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三字經-第3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二頁的第四行開始看起: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夏有禹』,這是夏朝第一位君主,也就是大禹。大禹治水,他疏通九河,治理了洪水的災難,老百姓都很擁戴他,後來舜帝就把王位傳給了大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這是指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由於他們的賢德,被後人尊稱為三代的聖王。

  在唐堯和虞舜的時候,聖賢政治的盛況,確實有了明君聖主出現,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得到非常深厚的利益,所以堯、舜這樣的君王為為君之道,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和典範。而能夠延續這樣的盛世,是這裡所說的「三王」,也就是夏禹、商湯和周朝的文王、武王。「夏有禹」,夏禹在這個時代,君位的傳授並不是給自己的兒孫,而是在全國的範圍中選賢與能,推舉賢德之人來擔任君王,這是禪讓的制度。堯把王位傳給舜,舜再把王位傳給禹,這都是以禪讓傳天下的君位。在《謚法》當中說:「受禪成功曰禹。」禹因為很有德行,受到百姓的愛戴,所以舜王就把王位禪讓給了大禹,這就是「受禪成功曰禹」。大禹姓姒,名文命,他的祖先也是五帝之一,顓頊高陽氏是他的祖先,他是顓頊帝的孫子。因此夏禹是夏朝的開國君王,是三王之一。

  緊接著繼夏朝之後就是商朝,商朝開國的君王是商湯。因為商湯討伐殘暴的夏桀,重新又建立了一個朝代——商朝。成湯又稱為成唐,他的名字叫天乙。《謚法》中是怎麼評價商湯的?《謚法》說:「除殘去虐曰湯。」也就是商湯討伐夏桀,這個在後面會再進一步提到這段歷史詳細的情況。他的舉動是替全天下的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去討伐無道的昏君。殘,「除殘去虐」,殘是指違背道義的意思。也就是商湯去討伐夏桀,夏桀的所作所為是完全違背了道義。所以老百姓怨聲載道,都希望有人來平定這種混亂的局面,這個時候商湯就行使了這樣的使命,為天下的百姓謀福利。

  接著是「周文武,稱三王」,商朝之後是周朝。周朝開國的這些君王都是很有德行的明君聖主,是以仁德來治理國家,這就是周文王、還有周武王。所以這個地方周文武,文指的是文王,武指的是武王。而文王是武王的父親,我們再看看《謚法》是怎麼評價他的,「經天緯地曰文」。這個評價就非常之高,也就是周文王的德行是非常之好的,他能效法天地之德。如同《三字經》所說:「三才者,天地人」,人和天地並列為三才,而人在《說文》裡面的解釋又是「天地之心」。我們人既然是天地之心,就要效法天地之德。而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以仁愛著稱。在這個方面,周文王確實既是一個孝子,又是一個仁德的明君。他能效天法地,以天地之道為法度,這就是《謚法》對於文的解釋,「經天緯地」。

  什麼是武?對於武王是如何評價?《謚法》中說:「克定禍亂曰武。」克定禍亂就是在商朝末年,商紂王非常的殘暴,武王是替天行道。武王伐紂,把當時商朝末年紂王殘暴的統治最後結束掉了,這是武王伐紂。

  這裡說三王,三王的名稱從古到今就有一定的爭議,我們看到經文當中,「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這裡是提到了四位君王,也就是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為什麼這裡是說三王?就是三王的說法從古以來就有不同的講法,有的說法認為三王是指夏禹、商湯和文王,或者是夏禹、商湯、武王。而王應麟先生在這裡說「稱三王」,卻舉了四位君王的名字。因緣生老師談到,王應麟先生有可能是為了避免紛爭,所以把四位君王全都列舉出來。

  但是我們知道周文王在世的時候,他並沒有稱王,他只能算是商朝時期的一個諸侯,而實際上周朝正式建立是在武王伐紂之後,所以周朝開國君王其實是周武王。文王是殷商的大臣,他在商紂王身邊是一位臣子,後來也是因為商紂王的殘暴,許多人去勸諫,他都不聽從,連文王這麼有德行的一位臣子,也被商紂王給囚禁了起來。

  而文王在過世之前,就曾經囑咐自己的兒子周武王,跟他說:「時至勿疑。」也就是文王做為殷商的臣子,以他的身分,他當時並沒有起兵來反抗商朝的統治,但是到了他兒子武王的時候,他意識到時機已經成熟了,所以囑咐自己的兒子不要再有疑慮。因為天下的蒼生苦不堪言,在商紂王的暴政之下,人們的生活都過不好。而這個時候,他鼓勵兒子周武王要結束紂王的殘暴統治。武王伐紂之後他得了天下,於是他就追尊他的先祖古公亶父為公,尊他的曾祖為太王,尊他的祖父王季為小王,而尊他的父親為文王。

  古籍當中記載有不同的說法,也有說法是認為武王追尊文王,也有說是周公追尊文王。因緣生老師就談到,揆情度理,也就是說我們按常理來分析,應當是周武王在平定了天下之後,追尊他的父親為文王。為什麼?因為他身為天子,追尊父親為王,這在理上才能講得通。所以應該是武王追尊父親為王。在《謚法》制定出來之後,是周公為他的父親追加了謚號。因為武王伐紂第二年就過世了,而《謚法》是後來才制定出來的,因此按情理來推斷,應該是周武王追尊他的父親,而周公再為父親補上謚號,這個說法是比較合理的。

  王相在《三字經訓詁》註解中總結說,三王都是「三代受命之始祖」,也就是夏、商、周三代開國的君王,稱為三王。「堯、舜、禹、湯、文、武,二帝三王」,二帝指的是堯帝跟舜帝,三王就是夏禹、商湯和周文武(周文王、周武王)。王相在這裡評價,二帝三王是「繼天立極,為萬世之君師者也」。天地君親師,夏商周三代的開國君王是當之無愧,確實做出了天下為人君王的最好的榜樣,真正他們是效法天地之德,並且他們也履行了天地君親師的表率。所以這些古聖先王都是後人非常尊敬,值得我們效法的明君和聖主。

  我們在《群書治要》裡面有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先仁而後法,先教而後刑,是治之先後者也。」這個話在所謂二帝三王這些古聖先賢的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體現,我們看到他們都是以仁來治國、以德來治國,而且在治理天下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教育,而不是用法令規章制度、或者是嚴酷的刑罰,來處理天下國家的這些事情。

  這句經文我們就補充到這裡,大家接著來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這一段的經文是談到夏朝的這一段歷史。也就是說,中國從選賢與能的禪讓制度,轉變成傳君位給自己的兒孫、子孫的「家天下」的制度,在夏朝的時候就發生了變化。夏禹本來也是想要效法堯帝和舜王,他準備把帝位傳給益,但是因為老百姓對於大禹治水的功績是非常感激的,同時,因為夏禹的兒子啟賢能,所以諸侯就擁戴啟來當天子,而這種傳位給子孫的制度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從禪讓制度又變成了家天下。夏朝是傳了四百年就改朝換代。

  關於『夏傳子,家天下』,因緣生老師談到在歷史上對於「夏傳子」也是有不同說法的,一種是說夏禹直接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但有的說法,夏禹是傳位給伯益,伯益是一位賢臣,但是伯益覺得,還是禹王的兒子啟的德行和才幹比自己要好,所以他就把王位讓給了夏啟,這就是「家天下」的開始。從這個時候開始,夏朝在中國的歷史上就成為了第一個家天下的王朝,就是王位是世襲,父傳子、子傳孫。

  夏朝這個朝代經歷了十四代,有總共十七位君王,一共是四百三十九年。『四百載,遷夏社』,「四百載」是講的整數,實際上是有四百三十九年的歷史。「遷夏社」,「遷」是遷移和改變的意思。雖然夏朝傳了十七位君王,但是後世的帝王卻不能像他們開國的始祖這樣勵精圖治,不能遵守祖宗的成法,而開始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最終就導致了王朝的覆滅。遷夏社,「社」就是社稷的意思,它所指的是國家的政權。社和稷本來有不同的意思,社本來指的是土神,稷是穀神。社和稷合在一起就是代表國家,代表國家的政權。遷夏社,夏朝的政權被遷,遷是遷移,就是政權被奪走了,歷史就到了商的朝代。

  因此,歷史總是在一種循環當中、在一種輪迴當中,也就是每個朝代的開國君王都是很有德行,都能勵精圖治,所以才能開創一個新的朝代。可是往往就是祖先的德業不能世世代代的都延續下來,所以到了朝代的末期,就會有一位敗德的、殘暴的君王,最終引起民怨而結束了這個朝代。

  我們看夏商周的歷史,這樣的一種循環往復就非常明顯。當年大禹在治水,這是多麼有德行的一個人,他治水八年,三過其門而不入,結婚才四天就開始投入艱苦的治水工程之中,他的兒子出生的時候,他都顧不上再去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但是也正是因為大禹的勵精圖治,他才能夠平定了洪水的禍患。同時,他接受君位之後,也有許多德政。所以開國的君王都能勵精圖治,包括大禹,在遇到有人犯罪的時候,他也都能自我反省,覺得自己沒有把百姓照顧好,沒有把人民教化好,才會使得我的國家當中有這些罪人出現。我們看到開國的君王,他有許多值得後世效法的德行與德政。

  夏禹把王位後來是傳給了兒子啟,開啟了家天下。啟後來是傳給太康,太康當時也是不理朝政,喜歡喝酒打獵,後來他被卿士后羿趕走了,他的兒子仲康就繼承了王位。雖然仲康即位,而后羿還是獨攬了大權,所以仲康在這個位置上,他是有名而無實,過了十三年之後就憂鬱而死。他的兒子帝相即位,這位君王是一位英明而有為的君主。后羿很嫉妒他,於是就把他放逐出來,自立為帝。後來寒浞又殺了后羿,自立為君,並且派他的兒子澆把帝相殺害了,以避免後患。

  在雪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帝太康這一段就講述了這段歷史,有許多人物也都是粉墨登場,善惡忠奸在這裡就能夠看得出來。有后羿專政,有仲康即位,仲康過世之後,他的兒子帝相即位。

  帝相的皇后在帝相過世的時候,她已經懷有身孕,她就逃回了自己的娘家有仍國,生下了兒子少康。少康時期,歷史上稱為「少康中興」。少康在年幼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是在經歷了政治上的變亂之後,她逃回了娘家,才生下了這個孩子。所以雖然少康出生是在有仍國,但是母親為了提醒他,他是帶著天命,要繼承夏朝歷代君王德政,他有這個使命才出生於世的。所以母親就常常教導少康,關於夏朝的典章制度,以及祖宗所留下來的教誨,從小就教給自己的兒子,並且鼓勵他長大之後立志為國除暴。

  在少康出生之前,國家面臨了許多的動亂。在《歷史綱目》當中,雪公老人也把它整理出來,帝相的這個時期,有后羿的亂政,因為他嫉妒帝相,所以把帝相放逐之後,自己就自立為王。接著是寒浞,寒浞後來他也把后羿殺掉,並且自立為君。對於帝相和他的皇后,以及後來出生的兒子少康,對他們來說,這個時期,無論是家庭、國家也好,都面臨了許多的變故。所以少康出生的時候,母親知道他的丈夫帝相雖然是一個非常有德行、有能力的人,但是在那種複雜的政治局面當中,他不能施展他的抱負,所以她就把希望寄託在自己兒子的身上,從小就對他進行了很好的教育,希望他將來長大之後能夠為國除暴。

  少康的成長過程,以及他要復國的過程也是非常曲折的。他長大之後,當了有仍國的牧正。但是後來這件事情被澆所掌握,他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就派兵來攻打有仍國。因為這個時候少康的力量還非常的弱小,所以他就逃到了虞國,受到了虞國國君的器重,於是虞國的國君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少康,並且決定要幫助他復國。後來虞君又把一塊地也送給少康,但是這塊地非常的小,只有十里的農田和五百個壯丁。但是少康在這種艱難的環境當中,他一點都沒有灰心,就把這塊土地做為他復國的基地。後來經過二十年的生聚與教訓之後,他終於打敗了澆,重建了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在夏朝的歷史上有名的少康中興。在夏桀之前,少康在復國的過程中,他能夠秉持著祖先的德行與祖宗留下來的成法。他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能修養自己的德行,並且安撫眾人的心,使得人民百姓的心都歸向他,所以後來他非常成功的復興了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少康中興的一段歷史。

  少康之後,非常可惜,也是好景不長,再經過三傳,王位就傳到了夏桀。夏桀是一個亡國之君,他非常的暴虐。我們看到在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也有談到夏朝的滅亡,就是滅在夏桀的手上。

  從夏禹一直到夏桀,這是傳到了第十七代。夏桀就是一位特別暴虐,而且驕奢淫逸的昏君。他本身是很有力氣的,是一個大力士。但是這種力氣是匹夫之勇,是可以傷害老百姓,而不是用來保衛自己的國家。後來他在討伐蒙山的時候,他得到了一個女子,這個女子是有施氏的女兒,叫做妹喜。於是夏桀非常寵愛妹喜,為了滿足她的欲望,他可以說是窮奢極欲,包括做瓊室玉床,為了滿足她享受的欲望,造了一個瑤臺,瑤臺特別高大、華麗。我們可以想像,他怎麼能把它建出來?這是需要勞民傷財,動用許多老百姓的人力,才蓋起的宮殿。不但如此,他窮奢極欲,做酒池和肉林,都是為了滿足她享受的需要。並且他特別建造了一個龍舟,就和妹喜坐在舟裡,在酒池當中遊玩。同時,他鑿池為夜宮,讓這些男男女女都在夜宮裡面享受。這是夏桀本人暴虐而且驕奢淫逸的生活。

  當然,君王這麼殘暴、奢華,最苦的就是老百姓了。同時,在這個時代,也是有許多賢德的大臣不斷的去勸勉他,希望他能反省和回頭,但是他完全是聽不下建議。譬如說湯推薦伊尹,把堯舜夏禹古聖先王治國的道理,想要用來勸諫夏桀,但是夏桀完全都不接受。包括關龍逄也去勸諫夏桀,但是最後還是被他給殺害了。於是,他的殘暴、他的窮奢極欲,到最後引起了很大的民怨。不但是這些大臣一個一個在勸諫的過程當中,不是被殺就是被害,老百姓就念念希望夏桀早一點死,民心已經完全和殘暴的君王站在對立的立場上。而在這個時候,因為成湯非常仁德,有德行、有才幹,所以老百姓的心全都向著成湯。後來,成湯革命,最後就打敗了夏朝的軍隊。夏桀就被囚禁在南巢,於是夏朝的歷史在這個時候就宣告結束了。

  我們簡單的來說,每個朝代,開國的君王都是勤儉起家,到了末代的君王,都是以驕奢淫逸收場,這幾乎就成了一個歷史的規律。

  我們在《群書治要.尚書》當中,《群書治要》收錄了《尚書》的一段文,對於這段歷史,就是夏朝的歷史有一個評價:「明明我祖」,這是讚歎夏朝的開國君王大禹是聖德煌煌的一位先祖。「明明」是光明的樣子。明明之德,他有崇高而顯明的德行,形容夏朝開國的君王德行非常之好,受到百姓的擁戴。「萬邦之君」,是眾多諸侯國共同的君王。「有典有則」,「典」是典籍、典章。「有則」,「則」是法則,這些禮法的規範。夏禹在治國的時候,所用的是萬世不變的這些典籍,同時也有完備的禮法制度。這是有典有則。

  「貽厥子孫」,包括萬世不變的經籍和完備的禮法制度,都是無價之寶,都留給了他的子孫。從這裡看出,夏禹的聖德確實是澤及後人,「貽厥子孫」。「厥」就是流傳和遺留,「貽厥」,就是說祖先的典章制度、禮樂的制度也都留給了後世的子孫。但是可惜的是,後世的子孫沒有真正的把祖先留下來的這些典章制度繼承下來。「荒墮厥緒」,「荒墮」是荒廢的意思,「厥緒」,「厥」是一個代詞,指的就是祖先。祖先沒有完成的這些功業,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典章也在,禮儀的制度、禮法的制度都在,可是後世的子孫並沒有很好的繼承先祖的事業,而是荒廢了。「覆宗絕祀」,這就是最後的結果,導致什麼?整個宗族將要覆滅。宗族覆滅,換句話說,祖先的香火就沒有辦法繼承下來,連祭祀也要面臨著斷絕,這是覆宗絕祀。「覆宗」就是毀壞宗廟的意思,「絕祀」就是絕斷後代。這些都是祖先所不希望看到的。可是可惜的是,後世的君王沒有真正繼承祖先的德行,最終導致了這個朝代的覆滅。

  《尚書》也有一句話說:「慎厥終,惟其始」,我們要從始至終,慎重的結束一件事情就如同開始的時候一樣戰戰兢兢。「殖有禮,覆昏暴」,要扶持符合禮義的事情,對於昏亂凶惡的事情要嚴厲的來懲罰和杜絕。「欽崇天道,永保天命」,如果能敬奉上天的意志,才可以永保上天賦予的使命。古人把君王稱天子,身為天子他就具有上天賦予他的使命,這個使命他要行使天道,要以德行來治理國家,以仁愛之心來對待百姓。像這些都是《尚書》當中的教誨。

  「殖有禮,覆昏暴」,有禮,能繼承祖宗的禮法制度,祖宗留下來的典章,這樣的人就可以讓他繼續在這個位置上;如果是昏暴的,則覆亡之。夏朝的歷史就是很好的借鑑,到了後世君王昏暴,老百姓都不再擁護他,最後上天的意思當然也是要使他滅亡。這些都是歷史的教訓,很值得我們後人引以為戒的。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時代又進入了商朝。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到了商朝,同樣的,夏商之際,是因為夏桀這個昏暴的君王非常暴虐而無道,所以成湯才起兵來討伐他,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這就是商,國號商,也就是殷商。『六百載,至紂亡』,殷商是傳了六百多年的時間,到了商紂王的時候又滅亡了。你看,這又是一段歷史的循環往復。

  我們先來簡單的解釋經文。『湯伐夏,國號商』,這是剛剛介紹夏朝最後一位君王夏桀,他叫做履癸。我們看到在這個時代,有許多君王他的名字都是用天干來命名的。履癸非常的昏庸而殘暴,就是夏桀,確實已經殘暴到引起民怨的程度。於是做為夏朝的臣子,就是成湯,他在賢臣伊尹的輔佐之下,起兵來討伐夏桀,最後把他流放了。於是商湯就建立了商朝。而從湯王算起,整個商朝這個時代一共有三十位君王。

  「六百載」,商朝這個朝代總共有六百四十六年的時間。「至紂亡」,商朝的最後一位國君是我們很熟悉的商紂王,商紂王和夏桀一樣,也是非常殘暴,而且是荒淫無道的,最終天下老百姓民心也是非常怨恨他,後來是周武王伐紂,武王率天下諸侯起兵來征討他,最後使得商朝滅亡了。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朝代當它建立之初,都有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君王結束了上一個朝代的殘暴統治,而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商朝也是如此,商湯是一位非常有德行、有仁愛之心的君王。「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商湯也是三王之一。他一生有許多仁政,代表他的仁德、仁愛之心的一些做法,確實令人非常感動。

  譬如說成湯追封許多古聖先賢的後代,這是代表對於古聖先賢感恩戴德的心。包括成湯雖然他是起兵革命之後把夏朝覆滅了,但是對於夏禹的後代,成湯還是非常寬厚的,給他封國,對於這些後人都很好的照顧他。在成湯的時期天下大旱七年,他也是想盡辦法來安撫百姓,譬如說他「鑄幣賑民」,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談到他的仁政,去救濟百姓。同時在大旱七年的時候,他還去向上天祈禱,並且懺悔自己的過失,祈求上天降下甘霖,最後他的誠意真的是感動了天地,果然大雨雨水就降下來,緩解了旱情。

  湯是如何反省自己的?他以六件事情來自責。首先是「政不節耶」,我是不是在治理政治的時候不符合祖先的法度?再來,我在役使百姓,是不是讓百姓勞民傷財,過度的去使用這些百姓的民力,我有沒有役使百姓過度?再來,自己身為君王,是不是宮殿的建築太過奢華了,所以才讓上天降災?還有「女謁盛耶」,意思就是說成湯自我反省,是不是有一些得勢的嬪妃來干預政治,形成了不良的風氣?再來,是不是因為在我們的國家政治體制當中,官員存在賄賂的行為?最後是「讒夫昌耶」,進讒言的人是不是太過猖狂了?君王遇到這些災難的時候,他不是去怪罪別人,而是反省自己,這種真誠就感動了上天降下了甘霖。這都是商湯的德行,他的德政。

  此外他有網開三面的故事,也就是說他的仁愛之心,連這些禽獸都普受他的恩惠,他都不忍心,不但不忍心傷害百姓,連小動物他都不忍心過度的去傷害牠們,這都是商湯之德。

  商湯他不僅是幫助天下的老百姓討伐了殘暴的夏桀,建立了商朝,同時他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非常好的君王。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位優秀的君王,他任用的這些官員一定也是和他相應的,商湯他任用了一位賢德的宰相,叫做伊尹。

  伊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臣,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他的生平。伊尹名摯,是商朝時期開國的一位賢德的宰相。他從小特別聰明,很好學。雖然他躬耕於莘國之野,也就是說在那裡做普通的農夫,但是他注重去研究過去三皇五帝,包括大禹這些英明的君主,他們是怎麼治理國家的;並且對於堯帝、舜帝他們治國的方法,他也是特別的嚮往、特別的恭敬。同時伊尹還是一個高明的廚師,他在烹調方面有高超的技術,同時他又懂得如何來治理國家。他做為貴族家裡的廚師,同時又對這些貴族子弟們進行教育,所以他的賢德、才幹後來是遠近聞名。商湯當時多次的準備厚禮來聘請伊尹,希望伊尹能夠來輔佐他。後來伊尹就幫助商湯討伐殘暴的夏桀,最後就建立了商朝。商湯對他非常尊敬,尊之為「阿衡」,阿衡就是首相的意思,就是宰相。

  伊尹本身就是一個高明的廚師,又會治國,又會管理國家,他常常用煮飯來形容如何治國,這是一種很形象的比喻。譬如說「以鼎調羹」、「調和五味」,我們能把五味調和好,同樣的道理,也能把天下的民心調伏好。他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勸勉君王、幫助君王,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

  後來商湯過世了,他的孫子太甲繼承了王位。太甲繼位的時候還是由伊尹來輔佐他,但是太甲沒有像他的祖父一樣有德行。於是為了懲罰他,讓他引以為戒,伊尹就把他放逐到桐這個地方,把太甲放逐到桐,把他軟禁了三年,在桐宮當中。

  這一段歷史,雪公老人《歷史綱目》中也能看到,這是談到太甲,就是成湯之孫,是商湯的孫子,也是由伊尹來輔佐他,但是因為當時他不能明德,也就是說他不肖,不能效法祖先的德行,所以就把他軟禁在桐宮。桐宮這個地方就是湯王商湯墓地的所在地,是在今天的山西一帶,讓他在這裡反省改過,靜下來思考祖先,像商湯究竟留下了什麼樣的德行、什麼樣的教訓,讓他來繼承,希望他能反省改過。所以在這個時期都是由伊尹來處理國家的大事。後來太甲能改過自新,所以伊尹又把他接回來,並且把政權就歸還給他。

  伊尹做為一個賢德的宰相,在商朝時期,他輔佐過五代君王,有五十多年的時間,包括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這五十多年當中,他都兢兢業業的在輔佐這些君王,所以為殷商時期的強盛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一直到他輔佐最後一位君王沃丁,他在任上過世,享年一百歲。沃丁為了要感他的恩德,這是在商朝開國以來,對國家做出貢獻最大的一位臣子,所以沃丁當時安葬他的時候,是以天子之禮來安葬他,把他安葬在都城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這種做法就是表彰他對於殷商偉大的貢獻,後人就奉祀他為「商元聖」。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朝代的興起確實是明君和賢臣相互配合,才能使得這個國家達到長治久安,長享太平盛世。

  我們在《群書治要》的〈尚書〉中也看到了一段文,這段文就是伊尹最開始放逐太甲,之後他看到太甲改過自新,就把政權交還給了太甲。他說:「伊尹既復政厥辟」,就是說伊尹把政權交還給了被他放逐的國君太甲之後,「還政太甲,將告歸」,伊尹本人當時是想要告老歸鄉。這個大臣確實是很忠誠,他要離開之前,「乃陳戒于德」,還不忘諄諄告誡太甲,要謹慎的來修積自己的德行。並且跟他說:「烏虖!天難忱,命靡常。」這句話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大家讀過《了凡四訓》,對這句經文可能都有很深的印象。天難忱,忱是相信的意思。天難忱,命靡常,靡常是無常的意思。

  這句話最初是出自《詩經》,《詩經》當中說:「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在《尚書》裡面伊尹就引用了這句話,「天難忱,命靡常」,上天難信,是因為天命無常,所以才難信,「以其無常,故難信也」。「常厥德,保厥位」,做為君王,如果能堅持不懈的修積自己的德行,就能使自己的地位得到安穩。「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厥德匪常,匪就是不的意思,非。九有以亡,九有就是九州,指各個諸侯國。如果不經常修德的話,國家也會因此而滅亡。

  以前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如果讀〈陳情表〉不哭的人,這個人是不孝;如果讀〈出師表〉不流淚的人,這個人不忠。就是後世,我們看李密的〈陳情表〉,以及諸葛亮的〈出師表〉,這都是忠臣孝子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是體現出了他們的德行、他們的節操。像諸葛孔明多麼的忠心,像詩詞裡面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形容諸葛孔明。

  當然,〈陳情表〉跟〈出師表〉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篇章。但這段文,伊尹勸勉太甲的這段文是出自《尚書》。其實一個真正忠君愛國的人,看到這段文可能也會感動得流淚。你看一個老臣,他為了把先王的子孫教育好,他是多麼的用心良苦。這種德行從某些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跟周公相比,周公為了感化成王,你看他的用心。再來比較伊尹,當然伊尹他是比周公所處的時代更早,他也是為了教育好年輕的、新一代的國君,你看老臣他的這種用心。所以一個真正忠君愛國的人,讀《尚書》裡面的這些文,真的都會感動流淚。

  我們說商朝,為什麼有時候也稱為殷商?這是因為商朝傳到第十七代的君王盤庚,國號就改為殷,所以商朝也稱為殷商。到了盤庚的時候,國家又進入了興盛的時期。其實在商朝的時候,我們說商周的文化,因為《三字經》是講一個歷史的大綱,有些內容沒有辦法展開得太細,主要是講一代一代君王的歷史,而實際上在這個時期的文化,真的是美輪美奐。如果大家有機會到故宮博物院去參觀,會通過許多出土的文物體會到殷商時期文化的發達,希望以後《聖學根之根》的課程,我們有機會慢慢的再來跟大家分享。

  盤庚的時候,這是太甲之後的第十六代君王,這個時期改國號曰殷。這在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裡面也有特別提出來,遷都改號是在商朝的盤庚時期,改國號曰殷。

  後來到了武乙,武乙是盤庚之後第九代君王,這個時候武乙也是不能秉持遵守祖宗的德行,也是一個昏君,最後他的下場也不好。

  到了殷商的末年,《三字經》經文中說:「六百載,至紂亡」,過了六百多年之後,殷商的國運也衰了。它國運衰,最重要的原因是後世的君王不能效法和學習祖宗的成法。我們看商湯在開國的時候,和賢相伊尹是多麼勵精圖治、兢兢業業的才把國家天下治理好。可是經過了六百多年之後,到了殷商的末年就出現了這些昏君,他完全不守君道、不守祖宗的成法,而開始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並且實行暴政,才導致了這個朝代的滅亡。

  在史書當中《殷本紀》記載著帝紂,他的這種殘暴的統治記載得非常的清楚。在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對於殷政殘暴及其滅亡,也整理得特別的有條理,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參考。做為殷朝末年末代的帝王,帝紂,他名受辛,字受德。他也是一個天資非常聰明的人,史稱他「資辨捷疾」,而且「聞見甚敏」,非常的聰明。

  現代許多人看待一個人、看待一個問題,包括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都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譬如說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從小特別聰明可愛,做為家長,他可能覺得這個孩子聰明是好事情,其實不見得。我們看到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奸臣,或者很有名的暴君,他們可都不是愚笨之人,可能他的聰明才智是超過常人。但是最終為什麼他會變成亡國之君,或者是變成被人人所唾罵、唾棄的奸臣?這個和他的德行無法和他的聰明成正比有關係,也就是說,他的聰明才智用在邪道上,沒有用在正道上。所以才德,才與德之間的關係,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

  無論是夏朝也好,還是商朝也好,它末世的這些君王,個個都很聰明。而且像殷紂王,「手格猛獸,材力過人」,他不但是聰明,而且武力方面也是超過常人的。但是他就是非常的好色、好飲酒,而且特別的暴虐。譬如,他在日常的用度當中,很喜歡用一些奢侈品,譬如筷子,他不用竹筷子,也不用普通的金屬做的筷子,而是用的象牙做的筷子。許多大臣看在眼裡,也覺得這種奢侈的風氣一旦打開之後,就很難收場,但是紂王他根本聽不進去。

  他在攻打有蘇這個時候,就遇到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叫做妲己,於是他就重蹈夏桀的覆轍,也是寵愛女人,什麼事情都聽女人的話,而朝廷當中大臣對他的勸諫,他一點都聽不進去。而且因為他很聰明,他也有這種辯才,可以很巧妙的來反駁大臣的勸諫,掩飾自己的過失。他後來遇到妲己,把她選入宮中為妃。他選擇自己的配偶,也是以色來取人,而不是以德來取人。他從此之後就開始了更加驕奢淫逸的生活,完全是不理朝政,天天和美女在一起,而且對於大臣的進諫更加的不放在眼裡,但是妲己說的話他句句都聽到了心裡。於是,他讓樂師作了很多色情的音樂,並且演出淫蕩的歌舞。

  我們知道像音樂也好、舞蹈也好,在古聖先王的時代都是用來教化人心的,宮商角徵羽都是使得五倫五常能夠達到和諧的境界。但是到了末代的君王,他拿這些音樂和歌舞都是用來自己享受的。並且他為了從天下的老百姓身上搜刮財富,又去勞民傷財,建了一個非常豪華的鹿臺。鹿臺寬三里、高千尺。建造宮殿都是用美玉來建造,用寶玉來做它的宮門,用金銀珠寶來做為裝飾。這也都是記載在正史裡面的。

  我們看和堯帝的時期(相比),堯帝非常的節儉,住著破舊的宮室,穿著破舊的衣服,連吃喝用度各個方面都特別儉樸。明君聖主都有這種德行,以儉養德,可是亡國之主他都是窮奢極欲的。

  同時,為了滿足自己的享受,他加重百姓的賦稅,也搜刮老百姓的財寶,他的享受其實都是民脂民膏。他自己鹿臺的錢財就是堆得滿滿的,包括糧食也都是從百姓這裡搜刮很多,這樣他在皇宮裡面就可以盡情的揮霍。同時,他在河北這個地方又建築沙丘臺。沙丘臺是用來做什麼?就是把天下有名的歌舞、戲劇都聚集在這個地方來享受。而且他輕慢鬼神,毫無顧忌。遊玩的池子都是拿美酒做池子,然後把許多肉吊在上面,吊肉成林,讓許多年輕男的女的,全都是裸體,在酒池肉林裡面追逐嬉戲,這是窮奢極欲到了極處。老百姓看到這個情況,對他很怨恨,諸侯也不再支持他。

  妲己也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女人,她得到了君王的信任,也和君王一樣非常的殘暴,她覺得不用重的刑罰就不能樹立君王的威望。所以商紂王聽從妲己的話,又把這些刑罰加重,我們後世所熟悉的「炮烙之刑」,就是商紂王時發明的。一個人的聰明不用在正道上,特別他又在高位、在君位,流弊是非常嚴重的,真的是禍國殃民。他這個炮烙之刑,有點像我們在〈地獄變相圖〉裡面看到地獄的刑罰一樣。我們可以體會到,這都是人的心念所感召的。為什麼?因為商紂王他本身窮奢極欲到了極處,貪欲到了一定的程度,他的這種心念就產生了相應的刑罰,和我們看到地獄裡的炮烙之刑幾乎是一模一樣。

  商紂王讓左右做一個大銅柱,在銅柱上面塗上油膏,然後下面就用猛火去燒。有時候臣民要是有得罪他的地方、觸犯了君王,他就逼著讓他們抱著銅柱往上爬,沒有辦法爬上去的,就掉到了炭火裡面被活活的燒死。所以商紂王每天和妲己就看著這些人受這種炮烙之刑,他們每天在那裡尋歡作樂。

  商紂王的叔父比干是少師,他的官位做到少師。他看到紂王這麼荒淫無道,這是草菅人命,把大臣和百姓的人命當作兒戲,他實在是看不下去,就挺身而出來勸諫紂王。結果紂王非常惱怒,他說:「比干總是教我聖人之道,把自己當成聖人,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我倒要看一看,親自看一看來證明一下。」於是,他剖比干的心。你想這是他自己的親叔父,一個忠臣,他這麼殘忍的對待他。

  大臣和百姓看在眼裡,對商紂王是恨之入骨。後來周武王率領諸侯來討伐紂王。紂王因為臣民(大臣和老百姓)早就已經眾叛親離,人人都恨他,沒有人會再支持他,最後他當然就沒有辦法抵抗替天行道的周武王的討伐,最後他就戰敗了。戰敗之後他逃到鹿臺,就穿著金銀珠寶非常華貴的衣服,穿上龍袍,戴上皇冠,全身都是金銀財寶,然後就投火自焚而死,跳到火裡活活的被燒死。周武王就把他的頭砍下來,懸掛在白旗上示眾。商紂王他的這種殘暴的統治,最終就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當然他的暴政還不止這些,我們在這裡只是舉了大概的綱要。這是一個亡國之君的下場。

  我們在《群書治要.淮南子》當中看到了一段話,這段話是談到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它說君子如果沒有仁義就不能生存。為什麼周朝會興起?這是因為周朝開國的君王都是修仁政,以仁愛之心來對待百姓,周文王、周武王都是這樣的賢德之人。君子重視修仁義,失去仁義就等於失去生存的基礎;而小人完全不同,小人念念就是要滿足自己的貪欲,所以他沒有嗜欲,簡直就活不下去了,因為失掉了這些貪欲、嗜欲,失掉了這些財色名利,他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這當然就是君子小人很明顯的不同,君子是擔心失掉自己的仁義,而小人是害怕失去自己的利益。通過這個原則來觀察,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區別。同樣的,用這個話來看殷商末年和周朝初年的這段歷史,我們也就可以明瞭為什麼一個君王他會身敗名裂,為什麼一個新的朝代它能夠興起,這個道理就很簡單。

  我們再給大家補充一個小故事,這是師父上人常常講給我們聽的,是關於章太炎先生的故事。我們這部《三字經》,裡面有很多內容也都是太炎先生親自把它補充進來的,包括歷史也是這樣。後面的歷史的內容、歷史的綱要,《三字經》到後來會講到清朝、講到民國時期,像這些內容都是後來補充進來的,這樣整個歷史的綱要就比較完整,這些我們都要感恩太炎先生對於《三字經》做的補充。《聖學根之根》當中《三字經》的經文,有參考太炎先生所補充的這些內容,所以我們這個版本,在內容上面確實是比古時候流通的版本更加完整,也更加適合在這個時代學習和使用。我們在這裡補充一則關於章太炎先生的故事。

  師父上人常常談到,他在年輕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有一位老先生,是一位長輩,叫做朱鏡宙老先生,朱鏡宙老先生是章太炎先生的小女婿。朱鏡宙老先生對於師父上人有很大的恩德,其中最大的恩德就是為他介紹了一位好老師——雪公李炳南老居士。後來師父上人跟雪公太老師求學,就是朱鏡宙老先生所牽的線。師父為了感念朱老的恩德,去年是朱老誕辰一百三十週年,就開始出版朱鏡宙老先生的全集,叫做《詠莪堂全集》,以此來報答和感念朱老當年提攜的恩德和教導的恩德。這些書陸陸續續的出版,師父上人也特別讚歎說,這位老人家他一生沒有白來,朱鏡宙老先生留下了《詠莪堂全集》這些著作,也是給我們後人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

  做為章太炎先生的小女婿,朱老的德行跟學問都非常好。因為當時那個時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是父母在做主的。而這個小女婿也是太炎先生親自挑選的,就看到這個年輕人,朱鏡宙有德行、有學問,所以就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他。

  後來他到台灣,師父上人遇到他的時候,朱老已經有七十多歲了,是個長輩,他對於年輕人也是特別愛護,經常給年輕人講故事,有一些是他親身經歷的,有一些是在民國的時候真實發生的故事,他的故事就特別多。有一次,我們跟師父請教,他當年跟朱老在一起的情形。師父說,朱老當時他們有一批人都是好朋友,彼此經常在一起。他們這些老人家一個一個都活得很長壽,都活到八、九十歲,都特別會講故事。看到有年輕好學的人,就很喜歡跟他講故事,特別是太炎先生的故事特別多,有很多鬼故事,不但是中國的,連外國,英國、法國,在那個時代,有一些鬼故事都記載在報章雜誌裡面。朱鏡宙老先生都特別的把它摘出來,日後出版這個全集,我們慢慢都能看到,這裡面的小故事非常精彩。

  他的岳父章太炎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在世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當過東嶽大帝的判官,白天太炎先生在陽間做事,晚上還要到東嶽大帝那裡去上班。可能是當時判官有點什麼事情不能去任職,請他來代替,所以他當過一個月的判官。我們知道東嶽大帝的地位是挺高的。我們以前在北京,也曾經去參觀過東嶽大帝的廟,這個廟在現在的外交部的旁邊,據說那座東嶽大帝的廟是張天師的後人在古時候集資興建起來的,它沒有受到很大的破壞。而且我們去參觀的時候,就看到東嶽廟裡面神像都看起來很古老,而且這裡面還能看到像〈地獄變相圖〉,就是在地獄裡面各種刑罰,這些雕塑都能看到。我們以前在北京,也很喜歡到這些地方去轉一轉,因為學的是古文獻,很喜歡到處去觀賞這些名勝古跡。

  我們說東嶽泰山,這是五嶽之首,東嶽大帝他的身分也是比一般的城隍地位要高。一般城隍就像縣長、市長差不多,而東嶽大帝就有點像省長、省主席,他比縣和市的級別高,所以他主管的權限就比較大。

  當時,朱鏡宙老先生講這段故事的時候就說,每天晚上太炎先生吃完晚飯,他就躺在床上,這時候就有兩個小鬼抬著轎子來接他,我們一般人看不到。太炎先生坐上轎子,就感覺好像在天空當中飛行,不像在地面上走。到達了東嶽大帝的官府,他就下了轎子開始辦公。當時每天晚上都要去辦公,就搞得他白天晚上都不能休息,非常辛苦。白天還有白天的事情,晚上還要到東嶽大帝那裡去上班,一個多月都是過這種生活,所以特別辛苦。

  這段工作結束之前,他可能身心也都招架不住,他就寫了疏文,把它燒掉,跟東嶽大帝辭職,結果那天晚上小鬼就沒有再抬轎子來抬他了。這體現出三界六道確實是存在,它只是空間維次不同。譬如說我們人道跟鬼道,這是不同的空間維次。但是這個維次是比較容易突破的,許多人譬如他在禪定打坐的時候,能夠見到這些鬼王、見到鬼,就是人道跟鬼道空間維次比較容易突破。東嶽大帝算是鬼王,是算省級的領導了,真正是有鬼道存在。

  他在擔任判官的時候,有一次太炎先生突然想到炮烙之刑。炮烙之刑,這是殷紂王發明,在人間就有這種刑罰,在地獄裡面也是有炮烙的刑罰,就是男抱鐵柱,女臥銅床,這個其實都是邪淫的果報。我們要是讀佛經裡面講的地獄因果就能夠了解到,在陽間,譬如我們有淫欲、邪淫的行為,如果墮到地獄裡面,要受到相應的刑罰主要是抱鐵柱、臥銅床。這個刑罰很殘酷,整個鐵柱燒紅了,受罪人一抱柱子,整個身體都燒焦了。有時候,像這些犯邪淫的犯人,因為他淫欲心太盛,所以到了地獄裡面,他所見到的境界,還是有很多美女在誘惑他,他忍不住又撲上去,結果馬上就開始受這種刑罰,非常痛苦。

  太炎先生覺得這個刑太不人道了、太殘暴了,他就跟東嶽大帝建議說,能不能廢除炮烙之刑?結果東嶽大帝就派了兩個小鬼帶他去看,他說:「你先不要說要不要廢除,先到刑場去看看,回來再說。」小鬼就帶著他到刑場去看,就告訴他說已經到了,結果他自己卻什麼都看不到,明明是在刑場的現場,卻看不到這些受刑的人,也看不到這些刑具。章太炎先生畢竟他是有學佛的,明白一些佛理,這個時候他恍然大悟,悟到什麼?所謂「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不要以為造了惡業到地獄裡去受報,好像這些刑罰是閻王、是鬼王加在自己身上的,其實並不是如此,這種地獄的刑罰是罪人的業力所變現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它本來是沒有的,所以當一個人他沒有造這個業的時候,看都看不到。就像我們在《地藏經》裡面看到,像地獄一般人是去不了的,只有受罪受刑的人到地獄;再來就是有些菩薩他要救地獄的眾生,他示現在地獄,否則的話,你沒造這個罪業,即使到了地獄現場,也都看不到這個場面。

  從這裡就知道,造業確實是自作自受,沒有人能代替的。就像商紂王還有夏桀這種殘暴的行為,以及他荒淫無道的行為,你看他在陽間,最後是身敗名裂,被討伐,然後年紀輕輕的就死了。這是我們看到陽間的花報,他到了陰間還要繼續受地獄刑罰的果報,實際上這都是自作自受。

  包括我們到歐洲有看到,歐洲人有一些藝術,他們就比較開放、自由,我們看到畫的這些畫有許多也都是裸體的畫,甚至於也有一些是戰爭當中殘暴的行為,這在他們的藝術作品當中都能看到。我們人看到的是藝術作品,可是有的人在歐洲博物館裡面看到這些裸體的畫,或者是這些戰爭的畫作,他看到的卻是地獄的刑罰,這親眼看到的,說明三惡道確實真實存在的。包括因果當中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們在人間的歷史當中,能夠看到這些明顯的善惡因果。特別是《二十四史》,這裡面所含藏的因果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我們已經跟大家介紹過好多個故事,包括《左傳》裡面記載的,包括夏桀和商紂他們的這種惡報,後面我們還會介紹像秦始皇,同樣的也是真實的因果故事。

  通過對於歷史的學習,我們明瞭因果是真實不虛的,從而也能夠知道要斷惡修善,要勤修戒定慧,遠離貪瞋痴。對於儒家所說的禮以及佛家所講的戒,確實要嚴格的遵守,殺盜淫妄酒只要沾上一條,這都是無底的深淵。所以聖賢人教導我們要戒除的,真的要引以為戒。

  確實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也非常有幸在這個時代能夠遇到《三字經》這樣的寶典,這裡面有完整的歷史的綱要,我們通過對於歷史的學習,對於倫理道德、對於因果、對於聖賢的教育就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