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行孝,是活活潑潑的-第7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行孝,是活活潑潑的。

  

  我們今天學習《古文讀本》中一則關於孝道的故事。

  有一天,曾子幫父親打理農田,不小心把瓜苗的根刨斷了。父親很憤怒,剛好旁邊有一根很粗的棍子,一氣之下,拿起棍子就往曾子身上打。結果曾子被打昏過去。

  曾子蘇醒過來後,立即去給父親請安,關心父親還有沒有在生氣,他說:「父親,我剛才確實做錯了,您教誨的對。您有沒有哪里不舒服?有沒有氣著?」

  曾子看到父親的神情緩和了許多,於是退到屏風後,取出琴,唱了一首歌。他特意唱得聲音很洪亮,以示身體狀況良好,請父親不必擔心。曾子的目的是希望父親知道,他對被打一事毫不計較,並無不悅的情緒。

  古代孝子心地非常柔軟,能體恤父母的心情。我們學習每一篇德行故事,「慕賢當慕其心」,看到曾子展現出的至誠孝心,我們就知道自己與古人的差距在哪里。

  孔子聽說曾子被父親打暈的事情後,對弟子們说:「曾子不孝,如果他來了,叫他不要進來。」曾子得知後感到很困惑,於是就去請教老師。

  孔子說:「有一位瞽叟的兒子叫舜,他侍奉父母時,每當父母需要他的時候,他總是及時趕到。當父母要傷害他的時候,卻找不到他,而他每次都能巧妙地化解危機。當父母用小棍子打他時,他就默默接受;當父母拿大棍子打他時,他就迅速逃走,這就是權變。所以,當你父親拿那麼大的棍子,你屈服並等著被打,這是不應該的。如果你父親盛怒之下把你打出什麼問題,這將陷你父親於不義,讓你父母終生遺憾和痛苦,這是很大的罪過。」

  我們處在任何境界當中,都能合情合理合法,是不容易做到的。應勿緩、行勿懶、須敬聽、須順承的同時,我們還要懂得靈活運用,通權達變,避免陷父母於不義。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

  

  ——整理自蔡老師《承傳千年不衰的家道》

  

  

  原文:

  曾子芸瓜而誤斬其根,曾皙怒,援大杖擊之,曾子僕地。有頃蘇,蹶然而起,進曰:「曩者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聽其歌聲,令知其平也。孔子聞之,告門人曰:「參來,勿內也。」曾子自以為無罪,使人謝孔子。孔子曰:「汝聞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大棰則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體而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殺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門,有罪不自知,處義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