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2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從二十四頁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我們今天從這一句經文繼續學習。『事非宜,勿輕諾』,對於不合於義理的事情,我們不能輕易的答應。如果我們輕易的允諾,『苟輕諾』,到時候因為某種原因而無法落實,則『進退錯』,就會使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包括父母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這個原則。譬如對於小朋友的要求,我們什麼情況之下才能答應?要在合理的情況下才能答應。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做為父母,則一定要堅持原則。譬如我們小時候跟父母親要零食,父母親也不是那麼輕易的答應我們,特別要要求我們,要觀察一個星期是不是表現得很好,然後再來決定是不是可以給你買零食吃。否則像小朋友,如果他從小,他要什麼家長就完全滿足他的需求,做為孩子,他的貪心就會不斷的增長。等到長大之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他這種貪心已經養成,他就會漸漸形成奢侈奢靡的習氣,這樣對於他的成長而言,危害性其實是很大的。所以對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能輕諾,有些不合理的事情不能輕易的答應他,這是很重要的。

  在答應別人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到,我們做出承諾,首先第一點要考慮到這是不是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的,也就是我們的能力到底能不能做得到;再來,我們所答應的事情,是不是也符合團體的規定和政府的法令規章制度。像這些在孩子小時候就要給他灌輸正確的概念,建立正確的態度。做為小朋友,他從小學會了,很多事情他就要理智的判斷,他就不會任何事情都輕易的承諾、答應。做為成年人也是如此,我們也不能輕易的許諾我們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包括當我們遇到緊急的事件,譬如這個事情特別急,有些人在特別急的時候,情緒就很容易做主。所以當他們有求於我們,也要把心靜下來,把事情了解清楚,聽清楚之後再來下決定。我們遇到急切的事情,所謂「急事要緩辦」,要充分的考慮清楚才行。我們要考量包括對方的能力夠不夠,包括自己的能力夠不夠,以及這件事情它各個方面的緣分是不是成熟,所以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條件都不能缺乏。

  關於「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在周朝時期的故事。在周朝魯國有一位賢者叫做展禽。名是獲,表字叫做季,他是住在柳下這個地方,人們就稱之為柳下季。之前我們有學習過,對於一個人的稱呼,當他已經成年起了字。古人在他成年之後就叫他的字,而不稱他的名,這是對他的尊重。而更為尊敬的就是用地名來稱呼他,這個地方有出現這樣賢德的人。所以直接用地名是對他表示恭敬,這是我們這個地方的榮耀。柳下季是魯國一位非常賢德的君子。有一年齊國人來攻打魯國,當時齊國人就要求魯國,要魯國把一個寶器叫做岑鼎,要把鼎送給齊國。可是魯國的國君他並不同意這個要求,所以就把另外一個鼎送了過去。當然齊侯一看到,他心裡就產生懷疑,知道這個鼎可能是假的,並不是他們所想要的寶器。於是他就跟魯國轉達一個訊息,必須讓魯國的柳下季來跟我說這是真的岑鼎,我們才會相信。我們可以知道柳下季他的為人、他的德行在各個不同的國家裡面都是享有盛名,人們對他很尊重,知道他是很守信用的一位賢德的君子。

  於是魯國的國君就跟柳下季請求,希望他不要把真相說出來。柳下季就回答魯國的國君說:「我們的君上之所以要把假的鼎冒充作真的鼎,目的是要避免國家的災禍。」因為齊國要來攻打,他要求你把寶器(鼎)送給齊國。當然送了之後,可能戰爭跟衝突就能得到避免。可是魯國當時給出來的鼎是個假鼎,齊國方面他就不相信。他既然要避免敵國來攻打的災禍,同時又不想失去他的真鼎。這個事情對柳下季來說,兩個國家雙方都要看他的態度,他會做出什麼決定。於是柳下季就說:「如果您要我去幫您說假話,這就丟掉了我的信用、誠信。丟掉了我的誠信,以此來避免我們國家的災禍,確實讓我很為難。」魯公聽了之後就知道柳下季不肯去做假的證明,所以他只好乖乖的把岑鼎送到齊國去了。

  這位聖賢君子以他的誠信,我們說一言九鼎,他一句話可以保存國家的重器,也可以免於國家的危亡,但是他不願意失信於諸侯。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就曾經說過:「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柳下季被人們稱之為「和聖」,先聖、後聖,無論是孔老夫子還是和聖柳下季,他們對待問題的標準,他們為人的原則和標準都是相同的,都是要信守他們的承諾,不肯失信於人。

  這是「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這個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我們講話要注意口齒要清晰,表達要準確。在咬字的時候一定要很清楚,稍微講得慢一點,不要特別急、特別快,更不要語意表達不清楚。這是強調說話聲調的問題。關於我們的語言,在《弟子規》當中也有很多地方都有談到,我們講話要有什麼態度、什麼方法。像「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我們講話的聲調一定要適中,不能太大聲或者是太小聲。「問起對,視勿移」,包括我們在跟別人講話,眼神也要很注意,不能左顧右看,眼睛要看著對方,這是尊重的表現。

  這裡談到『凡道字,重且舒』,「重」就是要穩重的意思,「舒」是舒緩。不能講得太快,要稍微穩重慢一點,咬字要清晰。我們在跟人交談的過程當中,就要常常去觀照,自己講話有沒有太急、有沒有太快。但是這也都是跟我們的心態有關係,當我們的心很定,就不會特別急切的要表達,而是能緩慢穩重的說話。因為譬如我們講得很快,別人聽起來就會很吃力。甚至於有的時候他可能聽錯了,往往是因為我們咬字不清、說話太快,都有關係。我們不能以自己的習慣或者是喜好來說話做事,而是要考慮到別人是不是能夠接受、吸收,要以這為標準。我們講話的目的是要讓別人聽清楚、聽明白,而不只是自己在這裡說而已,所以說話的語速我們一定要注意。

  包括做為老師,我們上台要傳達、要表達聖賢教育的義理,在這方面標準跟要求也就更高了。我記得以前在新加坡弘法人才培訓班,這個班上的學生,有很多都是來自祖國的各地。那個時候能到新加坡求學非常的不簡單,有的時候都是趙樸初老先生特批,也就是國家政府特批,才能把留學生派到新加坡接受培訓,講解佛經。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每一位上台的老師的普通話要標準,咬字要清晰,表達要準確,說話的語速不疾不徐。所以那個時候的學生都有受到非常嚴格的要求跟訓練。我們要把聖賢經典的義理表達準確,做為師資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後來我們有機會錄製儒釋道聖賢教育的有聲書的過程當中,師父上人也有特別交代說,你錄的時候聲音不要太快,稍微慢一點。現代人都非常的心浮氣躁,你講話講得慢,一般人往往沒有耐性耐著性子去聽。這是因為現代人都求快,他的心比較定不下來。可是真正學習、真正傳承儒釋道的聖賢智慧、聖賢學問,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心能夠定、心能夠靜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在錄製有聲書的時候,語速相對就比較慢一點,這是符合佛家所說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樣的原則。包括我們錄製《聖學根之根》的有聲書,還有《治平寶鑑》有聲書,相對來說我們的語速都有稍微慢一點,讓人的心能夠定得下來。所以這句經文,「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這個原則是很重要的。

  包括我們在團體裡面也是如此。如果做為領導人,在表達一個事情,不能說話清晰,不能語速緩慢,可能我們的下屬聽起來很吃力,就會把你想要表達的意思聽錯了。當然做為下屬,在這個時候就要用《弟子規》的方法了,要及時的去確認,及時的去請示。可能我們在跟上司、領導再溝通,我們把領導所講的話再重複一遍,然後確認是不是這樣的。我們曾經接觸過一位祕書,她從事祕書工作很多年,非常有經驗,做事特別認真負責。所以每一次,因為我們現代人溝通喜歡用微信這些手機的軟體,經常就是語音留言,她做為祕書,每次都會準確的確認,你講的話她會用文字再重新打一遍,跟你確認剛剛是不是這個意思,是的時候她才會把話再傳達出去。她做祕書工作非常謹慎、非常小心,做事很細心。譬如聽到領導給我們的指示,我們沒聽清楚,就需要再跟上司或者領導再度確認,您剛剛是不是這麼說的,重複把它講一遍。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確實有什麼內容聽錯,領導跟上司也可以及時的幫我們糾正過來。因此我們如果有謹慎的態度,無論是領導或者是長輩來交代我們辦的事情,我們每次都會再確認,或者是把長輩交辦的事情再重複講一遍,這樣就比較能做到萬無一失。否則有的時候,在溝通上因為理解錯誤,一句之差可能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在我們的生活工作當中,就不要因為語言方面的疏忽,使大家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耽誤或者是麻煩,這就不好了。

  下面我們來分享在周朝的時候齊桓公的夫人衛姬的故事。在周朝,齊桓公的夫人衛姬是很有德行的、才能的一位女子。當時齊桓公和管仲商議要去攻打衛國,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應該做的,是不義之舉,但是畢竟國君做出了決定,一般人也不敢提出反對的聲音。結果齊桓公上朝回來之後,他的夫人衛姬就看到今天君王的神色不太對勁,所以她就摘下髮簪跟耳環,解下環佩,走下堂去跪拜,詢問齊桓公:「您為什麼要討伐衛國?」桓公就回答說:「沒有什麼原因。」但他回答完了之後覺得很奇怪,這是朝廷上在議論的事,我的夫人怎麼會知道?「妳怎麼知道我要去討伐衛國?」夫人衛姬就說:「身為國君,您回來的時候是滿臉的怒氣,手跟腳也是蠢蠢欲動的樣子,這些表現都是表示您有想要攻打別的國家的想法。而剛剛國君進來,本來您腳抬得很高,臉色也很嚴厲,聲音又是高揚著,可是一見到我卻止住了,我就猜出了國君的意思,您可能是要去攻打我的娘家衛國。」從這段話就可以看出,齊桓公的夫人衛姬她是一位非常善於觀察、了解君王的心意的一位皇后。齊桓公聽她這麼一說,就打消了攻打衛國的想法。

  等到第二天他再去上朝,大臣管仲走到了君王的面前說:「我看到國君今天上朝,您的口氣非常的溫良和善,說話也說得很舒緩,慢慢的說,所以我猜想您一定是取消了攻打衛國的想法。」齊桓公一聽,他就非常高興的說:「真的是太好了!在宮廷當中,有夫人在幫我主持內政,並且也匡正我的過失;而在外面,又有管仲在輔助我、協助我治理國家,我齊桓公從此在世界上就可以無憂立足了。」於是人們都非常讚歎衛姬她的守信有德,以及她的智慧。

  平常身為國君,齊桓公非常喜歡聽音樂,總是沉湎於聲色當中。可是夫人衛姬卻是以身作則,從來都不肯去聽鄭、衛之音,她是用自己的身教來感動齊桓公。

  所以劉向對於衛姬的忠心和誠信是非常讚歎的,而呂坤先生認為她是一位很明智、明哲之人。世界上有很多的領導人他之所以後來會身敗名裂,其實是跟他的妻子、跟他的家人有關係的。如果他的妻子是一位很有智慧,而且作風又很儉樸,不貪求,是這樣有德的婦人,她就能夠助夫成德,來成就他先生的德行。可是往往有很多的領導人身邊的女子缺乏智慧,而且又很貪婪,往往連累了他的先生,最後因為貪腐、腐敗而受到政府的懲罰處置。這種例子,特別是在現代社會,是常常發生的。所以衛姬她的言行,確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們學習到這一句課文「凡道字,重且舒」,我們如何說話、如何發音、如何表達?在我們求學的過程當中,也常常會去聽一些人的演講。特別是學習英文的時候是很明顯了,經常會去聆聽在世界上有很多的領導人、著名的領袖,他們英文的演講,學習他們怎麼表達、怎麼發音。以前我們在學習英文,常常會聽一些錄音帶,譬如在美國著名的領袖,從前他們是倡導人人平等的運動。美國社會以前黑人跟白人之間有很多的衝突,有一些領導人他們有一些演講,著名的演講,倡導人類平等的這樣的觀念。我們聽一聽這些好的演講,也都是非常有正能量。我們也學習一個人他如何做到「凡道字,重且舒」,常常聽一些領導人講話也是很有幫助的。

  在二O一四年的三月,中國國家主席就曾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演講,這個演講的內容以及演講的視頻很值得我們學習。包括在每年國慶,或者是新年,也會聽到中國還有一些國家的領導人都會發表新年的致辭。聆聽這些致辭,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同時我們也能夠學習,領導人他要怎麼樣去講話、怎麼樣去表達、怎麼樣去安撫人心、怎麼樣去表彰一些人的先進事蹟。總之,這裡面有很多都是很有正能量的內容。

  中國國家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這場非常精彩的演講,比較全面而深刻的闡述了關於文明交流互鑑的看法。在這篇演講當中,主席有談到,文明因為交流而多彩,文明因為互鑑而豐富。文明的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推動文明的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跟原則。

  首先,文明是多彩的。「人類的文明因為多樣才有交流互鑑的價值。而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論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造的成果。文明的交流互鑑不應該以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為前提。推動文明交流互鑑,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這是關於文明交流互鑑所說到的第一條。

  在最近的幾年當中,因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常看到師父上人跟歐洲的大使,還有來自美洲,來自非洲、亞洲的很多大使嘉賓們在交流。在這種跨越文明、跨越國界、跨越種族和宗教的交流對談當中,我們也學習到了很多的智慧、很多的經驗。譬如在以往,我們可能對於非洲的文明、文化會比較陌生,因為在大家的印象當中,非洲這些國家跟地區都是飽經磨難,在近代都是很多大國的殖民地,有很多國家都是在非洲去大量的奪取他們的農產品、物質,所以大家對於非洲可能是比較陌生的概念。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氛圍當中,是特別尊重婦女和非洲,對於這些文明也是有特別的尊重。包括從前有一些國寶,有一些西方國家從非洲地區掠奪很多的國寶,現在他們也開始推動如何把國寶又再還給這些國家。

  我記得有一次,跟一個非洲國家的大使在進行交流。這位大使他剛好在去年,有到澳洲圖文巴去親自考察和了解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建設的歷程,所以他就非常的感動。結果回到巴黎之後,當他和師父上人見面,他一來就帶了三個見面禮。談完話的時候,他把見面禮打開,大家都很感動。因為我們覺得中國人很重視禮尚往來,想不到連非洲國家這些地方的大使們,他們也具有這樣的優良傳統。他就帶了非洲的三個工藝品來表示感恩,並且講述了他在圖文巴考察的心得。這三個工藝品,其中有一個工藝品叫做「分享」,它的名字叫做「分享」,有三個非洲的黑人手拉著手圍成一圈,它是木雕的,在他們中間就有一個平台,可以放喝水的茶杯。他把這個工藝品叫做「分享」,他們有一種美德,就是有任何美好的事物都要跟他人來分享。每個工藝品都是很有寓意的。後來師父上人就親自把上面寫著「愛」字的水杯,放在這個工藝品的上面。現在這個叫做「分享」的工藝品也都還供奉和存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的辦公室當中。我們看到這是文明在交流和互鑑的過程當中,所撞擊出的燦爛的火花,確實讓人非常的感動。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是「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為平等才有交流互鑑的前提。各種人類的文明都各有千秋,沒有高低優劣之分。要了解各種文明的真諦,必須秉持平等謙虛的態度。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鑑的最大障礙。」這是中國國家主席在闡釋這個問題所談到的第二點。文明確實是平等的,所以我們要尊重和理解不同國家地區的文明,不同的國家地區的人們也尊重和了解我們的文明。世界的文明只有在交流當中,才能夠得到平等互助這樣美好的合作,這種契機。

  剛剛談到非洲的問題。有一年慧禮法師曾經帶著許多非洲的小黑人來到香港,這些非洲的小黑人他們是從小就學習《弟子規》,學習中國的中文,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長大的。他們團隊當中,每個小朋友之間都非常真誠,非常的互助互愛。來到香港,他們還給師父爺爺表演了非常好聽的歌曲,而且用字正腔圓的中文來大聲的背誦《弟子規》,這個場面確實是特別感動人心。後來在交流的過程當中,師父上人也特別讚歎慧禮法師這麼多年在非洲辛苦的經營,讓這些非洲的孤兒,還有孩子們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別是學習到漢字,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在語言上、在德行教育上給他們奠定的基礎,對於這些非洲孩子來說,可以給他們帶來非常美好的未來。

  因為在這個時代當中,文明的交流互鑑是非常頻繁的。特別是現在非常多的西方國家的人,都熱衷於學習漢字文言文,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但是往往找不到好的老師。在很多歐洲國家要學習中文,成本是很高的,學費也是很高的,所以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師資。但我們遇到很多教科文組織的大使,都把他們的孩子送去學中文,甚至於有的大使本身就非常深入學習中國文化。所以在聊天的時候,這些大使還會跟我們說,跟師父上人說《左傳》有一句經文是怎麼怎麼說的,講得頭頭是道。我們中國人假如四書五經都不好好學,你還去問外國人《左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那真的就把中國人的臉都給丟盡了。所以身為中國人,真的要奮發圖強,一定要把自己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遺產繼承下來。像漢字文言文,像這些經典,都是流淌在我們血液裡面的,中國人學起來就特別容易、特別快。相反外國人學得可能是很吃力,他們還這麼認真的在學。而我們中國人,生來就有資質可以把它學好,為什麼我們不好好認真的去學?我們看到孝敬幼兒園的小朋友,從小學習《聖學根之根》,他們背得字正腔圓,讀得朗朗上口。小時候就這麼開始學習,他是很快就能夠掌握正體字、漢字,很快就能夠掌握文言文的。

  有一年師父上人曾經親自製作了中國字卡,師父上人親自從字典當中去挑選中國的漢字,每一個注音下面的代表字師父都是親自挑選,製作了一套中國字卡。當時就把字卡也帶到很多國家,甚至拿給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來看。這些領導人看了之後說:「原來漢字這麼容易學!」通過中國字卡,可能很短的時間就能把漢字的基本發音、寫法掌握了。在幾年前我們曾經輔導過兩位同學,這兩位同學因為她們從小是在澳洲長大的,特別擅長於講英文。剛剛來的時候她們連中文都講不清楚,後來師父上人就讓我們教她們漢字,我們就從ㄅㄆㄇㄈ注音符號開始教她,然後用中國字卡,每一個漢字怎麼組詞,還有一些詩詞,漢字怎麼在詩詞裡面表達,我們就簡單的把注音符號表讓她們學一遍。後來這兩個姐妹就到了英國漢學院去求學,到現在她們居然已經能讀懂《說文解字》,能講解《說文解字》,還能講解像《三字經》、《幼學瓊林》這些蒙學的典籍。從這裡來看,其實漢字文言文一點都不難,因為這是中國人血液裡面的文化,我們只要肯認真的去學,一定是能掌握的。這是主席談到的第二點。

  第三點,「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為包容才有交流互鑑的動力。而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只有交流互鑑,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麼文明衝突,就可以實現文明的和諧。」中國人心量確實是大,從古到今,古聖先賢談到天下這個概念,都是用天下這個詞,而不是講某一個國家。從古到今,這些英明的領導人,真的心量都是非常寬廣的。做為中國人,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包容各種不同文明的能力也都是特別強的。像當年鄭和傳道下西洋,因為鄭和本身他是回教徒,當時他就把回教也傳到馬來西亞、印尼這一帶。鄭和傳過去的回教的派別就特別溫和,特別包容。所以中國文化裡面,就有一種包容萬物、和諧萬邦的基因、特質。

  我們在學習國家主席的演講的時候,確實在裡面學習到了很多的智慧、經驗。同時我們注意觀察,演講的過程當中那種表達、吐字,還有語速,也都是我們學習的重要的榜樣。「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平常我們在講話的時候,說話就要養成這樣的習慣,不要太急切,也不要吐字不清。

  這段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段課文: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

  當我們遇到有人在說三道四,特別是當有人在說謠言,這個時代謠言確實是特別多,許多無中生有的一些事情、是非常常會發生。當我們聽到這些事情,自己聽一聽就算了,要用智慧來做出判斷,而不能夠輕易的受到別人的影響。特別是有人在說三道四,張家長李家短,在說一些謠言的時候,我們不要去盲從,不要人云亦云,別人在說是非,我們也跟著說是非,這樣就非常不好。《弟子規》當中說『不關己,莫閑管』,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不要去干涉,否則就很容易介入別人不必要的是非當中。這個事情跟我們沒有關係,如果我們摻和進去,可能就會捲入是非跟風波當中。這是平常我們為人處世就要有謹慎小心的態度。

  之前我們學習《常禮舉要》當中說「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任何事情都要避嫌。特別當這個事情跟一些口舌是非有關,千萬要注意,不要輕易的干涉,陷入是非當中。特別是人在說人是非、說人長短,我們去聽這些話,本身對於自己德行就是有所損傷的,所以盡可能不要去聽。如果我們聽了之後還隨著附和,說你說得好,甚至於傳播這些是非,造成的後果就非常的不好。所以這些話到此為止,你不要聽,也不要講,也不要傳。「莫閑管」就是不要聽、不要說,是這個意思。

  但是當人們說長說短、說是非的情況是針對我們的,就要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德行修養還不夠,有些事情做的時候也確實做錯了,考慮沒周全,導致出現了很多問題、很多漏洞,所以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說長道短?這個目的究竟是在什麼地方?俗話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如果一個人他天天是非都很多,經常喜歡說長道短,我們就要對這樣的人敬而遠之,敬是恭敬他,遠就是不要跟他學習。也不是說離得遠遠的,心要剛方正直,可是外表一定要圓融。「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圓,禍之門。」我們內心要剛方正直,可是外在還是要圓融的。所以遇到這些問題,都是在充分考驗我們的智慧。人生在世做人真的是不容易,就像「趙氏孤兒」,我們看這個京劇,他說:「死了容易活著難。」確實是如此,活在世界上為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是非。那你怎麼在是非當中,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以不跟這些人同流合污,很多時候都是在考驗我們的智慧跟能力。特別是人群當中,總是喜歡拉幫結派,你跟我是不是一夥的、是不是一派的,會有這些問題存在。但我們遇到這些是非、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兩邊都不要靠,無論是哪個幫哪個派都不要靠。所謂「不關己,莫閑管」,君子要遠離這些是非。特別是來說是非者,往往他會有他的目的存在,一方面要來拉攏你,再來可能是要去詆毀別人、毀謗別人。

  而在團體當中,家庭、團體都是一樣的道理,所謂「家和萬事興」,團體也是如此。如果團體當中有很多是非存在,對整個團隊的和睦、和諧就會造成傷害,這是我們非常不希望見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帶動,不要去跟人家參與這些是是非非,而應該走出正確的方向。一個什麼樣的方向?我們心心念念都在道上,所思所想的都是符合儒釋道聖賢教育所教導我們的原理原則,不要去跟這些是非、幫派攪在一起。在團隊當中要以和為貴,多加包容,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團體當中能夠有這樣的一個人,特別是遇到一些事情,就扮演和事佬的角色,這是特別重要的。他能夠調解彼此之間的衝突和對立,而這些衝突和對立也因為他的調解而慢慢的平息下來,這對於一個團隊的團結和睦是至關重要。所以和事佬,他就能夠不偏不倚、不偏不邪,使兩邊的衝突能夠達到平衡,達到化解、和諧。所以說,在團隊當中有是非、有衝突的時候,有人能夠站在中間去調解這些爭端,這是很重要的角色,所謂的和事佬。

  在歷史上其實有很多很好的文章,在文章裡面都是教我們怎麼樣去處事待人接物,裡面有非常多有益的教誨。譬如像馬援,馬援有一篇文章叫「誡兄子嚴敦書」,他就有談到,馬援他的兄子嚴、敦,這是哥哥的孩子,就是他的晚輩。這些晚輩他們身上有什麼缺點?他喜歡議論別人、批評別人。當馬援他還在交趾這個地方(交趾是漢朝的一個郡,它位置在現在的越南的北部),馬援他就寫了這篇文章,來告誡他們家族的子弟。他的文章當中說,「吾欲汝曹聞人過失」,我希望你們這些晚輩的兒孫,聽到別人的過失,要怎麼樣?「如聞父母之名」,就像聽聞到父母的名字,「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你耳朵可以聽,但你嘴巴不能去傳播是非,不能去講別人的過失。喜歡議論別人的長短,談論他人的是非,這都是「吾所大惡也」,這是我們非常厭惡,要極力避免的,我寧死也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寧死都不希望我的兒孫喜歡談論別人的是非,去評論、談論別人的過失。他即使出門在外,他還是不忘寫文章來告誡家族的子弟,千萬不要去做出違背祖先教誡的行為。喜歡去談論別人的是非,去說別人的過失,這些習慣都是非常不好的。

  我們在這裡看到他特別強調,「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古時候對父母、對長輩都是特別恭敬、特別尊重的,對於父母的名,做為晚輩是絕對不可以稱父母的名的,這是大不敬、大不孝。甚至於連君王長上這個名,古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人的名字有避諱的做法,如果他的名、他的字,其中有一個字是跟當朝的皇帝名字是一樣的,就需要避諱。譬如像我們談到《五種遺規》的作者陳弘謀先生,我們去查陳弘謀先生資料的時候,發現他這個弘字有不同的寫法。後來我們才發現,他這是避諱的原因,因為當時的皇帝是乾隆皇帝,所以弘字他要避皇上的諱,所以陳弘謀先生的弘有的時候就會寫成宏大的宏,而不是弓字旁的弘。

  所以古人對稱謂是非常重視的,之前我們有跟大家分享過,一個人他的名、字,字之外還有號。在古時候,當一個人成年之後,就不用名了,沒有人會再稱他的名,這是對他的尊敬。所以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在行冠禮之前你還可以叫他的名、叫他的小名,如果他行冠禮成人了之後,就不能稱他的名了,這就對他不恭敬了,應該稱他的字。所以當他行冠禮的時候,他的同輩,兄弟、同學、朋友會送他一個字,以後都是稱字,而不稱名。即使將來做官,在朝廷上皇帝也是這樣稱他,就稱他字,不稱名。而名,一生當中只有兩種人可以稱,一個是父母,父母可以稱孩子名,一個是老師。當然對一個人更恭敬的稱呼就是稱地名,連字、號都不稱,稱他的地名,說他是某個地方生的,或者是他在某個地方教學,是以這個地方的地名來稱呼他,這個是最恭敬的稱法。

  所以在中國古時候是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的。馬援他在教育家族的子弟,這還不是他自己的孩子,他出門在外,他還想著家裡的子弟喜歡說人家的過失,對於他德行是很大的損傷,特別寫文章來講這件事情。所以中國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在家庭當中都是父母和尊長做出好榜樣給孩子看,真正把仁義道德在自己的身上表演出來,在生活當中落實出來,讓孩子們從小就看在眼裡,他就能夠模仿,他就能夠學習。真正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有了好的家庭教育之後,再到學校裡面學習,學校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延續。有很多人他沒有機會學習學校的功課,在古時候很多人沒機會上學,但是還有社會教育,可以對老百姓造成比較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古時候,確實從家庭開始就對於一個人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視。譬如在宋朝的故事,我們看這個故事,「吳謝笞賀」,我們看到一位非常賢德的母親,她對自己的孩子有嚴格的要求,就是這句經文所講的,「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我們看這位宋朝進士的母親,她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這位宋朝的進士叫吳賀,他的母親是謝氏。謝氏她教子有義方,她很會教自己的孩子。就是說,一個母親她對於教育的敏感度特別的高,即使孩子都長大了、成人了,母親還是很嚴格的在管教。吳賀他有時候家裡來了客人,跟客人在談話,古時候的女子很多時候都不會到廳堂當中來的,她都是在後面。所以以前人就談到,當你到一個家庭作客,坐在客廳上,當主人把茶水端上來,你一看這個茶水,看他們招待客人的禮,就知道這個家庭的女主人是不是很賢德。所以在古時候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內。但是當吳賀在接待客人,他母親一定會在旁邊聽她兒子怎麼跟客人在對談。

  有一天,吳賀偶然在言談的當中就講別人的缺點,說別人的短處。他的母親聽到了就非常的生氣,等到客人離開之後,她就用家法打了吳賀一百板。家裡人都勸她,他說,一般年輕人跟人家談一點是非,談一點人家的過失,這都是很正常的,您為什麼要對他這麼嚴厲的、嚴格的要求?把他打成這樣,都是成年人了,還打他一百板。他的母親謝氏就感嘆的說,「我聽說,愛其女者,必取三復白圭之士」。這個我們等一下會談到,孔子弟子南容。「必取三復白圭之士妻之。」愛護自己女兒的人,他一定會幫她找很有德行的人家,把她嫁到這個人家當中去。「三復白圭之士」等一下再來解釋,這是《論語》當中的經文。「今獨產一子」,謝氏她只有吳賀這唯一的兒子,那母親對於孩子的希望是什麼?就是希望他可以學習聖賢的教育,去落實聖賢的教育,把聖賢的義理之學都真正的做到。可是他今天居然是「出語忘親」,一講話就忘記了父母親對於他的期望跟教導,居然去講人家的過失。「豈可久之道哉」,這樣我們的家風、家道怎麼可以長久傳承下去?母親說到這裡就流著眼淚,連飯都不吃了。我們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母親這是望子成龍,心非常的切,才會這樣嚴格的處罰她的孩子。到後來她就絕食,不吃飯了。弘一大師也是如此,有時候他的學生犯了過錯,他就不吃飯,學生一看老師不吃飯了,趕緊去跟老師懺悔、去改過。結果吳賀聽到母親的教誡,看到母親的行為,於是他對於這個問題就愈加的提高警覺,再也不敢去說別人的是非、講別人的短處。「卒為名人」,後來也成就了他的德行、學問跟名聲。

  呂新吾先生談到,「亡身之禍,言居其九」。一個人他會敗家亡身,會給自己帶來災禍,追究它的原因,其實跟一個人的言語是很有關係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跟言語有關。「正使義所當言,殺身何恤。」假如這個話是你應當要講的,即使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也在所不辭。文天祥他當時面對元朝的將領、元朝的君主,他是誓死都不投降,後來當然他也是壯烈犧牲,最後從他的衣帶裡面就看到他最後留下了一句話,「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就是捨身取義。而「平居談短論長,直訐醜詆,自求切齒腐心之恨,禍將焉逃」。有些人平常就很喜歡去揭露別人的隱私,去毀謗別人的過失,說到這些事情往往是咬牙切齒。「禍將焉逃」,像這種人,可能他的禍患隨之而不遠了,因為他不能謹慎自己的言行,而喜歡去說長道短,去講別人的過失。「吳母教子」,吳賀的母親謝氏,她教導自己的孩子,這種用心良苦確實是讓人非常的感動。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就可以體會到,「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這是古時候在家庭裡面教育子女,對於言語方面就是嚴格的要求的。

  我們剛剛談到吳賀的母親,談到「吾聞愛其女者,必取三復白圭之士妻之」,「三復白圭」,這個字念薩,三(ㄙㄚˋ)復白圭,這是出自《論語》,《論語》當中說,「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雪公老人就談到,「白圭」是《詩經》的一首詩。《詩經》裡面說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而「鄉黨篇」當中說,「執圭,鞠躬如也」。圭璋在堂,這是白玉所做成的。玷是說白玉當中有瑕疵、有缺欠。寶貴的東西上面還有缺欠、有瑕疵,有瑕疵雖然不好,但是還可以把它磨一磨、修一修。可是一個人如果一句話講出去,我們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這話說出去了、說錯了,就沒有辦法去改變、去追回了。所以當時南容讀《詩經》讀到這句話,他三復,他念了三次,就多次的讀,不斷的研究,對於這句詩翻來覆去的研究。「三復」就是翻來覆去的去念、去想。那我們想,他學習《詩經》,對於這句《詩經》的經文他都這麼認真、反覆的去學習,那麼想必他平常的言行一定是和經典相應的,這是說他謹慎學習到極處的態度。

  孔老夫子看到南容有這麼勤勉、努力、認真的學習態度,而且是知行合一,把經典也都做到了,覺得這是很有德行的人。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是排老二,他有哥哥。所以在結婚的大事上,古人確實是非常謹慎,一定要把女兒嫁給有德行的家庭。所以古人選妻是重視德行,古人嫁女兒,選擇丈夫也是重視德行的。因為修身齊家,齊家是要選擇正確的對象、好的對象。《詩經》當中說:「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然後可以教國人。選擇一個好的人家,不在於錢財有多少,不在於對方是不是富貴的家庭,而是在於這個家庭裡面的子弟有沒有德行、有沒有人才。

  在歷史上我們看到,有很多帝王將相,他們選擇妻子都不是選擇長得很漂亮的,有很多都是長得很醜,但是很有德行的女子。以前老百姓也有一句俗話叫「醜媳婦、近地家中寶」,不是太太長得很漂亮就是件好事情。現代人都是重色不重德,古人都是重德不重色。像諸葛亮娶妻,他是娶黃承彥的女兒為妻,她長得並不漂亮,長得很醜,但是很有德行。所以古諺語說:「孔明擇婦,僅得阿承醜女」,他太太長得很醜。但我們想想看,孔明,諸葛孔明,他能夠為國家做出這麼大的貢獻,這背後支持他的力量就是他的妻子、家人,所以他的夫人也是很賢德的女子。

  而《大戴禮記》說:「獨居思仁,公言言義。」《中庸》講究「慎獨」,謹謹慎慎的,就是獨自一個人也要非常謹慎,要能「不愧衾影」。《大學》當中也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我們一個人私居獨處,也要想到所謂是「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要以為沒人看見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要知道天地神明都在鑑察。我們日後學習《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對這個義理就能夠深入的了解。佛經裡面也有記載的,我們人一出生,肩膀上就有同生、同名善惡童子,都在記錄我們善惡的行為,每天都是有記錄的。所以要慎獨,一個人的時候也要特別謹慎。而獨居的時候,身不動、口不言,但是意念呢?意念要思仁,就是我們所思所想也要不離開仁。仁是儒家所說的,佛家所講的就是慈悲。所以一定要慎獨,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私下獨居的時候要思仁,獨居思仁,這是「默而識之」。

  「公言言義」,在公眾場合說話,要說合乎道理的話。所以我們在這句經文裡面,看到這是對於言語的要求。《弟子規》談到言語,有好多個條目。「彼說長,此說短」,像這種言語就是不合乎禮的。說人長短是非的話,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更不應該去談。因為我們一句話講出來,這句話不合道理,是不該說的,特別是別有用心的人聽到之後,他會去效法學習,所以我們言語一定要謹慎。雪公老人也談到,他從來沒有在公眾場合當中去指出學生們的毛病。

  如果一個人他懂道理、有定見的話,這還不要緊,否則聽了人家講的話,就很容易受到人家的薰染跟影響。因為其實人都是虛妄分別的,你跟著好人就學好,近朱者赤;你跟壞人就學壞,近墨者黑。所以儒家教人「獨居思仁,公言言義」,這就是希聖希賢的君子的標準。我們最低要學到君子,你說我當不了聖人、賢人,但是至少要是個君子,不要去成為小人。

  這就是談到南容三復白圭,後來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這是《論語》的這段經文。

  而說到「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到,所謂「攻人之惡毋太嚴,當思其堪受」,當別人他確實有過失,也不能太過苛刻、太過嚴苛,你要看他是不是承受得了。因為這個情況每個人都不同,有的人他是需要在鼓勵、在愛當中成長的,而有的人他是適合用比較嚴厲的手段去嚴格管教,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而特別是很多事情,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就說不定換成我們,我們如果在他這個位置上,可能也會犯同樣的過失,所以我們要用寬容的態度來處理這個問題。

  在團體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當中,只要我們不要去撥弄是非,不要去搞是非,也不要去傳播是非,每個人都盡心盡力的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盡好自己的本分。那麼人與人之間,不要因為情緒、因為意氣用事,造成爭端、不和,那往往我們的一言一行,在一個團隊當中,就能夠起到端正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我們自己的力量。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莫閑管」這是談到,當我們已經發現有是是非非的情況存在,但是如果他這個情況是會關係到整個團隊的重要的方向等等,我們也要積極的去參與。譬如當年英國漢學院在成立的時候,這個過程當中就有很多的波折。但是遇到這麼多波折,要想到這個事情它是關係到儒釋道聖賢教育傳承的千秋大業。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要盡心盡力的去盡我們的本分?你就不能說都是一些是非,那我就遠離就好,這個時候也不行,遇到一些事情,也要盡心盡力的去處理完成。

  在處理這些問題,在參與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共同的願望,都是希望能夠把好事促成。當時師父就談到,你能夠傳承漢學,培養儒釋道的聖賢人才,這是五千年來最大的功德,多少老祖宗都在看著、都在保佑著。當然要修這個功能也不是那麼容易,也是經過很多風雨跟波折,逐步的才讓它穩定下來。我們目的是希望共同的把這個志業完成,這個時候我們處在其中,我們該說話的還是要說,該去伸張正義、該去調節好人事關係,我們還是要去做,不能當作不知道。特別是有些事情,你在那袖手旁觀,本來可能你是可以起到一些作用,挽回一些敗局的,但最後你當場不去處理,到事後這個事情沒做成,你才在後面說,當初要怎麼怎麼樣就好了,這就很不恰當。

  特別是當團隊在需要做出抉擇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冷靜客觀的去分析、評判,分析好這個問題,了解好事實真相,有一些話我們該說的,還是要把它說出來。這個說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整個團隊,是希望整個事業都能夠排除任何障礙,有序的去進行。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當然這種真誠心是非常重要的。你能夠化解問題、解決問題,其實還在於我們的真誠心有多少。

  在佛法裡面也強調,師父上人常常強調用四攝法。在團結宗教的過程當中,宗教之間的衝突、對立、紛爭其實也是存在的,但為什麼師父上人就能夠在新加坡、在澳洲成功的團結不同的宗教?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去落實六度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在我們真正去做到這四攝六度,真正去落實六和敬,就能夠把人事關係都處理好。

  四攝、六和敬確實是非常實用的原則,如果我們在家裡能夠用這個方法,家庭就能夠和睦,家和萬事興。一個人他的人生、他的事業能夠成功,家庭和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前提。否則人家看到你這家都經營成這個樣子,那你在社會上信用度,人們對你的信任度就會打折扣。在團體當中也是如此,我們真正能把四攝、六度、六和用在團體當中,那麼我們變成團體當中的和事佬,任何時候出現問題,可能把這個人請過來,問題就化解了,人人都歡喜、人人都尊重他。這就是四攝跟六和,佛門當中說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及六和敬,在團體當中能夠運用上,是很重要。所以六和敬裡面也有談到「口和無諍」,這也是談到言語。

  我們始終能用至誠的心來處事待人接物,這就能夠感動別人,化解問題。否則我們用虛偽的心、虛妄的心來對人,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人們也都把你看清楚、看明白了。所以在家庭、在團體當中,用真誠心去落實四攝跟六和是非常重要的。這句課文我們就學到這裡,下面我們接著來看: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當我們看到別人身上有一些美德、有一些善行,要能夠立刻想到去跟他學習,要向他看齊。包括我們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當中,有分享到很多的德育故事,這些德育故事都是古時候的聖賢人他們的身教、他們的表演、他們的榜樣,這種榜樣就是我們效法和學習的對象。

  『縱去遠,以漸躋』,縱使在目前我們覺得我們和聖賢人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相差很多,可是我們也不能氣餒,而是要怎麼樣?要能下定決心逐漸的趕上,要見賢思齊。因此,我們見人之善,要主動的學習,甚至主動的幫忙。有人問,到底什麼是善?這也需要我們有智慧來判斷。什麼才算是善?有人說利益他人是善,這個答案就說得非常之好。當然,我們對於善也要有正確的標準。現在我們學習這部《弟子規》,其實這部《弟子規》就是善的標準。所以師父上人在墨寶當中有寫到:「孔孟的仁愛就是落實在《弟子規》當中」。我們在生活當中,其實都可以體會到,都是離不開《弟子規》的教誨。

  『見人善,即思齊』,我們見人有善行、有美德,要向他看齊。我們看人要成就一樁善事,不能夠嫉妒之心,而是要「即思齊」,就是希望能夠效法、學習他的榜樣,希望我慢慢的也能夠成就和他一樣的學問、德行。我們後面還會學到「見人惡,即內省」,自我反省。

  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就談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能有這樣的態度,無論天下人是善是惡,我們都能夠跟他身上學習。學習到什麼?譬如說他的善,我們就要效法、學習他的榜樣;而他的惡,就是警醒我們、警惕我們,不能像他這樣子做。因此在《論語.述而》篇當中,孔老夫子就談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雪公老人就談到「三人行」,這三人包括我們自己本人在內,而除了我們自己本人,還有其他兩個人。而其他這兩個人,當然如果這三個人的行為都相同,譬如都很善,那當然是很好,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可是假如說,其他的兩個人當中,有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我們要是端正好自己的態度,無論是善惡,都能夠從他身上學習到經驗跟教訓。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樣也有三種不同的說法。普通一點的說法,無論是善人還是不善的人,這兩者都是我的老師,一個是教我什麼應該做,一個是教我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我們要是讀陳弘謀先生的《五種遺規》,就能夠看到,這裡面有《在官法戒錄》,什麼是可法的,什麼是可以警戒的,他也是從正面的、反面的,從善惡兩個方面來談。所以無論這兩個人是善人還是惡人,只要有恭敬學習的態度,其實他都是我的老師,學習其中善者的行為,或者去改正其中不善者的過失。這是從改正我們自己的身行來解釋的。

  第二個說法是,兩個人當中一個是善、一個是惡。那麼善的人,我們是隨著他來學習;而不善的人,我們要學習怎麼樣去改正他。當然,去改正別人的過失也是不容易的。特別是當一個人年紀大了,面子很重要,有時候他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是怎麼樣?拉不下自己的面子,死不認帳,死不認錯。這種情況,那我們在幫助別人,就要很有善巧方便,你既要指正出他什麼地方沒做好、什麼地方有過錯,同時也要有一種包容的心,知道這個時代,大家都沒受到過好的教育。所謂「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大家都從小沒學,沒學,那他犯了錯誤,你去指責他,「不教而誅」。所以說,我們在指出別人的錯誤的時候,也要有包容心。除了有原則性之外,也要有包容心。

  當然,雪公老人認為這第二種講法不能夠採取,他不太認同。因為「交淺不可言深」,你要去改正別人的過失,那這個時候是兩個人的關係,真的是也要處到一定的程度,彼此產生信任才能做到。所以第二種說法雪公不採取。

  而第三種說法,只就一個人的善和不善來說。就是一個人,他有善好的行為,我們就選擇順從學習他,至於他的不善的言行,就不要學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大家如果日後有機緣,可以學到《華嚴經》當中有一段,文殊菩薩教導善財童子的一段話,這其實也是文殊菩薩傳法給善財童子。其中就談到「不見師過」,特別是對於老師的過失,學生不能夠去看老師的過失。為什麼?確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跟他學的是他的德行,至於他也有一些過失,我們就不要放在心上他不善的言行不要跟他學。一個人他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本來乾坤就是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

  曾經有一位長輩也跟我講過,他說他是完美主義者,什麼事情都很追求完美。後來遇到很多事之後,他也感覺到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滿缺陷的,所以有的時候他也就多一點包容,很多事情不可能都那麼盡如人意。當然我們還是要盡心盡力的把事情做好,可是也要了解到現實的客觀的情況。

  一個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就是聖賢人了,世界上畢竟是「流俗眾,仁者稀」。當然一個人也不會說完全都不好,你說要找一個惡人,惡到窮凶極惡,他一絲毫的優點都找不出來,這也不現實。

  雪公對於第三種說法是比較認可的,覺得這個說法是最好的。因為他畢竟不是聖賢人,有誰會沒有過失?當他有善行的時候,我們就學他的善,而他不善的地方,我們就不要跟他學就好。

  而雪公又有特別談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問題。其實歸根結柢,雪公老人也談到,原因都是出在教育當中,真的是「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現在任何一個問題,要通過教育,才能根本上的解決。雪公談到,如果佛教徒都能遵守戒律,佛法就能興旺;而在一個國家,如果國民都遵守政治,國家就能齊整。為什麼他不能遵守?原因就是沒有給他很好的教育。

  在從前孔老夫子被人稱之為萬世師表,他是一位聖人。可是他老人家的態度卻非常的謙虛,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非常的謙虛。中國的文化是從堯舜開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這樣一脈相承。孔老夫子是一位集大成的聖人,他把古聖先賢所傳下來的這些智慧、教育傳承下來,而且把聖人的學問全都融會貫通,所謂「一以貫之」,它就有一個條理。所以我們現在跟著孔老夫子學,《弟子規》也是根據《論語》的經文來編輯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引述了很多《論語》方面的講解,雪公的講解。所以我們學習孔老夫子的學問,就是繼承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聖人的學問,也就是人的學問。

  究竟什麼是人的學問?雪公就談到,中國人講天、地、人三才,天有它的道理,「天道敏時」,天一年四季,這四季不能亂;而地有它的道理,「地道敏樹」,它是生長植物,長養萬物;而人也有他的道理,「人道敏政」,重要是在政治上。「政者,正也」,公正的替大家辦事,使大家得到公安,這是「人道敏政」。所以天地之德是好生,它是注重生養的,而人是天地的中間,天、地、人,人要辦政治,讓大家得到安穩。所以現在,師父上人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漢學的教育,國家政府也在大力的提倡、弘揚、恢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學說,這些聖賢教育是教人政治的學問。我們真正通過學習《聖學根之根》,學習聖人的經典,把聖賢學問真正的學習、真正的落實,那麼一個人,就能成就他的德行;在一個家庭,就能真正促成家庭的幸福美滿;而在一個國家,就能使得國家長治久安。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節課,還就這一句經文繼續來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