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4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五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道咸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

  這句經文是談到,在中國的清朝,到了道光和咸豐年間,國運就逐漸的衰弱了,這時候內憂外患紛紛起來,內亂是有太平天國的起義,而外患則是英法兩國常常來侵擾中國的邊境。到了咸豐皇帝駕崩之後,慈禧太后掌權,朝政與朝綱非常混亂,這就為清朝最終的敗亡埋下了禍根。

  上一節課我們談到,在一八五O年,道光皇帝駕崩。同一年,他的第四個兒子奕詝繼承皇位,這就是咸豐皇帝。咸豐皇帝當政的時期,他對於清朝政府所面臨的內憂外患感到非常痛心,他下定決心要進行改革。首先,對於國家的政務,它不再通過軍機處,直接上報給咸豐皇帝,所以這些政務都由咸豐皇帝親自來處理。同時,對於改革派的官員,咸豐帝是大力的提拔,還罷免了軍機大臣穆彰阿,對主和派的大臣耆英也進行了處決。我們在前面談到,其實從康熙帝執政以來,朝廷的經濟收入方面就開始出現虧虛的情況,到了咸豐年間,這個問題依然是非常嚴重。朝廷的國庫虧虛,要怎麼樣才能夠解決?當時不僅是朝廷有經濟問題,就是在民間,商貿經濟的方面也出現嚴重的問題。咸豐帝為了能夠盡快的停止國家經濟的耗損,他開始罷黜一些貪污腐敗的官員。

  特別是在道光皇帝駕崩的時候,清朝政府上上下下貪污腐敗的問題是很嚴重的,所以歷代的君王針對這個問題,也推出了一些政策來進行清查。到了咸豐皇帝當政的時候,地方的官員協同鄉紳來兼併土地的問題就非常嚴重,而且有各種稅負加在老百姓的身上,再加上一些頻繁的戰爭,所以民怨在這個時候就非常的明顯,就導致在中國各地有許多的農民起義發生。

  在最初的時候,這些農民起義規模方面還是比較小的,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個小火種、小火苗到後來燒得愈來愈烈、愈來愈嚴重,最終則形成了一股反叛的力量,和清政府抗衡。而在這之中,力量最強的則是洪秀全所建立的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最終是被曾國藩、李鴻章,還有左宗棠等人平定下來了。因為最初在出現各地的起義之時,在公元一八五三年,八旗和綠營的軍隊遭遇到了慘敗,所以咸豐皇帝就聽取了肅順的建議。肅順是改革派的官員,他建議咸豐皇帝要任用漢人為官,於是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就被朝廷所重用。最終,太平天國的力量也是在這些漢族的大臣之下平定下來的。

  『始英法,擾都鄙。』當咸豐皇帝在鎮壓太平天國,忙於撫平內憂的時候,外患也同時興起,此時的英國跟法國這些西方的列強再次入侵了中國。一八五四年,英國、美國和法國向清朝政府提出一些要求,包括要修約。前面我們談到,清政府曾經和這些西方列強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譬如「南京條約」等。而到了一八五四年,西方列強提出要修約,被咸豐皇帝拒絕。於是在一八五六年,英國和法國的軍隊就再次對清朝政府宣戰,此時的英國軍隊就進駐到廣州,但是被中國政府擊退了。兩年之後,英法聯軍以及英國、法國、美國和俄國的四國公使他們再次要求要修約,並且抵達了中國天津的大沽口之外。咸豐皇帝當然不能夠同意這些西方列強的要求,於是他派出了譚延襄和他們進行周旋,但可惜的是最終並沒有取得成功。於是英法的聯軍就用武力來逼迫清政府答應他的要求,像英國和法國海軍的力量是很強的,他們的艦隊就攻陷了中國的大沽炮台,就進迫到了天津地區,這就離北京很近了,於是清朝政府在無奈之下就和這些西方列強簽訂了條約。這個就是「始英法,擾都鄙」,英法指的就是英法聯軍。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

  這句經文所講的是在同治和光緒皇帝之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朝的政府腐敗而無能,這個時候清朝的軍隊已經無法和西方船堅炮利的艦隊相抗衡,所以無奈之下只能不斷的割地和賠款。到了清朝的第九位皇帝,就是宣統繼位的時候,大清的國勢更是衰弱到了頂點。眼看著國勢積弱不振,這時候有許多革命家,例如像孫中山先生,他是為了救亡圖存,所以就開始起來革命,領導著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而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民國。

  我們先來看這句經文:『同光後,宣統弱』,「同」所指的就是同治皇帝。同治皇帝是在咸豐帝駕崩之後繼位的,但是同治即位的時候年齡還非常的小,所以是由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一個是西太后慈禧,以及東太后慈安,輔政的則是恭親王奕訢。這種政治局面一直維繫到了同治十二年,也就是一八七三年,同治皇帝才得以正式的親政。但是他親政一年之後,就在北京紫禁城的養心殿駕崩了,在同治皇帝在位的期間,實際上國家的政權是由慈禧太后所掌握的。

  這個時候的清政府已經經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這都是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屬於一種侵略的戰爭。面對清朝政府國力的衰弱和政府的無能,他們清醒的認識到,在這個時候,中國國家工業、軍事方面的力量非常薄弱,根本都無法跟西方列強相抗衡。因為西方經歷過了工業革命之後,他們的生產技術各方面的力量得到長足的發展,而這個時候的清朝國力卻是走向衰微。清朝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也決心想要改變這個現狀,所以當時中國就出現了洋務運動,這個洋務運動它的目的是要「師夷長技以制夷」。夷指的就是西方的列強,它的長技則是它的工業的力量,乃至於軍事等各方面的力量,在當時世界是處於領先的地位,所以中國政府決定通過洋務運動,能夠向西方列強學習他們先進的工業技術,最終可以達到使清朝的國力振興起來,可以和外國相抗衡,這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而主張洋務運動的則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前面我們提到過,清朝在咸豐年間,在圍剿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朝廷開始重用漢族的大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而他們在剿滅了太平天國的運動之後,就聯名向朝廷上書,希望能夠開展洋務運動,這個建議得到了恭親王奕訢的支持。

  於是從一八六四年開始,曾國藩、李鴻章還有左宗棠等人,他們在上海、南京還有福州等地就相繼開辦了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還有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開設了這二十多個大型兵工廠。

  他們引進設備,請洋人來做為技術指導,同時為了配合洋務運動的發展,還開辦了許多學堂,這些學堂包括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廣州魚雷學堂、威海水師學堂、南洋水師學堂,還有江南陸軍學堂等這批學校,是為了培養繼起的人才。洋務運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短短幾年的時間,我們中國的軍工業得到長足的發展,可以鑄鐵、煉鋼,並且生產機器和各種的軍工產品。

  一八七O年,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清朝政府就精選了三十名幼童到美國去留學。而這些留學生學成歸國之後,逐漸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成為骨幹的人物,包括政界、軍界、學界、工商界等等,這批留學生後來為把中國建成一個現代化的國家體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一八七四年,同治皇帝在紫禁城的養心殿駕崩,他駕崩的時候只有十九歲,廟號穆宗。如何來挑選繼承大統的接班人?這時候兩宮皇太后就召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來繼承王位,載湉繼位的時候只有四歲,所以慈安和慈禧兩位太后得以繼續垂簾聽政。

  同治皇帝在位的期間,我們前面有提過,他重視選拔漢族的大臣,像曾國藩先生就是在同治皇帝的期間被朝廷所重用。而曾國藩他提倡是儒家禮學的回歸,所以清朝政府對於他的這個思想和主張是非常重視的。說到曾國藩先生,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特別是對於他的家訓,他的影響力是非常深廣的。

  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曾國藩先生和他的家訓。曾國藩是一位漢族的大臣,最初他的名叫子城,字是伯涵,滌生則是他的號。曾國藩身為曾氏家族的後世子孫,他的先祖就是赫赫有名的曾子。曾子,我們學過《論語》,對他都不陌生,這是孔老夫子的學生,而且是一位非常孝順的賢德之人。曾國藩他是曾子的第七十世孫子,七十世孫。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他做為一個政治家、理學家,在中國近代歷史的舞台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曾經創立了湘軍,後來對於平定太平天國以及開展洋務運動,曾國藩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這個時代,他和胡林翼是並稱為「曾胡」。我們常常聽到的赫赫有名的「晚清四大名臣」,其中就包括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這四位當然也是後來積極的主張進行洋務運動的四位大臣。曾國藩官位做到了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是武英殿大學士,他的謚號是文正,所以我們聽到曾文正公指的就是曾國藩。

  他是在道光年間考中的進士,進入了翰林院,並且是軍機大臣穆彰阿的門生。後來他的官位做到了內閣學士和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他和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們這些大臣都是主張「實學」。而在太平天國興起的時候,曾國藩組建了湘軍,對於平定太平天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這個是他的文治武功方面的成就。

  而他的一生有許多的思想,包括他留下來的家訓,都對後世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譬如他盡其一生都奉行為政要以耐煩做為第一要義,而且他主張凡事一定要勤儉、廉潔、要勤勞,做官千萬不能夠因為自己處在這麼高的位置上而感到驕傲,因此他的書齋叫「求缺齋」,也是提醒自己要放下傲慢的習氣,處處謙虛、忍讓、求缺。他在德行的方面,這種能夠嚴以律己,以德來輔助朝廷治國平天下,這種忠心耿耿的品德獲得了世人對他的尊敬。曾國藩一生對於大清王朝各個方面都曾經有過深遠的影響,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剛剛說到的洋務運動,在曾國藩先生的倡議之下,我們中國生產了第一艘輪船,也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在引進西方科學技術方面,他也印刷翻譯了第一批的西方書籍,並且安排了第一批到美國留學的學生。因此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曾國藩是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一位開拓者。

  面對他給中國帶來的積極而正面的影響,我們不禁要談一談他的思想,他的思想也體現在他的家訓當中。曾國藩先生在家訓當中提出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則,也就是在家庭成員當中要堅持孝悌的原則,這個思想是源自儒家的思想。當然我們可以體會到,他畢竟是曾子的後代,以孝悌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思想,應該是潛移默化的也受到了他的祖先曾子的影響。「孝」是指對父母和長輩要能夠感恩、尊敬和贍養;「悌」是在家庭當中,兄弟之間要和睦相處、團結友愛,同輩乃至跟長輩之間也要有一種敬愛之心。我們往往覺得,曾國藩的家書很多是他寫給他的子女的,而實際上在曾國藩家書當中,他寫給他弟弟的信是最多的。因此,曾國藩他非常重視這種家庭的倫理,以孝悌來持家,以孝悌來治國平天下,這是他的一個核心的思想。

  針對這一點,曾國藩先生有一段評論非常有名,他說家庭能夠興旺有規律可循的。他是這樣總結的,家庭分為很多不同的家庭,有官宦之家、有商賈之家、有耕讀之家、還有孝友之家。曾國藩先生說:這天下的官宦之家,就是做官的人家,一般只是傳一代就蕭條了。為什麼?因為後世的子弟有很多是紈褲子弟,不能夠守住家風、家業。商賈之家,這個家庭是像我們現在說的企業家的家庭,一般是可以傳三代。我們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往往指的是商賈之家,就是企業家的家庭。「耕讀之家」是以治農和讀書為根本,這樣的家庭一般可以興旺五代到六代,「孝友之家」,就是說這個家庭它是以孝悌傳家,講究孝悌,以和來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綿延十代八代,甚至更加的長遠。這是曾國藩先生思想的一個核心理念。

  同時,他很注重和與勤。「和」就是家和萬事興,「和以治家」,這是他治家的宗旨;此外,他還特別強調「勤以持家」,包括他自己以及他所教育出來的子女都不能夠懶惰,一定要勤勞。這個勤,勤以持家,曾國藩先生主要是有兩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家庭成員之間,家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以儉養德、克勤克儉;再來,特別是做為家長、主持家務和家政的長輩,要以「勤」來做為他的身教,以言傳身教來教導子孫。所以曾國藩不但是可以協助朝廷幫助國家積極的進行改革,推展洋務運動,在軍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他對於家族子弟的這種影響,也能夠帶頭去落實他所提倡的理念,所以他能夠把家也治得非常好。

  我們談到曾國藩家訓,這裡面有很多的內容都是強調人格修養的一種養成。首先他提出要「誠」,「誠」,曾國藩先生曾經給它下過一個定義,就是「一念不生謂之誠」。「誠」是一個人要表裡一如,誠於中而形於外,而且是事無不可對人言,他所作所為都是光明磊落,可以公諸於世的。第二就是「敬」,敬是恭敬的敬,它和誠是相輔相成的。「敬」是說一個人要有敬畏之心,內心要主敬存誠,不能夠有邪思邪念,持身要端莊嚴肅而有威儀。第三是「靜」,安靜的靜,強調人的心、氣、神、體要處在安寧而放鬆的狀態。第四是「謹」,謹慎的謹,特別是在言語方面要特別謹慎,不說大話、不說假話,假話就是妄語、騙人的話,也不說空話、浮華不實的言語,這些都要戒除。言語也體現一個人做人的態度,本本分分、實實在在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五是「恆」,「恆」就是強調生活要有規律、飲食有節度、起居有常,這是第五。曾國藩先生最為重視的是「慎獨」的功夫,這個慎獨的功夫比前面的誠、敬、靜、謹、恆境界都要高,也就是要能夠在獨處的時候都不失恭敬謹慎之心,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這是曾國藩先生家訓當中的一些重要的思想。他相信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必須要修鍊人格。曾國藩就是這個思想,把這個思想在他一生當中都努力的去落實,確實是從成就了人格開始,再進一步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晚清的一位名臣曾國藩,他的主張是提倡要回歸儒家的禮學,自古以來,中國人是以儒家禮樂的思想和教化在治國平天下的,這個思想也得到了清朝政府的重視。

  當時的清政府一方面跟入侵的英法兩國聯軍進行談判,對內則平定了太平天國的叛亂,包括陝、甘、新各地的叛亂,加上在幾位漢族大臣積極的倡導和推動之下,清政府也積極開展洋務運動,雖然清朝末年中國是面臨著內憂外患的這種局面,但是在同治皇帝當政的時期,一直到光緒皇帝初年,這幾十年當中,因為以上的這個原因,清朝也獲得了短暫的和平局面,這個在歷史上稱之為「同光中興」。

  同治皇帝在一八七四年駕崩之後,繼位的是光緒皇帝。光緒皇帝當時只有四歲,年紀非常小,被安排在毓慶宮讀書,清政府就禮請了內閣學士和御前大臣對他進行教育,他要學的課程包括四書五經、寫字,語言方面要學習滿語和蒙古語,還要學習騎射。一八八七年,光緒皇帝正式親政,但是因為清朝末年的政治一直操縱在兩宮皇太后的手上,特別是慈禧太后,因此,雖然光緒皇帝開始親政,但是所有的朝廷的政務,都必須要先請太后的懿旨之後再奏報給皇帝。慈安太后是在一八八一年過世的,所以後來清朝實際的朝政大權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上。

  清朝政府到了末期,雖然平定了一部分的內憂,但是外患始終是沒有中斷,一八八四年開始,清朝又被法國、日本等列強瓜分土地。所以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光緒皇帝決意要自立自強。就在一八九八年,光緒皇帝領導發動了「戊戌變法」。他和梁啟超、康有為等發動的這個變法,雖然體現出了他想要勵精圖治、自立自強的一種心願,但是它僅僅維持了一百零三天,就以失敗告終了。後來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軟禁起來,軟禁在瀛台這個地方,而維新派人士也遭到清朝政府的迫害,有的逃走,有的被殺害,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百日維新」。公元一九OO年,八國聯軍入侵到北京。於是,慈禧太后被迫就帶著光緒皇帝逃到了西安。到了第二年,清政府同十一國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

  一九O八年,光緒皇帝暴崩,駕崩了,他廟號是「德宗」,清德宗。於是,慈禧太后又下令讓溥儀來繼承皇位,並且把他過繼給同治帝,同時兼承了光緒帝之祧。像這些政治局面,都是慈禧太后一手策劃的。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就爆發了武昌起義,接著華南地區積極的響應,紛紛的宣布脫離清政府的統治和管轄。於是革命黨的領袖孫中山先生跟湖廣總督袁世凱祕密的約定,並且許諾他,如果能夠讓宣統皇帝退位的話,就把他推出來擔任大總統的職位。於是在宣統三年,就在袁世凱的協調之下,清朝政府跟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先後做了五次的會談,最終就達成了協議。於是在一九一二年,隆裕皇太后臨朝稱治,以太后的名義頒布了「退位詔書」,於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就宣告正式退位,同時大清帝國這二百多年的歷史也就此正式的落幕。

  『傳九帝,滿清歿』,「九帝」所指的就是從清朝的順治皇帝開始,一直往下傳了九位皇帝之後,滿清就宣告滅亡。之所以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算起,是因為在早期努爾哈赤跟皇太極的時代,他們還是屬於後金,清朝沒有正式確定「清」的國號,因此習慣上清朝一共是十位皇帝,這裡就不包括後金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

  這句經文所指的是革命黨的領袖孫中山先生,他領導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廢除了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著中國的政治體制的君主制度,並且制訂五權憲法,建立了中華民國。所以孫中山先生在推翻滿清政府、建立民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我們為大家講解、分享一下這句經文。在清朝末年,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西方的各國就紛紛的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它們的殖民地。而此時的清政府已經是非常腐敗而無能的政府,無論是軍事上、政治上、還是經濟等各個領域,都是非常衰弱的,軍隊潰散,內政很紊亂,老百姓這個民怨是怨聲載道,導致在全國各地爆發了許多人民的起義。雖然這些起義後來都被清朝的政府把它鎮壓下來,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它的問題。而就在這個時候,有許多知識分子,他們站出來,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法,希望能夠挽救中國。這些知識分子主要分成了兩派:一派是立憲派,一派則是革命派。立憲派是以康有為和梁啟超為代表的,他們發表「立憲法議」,希望光緒皇帝能夠成為立憲君主。因為清朝在這個時期已經非常的衰弱,所以慈禧太后為了挽救清朝的這個局面,她也只好同意效法歐洲和日本的改革措施來推行新政。

  到了一八九四年,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建立了興中會。革命派是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他提出了推翻清朝,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於是在孫中山先生的倡導之下,有許多革命有志之士在全國各地就自發組織起了革命的勢力,這當中就包括了湖南華興會、浙江光復會、四川公強會,還有廣東群智社等等。但是因為這些革命勢力他們之間比較缺少溝通和交流,所以並沒有團結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力量,最終還是被清朝政府鎮壓下來,而這些組織的領導人也相繼的逃到了國外。可是雖然各地起義的運動遭到了失敗,但這個沒有影響到力求革命的仁人志士他們的決心。在一九O五年,在孫中山先生和黃興的聯合倡導之下,流亡到日本的革命黨人在東京成立了同盟會,並且推選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庶務。在同盟會當中,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這是三民主義早期的形態和思想。驅逐韃虜,「韃虜」它的意思指的是金人,也泛指少數民族,金人指的就是滿清政府的統治,要恢復中華。

  成立了同盟會之後,首先他們開始進行了思想宣傳,於是開始發行一些進步的刊物,像「民報」,通過這些刊物來進行革命思想的宣傳,這個在老百姓的心目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同時,也在中國南方開始組織新軍,他們不停的進行武裝的活動。於是從一九O六到一九一一年的期間,這些革命黨人發動了十多次的武裝起義。雖然給清朝政府帶來了打擊,但是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一九O八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駕崩,繼位的是年僅三歲的溥儀,他的父親載灃監國。載灃放逐了北洋新軍的首領袁世凱,開始組織皇族內閣,他希望能夠把軍政大權都收在滿族親貴的手中,這個做法就引起了立憲派和北洋軍將領的不滿,所以清朝政府內部他們的黨派鬥爭就愈來愈激烈。

  一九一一年,清朝政府下令要實行「鐵路國有」這個政策,把民辦鐵路專賣給各國的列強,同時也拒絕歸還給商民股金,這個等於說是勾結列強並且打壓百姓的做法就激起了民怨。於是,在立憲派和革命黨人的鼓動之下,就形成了一股保路風潮,這個是全國性的風潮,最為激烈的地區就是在四川,清朝政府只好到處派兵去鎮壓保路的運動。

  於是,當清政府忙於把新軍調到四川去鎮壓保路運動的時候,這時候在武昌新軍當中的革命黨就在一九一一年十月十號發動了起義,攻佔了總督衙門,並且拿下了漢口和漢陽。於是黎元洪被推舉成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宣布中國為中華民國,主權是屬於人民的,同時也號召各省共同起義,來推翻清朝政府的統治。

  武昌起義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就對於革命黨人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了極大的信心。所以分布在各個省分的革命黨人他們就開始響應,甚至本來是反對革命的立憲派,他們也開始轉向共和。於是,在武昌起義之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全國各地各個省分就相繼的宣布獨立,包括湖南、陝西、江西、山西等等,這就徹底的使清王朝的統治土崩瓦解了。

  於是,湖北和上海的軍政府就聯名要提倡組織臨時中央政府。並且在武昌起義同年的十一月,各省的代表會議就在漢口的英租界正式召開,在這次會議當中就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並且召開大總統選舉會。到了十二月,十七省的代表就在南京選舉臨時大總統,最終是孫中山先生以十六票當選,副總統是黎元洪。在一九一二年元旦,孫中山正式宣誓就職,把國號定為「中華民國」,並改用陽曆。以一九一二年為民國元年,以五色旗為國旗,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做為臨時憲法,而南京則是當時的臨時首都。於是同年的二月,袁世凱這些大臣他們一起勸說清政府,宣統皇帝的母親隆裕太后就發布了「退位詔書」,這標志著中華民國就正式取代和繼承了大清帝國的統治。

  到了一九一二年四月,孫中山先生辭職,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首都就由南京遷到了北京。同時,對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進行改組,並解散了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還公布《中華民國約法》,實行的是總統制,獨攬大權。

  到了一九一五年,袁世凱宣布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年號是「洪憲」。這個做法則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反對,所以革命黨軍又開始起義,全國就紛紛的響應,這就爆發了「護國戰爭」。於是袁世凱就被迫在一九一六年宣布取消了帝制,恢復中華民國。就在同一年六月,袁世凱病死。

  袁世凱病死之後,北洋軍閥就整個分崩離析了。皖系和直系的兩大派系他們先後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戰爭之後,北洋政府又被奉系所控制,當時奉系是迅速的壯大和崛起,所以它控制了北洋軍政府。到了一九二五年七月一日,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為了推翻這個時期的軍閥統治,國民政府就決定要北伐。到了一九二八年,國民軍攻克北京,民國時期就宣告結束。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古今史』指的是古往今來所發生的歷史,從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這歷朝歷代治亂和興衰的過程,以及它的原因,全都記載在二十四史、二十五史當中,所以是『載治亂,知興衰』。我們應當要記取歷史的教訓,知道它興盛與衰亡的原因,以及了解它治亂的過程,這樣就不會重蹈覆轍。

  這句經文有不同的版本,我們要是讀《三字經》接觸到不同的版本,會看到有的版本寫的是「廿四史,廿二史」、「廿五史,廿六史」,乃至於「歷代史」,就是對於中華正史,古今的歷史,它的說法是不同的。通行本所寫的是「古今史」,意思是古今的歷史都在這裡。我們學習之後,可以從歷史當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就能夠了解國家興盛與衰敗的道理,這就是唐太宗所說的「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因此,學習歷史是很重要的一門課程。

  我們看到,這句經文如果是解作「廿二史」的話,所指的是從伏羲氏這三皇的時代一直到明朝,這是有二十二史。我們中國的歷史是保存得非常完整的,這個裡面把帝王的世系、宗譜、他的姓名,以及始末的根由,全都記載在歷史當中。而歷史它所記載的各朝各代的治亂興衰,讓我們能夠了解國家興衰的狀況。所以學習歷史,後面還會講到《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以及《資治通鑑》。而且這裡《三字經》的作者也強調「讀史者,考實錄」,這在後面的經文我們會學習到,所以學習歷史要考究歷代君臣的實錄(實際的記錄),並且要通達古往今來的事蹟,這是研究歷史的精神。而要學習中國的文化,一定要懂歷史,為什麼?中國人是「經史不分家」。以前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常說,「文史哲不分家」,在學校,你看學習歷史系、哲學系,還有中文系,其實在歷史上文史哲它是合為一體的。所謂是「六經皆史」,如果我們不能夠了解和掌握中國的歷史,那可以說中國文化我們也很難深入的去學習。由此可知,經史它是合參,學習歷史對於我們掌握經典,它的重要性就從這裡可以看出來。特別一部歷史,其實就是從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倫理道德因果的聖賢教育,其實在裡面都可以找到理論、找到方法,看到實踐,以及學習到成效。

  歷史它是包羅萬象的,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些人情世故,掌握辦事情的方法和經驗,並且在歷史當中,它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因果,我們在史書裡面有看到許多真實的因果都記載在歷史當中。

  雪公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像我們學習雪公老人的《常禮舉要》就看到,雪公老人非常重視學習歷史,有特別強調這一點。老人家在世的時候也常常勉勵學生,在研讀經典之外,一定要加讀歷史,因為整部歷史就是活生生的一部因果報應,不了解歷史,我們就不能夠真正的深入經典;同時,也對於倫理道德因果的聖賢教育不能夠深入的去體會和了解。所以雪公老人他有特別推薦,像歷史可以學習《御批通鑑輯覽》、還有《中國歷史演義全集》,這些書都可以深入的去學習。當然二十四史當中,從《史記》、《漢書》到《三國志》等等,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歷史的典籍。這個是『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接著看下面的這一段經文,這就開始為我們介紹《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這些有代表性的史書:

  【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鑑。】

  這段文所講的就是我們中國的歷史。雖然史書很繁多,但是我們在研讀和學習的時候,依然是需要按照次第,才能夠明瞭其中的道理。首先從《史記》開始學起,其次是依序讀《漢書》、《後漢書》,還有《三國志》。《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稱之為四史,它的內容是最為精要而允當的。同時,在學習的時候,還要用其它的經典和史冊來對照證實。前面的四史主要是斷代史,除了《史記》之外,從《漢書》開始都是屬於斷代史,而《資治通鑑》這是通史,所以參考《資治通鑑》,我們對於歷史的全貌就能夠有所了解,這就不會以偏概全,對歷史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和學習。

  首先,我們來看《史記》的介紹。因為一部二十四史,它的內容非常的龐大,我們看《四庫全書》經史子集,第二部就是史,它的內容,我們說把這些史書排起來也是插架森森,非常的浩瀚繁多,內容很龐大,把它讀下來都不容易,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所以要抓住重點來閱讀。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史記》,《史記》是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說到《史記》,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司馬遷的生平。我們看到這幅圖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繪製的司馬遷的像。司馬遷,字子長,他的父親是司馬談。他是夏陽人,夏陽就在我們今天的陝西;還有一個說法是龍門,龍門在今天的山西。司馬遷是西漢時期一位非常偉大的史學家,當然他在文學上、在思想上,甚至在經濟學方面也有很深入的造詣。他最初是在河山之陽耕牧,從小他非常勤奮而好學,加上他的家學的淵源,所以他十歲就通古文,二十歲就開始到全國各地去遊覽學習,他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這些地方。這是他在十歲、二十歲這麼小的年紀,就已經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這個期間,還在齊魯之間講過學。所以他年紀很輕,就已經見聞非常的廣泛,而且也是飽讀詩書、通曉古文,是一個很有學問、很有見識的讀書人。

  他曾經擔任過郎中的職位,並且奉使出兵到了巴蜀。後來他做太史令,當太史令的時候,我們知道司馬遷所處的這個時代就是西漢時期漢武帝當政的這段歷史。我們前面學到了歷史的綱要,了解到在西漢的初期,中國還經常會遭遇到來自匈奴的入侵,所以漢武帝的時期就派過許多的將領去平定匈奴的侵略。後來發生了一個重大的事件,就是李陵投降了匈奴。在這個過程當中,司馬遷出於一種伸張正義的想法,他就極力的為李陵來辯護,希望證明他的清白,他並不是背叛了西漢的朝廷,而是不得已才投降的匈奴。但是就是因為這件事情觸怒了漢武帝,所以漢武帝下令給他處以腐刑,就是宮刑。經歷了這個政治事件之後,司馬遷在身心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創傷和打擊。但是他出獄之後,因為想到他自己身上的這種職責、他的責任,所以他忍辱負重,開始完成他的這部曠世之作,就是《史記》。司馬遷用他卓越的識見,來追尋歷史的演變過程,它的興衰成敗的過程,所謂「原始察終,見盛觀衰」。他在《史記》當中就把從三皇五帝開始,迄止於獲麟這段歷史,用十三年的時間,記載在《史記》當中,它一共是一百三十篇。《史記》這部書就成為我們中國最早、最完整的史書的傳記。班固曾經評價《史記》,說它:「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這是對它的一個非常中肯而又獨到、深刻的評價。而和司馬遷同朝的學者劉向和揚雄,也對司馬遷很讚歎,說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良史之材。這是司馬遷的簡單的介紹。

  我們來了解一下《史記》。做為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為後世史書的編撰開創了先河,包括《史記》它所定下來的體例,也成了後世在編寫史書的一個榜樣。因為在《史記》之前,記載的歷史史書並沒有紀傳體的先例,所以紀傳體史書就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司馬遷所開創的。我們一談到史書就會想到,一個是紀傳體,一個是編年體,紀傳體是以《史記》為代表,而編年體是以《資治通鑑》為代表。我們怎麼理解紀傳體?譬如在史書當中有「本紀」,本紀就是給君王所作的傳記,叫做本紀;還有「世家」,世家是給諸侯所作的傳記;還有「列傳」,列傳則是給士大夫所作的傳記,叫做列傳。但是司馬遷他本人是飽讀經典、精通古文而又人生的閱歷非常廣泛的一個人,所以他寫歷史,不僅是就著客觀的歷史去做描寫,同時,在他編寫這部《史記》的時候,也表達了他的一種歷史觀,以及他對於人物的評價,都可以在《史記》這部書當中看出來。

  例如像因緣生老師在這裡舉的例子,這也是我們學習《史記》需要了解的一個基本的常識。譬如說「本紀」這個部分是專門為帝王所作的傳記,但是在秦朝末年漢朝初年楚漢戰爭的期間,其實最後項羽的下場是兵敗之後在烏江自刎,所以項羽本人並沒有做皇帝,而是劉邦當時取得了天下,但司馬遷在《史記》當中卻把項羽列入了「本紀」。為什麼他要這樣做?我們可以理解,這是司馬遷的一個歷史觀,他對於人物的一種評價。因為司馬遷認為在滅除暴秦的過程當中,因為秦朝末年的這些起義,都是因為老百姓沒辦法再忍受秦朝暴虐的統治,所以項羽在這個過程當中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再來,像孔子。孔子他只是一位平民,他雖然周遊列國,很想取得一官半職,來輔助君王治國平天下,但是這個願望他老人家生前並沒有真正的實現,他周遊列國沒有得到國君對他的任用和重視。所以終其一生他只能算是一位平民,這期間只是當過小官,可是司馬遷給他作傳記,卻把孔子列入了「世家」。本來「世家」是給諸侯所作的傳記,而司馬遷寫孔子的生平是放在「孔子世家」當中,這些都是表達出了司馬遷他治史的一種態度。

  《史記》在中國史學編撰的歷史當中是有著它非常輝煌的一筆,雖然司馬遷人生曾經在身心上遭過非常重大的打擊,但是這種挫折並沒有挫敗他完成《史記》這部曠世奇書的鬥志。所以我們看到《史記》在各個方面都做出了絕大的貢獻,包括它的體例、它的內容等等,所以它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

  《史記》一共是二十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表」跟「書」都是司馬遷所創的文體。為什麼要作「表」和「書」?「表」是因為在一個朝代興起的時候會有許多賢德的大臣在輔佐君王,但一個國家上上下下的臣子、任用的官員數量是很多的,所以在史書裡面是要選取重點來記錄,而沒有辦法把所有的臣子都列在裡面,不能一一的為他們作列傳,但是如果把他就此埋沒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所以司馬遷就列表來做記錄,通過這個表就可以一覽無餘。而「書」所指的是當時的國家的典章制度,這個對於國家建立起來,制禮作樂,它的典章文物,是一個國家要治國平天下一個重要的基礎,所以這些內容都放在「書」,譬如說《史記》當中有著名的《封禪書》。

  《史記》這部書一共是五十二萬六千多字,在史書當中它不但是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先河,而且它是史書當中的精華之作,乃至於後世史書的價值和成就很少有能夠和《史記》相提並論的。所以這點剛剛我們說過,司馬遷有深厚的家學淵源,所以他十歲二十歲能夠通曉古文,並且「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處去遊歷這些歷史的古蹟,這個是和他父親給他的家教有直接的關係,最終才能夠完成《史記》這部曠世奇書。所以人們評價它是「史家的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個評價是非常的恰如其分。

  介紹完了《史記》,接著我們再來為大家介紹《漢書》。《漢書》是我們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又稱為《前漢書》。前面這個《史記》是紀傳體的通史,我們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而《漢書》則是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因為它只是講到漢朝西漢時期的歷史,所以它是斷代史,但它也是沿承著《史記》紀傳體的這種體例。《漢書》這部書是由東漢初年的史學家班固所編寫的,班固是在他父親的基礎上編寫出《漢書》。他父親是「繼采前史遺事」,因為他當時已經是東漢年間的史學家,所以他編輯的這部《漢書》,所記載的是西漢時期的歷史,「傍貫異聞」,在這個基礎上編寫而成,所以他繼承了他父親的史學的基礎。

  但是可惜的是到了班固過世的時候,這部《漢書》還沒有全部完成,於是就由班固的妹妹班昭把它繼續編寫完。前後歷時二十多年的時間,在建初年中修成了《漢書》。《漢書》主要是記載從漢朝,就是西漢建國初年一直到王莽新朝滅亡。整部書是八十多萬字,講述的是西漢時期的二百三十年的歷史。其中本紀有十二篇,表有八篇,志是十篇,傳是七十篇。

  在這裡我們也為大家介紹班昭。班昭,又名姬。我們這裡看到這個圖也是江逸子老師所畫的班昭的像。班昭,字惠班,是扶風安陵人,就是在今天的陝西咸陽。她是班彪的女兒,是班固的妹妹。她從小也是博學多聞,很有才華的一位女子,從小因為家學非常之好,所以她對於儒家經典非常精通。此外,她的學問方面也具備了和她哥哥一樣能夠編寫史書的這種能力。長大之後,她又涉獵了很豐富的各種領域的知識,包括天文、歷史、地理。所以她和她的哥哥班固還有班超,都是學識很淵博的。我們看這一家人,從他們的父親班彪一直到班固、班超、班昭,這一家人都是很有學問、很有德行的。

  班昭十四歲的時候就嫁給了曹世叔,是同郡的人,但是世叔他過世得很早,所以班昭就獨自把他的孩子撫養成人。因為她的德行和她的才華都非常出眾,所以她就受到了君王對她的賞識,把她召到了宮廷當中,等於說她在宮廷當中是這些皇后和貴人的老師,人們稱她為「曹大家」,「家」字是念「姑」,曹大家。

  班昭的哥哥班固在編寫《漢書》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過世了,班昭奉朝廷的指令就進入東觀藏書閣繼續來編寫《漢書》。她把她父親和兄長所寫的歷史的內容進行了分類、整理和修訂,同時她又補寫了「八表」和「天文志」等內容,就完成了這部《漢書》。後來鄧太后臨朝之後,班昭曾經參與去幫她處理一些國家的政務。她在做這項工作的時候非常的勤奮,所以鄧太后對班昭也很賞識,並且破格加封她的兒子曹成為關內侯,官做到了齊國的國相。

  到了晚年,班昭的身體就不是很好,於是她利用閒暇的時間作了一部《女誡》。這部《女誡》我們要是讀過《五種遺規》的《教女遺規》,就看到這第一部就是班昭的《女誡》,這個對於中國人女子的教育影響很深遠。因為我們知道佛門的祖師印光大師非常重視女子的教育,強調女子是天下太平之源。女子如果能夠從小接受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並且了解如何相夫教子,做好一個女人的本分,這個對於家庭、社會的安定和諧能夠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曹大家,因為她是很有德行的一位女子,相夫教子,同時她被皇帝召到宮廷當中,她是這些皇后、貴妃的老師,所以她德行非常之好。到她晚年作這部《女誡》,雖然只有一千六百字,但是它的影響力非常之大,《女誡》分作「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一共是七章。本來《女誡》班昭寫出來是要教導自家的女子,等於說是家庭教育的私人的教科書,但是這篇文章寫完之後,在京城的世家貴族當中是爭相傳抄,人們紛紛的去學習,它不但是對漢朝的皇宮當中這些女子起到很好的教育的作用,而且她在《女誡》當中所提出的一些觀點對於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倫理道德的社會,甚至歷朝歷代這些大家庭,幾代同堂、十幾代同堂的大家庭,他們如何能夠和睦相處,其中女子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班昭的思想,她在《女誡》當中呈現出來的女德教育的觀點,對中國後世影響非常大。

  當然班昭的才華也體現在很多方面,她還效法她的父親班彪寫了一個〈東征賦〉。她父親班彪寫的是〈北征賦〉,她寫的是〈東征賦〉,描述的是從洛陽到陳留的經歷,並且在這裡面稱頌了孔子、子路、蘧伯玉這些古聖先賢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言行。就是她的文風,班昭做為東漢時期的一個才女,她的文風非常古淡。

  因此我們說班昭在東漢時期她確實是一位史學跟文學的造詣都非常高的才女,稱她為曠世奇女。她德行方面可以成為皇后跟貴妃的老師,並且為世人所景仰,她能夠繼承父親和兄長的志業完成史書的撰寫。當她晚年過世的時候,鄧太后非常難過,穿著素服來哀悼她,並且派使者對她的後事特別的留意,監辦她的喪事。從這裡可以看出班昭的德行對於宮廷上上下下的這些女子深遠的影響,而她幫助父親和兄長所完成的《漢書》這部書的編撰,更是對於後世的史書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我們再介紹一下《漢書》的體例。前面說過司馬遷的史書《史記》的體例,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有一些體例也是從他在編這部史書的時候才建立的。《漢書》在建初年中修成,它記載了西漢的歷史,從建國到王莽篡漢,整個二百三十年的歷史都記載在《漢書》當中。整部書是八十多萬字,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它的「紀」是從漢高祖劉邦一直到漢平帝時期的編年大事記。「表」大多是依照《史記》的舊表,但是它有新增漢武帝之後的沿革。而「志」分成十篇,《漢書》的「志」是記載著典章制度的興廢與沿革。《漢書》的十「志」,是在《史記》八「書」的基礎當中發展出來的,它把《史記》的「禮書」、「樂書」改成了「禮樂志」,把「律書」和「曆書」改成了「律曆志」,把「天官書」改為「天文志」,「天文志」這個部分也是班昭所補寫的。包括「八表」,前面說的,表這個部分也是班昭她補寫出來的。她把「封禪書」改成「郊祀志」,把「河渠書」改為「溝洫志」,把「平準書」改為「食貨志」。同時她還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藝文志」和「地理志」,這個都非常重要。譬如像「藝文志」,我們要查有一些書在歷朝歷代什麼時候這個書已經不見記載了、失傳了,通過查「藝文志」就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典籍在這個時期是不是依然存在。所以「志」的內容是貫通古今,它並沒有專述西漢這一朝的歷史。

  而《漢書》的「列傳」有七十篇,依然按照《史記》的體例,以公卿將相做為列傳。同時,它是以時代的順序為主,先專傳,就是專門個人的傳,然後再記錄類傳,再次就是邊疆各族的傳以及外國傳,最後是以〈王莽傳〉放在末尾。關於「傳」的篇名,除了諸侯王傳之外,一律是以姓或姓名做為標題。但是到了唐朝時期,顏師古覺得《漢書》卷帙很繁重,所以他把篇幅比較長的分成上、下兩卷或者上、中、下三卷,所以我們現在所通行的《漢書》就是當時顏師古有把它分過的內容。

  以上就是《漢書》的體例。對於《漢書》的編寫以及它主要的體例和內容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就繼續來學習《後漢書》、《三國志》乃至於《資治通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