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三字經-第2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二頁的第三行開始看起。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這句經文是介紹了堯舜這兩位君王治國的政績。我們從上節課所學的「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這是談到三皇,也就是伏羲、神農和黃帝。後來傳到唐堯和虞舜,他們合稱為二帝,視國家為公器,而且在傳君位的時候是以禪讓的方式,傳賢而不傳子,就是把君王的位置讓給賢能之人。正是因為這些君王大公無私,沒有一點私心,所以才能造就太平的盛世。

  上一段的經文提到的「三皇」,在《三字經》當中作的定義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當然關於三皇,歷史上也有不同的說法。我們常常聽到「三皇五帝」這個稱呼,「五帝」是指哪五帝?因緣生老師列舉出,五帝包括黃帝之子少昊金天氏,他是在位八十四年;黃帝的孫子,是顓頊高陽氏,他在位七十五年;再來是少昊金天氏的孫子帝嚳,也就是高辛氏,他在位七十年;再加上堯帝和舜帝,就稱為五帝。我們常常說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究竟是指的哪些君王,要能夠認識。

  五帝當中,無論是少昊金天氏,還是顓頊、帝嚳,他們的德行也都非常之好,可是在這些君王當中,堯和舜是最為突出的。因緣生老師引用了清代學者王相的註解說,這裡只談到堯和舜,而沒有把五帝全部都提出來,原因是堯和舜的功德最高,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他們為國家民族所做的貢獻是最為突出的。

  首先來看唐,『唐有虞,號二帝』,「唐有虞」是指的堯王和舜王,唐則是指的唐堯、堯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堯的生平。堯姓伊耆,也有作伊祈,另外有一個寫法。他是帝嚳的兒子,他的父親同樣是五帝之一。在《帝王世紀》當中記載,帝堯是陶唐氏,祁姓,母親是慶都。母親在懷他的時候,是懷了十四個月才生下了堯帝,在丹陵這個地方,把他起名叫做放勛。或者是他從母姓,他的母親是姓伊,所以他的姓也有說是從母姓。他十五歲就開始輔佐帝摯,他的封地是唐,所以說到唐堯,常常會合稱,《三字經》當中用唐字來代表堯帝。他二十歲就成為了君王,建都是在平陽。這一段是在《帝王世紀》中的記載。

  所以唐堯的父親就是君王帝嚳,他的母親是帝嚳的第三位妃子,叫慶都。母親懷了他十四個月他才出生,但是他一生下來就跟一般的孩子很不一樣,他天生就非常的聰明,從小就學會了很多的道理,通曉人情世故,也通達許多的學問。他十三歲的時候封於陶,到了十五歲,他就開始輔佐兄長帝摯,封在唐地,所以稱為陶唐氏。二十歲他繼承了君王的位置,從兄長帝摯的手上把君王的位置繼承下來,定都在平陽。

  堯帝生來就非常有仁愛之心,他在治理百姓的時候也是以仁德來治國。在歷史上,對於他的評價都是非常的正面、非常之高的,並且讚美他的功勛是流布到四海之中,也就是說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受到了他的恩惠,所以堯帝有一個號,叫做「放勛」,就是這麼來的。

  堯帝為政的時候,在政治方面他也是非常有作為的。首先我們看在雪廬老人所整理的歷史的綱要當中,也能看到帝堯陶唐氏。這裡有談到他是帝嚳的兒子,五帝之一。父子二人都是五帝當中的一位。而在堯帝的時期,他所做的發明,包括置閏法,還有作曆書。我們看到從炎帝、黃帝一直到堯帝時期,這些上古的君王都非常重視曆法、曆書,這對於老百姓從事農業生產,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再來,在政治方面,堯帝舉舜薦八元、八愷、流四凶。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他把這些賢德之人舉薦出來,同時把這些危害百姓、危害社會的人也進行了懲罰。同時因為在這個時期,中國發生了非常嚴重的洪水,所以堯王他在處罰了治水不力的鯀之後,就接受人們的建議,又把大禹提拔上來,讓他去治理洪水的災難,使得老百姓免於洪水的禍患,最後都能安居樂業,這才使得九州安定下來。同時,為了完善國家的刑罰,他還制定了五刑。有了這些刑罰之後,有許多作奸犯科的人,他就受到國家相應的刑罰的處分。同時他還封山濬川,整個國家分十二州。這是他政治方面的措施。

  同時堯帝也是特別善於聽取老百姓所提出的建議,對於老百姓的心聲他都很願意去聆聽。他曾經在通衢大道之口設一個木坊,老百姓如果有諫言,想要對朝廷、對政府有一些建議,或者對於他們在政治上的做法,老百姓有一些反饋意見,他都用這樣的一種方式讓下情能夠上達,也就是能聽到百姓的心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果百姓的建議確實是很有道理的話,堯帝也很願意用這個來自我反省。所以他在位百年的時間是非常勤政,而且是全心全意都為了老百姓在著想,並且他還建立了特別完善的政治制度。

  到了堯帝晚年的時候,因為他的年紀已經大了,感覺再繼續執政確實是力不從心,可是他自己的兒子丹朱在德行、學問方面並不是非常的好,對於堯帝來講,他認為自己的兒子並不是理想的接班人,所以他就到處去尋訪,在整個國家當中是不是有品德各個方面非常優秀的人才,最後他就發現了大舜。因為大舜是個大孝子,而且他特別有德行,他所在之處都能夠感化當地的百姓,甚至於連鳥獸也都受到他的感化。後來堯王就通過種種的方法去考驗大舜,最後他就決定把王位禪讓給了大舜,這就是舜王。這種讓國的典範,傳賢不傳子的禪讓的方式,確實為後世提供了很好的典範。

  堯王自己本人是非常節儉的,他吃的都是很粗的糧食,所穿的衣服也都很簡樸,包括他所住的房子,平常的用品,所乘坐的車輛等等,車馬都是特別簡樸的。自己生活雖然簡樸,但他一生當中都是勤勤勉勉的為天下的百姓著想。正是有這樣的君王勵精圖治,使得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國家也能長治久安。

  在堯帝的時期就有很多的祥瑞,譬如說像麒麟,還有鳳凰,這些祥瑞的動物在這個時期都出現。包括河圖洛書,有神龜就背著文出現在洛水,像這些祥瑞的徵兆都是在堯帝的時期發生的。這就是帝堯,也就是陶唐氏。

  在後來西周初年的時候,周公和姜太公共同制定了《謚法》,也就是對於這些君王,甚至於後世有許多大臣,有許多人死後都有謚,謚號。謚號是根據他生前的事蹟和品德,就給予他一個評定性的稱號來做表彰,譬如說他是善還是惡,他是仁慈還是殘暴,這些君王都有一個評價,這就是《謚法》。

  堯帝在《謚法》當中對他的評價是:「翼善傳聖曰堯。」所以叫做堯。這是《謚法》當中的記載,就是讚美堯帝放勛,他能夠輔助善行、傳揚聖道,所以堯其實是他的謚號。「堯之為君也,其仁如天」,也就是說他的仁德跟上天一樣,是充滿了仁愛,有好生之德,對於百姓都是以仁愛之心來照顧和關懷。「其智如神」,堯帝從小就非常的聰穎,很有智慧,而且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開始輔助他的兄長處理國家的政務。「巍巍蕩蕩,民無能名」,這是形容他的德業,他的功德,一生的貢獻是巍巍蕩蕩,貢獻非常之高,老百姓都沒有辦法用言語和文字來形容他。堯帝後來做了七十二年的君王之後,就把君位禪讓給了大舜,也就是後來的舜王。

  在《群書治要》的《說苑》當中也有一段記載。特別強調了堯帝時期他的德政,而且就是他善於用人,善於去發掘天下的賢德之人。這是在《說苑》當中有記載。堯帝的時候是任命大舜為司徒,司徒是掌管國家的土地,以及對於百姓的教化工作。以契為司馬,司馬掌管的是軍事方面的工作。以禹為司空,大禹擔任司空,所以大禹治水,他是掌管水利工程的建設。后稷為田疇,后稷是擔任農官,他是掌管耕作的,關於農業生產方面,像這些部門也都是對於國計民生有重要影響的工作。以夔為樂正,夔是堯帝和舜帝時期的樂官,樂正就是樂官之長,也就是說任命夔來負責音樂方面的制定。古聖先王非常重視禮樂的教化,禮和樂的制定,通常都是在國家建立起來之後,五年當中就要制禮作樂。堯帝的時期,他是任命夔來負責音樂方面的制定、負責樂教的教化。以倕為工師,倕是古代傳說當中的一位能工巧匠,堯王就任命他為工師。工師也是古時候的官名,他是在司空的領導之下,他負責天下的百工,並且專門掌管營建工程和管教百工方面的事宜。堯還任命伯夷為秩宗,秩宗是禮官,因為古代的君王也非常重視祭祀,禮官那時候稱為秩宗,他就是掌管宗廟的祭祀方面。任命皋陶為大理,大理是掌管刑法。益掌驅禽,益是掌管山澤,他就主管山林當中的鳥獸動物這些管理。

  做為一代明君聖主,堯帝不但是自己非常的勤政,而且他能做到知人善任,也就是說把國家當中這些有才華、有能力、有德行的人才提拔出來,共同來管理國家,為天下的老百姓謀福利。讓他們每個人都各自負責各自的工作,這樣才能共同來治理天下。

  因此這段記載也是強調,在堯帝的時期,他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就是善於任用賢德之人。同時他談到知人善任,是做為君王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而做為臣子,他應該盡到的一個職責,就是在自己的本職工作當中認真努力的去把事情做好。也就是做為君王要善於用人,而做為大臣要善於辦事。同時保持祖祖相傳的典章制度,才能夠使天下真正的達到太平。這是談到堯帝是如何任用賢才的。

  同時在《群書治要》當中收錄了另外一段文,這是出自於〈六韜〉。這段文就是讓我們看到,堯帝自己的生活是如何以儉養德,就是說雖然他做為君王,但是他自己的生活卻是過得非常的簡樸。特別是對於後世的君王來講,這是做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不要覺得你在很高的位置之上,就要過著很奢侈、驕奢淫逸的生活,這是做為領導者應該要戒除的,堯帝在這個方面就做出了好榜樣。

  我們來看《六韜》這段文,這是說在上古時代,人們都認為堯帝是一位非常賢德的君王。堯王在統治天下的時候,他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度都非常節儉。他穿戴的方面,並沒有佩戴金銀珠寶,也不穿著錦繡華美的衣服;同時,對於一些非常珍貴奇異的物品他不去觀賞,他不珍藏用來玩賞的寶器;同時在享受音樂的方面,他不聽恣縱逸樂的音樂;他也不修建高大的圍牆和宮室。

  我們想想看,做為一國之君,他有這些享受,穿得好一點,吃得好一點,或者是營造一些皇宮的建築,這個人們想也都是理所當然的。做為君王來說,他每天要日理萬機這麼辛苦,稍微有點享受,好像人們覺得是很正常的。但是堯帝他並不是這樣做,他穿得也很簡樸,對於這些奇珍異寶他從來都不收藏,包括宮殿的建築,從來不去勞民傷財,修建宮廷的建築。這個當然跟後世許多君王相比,在中國早年的三皇五帝確實是明君聖主,他們的德行是在千秋萬代以來都非常值得後人來效法的,即使居在高位,身為一國之君,他也不會利用自己的權力來滿足生活上的享受,而是與天下的老百姓都是同甘共苦的。

  他不但是不享受,就連日常的生活都儉樸得不得了。你看這段記載講的,他不修剪茅草覆蓋的屋頂,本來茅草的房子就已經很簡陋了,連屋頂需要進行修剪的時候,他每天就忙於國家的政務,他也顧不上去修剪。再來,他穿的衣服,還有他腳上的鞋子,都是穿到非常破舊的時候才會去換。如果有人送來美味的食品,他也不願意去吃。另外,他非常愛護老百姓,特別重視農業的生產,所以當老百姓需要去進行農耕的時候,他就不會去做一些勞民傷財的工程來耽誤他們的農時。

  因此,堯王一生都是去除自己的私心、約束自己的欲望,是用無為而治的方法來治理天下。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享受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自己所用的都非常的簡單、微薄,也很少跟老百姓去徵用他們的勞役,或者是去苛扣他們的賦稅;換句話說,讓天下的老百姓都可以過得比較富足,不需要為國家去承擔太多的賦稅、還有勞役的工作。所以在堯王的治理之下,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生活得很富足,也沒有貧困飢寒的人。正是因為他的德政,所以老百姓對他的愛戴,對待堯王這樣的君主就如同對待日月一樣的尊敬,看待像堯王這樣的君主,就如同看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人們常講父母官、父母官,這樣的名稱是非常有用意的,也就是在君位,你處在一定的地位當中,要把你所管轄的老百姓看成自己的兒女一樣來愛護他們,這就是父母官。

  這段是在《六韜》當中所記載的堯帝的德行,上古時期的這些君王真正的都是明君聖主。

  接著再來看看堯帝所舉薦的大舜,大舜究竟有什麼樣的品德,能夠讓古時候的明君聖主堯帝放心的把天下禪讓給他。我們也再來簡單的介紹舜王的生平。舜,字都君,生在姚墟這個地方,是以姚為姓,又姓媯。舜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重華,因為他的兩眼是有兩個瞳仁,所以叫做重華。大舜是顓頊皇帝第六世的兒孫,也就是說他的祖先也是五帝之一。

  因為大舜本身是大孝子,而且他特別有仁愛之心,他的德行是非常之好的,所以後來堯帝就把天下禪讓給了大舜,而沒有把君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三字經》中說:「唐有虞,號二帝」,「有虞」是舜帝的國號,叫有虞,所以人們稱舜帝也稱為「有虞氏帝舜」,我們以後看到有虞就知道這指的是舜王。

  舜王排在二十四孝之首,他的孝行與孝德被人們所稱讚。我們看到他生活的家庭,是一個環境非常惡劣的家庭。為什麼?他的父親生性就很頑固,不明事理,當時的人們稱他作瞽叟,「瞽」是雙目失明的意思,這是比喻他這個人不講理、不明事理。不但是如此,他後來娶了後母,後母為人也特別的狂傲而不講求信用,被稱之為「嚚」,瞽叟頑後母嚚,稱她為嚚嫗。後來他後母又生了兒子,兒子叫做象,象也就是大舜的弟弟,他弟弟也是非常傲慢而沒有德行。

  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全家人都是看大舜非常不順眼,包括弟弟常常就想辦法要陷害他的哥哥,甚至於要置他的哥哥於死地。可是舜天性非常的孝順,我們想這應該是來自於他母親對他的教誨,因為他的親生母親過世得很早,而他的親生母親握登非常的賢明。雖然大舜生活在這麼惡劣的家庭環境當中,仍然能保持著他至純至孝的心,我們推測應該是母親對他的教育是有關的。後來儘管父親、後母還有弟弟想盡辦法來刁難他、陷害他,但是在他的心中依然是非常敬愛、孝敬父親和母親,也對他的弟弟很友愛,他從來沒有看到他的父親和後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這就是一個孝子,他的厚道、真誠確實是感天動地。而且他始終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好,不斷的在反省、檢點,都是自己不好,才沒有感得父親和後母對他的疼愛。

  大舜在這種艱難而惡劣的環境當中能夠行孝,最後連上天都受到感動。他在歷山耕田的時候,當時連大象都來幫他耕種,小鳥也都來幫他除草,這是在歷史當中記載的,讓我們體會到他的孝行確實是感天動地。

  後來堯帝聽說了大舜的孝行,他就有意想要培養這個有德行的人才,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跟女英許配給了大舜。他要培養人才的時候,堯帝也是用心良苦,他把兩個女兒許配給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能輔助他、幫助他,也觀察他在生活當中的言行,是不是真正是有德行的。同時也事以九男,這是考驗他在處理各種問題的時候,能力是不是也有具備。

  堯王開始要觀察和培養他的時候,當時大舜只有三十歲。經過多年的觀察跟考驗,堯帝就確定大舜確實是有德行、有能力來管理天下和國家,就選定他做為自己的繼承人。整整經過二十年的時間,他五十歲就開始處理天下的政務,堯王也把君位傳給了大舜,這就是舜帝。

  在歷史上記載,他確實是一位至誠至孝的大孝子,即使是他後來成為天子,繼承了堯帝的位置,但是他回去看望父親,依然是非常恭敬,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在家裡,父親這麼害他,母親這麼刁難他,弟弟也想盡方法要置他於死地,而他竟然沒有絲毫的怨恨之心,依然是像孺子一樣。我們之前學《德育故事》,他就像孺子一樣,看到父母,絲毫都見不到他們的過失,反而他內心那種孝心還有孝行沒有絲毫的改變,這真的是非常難能可貴。甚至於自己當了君王,回去見到父親,仍然是很恭敬,還是把他為人子應該要恪盡的孝道也全都落實了、全都做到了。

  大舜確實是沒有辜負堯帝對他的期待,在位的期間,他也是做了很多利於國家民族的事情。首先在政治的方面,他設定了九官分治,國家的政治體制就得到了更好的完善;同時,他設諫鼓、立謗木,這是繼承了堯帝的德政。上古的君王都非常重視讓下情可以上達,也就是說,他們在君王的位置之上,可以及時的聽到百姓的心聲,這和堯帝是一脈相承的。還有,這是雪廬老人的《歷史綱目》裡面,也有談到在政治上他的作為,「九載三考黜陟」;再來,「復九洲」,這都是讓國家地理的版圖得到很好的確定。

  再來,他在制樂方面,舜王造五弦琴,作南風之詩,還造二十三弦瑟,琴瑟在舜王的時期就得到了完善和發展,作簫韶樂。因此,這個時期確實制禮作樂方面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以及更進一步的完善。

  因此,在舜王在位的時候,感得許多祥瑞的徵兆,包括鳳凰來儀。我們前面談到,像鳳凰、麒麟這些祥瑞的動物出現,都是天下太平的徵兆。還有景星出、卿雲現,這都是舜帝當時的祥瑞之兆。

  舜帝在君王的位置上一共有四十八年的時間,後來他是在南巡,在蒼梧之野駕崩的,駕崩的時候他是一百一十歲的高齡,古時候的君王都很長壽。在《史記》中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品德高尚的舜王(就是虞舜),因為他稟承了堯帝仁德的作風,所以他時時處處都是把百姓放在心上,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因此,他賢德仁愛的形象,成為我們華夏民族千百年來的典範。這就是有虞,也就是舜帝生平的事蹟。

  在《謚法》當中也有對舜的評價,為什麼他後來的謚號為舜?《謚法》當中說「仁聖盛明曰舜。」也就是讚歎舜王仁愛的德行、盛明,能夠昌明教法。後來在周公和姜太公制定《謚法》的時候,根據舜王生平的事蹟和他的品德,給他做的評價,就稱他為「舜」,「舜」其實是他的謚號。

  這句經文:『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相揖遜」,「揖遜」就是行禮的意思,指堯帝把君王的位置禪讓給了大舜,也就是後來的舜王,這就是相揖遜。「稱盛世」,在唐堯帝舜的時代,君王天子的位置都是用禪讓的形式,是選賢與能的,就是在天下選擇賢德之人,把君位傳給他,包括後來舜王把君位傳給了大禹。大禹本來是擔任司空的位置,也就是掌管水利工程方面,因為他很有德行,所以舜王後來也把天子的位置禪讓給了大禹。因此在這個時期,都是用禪讓的制度把君位讓給天下有德行、有能力的人,這就是禪讓制。正是有了這些賢德的君王,以及君王所任用的有道德、有能力的大臣,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共同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天下太平,百姓也都能夠安居樂業,過上安定而幸福的生活。所以後人也有這樣的說法,叫做「堯天舜日」,也就是當國家天下都非常太平的時候,就形容它是堯天舜日,如同是堯舜在當政的時期。關於堯帝和舜帝的經文,我們簡單的介紹這些。

  再來,我們再看《群書治要.尚書》當中也有一段記載,這段記載正是對於舜王一生的功績很好的寫照。《尚書》記載:「虞舜側微」,也就是說他出身是很貧賤的。「堯聞之聰明」,堯帝聽說大舜很有德行和能力,「將使嗣位」,於是就想要把他的君位傳給大舜。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是「歷試諸難」,對他進行種種的考驗,這也看出了堯帝在選擇繼承人是非常謹慎的。「慎徽五典,五典克從」,這是《尚書》經文當中最關鍵的一段話。「五典」就是指的五種規範、五種標準。五種標準是什麼?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也就是堯帝先讓舜負責來推行德行的教育,教導臣民要用這五種美德(五典)來指導自己的行為,讓臣民都能聽從這種教導而不會違背。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和五倫五常內涵是非常接近的。在堯舜的時期,就非常重視倫常道德的教育,因為只有把五倫五常確定下來,在天下百姓當中推廣五倫五常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家齊而後國治,乃至於達到天下的太平。

  《尚書》的這段文,讓我們看到堯舜時期注重德行教育的記載,「慎徽五典,五典克從」。就如同師父上人在墨寶當中所寫的,倫理教育其實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人之間所具有的關係,以及在這個關係當中,他所應當承擔的職責和義務,這一旦確定下來,確實就像《大學》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靠的都是倫理道德的作用。

  因此倫理教育是強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譬如像「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親愛精誠的關係,這種教育就是倫理的教育。而我們通過堯舜的這段歷史也可以體會到,中華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是什麼?就是倫理教育。

  所以五倫是大道,在倫理教育當中,譬如像父子有親,就是父慈子孝,孝本身就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如果說每一個為人子女者都懂得盡孝,他自性當中的萬善萬德就能夠從孝當中顯發出來。古聖先王明瞭教育的原理原則,因此早在堯舜的時代,甚至更早,就非常重視倫理的教育。

  師父上人在墨寶中寫到:「五倫是大道,隨順倫常是大德,道德教育就是教人從不善的習性回歸到自性本善的教育。」就是在《三字經》開頭所談到的、所看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都是本善的,但是「性相近,習相遠」,因為後天環境的薰染,使得他習性當中這些不善的地方可能就會被引發出來。要如何把人不善的習性改正過來,而恢復本善的本性?就是要靠教育,要靠古聖先賢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的教育,來完成恢復人們本性本善的的過程。因此,「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要把一個社會、國家治理好,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要從教育入手,通過推廣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從而達到家齊國治而天下太平的效果。

  我們再補充這一段《尚書》的經文到這裡,這句《三字經》的經文就學習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經文: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這句經文講述的是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從大禹開始。大禹在當時是臨危受命,在天下發生了水災的時候,他是負責治理水災、疏通九河,所以把當時嚴重的洪水,通過水利工程的建設以及疏通,使得它都導入大海,這就幫助老百姓解決了洪水災難的問題,所以老百姓對他是非常愛戴的,後來舜帝就把王位傳給了大禹。夏禹、商湯,『周文武』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因為他們都是很有德行、能力的古代君王,所以被尊稱為三王,也就是三代的聖王,就是夏商周三代。

  夏、商、周稱作三代,而夏禹、商湯和周文王、周武王稱作三王。它的意思是因為他們很有德行,而得到了人民的歸向和信服,從而在君王的位置當中,才稱作王。在這個時期,他們是用王道來治理百姓,所以在三王的時期,也都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即使在禹王即位之前幫助天下治理水災,最後也成功的把洪水的災難疏導出去。所以當時的政治環境,在三王的時代確實是安定而祥和。這就是夏、商、周這三代的君王。

  首先我們來簡單的介紹大禹的生平。大禹是姓姒氏,名文命,他是黃帝的玄孫。因此我們看,這些子孫能夠繼承君位,往往都是他們的祖上有德。做為夏朝的開國之君,大禹的生平是什麼?他對於天下國家做出什麼樣的貢獻?我們在這裡來介紹一下。

  大禹的父親是鯀,鯀是在堯帝的時期,幫助堯王(堯帝)來治理洪水的災難。但是他治水的過程當中,對水性沒有充分的了解,所以他是用圍堵,而不是用疏導的方法來治水,導致雖然勞民傷財,而水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與治理,所以後來堯帝就把他處死了。父親過世之後,兒子禹又在這個時候臨危受命,擔任了司空的官職,也就是掌管國家的工程建設,特別是水利工程,他就繼續著父親沒有完成的治水的這項工作。

  在歷史上記載,大禹非常勤政,他結婚才四天的時間,就馬上前往治理洪水的現場,而且是在十多年,有的地方是記載十三年,但是在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說他治水是八年,總之都是很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是三過家門而不入,連兒子生下來呱呱墜地,這個時候身為父親,也都顧不上去看望、去照顧一下。為什麼?當天下的百姓都還生活在憂患當中,飽受水災的困擾,這個時候他是捨了自己的小家而去顧及大家,可以看出大禹大公無私的風範。後來憑藉著他的德行和才幹,最後終於把整個洪水有效的疏導開來,平定了水土,疏通了九河,後來天下就得到了太平。

  他的功業除了八年治水之外,雪公太老師也談到,是「平水土、定九州」,九州都能夠得以安定,天下得到太平。免除了洪水的禍患之後,老百姓的生活開始安定下來,甚至於可以一天比一天過得還要富足。所以九州定下來之後,也紛紛的向朝廷進貢。大禹因為他治水的功勞非常之大,所以被封在夏這個地方,人們都稱他為禹伯。

  後來舜王要挑選王位繼承人,同時他也是稟承堯帝當時禪讓的制度,大舜舜王沒有把君位傳給自己的兒孫,而是把君位禪讓給了大禹。因為在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也發現他的德行跟才幹很適合來繼承君王、天子的位置。所以就以他所封的國,就是夏這個名稱來做為天下之號。從堯舜就進入了夏商周的時期,進入了夏朝,也稱作夏后,他的都城是定在安邑這個地方。因此大禹就成了中國第一個王朝(也就是夏朝)的開國之君,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聖王。

  我們看他生平都有哪些政績,除了剛剛說到的他治水八年,同時平水土、定九州之外,他還「鑄九鼎、象九州,懸鐘鼓、等待士」;再來,他「會諸侯於塗山」,塗山就是今天的安徽鳳陽,「會諸侯於會稽」。這些對於天下國家的安定、對於整個社會的穩定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是他的政績。

  另外他的德行,我們看《歷史綱目》當中也有記載,他是「惡旨酒、遠儀狄、拜昌言、下車泣罪人」。我們看到古聖先王,當他看到老百姓,譬如說他犯了過失,官府朝廷要給他治罪的時候,這些君王都懂得去自我反省,覺得是我自己沒有德行,才使得老百姓沒有得到很好的教化;是我自己沒有德行,才使得老百姓沒有辦法過上富足的生活。所以說這些古聖先王他們都善於自我反省,而不是把責任和過失推到別人的身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精神,這些開國的君王都有他突出的德行,他才能成就一代的帝業。像大禹他開創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做為開國之君,他是以德服人,而不是以自己的權勢去服人的。所謂「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都是靠著他的德行和能力感化了天下的百姓。大禹他是在位十五年,後來他東巡到會稽的時候駕崩的。

  無論是大舜還是大禹,他們在一生擔任君王位置上,都是全心全意的為著百姓在著想。這是大禹的生平。

  接著再來看一下商湯。《三字經》這段經文所談到的:『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這裡說的「三王」都是三代的開國之君,夏禹、商湯、周武王,都是夏商周時期開國的君王。

  再來看一下商湯的生平,我們在前面《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也有跟大家介紹過一些古聖先王的事蹟,確實都非常的感人。在這裡剛好經文是特別提到這些古聖先王,所以我們藉這個機會也再次來溫習、來了解這些君王他們生平的事蹟。我們先來看商湯的生平。

  商湯,字子履,又稱為天乙。我們以前在學習前面的經文有學到三易,「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有學到《易經》的這段經文。古時候所作的天干地支,像商朝時期很多的君王,就是用甲乙丙丁來做為他們的名字,這都是有很深的用意的。

  商湯是契佐第十四代的子孫,契佐是帝嚳的兒子,帝嚳則是五帝之一。商湯當時是欽定的部族接班人,是殷商的始祖,是商朝的開國君王。商湯生性非常的仁慈,他的仁慈甚至對於這些動物、對於禽獸都不例外,不但是對人很仁慈,他都不忍心傷害到動物的生命。有一次他在野外,就看到獵人是張開四面的網在打獵,而且獵人在打獵的時候還念念有詞,在那裡說:「希望天下四方的禽獸都進到我的網中。」商湯聽了之後,他覺得這種捕獵的方式非常的殘忍。

  因為古聖先王教人進行農耕,或者飼養家畜等等,這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只要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就不應該對於大自然過多的再去貪求了。其實這樣的思想觀念,對我們當今的時代也是很有指導性的理念。為什麼?我們看到現在整個地球會出現許多自然的災害,包括全球變暖這些問題,也是跟人類過度的貪求、過度的向大自然去索取,跟這種行為是有關係的。有的時候並不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為了更高的享受,或者更高的經濟利益,就不惜以傷害大自然來做為代價。譬如放火去焚燒森林等等的,造成整個生態的失衡,其實我們人類是要負責任的。

  而古聖先王的這種存心,對於我們現實的社會人生很有指導意義。湯王網開三面,他就是覺得,四面張網去追捕禽獸的做法很殘忍,所以他就要求去掉三面,只留下一面的網。把這些獵人,他本來念念有詞是希望天下四方的禽獸都進到他的網中,湯王就把它改了。改成什麼?「你們要往左的就往左走,要往右的就往右走,只有不要命的才進到我的網來。」就改成這個詞。後來天下的諸侯跟老百姓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覺得湯王真的是很有仁愛之心,他的仁愛之心連禽獸都受到他的恩惠。

  最開始商湯是居住在亳這個地方,後來成為夏方伯,專事征伐;當時諸侯葛伯因為他不祭祀宗廟,湯就出兵來討伐他。再來,因為夏朝末代的君王夏桀非常的殘暴,因為他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所以湯王是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最後他就出兵來討伐殘暴的夏桀。

  同時他非常重視任用人才,他任用了一位賢德的宰相叫做伊尹,任命他為太宰,也就是宰相的職務,曾經三聘於莘野。這一點就有點像後世諸葛亮,三顧茅廬之下才出來為蜀漢效力,是一樣的道理。當時商湯湯王為了求得賢德的宰相伊尹,為了聘任他為宰相,曾經三聘於莘野。

  後來伊尹並沒有辜負湯王對他的期望,他有計畫的輔助湯王統一天下,繼續把周圍的一些小國都吞併下來,同時把夏桀放逐到南巢。所以伊尹在夏商之際,就是商朝能建立,伊尹是建立了汗馬功勞,他的功勞非常之大。所以商湯滅夏,他的國號就叫商,我們常說殷商,就是指的這個時期。建立了商朝之後,他依然是以仁德做為自己的治國思想。他無時無刻不在重視國計民生的改進,特別希望能夠把社會安定下來,把老百姓民生的生活保障好。而自己,商湯本人還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自強不息,不斷的去改正自己的缺點、反省自己的缺點,使得他的德行、學問才能每天都得到增長,這都是在形容商湯當時不斷的修德,而且勵精圖治的過程。

  雪廬老人《歷史綱目》中也有記載,商湯的德行以及他的貢獻。首先在制作方面,他是改朔,以夏丑月為歲。從上古君王重視制定曆法開始,國家的年月日記載的方式,一直是一個國家在建立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的仁政包括立禹後,對古聖先賢的後代都給他封國。這也體現出了他的一種仁政的思想,就是對於古聖先賢特別的尊重,連他的後世子孫,商湯也都能盡心盡力的來照顧他們。再來,在大旱的時候,他是鑄幣賑民。這是為老百姓解決他們生活的問題,國家遇到了水災、旱災的災難,這種是天然的災害,但是做為仁德的君王,他仍念念的為老百姓著想。特別是在大旱七年的時候,商湯以六事來自責,最後感得上天降下大雨。

  這我們也都能夠體會到,在上古時期的這些仁德的君王,當他們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都是能夠用自我反省的功夫來向上天真誠的祈禱、懺悔、改過,最後感得上天降下了大雨,就使得嚴重的旱災、嚴重的旱情得到了舒緩、得到了解決。因為古時候的君王都非常的明理,其實這個道理,通過對於儒釋道三家聖賢教育的學習就能特別的明瞭。特別是像佛法當中也談到,譬如說許多天災人禍的產生,其實都跟我們人的心念是有關係的。

  譬如說像佛門中說貪瞋痴慢疑,這些不好的習氣會感得許許多多天災人禍的降臨。譬如說,水災就是貪心所造成的;火災,當然旱應該是跟火也是有關係,火災是瞋恚心所造成的;風災是愚痴造成的;傲慢不平會產生地震;再來是懷疑,懷疑會造成天崩地陷,譬如說像近年來會有許多地方出現天坑,一個地方突然塌陷下來,也找不到原因,大地突然塌陷,按佛法的道理來說,這是懷疑所造成的。

  因此,這些自然災害都是跟我們不善的心行有關係的。古聖先王明瞭這些道理,所以當他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他就進行自我反省。這是商湯以六個方面來進行自我反省,特別是在政治上,在他為政的這些措施方面,自我反省肯定是我在哪些地方沒有做好,才導致了旱情旱災。也因為他的真誠心所感,最後就降下了大雨,緩解了自然的災難。這些都是商湯在位時候的政績。

  他在位是以仁德來治國的,他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有仁愛之心的君王。並且他對老百姓,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也體恤到民生的艱難,所以他也仿照堯舜時期的做法,譬如說減輕賦稅,讓老百姓的負擔減少;再來,致力於生產,這樣可以使得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再來,安撫民心等等。所以他也是一位深受老百姓愛戴的好君王。他在位三十年的期間,國力不斷的增長,成為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因此,像我們現在有機會到故宮去參觀,還能看到許多殷商時期的青銅器,留下來的這些文物,都可以體現出那個時期確實是國力強盛、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好時代。這是商湯一生的事蹟,我們先做簡單的介紹。

  在《群書治要》中收錄了《毛詩》,這是《詩經》的一段文,這段文就是讚歎商湯的德政:「湯降不遲」,「湯」是商湯,商朝的開國君王,他能夠禮賢下士,他禮賢下士非常的急切,「湯降不遲」。「聖敬日躋」,「聖」就是指的聖王。聖敬日躋,這是說聖王他的誠敬之德與日俱增。他如果沒有這種誠敬之心,怎麼能做到網開三面?他如果沒有誠敬之心,他如何通過向上天的祈禱就能夠化解旱情、旱災?這都是體現了商湯的誠敬之德。

  再來,「昭假遲遲」,「昭」是光明、顯著的樣子,「假」是很從容的樣子,「遲遲」也是一種舒緩而從容的樣子。這是《毛詩》的經文,「昭假遲遲,上帝是祗」。正是因為商湯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嚴於律己,而對別人卻是很寬厚,他對待上天也是懷著一種恭敬之心,於是「帝命式于九圍」,「九圍」就是九州的意思,上天就派他來治理天下,為天下人做出最好的榜樣。

  「不競不絿,不剛不柔」,「競」是爭競的意思,也就是說,他並不是為了名利而互相的爭奪;「不絿」,「絿」是急躁的意思,這是說他從不爭強好勝,也從來不急於求成。他「不剛不柔」,他既不剛強暴戾,也不是柔弱而不禁,這都是形容商湯的德行。「敷政優優,百祿是遒」,「敷政」就是布政,他施行教化。敷政優優,「優優」是寬和的意思。百祿是遒,「百祿」是指的他福報很大,「是遒」,「遒」是聚集的意思。正是因為商湯有這樣的德行,所以他施政特別溫和而寬厚,因為他有仁愛之心,所以才感得福報,有千祥雲集、百福駢臻的福報。這個福報是從哪裡來的?這個福報是從他的誠敬,真誠恭敬之心而來,也是從他的仁民愛物的心而來。

  這段文就是《毛詩》(《詩經》)中對於商湯的一段讚歎之文。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老百姓確實是非常尊敬他、愛戴他,有這樣的君王出現於世,這是天下國家的福報。三王當中我們介紹了夏禹,也介紹了商湯。

  接著我們再為大家介紹下面這兩句經文,這裡所提到的「周文武,稱三王」。我們主要介紹周文王,因為武王在後面的經文當中還有提到,我們談到周朝歷史的時候再來介紹武王,在這裡先介紹文王。文王,我們要是《聖學根之根》的課程一路聽下來,對文王應該是很熟悉了,因為在好多地方都有提到過他,無論是從德行的方面,他孝順的德行,還是他對於民族、對於文化做出的貢獻,譬如說《周易》,「文王拘而演周易」,這些經文我們都有多次談到周文王,大家對於文王姬昌應該是不陌生的。

  周文王姬昌,他是后稷的第十五世孫,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古公亶父,是周朝的太公。西伯季爐世子,他的父親是王季,所以嗣為酉柏。周文王生來就具有聖德,這跟他從小受到母親良好的教育是有關的。周文王的母親,我們知道周朝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太任就是周文王的母親,她非常重視胎教,所以文王在母胎就稟受母親端良的母教,他生下來的時候就有很多祥瑞,這是和母親對他早期的教育分不開的。他生來就跟一般人不一樣,他是四乳龍顏,身長十尺,而且是天生聖德,也就是說他來到世間是有天命的,他以他的德行、以他的能力,是來代表上天對於天下的百姓普施恩惠,他有他的天命,所以他是岐周的聖人。

  但是當時的時代背景,周文王出生所處的時代正是商紂王的時期,也就是商朝末年。商朝末年在殷紂王的時代,他不能秉持祖宗,商代的先祖的德政,而是實行暴政,因此,許多紂王身邊的賢臣最後都被害死了。連文王也不例外,當時他也是得罪了紂王,最後被關押在羑里這個地方。但是他被君王關在牢獄當中,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在牢獄當中演繹伏羲八卦為六十四卦,這就是《周易》的由來。也就是說,在這種艱難困苦的環境當中,他還繼續繼承著古聖先王所留下來的經典,並且把它發揚光大。這種困頓的環境絲毫沒有挫敗他的意志,反而他更加積極努力的來做出對國家、民族有利益的事情,從八卦演繹為六十四卦,從而能夠很好的詮釋天地人當中宇宙人生的真相。

  後來,他被他的臣子散宜生等救了出來。當時他們看到文王被囚禁起來,也非常著急,所以就找了很多美女、玉帛來討商紂王的歡心,結果商紂王一高興就把文王給放了、放出來了。文王獲得釋放之後,就還繼續來施行仁政,修善積德。在周朝開國的君王他們都是非常有德行的,一代一代人都是行善積德。所以諸侯都對他非常佩服,都歸順他。因為商紂王確實是太殘暴了,而文王他非常有德行,所以就感得諸侯都歸順他,歷史上記載「三分天下有其二」,就是記載當時的現狀。

  文王繼位之後非常重視政治方面的治理,以及軍事方面的發展,同時在農業生產方面,在他治理國家的時候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親自和農夫在田地裡面耕種,而且他採用的一些政策使得當時確實是國富民強,成為商朝諸侯裡面最強的一個國家。有一次,他在興建公園靈臺的時候,挖出了一副人骨,文王立刻讓人把它安葬下來。諸侯都覺得文王是一個賢德的君主,他仁愛的德行,連枯骨都能受到他的恩惠,何況是活著的人。相比之下,大家都不願意再事奉商紂王,而願意跟著文王。所以各個國家仰慕文王的德行,甚至於國中有發生一些糾紛的事情都請文王來決斷。

  譬如有一次,虞國和芮國他們在爭土地,就請文王去給他進行論斷。結果他一進入周國,周文王治理的地方,看到每一個老百姓彼此之間都互相謙讓,非常的和氣、融洽。兩個人一看就受到感動,覺得自己在那裡爭土地,這種行為很羞恥、很慚愧,所以就悄悄回去,再也不爭地了。這是文王的聖德。

  當然他之前對於父親行孝的德行,以前有跟大家介紹過,這裡就不再多說了。後來他過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周武王追謚他為周文王。因為在周文王的時期,他還算是諸侯,還沒有真正稱帝位。而是他死後第二年,武王伐紂,時機成熟,正式出兵來征討商紂王,就結束了商朝的統治。

  這句經文當中,「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禹、商湯和文王、武王都是以仁德之心來愛護老百姓,一切都是為百姓著想,得到了人民對他的愛戴,才得以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

  這句經文,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到這裡,下一節課還有一點補充,下一節課繼續再來跟大家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