本來無一物」,那個無一物是真善,心地真正清淨,一絲毫污染都沒有,這才是本善。
為什麼我們把本善的心失掉?《三字經》上接著兩句話說「苟不教,性乃遷」,遷就是變。沒有好好的教他,他決定會受社會的污染,尤其是現代的社會。現代社會不僅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事小,心靈的污染這個事情大。人不是聖人,不是佛菩薩,他一定有貪瞋痴慢,一定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我們這個心已經被污染,現在外境五欲六塵的誘惑;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這個人怎麼能禁得起?所以他的思想見解錯了,言語造作錯了,造作這一些不善的業,必定感召不善的果報。
我們今天怎麼樣來修心積德?佛教導我們斷惡修善。所以你學佛,你能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好處,就是看你肯不肯真做。佛法不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一個根本修行的方法,就是十善業,這還沒有談到持戒,從十善上下基礎。佛家教人的根本,《觀無量壽經》上「淨業三福」四句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親尊師,養慈悲心,落實在十善業,離開十善業,孝敬慈悲都落空,那全是假的。所以我們要從十善做起,決定不殺生,決定不偷盜。
不殺生,從心地上做起,絕對沒有傷害眾生的念頭,連傷害都不許可,都沒有,哪裡會有殺害?從這個地方修自己的心,這是我們的真心,真心裡面,至善純善,決定沒有傷害別人的念頭,所以從心地上下功夫。就是連蚊蟲螞蟻,再小的生物,我們都不會傷害。不但不會傷害,剛才講了,我們平等對待,牠有靈性,我們可以跟牠溝通。
同修們家庭裡面,我常常遇到這些問題,廚房裡面許多蒼蠅螞蟻,怎麼辦?怎麼處理法?你學了佛之後,生平等心,看到這些螞蟻來了,廚房爬了許許多多,你合掌恭敬對牠說:螞蟻菩薩(我們平等,我們稱牠為菩薩),我們各人有各人生活環境,希望我們互相幫助,互相不要干擾,外面是你的生活空間,房子裡面是我的生活空間。請牠出去,聽話,牠自己走了。
你不相信,你去試試看,真誠心能感動;你感動不了,你的心不誠,你沒有恭敬心。真誠心能感動,牠自然就走了。牠到廚房來,還不是找吃的東西,那我們有吃的、多餘的剩的東西,我們擺一點到院子外面去,我們供養牠,牠不會來干擾我們。彼此要溝通,不通就麻煩來了。所以最重要是通,通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就像我們身體一樣,身體血脈暢通,這身體健康,沒有毛病。身體為什麼出毛病?裡面管道不通,問題就來了。所以我們跟小動物要溝通,不但跟動物要溝通,跟植物也要溝通,你家裡養的樹木花草,你要能跟它溝通,它長得特別茂盛,花開得特別好看,特別香,它供養你,回報給你。所以與一切眾生沒有不能往來的,沒有不能溝通的,我們從這地方修。
對人,我們真誠,決定不妄語,不惡口,兩舌是挑撥是非,古人教給我們「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這就積德。尤其要懂得「隱惡揚善」,看到別人有過失,不要放在自己心上,為什麼?放在自己心上,把我們自己的心染污了,這是最划不來的事情!人家的好處放在我們的心裡頭還講得過去,把別人的惡處放在自己的心上,把自己的心搞壞了,你說這冤不冤枉?這不是別人送來的,是你自己接收的,那有什麼法子?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養心,不貪、不瞋、不痴。我們要認真從這個地方努力,去做,這叫學佛,這是佛的真正弟子。如果十善不修,無論修那個法門都會落空,就好像蓋房子一樣,沒有基礎,沒有地基,決定不能成就。所以佛法建立在十善業道的基礎上,這很重要很重要。
問:甚而可以不再轉世?
答:這個不可以。不再轉世,那你是屬於逃避,你自己得到清淨自在,別人事情不管了,這沒有慈悲心。所以你成佛之後,一定要轉世再來,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度化這一些苦難眾生,不能把他們忘記,所以不可以不轉世。但是那個轉世你很自在,你不是業力受報,你是乘願再來,所以一定要幫助苦難眾生。
和平—附學佛問答(全一集)
20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