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4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六頁的第五行開始看起。

  【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鑑。】

  這句經文是教導我們要如何來學習歷史,上節課我們學習到「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接著就是今天的這句經文:『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鑑』。雖然一部二十四史,史書的資料非常繁多,插架森森,但是當我們在研讀的時候,還是需要依照一個次第來學習。所以前四史是非常重要的,從《史記》到《漢書》,以及《後漢書》、《三國志》,它的內容在二十四史當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精要而允當。

  「兼證經,參通鑑」,中國文化是經史不分家,經史可以合參,所以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兼證經,用經典來對照和印證;參通鑑,參就是參考、參照,通鑑是《資治通鑑》,我們參考《資治通鑑》,這是一部通史,用通史來和斷代史相互參照,我們就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歷史的全貌,就不會以偏概全。

  我們首先來看看《後漢書》。《後漢書》,顧名思義,它所記載的是後漢的歷史,也就是東漢時期的歷史。東漢的建立是光武帝,我們前面講過這段歷史,光武帝劉秀他建立了東漢,一直到曹丕把漢獻帝廢掉為止,《後漢書》講述的就是這段時期一共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而在《漢書》的基礎之上,《後漢書》也有它獨到的新開的先例,包括它增加了〈宦者傳〉、〈黨錮傳〉、〈文苑傳〉、〈逸民傳〉、〈方術傳〉、〈列女傳〉,還有〈獨行傳〉,這七個傳類。

  《後漢書》的作者是范曄,范曄字蔚宗,他是南朝劉宋時期的一位學者,是順陽人,順陽在今天的河南省。他本人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善於寫文章,隸書也寫得很好,而且通曉音律,是一位大學者。最初他任尚書吏部郎,後來左遷為宣城太守。但是後來他就和魯國的孔熙先一起謀反。

  提到范曄這個人,當時他在後漢時期和孔熙先要叛逆,廢除宋文帝,所以後來被判了死刑。我們看史書〈范曄傳〉的記載,這個人他雖然是很有才華,但可惜的是在德行的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在早年他是博覽經史,對於經典和歷史都非常通曉和了解,而且他的文章寫得很好。他作這部《後漢書》是刪訂了各家後漢書的記載,而成一家之作,最後在世間流通,成為二十四史之一。

  但是雖然他學問做得好,可是這個人的德行上很有欠缺,在歷史上記載,范曄這個人孝悌的方面就做得不好,比較喜歡貪圖享受。他的母親去世的時候,去世之前人們通知他,「你的母親已經病危了」,但是他並沒有急著要趕緊回去看望自己的母親,甚至於最終決定要動身前往的時候,又捨不下他的妓妾,所以就隨身帶著去。後來他跟孔熙先因為圖謀叛逆的關係,當時他們勾結在一起,要廢掉宋文帝,但是這件事情後來因為走漏了消息,所以范曄最終就被判了死刑。在臨死之前,他的母親(他的生母),之前說病危的這個母親是他的嫡母,他要死之前,他的生母就一一的指出他的罪行,但是范曄一點後悔的心都沒有,可是等到他的妓妾來跟他辭行的時候,他卻流下了眼淚,難捨難分。

  等到他被判處死刑之後,他的財產也都被沒收了,就發現他收藏了很多珍貴的衣服、古玩,還有許多奢侈而華麗的物品,數不勝數;而且他所寵愛的妓妾所用的、所穿的都非常華貴。可是他親生母親所住的房子卻特別簡陋,只有一個櫥子,上面堆著一些柴火,就過著非常貧苦的生活,包括他的弟子學生們生活也很貧苦,冬天連禦寒的棉被都沒有,還有他叔父所穿的也是很單薄的粗布衣裳,但是對於家人他卻從來沒有去關懷和照顧過。

  在歷史上我們看到,史書對他個人德行方面的評價還是比較差的。但這個人很有才華,他在整理《後漢書》的時候是「廣集學徒」,就是把他的這些學生、門生都號召在一起,對於古時候留下來的這些典籍,包括歷史的資料,都很認真的去閱讀,並且進行「刪繁補略」的工作,就是在原有的歷史記載的基礎上刪繁就簡,把一些不足的地方再把它補足,這就是對於後漢的史料,前人所留下來的這些資料就進行了系統的整理,這就是流傳後世的《後漢書》。

  《後漢書》有「十紀、十志、八十列傳」,一共是百篇。但是因為范曄後來參與了魯國孔熙先的謀反而被判入獄中,所以《後漢書》十志的部分並沒有完成。到了蕭梁時代,另外一位學者叫劉昭,他把西晉史學家司馬彪所寫的《續漢書》當中有八志,劉昭對這八志就進行了註解,並且把它分成了三十卷,所以范曄的《後漢書》當中所缺的十志,最後就是劉昭把它補完的。到了唐朝時期唐高宗上元年間,李賢太子召集了很多學者,為范曄的《後漢書》作了一個註解。因為李賢的謚號叫「章懷」,人稱章懷太子,所以歷史上稱李賢所作的《後漢書》註解叫做「章懷注」。

  到了北宋時期,就有學者把劉昭所註的司馬彪《續漢書志》,以及范曄的《後漢書》章懷太子所作的註解合刊在一起,於是就形成了《後漢書》最終的定本。所以《後漢書》歷經唐朝、宋朝,最後是在北宋時期它的最終定本才完成的。以上是關於《後漢書》這部書的相關情況。

  我們再來看看《三國志》。《三國志》,這是著名的歷史學家陳壽所編寫的。陳壽生活在西晉這個年代,他作這部《三國志》,所編寫的是三國時期的歷史。而在那個時代,吳國和魏國它們本身就有歷史的記載,就是自己就有編輯史書,於是陳壽就在吳、魏史書的基礎之上對它重新再進行了整理。但可惜的是蜀漢並沒有史書的記載,所以《三國志》當中,《蜀書》是陳壽他重新蒐集資料編寫出來的。

  在最初,《吳書》、《魏書》還有《蜀書》這三部書都是單獨流傳,沒有合在一起,一直到了宋朝宋真宗的年代,才把《吳書》、《魏書》和《蜀書》合成一本,取名叫《三國志》。這是《三國志》簡單的介紹。

  兼證經,參通鑑,這裡所說的「通鑑」指的就是《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它的作者是司馬光。我們再來簡單介紹一下司馬光的生平。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他是宋朝時期陝州夏縣的涑水鄉人,人們也稱他為涑水先生。他是北宋時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但是同時他又是一位史學家和文學家,特別是他在史學方面的貢獻是超過了他在政治方面的作為。司馬光的父親叫做司馬池,司馬池在做官的時候,就是一位非常廉潔的好官,而且對於他的兒子司馬光管教得非常嚴格。所以司馬光從小就稟受了父親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一舉一動都像一個小大人一樣,非常端莊而又謹慎。由於父親督導得很嚴格,所以司馬光七歲的時候就能背誦《左氏春秋》,不但能夠背誦,對於《左氏春秋》當中的微言大義,深奧的義理他還能夠領會和明白,這是說明他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從小就超越常人。在父親的引導之下,司馬光從小就非常愛讀書,勤奮而好學。

  到了二十二歲他就考中了進士甲科,古人都是學而優則仕,他就開始做官。但是實際上他在做官的過程中,因為當時神宗皇帝非常信任王安石,所以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但是司馬光因為他從小深受父親的影響,飽讀詩書,飽讀經典跟歷史,所以在他心目當中固有的觀念是認為祖宗的成法是不能夠改變的,正是因為他的主張和君王以及當權的王安石不一致,所以後來他被貶官之後就離開了京城,前往洛陽。到了洛陽,在十五年當中,他遠離政治的中心,不提時政,而安心的來編寫這部編年體的史書《資治通鑑》。所以這部《資治通鑑》也成了司馬光先生一生當中對於史學最大的貢獻,這個貢獻本身是超過他在政治方面的成就。

  《資治通鑑》這部書全書一共是二百九十四卷,它所記載的歷史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開始,一直到五代後周世宗的顯德六年為止,一共是記載了十六朝的歷史,這個時間的跨度是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這部《資治通鑑》,他之所以會編輯這部編年體的通史,其實他當時的目的也是希望提供給君王、給當政的人,把歷史歷朝歷代國家治亂興衰的這個過程,提供給當政者來做為借鑑。所以這部書它既是一部編年體通史,是史書當中的典範,同時帝王在治國的過程當中,又是提供給君王做借鑑的一部書。司馬光先生總共用了十九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部《資治通鑑》,整部書總計有三百多萬字。

  編輯完成之後,司馬光就把《資治通鑑》呈給當朝的皇帝宋神宗來閱覽,宋神宗也非常喜歡這部書,他對它評價說,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鑑就是借鑑,對於歷朝歷代的歷史,這些歷史的殷鑑來做為當前宋朝時期為政者做參考;有資於治道,就是說我們應該如何來治國平天下,就可以從歷史當中去汲取經驗與教訓。於是宋神宗就把這部史書賜名為《資治通鑑》,並且還親自給它作了序文。所以《資治通鑑》的歷史價值,在史學著作當中是一個典範之作,它和《史記》並稱為史學雙璧,就是凡是研究歷史、學習歷史,都需要來學習《史記》和《資治通鑑》這部書。

  當然司馬光先生他在編輯這部書的時候,整個過程是非常辛苦的,就如同他在〈進資治通鑑表〉當中所講的,說:「日力不足,繼之以夜」,他編寫是日以繼夜的,辛辛苦苦的經過十九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巨著。「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先生遠離了政治的核心、政治的風暴分歧之後,他就把主要的精力用來編輯這部《資治通鑑》,用以傳之後世,也用以給當政者做借鏡,這是他內心一個真實的表白。

  司馬光是一個很有德行、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他經歷了宋朝四代的君王,受到上上下下,上自君王、太后,下至老百姓對他的尊重。在元祐元年,司馬光過世的時候,當時的太皇太后和宋哲宗親自去弔唁,並且追贈他為太師、溫國公。

  蘇軾曾經在〈司馬溫公神道碑〉當中這樣評價他,說:「故臣論公之德」,就是說司馬光先生他的德行,在當時、在後世都是為人們所尊敬、所敬仰的,「至於感人心,動天地,巍巍如此」,這都是形容他的德行感天動地。如何來評價和總結他的一生?蘇東坡在這個〈神道碑〉當中是這樣說的:「而蔽之以二言」,他用兩個字來形容和評價司馬溫公的一生,「曰誠、曰一」,誠就是真誠,誠一不欺,司馬光先生他一生事無不可對人言,他所稟承的就是誠一不欺的精神。這是蘇軾在這裡對他做出了一個非常準確而又深刻的評價。

  《資治通鑑》它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這部史書是不是也有一些缺憾之處?因緣生老師在註解當中談到,《資治通鑑》也有一部分的缺憾,有一些是文字上記載的疏漏以及錯誤,有一些遺憾則是因為司馬光先生對於歷史人物的觀點和態度存在一定的偏頗。

  他在這裡舉了幾個例子,譬如在《資治通鑑》當中記載三國蜀漢的歷史,他記載諸葛亮六出祁山,他是怎麼描寫的?他說「諸葛亮入寇」,「入寇」是侵略的意思。為什麼司馬光會這樣寫?因為三國時期是魏、蜀、吳三分天下,而司馬光是把魏(曹魏)尊為正統。但是朱熹朱夫子認為司馬光在這裡不應該以曹魏為正統,為什麼?因為蜀漢的劉備是漢室的後人,而曹魏曹操、曹丕他們是篡漢而自立,基於這個原因,所以三國應該是尊蜀漢為正統才是正確的。因此從朱熹朱夫子之後,人們才把蜀漢定為三國的正統。

  因緣生老師在這裡也特別強調,歷史確實是如此,其中的內容是紛繁複雜的。譬如,我們在《聖學根之根》前面的課程當中有提到過馮道這個人。馮道在歷史上,有一些修史的人對他評價就有一些偏頗之處,所以我們看馮道的生平要看《舊五代史》,而不能夠按照《新五代史》的觀點來評判他。因此學習歷史,因緣生老師在這裡強調,首先要打好經學的基礎,因為只有當我們掌握了經典之後,對於聖賢人他的是非曲直的觀念就能夠有所了解,就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特別是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對於一個人、一個時代這種功過是非的評價才不至於產生偏頗。這是我們學習歷史一定要經史合參,以經學的基礎、以聖人的教誨,來做為我們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這樣就不會把歷史的真相看錯了。

  接著來學習下面的這句經文: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這是教導我們,在研讀歷史、學習歷史的人要『考實錄』,要詳察記載歷史事實的資料,確定它的準確性還有它的可信度,這樣才能真正的通達明瞭古往今來的歷史。『若親目』,就如同我們親身經歷一樣,讓我們在這當中能夠學習古人的智慧,並且汲取歷史的教訓。

  古人曾經說過:「讀古人書,須設身處地一想」,這就是我們說的換位思考,你要站在他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論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所以我們讀書一定要設身處地的來思考,這裡說『讀史者,考實錄』,「實錄」就是可靠的記載。『通古今,若親目』,在實錄的基礎之中,我們再設身處地的去看待歷史,就如同自己親眼所見一樣。

  因緣生老師在這裡談到:讀諸子百家的書,就勝似廣交好友,好像我們交結了很多很要好的朋友一樣。覽聖賢經傳,學習聖賢的經典,何殊坐對嚴師,雖然這些聖賢人已經離我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可是當我們捧讀他留下來的經典、留下來的著作,就如同他還在我們面前諄諄的教導一樣。就如同我們學習《論語》,讀《論語》的字字句句,就彷彿是孔老夫子在我們面前諄諄的教誨一樣。所以學習的人要有真誠恭敬的心去學習、去讀誦,才能夠至誠感通。

  這個地方所說的實錄,實際上實錄是史書體裁的一種。中國的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歷史,當一位君王駕崩之後,他生前在身邊會有史官給他作起居注、作日錄,還有時政記這些記錄,還有他生前所留下的詔令、奏章等等,根據年月、根據時間把這些資料整理成書,這就是實錄。

  最早我們看到在《隋書經籍志》當中,就錄有〈梁皇帝實錄〉三卷,〈梁皇帝實錄〉所記載的就是梁武帝時期的歷史,這部實錄是由周興嗣所整理的。周興嗣,我們日後會學到《千字文》,《千字文》的作者就是周興嗣,這也是非常有學問的一位奇人,他生活在南朝梁這個時代。

  到了唐朝,唐太宗在門下省設立了起居郎。起居郎的職責是什麼?他是專門在記錄皇帝日常的生活行為點點滴滴,還有國家的大事。起居郎還要負責編寫《起居注》,還有《日曆》,就是皇帝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史官都會做記錄。這朝的皇帝駕崩之後,宰相就會負責根據《起居注》,還有《日曆》這些資料,還有中央和地方各部門的檔案,根據這些材料來編寫出一套編年體的長編,就等於是把這朝皇帝的實錄整理出來,再進呈給繼任的這位皇帝來閱覽。繼位的皇帝正式批准許可之後,再把實錄抄寫幾份之後,保存在皇宮的圖書館當中。特別是從唐太宗在門下省設立起居郎之後,這樣的制度就歷朝歷代形成了一個定制,經歷宋朝、元朝、明朝乃至清朝都沒有改變。所以中國除了有二十四史之外,除了有像《資治通鑑》這樣的編年體史書之外,還有朝廷宮廷當中所留下來的實錄,這是非常珍貴的資料。

  因為實錄所用的資料都是史官每天在記載皇帝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它是從《起居注》、《日曆》以及中央和地方各部門的檔案當中編輯而成的。所以實錄的史料價值是非常高的,用實錄可以來考定正史當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為什麼?一個朝代的歷史往往是繼起的這個朝代才開始做整理和編寫的,但是因為他不是同一個朝代的人,有時候他看待問題、看待前朝的歷史,他會有一個時代的侷限性,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找到當時的實錄來進行參照的話,對於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是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三字經》這裡才說:「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章太炎先生也有一篇文章,叫做〈論經史實錄不應無故懷疑〉。針對人們懷疑歷史的態度,他在這篇文章當中就進行了說明、進行了反駁。太炎先生這個文章,大家有機會其實都可以找出來好好讀一讀。太炎先生在生前也留下了許多很有參考價值的文章,對於我們看待經典、看待歷史都是很有幫助的。太炎先生就談到:「經史傳世,江河不廢」,在我們中國浩瀚的歷史當中,我們看祖先留給後人的文化、留給後人的經典和歷史,這個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寶貴資料。

  歷朝歷代有一些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學習古人所留下來的經典和歷史,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就可以得到應用,能夠見到功效,這是不勝枚舉的。但是,太炎先生也是處在民國的時期,在那個時期,也有一些學者往往喜歡去懷疑歷史。這種懷疑的態度,像太炎先生所說的,「以考信自矜則寡」。太炎先生是不認同這樣的一個做法的,為什麼?像經典,雖然它有今文古文之爭,但是這並不能掩蓋經典本身的價值。歷史除了雜史之外,都是實錄,實錄就是當時的記載。你看歷史,歷朝歷代的官修史書他一字一句都是很認真的斟酌,不會無緣無故的把它寫在歷史當中。

  實錄本身就是當時這個朝代的記載,它是第一手的資料。它所根據的,第一是官吏的奏報,官員當時所奏報的奏章、奏摺等等的資料;再來,第二是史臣所目擊,因為從唐朝開始設立正式的史官來編寫實錄,史臣記載在歷史當中、記載在實錄當中的內容都是他親眼所見的;第三,為萬民所共聞,這個歷史是當時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都認同、都了解的事,所以它絕對是可靠的、是可信的,不要無緣無故的去懷疑經典、去懷疑歷史。

  包括有一些傳說,或者有不同的說法,在記載當中存在著分歧,後人也會對它進行考定。包括像司馬溫公(司馬光先生)也作過《通鑑考異》,他的取捨是有一定的原則,對於歷史的真偽就能夠分辨得非常清楚,這個也可以做為一個實錄的參考。

  章太炎先生這篇文章非常的長,〈論經史實錄不應無故懷疑〉,讓我們對於經典、對於歷史、對於歷朝歷代的實錄,要建立起信心,不要在學界形成一種喜歡去懷疑,喜歡不斷的去考證、去疑偽這種態度。後面章太炎先生又談到,譬如有一些歷史上會寫到,帝王興起的時候就產生很多的瑞相,當然有一些可能是有涉及到怪力亂神的說法,像這些內容,當然它就和實錄的記載不符合。

  還有一些是當時的史官沒有把它記載得很完整,後人則根據他私人的一些著述還有資料,把它整理成書。譬如司馬遷作《史記》的時候,當時他參考了許多的資料。當時六國的歷史有一些記載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史記》當中,司馬遷對於蘇秦、張儀、魯仲連他們所說的話,就不完全是來自於官方留下來的史書,而是司馬遷個人的資料。像這些可以很明確的分析得出來,有一些言語是他自己整理出來的,雖然這個話不是假的,但是當中也存在著不符合事實的內容。但是因為在司馬遷作《史記》的這個時代,包括六國的歷史,它沒有完整的留下來,所以後人看待這段歷史也只能按照《史記》來做為依據。

  後來包括宋祁在作《唐書》的時候,他也有一個問題,太炎先生在這裡談到,他喜歡採用小說當中的一些記載,當時已經有人把這個問題指出來。這是歷史正史的記載,難免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除此之外,太炎先生說:「雖有曲筆,十約八九可信」,就是說這些正史的內容,十之八九是可信的,這就是實錄之所以可貴也。因為在作這些官修史書的時候,實錄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經典和歷史所記載的內容,除了今文,我們知道經典有今古文之爭,還有雜史之外,太炎先生說:「大氐實錄,後人無容置喙」,對於實錄的內容,後人是不容許他進行批評的,因為它的正確性、它的客觀性、它的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

  這段文就是太炎先生〈論經史實錄不應無故懷疑〉,我們節取了開頭的一段內容,這裡有涉及到實錄的問題。當然這個文章也挺長的,大家有興趣可以找出來學習。總之,太炎先生通過這個文章,通過他所考證的這些內容,希望讓我們對於經典歷史實錄建立起信心,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些寶貴的經史典籍資料都是真實而可靠的。對於這句經文,「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我們就補充分享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這裡就談到了讀書的方法。讀書的方法我們不但是『口而誦』,就是朗誦和背誦,而且要重視『心而惟』,要用心去思惟、去思考。『朝於斯,夕於斯』,從早到晚都不懈怠,認真的勤學,才能夠領納於心,而不會忘記。我們在《弟子規》當中學到「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就是這樣的道理。清朝的學者王相,他在註解《三字經》這一段文的時候,他有談到,從這一句經文開始,就為我們講解讀書之法,要如何來讀書。

  「口而誦,心而惟」,口是背誦、讀誦。「心而惟」,惟就是思惟、思考的意思。我們無論是讀經史,還是子集這些典籍,一定要心口相應。假如我們只是嘴裡讀一讀,但是心裡沒有去認真的領納、思惟,那麼所讀的內容、所背的內容就不能夠入心;如果我們內心有認真的去思惟、思考,可是嘴裡沒有去讀誦、背誦,我們的注意力就沒有辦法集中。

  「朝於斯,夕於斯」,從早都專注在經史子集這些典籍的學習,從早到晚都沒有偏廢。如果我們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今天學一點,過兩天又不學了,也就是學習沒有辦法持續,有的時候會半途而廢,我們所得所學的就會很有限,這就不是孔老夫子所強調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了。

  口而誦,這裡所說的就是要讀誦,這是口上的功夫;心而惟,這是要思惟,這是心裡的功夫。我們讀書要專心致志的來讀,而且對於所讀的內容要用心的去領會和思惟,反覆的去玩味。如同《中庸》當中所說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我們讀書首先要周遍廣博;在讀書的過程當中有不了解其中的內容,或者心裡存在疑惑的時候,就要去找老師、找這方面有專學的善知識,向他請教;對於所學到的內容也要謹慎的加以思考,這樣對於其中非常精要的義理和內涵,我們才能夠領納於心;同時,對於學習的內容,它的真偽、是非、邪正、對錯、順逆,要知道如何取捨,這個是明辨的功夫;再來,篤行,明瞭了道理之後,就要去實踐和力行,如果沒有去實踐和力行,就不能夠真正的領會其中的道理。

  朝於斯,夕於斯,「斯」就是學習,這句經文是告訴我們,學習要非常勤勉認真而努力,早晚都不輟,從早到晚認真的學習,這樣才能夠有所成就。不能夠像剛剛說的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學習有所中斷,就不能學有所成了。

  《弟子規》所說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正好和這句經文的內容意思是相同的。「讀書法,有三到」,我們看朱子在《童蒙須知》當中有談到我們要如何讀書。你看讀書,首先我們的桌椅板凳都要把它收拾得乾淨整潔,還有我們用的書、用的文具,都要把它放得端端正正的,收拾得乾乾淨淨。我們也是坐姿很端正,然後對著書本一字一句的、仔仔細細的來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以少一字,不可以誤一字,也不可以多一字,也不能倒一字,就是一字一句都非常清晰明瞭的來學習。

  朱子在這裡還特別強調,讀書的遍數很重要,這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書只要多讀幾遍,自然就朗朗上口,而且小時候讀的書、背的書,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當這個書你把它讀熟了之後,甚至不需要老師進行講解和說明,你自然就能夠領會它的意思是什麼。朱子就常常談到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眼口,信皆要」,這三者都要專注。如果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心不在焉的去讀,眼睛看著書本,心裡是想著其他的事情,甚至是吃喝玩樂的一些事,這樣我們書就不能夠讀到心裡去。你心不專注,眼睛也不看仔細,心跟眼都不能夠專一,而只是隨隨便便的悠悠放任的去讀誦,這就很難記在心裡,縱使記住了,也很難記得久遠。所以心眼口這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哪一個是最重要的?當然心到是最重要的,因為當我們心到,心真的很專注在書本當中,眼睛和嘴巴自然就會隨之而專注。

  這句「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這也就是孔老夫子所強調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子」是古時候對於男子的尊稱;「曰」在《說文》當中說:口中,我們嘴裡的舌頭在動,「曰」就是說話的意思。「學而時習之」,「學」是覺的意思。我們人並不是生而知之,一般的根性都是學而知之,既然是學而知之,一定是老師教授了之後我們才會懂,所以要學才能夠知。學而時習之,「而」是一個介係詞,連上下。「習」,習就像母鳥教小鳥在飛行的時候,牠不是一次就學會了,你看小鳥在學飛,往往要很多次不斷的練習,才能夠學會飛行,這就是「習」字的本義。「時習」就是我們時時刻刻要去練習才能夠學得會。這是「學而時習之」。「學」又作「效」,效法,雪公在這裡談到,效法才能覺悟。

  孔老夫子在教學的時候,他特別喜歡有悟性的學生,就是他能夠舉一反三,孔子說:舉一隅,須三隅反。如果這個學生,你教他一件事情,他只知道一件事,他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就是所謂的書呆子,就是說他的悟性沒有那麼好,所以一定要圓解圓聽。

  再來,雪公老人強調,聖人教人學習注重五個層級、五個方面,就是剛剛我們讀到的這句經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這五個方面。「博學」,我們是博覽群書,對於經史的典籍廣泛的來學習。這還不夠,還要審問,「審問」就是要開口問,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自己不能夠去解答,必須去向好老師、善知識去請教,老師回答我們,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的疑惑解開了,這是「審問」。懂得問答就是「聞」,會問答比看三遍好,這是雪公講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你讀了三遍還是讀不懂,這個時候,其中有一些不明白的義理就要向老師來請教,請教之後,我們疑問解答了,這比我們蹲在那裡重複的去讀效果還要好。

  接下來是「慎思」,慎思是要研究思惟,研究的心得正確與否也要經過驗證、經過實驗。實驗之前需要「明辨」,分析明白,沒有失誤,再「篤行」,篤行就是去落實,實際的去辦、去體會。所以說「紙上學來終覺淺」,你要真正明瞭這個道理要「躬行」,一定要篤行、要力行。所以學習一定要舉一反三,而且具備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功夫才可以。

  雪廬老人在講解《論語》當中,「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也強調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重要性。我們學道,這個「道」就是孔子所說的人道敏政的道,道聽。塗說,「塗」是指路途上,「道」則是指「志於道」的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隨時要聽、要學。可是「道聽」,我們聽了道,在道途上聽了,在道途上就說,這個對於研究道有所得的人,他是不會採取的。為什麼?就是剛剛講的,你聽聞之後,要經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功夫。如果為人師表,要傳道授業的人,更需要做到「傳不習乎」,自己要先溫習幾遍,才能夠去教人。

  這句經文,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這段經文所講的就是孔老夫子好學、勤學,而且不恥下問的故事。孔老夫子聽說在魯國有一個神童叫項橐,他只有七歲,但夫子卻把他當成老師一樣,向他請教問題。像孔老夫子,這是公認的聖賢之人,他仍然能夠這樣勤學,而且不恥下問,做為我們學生,更應該要見賢思齊。

  從這句經文:『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從這裡以下,就是《三字經》的作者深寧居士他開始引用古人的事蹟和故事,來勸勉我們應該要認真的讀書和勤學。「昔仲尼」,這個「仲尼」就是孔老夫子的字。因為孔老夫子的母親,她是禱於尼丘而生的孔子,所以孔子的字是「仲尼」。

  之前我們有講過,古人對於稱謂這個方面是非常重視的,稱自己稱名,但是別人稱他要稱字。一個人行冠禮成年之後,人們就不再稱他的名,而要稱他的字,來表示尊重。所以這個經文昔仲尼是稱字,而不稱名。

  「師項橐」,項橐是一位神童,只有七歲。根據《史記》和《戰國策》當中的記載,有人認為他是秦國人,也有根據《漢書》和《孔子世家》的記載,就認為項橐是魯國人。但是唐朝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他在〈石鼓歌〉當中就有提到,「孔子西行不到秦」。清朝的學者王相在作註解的時候說:「項橐,魯之聖童也,七歲而為孔子師。」他七歲就能夠成為孔子的老師,這個說法因緣生老師認為是比較正確的。

  魏晉時期,嵇康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高士傳〉。〈高士傳〉也記載項橐七歲就成為聖人的老師。孔子問項橐說:「你家住在哪兒?」項橐回答說:「我住萬流屋。」他的意思是說我是跟萬物同流。從他這句回答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確實是不同一般。他們之間的對話非常的有趣。

  孔老夫子有一天坐著馬車就經過了項橐和小朋友的身邊,而當時項橐和許多小朋友他們在路上玩泥巴,在築土城。孔子坐馬車經過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一看到馬車來了,他們都避開了,只有項橐安坐在土城當中一動也不動。孔老夫子就覺得很奇怪,所以下車就來問這個小朋友說:「為什麼你不避開車子?」結果項橐就說:「我只聽說車子是避開城而走,從來沒有聽說為了讓車子經過而把城給拆掉的。」孔子覺得他說的話很有道理,因為他正在築土城,就讓他的學生繞道而行。於是孔子對項橐說:「你年紀雖然很小,可是你懂得的道理卻不少。」項橐就說:「小魚生下來三天,就能夠在江海裡面游泳;小兔子生下來三天,就能夠跳三畝地那麼遠;而我已經七歲了,當然懂得很多的道理。」於是孔子就問他,問他幾個問題,結果項橐都很輕鬆的回答。

  孔子問:「既然你懂得很多,那我就考考你、問問你。什麼山沒有石頭?」項橐說:「土山沒有石頭。」「什麼樹沒有枝葉?」項橐說:「枯樹沒有枝葉。」「什麼火沒有煙?」項橐說:「螢火沒有煙」,螢火蟲的那個火沒有煙。「什麼牛不生小牛?」項橐說:「泥牛不生小牛。」「什麼馬不生小馬?」他回答說:「木馬不生小馬。」孔子這一問一答,他覺得這七歲的小朋友實在是很聰明。

  結果項橐他反過來問孔子說:「那就換我來問問您。您知道為什麼白鵝和鴨子能浮在水面上?」孔子回答說:「因為白鵝和鴨子的腳又大又有蹼,所以牠很會游泳。」項橐就問:「松柏為什麼會長青?」孔子說:「因為松柏的樹心很結實,所以它會長青。」這個時候項橐他就反駁說:「您說得不對,像烏龜牠很會游泳,牠的腳雖然有蹼,但是並不大;竹子它也是長青的,可是竹心卻是空的。」孔老夫子一聽,他也回答不上來,就對旁邊的學生說:「這個孩子真不簡單,才七歲,他的常識就這麼豐富,我還得向他來學。」

  孔老夫子,這是一位生而知之的聖人,但是他仍然處處去求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們學習《論語》就能夠看到,孔老夫子他學習《周易》,他學習音樂,真的是表現出一個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的典範。因此有一句話說「聖人無常師」,聖人沒有一定的老師,他向任何人都學習他的優點,而避免他的缺點。他向不同的人去領受教誨,所以他的學問自然和我們不相同。這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人在一起,一個是我,另外一個是善人,另外一個是惡人,這三人當中一定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善人,我們要學習他的優點;惡人,提醒我們不能夠向他效法和學習。這是孔老夫子這樣的大聖大賢學習的態度。

  然而可惜的是,項橐僅僅十一歲就去世了。因緣生老師在這裡引用了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當中所說的,像項橐和甘羅這樣的人是無法長壽的。為什麼?這就是古人說的「梅開過早,不睹歲寒」。就是他的才華、他的能力太早就顯現和發揮出來,而中國人並不崇尚這樣的做法。這就是俗話所講的「少年得志大不幸」,如果一個人年紀輕輕,才華橫溢、名滿天下,甚至於官位又做得很高,就是少年得志。為什麼大不幸?如果他沒有足夠的德行跟福報來承載他的這些名望、地位,禍患就會隨之而來,或者是可能這個人就不能活得很高壽。這在歷史上我們也見到很多實際的例子。

  但這句經文,昔仲尼,師項橐,它重點在後面這兩句,「古聖賢,尚勤學」,以孔老夫子為代表的聖賢之人,他這種勤勉好學、不恥下問的態度是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榜樣。在《論語.述而》篇當中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強調了孔老夫子學習的態度。你看三人,這三人當然有不同的註解,有說這三人包括本人,除了我之外還有另外兩個人。如果這三個人行為都相同,當然很好;但如果一個是惡人、一個是善人,也還能夠從他身上學習到我們需要的這些道理。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先來說一下普通的說法。普通的說法對它的解釋是:善人和不善的人,這兩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我們學習善的行為,然後改正不善者的行為。這就是從自己修身的角度,改正自己身行的角度來解釋。

  另外一種說法是:兩個人當中,善者我們跟著他學,不善的人我們去改正他。但這個改正,雪公在這裡談到,也要交情夠才能去改。所謂「交淺不可言深」,如果我們交情不夠,你一上來就開始指出他的缺點,這樣往往會跟人家結怨。雪公認為這個解釋不太可取。

  第三種解釋是:就一個人的善和不善來說,一個人他有善的行為,我們就選擇順從學他。當然一個人他一定缺點跟優點同時會並存的,至於他的不善的言行,我們就不要去跟他學就好。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全都是優點或者全都是缺點。雪公比較認同這第三種說法,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看他就學他的善就好,他的不善就不要去學,是這個意思。

  說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歷史上我們看到,我們學習了整部的《中國歷史綱要》,講到宋朝歷史的時候,就談到岳飛,他是民族英雄,最後是被宋高宗九道金牌,最後把他賜死。但是如果岳飛真正明白高宗皇帝的想法,為什麼他還要堅持去恢復北方?如果他不聽從高宗皇帝的話,為什麼他不反抗朝廷的指令,繼續來復興北方?做為一個忠臣,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時期,他究竟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做法?

  這是有人曾經請教過師父上人這樣的問題。師父就回答他,回答的時候,這個道理就是跟《論語.述而》篇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道理是相同的。師父上人說:「像岳飛這樣的做法就是最有智慧的忠臣,這是現身說法,他是表演給社會的大眾看。雖然他一生忠心耿耿、為國為民,但最終他被誣陷、被殺害,他的北伐並沒有成功,可是他死了之後,岳飛做為一個忠臣的典範,受到了人民百姓對他的尊敬,這就是他的成功之處。」

  時至今日,當我們來到了杭州西湖,到岳王廟去遊覽觀光的時候,人們一想到岳飛精忠報國的忠臣的形象,都會對他恭恭敬敬的鞠躬。而秦檜夫婦他們所造的鐵塑像是跪在岳飛的墳前。我們用平等的心來看待,其實從岳飛和秦檜的身上都能夠學到人生的道理。岳飛是我們的民族英雄,秦檜何嘗不是?因為他們的表法示現都是教導我們,岳飛是教導我們要盡忠報國,而秦檜是教導我們千萬不要做漢奸,你看做漢奸最終的下場就跟他一樣,幾百年來凡是談到這個人,人們都唾棄他、都批評他。所以岳飛和秦檜的示現就是教導我們應該要做好人,而不能做壞人,你看這種教育的意義非常的深。師父上人強調,如果當時岳飛反抗朝廷的指令的話,那他就變成了叛逆,這不是母親當年教給他的,母親教他在家要盡孝,在國要盡忠,要精忠報國。所以看待歷史是從我們中國傳統教育的思想理念來看,才能夠理解這段歷史。

  這也就是剛才我們所提到的,因緣生老師在註解中有強調,我們學習歷史,一定要先通達經典的義理。當我們通達經典的義理再來看待歷史,就能夠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以一個客觀的角度,用智慧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歷史,這就完全不同了,就是有經典的高度來看待它。因此,當我們用《論語.述而》篇這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用這個原理原則來看待岳飛和宋高宗以及秦檜他們之間的關係,以及這段歷史,我們的感觸就完全不同了。

  好,接著來學習下一句經文: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中令』所指的是宋朝的趙普。趙普曾經擔任過中書令,後來他是擔任了宰相。趙普非常喜歡讀《論語》,雖然是貴為宰相,他仍然很勤奮的在學習。所以歷史上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所講的就是宋朝的宰相趙普,這個也傳為歷史的佳話和美談。這是說趙普他以半部《論語》幫助宋太祖趙匡胤來打天下,又以半部《論語》協助宋太宗治天下。

  那我們先來介紹趙普的生平。我們看到這張圖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畫的趙普的像。趙普,字則平,他是幽州薊人,後來遷居到洛陽,他是五代到北宋初年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北宋的開國功臣。早年趙匡胤擔任同州節度使的時候,他徵召趙普為推官。移到宋州之後,又請他擔任書記。後來趙匡胤是在陳橋兵變,之後他建立了宋朝。

  宋朝,也就是北宋立朝之後,趙普是趙匡胤身邊的一位重要的謀臣。到了宋太宗時期,太宗皇帝是拜趙普為太師,封魏國公。所以他前後是輔佐了趙匡胤(這是宋太祖)以及宋太宗這兩代的君王。所以他是宋朝的一位著名的功臣。

  而趙普本人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在顯德七年,歷史上陳橋兵變,就結束了五代時期後周的統治,當時趙普他幫助趙匡胤「黃袍加身」,最後建立了宋朝。後來為了能夠平息藩鎮的勢力,他又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把一些禁軍宿將的兵權罷免下來,實行的是更戍法,並且對於官制進行了改革,他制定了許多重大的措施,包括守邊防遼等措施,這對於北宋時期江山的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是『趙中令,讀魯論』,趙中令指的就是趙普。

  中令是中書令的簡稱,中書令這個官職最早是設在西漢時期,但是東漢就沒有這個官職,一直到兩晉南北朝沿設,隋朝的時期也有這個官職,也有中書令。但是因為隋文帝的父親楊忠的名諱當中有個「忠」字,所以中書令這個官職的名稱為了避諱,就把它改名了,改成叫內史令。到了唐朝時期又改回來了,又改回來中書令這個名稱。而在宋朝初年,除了趙普一個人之外,其實中書令到了宋朝並沒有實際的權力,它是沿承五代時期的官制,所以中書令只是做為親王和使相的兼官,但是沒有實際的權力,除了趙普之外,都是如此。

  「趙中令,讀魯論」,「魯論」指的就是《論語》。之前我們在《三字經》的經文當中為大家介紹過《論語》這部書。《論語》在漢朝的時代,存世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古論語》、《齊論語》,還有《魯論語》。後來到了鄭康成鄭玄的時代,鄭玄又對於《論語》重新做了匯集與整理,這就是我們今天傳世的《論語》二十篇。

  而據《宋史.趙普傳》當中的記載,趙中令,讀魯論,趙普從小就非常熟悉吏事,就是對於怎麼做官、怎麼去管理這些方面,他很有謀略,也很有經驗。但是他讀書並不多,在文墨方面就沒有那麼強。

  據說有一次宋太祖到明德門去巡察,這個事情也是發生在宋朝建國之後。我們說一個人他可以在馬上打天下,但是並不能在馬上治天下,治天下是需要有一定的學問和經驗。所以在歷史上記載,有一次,宋太祖趙匡胤到明德門去巡察,就看到城門當中貼著一張告示,這張告示是趙普所寫的,告示上寫著「明德之門」四個字。於是宋太祖很驚訝,就問趙普說:「明德門就明德門,你為什麼要用一個『明德之門』,加一個『之』?」趙普就回答說:「這個『之』是個語助詞。」當然我們看了這四個字,「之」字確實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你就寫個明德門就好了。宋太祖聽了之後就批評他,「明德門就是明德門,你加個之,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太祖就勸他,因為趙普書讀得不多,所以太祖勸他要多讀書。於是趙普聽從君王的勸諫,到了晚年他就手不釋卷的讀書,每次退朝之後回到自己的家裡,就馬上關上門,打開書箱把書拿出來,整天都在那裡讀書。等到第二天他再去上朝處理政務的時候,他就能應對如流。等到他去世之後,家裡人再把他讀書的書箱一打開,發現這裡面只有一部《論語》。

  歷史上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半部《論語》治天下」,所說的就是趙普。這個說法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甚至成為以儒來治國的名言。這段是記載在南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當中,它說:「太宗告曰」,這是宋太宗,他說:「普山東人」,趙普是山東人,「所讀書止於《論語》」,他只讀了《論語》這部書。「故對太宗曰」,所以就對宋太宗說,這是趙普所說的話,他說:「臣有部《論語》」,半部《論語》,「臣有部論語,昔以半部輔太祖定天下」,我用半部《論語》就幫助宋太祖趙匡胤平定了天下,「今欲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而今是到了太宗皇帝的時代,趙普他說,我以半部《論語》輔佐陛下致太平,就是我用半部《論語》就能夠幫助您治國平天下。

  於是,趙普過世之後,家人把他的藏書拿出來,確實在他的書箱裡只有一部《論語》。所以趙普忠心耿耿的輔佐了宋太祖和宋太宗,並且用《論語》幫助太祖和太宗來治國平天下。所以宋朝,趙普曾經說,治世安民,他能夠幫助君王把天下國家管理得這麼好,使得天下太平,都是因為他讀了這部《論語》的關係。

  趙普是在淳化三年過世的,過世的時候他已經七十一歲了。所以朝廷把他追封為真定王,賜他謚號為忠獻。宋太宗更是親自撰寫了八分字神道碑賜給趙普,以表達對於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的追念。到了咸平元年,趙普被追封為韓王;第二年,在太廟當中配饗太祖廟庭。這就是趙普以半部《論語》,就是這裡說的「趙中令,讀魯論」,趙普當時是以這部《論語》來輔佐皇帝治國平天下。

  我們剛剛講過,趙普說的這句話,吾以半部《論語》輔佐太祖,又用半部《論語》輔佐太宗皇帝,治世安民這個功勞都是因為我讀了《論語》的緣故。因緣生老師在這裡特別為我們說明,我們看了這句話也不能望文生義,其實趙普所說的意思是說,他是讀了整部的《論語》,但是他只用了半部就幫助宋太祖趙匡胤打下了大宋的江山,而如今他再幫助宋太宗治理天下的時候,依舊用半部《論語》就足夠了。所以他所讀的是整部的《論語》,並不是說他只讀了一半,不是《論語》只讀了一半。

  『彼既仕,學且勤』,「仕」所指的就是做官的意思,古人說「學而優則仕」。「彼既仕」就是說他做官了,就像趙普的官位做到了宰相。做官之人他每天要協助皇帝來處理國家的政務、國家的大事,是非常繁忙,是日理萬機,很操勞的。但是即使是如此,趙普仍然可以利用他休息的時間、他空餘的時間堅持學習《論語》,學習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所以這裡是強調趙普的這種刻苦而勤學的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們來學習的。他可以用《論語》所說的原理原則和方法幫助兩任的皇帝治國平天下,說明他學習《論語》,對於《論語》孔老夫子所講述的精深而又微妙的道理,他能夠融會貫通,並且用在他擔任宰相的時候如何處理國家大事,他都能夠把孔老夫子所教的原理原則用在實踐中。因此,他的勤奮好學,以及他學習《論語》能夠學以致用的品德與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好,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和大家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