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上一節課講到的一百六十八句「家人卦」這個「彖辭」裡的教誨。經文我們接著看到的是:
【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在家庭當中是有非常公正嚴明的君長,一個家當中也有領導者,誰是『嚴君』?『父母之謂也』,當父母的也是當「君」。所以一個父母親要能稱職,那他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他以身作則,當孩子的榜樣;親,不離不棄,愛護關懷;師,適時的給予他教導。這個「嚴」字,該威嚴、該訓斥的時候不可濫慈悲。像現在父親有時候顯不出威嚴出來,好像陪孩子的時間少,心裡有愧疚感,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孩子被寵壞了。其實跟孩子相處,在我們全心全意陪伴他,他可以感覺得到,並不一定是要多少時間。我們看古代很多為官者,他們忠貞愛國,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不一定是很多,但每次陪伴孩子,孩子都可以感覺到他的全心全意,還有父親的人格修養。再加上母親的引導,讓他更能體會到父親的不容易,父親的盡忠愛國。所以母親引導孩子體恤父親的辛勞,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回想成長過程當中,父親對我們行為的一種規範、約束力量特別強。父親不用說一句話,光是眼神就很有威懾力,我們都不敢造次。現在看父母都在場,孩子鬧翻天的都有,管不了。別人的孩子,我們也還不夠信任,也不敢馬上就去制止、規勸。所以父親一定要有威嚴,父嚴母慈。當然嚴中也要有慈,慈中也要有嚴,這個算是恩威並濟,很重要。
而母親威嚴也是很有力量。我們從歷史當中都知道,孟子是孟母教育出來的聖人,不只從境教當中著手,「昔孟母,擇鄰處」,給孟子找一個非常好的成長、學習環境。現在也很多家長懂得這個道理,找學校附近,當然最好這個學校要推展《弟子規》,推展倫理道德教育,那這個風氣一定會影響到周圍。下一句「子不學,斷機杼」,這個很有威嚴,機會教育抓得很準。孩子錯了你不導正他,他養成習慣就不好修正。
所以孟子在年少的時候讀書,他的母親剛好在紡織,結果孟子突然停止讀書,停了一段時間接著又讀,他的母親觀察知道他剛剛一定是忘了,不熟,接著把他找過來就問他,「剛剛念書念一半怎麼中斷了?」他講,「那些不熟,忘了,後來才又想起來。」結果他的母親就拿刀把正在織的布把它剪斷,相信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知道織一匹布是很辛苦的,所以這個動作做下去,相信孟子當下是非常震動,印象深刻。母親這麼一剪就警戒他,讀書用功要精進不懈怠,才能讀得熟,不然整個讀書的學問道德都不紮實,很難提升。所以孟子對於課業不敢懈怠,不敢再出現這種讀了就會忘記哪一段的狀況,一定把書熟讀,可能是多少百遍之後才敢進一步再學習,不敢絲毫鬆懈。所以從那次以後,孟子就沒有再出現忘了經文的情況,這個是抓住一個機會點。
我們在管教孩子,我們自己當父母的人常常都是盯著孩子,哪個行為不對,我藉這個機會教育他。教兒教女先教自己。有時候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心態不對,但假如都是關注在指導孩子而忽略了先要教育自己,這樣也會出現自己的身教不夠但言教較多,孩子心裡有不服氣。縱使這個孩子比較善良,他也接受,但就會覺得不是那麼心悅誠服。舉個例子,孩子早上在打掃,母親過來,「某個東西是不是你用壞的?」確實不是孩子用壞的,孩子做解釋,「我絕對沒有這麼做。」那這個事情是母親誤會孩子,按常理來講,應該是母親要說,「對不起,對不起,我誤會你了。」我們當父母的人學傳統文化也是這幾年,我們也還不是聖人,但是我們的專注點完全在看孩子。誤會他了,接著又告訴他,「縱使媽媽誤會你,你也要忍,你不能解釋。」這個道理好像乍聽之下沒有錯,但是就覺得怪怪的,不是很順暢。你今天假如是當老師的,說「母親誤會你,但母親還不知道她誤會你,那你當孩子的當然要能忍得下來,不可以忤逆」,這對的。但母親當下已經知道自己錯怪了他,還要要求說,「那你也得忍,不能解釋」,那就變成都是拿著道理要求小孩,那可能父母的自我觀照不足,心態錯了也看不到。
所以為人父母、為人君、為人領導、為人老師,假如自我的反省不夠,都是先要求對方,那整個家庭、團隊那個氣氛一定比較壓抑。大家學了傳統文化好像悶悶的,這個都是來自於指責跟控制。學對了應該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才對,應該讓人家如沐春風。
這個自我觀照,在《韓詩外傳‧卷九》有一段是孟母自我的觀照,非常可貴。孟子小的時候,東邊的鄰居剛好殺豬,結果孟子就問他的母親,「東邊鄰居殺豬做什麼用?」他母親就說了一句,「要給你吃的」,順口說出來。他母親也很有警覺,自己反省後悔,觀照到我懷這個孩子的時候,「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可見您看,胎教在我們古代幾千年傳承都沒有斷過的,孟子是戰國時代的,他的母親都懂。「我是很認真做這個胎教,這個孩子現在慢慢有些知識,有些思考能力了,但這時候我反而騙他的話,那我是教他不守信用,這不對。」所以對一句話她也反省自己的態度不對,所以馬上到東家買肉給孟子吃,這個要彰顯母親是說話算話。其實我們跟孩子在應對當中,每天講這麼多話,有沒有每句話都很謹慎對待?所以孟母她這麼做,《詩經》裡面有講到,「宜爾子孫,繩繩兮」,就是教導子孫讓他一言一行都謹慎小心。孟母的這個反省,以至於信守承諾,就教育了她的孩子這樣的美德。所以賢母才能使兒子賢德。所以養不教,父母過,父母對孩子一生人格影響非常大。
同樣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宰相田稷,他做了三年的宰相,後來回到自己的家鄉,退休了。結果他獲得黃金百鎰,等於是兩千四百兩黃金,這個是相當大的一個數額,然後去侍奉他的母親。母親馬上問,「你怎麼有這麼多金子?」田稷回答,「我受的俸祿,三年累積下來的。」母親講,「你當宰相三年,你這三年都不吃東西,生活都不用用錢,不然怎麼可能存這麼多?你這麼當官不是我希望的。一個孝子侍奉父母親,他盡心盡力、真誠奉事就對了,取不義之物是不能夠拿進家裡面來的,這樣是讓父母擔憂、羞恥。況且國家對你信任,國君對你愛護,你居然還貪污這麼多錢,怎麼對得起國家、國君對你的栽培之恩?」所以叫他趕緊離開,然後該怎麼去懺悔彌補趕快去做。所以田稷非常慚愧,他回到朝廷,把錢歸還給公家,然後主動的請君王治他的罪,把他關起來。結果齊王非常敬佩他的母親,覺得他的母親非常賢德,就赦免了田稷的罪,而且讓他再做宰相。這個齊王也很有度量,當然也體會到有這樣的母親,這個孩子還是有德行的根基,只是一時迷糊,再施恩給他,那他一定會痛改前非。而且把這百鎰黃金賜給他母親,賜給田稷的母親。所以《詩經》上說,「宜爾子孫,繩繩兮」,就是教導孩子一舉一動要謹慎。
我們的孩子假如為官,還沒上任以前母親的教誨很重要,「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我們了解看看現在貪污受賄進監獄的人不少,他父母有沒有教導他?老師、當他領導的人有沒有教導他?要告訴他,「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你吃公家的俸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尤其古代以農立國,那繳的稅大部分都是農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勞。所以人能夠去體恤國恩,體恤所有這些納稅人的辛勞,他會盡心盡力來為民服務,不敢對不起這個薪水。
我們從這個事例也感覺得到,一個為官者他假如有母親的教導,以至於他有賢妻的輔助,他不容易犯國法。而往往很多貪官背後,要不是母親貪婪,就是太太很貪財,所以慢慢變成一個不好的助緣,結果人生就變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沒有辦法挽回。所以「妻賢夫禍少」,妻子對丈夫一生的事業影響非常大,先生很多情緒、心態不對,太太善巧一提醒,可能他的災禍就過去了。假如他這個脾氣忍不住,做錯決定,甚至可能跟人衝突,都後患無窮,甚至不可收拾都有可能。
我們曾經也聽到一個事例,她先生喝了酒,結果當天剛好他們家養了幾十隻鵝被鄰居給活活打死了。這個太太其實也很難過,但是心裡想,假如我告訴我先生,先生一定忿忿不平,找那個人理論,可能就會發生嚴重衝突。這個太太都能考慮得這麼遠,不是逞一時的情緒而已,算了算了,不要講了。自己流著眼淚把這鵝醃一醃,不要浪費。結果隔天,這個打他們家鵝的人突然暴斃死了,這個太太心裡一驚,「假如我昨天把這事告訴我先生,可能我先生去找他理論,跟他打起來,有可能就出人命,那就不可收拾了。」所以太太的修養,以至於父母的修養,都能適時的化解孩子的災禍、丈夫的災禍。所以這個「親有過,諫使更」非常重要。
所以歷史當中這些聖哲人確實都有父母的身教、言教的成就,才有後面他的功業、他的道業的輝煌。接著經文講: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這段就是我們上節課講的五倫十義,五倫當中其實有十個角色,每個人都盡他的道義、盡他本分。『父父』就是為父者盡到為父之道,盡到這一分本分道義,有沒有扛起家裡的重擔?有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個都是父道。『子子』,兒子有沒有盡為人子之道,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兄兄』就是兄長盡為兄之道,『弟弟』盡為弟之道。『夫夫、婦婦』就是丈夫盡為夫之道,妻子盡為妻之道。大家都盡本分,那家道一定端正。而每個家都端正,家庭又是整個社會的細胞,整個天下的細胞。
【正家而天下定矣。】
這個天下就安定了。所以從這句話就了解到結婚為什麼是大事,它維繫到天下的安定。所以結婚有責任要教好下一代,因為他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國家沒有好的下一代,這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哪怕現在賺再多的錢,最後還是下一代奢侈很快就敗光。像我們台灣社會,三、五十年前的人,大我們一輩到兩輩,特別勤奮努力,積累了不少財富,但忽略了下一代的教育,所以像我們這一代花錢就花得凶,幾十年積累的財富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揮霍得很厲害。所以「至要莫若教子」,這個非常關鍵。
在這段當中有個心態非常重要,我們看「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是自己要非常清楚自己的道要怎麼走,而不能看了這段以後變成去要求別人要行道,說「妳當太太的這樣做不對,你當兒子的這樣做不對,你當弟弟的這樣做不對」,這變成去要求了。要求,這個在心態上就不對了。首先我們自己還沒做到,要求別人,人家不能接受,「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不正己而求於人,鐵定人家心裡不是很服氣,在要求的過程當中對方就會有壓力。而你是以身教來影響他,「其身正,不令而行」,反而影響身邊的人,潛移默化當中發揮作用。而要求習慣了,到頭來要反省很困難。
所以五倫關係不能去指責要求別人要做到,自己做到,正己化人。包含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團隊當中,也不應該是站在一個指責要求的態度上。比方就有人說到,「在傳統文化單位裡面,給予同仁的薪資補助不可太高,要低一點,不然他會起貪心。」這個聽起來還挺有道理,但是就覺得聽完不順暢。所以人其實這個心還是挺敏銳的,他雖然一下子不能察覺,但感覺聽起來不是很舒服。為什麼?因為這個話,念頭上是要求,這已經不是覺悟的狀態。傳統文化是盡道義,我們應該是去關心他生活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去照顧好他,這個薪資的高低最根本的是在盡道義。今天他年輕,讓他多培一點福,為大眾服務,這個薪資可以不用太高;但是他已經結婚,他又有小孩,你必須要照顧他的家庭,這樣才能體現出道義出來,而不是體現出都是在要求而已,那我們這個態度本身也不在傳統文化。
所以「人能弘道」,不能把很多說法拿來當作自己要求別人的一個工具,那這些理都不圓融。同仁他有道義來承傳中華文化,我們也有道義要照顧好他的家庭,包含他的身體健康。你說,「他到傳統文化的單位就是來付出的,就應該付出的。」這聽起來好像也挺有道理,你看又是在要求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禮」體現在哪?你尊重他,你愛護他。「士為知己者死」,而你那個尊重、愛護就體現出傳統文化的精神,「愛人者人恆愛之」。而不是變成人家來了就馬上要求他,「你不要提什麼要求,你就是來付出的。」我們冷靜,我們都還在學習,我們也需要別人給我們護念,也需要別人理解。有人身心有些波動、有些瓶頸,那我們要體現出無微不至的協助、愛護,遭苦不捨。每個人在修學過程都有起起伏伏,哪個人有起伏,我們就是全心全意護念他、陪伴他。而不能他有瓶頸,我們的態度就是,「你是來付出的,你不能有什麼要求。」那我想這樣的態度,三個月、六個月這個人不生病才怪,這心裡就悶了。所以傳統文化應該體現出家的溫暖。師長教我們家文化,家文化怎麼都是要求?家不是要求的地方,家應該是彼此關愛、不離不棄這種氛圍才對。所以一個領導者的心態對整個團體的一種無形的風氣影響非常大。
我們看江蘇蘇州固鍀集團吳念博董事長,他非常有愛心,他帶出來的團隊個個有愛心。我們上次在河南許昌聽他分享一堂課,結果他那堂課不只他講,他團隊好多人上來講,而且那不是副總,也不是經理,是什麼?是他工廠裡面的領班。領班都很有愛心,帶著去關懷腦癱的孩子,關懷孤寡老人,還包含組成愛心車隊。因為三千多員工很多外地來的,他們的父母幾千里外來探望,有時候四點、五點凌晨到車站,他們愛心車隊就載著同仁去迎接他的父母,感覺就很溫馨,一個大家庭。今年中秋節他們訂最好的釣魚台的月餅,全中國最好的月餅,送給三千員工的父母,而且是快遞送到,在那個月餅裡還有一封孩子親筆寫給父母的信。所以他是落實孝道,都在這些細節當中體現出來。我們相信很多父母在讀家書的時候一定感動得流淚,同時又感覺到這個公司對他們老人的尊重、愛護。所以這段行道首先是自己力行,不去要求別人行道。
我們再看一百六十九句,經文我們一起念一下:
【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阨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教訓者。以道義為本。以巧辨為末。辭語者。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孝悌以致養為本。以華觀為末。人臣者。以忠正為本。以媚愛為末。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
我們看到這段完全在講治國重要的這些政策、這些風氣,你是掌握了本還是掌握了末。掌握枝末,本末倒置,到頭來可能是徒勞無功。而一開始就講到要使百姓富裕,要以農業生產為本,以流動性職業為末。這段在我們現在工商業社會讀起來會思考,這個是不是過時了?我們先來看三百二十七句,在一百五十一頁,我們看這段經文再來思考這個問題。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一個國家沒有九年糧食的基礎,那這種情況稱為財用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假如沒有六年的存糧,那這個是算國家有危機的徵兆;「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沒有三年的存糧,那這個國家就很不穩定,很可能一夕之間這個國家就毀滅掉了。為什麼?重大災難一來,沒有存糧,民以食為天,天下大亂,到時候搶水、搶糧食這些情況就非常嚴重。我們看這幾年,有時候遇到水災、風災,上百萬人受災的時候,國家沒有這些應變措施,真的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古人治國他不只防微杜漸,他還深謀遠慮,他得要為這些很可能突如其來的重大變故做準備。那我們看到這段要很冷靜,全世界這麼多國家有幾年的存糧?而治國者,幾個國家有這樣的防微杜漸的態度,這種遠慮?而我們冷靜看看這幾年天災的頻率愈來愈大,可不能事到臨頭再來做應變措施,那就為時已晚矣。所以這些經文確實對我們這個時代有高度的警覺。
所以接著還有方法講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三年耕作收成的糧食,多餘的要把它積蓄下來,三年可能就可以存一年的糧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九年可以存三年的糧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舉以樂」,這樣三十年通算下來,那就有十年的存糧,所以即使遇到水旱之災這樣的年頭,民無菜色就是老百姓也不會說挨餓,天子每天很安心的吃飯,而且還奏著音樂。因為他整個國家這樣治理就非常穩定,能應變重大的情況。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以農桑為本』是有他的道理。今天你假如真的沒有糧食,你那個名牌的手錶要幹什麼?你那個名牌的衣服,你說我這件衣服糧食可以買一噸,也沒用,沒糧食可以買了。所以在貞觀之治,唐太宗皇帝他就有講到他貞觀的施政,「唯思稼穡之艱,不以珠璣為寶」,常常會體恤到農民種田的辛勞,而不以珠光寶玉這些珍玩為寶。太宗講這話就很重要,皇帝不以這些奢侈品為貴,老百姓就不會去追求。所以之前季孫很憂患魯國很多盜賊,孔子告訴他,「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假如你沒有去追求這些金銀財寶,你都很重視道德的提升,生活又簡樸,你去鼓勵老百姓他也不願意去做盜賊。現在你也是貪婪無度,「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底下那些風氣都被你帶動起來了。所以自古以來,整個國家的政策非常重視農業,以農業為國家的上務,因為糧食危機足以動搖國本。其他工商業不景氣都還可以再調整,但在農業可不行。
而不只農業是本,包含工商業都應該找回它的本質。其實我們現在社會的風氣都是捨本逐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各種工藝以實用為根本;『以巧飾為末』,以雕琢裝飾為末。因為雕琢裝飾的東西都非常昂貴,你東西都花在昂貴上,都不是用在這些生活所需上,那個奢靡之風就非常的厲害。那人一奢靡,他的欲望控制不了。所以大家注意看、注意觀察,歐美國家看起來他很富裕,都是負債最嚴重的國家。所以這個時代,人假如不冷靜觀察,完全被表相欺騙。誰去了美國會說美國窮?可是他卻是全世界負債最嚴重的國家。歐洲,我們都覺得歐洲是最富有的,你看幾個國家破產了。其他國家不可能破產,可是這一、二百年來所謂的資本主義走得最前端的,他們的生活、物質是最享受的,結果破產了。所以這個貧富可不能看這些表相,有一句俗話講「富在知足」,不知足的人他是不可能富的,他鐵定貧。社會風氣就一直很虛榮、虛華,他買了,新款出來還想再買,統統一輩子貸款借錢。而且這些奢侈的國家用錢用到什麼?用到第二代子孫的錢、第三代子孫的錢。這個時代民主社會都看眼前利益,都開支票,花的都是後代子孫的錢,這是不符合道理的,但是卻在所謂的發達國家當中頻頻出現。所以不對照經典都看不出他們這些做法上的錯誤。
『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商人買賣經商以流通貨物、民生必需品為本,而以出售珍奇之物牟利為末。因為這些珍奇的東西就會讓人攀比,甚至於晚上睡覺也在想要去買這些東西。所以為什麼奢侈的風氣不能夠形成?一形成,人那些貪念放不下去。我們還曾經聽過為了買手機,買這些電器用品,叫他爸爸去賣一顆腎,這種話都講得出來。所以欲是深淵,掉進去之後都無法自拔。
所以這三點,『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都是追求這些奢華,基本上這樣的國家負債的人占的比例比較多,歐美的現象就很明顯。我們再看回來這個農、工、商三個行業,而農又是這三個行業的本。所以在古代,假如違背根本趨向枝末的話,那在《漢書》裡就有講到,「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吃的人很多,生產的人很少,那這個天下的災難就要到了,最後一定沒糧食。而且這個奢靡之風一起,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沉溺在這些欲望,所以很奢侈。「是天下之大賊矣」,這天下的禍患就要到了。這個是《漢書》上的教誨。
我們再就崔寔《政論》,這也是《群書治要》六十五本當中的一本,他提到的一段教誨,原文就講到,「且世奢服僭」,這整個社會的風氣奢侈,大家的生活所需,吃也好、穿也好,統統都超過了他的身份。在古代,一個人住,一個人穿、吃,他都是有節度的。你的這個身份他穿的這些服飾,這樣老百姓才有一種分寸。你看現在很多家庭父母賺很少錢,可是孩子跟人家攀比花錢很凶,這個家都沒有辦法接濟。所以古聖先賢看得出來,老百姓沒有這麼強的定力,你用一些制禮作樂,這禮懂得去規範,包含那個很昂貴的衣服,幾品以上的官員穿,它都有度。結果現在人一有錢,開的都是最好的車子,有時候玻璃窗拉下來吐一口檳榔出來,他很沒有修養,他有錢他就很跩。大家慢慢的風氣變什麼?有錢就高人一等,就拼命賺錢,甚至於炫耀,都買這些舶來品,好像就要把人家比下去。這些亂象在古代沒有,古代懂得制禮來讓老百姓生活有分寸。所以整個奢侈僭越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收入的這些行為都出來了。
所以「無用之器貴」,大家在比,那個又不是生活所需的東西大家就去買,而且這東西又特別貴。我還聽一個笑話,說有一個商品,那也不是日用品,就一個裝飾品,賣兩萬沒人買,放了很久都沒人買,這老闆一時興起,賣二十萬,很快就賣掉了。兩萬沒人買,二十萬有人買,那買回去到底幹什麼?買回去就是要告訴別人這是二十萬買的,那是炫耀用的又不是拿來用。所以這些風氣不可長。所以「本務之業賤矣」,就變成農業賺不到什麼錢,這些商業一下子就買入賣出就賺很多的錢,農業被輕賤。
接著「農桑勤而利薄」,農民很勤奮但是賺的錢很少,工商業很安逸,但收入很豐厚。那農民看了心酸,接著不耕田了,「農民輟耒而雕鏤」,不種田反而去雕刻,反而從事手工,做些可以賣得比較貴的物品。這都是風氣使然,讓農民都不願意做他的本業。而「工女投杼而刺文」,女子也不紡織了,都去刺繡賣給那些達官人家。其實女子不紡織很有可能就有人沒衣服穿,農民不耕作就可能有人餓死。可是農民跟女子去生產的這些東西沒有了都不會有事,沒問題,只是沒有這些奢侈品而已。所以接著這種風氣繼續下去,「躬耕者少,末作者眾」,投入工商的人愈來愈多,農業的人愈來愈少。在我們現在很多農民統統進入大都市,沒有人耕作,農業生產少。這個再推演下去,還是覺得古時候所傳下來這些社會的秩序、原理原則不可輕動。
第一,農民進入大都市,他真的賺到錢了嗎?整個大都市的奢華之風遠遠超過鄉下,幾個人不染?染上這個虛華,夠他花嗎?很多農民染上了都市這些習氣,回到家裡面反而是家裡面的災難。出去攀比,怕沒面子,還往家裡拿錢都有可能。所以我們接觸一些鄉下的同胞,有的都反應,到城市裡染上一堆習氣,讓家裡災禍很大。甚至到大都市去造成離婚的例子非常多,女子到都市去慕虛榮就拋下丈夫跟孩子。所以這個虛榮心對人心的殺傷力非常大。
再來,沒有農民耕作,用大規模的機器(大型機器)、農藥、化肥去種田,不用傳統的農耕,看起來,「不錯,生產還是很多。」所以這個時代都不能看表面。第一,農藥、化肥下去,這塊地幾年以後就不能用了。不能用,以後吃什麼?我們現在幹的都是殃及子孫的事情。再來,「不管了,不能用,以後的事以後算吧。」但是這樣方式種出來的東西可以吃嗎?裡面有多少傷害身體的物質?我們聽說那農民種的東西自己不吃。沒噴農藥的地方,他自己家裡才敢吃。不行,都沒有良心了。而我們看農藥、化肥這些東西都有毒,最後吃到誰身上?人類。吃了以後現在病一大堆,十幾歲、二十幾歲就慢性病的都有,所以癌症變成本世紀奪人生命的殺手。那我們再想一想,病從口入,現在吃的都有毒,請問我們花在醫藥費上的龐大支出怎麼算?這個足以拖垮國家的財政。可是這個卻是因為沒有用傳統農耕延伸出來的毒害跟付出的代價。所以這些事情都不深思,我們就糊裡糊塗順著本來的做法,到頭來出現狀況的時候都很難扭轉。
所以現在農民都入城市了,幾個人種田?再過十年,另外一個思考要來了,幾個人會種田?都不會。我們在大都市長大的都不會種田。到時候真正出現一些重大的災禍的時候,一時間還不知道怎麼來生活,怎麼來生產。所以這個延伸的目前的社會現象不得不思考。我們最近接觸一些政府官員,他們真正去關注到農業的時候,真的感覺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說本來想說改善土質,突然不只土質出了問題,水也出了問題,空氣也出了問題,全面污染。都是急功近利,沒有為長遠去打算,對整個大自然的掠奪只為了滿足一個欲望,又不是什麼生活所需的東西。真正我們正視這些問題,要非常篤定的來做對的事情。所以現在支持傳統農耕,那是真正愛大地,真正愛後代子孫,也是自愛。不要都吃這些有毒的東西,這是三餐在吃毒。
所以大家都去做工商,耕作的人少了。土地雖然都開墾了,「生土雖皆墾乂,故地功不致」,沒有人去呵護、去施肥,反而都是農藥、化肥。所以假如「苟無力穡」,沒有人用心去耕作,「焉得有年」,怎麼可能會有豐收。「財鬱蓄而不盡出,百姓窮匱而為奸寇」,這種奢華風氣一形成,反而是壟斷市場的這些豪富掌握了國家的財富。
所以以前為什麼叫「士農工商」,這個次序有道理。士是讀書人,他明白治國的這些方略智慧,他會安排妥當,他不會讓這個不好的風氣繼續延伸下去。而且他是辦政治,政治環境好,各行各業才能夠運轉。所以士在先。接著「民以食為天」,農,你不重視農業,人家都不耕作了,以後怎麼生存?工,工是這些生活所需品。接著是商,商最重要的功能是什麼?這邊不足,這邊過剩,它這個通貨能夠讓這個不足的地方可以補充這些貨物,這是它的整個功能,而不是帶動社會的奢華。
我們看在《管子》教誨當中有句話說道,「商賈在朝,則貨財上流」。這個商賈在朝,在朝廷,這有兩種意思。就是在朝廷裡做生意的人不少,現在很多民主國家是這樣,他又是政府官員他又兼著做生意,那他的政策不都立在有利於他的地方,那他那個壟斷就不得了。另外一個意思是商人跟政府官員密切合作,變官商勾結。這個時候貨財上流,整個國家的財富都聚積在這些人的手上,這時候麻煩了。他們有錢到富可敵國,連總統、連國家領導人都不能不買他的帳,「我不支持你,你選舉選不上。」那這個在利益上這麼大的影響,這個時候辦政治的人還能夠公正嚴明嗎?還是變成利益輸送?所以古代「重農抑商」並不是沒有道理。
甚至於我們小時候所接觸的一些觀念,其實背後都是財團他在做,他說這個東西非常好很營養,吃了多好。其實不一定是這樣,但是他背後就是很有錢,他買廣告,甚至於編到書裡面去,他有那個管道他可以做得到。所以民主政治假如不把人教好,真的有可能變金錢政治。其實都是被有錢的人在掌控很多國家的政策,那愈有錢的人愈積聚錢財,那個貧富差距愈大,人心的不平跟怨就變成社會不安的因素。有時候看好像沒什麼,真正到了臨界點,它就會造成很大的動亂,這個不得不去深思。所以很多社會現在討厭富人的這個風氣比較盛。所以社會還是要公平。
再來,有錢人,在古代孔子強調「富而好禮」,也要受教育,他懂得尊重人,不是壓榨人,不是有錢了去欺壓別人,以至於是懂得去愛人、去布施、去行善,這樣社會才能安定。所以錢財在少數人手上,百姓窮困最後沒飯吃就變奸寇。
「是以倉廩空而囹圄實」,倉庫裡都沒有米,反而監獄關了一堆人,因為沒飯吃生歹念。「一穀不登則飢餒流死」,假如有一年荒年到了,可能餓死的人就不在少數。「上下俱匱無以相濟」,上位者跟下位者都沒有錢沒有糧食,沒有辦法互相接濟。「國以民為根」,國家以人民為根本;「民以穀為命」,人民以糧食為命。「命盡則根拔」,你沒有糧食他就沒命,那人民命都沒了,國家的根基就連根拔起。所以「根拔則本顛」,百姓都生存不下去,那國家很容易就顛覆掉了。所以很多朝代的農民起來反抗,那都是活不下去最後造成的亂象。「此最國家之毒憂」,這是國家最大的擔憂、禍患。「可為熱心者也」,憂國憂民的人是最擔憂的。
我們在讀這一段,現在很多人很有錢,好像人民還是吃得到東西。雖然吃得到,但是吃得非常不健康,之後所耗費的醫療費用相當高。再來,只要是奢侈之風強,還是奸寇非常多,所以這個值得我們留心。現在犯罪率愈來愈高,你說這些人又不是沒有東西吃,怎麼犯罪?都是詐騙的多。他為什麼詐騙?因為他奢侈習慣了,他沒得用,他就動歪腦筋。以前的人是逼到沒飯吃了才犯罪,現在的人是滿足不了欲望就犯罪。而《管子》其實在春秋時代就講出來,一個國家奢侈,花費就非常大;花費大,老百姓就貧窮,「國侈則用費,用費則民貧」。「民貧」,沒錢還要裝闊、還要享受,「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所以「奸巧之所生,生於匱不足」,他不滿足;「匱不足之所生,生於侈」,奢侈;「侈之所生,生於毋度」,從小就沒有儲蓄節儉的觀念,揮霍無度。所以每個人從小沒有好的家教,哪有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所以國家最著急的是什麼事情?量入為出,在衣服、在生活的花費當中懂得節儉,這個才是國家最急的。所以《管子》的原話講,「審度量,節衣服,儉財用,禁侈泰」,禁止奢侈的風氣。我們看很多地區招待客人二、三十道菜,吃了差不多十分之一,其他全部倒掉。心痛,這個是要禁止的。有些國家是你吃東西不能剩,剩了要罰錢,這個是具體珍惜資源的做法。所以我們記得小的時候,這也是很好的提倡,政府鼓勵我們吃「梅花餐」,梅花五朵花瓣,五菜一湯,不要奢侈。由上位者來提倡,造成風氣非常好。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講的,『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阨而忘善』,他貧窮了,生活都有困難,他覺得很困厄,他很難去行善。『富則樂而可教』,他不會為生活擔憂,很充裕,那就很好教導。《管子》也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同樣的道理。
接著經文講,『教訓者,以道義為本,以巧辨為末』,教育訓導他人以道德仁義為本,以巧言善辯為末。但我們現在有個風氣,你會欣賞別人口若懸河,辯才無礙,「這個人口才真好」。但那個是枝末,言語符不符合道義,言語懇不懇切、真不真誠,這個才是本。不然人都花功夫到枝末上,巧言令色就不好了。『辭語者,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言辭說話以信順(誠信順理)為本,以奇異華麗(話講得很動聽)為枝末。康熙皇帝他就有勸導他的子孫不要聽這些虛言的奉承。他舉了個例子,他從小跟一位故交學射箭,教他很多年。他射箭,所有的人都說他射得太好了,但是他這個老朋友都說他射得不好。他說這個朋友才是真正在讓我進步,他講的都是實話,旁邊的人全部都說好,那都是在諂媚我。所以「以詭麗為末」。
『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這個「列士」指讀聖賢書的人,以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孝悌為本」,以交友應酬為枝末,這個講得非常重要。而事實上我們現在跟人相處,你要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往往憑什麼感覺?「他講的話我很歡喜」、「他好像對我很好」,都是這種憑感覺,這個不理智。我們小的時候爺爺是這麼教的,「這個朋友能不能交,看他孝不孝順父母。」哪是說他對我怎麼樣?所以現在女孩子找對象,「他對我好就好了」,這些都是情感的判斷,不準確。這個判斷才對,「孝悌為本」。很會跟人家攀交情、應酬的,這個反而不是很實在的人。
所以在漢朝有一個很有名的讀書人郭林宗,他很有學問,有一天剛好在田園裡,下了雨,當地的農民統統都跑到大樹下避雨,他剛好也在那裡。所有的農民一去避雨,雙手一攤、兩腳一跨,就很放鬆,就在那休息,但動作就比較粗魯。唯一看到一個人,縱使避雨,舉止非常端正,一絲一毫的放縱都沒有。這郭林宗也很不簡單,「這個人很特別」,然後就請他,可不可以讓他到家裡住一宿?他也很歡喜,就帶他去家裡住,這個人叫茅容。在《德育故事》裡有這個故事。他就覺得這個人應該是本質非常好。結果到他們家住,隔天他看到茅容在準備雞肉,他心裡想應該是要招待我這個客人。結果這個菜弄好了端去給他媽媽吃,然後招待郭林宗招待蔬菜,跟他一起吃。好的食物留給媽媽吃,假如你是這個客人,你做何感受?所以我們人還是私情比較重,「怎麼這麼不熱情,招待媽媽沒有招待我?」但是郭林宗看到這個情況,起來給他行禮,「慚愧,我不如你,那些好吃的我都先拿給朋友吃,不能像你這樣絕對首先考慮父母親,你這個孝心是真的,我這個還是攀一些關係,還是有功利心在交朋友。」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接著講,『孝悌以致養為本,以華觀為末』,落實孝悌應該盡心奉養為本,圖表面講排場這個是末。你給父母祝壽辦一百桌,平常都不好好愛護陪伴父母,或者喪事的時候花一堆錢敲鑼打鼓。其實那個都是虛的東西,反而是生前盡心盡力奉養這個才是真孝。所以人假如講排場,多少財富統統會花在根本沒意義的地方。『人臣者,以忠正為本,以媚愛為末』,為人臣者以忠誠正直為本,以諂媚討好為末。所以忠誠正直是非常重要的美德,也是為人臣的本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會扮演臣子的角色。要問問自己,我跟領導提過意見沒有?提過幾次意見?「人非聖賢」,領導又不是聖賢,假如我們連一次都沒有提,那我們這個忠正體現不出來。而我們不敢提,我們內心怕什麼?這個就是我們的習氣,這個就是我們要對治的地方。講了之後怕失去什麼,這個就是我們的欲,正直就體現不出來,所以「無欲則剛」。其實人只要循中道,老天爺照顧,又不是誰給你福報,要盡本分。「忠正為本,媚愛為末」。
『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這五點能夠真正抓到根本,仁義就會興盛,這個風氣就會興盛。『離本守末』,棄離本,守枝末,『則道德崩』,道德就會崩潰。這一段也是為政守住根本、不追求枝末的重要的教誨。
那這節課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上一節課講到的一百六十八句「家人卦」這個「彖辭」裡的教誨。經文我們接著看到的是:
【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在家庭當中是有非常公正嚴明的君長,一個家當中也有領導者,誰是『嚴君』?『父母之謂也』,當父母的也是當「君」。所以一個父母親要能稱職,那他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他以身作則,當孩子的榜樣;親,不離不棄,愛護關懷;師,適時的給予他教導。這個「嚴」字,該威嚴、該訓斥的時候不可濫慈悲。像現在父親有時候顯不出威嚴出來,好像陪孩子的時間少,心裡有愧疚感,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孩子被寵壞了。其實跟孩子相處,在我們全心全意陪伴他,他可以感覺得到,並不一定是要多少時間。我們看古代很多為官者,他們忠貞愛國,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不一定是很多,但每次陪伴孩子,孩子都可以感覺到他的全心全意,還有父親的人格修養。再加上母親的引導,讓他更能體會到父親的不容易,父親的盡忠愛國。所以母親引導孩子體恤父親的辛勞,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回想成長過程當中,父親對我們行為的一種規範、約束力量特別強。父親不用說一句話,光是眼神就很有威懾力,我們都不敢造次。現在看父母都在場,孩子鬧翻天的都有,管不了。別人的孩子,我們也還不夠信任,也不敢馬上就去制止、規勸。所以父親一定要有威嚴,父嚴母慈。當然嚴中也要有慈,慈中也要有嚴,這個算是恩威並濟,很重要。
而母親威嚴也是很有力量。我們從歷史當中都知道,孟子是孟母教育出來的聖人,不只從境教當中著手,「昔孟母,擇鄰處」,給孟子找一個非常好的成長、學習環境。現在也很多家長懂得這個道理,找學校附近,當然最好這個學校要推展《弟子規》,推展倫理道德教育,那這個風氣一定會影響到周圍。下一句「子不學,斷機杼」,這個很有威嚴,機會教育抓得很準。孩子錯了你不導正他,他養成習慣就不好修正。
所以孟子在年少的時候讀書,他的母親剛好在紡織,結果孟子突然停止讀書,停了一段時間接著又讀,他的母親觀察知道他剛剛一定是忘了,不熟,接著把他找過來就問他,「剛剛念書念一半怎麼中斷了?」他講,「那些不熟,忘了,後來才又想起來。」結果他的母親就拿刀把正在織的布把它剪斷,相信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知道織一匹布是很辛苦的,所以這個動作做下去,相信孟子當下是非常震動,印象深刻。母親這麼一剪就警戒他,讀書用功要精進不懈怠,才能讀得熟,不然整個讀書的學問道德都不紮實,很難提升。所以孟子對於課業不敢懈怠,不敢再出現這種讀了就會忘記哪一段的狀況,一定把書熟讀,可能是多少百遍之後才敢進一步再學習,不敢絲毫鬆懈。所以從那次以後,孟子就沒有再出現忘了經文的情況,這個是抓住一個機會點。
我們在管教孩子,我們自己當父母的人常常都是盯著孩子,哪個行為不對,我藉這個機會教育他。教兒教女先教自己。有時候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心態不對,但假如都是關注在指導孩子而忽略了先要教育自己,這樣也會出現自己的身教不夠但言教較多,孩子心裡有不服氣。縱使這個孩子比較善良,他也接受,但就會覺得不是那麼心悅誠服。舉個例子,孩子早上在打掃,母親過來,「某個東西是不是你用壞的?」確實不是孩子用壞的,孩子做解釋,「我絕對沒有這麼做。」那這個事情是母親誤會孩子,按常理來講,應該是母親要說,「對不起,對不起,我誤會你了。」我們當父母的人學傳統文化也是這幾年,我們也還不是聖人,但是我們的專注點完全在看孩子。誤會他了,接著又告訴他,「縱使媽媽誤會你,你也要忍,你不能解釋。」這個道理好像乍聽之下沒有錯,但是就覺得怪怪的,不是很順暢。你今天假如是當老師的,說「母親誤會你,但母親還不知道她誤會你,那你當孩子的當然要能忍得下來,不可以忤逆」,這對的。但母親當下已經知道自己錯怪了他,還要要求說,「那你也得忍,不能解釋」,那就變成都是拿著道理要求小孩,那可能父母的自我觀照不足,心態錯了也看不到。
所以為人父母、為人君、為人領導、為人老師,假如自我的反省不夠,都是先要求對方,那整個家庭、團隊那個氣氛一定比較壓抑。大家學了傳統文化好像悶悶的,這個都是來自於指責跟控制。學對了應該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才對,應該讓人家如沐春風。
這個自我觀照,在《韓詩外傳‧卷九》有一段是孟母自我的觀照,非常可貴。孟子小的時候,東邊的鄰居剛好殺豬,結果孟子就問他的母親,「東邊鄰居殺豬做什麼用?」他母親就說了一句,「要給你吃的」,順口說出來。他母親也很有警覺,自己反省後悔,觀照到我懷這個孩子的時候,「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可見您看,胎教在我們古代幾千年傳承都沒有斷過的,孟子是戰國時代的,他的母親都懂。「我是很認真做這個胎教,這個孩子現在慢慢有些知識,有些思考能力了,但這時候我反而騙他的話,那我是教他不守信用,這不對。」所以對一句話她也反省自己的態度不對,所以馬上到東家買肉給孟子吃,這個要彰顯母親是說話算話。其實我們跟孩子在應對當中,每天講這麼多話,有沒有每句話都很謹慎對待?所以孟母她這麼做,《詩經》裡面有講到,「宜爾子孫,繩繩兮」,就是教導子孫讓他一言一行都謹慎小心。孟母的這個反省,以至於信守承諾,就教育了她的孩子這樣的美德。所以賢母才能使兒子賢德。所以養不教,父母過,父母對孩子一生人格影響非常大。
同樣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宰相田稷,他做了三年的宰相,後來回到自己的家鄉,退休了。結果他獲得黃金百鎰,等於是兩千四百兩黃金,這個是相當大的一個數額,然後去侍奉他的母親。母親馬上問,「你怎麼有這麼多金子?」田稷回答,「我受的俸祿,三年累積下來的。」母親講,「你當宰相三年,你這三年都不吃東西,生活都不用用錢,不然怎麼可能存這麼多?你這麼當官不是我希望的。一個孝子侍奉父母親,他盡心盡力、真誠奉事就對了,取不義之物是不能夠拿進家裡面來的,這樣是讓父母擔憂、羞恥。況且國家對你信任,國君對你愛護,你居然還貪污這麼多錢,怎麼對得起國家、國君對你的栽培之恩?」所以叫他趕緊離開,然後該怎麼去懺悔彌補趕快去做。所以田稷非常慚愧,他回到朝廷,把錢歸還給公家,然後主動的請君王治他的罪,把他關起來。結果齊王非常敬佩他的母親,覺得他的母親非常賢德,就赦免了田稷的罪,而且讓他再做宰相。這個齊王也很有度量,當然也體會到有這樣的母親,這個孩子還是有德行的根基,只是一時迷糊,再施恩給他,那他一定會痛改前非。而且把這百鎰黃金賜給他母親,賜給田稷的母親。所以《詩經》上說,「宜爾子孫,繩繩兮」,就是教導孩子一舉一動要謹慎。
我們的孩子假如為官,還沒上任以前母親的教誨很重要,「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我們了解看看現在貪污受賄進監獄的人不少,他父母有沒有教導他?老師、當他領導的人有沒有教導他?要告訴他,「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你吃公家的俸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尤其古代以農立國,那繳的稅大部分都是農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勞。所以人能夠去體恤國恩,體恤所有這些納稅人的辛勞,他會盡心盡力來為民服務,不敢對不起這個薪水。
我們從這個事例也感覺得到,一個為官者他假如有母親的教導,以至於他有賢妻的輔助,他不容易犯國法。而往往很多貪官背後,要不是母親貪婪,就是太太很貪財,所以慢慢變成一個不好的助緣,結果人生就變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沒有辦法挽回。所以「妻賢夫禍少」,妻子對丈夫一生的事業影響非常大,先生很多情緒、心態不對,太太善巧一提醒,可能他的災禍就過去了。假如他這個脾氣忍不住,做錯決定,甚至可能跟人衝突,都後患無窮,甚至不可收拾都有可能。
我們曾經也聽到一個事例,她先生喝了酒,結果當天剛好他們家養了幾十隻鵝被鄰居給活活打死了。這個太太其實也很難過,但是心裡想,假如我告訴我先生,先生一定忿忿不平,找那個人理論,可能就會發生嚴重衝突。這個太太都能考慮得這麼遠,不是逞一時的情緒而已,算了算了,不要講了。自己流著眼淚把這鵝醃一醃,不要浪費。結果隔天,這個打他們家鵝的人突然暴斃死了,這個太太心裡一驚,「假如我昨天把這事告訴我先生,可能我先生去找他理論,跟他打起來,有可能就出人命,那就不可收拾了。」所以太太的修養,以至於父母的修養,都能適時的化解孩子的災禍、丈夫的災禍。所以這個「親有過,諫使更」非常重要。
所以歷史當中這些聖哲人確實都有父母的身教、言教的成就,才有後面他的功業、他的道業的輝煌。接著經文講: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這段就是我們上節課講的五倫十義,五倫當中其實有十個角色,每個人都盡他的道義、盡他本分。『父父』就是為父者盡到為父之道,盡到這一分本分道義,有沒有扛起家裡的重擔?有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個都是父道。『子子』,兒子有沒有盡為人子之道,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兄兄』就是兄長盡為兄之道,『弟弟』盡為弟之道。『夫夫、婦婦』就是丈夫盡為夫之道,妻子盡為妻之道。大家都盡本分,那家道一定端正。而每個家都端正,家庭又是整個社會的細胞,整個天下的細胞。
【正家而天下定矣。】
這個天下就安定了。所以從這句話就了解到結婚為什麼是大事,它維繫到天下的安定。所以結婚有責任要教好下一代,因為他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國家沒有好的下一代,這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哪怕現在賺再多的錢,最後還是下一代奢侈很快就敗光。像我們台灣社會,三、五十年前的人,大我們一輩到兩輩,特別勤奮努力,積累了不少財富,但忽略了下一代的教育,所以像我們這一代花錢就花得凶,幾十年積累的財富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揮霍得很厲害。所以「至要莫若教子」,這個非常關鍵。
在這段當中有個心態非常重要,我們看「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是自己要非常清楚自己的道要怎麼走,而不能看了這段以後變成去要求別人要行道,說「妳當太太的這樣做不對,你當兒子的這樣做不對,你當弟弟的這樣做不對」,這變成去要求了。要求,這個在心態上就不對了。首先我們自己還沒做到,要求別人,人家不能接受,「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不正己而求於人,鐵定人家心裡不是很服氣,在要求的過程當中對方就會有壓力。而你是以身教來影響他,「其身正,不令而行」,反而影響身邊的人,潛移默化當中發揮作用。而要求習慣了,到頭來要反省很困難。
所以五倫關係不能去指責要求別人要做到,自己做到,正己化人。包含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團隊當中,也不應該是站在一個指責要求的態度上。比方就有人說到,「在傳統文化單位裡面,給予同仁的薪資補助不可太高,要低一點,不然他會起貪心。」這個聽起來還挺有道理,但是就覺得聽完不順暢。所以人其實這個心還是挺敏銳的,他雖然一下子不能察覺,但感覺聽起來不是很舒服。為什麼?因為這個話,念頭上是要求,這已經不是覺悟的狀態。傳統文化是盡道義,我們應該是去關心他生活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去照顧好他,這個薪資的高低最根本的是在盡道義。今天他年輕,讓他多培一點福,為大眾服務,這個薪資可以不用太高;但是他已經結婚,他又有小孩,你必須要照顧他的家庭,這樣才能體現出道義出來,而不是體現出都是在要求而已,那我們這個態度本身也不在傳統文化。
所以「人能弘道」,不能把很多說法拿來當作自己要求別人的一個工具,那這些理都不圓融。同仁他有道義來承傳中華文化,我們也有道義要照顧好他的家庭,包含他的身體健康。你說,「他到傳統文化的單位就是來付出的,就應該付出的。」這聽起來好像也挺有道理,你看又是在要求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禮」體現在哪?你尊重他,你愛護他。「士為知己者死」,而你那個尊重、愛護就體現出傳統文化的精神,「愛人者人恆愛之」。而不是變成人家來了就馬上要求他,「你不要提什麼要求,你就是來付出的。」我們冷靜,我們都還在學習,我們也需要別人給我們護念,也需要別人理解。有人身心有些波動、有些瓶頸,那我們要體現出無微不至的協助、愛護,遭苦不捨。每個人在修學過程都有起起伏伏,哪個人有起伏,我們就是全心全意護念他、陪伴他。而不能他有瓶頸,我們的態度就是,「你是來付出的,你不能有什麼要求。」那我想這樣的態度,三個月、六個月這個人不生病才怪,這心裡就悶了。所以傳統文化應該體現出家的溫暖。師長教我們家文化,家文化怎麼都是要求?家不是要求的地方,家應該是彼此關愛、不離不棄這種氛圍才對。所以一個領導者的心態對整個團體的一種無形的風氣影響非常大。
我們看江蘇蘇州固鍀集團吳念博董事長,他非常有愛心,他帶出來的團隊個個有愛心。我們上次在河南許昌聽他分享一堂課,結果他那堂課不只他講,他團隊好多人上來講,而且那不是副總,也不是經理,是什麼?是他工廠裡面的領班。領班都很有愛心,帶著去關懷腦癱的孩子,關懷孤寡老人,還包含組成愛心車隊。因為三千多員工很多外地來的,他們的父母幾千里外來探望,有時候四點、五點凌晨到車站,他們愛心車隊就載著同仁去迎接他的父母,感覺就很溫馨,一個大家庭。今年中秋節他們訂最好的釣魚台的月餅,全中國最好的月餅,送給三千員工的父母,而且是快遞送到,在那個月餅裡還有一封孩子親筆寫給父母的信。所以他是落實孝道,都在這些細節當中體現出來。我們相信很多父母在讀家書的時候一定感動得流淚,同時又感覺到這個公司對他們老人的尊重、愛護。所以這段行道首先是自己力行,不去要求別人行道。
我們再看一百六十九句,經文我們一起念一下:
【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阨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教訓者。以道義為本。以巧辨為末。辭語者。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孝悌以致養為本。以華觀為末。人臣者。以忠正為本。以媚愛為末。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
我們看到這段完全在講治國重要的這些政策、這些風氣,你是掌握了本還是掌握了末。掌握枝末,本末倒置,到頭來可能是徒勞無功。而一開始就講到要使百姓富裕,要以農業生產為本,以流動性職業為末。這段在我們現在工商業社會讀起來會思考,這個是不是過時了?我們先來看三百二十七句,在一百五十一頁,我們看這段經文再來思考這個問題。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一個國家沒有九年糧食的基礎,那這種情況稱為財用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假如沒有六年的存糧,那這個是算國家有危機的徵兆;「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沒有三年的存糧,那這個國家就很不穩定,很可能一夕之間這個國家就毀滅掉了。為什麼?重大災難一來,沒有存糧,民以食為天,天下大亂,到時候搶水、搶糧食這些情況就非常嚴重。我們看這幾年,有時候遇到水災、風災,上百萬人受災的時候,國家沒有這些應變措施,真的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古人治國他不只防微杜漸,他還深謀遠慮,他得要為這些很可能突如其來的重大變故做準備。那我們看到這段要很冷靜,全世界這麼多國家有幾年的存糧?而治國者,幾個國家有這樣的防微杜漸的態度,這種遠慮?而我們冷靜看看這幾年天災的頻率愈來愈大,可不能事到臨頭再來做應變措施,那就為時已晚矣。所以這些經文確實對我們這個時代有高度的警覺。
所以接著還有方法講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三年耕作收成的糧食,多餘的要把它積蓄下來,三年可能就可以存一年的糧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九年可以存三年的糧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舉以樂」,這樣三十年通算下來,那就有十年的存糧,所以即使遇到水旱之災這樣的年頭,民無菜色就是老百姓也不會說挨餓,天子每天很安心的吃飯,而且還奏著音樂。因為他整個國家這樣治理就非常穩定,能應變重大的情況。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以農桑為本』是有他的道理。今天你假如真的沒有糧食,你那個名牌的手錶要幹什麼?你那個名牌的衣服,你說我這件衣服糧食可以買一噸,也沒用,沒糧食可以買了。所以在貞觀之治,唐太宗皇帝他就有講到他貞觀的施政,「唯思稼穡之艱,不以珠璣為寶」,常常會體恤到農民種田的辛勞,而不以珠光寶玉這些珍玩為寶。太宗講這話就很重要,皇帝不以這些奢侈品為貴,老百姓就不會去追求。所以之前季孫很憂患魯國很多盜賊,孔子告訴他,「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假如你沒有去追求這些金銀財寶,你都很重視道德的提升,生活又簡樸,你去鼓勵老百姓他也不願意去做盜賊。現在你也是貪婪無度,「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底下那些風氣都被你帶動起來了。所以自古以來,整個國家的政策非常重視農業,以農業為國家的上務,因為糧食危機足以動搖國本。其他工商業不景氣都還可以再調整,但在農業可不行。
而不只農業是本,包含工商業都應該找回它的本質。其實我們現在社會的風氣都是捨本逐末。『百工者,以致用為本』,各種工藝以實用為根本;『以巧飾為末』,以雕琢裝飾為末。因為雕琢裝飾的東西都非常昂貴,你東西都花在昂貴上,都不是用在這些生活所需上,那個奢靡之風就非常的厲害。那人一奢靡,他的欲望控制不了。所以大家注意看、注意觀察,歐美國家看起來他很富裕,都是負債最嚴重的國家。所以這個時代,人假如不冷靜觀察,完全被表相欺騙。誰去了美國會說美國窮?可是他卻是全世界負債最嚴重的國家。歐洲,我們都覺得歐洲是最富有的,你看幾個國家破產了。其他國家不可能破產,可是這一、二百年來所謂的資本主義走得最前端的,他們的生活、物質是最享受的,結果破產了。所以這個貧富可不能看這些表相,有一句俗話講「富在知足」,不知足的人他是不可能富的,他鐵定貧。社會風氣就一直很虛榮、虛華,他買了,新款出來還想再買,統統一輩子貸款借錢。而且這些奢侈的國家用錢用到什麼?用到第二代子孫的錢、第三代子孫的錢。這個時代民主社會都看眼前利益,都開支票,花的都是後代子孫的錢,這是不符合道理的,但是卻在所謂的發達國家當中頻頻出現。所以不對照經典都看不出他們這些做法上的錯誤。
『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奇為末』,商人買賣經商以流通貨物、民生必需品為本,而以出售珍奇之物牟利為末。因為這些珍奇的東西就會讓人攀比,甚至於晚上睡覺也在想要去買這些東西。所以為什麼奢侈的風氣不能夠形成?一形成,人那些貪念放不下去。我們還曾經聽過為了買手機,買這些電器用品,叫他爸爸去賣一顆腎,這種話都講得出來。所以欲是深淵,掉進去之後都無法自拔。
所以這三點,『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都是追求這些奢華,基本上這樣的國家負債的人占的比例比較多,歐美的現象就很明顯。我們再看回來這個農、工、商三個行業,而農又是這三個行業的本。所以在古代,假如違背根本趨向枝末的話,那在《漢書》裡就有講到,「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吃的人很多,生產的人很少,那這個天下的災難就要到了,最後一定沒糧食。而且這個奢靡之風一起,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沉溺在這些欲望,所以很奢侈。「是天下之大賊矣」,這天下的禍患就要到了。這個是《漢書》上的教誨。
我們再就崔寔《政論》,這也是《群書治要》六十五本當中的一本,他提到的一段教誨,原文就講到,「且世奢服僭」,這整個社會的風氣奢侈,大家的生活所需,吃也好、穿也好,統統都超過了他的身份。在古代,一個人住,一個人穿、吃,他都是有節度的。你的這個身份他穿的這些服飾,這樣老百姓才有一種分寸。你看現在很多家庭父母賺很少錢,可是孩子跟人家攀比花錢很凶,這個家都沒有辦法接濟。所以古聖先賢看得出來,老百姓沒有這麼強的定力,你用一些制禮作樂,這禮懂得去規範,包含那個很昂貴的衣服,幾品以上的官員穿,它都有度。結果現在人一有錢,開的都是最好的車子,有時候玻璃窗拉下來吐一口檳榔出來,他很沒有修養,他有錢他就很跩。大家慢慢的風氣變什麼?有錢就高人一等,就拼命賺錢,甚至於炫耀,都買這些舶來品,好像就要把人家比下去。這些亂象在古代沒有,古代懂得制禮來讓老百姓生活有分寸。所以整個奢侈僭越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收入的這些行為都出來了。
所以「無用之器貴」,大家在比,那個又不是生活所需的東西大家就去買,而且這東西又特別貴。我還聽一個笑話,說有一個商品,那也不是日用品,就一個裝飾品,賣兩萬沒人買,放了很久都沒人買,這老闆一時興起,賣二十萬,很快就賣掉了。兩萬沒人買,二十萬有人買,那買回去到底幹什麼?買回去就是要告訴別人這是二十萬買的,那是炫耀用的又不是拿來用。所以這些風氣不可長。所以「本務之業賤矣」,就變成農業賺不到什麼錢,這些商業一下子就買入賣出就賺很多的錢,農業被輕賤。
接著「農桑勤而利薄」,農民很勤奮但是賺的錢很少,工商業很安逸,但收入很豐厚。那農民看了心酸,接著不耕田了,「農民輟耒而雕鏤」,不種田反而去雕刻,反而從事手工,做些可以賣得比較貴的物品。這都是風氣使然,讓農民都不願意做他的本業。而「工女投杼而刺文」,女子也不紡織了,都去刺繡賣給那些達官人家。其實女子不紡織很有可能就有人沒衣服穿,農民不耕作就可能有人餓死。可是農民跟女子去生產的這些東西沒有了都不會有事,沒問題,只是沒有這些奢侈品而已。所以接著這種風氣繼續下去,「躬耕者少,末作者眾」,投入工商的人愈來愈多,農業的人愈來愈少。在我們現在很多農民統統進入大都市,沒有人耕作,農業生產少。這個再推演下去,還是覺得古時候所傳下來這些社會的秩序、原理原則不可輕動。
第一,農民進入大都市,他真的賺到錢了嗎?整個大都市的奢華之風遠遠超過鄉下,幾個人不染?染上這個虛華,夠他花嗎?很多農民染上了都市這些習氣,回到家裡面反而是家裡面的災難。出去攀比,怕沒面子,還往家裡拿錢都有可能。所以我們接觸一些鄉下的同胞,有的都反應,到城市裡染上一堆習氣,讓家裡災禍很大。甚至到大都市去造成離婚的例子非常多,女子到都市去慕虛榮就拋下丈夫跟孩子。所以這個虛榮心對人心的殺傷力非常大。
再來,沒有農民耕作,用大規模的機器(大型機器)、農藥、化肥去種田,不用傳統的農耕,看起來,「不錯,生產還是很多。」所以這個時代都不能看表面。第一,農藥、化肥下去,這塊地幾年以後就不能用了。不能用,以後吃什麼?我們現在幹的都是殃及子孫的事情。再來,「不管了,不能用,以後的事以後算吧。」但是這樣方式種出來的東西可以吃嗎?裡面有多少傷害身體的物質?我們聽說那農民種的東西自己不吃。沒噴農藥的地方,他自己家裡才敢吃。不行,都沒有良心了。而我們看農藥、化肥這些東西都有毒,最後吃到誰身上?人類。吃了以後現在病一大堆,十幾歲、二十幾歲就慢性病的都有,所以癌症變成本世紀奪人生命的殺手。那我們再想一想,病從口入,現在吃的都有毒,請問我們花在醫藥費上的龐大支出怎麼算?這個足以拖垮國家的財政。可是這個卻是因為沒有用傳統農耕延伸出來的毒害跟付出的代價。所以這些事情都不深思,我們就糊裡糊塗順著本來的做法,到頭來出現狀況的時候都很難扭轉。
所以現在農民都入城市了,幾個人種田?再過十年,另外一個思考要來了,幾個人會種田?都不會。我們在大都市長大的都不會種田。到時候真正出現一些重大的災禍的時候,一時間還不知道怎麼來生活,怎麼來生產。所以這個延伸的目前的社會現象不得不思考。我們最近接觸一些政府官員,他們真正去關注到農業的時候,真的感覺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說本來想說改善土質,突然不只土質出了問題,水也出了問題,空氣也出了問題,全面污染。都是急功近利,沒有為長遠去打算,對整個大自然的掠奪只為了滿足一個欲望,又不是什麼生活所需的東西。真正我們正視這些問題,要非常篤定的來做對的事情。所以現在支持傳統農耕,那是真正愛大地,真正愛後代子孫,也是自愛。不要都吃這些有毒的東西,這是三餐在吃毒。
所以大家都去做工商,耕作的人少了。土地雖然都開墾了,「生土雖皆墾乂,故地功不致」,沒有人去呵護、去施肥,反而都是農藥、化肥。所以假如「苟無力穡」,沒有人用心去耕作,「焉得有年」,怎麼可能會有豐收。「財鬱蓄而不盡出,百姓窮匱而為奸寇」,這種奢華風氣一形成,反而是壟斷市場的這些豪富掌握了國家的財富。
所以以前為什麼叫「士農工商」,這個次序有道理。士是讀書人,他明白治國的這些方略智慧,他會安排妥當,他不會讓這個不好的風氣繼續延伸下去。而且他是辦政治,政治環境好,各行各業才能夠運轉。所以士在先。接著「民以食為天」,農,你不重視農業,人家都不耕作了,以後怎麼生存?工,工是這些生活所需品。接著是商,商最重要的功能是什麼?這邊不足,這邊過剩,它這個通貨能夠讓這個不足的地方可以補充這些貨物,這是它的整個功能,而不是帶動社會的奢華。
我們看在《管子》教誨當中有句話說道,「商賈在朝,則貨財上流」。這個商賈在朝,在朝廷,這有兩種意思。就是在朝廷裡做生意的人不少,現在很多民主國家是這樣,他又是政府官員他又兼著做生意,那他的政策不都立在有利於他的地方,那他那個壟斷就不得了。另外一個意思是商人跟政府官員密切合作,變官商勾結。這個時候貨財上流,整個國家的財富都聚積在這些人的手上,這時候麻煩了。他們有錢到富可敵國,連總統、連國家領導人都不能不買他的帳,「我不支持你,你選舉選不上。」那這個在利益上這麼大的影響,這個時候辦政治的人還能夠公正嚴明嗎?還是變成利益輸送?所以古代「重農抑商」並不是沒有道理。
甚至於我們小時候所接觸的一些觀念,其實背後都是財團他在做,他說這個東西非常好很營養,吃了多好。其實不一定是這樣,但是他背後就是很有錢,他買廣告,甚至於編到書裡面去,他有那個管道他可以做得到。所以民主政治假如不把人教好,真的有可能變金錢政治。其實都是被有錢的人在掌控很多國家的政策,那愈有錢的人愈積聚錢財,那個貧富差距愈大,人心的不平跟怨就變成社會不安的因素。有時候看好像沒什麼,真正到了臨界點,它就會造成很大的動亂,這個不得不去深思。所以很多社會現在討厭富人的這個風氣比較盛。所以社會還是要公平。
再來,有錢人,在古代孔子強調「富而好禮」,也要受教育,他懂得尊重人,不是壓榨人,不是有錢了去欺壓別人,以至於是懂得去愛人、去布施、去行善,這樣社會才能安定。所以錢財在少數人手上,百姓窮困最後沒飯吃就變奸寇。
「是以倉廩空而囹圄實」,倉庫裡都沒有米,反而監獄關了一堆人,因為沒飯吃生歹念。「一穀不登則飢餒流死」,假如有一年荒年到了,可能餓死的人就不在少數。「上下俱匱無以相濟」,上位者跟下位者都沒有錢沒有糧食,沒有辦法互相接濟。「國以民為根」,國家以人民為根本;「民以穀為命」,人民以糧食為命。「命盡則根拔」,你沒有糧食他就沒命,那人民命都沒了,國家的根基就連根拔起。所以「根拔則本顛」,百姓都生存不下去,那國家很容易就顛覆掉了。所以很多朝代的農民起來反抗,那都是活不下去最後造成的亂象。「此最國家之毒憂」,這是國家最大的擔憂、禍患。「可為熱心者也」,憂國憂民的人是最擔憂的。
我們在讀這一段,現在很多人很有錢,好像人民還是吃得到東西。雖然吃得到,但是吃得非常不健康,之後所耗費的醫療費用相當高。再來,只要是奢侈之風強,還是奸寇非常多,所以這個值得我們留心。現在犯罪率愈來愈高,你說這些人又不是沒有東西吃,怎麼犯罪?都是詐騙的多。他為什麼詐騙?因為他奢侈習慣了,他沒得用,他就動歪腦筋。以前的人是逼到沒飯吃了才犯罪,現在的人是滿足不了欲望就犯罪。而《管子》其實在春秋時代就講出來,一個國家奢侈,花費就非常大;花費大,老百姓就貧窮,「國侈則用費,用費則民貧」。「民貧」,沒錢還要裝闊、還要享受,「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所以「奸巧之所生,生於匱不足」,他不滿足;「匱不足之所生,生於侈」,奢侈;「侈之所生,生於毋度」,從小就沒有儲蓄節儉的觀念,揮霍無度。所以每個人從小沒有好的家教,哪有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所以國家最著急的是什麼事情?量入為出,在衣服、在生活的花費當中懂得節儉,這個才是國家最急的。所以《管子》的原話講,「審度量,節衣服,儉財用,禁侈泰」,禁止奢侈的風氣。我們看很多地區招待客人二、三十道菜,吃了差不多十分之一,其他全部倒掉。心痛,這個是要禁止的。有些國家是你吃東西不能剩,剩了要罰錢,這個是具體珍惜資源的做法。所以我們記得小的時候,這也是很好的提倡,政府鼓勵我們吃「梅花餐」,梅花五朵花瓣,五菜一湯,不要奢侈。由上位者來提倡,造成風氣非常好。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講的,『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貧則阨而忘善』,他貧窮了,生活都有困難,他覺得很困厄,他很難去行善。『富則樂而可教』,他不會為生活擔憂,很充裕,那就很好教導。《管子》也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同樣的道理。
接著經文講,『教訓者,以道義為本,以巧辨為末』,教育訓導他人以道德仁義為本,以巧言善辯為末。但我們現在有個風氣,你會欣賞別人口若懸河,辯才無礙,「這個人口才真好」。但那個是枝末,言語符不符合道義,言語懇不懇切、真不真誠,這個才是本。不然人都花功夫到枝末上,巧言令色就不好了。『辭語者,以信順為本,以詭麗為末』,言辭說話以信順(誠信順理)為本,以奇異華麗(話講得很動聽)為枝末。康熙皇帝他就有勸導他的子孫不要聽這些虛言的奉承。他舉了個例子,他從小跟一位故交學射箭,教他很多年。他射箭,所有的人都說他射得太好了,但是他這個老朋友都說他射得不好。他說這個朋友才是真正在讓我進步,他講的都是實話,旁邊的人全部都說好,那都是在諂媚我。所以「以詭麗為末」。
『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這個「列士」指讀聖賢書的人,以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孝悌為本」,以交友應酬為枝末,這個講得非常重要。而事實上我們現在跟人相處,你要判斷這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往往憑什麼感覺?「他講的話我很歡喜」、「他好像對我很好」,都是這種憑感覺,這個不理智。我們小的時候爺爺是這麼教的,「這個朋友能不能交,看他孝不孝順父母。」哪是說他對我怎麼樣?所以現在女孩子找對象,「他對我好就好了」,這些都是情感的判斷,不準確。這個判斷才對,「孝悌為本」。很會跟人家攀交情、應酬的,這個反而不是很實在的人。
所以在漢朝有一個很有名的讀書人郭林宗,他很有學問,有一天剛好在田園裡,下了雨,當地的農民統統都跑到大樹下避雨,他剛好也在那裡。所有的農民一去避雨,雙手一攤、兩腳一跨,就很放鬆,就在那休息,但動作就比較粗魯。唯一看到一個人,縱使避雨,舉止非常端正,一絲一毫的放縱都沒有。這郭林宗也很不簡單,「這個人很特別」,然後就請他,可不可以讓他到家裡住一宿?他也很歡喜,就帶他去家裡住,這個人叫茅容。在《德育故事》裡有這個故事。他就覺得這個人應該是本質非常好。結果到他們家住,隔天他看到茅容在準備雞肉,他心裡想應該是要招待我這個客人。結果這個菜弄好了端去給他媽媽吃,然後招待郭林宗招待蔬菜,跟他一起吃。好的食物留給媽媽吃,假如你是這個客人,你做何感受?所以我們人還是私情比較重,「怎麼這麼不熱情,招待媽媽沒有招待我?」但是郭林宗看到這個情況,起來給他行禮,「慚愧,我不如你,那些好吃的我都先拿給朋友吃,不能像你這樣絕對首先考慮父母親,你這個孝心是真的,我這個還是攀一些關係,還是有功利心在交朋友。」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接著講,『孝悌以致養為本,以華觀為末』,落實孝悌應該盡心奉養為本,圖表面講排場這個是末。你給父母祝壽辦一百桌,平常都不好好愛護陪伴父母,或者喪事的時候花一堆錢敲鑼打鼓。其實那個都是虛的東西,反而是生前盡心盡力奉養這個才是真孝。所以人假如講排場,多少財富統統會花在根本沒意義的地方。『人臣者,以忠正為本,以媚愛為末』,為人臣者以忠誠正直為本,以諂媚討好為末。所以忠誠正直是非常重要的美德,也是為人臣的本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會扮演臣子的角色。要問問自己,我跟領導提過意見沒有?提過幾次意見?「人非聖賢」,領導又不是聖賢,假如我們連一次都沒有提,那我們這個忠正體現不出來。而我們不敢提,我們內心怕什麼?這個就是我們的習氣,這個就是我們要對治的地方。講了之後怕失去什麼,這個就是我們的欲,正直就體現不出來,所以「無欲則剛」。其實人只要循中道,老天爺照顧,又不是誰給你福報,要盡本分。「忠正為本,媚愛為末」。
『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這五點能夠真正抓到根本,仁義就會興盛,這個風氣就會興盛。『離本守末』,棄離本,守枝末,『則道德崩』,道德就會崩潰。這一段也是為政守住根本、不追求枝末的重要的教誨。
那這節課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