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四十九段:

  及非義。刑及無辜。】

  這兩句就是賞罰不明,是非顛倒。註解裡面註得非常好,我們要常常讀,常常把它記住。「賞之為道,崇德報功,朝廷激勸人心之大典也,不宜及而及之曰非義」,不義是不應該,不應該賞的你賞他,這叫非義。義就是應當的。這是不明是非,不尊重法律,這個行為決定增長自私自利。自古至今,社會上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結黨營私,破壞國家的體制,擾亂社會,損害善良的百姓,都是這些人做出來的。

  末後這兩句話說得非常好,「舉枉錯直,最干天怒」,這個話說得是真話,可是世間人聽到以為這是迷信。古時候,聖人雖然對這個事情不常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夫子對於天道講得不多,但不是沒有講。而中國人對天地鬼神、因果報應的理論與事實,知道得很多,我們在古籍裡處處幾乎都能夠見到。但是聖人對於這些事情不提倡,不提倡有不提倡的道理在,希望把我們的智慧知識水平更向上提升。天地鬼神這些事,世間人只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佛在經論裡面將所以然的道理,說得清楚,說得明白,說得透徹,這是佛經不可不讀。唯有真正徹底明白了,你在念頭上才能做一個大轉變。

  佛法教人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宗門六祖惠能大師就在這一句開悟的。這一句經文,跟末後佛說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是一個意思。「應無所住」就是離一切相,「而生其心」就是修一切善,可以說後面這兩句就是前面兩句的註解。諸佛菩薩跟一切凡夫不同的地方,凡夫著相修善,所以果報有限,絕對不出你所著的。九法界都叫眾生,九界眾生分別執著有廣狹淺深不同,執著很狹隘的,執著很深固,這個福報就很小很小,修再大的善,所得的福都很小。為什麼?你的分別執著就畫了個圈圈在那裡,不會超過這個圈圈。九法界愈往上面去,分別執著的念頭愈淡,所以他的心量也就大,他所修的善得福也大,完全與心量成正比。如來果地上,妄想分別執著捨得乾乾淨淨,所以一絲毫的善,他得的福都是盡虛空遍法界,圓滿的。

  佛這樣教導我們,這些是事實真相,我們為什麼不肯學?還是斤斤計較,念念不肯放下。不但名利放下,愛欲放下,嗜好放下,我們常聽佛家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不是沒事了,放下之後要為一切眾生服務,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利益還講究饒益,用現在的話來說,最大的利益,最圓滿的利益,最究竟的利益,才叫饒益。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廣大眾生,為一切眾生,絕對沒有為自己的念頭;為自己,自己還沒有放下,這是佛與眾生不同的地方。

  我們發心學佛,要想作佛,作佛就得要破四相,四相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祖師大德常講的身心世界。「我相」是指自己的身心,身體是四大和合的,這是我相。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意識在作祟,凡夫把它當作心相,佛法裡面講這是妄心,不是真心,這是講身心。身心之外就是世界了,這個世界裡面,從空間上看,有「人相」,凡是與自己對立的是人相。除了人相之外是「眾生相」,眾生相就包括今天講的植物、礦物,乃至於自然現象。凡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都叫眾生相。由此可知,人相是我們依報裡面有情眾生,眾生相是我們依報當中無情的眾生,今天講的植物、礦物、自然現象。末後「壽者相」是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這些統統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變現出來的,不是事實。所以佛才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個相就是這四相,這四相把虛空法界所有一切現象統統包括盡了。「凡所有相」就是指這些,統統是虛妄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你什麼時候能把事實真相看清楚,這是大學問。你把這四相放下了,不再執著它了,真功夫!從這個地方「生心」,生什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生這個心。這個就是行一切善,這是真善,裡面絲毫邪惡都沒有。什麼是邪?違背事實真相的就叫做邪。換句話說,你還有四相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邪念;邪念所產生的行為(惡作),這是惡。

  這一樁事,只有佛才能說得出來。世間人、天人,乃至於十法界裡面聲聞、菩薩都說不出來。為什麼?四相沒有捨盡。雖然四聖法界裡面的眾生,他們跟我們比較,那是放下太多了;不究竟,不徹底,佛經裡面常講:「我執雖亡,法執猶存」,這就是放得不徹底。用我們現在話說,執著是沒有了,完全放下了,分別還有,妄想未盡,所以它也有個範圍是十法界,他們所修的善絕不出十法界。六道凡夫裡面所修一切善,也決定出不了六道。六道裡面還有三界,我們要記住,欲沒有斷,欲是欲望,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貪念,這個心沒有斷,出不了欲界。你所修的一切善法,在哪裡享?在欲界享。如果你把愛欲嗜欲斷掉了,修一切善,依舊著相,這個果報可能在色界天,在無色天,出不了三界,脫不了輪迴。這是很明顯的說出,你修再大的善,你得的福是有限的。所以學佛的同修要明白這些道理,要記住佛的教誨,要認真努力去學習。

  大乘確實是方便門,古人講得沒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不像小乘,小乘一定要破自己的我執,很不容易,非常困難!大乘用的方法巧妙,把這個念頭換過來,轉過來。迷的時候,念念為自己;覺悟之後,念念為眾生。自己沒有身,也沒有命。身是誰的?身是一切眾生的,命也是一切眾生的,只有一個念頭,為一切眾生服務。

  服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幫助眾生覺悟。我們在《般若經》上看到,其實任何大乘經都不例外,只不過《般若經》上講得明顯。釋迦牟尼佛在世,你看他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幫助一切眾生覺悟。穿衣、吃飯,《金剛經》大家念得很熟,佛每天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那是什麼?那是究竟圓滿的佛法,我們凡夫粗心大意,沒看出來。須菩提尊者他看出來了,他明白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眾生所說無量的佛法,都在穿衣吃飯上表顯無遺,圓圓滿滿。

  當然只有看出來的人會學,他也就學會了。我們要想學,看都沒有看出來,到哪裡去學?那我們要問,須菩提到底看出什麼苗頭來?須菩提看出來,就是看出「無住生心」,所以不斷的讚歎「希有世尊」。「生心」,就是日常生活跟大家完全一樣,沒有兩樣。眾生生心就住,什麼是住?妄想是住,分別是住,執著是住,住得可牢了。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現的是「無住」,這個希有!我們從這裡體會,你就學會了。你就知道該怎麼生活,該怎麼做人,這個是大圓滿,大自在,真正幸福。沒有圓滿的智慧,你就不能辨別是非利害,你去執法,賞罰就不公平,就造無量無邊罪業。明瞭之後,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是行菩薩道,都是修積無量無邊功德。須菩提看到之後,也讚歎希有。

  這個地方講宰官,那是「希有宰官」,跟世尊沒有兩樣,這是我們要體會,要學習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