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讀這些經句,再加上看一些歷史,歷史是把這些教誨做出來、表演出來。所以常看歷史的人度量大、有見識。在漢朝時候,漢宣帝,他是算漢朝中興的一個皇帝,他應該是漢武帝的孫子。當時候漢武帝晚年,有一個蠱惑,就是他懷疑自己的親人,埋那些蠱要詛咒他、要害死他,連太子都被牽連,最後殺自己的子孫。武帝那個時候確實也是偏得太厲害。結果還發現有一個監獄有帝王之氣,然後就下令要殺裡面的人,就是關在裡面的人有問題。當時候在那裡做監獄官的叫丙吉,這是一個忠臣,他直言勸諫漢武帝,就提醒他,連自己的骨肉都在殺害,這錯誤的。他正氣凜然把漢武帝給震醒了,就沒有繼續去追查,然後把自己的子孫給關起來判罪。
所以這個丙吉對於整個漢朝的貢獻非常大,而且他收養漢宣帝,默默的把這個漢宣帝照顧長大。但是從來沒有給漢宣帝講過是他救了他,所以這個臣子不簡單,從來不邀功。救了皇帝隻字不提,最後還是做到宰相。所以人有這個福報,有這個德行,「大德者必得其位」,他還是做到宰相。而就因為漢宣帝在民間長大,不是在宮廷裡長大,不一樣。在民間長大知道民生疾苦,就特別能體會老百姓的痛苦、需要在哪裡。所以漢朝到他的時候就比較敗落,他算是中興的皇帝,把漢朝的朝政能夠再興盛起來。漢宣帝他就要推展吏治,讓這些官員都懂得公平廉潔,這是好事情。而官吏假如不公平廉潔,這整個社會風氣就愈來愈壞,國家的治理就衰敗,他抓到「為政」最重要的。
我們在「務本」裡面也有學到,就是整個官員要公平清廉,這個是最關鍵的地方。所以我們一般都說廉政,清廉的政治。因為不清廉就要魚肉老百姓,老百姓的生活過不下去,這社會就很不安定。所以他重視了整個官員的清廉,但是他不是馬上頒布,馬上要求。他去了解情況,了解到一般基層的官員,他們的俸祿太少。他根本就連生活都過不下去,你叫他不給老百姓拿點錢,很困難。所以他就下令這些基層官員,他的收入只有百石糧食的(一石是十斗),就是一千斗以下的官員調薪。現在很多國家的公務員調薪,調多少?調百分之五十,那幅度算很高的。比方說他薪水是三千馬幣,調百分之五十就是四千五百馬幣。這是歷史當中,皇帝他要整頓吏治,他是很體恤各個情況,所以他能中興成功。假如沒有考慮到這些,可能愈搞愈亂都有可能。
不只是皇帝如此,我們看歷史當中很多宰相、大臣變法。你看,王安石變法失敗了。這麼好的用意還是失敗,那就是對於很多客觀的情況沒有考慮好,然後出現一些問題又沒有及時調整,最後問題就層出不窮了。再來,還有他個人修身的問題,一些很正直的,司馬光這些大臣批評他,他不能接受,去用了一些諂媚他的、會聽他話的。其實那個會聽他話的,最後就是最不聽他話的,最後把他給搞下來了。因為聽他話是假的,在討好他,讓他重用,都是謀自己的私利的。所以這看人很重要,看錯人事業會整個垮掉,看錯人會嫁錯郎,會娶錯太太,這都是大事。
接著我們看一百九十八句,也是提到整個吏治,這些官員的治理。我們先把經文念一下:
【夫除無事之位。損不急之祿。止浮食之費。并從容之官。使官必有職。職任其事。事必受祿。祿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
經文一開始就提到,要撤除沒有事可幹的職位,那這個職位就是虛設,虛設他白領錢,尸位素餐。我們要了解到治理國家的人,要知道老百姓的納稅錢不容易,那都是血汗,就會珍惜,不敢亂花。你說很多公務員,他出去招待人吃、喝,耗費非常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有報導到,有一些地區吃飯浪費掉的食物有多少?百分之五十。其實我所看到的有一些情況不止。比方說請客,三十道菜。有時候三十道菜真的吃不下,為什麼吃不下?就算一算那個要花多少錢,就吃不下了。我都會這麼算,三十道菜可以印幾本《弟子規》!雖然是很熱情,但是這個風氣還是要慎重。因為他假如是公務員,那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錢,不是他的錢。
所以,古代有一句話很重要,「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公務員領的錢,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以前也是公務員,我在小學教書。假如不認真教他們的孩子,那對不起所有的這些納稅人。「冤有頭,債有主」,我拿納稅人的錢不認真,那以後所有的納稅人都是我的債主。你看,我下輩子做什麼?那只有做牛做馬,不然還能做什麼?剛好我又屬牛,提醒我。所以,人一明白這個因果關係,應該感念老百姓這麼辛苦納的錢,一分一毫都要恭敬、尊重,不敢浪費。三十道菜再怎麼吃,百分之二十都吃不到,其他百分之八十都浪費。台灣有一段時間提倡「梅花餐」。大家看過梅花沒有?梅花有五個花瓣,中間再一個湯,叫梅花餐,五菜一湯。你請尊貴的客人也符合節儉,五菜一湯。這個都是很重要的提倡。
現在整個大陸的政府對這方面非常重視,而且領導人都帶頭,中央級幹部下去巡查工作吃便當,不浪費。上行下效非常重要。所以一個團體或者一個國家,他在設置這些幹部、職位,他要考慮到工作,之後定崗,定崗位,定編制,最後要定他的職責。你不能給他一個位置,沒有工作給他做,那他白領薪水。你假如講人情,某某人的什麼親戚不能得罪,讓他進來也沒幹什麼事,這都是浪費國家的錢財,這都要『除無事之位』。其實這個明理了,不敢領那個錢。所以有一句俗話講,「一世為官九世牛」。當了一世的官員,沒有好好愛護人民,浪費納稅人的錢,九輩子得來做牛做馬還。
在《大學》裡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一個團體、一個國家怎麼財富非常充裕?大家注意,現在全世界,尤其民主國家,財政充不充裕?何止不充裕,那都花到第三代、第四代後代的錢,真是誇張!這個是幾千年來從來沒有發生的現象。當父母、當長輩的人,都希望留智慧,留一點給後代子孫。現在的父母、長者,居然是花到第三代、第四代的錢,然後他也不覺得不對。我覺得這個連做人的分寸都不懂了,不是你的錢怎麼可以花?那這個以後不管到哪裡耳朵都會癢,因為他的後代每天都在罵他。什麼祖宗!花我們的錢,讓我們後面的生活都過不下去。他們為了賺錢把河川都破壞了,我們現在連水都沒得喝、連地都沒得種。我們這麼當長輩的,不得了!所以這個是絕對錯誤。為什麼?我們被污染了,利欲薰心,只要能滿足自己的利欲,連後代都不考慮了。所以現在不只是財務不能充裕,現在是財務根本就已經違反常道,胡亂花,真的都沒有珍惜納稅人的錢。
所以在《大學》裡面強調,「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生產的人眾多,延伸到現在的社會就是就業率高。不要遊民一大堆,不要遊手好閒很多,不要啃老族一大堆,白領一族一大堆;他不只沒有生產,連父母的老本都給啃掉了。古人看這一點很重要,但這要靠教育。你說奇怪了,現在都大學畢業,哪有缺教育?他是學歷高,他不是受教育。受了教育十六、十八年,居然不肯賺錢奉養父母,那哪有受教育?那是學歷高,讀了一大堆知識,畢業以後打電動玩具都不出去工作。所以教育核心是什麼?孝心、責任心,才是教育的核心。所以現在讀了十六年、十八年的書不會做人,對家庭跟社會的責任都提不起來,就被欲望牽著走。我們對不起這些年輕人,不能把他們當考試機器,就一直灌灌灌,灌一堆,考完試全忘了,那些受用一輩子的德行、智慧都沒有教給他。
「食之者寡」,這個食就是,比方以公務員,那個無事就領薪水的人很少,那個安排整個職位非常恰當,每個人都各盡本分,沒有白領薪水的,這叫食之者寡。公務員一樣,企業團體也是一樣,很多企業,國營企業,最後一大堆人都白吃飯,最後把財政都給拖垮了。所以古人很有智慧,原理原則抓得很好。「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生產你不能過了農時,你該播種沒有播種,生產就會大大減損。所以國家很多重要的慶典,重要的土木工作,決定不能在老百姓農時的時候,去剝奪他耕作的時間。老百姓生產都有問題,他以後吃什麼?所以為什麼那個末代皇帝最後被推翻?他不給老百姓耕作,不給老百姓生活了,活不下去當然找他拼命。所以這個「疾」是及時的,農業社會他當然要抓住那個生產的時機點,他要照四時的運作來生產,春耕、夏長、秋收、冬藏。包含其他的行業都要掌握機會點,然後勤奮的去工作。你又不珍惜機會,做的又很懶散又不勤勞,那當然還是沒有辦法對國家有很好的貢獻。很多企業他就是抓住他服務大眾的機緣,很好的去做,最後他在那個領域就很成功,也給國家納了很多稅收。
「為之者疾,用之者舒」。這個用錢量入為出,他才能能夠寬裕。現在整個錯誤的消費習慣,先消費再付款,就完了。所以崇尚功利社會的那些用錢方法,太多人一輩子都負債,壓力很大。為什麼?他負債,他只要工作沒有了,他的房子就沒了,或者他的車子就沒了。他一有壓力,他要跟人家競爭,那同事都變成他競爭對手,那個工作壓力很大的,嫉妒、陷害都有可能會來,講起來惡性循環。他就一直要謀到自己的機會、謀到自己的利,他就不知道財富、福報是靠自己的心修的,不是這樣去你爭我奪的,那整個社會就偏得愈來愈厲害。所以上下交征利,國危矣,社會危矣,家都危了,父子都會爭錢。所以這個是錯誤的價值觀,量入為出很重要。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父母很會花錢,小孩更厲害,金山銀山都花完了。假如媽媽剪一個頭要一百五,你看女兒去剪一個頭要多少?我們當時到海口去,剪一個頭三塊人民幣。剪那個頭很舒服,因為覺得很省。其實快樂跟痛苦是自己的心態。你覺得節儉很歡喜,你愈節儉愈高興。那個高興是從內心出來的,不是外面刺激的。你一件衣服穿二十年,你每一次看到它就很歡喜。你看人家還說,最近流行這個款式的。因為會復古,你就覺得挺好、挺好!所以人不能靠外在這些虛榮過日子,人要從內在散發出氣質。兩百塊的衣服,都能讓人家猜成兩萬塊錢,要有氣質來穿。
所以,第一個「除無事之位」,這個在《大學》裡都有教到,「食之者寡」。『損不急之祿』,這個不是急需花的錢,要把它省下來。其實家庭裡面也是這樣,你不急需的,都不要去花,都把它省下來,那就差很多了。所以家裡面守財務的人很重要,都要抓住量入為出的原則。大家冷靜去看,能抓到這些原理原則,這個守財務的女子,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家庭裡面誰守財務?我怕我有點跟不上時代,現在是男主人守財務,還是女主人守財務?不管男人、女人守財務,要當省則省,當花則花,量入為出。你不能省到最後變成吝嗇,那不行。吝嗇的人以後一定生奢侈的後代,因為吝嗇損德,你就會生一個幫你花掉的人,因為你的德留不住財。「鄙嗇之極,必生奢男」,就會生很奢侈的後代。所以有一句話叫「人算不如天算」。這些道理一明白,就朝著天道去經營家庭。
所以,我們看到三、五十年前,我們父母那一代,生五個、生八個孩子,爸爸一個人賺錢,還要養爺爺奶奶。大家看,一份薪水養多少人?有的還有姑姑,還有小叔。養十幾個人,養了十年、二十年,還買了兩棟房子,沒有貸款,一份薪水。現在兩個夫妻,一個小孩,三個人,夫妻兩個人賺,統統貸款。個中道理在哪?兩個人賺就比較多錢。騙我。你就看看這兩代人,比一比就知道了。上一代的人,國家儲蓄一堆錢,這一代的人都花到後面的子孫了。所以人不把這些道理想通,都被這個社會錯誤的風氣給團團轉,最後在那裡人生苦短。苦是結果,因是什麼?迷。邪正是非,善惡流弊,分別不出來,隨波逐流就被牽著鼻子走了。所以這些經典,都是不變的修身齊家的原理原則。所以諸位男士要組織家庭,要找對象一定要找勤儉的,不穿名牌的,不然你就痛苦了。每一次陪她買衣服,你心臟病就要發作。
再來,『止浮食之費』。這個「止」就是停發,不做事的人,停發這些白領奉祿的人的費用。『並從容之官』,職位可以合併,人手開支就減少,合併以後這個人再去做另外的工作把它做好就好,支出就不會那麼大。再來,『使官必有職』,讓官員一定有明確的職守,不只有明確的職守,他還要懂得對他所負責的事情要做計畫,每天都很清楚要做哪些事情,才不會一天一天這樣晃過去,很多國家重要的事都沒有做到。『職任其事』,每一個職守裡面,所擔任的事務都非常清楚。因為他做了這麼多事,那是對國家的貢獻,國家也有道義要照顧他,所以『事必受祿』。公務員領國家的薪水,是國家盡一分對他還有對他家庭的道義,這不是利害。所以公務員應該都是一種道義的人生態度。『祿代其耕』,因為他是官員,他是管理老百姓。農、工、商這些行業都需要管理,誰來管?士,就是官員來管理。他就不用耕作,他再去耕作,他哪有時間做管理?所以「祿代其耕」,他有了國家給他的奉祿,他就不用去耕田了。
所以,這個在《孟子》就有講到,一般社會當中,或者團體裡面,「或勞心,或勞力」。一個團體裡面有管理階層,也有基層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就是勞心,他用心思、精神去管理;基層的人他就出力,把工作做好,叫勞力者。「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用心思做管理的人,治人就是管理各行各業,管理人的工作;「勞力者治於人」,接受管理。你農、工、商各行各業,沒有這些官員管理,它整個行業可能都會亂掉。所以「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管理,治於人者,接受管理的人,他的生產就來供養管理者,所以「治於人者食人」。管理者、治人者食於人,比方說農民生產,他納稅之後,國家再發給這些官員,他是「治人者食於人」,接受百姓納稅來供養他。所以「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這是天下整個團體,人與人共通的這個原則。
我們現在很多現象,都跟這些原理原則有違背。首先從心態上違背,管理者應該是愛護、尊重他所管理的人,而不是去欺負他們、壓榨他們。底下,接受管理的人,也要感恩這些領導者的勞心。勞心者,睡覺比較不好睡;勞力者,很好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一些管理的官員,可能三更半夜還在那裡寫奏摺;有時候一些很緊急的事情,二、三天白頭髮就一串。大家可能沒有這個經驗。真的,那個很重要的事情一急了,一逼急了,那要耗的心血非常大。其實還是一個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設身處地。管理跟被管理的人,夫婦之間,都能夠設身處地,那就不是互相指責,而是互相感恩。所以現在病,病在哪?不是在外面的現象,是我們的心病了,都變成要求,而不是去感恩對方跟體恤對方。其實我們對自己很親的人,抱怨一大堆,只要能轉個念,想想他的好,想想他曾經的恩,這個抱怨的氣就沒有。《弟子規》說「恩欲報,怨欲忘」,這是真正懂得追求幸福人生的人他的處世的態度。所以經文裡說,『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是古代的常規,也是當今所適宜的原則。這些原則超越時空不會改的。所以它們放在經典,經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但具體的一些操作,會因人、因事、因地、因時代做修改,但原理原則不會變。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一百九十九句,我們先把它一起念一下:
【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寧過於君子。而無失於小人。過於君子。其為怨淺矣。失於小人。其為禍深矣。】
這一段話是從《管子》這一本經書出來的。我們就整個原文來一起學習一下。就一個為君者,他整個國家社會的治亂根本在哪裡?安危的關鍵在哪裡?《管子.立君》這一段教誨談得非常好。我們看經文是這樣說到,「君之所審者三」,君主要審慎注意的重點問題有三個:「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於尊位。」這個是具體怎麼來慎重不要犯了這三個重要的關鍵點,犯了可能天下要亂。首先第一個是德行與他的,位是他的爵位,就是他的富貴,他的整個社會地位,跟他的德行不相稱。像我們馬來西亞,國王會封拿督、丹斯里、敦,這一些都是爵位。你封這些爵位,那個人很有德行,老百姓效法他、學習他,你封這個位置就讓整個社會風氣重視道德。可是你封那個人貪贓枉法,只是有錢而已,那麻煩了,老百姓心裡不服。甚至於都覺得這個社會不公平,人民都會有怨,當然人心不穩,怎麼國家會大治?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這三個做法不妥當,最失民心。假如一個偽君子坐在那個宰相的位置,你說天下能不亂嗎?這真正會封,你封沈慕羽老先生一個高的爵位,所有華人都非常認同政府。所以你會不會封差很多。有些皇帝他就把全國最有道德的人封,甚至尊他為老師,那個對人心影響非常大,老百姓整個就尊師!你說衛靈公把孔子請來了,結果出遊的時候,跟太太坐在一起,孔子坐後面。那人家都說,衛靈公好賢都是虛的、假的,人才怎麼會到衛國來?
第二,「功不當其祿」,他的整個功勞、對國家的貢獻跟他的俸祿不相稱。他功勞很小,領的薪資很高,那奉獻的人心不平。功勞比他大的人反而都沒有受到國家的重視、照顧,那誰還會為國家出力?大家想要謀名利的人,都去巴結諂媚皇帝、諂媚這些權臣就好了,誰真正去為國家出力?第三,「能不當其官」,他的能力跟他的官位不相稱,鐵定事情辦不好。老百姓的事他都不能夠辦理好,那會有民亂的,老百姓會有怨言的。比方遇到旱災、遇到水災,這些重大的事情,他都沒有能力去治理,那會死很多人的。包含他的管理能力,能不能做中央級的位置,這個都要考慮清楚的。所以,「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同樣的,用在一個團體裡面亦如是,德要當其位,功要當其祿,能要當其官,人心才會平,不然會怨聲載道。
「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於尊位」。他的德行,還沒有能在整個朝廷樹立威信,就不能給他很高的尊位,人家覺得名不符實,封這些官就失信於大臣、朝臣。而且坦白講,一個人的德行不到那個位置,封給他太高的位置,對他是一種折損。他可能不會那麼傲慢,但是你因為寵幸他,給他太高的位置,他德行又扛不了;「德不配位」,首先對他的德行會有損害,他會慢慢就不可一世。所以,以前皇帝對這些不冷靜,封他的孩子或者封他的太太,封得過頭是降災於他的妻兒,他的妻兒之後就愈來愈囂張,最後惹來殺身之禍。所以這對於我們一個領導者在栽培下屬,這些都是關鍵。他的德不足,他的功不足,包含他的能不足,你都給他太高的位置,會把他給壓垮掉,他的德能不足以扮演好這個角色。所以用人也是學問,要扶持,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功力未見於國者,則不可與重祿」。他建功立業還不能算是對國家有重大貢獻,就不能給他太高的俸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這個「臨事」就是他真正擔任治理一個地方的政治,假如不能取信於民,得到很好的名聲,造了很多的政績,那就不能給他更高的大官。
接著這一段話就是我們課本上的,『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他道德很崇高,可是他的官位很低,身份很低,這是君王的過錯,你沒有重用這個人,而且對他也不恭敬。『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他德行淺薄,他位置太尊貴,這是用人上的失誤。這個不只對當事人有折損,他會不可一世,為整個團體、國家有大的壞處。為什麼?接下來就分析,『寧過於君子,而無失於小人』。做錯了,寧可是犯了不尊重君子的過錯,就是他德厚,但是我們卻不懂得用他,他變成位卑,那就是對君子的不恭敬。但是寧可是對君子不恭敬,不可誤用小人。為什麼?『過於君子,其為怨淺矣』。你這個過錯犯了,君子有修養,他不會跟君王計較,他那個忠心,哪怕你貶了他,他還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所以得罪君子問題不大,但是對國家的治理就有損害了,所以「其為怨淺矣」。我們看范公被貶了那麼多次,還是這麼忠誠,甚至於是陷害他的官員,他都不埋怨,這個是真修養。
『失於小人,其為禍深矣』。假如誤用了小人,他引起的禍患就會很深遠。為什麼?比方說他是小人,小人體現在哪裡?《論語》當中很多句子,讓我們體會到小人的心態。而其實小人不是說別人,很可能是我們自己。你說:我現在學聖教了。學習是一個過程,我們不是一打開《弟子規》就是君子,必然是做到以後才是君子,還沒做到以前很多心態其實跟小人相應。小人不是壞人,壞人是貪贓枉法、犯法。但是假如我們心態是跟小人相應,遲早要貪贓枉法,因為愈偏,偏到最後就觸犯法網了。大家看歷朝的大奸臣,他也是讀書人,他也不是不明理,愈偏,偏到最後控制不住。所以一個領導者要護念好底下的人。當然,為官者、為領導者更要護念好自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往往在效忠於一個事業,一開始都是非常好的態度,但是要能保持這種願心、保持自己的操守,那個都要戰戰兢兢,那要「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才辦得到。
我們看《論語》講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只要我們有為自己想,這個就往小人路上走,自私自利就會開始擴展,最後就會危及到團體的利益。所以我們的第一念都是為自己,很有可能以後就會做出小人的行為;我們又是領導者,我們一自私,我們帶的人統統都學到這個態度。「其為禍深矣」,因為態度跟小人相應之後,會形成風氣。清朝乾隆皇帝用了和珅,和珅所帶動的負面風氣,可能根本扭轉不過來。所以,清朝從乾隆以後慢慢就垮下來了。「其為禍深矣」,從明朝的嚴嵩、清朝的和珅,這句話都可以證明。所以位置愈高,他假如傲慢,他假如強勢,他假如貪欲,這很可能到時候連扭轉都扭轉不過來,你讓他形成風氣了就很難。所以古人對於風俗、風氣特別敏感,一有徵兆就要趕快,形成氣候大難大難,甚至都要傷筋動骨了。所以古人都是慎於始,都是防微杜漸,不是沒有道理。所以這一段是君子「所審者三」。
接著管仲又分析到,「君之所慎者四」。前面這三個治亂之原,後面慎重的這四個重點,其實跟「任使」非常有關,就是任用人,任用錯了,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我們看一下舉的,「一曰大位不至仁,不可授國柄」。在《管子》的原文是用「大德不至仁」,所以這個「位」作德。就是這個人他也很重視修行,修養自己的德行,他也標榜自己的德行,但是你要慎重去評估,他真的有這樣的聖德嗎?假如沒有,他就德不配位,你又用了他,他德又不配位,你又把國家最重要的位置給他。比方說給他宰相的位置,那他根本那個德是虛的不是實的,他又有私欲,最後他一個宰相就用他的人脈,用他的親戚朋友,最後整個朝廷就完蛋了。這個在歷代都有這個現象。所以「不可授國柄」,你不能給他部長,太高的位置;在沒有確認這個人的德行以前,不能把重要的位置給他。你看很多,一個省、一個直轄市,那所治理的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老百姓,他一貪污,那是嚇死人,那影響的面太多了。
「二曰見賢不能讓,不可與尊位」。一個人見到賢德之人不能禮讓,甚至不能把位子讓給他,那這樣的人,你不可以給他尊貴的職位。因為一個人的職位愈高,他最重要工作之一,排在第一位是什麼?舉賢才。你看宋朝那個官帽,大家看過《包青天》沒有?那帽子是什麼?前面低後面高,那個帽子叫「舉賢帽」。看一個官員他的功績,他治理的成績,看什麼?看他推薦的人才有多少,那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從漢朝以後叫「舉孝廉」,孝就有德,廉就不貪污,他舉的真正孝廉愈多,那國家就有人才。所以帽子都在表一個為官者,第一個位置就是舉人才。但是他會嫉妒人才,嚴重的還會陷害人才,你給他愈尊的位置作亂愈大。李斯害了韓非,趙高這些人都很會害人,所以國家就完蛋了。這個都是整個國家安危的關鍵。
「三曰罰避親貴,不可使主兵」。他懲罰不公平,自己的人都不懲罰,然後有權勢的人他都討好,也不公平,都特殊待遇,都不處罰。那整個軍隊不平,最後軍隊會作亂,反他,那就完蛋了,所以他不能做主帥,他心不公平。「不平則鳴」,平才能安,安才能樂。公才能平,平才能安,安才能樂,所以叫公平安樂,互為因果。這個就要觀察,他當主管的人,他假如都用聽他話的、都用跟他關係好的,鐵定出事。因為他心已經不公,他愛憎很強烈,喜歡的他就用,講話他不高興的,他就避開他,哪怕他講得很有道理,他也不用。這個不可以使主兵。
明朝有一個名將叫戚繼光,日本那時候倭寇作亂,他是名將,他當主將。他的舅舅在他的軍隊裡面,結果他的舅舅很囂張,犯錯,戚繼光怎麼辦?包庇自己的親人,他不是失信於整個軍隊嗎?他還怎麼帶兵!所以馬上打了他舅舅幾十板。打,不打不行,不能立威。帶軍隊是大事,軍隊一亂,假如外患來侵略,國家的損失就不得了,打!所以有一些事不容易做,還要顧及人情事理,合情、合理、合法。所以這個「義」不容易。《論語》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一個君子他立身處世,他負責任務表現出來是什麼?他的本質,義。不只忠義、道義,他處理事情也合情、合理、合法。「禮以行之」,這個「禮」體現在哪?組織倫常。他很注重整個團體組織的運作,他不會官位大,不尊重底下的高層幹部、中層幹部、基層幹部,他還是尊重他。守禮就是守倫常,他不會越級去行使他的命令。你一越級,底下的幹部就很受傷,覺得你不尊重,甚至會產生,覺得你不信任他,這樣對團體的人和就會有很大的損傷。所以倫常重要,這個禮敬的態度很重要。「孫以出之」,表現出來謙虛、謙和,很重要。謙虛,他能聽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謙虛、謙退,讓人如沐春風,不會以一種地位去壓別人。這個對人和就很關鍵。謙虛,人與人才能和睦。不然跟他相處的人,壓力都會很大,動不動就要罵人、就要指責人。他底下的人做事很有壓力,為什麼?動輒得咎,好像一做什麼就要被他罵了。所以這裡帶團體「無求備於一人」,這個也是《論語》裡面講的,讓我們領導者不要苛刻。其實要嚴以律己,而不是嚴責於他人,這個與聖賢教誨剛好就顛倒。「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在《淮南子》當中有提到一段話,「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這個都是《群書治要》的教誨。在任用人的時候,有很深遠謀略的人,他考慮五十年、一百年之後這種才性的人,不要嚴格要求他,捷巧就是他要很敏捷、很靈巧,這不是他擅長的,他是能考慮很深遠。但是有小聰明的人,你不可以讓他任大功,大的事業、大的職位,他出出主意可以,你不能讓他挑大梁,他那是小聰明,有時候想沒有那麼遠。所以《論語》裡面講「孫以出之」。我們上一次也講,「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他對下屬,「必謙以和」。
「信以成之」,這一生對國家的貢獻能夠成就,有一個最核心的就是要信。其實我們看五常,仁義禮智信,這個信貫前面的四個德目,一個人不能守信不仁慈。人家相信,我們失信於他,不是讓人家痛苦嗎?比方我們從事教育,假如我們的學生、小朋友本來信任我們,結果我們的行為讓他不信任,他很痛苦!這不仁慈了。只要不守信,仁義禮智就沒有了,那就會失信於人。我們要了解信心是整個事業成敗的大根大本。我們從家庭來看,夫妻不信任,這個家一定敗;夫妻互相信任,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三、五個人信任,能做出影響整個民族的大事。所以這個信的力量非常大。取信於民,人民萬眾一心,那力量太大了。
當然,要讓人民信任,首先我們為官、領導者要做出值得讓人家信任的行為。所以信任不是要來的,是做出來的。假如要別人信任,那是小人。這不是我說的,有一句教誨講「君子恥不信,不恥不見信」。大家看這一句,也是君子跟小人的分別,你可以分別出君子、小人。因為這個心態一不對,慢慢對自己、對他人都有損害。我們不要小看一個錯誤的態度。大家要了解,一個不好的習性一發作,你不懂得調伏,它最後會釀成大禍。大家看唐玄宗「開元之治」,創了盛世,但是最後整個大唐差點被他毀了。他就哪一個習氣沒有守住?貪色,寵幸楊貴妃,最後就完了。所以一個蟻穴,蟻穴大不大?蟻穴這麼小的洞,你不重視它,慢慢慢慢擴大,整個堤防就被沖垮掉,你說蟻穴要不要重視?用在修身上,一個邪念要不要重視?要!你不能還「這沒什麼」,慢慢它就做大了。
所以「君子恥不修」,羞恥自己沒有做出真正有德行的表現,恥不修;「不恥見污」,他不會人家侮辱他,他很生氣,他覺得很恥辱,他不會這樣,他能包容。但是大家要考慮到,一個人他假如沒有恥不修,而是恥見污,他就落入小人的心態,而且這個會開始作用。我們對別人的侮辱不能夠接受,接著會怎麼樣?好,你敢罵我,這就罵回去了。罵回去的強度難道會比罵過來的輕嗎?那就互相在罵了。你看他這一念之後的發展,對自己跟對團體的影響大不大?那這整個風氣就完了。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一個錯誤態度,那會影響整個風氣。
「恥不信,不恥不見信」。羞恥自己不能做到讓人家信任,不會羞恥別人不信任自己,他處之坦然,人不知而不慍,沒有什麼。可是我們假如對這一些修養,沒有很觀照自己的態度,人家不信任我們,我們就跳起來了,你不知道我付出多少嗎?他complain(抱怨)就很強!然後又去講給別人聽,最後團體、領導者的信譽會被他給拖垮。他那些就開始蔓延,別人一被他傳染,對、對,我也是付出很多!
「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自己能力德行不夠,不羞恥沒有被重用。他真有德行能力不被用,「富貴於我如浮雲」,他處之泰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一點罣礙都沒有。可是不是君子的心胸,沒有被用,他會很不平,甚至會去謀取那個位置,那就麻煩了。他要去爭那個名、要求爭這個利,團體裡的是非、衝突就不可避免。你看古代那些奸臣,他就開始陷害忠良。所以,這一些態度沒有能夠扭轉過來,鐵定要出現對自己修身跟對團體的害處。
剛剛跟大家交流到夫子讚歎整個君子的展現,他整個人格表現,包含他處世待人,「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我們讀完這一句,時時觀照自己,跟義、跟禮、跟謙遜、跟信相應。當時候這個戚繼光打了他舅舅,不打不行,私而忘公不行。但打完以後,回到家趕緊辦一桌豐富的酒席,請他舅舅好好吃一頓,然後給他賠禮道歉。因為在軍營裡面他是主帥,君臣關係,回到家裡,他是外甥,這個就是情、理、法的考慮。
「四曰不好本事,不務地利,而輕賦斂,不可與都邑。此四務者,安危之本也。」古人他對於每一個做法,或者風氣會產生什麼樣的發展,他們都很敏銳,對於事物發展的軌跡,特別容易洞察到。「不好本事」,這個本事是指務農。「民以食為天」,這個很重要。好像我們現在覺得,有那麼多的科學技術來生產農業,農民不需要太多了。大家冷靜想一想,現在為什麼每一個國家的醫藥費這麼龐大?那是國家嚴重的負擔。以前的人生病沒那麼多,現在醫院一間蓋著一間,愈蓋愈大。癌症、慢性病的,十幾歲都有了,很小就有了,怎麼來的?「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吃,吃出一堆病。為什麼?我們吃的東西裡面太多毒。因為都不是依照自然去種的,所以裡面農藥、化肥、除草劑一大堆。甚至於現在還有改良基因的食品。什麼叫改良基因?他把它基因改掉了,那個種子種完以後,它結的種子不能再變種子,就是絕育了。結果我們現在的人吃了以後不孕症愈來愈多。大家看,違反自然,吃違反自然,生產農業違反自然,人類最後的命運是什麼?絕子絕孫。
你看,這好像現在眼前很方便,可是危害甚大,想遠的會斷子絕孫。只謀眼前方便,但是這些設計改良基因的,這些人的心太狠了,這個太愚痴了,讓人類後代都有莫大的浩劫。所以古人講「棄常則妖興」,你失了常道以後,很多怪現象都出來了。不只是絕育,現在人病一大堆,都是很小就生病,然後國家的財政都被拖垮。所以還是要走回正常的,農民還是要多一點,人才能活得正常、吃得正常。不然現在三餐吃什麼?吃毒藥。不要再說了,再說下去吃都很困難。沒關係,學傳統文化的人練內功,把這個毒轉掉。有!江本勝博士那個水實驗。所以吃飯以前要祈禱,最好是念一些經句,念一念,那個磁場就改善。但長遠來講,還是要道法自然。
其實古人這幾千年的教誨,你再拿到現在來看,那個都是治亂安危的關鍵,不可小看。現代人很聰明,他很會創新。可是他不知道創新是用,他的根本是什麼?根本是智慧,根本是慈悲。你現在用了,現在的人方便,會危害一百年後的人,不能用;不然那個用叫亂用,那個叫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用是才能,本是德行,本是仁愛心。現在都強調創新,現在的人學得都鬼頭鬼腦,但是他用的方法都跟仁義禮智信相違就麻煩了。所以現在詐騙集團一大堆,他想得到的我們都想不到,他有沒有創新?所以本末要抓住,不然麻煩,訓練出一大堆會搞亂社會,我們防不勝防的人。所以你不務農事根本,然後又不務地利,不發展整個大地的資源。當然這個資源要善用,你不能把它用得枯竭,那也不對。現在在用資源就是這樣,就要把它挖光、用光。應該要考慮永續經營,不可以這樣用。所以就有比喻,假如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都跟美國人一樣,好像要三個地球還是四個地球才夠!
「而輕賦斂」,他不會增加老百姓的稅收,會設身處地為老百姓想。就像袁了凡先生減租,那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就得利益了。所以假如這一個人不重視農業,又不重視整個地利的開發,常常亂徵稅,這樣的人你不可以讓他做地方官,不可以讓他當縣長,危害太大。大家不要小看縣長,那個是整個國家很重要的一個行政單位,你縣長都好了,天下很安定。你不要看他位置低,他直接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所以這些都是提醒,不要小看這些位置。「此四務者,安危之本也」。
「故曰,卿相不得眾,國之危也」。國家的宰相這麼重要的位置,他的德不能服人,這個對國家是危險的。他就不能團結整個朝廷,帶動整個朝廷,人家對他都有懷疑,他德行又不好,慢慢的就亂了。「大臣不和同,國之危也」。大臣為什麼不和?有人嫉妒、陷害、毀謗,他就不和。因為見賢不能讓,這是國家很大的危險。中央這些官員都不和,整個國家哪有不危險的?他們決定的是整個國家的政策。
「兵主不足畏,國之危也」。領兵的這些主帥,都沒有能夠得到底下人的愛戴、敬畏,都輕視他的主帥,整個國防就出問題,隨時都有可能兵變,或者被侵略,國之危也。「民不懷其產,國之危也」。老百姓不重視農耕,這個是國家的危險。不只人可能都是吃這些化學的物質,甚至於是不重視農業之後,一個大災禍來,沒有辦法應對,就很多人會餓死。所以我們以前學到的,一個國家要平穩,他要有幾年的存糧?九年。現在很多國家、地區,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那個很危險,一出狀況,會餓死一片人。
「故大德至仁,則操國得眾」。他處在高位,又有德行,上行下效,帶動整個朝廷的風氣,操國得眾。「見賢能讓,則大臣和同」。大家都謙讓、禮讓,互相欣賞這些有德之人,效法他,叫大臣和同。「罰不避親貴,則威行於鄰敵」。主帥不偏心,軍隊很有軍紀,連敵人都震動,因為他的軍隊帶得好,敵人不敢來犯。「好本事務地利,則民懷其產矣。」這個地方官重視農業、重視地利的開發,老百姓就會很重視關心自己的生產,那也會安在自己家鄉的事業。
我們再看回來,最後「任使」第二百句:
【人主有六患。使賢者為之。則與不肖者規之。使智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使修士行之。則與奸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
當人的君主,當人的領導有六個憂患。這六個隱患是什麼?就是任用賢德的人為政,卻跟不賢的人來限制他,他就施展不開他的魄力。這個有什麼流弊?賢者你不尊重他,他又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對領導就沒有信心,很可能就失掉人才,人才都走光,當然是隱患。然後讓這個不賢的人,在那裡限制賢德的人,他會愈來愈囂張,愈來愈狐假虎威,這個危害也很大。所以失了賢者,又讓這不賢的人愈來愈做大,這當然是大隱患。
『使智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讓有智慧的人來謀劃這些重要的政事,他都幫國家出了很好的主意,但是卻跟沒有智慧的人來評論、來否定,把他的士氣都給折損掉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你不信任、你不尊重他,他到最後就沒有士氣來做這個事情了。所以一個領導者看到付出的人,看到殫精竭慮為團體謀劃的人,你要重用,你要肯定,他們會覺得很溫暖。他費了幾天幾夜弄出來這麼好的計畫,你還評論還否定,他只好退隱江湖了。所以人都需要被鼓勵、被肯定,不能被打壓,不能被懷疑。我們剛剛講,信是事業成敗的大根大本,懷疑很容易讓一個團體一夕之間就毀掉。比方幾個團體最重要的骨幹互相懷疑,那整個一下子人心就離散掉了。所以這一些提醒也都是非常關鍵。
『使修士行之,則與奸邪之人疑之』。這個「修士」就是品德很有修養的人,你讓他去執行法令、執行政令,卻跟奸邪的人一起懷疑他。那這樣,『雖欲成功,得乎哉』,想要真正把治理的事情做好,那是很難的,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無形的風氣,這裡是負面的,你去疑之,你去論之,你去歸之,「君子道消,小人道長」,他那個氣焰,包含他處處,評論人也會形成風氣,動不動就開始評論每一個人,那評論多了,對人基本的尊重就會提不起來,信任會隨著批評愈來愈低。所以尊重人,欣賞他的優點,肯定他的付出,肯定他的功勞,不去批評他的缺點,私底下護念他、提醒他,這樣才對。
大家看到《漢書》裡面就講,「正臣進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亂之機也。」正直的臣子進來,這要治理的整個氣象出來了;正臣都被排斥掉,正臣陷了,這個「陷」就是不能發揮,陷下去了。「正臣陷者,亂之機也」,那要亂的徵兆出來了。這一句話是在《漢書》裡面,跟這一段它就有相互呼應的作用。所以任人在態度當中都應該要尊重、不懷疑,然後肯定、不去否定,一個為人領導者,這些態度就非常重要了。今天「任使」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節課進入「至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個也是得天下、失天下,包含治跟亂,最根本的關鍵。好,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讀這些經句,再加上看一些歷史,歷史是把這些教誨做出來、表演出來。所以常看歷史的人度量大、有見識。在漢朝時候,漢宣帝,他是算漢朝中興的一個皇帝,他應該是漢武帝的孫子。當時候漢武帝晚年,有一個蠱惑,就是他懷疑自己的親人,埋那些蠱要詛咒他、要害死他,連太子都被牽連,最後殺自己的子孫。武帝那個時候確實也是偏得太厲害。結果還發現有一個監獄有帝王之氣,然後就下令要殺裡面的人,就是關在裡面的人有問題。當時候在那裡做監獄官的叫丙吉,這是一個忠臣,他直言勸諫漢武帝,就提醒他,連自己的骨肉都在殺害,這錯誤的。他正氣凜然把漢武帝給震醒了,就沒有繼續去追查,然後把自己的子孫給關起來判罪。
所以這個丙吉對於整個漢朝的貢獻非常大,而且他收養漢宣帝,默默的把這個漢宣帝照顧長大。但是從來沒有給漢宣帝講過是他救了他,所以這個臣子不簡單,從來不邀功。救了皇帝隻字不提,最後還是做到宰相。所以人有這個福報,有這個德行,「大德者必得其位」,他還是做到宰相。而就因為漢宣帝在民間長大,不是在宮廷裡長大,不一樣。在民間長大知道民生疾苦,就特別能體會老百姓的痛苦、需要在哪裡。所以漢朝到他的時候就比較敗落,他算是中興的皇帝,把漢朝的朝政能夠再興盛起來。漢宣帝他就要推展吏治,讓這些官員都懂得公平廉潔,這是好事情。而官吏假如不公平廉潔,這整個社會風氣就愈來愈壞,國家的治理就衰敗,他抓到「為政」最重要的。
我們在「務本」裡面也有學到,就是整個官員要公平清廉,這個是最關鍵的地方。所以我們一般都說廉政,清廉的政治。因為不清廉就要魚肉老百姓,老百姓的生活過不下去,這社會就很不安定。所以他重視了整個官員的清廉,但是他不是馬上頒布,馬上要求。他去了解情況,了解到一般基層的官員,他們的俸祿太少。他根本就連生活都過不下去,你叫他不給老百姓拿點錢,很困難。所以他就下令這些基層官員,他的收入只有百石糧食的(一石是十斗),就是一千斗以下的官員調薪。現在很多國家的公務員調薪,調多少?調百分之五十,那幅度算很高的。比方說他薪水是三千馬幣,調百分之五十就是四千五百馬幣。這是歷史當中,皇帝他要整頓吏治,他是很體恤各個情況,所以他能中興成功。假如沒有考慮到這些,可能愈搞愈亂都有可能。
不只是皇帝如此,我們看歷史當中很多宰相、大臣變法。你看,王安石變法失敗了。這麼好的用意還是失敗,那就是對於很多客觀的情況沒有考慮好,然後出現一些問題又沒有及時調整,最後問題就層出不窮了。再來,還有他個人修身的問題,一些很正直的,司馬光這些大臣批評他,他不能接受,去用了一些諂媚他的、會聽他話的。其實那個會聽他話的,最後就是最不聽他話的,最後把他給搞下來了。因為聽他話是假的,在討好他,讓他重用,都是謀自己的私利的。所以這看人很重要,看錯人事業會整個垮掉,看錯人會嫁錯郎,會娶錯太太,這都是大事。
接著我們看一百九十八句,也是提到整個吏治,這些官員的治理。我們先把經文念一下:
【夫除無事之位。損不急之祿。止浮食之費。并從容之官。使官必有職。職任其事。事必受祿。祿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
經文一開始就提到,要撤除沒有事可幹的職位,那這個職位就是虛設,虛設他白領錢,尸位素餐。我們要了解到治理國家的人,要知道老百姓的納稅錢不容易,那都是血汗,就會珍惜,不敢亂花。你說很多公務員,他出去招待人吃、喝,耗費非常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有報導到,有一些地區吃飯浪費掉的食物有多少?百分之五十。其實我所看到的有一些情況不止。比方說請客,三十道菜。有時候三十道菜真的吃不下,為什麼吃不下?就算一算那個要花多少錢,就吃不下了。我都會這麼算,三十道菜可以印幾本《弟子規》!雖然是很熱情,但是這個風氣還是要慎重。因為他假如是公務員,那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錢,不是他的錢。
所以,古代有一句話很重要,「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公務員領的錢,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以前也是公務員,我在小學教書。假如不認真教他們的孩子,那對不起所有的這些納稅人。「冤有頭,債有主」,我拿納稅人的錢不認真,那以後所有的納稅人都是我的債主。你看,我下輩子做什麼?那只有做牛做馬,不然還能做什麼?剛好我又屬牛,提醒我。所以,人一明白這個因果關係,應該感念老百姓這麼辛苦納的錢,一分一毫都要恭敬、尊重,不敢浪費。三十道菜再怎麼吃,百分之二十都吃不到,其他百分之八十都浪費。台灣有一段時間提倡「梅花餐」。大家看過梅花沒有?梅花有五個花瓣,中間再一個湯,叫梅花餐,五菜一湯。你請尊貴的客人也符合節儉,五菜一湯。這個都是很重要的提倡。
現在整個大陸的政府對這方面非常重視,而且領導人都帶頭,中央級幹部下去巡查工作吃便當,不浪費。上行下效非常重要。所以一個團體或者一個國家,他在設置這些幹部、職位,他要考慮到工作,之後定崗,定崗位,定編制,最後要定他的職責。你不能給他一個位置,沒有工作給他做,那他白領薪水。你假如講人情,某某人的什麼親戚不能得罪,讓他進來也沒幹什麼事,這都是浪費國家的錢財,這都要『除無事之位』。其實這個明理了,不敢領那個錢。所以有一句俗話講,「一世為官九世牛」。當了一世的官員,沒有好好愛護人民,浪費納稅人的錢,九輩子得來做牛做馬還。
在《大學》裡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一個團體、一個國家怎麼財富非常充裕?大家注意,現在全世界,尤其民主國家,財政充不充裕?何止不充裕,那都花到第三代、第四代後代的錢,真是誇張!這個是幾千年來從來沒有發生的現象。當父母、當長輩的人,都希望留智慧,留一點給後代子孫。現在的父母、長者,居然是花到第三代、第四代的錢,然後他也不覺得不對。我覺得這個連做人的分寸都不懂了,不是你的錢怎麼可以花?那這個以後不管到哪裡耳朵都會癢,因為他的後代每天都在罵他。什麼祖宗!花我們的錢,讓我們後面的生活都過不下去。他們為了賺錢把河川都破壞了,我們現在連水都沒得喝、連地都沒得種。我們這麼當長輩的,不得了!所以這個是絕對錯誤。為什麼?我們被污染了,利欲薰心,只要能滿足自己的利欲,連後代都不考慮了。所以現在不只是財務不能充裕,現在是財務根本就已經違反常道,胡亂花,真的都沒有珍惜納稅人的錢。
所以在《大學》裡面強調,「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生產的人眾多,延伸到現在的社會就是就業率高。不要遊民一大堆,不要遊手好閒很多,不要啃老族一大堆,白領一族一大堆;他不只沒有生產,連父母的老本都給啃掉了。古人看這一點很重要,但這要靠教育。你說奇怪了,現在都大學畢業,哪有缺教育?他是學歷高,他不是受教育。受了教育十六、十八年,居然不肯賺錢奉養父母,那哪有受教育?那是學歷高,讀了一大堆知識,畢業以後打電動玩具都不出去工作。所以教育核心是什麼?孝心、責任心,才是教育的核心。所以現在讀了十六年、十八年的書不會做人,對家庭跟社會的責任都提不起來,就被欲望牽著走。我們對不起這些年輕人,不能把他們當考試機器,就一直灌灌灌,灌一堆,考完試全忘了,那些受用一輩子的德行、智慧都沒有教給他。
「食之者寡」,這個食就是,比方以公務員,那個無事就領薪水的人很少,那個安排整個職位非常恰當,每個人都各盡本分,沒有白領薪水的,這叫食之者寡。公務員一樣,企業團體也是一樣,很多企業,國營企業,最後一大堆人都白吃飯,最後把財政都給拖垮了。所以古人很有智慧,原理原則抓得很好。「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生產你不能過了農時,你該播種沒有播種,生產就會大大減損。所以國家很多重要的慶典,重要的土木工作,決定不能在老百姓農時的時候,去剝奪他耕作的時間。老百姓生產都有問題,他以後吃什麼?所以為什麼那個末代皇帝最後被推翻?他不給老百姓耕作,不給老百姓生活了,活不下去當然找他拼命。所以這個「疾」是及時的,農業社會他當然要抓住那個生產的時機點,他要照四時的運作來生產,春耕、夏長、秋收、冬藏。包含其他的行業都要掌握機會點,然後勤奮的去工作。你又不珍惜機會,做的又很懶散又不勤勞,那當然還是沒有辦法對國家有很好的貢獻。很多企業他就是抓住他服務大眾的機緣,很好的去做,最後他在那個領域就很成功,也給國家納了很多稅收。
「為之者疾,用之者舒」。這個用錢量入為出,他才能能夠寬裕。現在整個錯誤的消費習慣,先消費再付款,就完了。所以崇尚功利社會的那些用錢方法,太多人一輩子都負債,壓力很大。為什麼?他負債,他只要工作沒有了,他的房子就沒了,或者他的車子就沒了。他一有壓力,他要跟人家競爭,那同事都變成他競爭對手,那個工作壓力很大的,嫉妒、陷害都有可能會來,講起來惡性循環。他就一直要謀到自己的機會、謀到自己的利,他就不知道財富、福報是靠自己的心修的,不是這樣去你爭我奪的,那整個社會就偏得愈來愈厲害。所以上下交征利,國危矣,社會危矣,家都危了,父子都會爭錢。所以這個是錯誤的價值觀,量入為出很重要。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父母很會花錢,小孩更厲害,金山銀山都花完了。假如媽媽剪一個頭要一百五,你看女兒去剪一個頭要多少?我們當時到海口去,剪一個頭三塊人民幣。剪那個頭很舒服,因為覺得很省。其實快樂跟痛苦是自己的心態。你覺得節儉很歡喜,你愈節儉愈高興。那個高興是從內心出來的,不是外面刺激的。你一件衣服穿二十年,你每一次看到它就很歡喜。你看人家還說,最近流行這個款式的。因為會復古,你就覺得挺好、挺好!所以人不能靠外在這些虛榮過日子,人要從內在散發出氣質。兩百塊的衣服,都能讓人家猜成兩萬塊錢,要有氣質來穿。
所以,第一個「除無事之位」,這個在《大學》裡都有教到,「食之者寡」。『損不急之祿』,這個不是急需花的錢,要把它省下來。其實家庭裡面也是這樣,你不急需的,都不要去花,都把它省下來,那就差很多了。所以家裡面守財務的人很重要,都要抓住量入為出的原則。大家冷靜去看,能抓到這些原理原則,這個守財務的女子,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家庭裡面誰守財務?我怕我有點跟不上時代,現在是男主人守財務,還是女主人守財務?不管男人、女人守財務,要當省則省,當花則花,量入為出。你不能省到最後變成吝嗇,那不行。吝嗇的人以後一定生奢侈的後代,因為吝嗇損德,你就會生一個幫你花掉的人,因為你的德留不住財。「鄙嗇之極,必生奢男」,就會生很奢侈的後代。所以有一句話叫「人算不如天算」。這些道理一明白,就朝著天道去經營家庭。
所以,我們看到三、五十年前,我們父母那一代,生五個、生八個孩子,爸爸一個人賺錢,還要養爺爺奶奶。大家看,一份薪水養多少人?有的還有姑姑,還有小叔。養十幾個人,養了十年、二十年,還買了兩棟房子,沒有貸款,一份薪水。現在兩個夫妻,一個小孩,三個人,夫妻兩個人賺,統統貸款。個中道理在哪?兩個人賺就比較多錢。騙我。你就看看這兩代人,比一比就知道了。上一代的人,國家儲蓄一堆錢,這一代的人都花到後面的子孫了。所以人不把這些道理想通,都被這個社會錯誤的風氣給團團轉,最後在那裡人生苦短。苦是結果,因是什麼?迷。邪正是非,善惡流弊,分別不出來,隨波逐流就被牽著鼻子走了。所以這些經典,都是不變的修身齊家的原理原則。所以諸位男士要組織家庭,要找對象一定要找勤儉的,不穿名牌的,不然你就痛苦了。每一次陪她買衣服,你心臟病就要發作。
再來,『止浮食之費』。這個「止」就是停發,不做事的人,停發這些白領奉祿的人的費用。『並從容之官』,職位可以合併,人手開支就減少,合併以後這個人再去做另外的工作把它做好就好,支出就不會那麼大。再來,『使官必有職』,讓官員一定有明確的職守,不只有明確的職守,他還要懂得對他所負責的事情要做計畫,每天都很清楚要做哪些事情,才不會一天一天這樣晃過去,很多國家重要的事都沒有做到。『職任其事』,每一個職守裡面,所擔任的事務都非常清楚。因為他做了這麼多事,那是對國家的貢獻,國家也有道義要照顧他,所以『事必受祿』。公務員領國家的薪水,是國家盡一分對他還有對他家庭的道義,這不是利害。所以公務員應該都是一種道義的人生態度。『祿代其耕』,因為他是官員,他是管理老百姓。農、工、商這些行業都需要管理,誰來管?士,就是官員來管理。他就不用耕作,他再去耕作,他哪有時間做管理?所以「祿代其耕」,他有了國家給他的奉祿,他就不用去耕田了。
所以,這個在《孟子》就有講到,一般社會當中,或者團體裡面,「或勞心,或勞力」。一個團體裡面有管理階層,也有基層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就是勞心,他用心思、精神去管理;基層的人他就出力,把工作做好,叫勞力者。「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用心思做管理的人,治人就是管理各行各業,管理人的工作;「勞力者治於人」,接受管理。你農、工、商各行各業,沒有這些官員管理,它整個行業可能都會亂掉。所以「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管理,治於人者,接受管理的人,他的生產就來供養管理者,所以「治於人者食人」。管理者、治人者食於人,比方說農民生產,他納稅之後,國家再發給這些官員,他是「治人者食於人」,接受百姓納稅來供養他。所以「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這是天下整個團體,人與人共通的這個原則。
我們現在很多現象,都跟這些原理原則有違背。首先從心態上違背,管理者應該是愛護、尊重他所管理的人,而不是去欺負他們、壓榨他們。底下,接受管理的人,也要感恩這些領導者的勞心。勞心者,睡覺比較不好睡;勞力者,很好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一些管理的官員,可能三更半夜還在那裡寫奏摺;有時候一些很緊急的事情,二、三天白頭髮就一串。大家可能沒有這個經驗。真的,那個很重要的事情一急了,一逼急了,那要耗的心血非常大。其實還是一個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設身處地。管理跟被管理的人,夫婦之間,都能夠設身處地,那就不是互相指責,而是互相感恩。所以現在病,病在哪?不是在外面的現象,是我們的心病了,都變成要求,而不是去感恩對方跟體恤對方。其實我們對自己很親的人,抱怨一大堆,只要能轉個念,想想他的好,想想他曾經的恩,這個抱怨的氣就沒有。《弟子規》說「恩欲報,怨欲忘」,這是真正懂得追求幸福人生的人他的處世的態度。所以經文裡說,『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是古代的常規,也是當今所適宜的原則。這些原則超越時空不會改的。所以它們放在經典,經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但具體的一些操作,會因人、因事、因地、因時代做修改,但原理原則不會變。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一百九十九句,我們先把它一起念一下:
【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寧過於君子。而無失於小人。過於君子。其為怨淺矣。失於小人。其為禍深矣。】
這一段話是從《管子》這一本經書出來的。我們就整個原文來一起學習一下。就一個為君者,他整個國家社會的治亂根本在哪裡?安危的關鍵在哪裡?《管子.立君》這一段教誨談得非常好。我們看經文是這樣說到,「君之所審者三」,君主要審慎注意的重點問題有三個:「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於尊位。」這個是具體怎麼來慎重不要犯了這三個重要的關鍵點,犯了可能天下要亂。首先第一個是德行與他的,位是他的爵位,就是他的富貴,他的整個社會地位,跟他的德行不相稱。像我們馬來西亞,國王會封拿督、丹斯里、敦,這一些都是爵位。你封這些爵位,那個人很有德行,老百姓效法他、學習他,你封這個位置就讓整個社會風氣重視道德。可是你封那個人貪贓枉法,只是有錢而已,那麻煩了,老百姓心裡不服。甚至於都覺得這個社會不公平,人民都會有怨,當然人心不穩,怎麼國家會大治?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這三個做法不妥當,最失民心。假如一個偽君子坐在那個宰相的位置,你說天下能不亂嗎?這真正會封,你封沈慕羽老先生一個高的爵位,所有華人都非常認同政府。所以你會不會封差很多。有些皇帝他就把全國最有道德的人封,甚至尊他為老師,那個對人心影響非常大,老百姓整個就尊師!你說衛靈公把孔子請來了,結果出遊的時候,跟太太坐在一起,孔子坐後面。那人家都說,衛靈公好賢都是虛的、假的,人才怎麼會到衛國來?
第二,「功不當其祿」,他的整個功勞、對國家的貢獻跟他的俸祿不相稱。他功勞很小,領的薪資很高,那奉獻的人心不平。功勞比他大的人反而都沒有受到國家的重視、照顧,那誰還會為國家出力?大家想要謀名利的人,都去巴結諂媚皇帝、諂媚這些權臣就好了,誰真正去為國家出力?第三,「能不當其官」,他的能力跟他的官位不相稱,鐵定事情辦不好。老百姓的事他都不能夠辦理好,那會有民亂的,老百姓會有怨言的。比方遇到旱災、遇到水災,這些重大的事情,他都沒有能力去治理,那會死很多人的。包含他的管理能力,能不能做中央級的位置,這個都要考慮清楚的。所以,「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同樣的,用在一個團體裡面亦如是,德要當其位,功要當其祿,能要當其官,人心才會平,不然會怨聲載道。
「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於尊位」。他的德行,還沒有能在整個朝廷樹立威信,就不能給他很高的尊位,人家覺得名不符實,封這些官就失信於大臣、朝臣。而且坦白講,一個人的德行不到那個位置,封給他太高的位置,對他是一種折損。他可能不會那麼傲慢,但是你因為寵幸他,給他太高的位置,他德行又扛不了;「德不配位」,首先對他的德行會有損害,他會慢慢就不可一世。所以,以前皇帝對這些不冷靜,封他的孩子或者封他的太太,封得過頭是降災於他的妻兒,他的妻兒之後就愈來愈囂張,最後惹來殺身之禍。所以這對於我們一個領導者在栽培下屬,這些都是關鍵。他的德不足,他的功不足,包含他的能不足,你都給他太高的位置,會把他給壓垮掉,他的德能不足以扮演好這個角色。所以用人也是學問,要扶持,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功力未見於國者,則不可與重祿」。他建功立業還不能算是對國家有重大貢獻,就不能給他太高的俸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這個「臨事」就是他真正擔任治理一個地方的政治,假如不能取信於民,得到很好的名聲,造了很多的政績,那就不能給他更高的大官。
接著這一段話就是我們課本上的,『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他道德很崇高,可是他的官位很低,身份很低,這是君王的過錯,你沒有重用這個人,而且對他也不恭敬。『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他德行淺薄,他位置太尊貴,這是用人上的失誤。這個不只對當事人有折損,他會不可一世,為整個團體、國家有大的壞處。為什麼?接下來就分析,『寧過於君子,而無失於小人』。做錯了,寧可是犯了不尊重君子的過錯,就是他德厚,但是我們卻不懂得用他,他變成位卑,那就是對君子的不恭敬。但是寧可是對君子不恭敬,不可誤用小人。為什麼?『過於君子,其為怨淺矣』。你這個過錯犯了,君子有修養,他不會跟君王計較,他那個忠心,哪怕你貶了他,他還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所以得罪君子問題不大,但是對國家的治理就有損害了,所以「其為怨淺矣」。我們看范公被貶了那麼多次,還是這麼忠誠,甚至於是陷害他的官員,他都不埋怨,這個是真修養。
『失於小人,其為禍深矣』。假如誤用了小人,他引起的禍患就會很深遠。為什麼?比方說他是小人,小人體現在哪裡?《論語》當中很多句子,讓我們體會到小人的心態。而其實小人不是說別人,很可能是我們自己。你說:我現在學聖教了。學習是一個過程,我們不是一打開《弟子規》就是君子,必然是做到以後才是君子,還沒做到以前很多心態其實跟小人相應。小人不是壞人,壞人是貪贓枉法、犯法。但是假如我們心態是跟小人相應,遲早要貪贓枉法,因為愈偏,偏到最後就觸犯法網了。大家看歷朝的大奸臣,他也是讀書人,他也不是不明理,愈偏,偏到最後控制不住。所以一個領導者要護念好底下的人。當然,為官者、為領導者更要護念好自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往往在效忠於一個事業,一開始都是非常好的態度,但是要能保持這種願心、保持自己的操守,那個都要戰戰兢兢,那要「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才辦得到。
我們看《論語》講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只要我們有為自己想,這個就往小人路上走,自私自利就會開始擴展,最後就會危及到團體的利益。所以我們的第一念都是為自己,很有可能以後就會做出小人的行為;我們又是領導者,我們一自私,我們帶的人統統都學到這個態度。「其為禍深矣」,因為態度跟小人相應之後,會形成風氣。清朝乾隆皇帝用了和珅,和珅所帶動的負面風氣,可能根本扭轉不過來。所以,清朝從乾隆以後慢慢就垮下來了。「其為禍深矣」,從明朝的嚴嵩、清朝的和珅,這句話都可以證明。所以位置愈高,他假如傲慢,他假如強勢,他假如貪欲,這很可能到時候連扭轉都扭轉不過來,你讓他形成風氣了就很難。所以古人對於風俗、風氣特別敏感,一有徵兆就要趕快,形成氣候大難大難,甚至都要傷筋動骨了。所以古人都是慎於始,都是防微杜漸,不是沒有道理。所以這一段是君子「所審者三」。
接著管仲又分析到,「君之所慎者四」。前面這三個治亂之原,後面慎重的這四個重點,其實跟「任使」非常有關,就是任用人,任用錯了,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我們看一下舉的,「一曰大位不至仁,不可授國柄」。在《管子》的原文是用「大德不至仁」,所以這個「位」作德。就是這個人他也很重視修行,修養自己的德行,他也標榜自己的德行,但是你要慎重去評估,他真的有這樣的聖德嗎?假如沒有,他就德不配位,你又用了他,他德又不配位,你又把國家最重要的位置給他。比方說給他宰相的位置,那他根本那個德是虛的不是實的,他又有私欲,最後他一個宰相就用他的人脈,用他的親戚朋友,最後整個朝廷就完蛋了。這個在歷代都有這個現象。所以「不可授國柄」,你不能給他部長,太高的位置;在沒有確認這個人的德行以前,不能把重要的位置給他。你看很多,一個省、一個直轄市,那所治理的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老百姓,他一貪污,那是嚇死人,那影響的面太多了。
「二曰見賢不能讓,不可與尊位」。一個人見到賢德之人不能禮讓,甚至不能把位子讓給他,那這樣的人,你不可以給他尊貴的職位。因為一個人的職位愈高,他最重要工作之一,排在第一位是什麼?舉賢才。你看宋朝那個官帽,大家看過《包青天》沒有?那帽子是什麼?前面低後面高,那個帽子叫「舉賢帽」。看一個官員他的功績,他治理的成績,看什麼?看他推薦的人才有多少,那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從漢朝以後叫「舉孝廉」,孝就有德,廉就不貪污,他舉的真正孝廉愈多,那國家就有人才。所以帽子都在表一個為官者,第一個位置就是舉人才。但是他會嫉妒人才,嚴重的還會陷害人才,你給他愈尊的位置作亂愈大。李斯害了韓非,趙高這些人都很會害人,所以國家就完蛋了。這個都是整個國家安危的關鍵。
「三曰罰避親貴,不可使主兵」。他懲罰不公平,自己的人都不懲罰,然後有權勢的人他都討好,也不公平,都特殊待遇,都不處罰。那整個軍隊不平,最後軍隊會作亂,反他,那就完蛋了,所以他不能做主帥,他心不公平。「不平則鳴」,平才能安,安才能樂。公才能平,平才能安,安才能樂,所以叫公平安樂,互為因果。這個就要觀察,他當主管的人,他假如都用聽他話的、都用跟他關係好的,鐵定出事。因為他心已經不公,他愛憎很強烈,喜歡的他就用,講話他不高興的,他就避開他,哪怕他講得很有道理,他也不用。這個不可以使主兵。
明朝有一個名將叫戚繼光,日本那時候倭寇作亂,他是名將,他當主將。他的舅舅在他的軍隊裡面,結果他的舅舅很囂張,犯錯,戚繼光怎麼辦?包庇自己的親人,他不是失信於整個軍隊嗎?他還怎麼帶兵!所以馬上打了他舅舅幾十板。打,不打不行,不能立威。帶軍隊是大事,軍隊一亂,假如外患來侵略,國家的損失就不得了,打!所以有一些事不容易做,還要顧及人情事理,合情、合理、合法。所以這個「義」不容易。《論語》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一個君子他立身處世,他負責任務表現出來是什麼?他的本質,義。不只忠義、道義,他處理事情也合情、合理、合法。「禮以行之」,這個「禮」體現在哪?組織倫常。他很注重整個團體組織的運作,他不會官位大,不尊重底下的高層幹部、中層幹部、基層幹部,他還是尊重他。守禮就是守倫常,他不會越級去行使他的命令。你一越級,底下的幹部就很受傷,覺得你不尊重,甚至會產生,覺得你不信任他,這樣對團體的人和就會有很大的損傷。所以倫常重要,這個禮敬的態度很重要。「孫以出之」,表現出來謙虛、謙和,很重要。謙虛,他能聽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謙虛、謙退,讓人如沐春風,不會以一種地位去壓別人。這個對人和就很關鍵。謙虛,人與人才能和睦。不然跟他相處的人,壓力都會很大,動不動就要罵人、就要指責人。他底下的人做事很有壓力,為什麼?動輒得咎,好像一做什麼就要被他罵了。所以這裡帶團體「無求備於一人」,這個也是《論語》裡面講的,讓我們領導者不要苛刻。其實要嚴以律己,而不是嚴責於他人,這個與聖賢教誨剛好就顛倒。「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在《淮南子》當中有提到一段話,「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這個都是《群書治要》的教誨。在任用人的時候,有很深遠謀略的人,他考慮五十年、一百年之後這種才性的人,不要嚴格要求他,捷巧就是他要很敏捷、很靈巧,這不是他擅長的,他是能考慮很深遠。但是有小聰明的人,你不可以讓他任大功,大的事業、大的職位,他出出主意可以,你不能讓他挑大梁,他那是小聰明,有時候想沒有那麼遠。所以《論語》裡面講「孫以出之」。我們上一次也講,「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他對下屬,「必謙以和」。
「信以成之」,這一生對國家的貢獻能夠成就,有一個最核心的就是要信。其實我們看五常,仁義禮智信,這個信貫前面的四個德目,一個人不能守信不仁慈。人家相信,我們失信於他,不是讓人家痛苦嗎?比方我們從事教育,假如我們的學生、小朋友本來信任我們,結果我們的行為讓他不信任,他很痛苦!這不仁慈了。只要不守信,仁義禮智就沒有了,那就會失信於人。我們要了解信心是整個事業成敗的大根大本。我們從家庭來看,夫妻不信任,這個家一定敗;夫妻互相信任,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三、五個人信任,能做出影響整個民族的大事。所以這個信的力量非常大。取信於民,人民萬眾一心,那力量太大了。
當然,要讓人民信任,首先我們為官、領導者要做出值得讓人家信任的行為。所以信任不是要來的,是做出來的。假如要別人信任,那是小人。這不是我說的,有一句教誨講「君子恥不信,不恥不見信」。大家看這一句,也是君子跟小人的分別,你可以分別出君子、小人。因為這個心態一不對,慢慢對自己、對他人都有損害。我們不要小看一個錯誤的態度。大家要了解,一個不好的習性一發作,你不懂得調伏,它最後會釀成大禍。大家看唐玄宗「開元之治」,創了盛世,但是最後整個大唐差點被他毀了。他就哪一個習氣沒有守住?貪色,寵幸楊貴妃,最後就完了。所以一個蟻穴,蟻穴大不大?蟻穴這麼小的洞,你不重視它,慢慢慢慢擴大,整個堤防就被沖垮掉,你說蟻穴要不要重視?用在修身上,一個邪念要不要重視?要!你不能還「這沒什麼」,慢慢它就做大了。
所以「君子恥不修」,羞恥自己沒有做出真正有德行的表現,恥不修;「不恥見污」,他不會人家侮辱他,他很生氣,他覺得很恥辱,他不會這樣,他能包容。但是大家要考慮到,一個人他假如沒有恥不修,而是恥見污,他就落入小人的心態,而且這個會開始作用。我們對別人的侮辱不能夠接受,接著會怎麼樣?好,你敢罵我,這就罵回去了。罵回去的強度難道會比罵過來的輕嗎?那就互相在罵了。你看他這一念之後的發展,對自己跟對團體的影響大不大?那這整個風氣就完了。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一個錯誤態度,那會影響整個風氣。
「恥不信,不恥不見信」。羞恥自己不能做到讓人家信任,不會羞恥別人不信任自己,他處之坦然,人不知而不慍,沒有什麼。可是我們假如對這一些修養,沒有很觀照自己的態度,人家不信任我們,我們就跳起來了,你不知道我付出多少嗎?他complain(抱怨)就很強!然後又去講給別人聽,最後團體、領導者的信譽會被他給拖垮。他那些就開始蔓延,別人一被他傳染,對、對,我也是付出很多!
「恥不能,不恥不見用」。羞恥自己能力德行不夠,不羞恥沒有被重用。他真有德行能力不被用,「富貴於我如浮雲」,他處之泰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一點罣礙都沒有。可是不是君子的心胸,沒有被用,他會很不平,甚至會去謀取那個位置,那就麻煩了。他要去爭那個名、要求爭這個利,團體裡的是非、衝突就不可避免。你看古代那些奸臣,他就開始陷害忠良。所以,這一些態度沒有能夠扭轉過來,鐵定要出現對自己修身跟對團體的害處。
剛剛跟大家交流到夫子讚歎整個君子的展現,他整個人格表現,包含他處世待人,「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我們讀完這一句,時時觀照自己,跟義、跟禮、跟謙遜、跟信相應。當時候這個戚繼光打了他舅舅,不打不行,私而忘公不行。但打完以後,回到家趕緊辦一桌豐富的酒席,請他舅舅好好吃一頓,然後給他賠禮道歉。因為在軍營裡面他是主帥,君臣關係,回到家裡,他是外甥,這個就是情、理、法的考慮。
「四曰不好本事,不務地利,而輕賦斂,不可與都邑。此四務者,安危之本也。」古人他對於每一個做法,或者風氣會產生什麼樣的發展,他們都很敏銳,對於事物發展的軌跡,特別容易洞察到。「不好本事」,這個本事是指務農。「民以食為天」,這個很重要。好像我們現在覺得,有那麼多的科學技術來生產農業,農民不需要太多了。大家冷靜想一想,現在為什麼每一個國家的醫藥費這麼龐大?那是國家嚴重的負擔。以前的人生病沒那麼多,現在醫院一間蓋著一間,愈蓋愈大。癌症、慢性病的,十幾歲都有了,很小就有了,怎麼來的?「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吃,吃出一堆病。為什麼?我們吃的東西裡面太多毒。因為都不是依照自然去種的,所以裡面農藥、化肥、除草劑一大堆。甚至於現在還有改良基因的食品。什麼叫改良基因?他把它基因改掉了,那個種子種完以後,它結的種子不能再變種子,就是絕育了。結果我們現在的人吃了以後不孕症愈來愈多。大家看,違反自然,吃違反自然,生產農業違反自然,人類最後的命運是什麼?絕子絕孫。
你看,這好像現在眼前很方便,可是危害甚大,想遠的會斷子絕孫。只謀眼前方便,但是這些設計改良基因的,這些人的心太狠了,這個太愚痴了,讓人類後代都有莫大的浩劫。所以古人講「棄常則妖興」,你失了常道以後,很多怪現象都出來了。不只是絕育,現在人病一大堆,都是很小就生病,然後國家的財政都被拖垮。所以還是要走回正常的,農民還是要多一點,人才能活得正常、吃得正常。不然現在三餐吃什麼?吃毒藥。不要再說了,再說下去吃都很困難。沒關係,學傳統文化的人練內功,把這個毒轉掉。有!江本勝博士那個水實驗。所以吃飯以前要祈禱,最好是念一些經句,念一念,那個磁場就改善。但長遠來講,還是要道法自然。
其實古人這幾千年的教誨,你再拿到現在來看,那個都是治亂安危的關鍵,不可小看。現代人很聰明,他很會創新。可是他不知道創新是用,他的根本是什麼?根本是智慧,根本是慈悲。你現在用了,現在的人方便,會危害一百年後的人,不能用;不然那個用叫亂用,那個叫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用是才能,本是德行,本是仁愛心。現在都強調創新,現在的人學得都鬼頭鬼腦,但是他用的方法都跟仁義禮智信相違就麻煩了。所以現在詐騙集團一大堆,他想得到的我們都想不到,他有沒有創新?所以本末要抓住,不然麻煩,訓練出一大堆會搞亂社會,我們防不勝防的人。所以你不務農事根本,然後又不務地利,不發展整個大地的資源。當然這個資源要善用,你不能把它用得枯竭,那也不對。現在在用資源就是這樣,就要把它挖光、用光。應該要考慮永續經營,不可以這樣用。所以就有比喻,假如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都跟美國人一樣,好像要三個地球還是四個地球才夠!
「而輕賦斂」,他不會增加老百姓的稅收,會設身處地為老百姓想。就像袁了凡先生減租,那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就得利益了。所以假如這一個人不重視農業,又不重視整個地利的開發,常常亂徵稅,這樣的人你不可以讓他做地方官,不可以讓他當縣長,危害太大。大家不要小看縣長,那個是整個國家很重要的一個行政單位,你縣長都好了,天下很安定。你不要看他位置低,他直接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所以這些都是提醒,不要小看這些位置。「此四務者,安危之本也」。
「故曰,卿相不得眾,國之危也」。國家的宰相這麼重要的位置,他的德不能服人,這個對國家是危險的。他就不能團結整個朝廷,帶動整個朝廷,人家對他都有懷疑,他德行又不好,慢慢的就亂了。「大臣不和同,國之危也」。大臣為什麼不和?有人嫉妒、陷害、毀謗,他就不和。因為見賢不能讓,這是國家很大的危險。中央這些官員都不和,整個國家哪有不危險的?他們決定的是整個國家的政策。
「兵主不足畏,國之危也」。領兵的這些主帥,都沒有能夠得到底下人的愛戴、敬畏,都輕視他的主帥,整個國防就出問題,隨時都有可能兵變,或者被侵略,國之危也。「民不懷其產,國之危也」。老百姓不重視農耕,這個是國家的危險。不只人可能都是吃這些化學的物質,甚至於是不重視農業之後,一個大災禍來,沒有辦法應對,就很多人會餓死。所以我們以前學到的,一個國家要平穩,他要有幾年的存糧?九年。現在很多國家、地區,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那個很危險,一出狀況,會餓死一片人。
「故大德至仁,則操國得眾」。他處在高位,又有德行,上行下效,帶動整個朝廷的風氣,操國得眾。「見賢能讓,則大臣和同」。大家都謙讓、禮讓,互相欣賞這些有德之人,效法他,叫大臣和同。「罰不避親貴,則威行於鄰敵」。主帥不偏心,軍隊很有軍紀,連敵人都震動,因為他的軍隊帶得好,敵人不敢來犯。「好本事務地利,則民懷其產矣。」這個地方官重視農業、重視地利的開發,老百姓就會很重視關心自己的生產,那也會安在自己家鄉的事業。
我們再看回來,最後「任使」第二百句:
【人主有六患。使賢者為之。則與不肖者規之。使智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使修士行之。則與奸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
當人的君主,當人的領導有六個憂患。這六個隱患是什麼?就是任用賢德的人為政,卻跟不賢的人來限制他,他就施展不開他的魄力。這個有什麼流弊?賢者你不尊重他,他又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對領導就沒有信心,很可能就失掉人才,人才都走光,當然是隱患。然後讓這個不賢的人,在那裡限制賢德的人,他會愈來愈囂張,愈來愈狐假虎威,這個危害也很大。所以失了賢者,又讓這不賢的人愈來愈做大,這當然是大隱患。
『使智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讓有智慧的人來謀劃這些重要的政事,他都幫國家出了很好的主意,但是卻跟沒有智慧的人來評論、來否定,把他的士氣都給折損掉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你不信任、你不尊重他,他到最後就沒有士氣來做這個事情了。所以一個領導者看到付出的人,看到殫精竭慮為團體謀劃的人,你要重用,你要肯定,他們會覺得很溫暖。他費了幾天幾夜弄出來這麼好的計畫,你還評論還否定,他只好退隱江湖了。所以人都需要被鼓勵、被肯定,不能被打壓,不能被懷疑。我們剛剛講,信是事業成敗的大根大本,懷疑很容易讓一個團體一夕之間就毀掉。比方幾個團體最重要的骨幹互相懷疑,那整個一下子人心就離散掉了。所以這一些提醒也都是非常關鍵。
『使修士行之,則與奸邪之人疑之』。這個「修士」就是品德很有修養的人,你讓他去執行法令、執行政令,卻跟奸邪的人一起懷疑他。那這樣,『雖欲成功,得乎哉』,想要真正把治理的事情做好,那是很難的,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無形的風氣,這裡是負面的,你去疑之,你去論之,你去歸之,「君子道消,小人道長」,他那個氣焰,包含他處處,評論人也會形成風氣,動不動就開始評論每一個人,那評論多了,對人基本的尊重就會提不起來,信任會隨著批評愈來愈低。所以尊重人,欣賞他的優點,肯定他的付出,肯定他的功勞,不去批評他的缺點,私底下護念他、提醒他,這樣才對。
大家看到《漢書》裡面就講,「正臣進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亂之機也。」正直的臣子進來,這要治理的整個氣象出來了;正臣都被排斥掉,正臣陷了,這個「陷」就是不能發揮,陷下去了。「正臣陷者,亂之機也」,那要亂的徵兆出來了。這一句話是在《漢書》裡面,跟這一段它就有相互呼應的作用。所以任人在態度當中都應該要尊重、不懷疑,然後肯定、不去否定,一個為人領導者,這些態度就非常重要了。今天「任使」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節課進入「至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個也是得天下、失天下,包含治跟亂,最根本的關鍵。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