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百善孝為先-第4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百善孝為先。

  

  今天,和大家分享《德育故事》中的「緒餘」部分。《德育故事》分為四冊,共收錄了七百六十八則古聖先賢的德行故事,每册有八個德目,每個德目都有二十四則故事,每二十四則故事之後都有一篇「緒餘」,作為這一德目的總結,其中的道理都彰顯得非常透徹。

  通過閱讀《德育故事》中的「緒餘」,我們能更深入、更明晰地理解每一種德行的道理,並知道如何在生活中落實。《德育故事》是很好的傳家寶,如果我們每天跟孩子講一則故事,就等於將七百六十八位聖賢請到家中,教導我們孩子。

  《德育故事》的作者是民國時期的蔡振紳先生。蔡先生的父親非常用心地教育他,四歲時,他的父親就陪他讀《孝經》,十幾歲時,他已通曉了四書五經。父親每天都給他講德行故事,蔡先生長大後,就把父親講的故事彙集起來,編撰成了這本書。

  讓我們來看「孝篇」的第一則「緒餘」。「緒餘」就像是蠶繭中的蠶絲全部抽掉以後,殘留的一點絲。這是蔡先生的自謙,他希望自己匯編的這部分內容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夫孝,德之本也。」《說文解字》上提到:「孝,善事父母者。」就是用心地侍奉父母,這就是孝。能體會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需要,理解父母的志願,在父母犯錯時能柔和善巧地規勸,都是「善」。

  「從老省,從子。」「孝」這個字,「老」下面是「子」,代表父母、祖先念念為下一代著想;「子」上面是「老」,就像孩子背著父母。奉養父母是每一個子女天性的流露,叫「子承老也」。

  《孝經》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古聖先賢將孝的行為歸納成五條。我們落實的時候,可以跟《弟子規》相結合。

  「居則致其敬」,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都是恭敬心的具體表現。

  奉養父母的時候要讓他們感到心情愉快,所以「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我們每天晨昏定省,父母看到就會高興、歡喜。「親所好,力為具」,如果我們在學業、事業、家庭和人際關係上都表現出色,父母會感到安心和自豪,這也是「養則致其樂」。

  「病則致其憂」,這個的「憂」是感同身受,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應該願意為他們分擔痛苦。更重要的是找到好醫生、好方法,讓父母早日康復。「憂」的同時,還要積極解決問題。

  「喪則致其哀」,父母離去了,我們應該莊嚴肅穆地處理喪事,更重要的是緬懷父母之德。

  「祭則致其嚴」,在祭祀時,要非常恭敬莊重,所謂「事死者,如事生」,「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接著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人的道德、德行都是從孝、從悌、從家教當中延伸出來的。「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一個人能孝順父母,到學校就能尊重老師,到各行各業去學習,對於教導他的師父,也會像對待父親一樣。

  一個人能友愛兄弟,到學校就能友愛同學,到不同行業一起工作的同事,也能彼此相處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道義都是從孝悌之心延伸出來的。

  「故忠可移於君」也是告訴我們,忠臣出於孝子之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落實孝道,從愛護自己的身體開始,因為我們的身體來自父母,是父母的延續,一個有孝心的人連自己的頭髮、皮膚都很愛惜。

  一個人做事謹慎,不慌張,他的心就緩和、柔軟,能夠從容地應對,生怕給自己的身體或者父母帶來傷害。所以,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早睡早起,保持均衡的飲食,定期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情。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立身」就是成就人格,成就德行。「行道」就是能把倫理道德落實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成為社會的榜樣。

  《孝經》中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道的落實從孝養父母開始,然後進入社會為領導和國家做出貢獻。最後成就德行,這就是「立身行道」。因為我們有德行,名聲好,這就是大孝顯親,「揚名於後世」,使孝道更加圓滿。

  「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這一句出自《禮記》。《孝經》中提到五種身份的人如何孝順父母。首先講到天子,「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天子不愛護人民也是不孝。諸侯不能驕傲,不能放縱,要照顧好這一國的人民,這是孝。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這是指普通百姓,要讓父母在生活用度上沒有匱乏,在工作中真正利益他人,這是最基本的孝道。這裡講的是「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勞」不是指體力勞動,而是盡心盡力地做好本分,也是突顯出,能把道德學問落實在工作上,利益到一切服務的對象。

  「大孝不匱」。這個「不匱」表示精神長存,用自己的孝行感動身邊的人,成為社會的榜樣,這就是「大孝不匱」。

  接著說:「試觀烏鳥反哺,羔羊跪乳,禽獸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這裡舉了兩個動物的例子,烏鴉叫慈烏,它也愛護自己的孩子,小烏鴉長大後懂得回報母親。小羊羔每次吃奶的時候都是跪著,好像在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小動物尚且知道報恩,何況是我們人呢。

  人在三歲以前,完全依賴父母的養育和照顧,因此,在古禮中,父母去世後,子女要守喪三年。父母離去時,是兒女最悲痛的時刻,三年喪期過後,還是要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工作。雖然父母已經離去,但是我們依然牢記他們生前的教誨和德行,繼續立身行道,這也是對父母恩情的報答。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

  

  ——整理自蔡老師《承傳千年不衰的家道》

  

  原文:

  夫孝,德之本也。《說文》,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經》云,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試觀烏鳥反哺,羔羊跪乳,禽獸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

  《八德緒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