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3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三頁的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的經文。『魏蜀吳』,這是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一直到晉朝繼起的時候,滅了魏、蜀、吳三國,於是就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當時因為五胡亂華,所以晉就把國都遷到了建康,這個歷史上稱為「東晉」。這是這一句經文簡單的解釋。

  我們看一下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當中也有關於「東漢之亡三國鼎立」的這一段歷史,首先,甲是談到赤壁之戰這場戰役的形勢;接著是曹丕篡漢,這就是曹魏這個政權正式的確立;第三是諸葛,這是指的諸葛孔明的政工、軍事。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赤壁之戰。我們知道在東漢的末年,曹操削平了群雄的力量,統一了北方。我們知道曹操這個人的野心是非常之大的,他乘著勝利的局勢,一心想要滅掉吳國,於是他從荊州一直東下,一路打過來。但是這個時候,孫權以及劉備他們是聯合抵抗曹操。孫權手下有一個很優秀的將領,就是周瑜。這個時候,他們就在赤壁這個地方發生了這場戰役。赤壁在今天的湖北省。這場戰役當中,因為曹操從北方來,在南方相對來說,這種水戰他並不佔優勢,再加上當時孫權還有劉備,他們在戰役當中採用了特殊的戰略戰術,用火攻的方式來對付曹軍,所以後來曹操在赤壁之戰當中就打了敗仗,於是就回到了北方。

  於是劉備把關羽留在荊州,並且和諸葛亮一起西取益州,孫權是佔據了江東這個地方,再加上北方的曹操,所以這個時候『魏蜀吳,爭漢鼎』,這三分天下的局勢就形成了,這就是三國鼎立。曹操死了之後,他的兒子叫曹丕,曹丕篡漢,他自稱為「魏帝」。同時,劉備他也即帝位,因為劉備他是漢朝皇室的後代,所以這個時候蜀國就正式的建立了。孫權也稱「吳帝」。這就是三國鼎立的局勢。

  說到三國的這段歷史,我們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諸葛亮,諸葛孔明。我們在這裡也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生平。諸葛孔明他是蜀漢人,在三國時期,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同時他很有戰略戰術,所以也可以稱他為戰略家、軍事家。原本他是歸隱在襄陽的隆中,在那裡耕田隱居。雖然他是一個非常有德行也非常有才幹的人,但是在這種天下紛亂的局勢當中,他還是過著隱居的生活,自得其樂。當時,人們知道他是一個隱居在隆中這個地方的賢人,所以稱他為「臥龍先生」。後來劉備是三顧茅廬,來求得這個賢人輔助他。後來諸葛亮和劉備談得很高興,在劉備三顧茅廬這種誠意的邀請之下,於是他就出來輔佐劉備。

  我們剛剛所說的赤壁之戰,當時諸葛亮的謀略和戰術在這次戰役當中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後來蜀漢得以建立,諸葛亮確實也是功不可沒。當時,無論是成都、荊州還是益州,這些地方的取得都跟諸葛亮是有關係的。因為他的輔佐,也使得劉備最終得以實現他復興漢室的願望,建立了蜀漢的政權,蜀漢也得以與強大的曹魏以及孫吳的政權相抗衡。劉備即位之後,就拜諸葛孔明為丞相。

  諸葛孔明,我們看一下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就有談到,在劉備過世之後,這個時候是諸葛孔明奉劉備的遺詔,就輔佐後主劉禪。諸葛亮他所推行的政策是與孫吳的政權和好。在這個過程當中,還發生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歷史事件,就是「七擒孟獲」。當時是在益州,益州就是我們今天的雲南這一帶。這一帶發生了叛亂的事件,當時孟獲也聯手許多的夷狄來參與這個叛亂,這時候諸葛亮他是親自南征,平息了這個叛亂,並且是七擒七縱孟獲,最後使得他心甘情願的投降。在這個過程當中,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對他的囑託,他確實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歷史上,他做為一個忠臣的典範,確實他許多方面的品德為後世人對他非常的讚歎。同時,他是一個發明家,他曾經發明木牛流馬,做為運輸工具,可以運送糧食。並且在兵法方面他也有他的貢獻與成就,他推演八陣圖為兵法,他還發明了孔明燈。加上他本身是一個非常有謀略的人,有許多良策、許多計謀,所以在許多戰役的過程當中常常能夠克敵制勝。這是他的軍事才能,在這個時代當中確實充分的體現出來。

  不但是如此,他還有一些文章留傳到後世,包括〈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文。曾經有人說過,讀〈出師表〉不流淚的人,這就不是一個忠臣。確實,他在這個文章當中,把他忠心耿耿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片忠誠充分的體現在了這些文章當中。甚至於當他據五丈原跟曹魏的司馬懿對陣的時候,他確實是鞠躬盡瘁,乃至於後來是病死在軍中,當時只有五十四歲,還是非常年輕。杜甫就曾經寫過一首詩,這個詩曾經說過:「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所指的就是諸葛孔明。

  魏蜀吳這三國鼎立的局勢,這段歷史我們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特別在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羅貫中作了一部書叫做《三國演義》,這是一部非常有名的章回小說,這在民間流傳特別的廣泛。《三國志》是屬於正史,這是西晉的史學家陳壽所寫的。通過對於《三國志》的研讀,我們對於這段歷史就會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我們知道,我們中國人對於歷史的記載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在曹魏和孫吳兩國政權建立的時候,它們已經有它自己的史書,有記載自己的歷史。而蜀國它並沒有史官,所以關於蜀國的這些史料,陳壽他在作《三國志》的時候,是他自己蒐集的資料。經過十年的時間,他編寫成《三國志》。《三國志》包括《魏書》、《蜀書》、還有《吳書》,最初它是單獨流傳的,一直到北宋年間,《魏書》、《蜀書》和《吳書》才合為一書。

  我們看一下因緣生老師的註解,對於『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把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又給我們稍微詳細的做了一下說明。在東漢末年,因為局勢比較動亂,當時天下群雄都在割據,是這樣的一個狀態。而從漢朝末年的黃巾起義之後,原本我們知道秦朝的時候推行郡縣制度,這個時候,黃巾起義之後,這些州郡它們就開始出現了比較動盪的局面。我們看這和當年東周時期的情況很類似,就是說中央政府實際上的權力已經得到削弱。所以在漢朝末年,中央政府對於各個州郡動盪的情況沒有辦法去管轄和控制。那怎麼辦?這時候,它把州刺史改為州牧,並且把兵權都下放給各個州的長官,就是州牧,通過這種方法,希望能夠加強對於各個州郡的統治,給它們一種震懾。於是,在這個期間,群雄產生了割據的現象,像袁紹佔據了青州、冀州等四州,劉備當時是佔據徐州,劉表是佔據荊州,劉焉是佔據益州,其他像袁術、馬騰等,他們都各自也有佔領不同的地方。在這個時期,後來的魏武帝曹操這一代奸雄就粉墨登場了。

  曹操的本名叫吉利,吉祥的吉,小名叫阿瞞,他是豫州刺史部譙人。最開始他在漢朝做官,後來因為他平定了董卓之亂,有這個戰功,所以他的官位就做到了兗州牧。因為當時,就是在東漢末年的時候,中央政府的力量被削弱,對於各個州郡的統治可以說是鞭長莫及,所以它把州刺史改成州牧之後,這個時候郡縣的長官自己是可以擁有兵權的。本來中央政府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強化對於州郡的統治,可是這些擁有兵權的人產生了割據的現象,個個擁兵自重,於是都稱霸一方。曹操本身就是一個特別有野心的人,所以他當了兗州牧之後,野心就開始不斷的膨脹和滋長。歷史上有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這個時期他把漢獻帝接到了許昌,挾天子來號令天下。

  這個時候他是假冒著漢朝天子的名義,繼續在平定黃河南北各地,他就不斷的要擴張自己的勢力。後來在官渡之戰當中,官渡之戰是發生在建安四年,這場戰役是曹操和袁紹之間的軍事較量,最終是曹操取得了勝利。他打敗了袁紹之後,接著他又繼續打敗了袁紹的長子、次子,還有外甥,於是就開始北征烏桓。到了建安十三年的時候,他平定了北方。我們知道這一代奸雄曹操是野心勃勃,他覺得北方的土地還不夠,所以還繼續準備要攻打南方。最後,我們剛剛談到,赤壁之戰的時候,因為孫劉聯手,孫權和劉備他們聯手起來抗擊曹操,所以最後曹操只好再回到了北方。

  後來在建安二十五年的時候,曹操就過世了。因為他生前曾經受封魏王,所以死後他的謚號就是「武」,稱為「魏武王」。

  同時,他的兒子曹丕篡漢,這就是魏國正式成立,魏國定都在洛陽。其實曹操當年是想要把這個位置傳給曹植的,但是曹丕跟曹植在爭奪位置的過程當中,曹丕也是用了許多的手段,導致兄弟之間為了權力在進行鬥爭,歷史上有名的那首〈七步詩〉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當時,曹丕逼迫自己的兄弟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內寫出一首詩,否則就要殺了他,於是曹植就寫出了這一首著名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在這首詩當中用一個巧妙的比喻,以豆子和豆莖之間的關係,來比喻他和曹丕兄弟之間相互迫害,這其中的痛苦、其中的無奈,他都在這首詩當中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特別是最後一句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最後也感動了曹丕,所以就沒有殺害自己的兄弟。

  曹丕篡漢之後,他的國號定為「魏」,這就是魏國,魏國的國都是定在洛陽。他尊曹操為帝,廟號是太祖,所以曹操也是魏國的太祖。魏國這個國家只維持了四十五年的時間,傳了六代的帝王。這個是曹魏。

  我們再來看劉備,漢昭烈帝劉備。劉備他字玄德,是幽州涿郡涿縣人。他其實是西漢皇室的後代,西漢宗室中山靖王劉勝是他的祖先,所以他是西漢宗室的後人。劉備在年少的時候是拜盧植為師。我們知道盧植是馬融的一個得意的門生,很有德行、很有學問,劉備是他的學生。後來在黃巾起義的過程當中,劉備參與鎮壓這個起義,討伐董卓。後來他又先後依附許多諸侯,甚至於曹操、袁紹他都曾經依附過。在這個過程當中,陶謙和劉表他們當時主動的把徐州和荊州都交給劉備來管轄。擁有了徐州和荊州這兩個地方之後,劉備他正式有了自己的基業。後來在赤壁之戰當中,劉備聯合孫權一起取得了勝利,打敗了曹操的軍隊,最後曹操只好回到北方。這個時候,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攻下了荊州,並且取得巴蜀和漢中。但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意失荊州」,後來他的荊州被吳國所得,所以他就固守在西川這個地方。當時他聽說曹丕篡漢稱帝之後,因為劉備一心一意的也是想要恢復漢室的江山,所以他就在四川成都這個地方稱帝,這就是漢昭烈帝劉備,他所建的國家叫「漢」,因為他是漢宗室的後人,這就是歷史上稱為「蜀漢」。傳給劉禪,他的兒子劉禪是蜀漢的懷帝。因此蜀漢其實只有兩位君王,這個國家一共是享國四十三年的時間。

  東吳的孫權,字仲謀,他是吳郡富春縣人。他的父親孫堅,還有他的兄長孫策,就是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勢當中,當時他們打下了江東的基業。

  在建安五年的時候,孫策遇刺身亡,孫權就繼續掌管江東這個地方。早期就是在赤壁之戰當中,他和劉備一起聯合起來抵抗曹操的軍隊,所以就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勢。後來吳國和曹魏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好的。一直到曹丕篡漢稱帝之後,孫權向曹魏的政權稱臣,受封為吳王。但是不久之後,吳國和魏國又發生了決裂,於是孫吳和劉備他們再次又和好。後來孫權在武昌稱帝,這是在公元二二九年的時候,吳國就正式建立了。後來他把都城就遷到了建業這個地方,一直到西元二二五年的時候,孫權駕崩。東吳一共是傳了五代的帝王,從孫權稱帝算起來,孫吳的政權是享國五十一年。因此三國時期,魏蜀吳存在的時間也都不是非常長。

  「魏蜀吳,爭漢鼎。」爭漢鼎,我們知道鼎在歷史當中它是起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什麼?因為它是傳國的寶器。最初據說是夏禹王的時候,夏禹王的時期他徵九州之鐵,把它做成了九鼎,九鼎就包括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還有雍州鼎,一共是九鼎。九鼎這個鼎做為傳國的寶器,當時大禹(禹王)鑄造九鼎是用於取信於諸侯的。所以這個九鼎在當時夏商周這三代的時期,是做為傳國的信物,到了後世,人們就把鼎用來代指國家的政權。爭漢鼎就是說在東漢末年的時候,魏蜀吳這三家它們在爭奪天下,都想要奪取漢朝的江山、漢朝的社稷,是這個意思。最後是「迄兩晉」,到了最終,魏蜀吳這三個國家的政權都歸結到了晉朝的手中。

  晉朝,我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稍後再詳細的給大家講述這段歷史。「迄兩晉」,晉朝是以司馬炎做為開國的君王。司馬炎是魏國的宰相司馬師的兒子,後來在魏末,魏國末年的時候,曹奐把這個位置禪位給了司馬炎,最後他統一天下,大封功臣。但是後來又發生了「八王之亂」,同時還有「五胡亂華」的事件發生,北方就被胡人佔據,晉朝它是偏安在江南,這個就是東晉時期。雖然這個時候有一些志士仁人他們想要恢復漢室的政權,但是當時他們只是收復了一點土地,而沒有辦法挽回漢朝的江山。

  到了東晉末年,就是晉桓元廢安帝。東晉末年的時候,桓元廢安帝為平固王,他自己稱帝,國號是楚。後來劉裕帶兵來討賊,藉機把持朝政,並且殺掉了安帝,另立恭帝。恭帝不久又把這個位置禪讓給了劉裕,可是他最後被劉裕給殺死了,於是晉朝就滅亡。兩晉時期一共是十一位君主,它的國家是存在一百零四年的時間。我們先簡單說一下「迄兩晉」兩晉的歷史。

  我們看到楊慎在《二十一史彈詞》當中也有一首詞是說三分兩晉的,就是三分天下魏蜀吳,以及兩晉這個時期的歷史。他說:「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這一首彈詞講的就是三分兩晉的歷史,他從三皇五帝開始談起,再來就是夏商周,接著就是春秋五霸,再來就是秦漢興亡。無論是三皇五帝的道德也好,夏商周的功名也好,還是春秋時期(春秋戰國的時候)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一直到秦漢,這個過程當中的興勝與衰亡,我們看到歷史一路走來,最後留下了什麼?最後留下了幾行名姓,就是你的名字是記載在歷史當中的;北邙無數荒丘,可是這些人,英雄也好,豪傑也好,最終都入土,進到墳墓裡面去了。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你看爭來爭去、奪來奪去,最後還不就是這墳墓前這樣的一個荒涼的景象,爭來爭去還是一場空。這是楊慎他看待這一段分分合合、爭爭鬥鬥的歷史,他在彈詞裡面寫出了他的感慨。

  我們下面稍微詳細的來講述三國之後晉朝的歷史。我們先來看一下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當中有一段是晉紀,這是晉朝。晉朝世祖武帝,這就是司馬炎。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兒子,這是晉朝開國的君王,他是平吳統一。可是到了孝惠帝的時期,也就是晉惠帝,他是一個非常昏庸的君主。昏庸到什麼程度?譬如說我們在《聖學根之根》後面會學到,「為官乎?為私乎?晉惠帝問蛤蟆」,有這樣的一段公案。就是晉惠帝當他聽到蛤蟆在叫的時候,他就問人家:「這個蛤蟆是官家的蛤蟆還是私人的蛤蟆?」這是說君王他本身是很昏庸的一個人。再來,當時因為天下鬧災荒、鬧饑荒的時候,許多百姓都沒有飯吃,被活活的餓死,結果晉惠帝就問:「你看百姓沒有飯吃,那他為什麼不吃肉粥?」這就是這個君王實在是有點太昏庸了,完全都體會不到民生的疾苦。也正是因為他這種昏庸的情況,所以晉朝在晉惠帝執政的時期就發生了「賈后之亂」以及「八王之亂」。賈后賈南風是晉惠帝的皇后,她生性就非常的凶悍荒淫,而且干預朝政,所以在當時就發生了賈后之亂。後來八王之亂,國家就更加的動盪。

  我們來看一下因緣生老師的這段註解。這是談到在魏國魏少帝的時候,魏國的大權,就是三國時期曹魏的權力,當時逐漸的落到太尉司馬懿的手上。司馬懿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司馬師,一個是司馬昭,他這兩個兒子都是文武雙全的人,所以就繼承了他父親司馬懿的基業。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兒子,到了他的時期,就直接篡奪了魏國君王的位置,這個時候他立國號為「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魏國就宣告滅亡。

  蜀國,蜀國自從劉備死了之後,就是劉禪即位。我們知道劉禪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扶不起的阿斗」,貪圖享樂,樂不思蜀,所以他沒有辦法像他父親那樣把國家能夠治理得很穩固。在當時,諸葛亮幾次北伐都沒有成功,所以耗損了很多的元氣。特別是在諸葛亮過世之後,蜀國就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危機,並且開始一蹶不振。到了後來魏國的將領鄧艾,在司馬昭的命令之下,他就過來討伐蜀漢,從陰平一直攻打成都,於是劉禪就投降了,這就宣告了蜀漢的滅亡。

  吳國,也是在孫權死了之後,它內亂的情況也是非常的嚴重,而它外部的軍事方面的這些事情都是交給了陸抗。陸抗死了之後,晉朝的將領杜預還有王濬就來攻打他的國家,結果孫浩投降,這就宣告了吳國的滅亡。

  晉朝到了晉惠帝,晉惠帝非常的昏庸。我們剛剛講到,聽到蛤蟆叫,他也搞不清楚這是官家的蛤蟆還是私人的蛤蟆;百姓沒飯吃,他還很奇怪的問為什麼不吃肉粥,就是這樣一個很昏庸的君王。可是當時他為了吸取魏國因為朝廷孤立而快速滅亡的結果,所以惠帝他就大封宗室,並且讓他們手上都握有兵權。可是因為這種縱容的行為,最後導致了它皇室的內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包括汝南王、楚王、趙王、齊王、長沙王、成都王、河間王、東海王,一共是八王,他們之間互相爭殺,所以就導致了天下大亂。我們看到在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也有談到八王之亂,其中我們看到,成都王穎當時廢掉皇后和太子,東海王就奉帝王的命令來討伐他。結果當時在戰亂,八王之亂的過程當中,晉惠帝也被當時的亂箭給射到了。在這個時候,嵇康的兒子嵇紹挺身出來保護晉惠帝生命的安全,結果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就壯烈的犧牲了。他被殺的時候,因為他一直護在皇帝的身邊,所以他的血就濺在了晉惠帝的身上。等到嵇紹為了保護君王最後犧牲之後,這個時候晉惠帝就不忍心洗掉衣服上的血,因為他知道這是侍中嵇紹在護衛他的生命安全,最後死於八王之亂當中。

  惠帝當時非常的昏庸,而他的皇后又干預政權,所以當時是導致趙王司馬倫就起兵來弒殺賈后,並且廢掉了晉惠帝,自立為王,但是沒過多久、沒過幾年他又被其他的藩王給殺了。後來晉惠帝復辟之後,就開始削弱各個州郡的力量,因為之前他把它們的力量加強之後,卻導致了中央政府沒有辦法控制的局面。可是當他又開始削弱這些州郡的特別是軍事方面的力量的時候,卻因為這個政策又造成了「五胡亂華」的局面,而沒有辦法平定。

  五胡亂華,「五胡」就是指的匈奴、羯、鮮卑、氐、羌這五種族,五胡就是包括這五種。我們知道在漢武帝的時候,他曾經在邊地安置這些投降的匈奴人,所以塞外的部族開始往內地和中原遷徙,其實是從漢武帝的時候開始的。在東漢末年,因為整個天下非常的紛亂,所以往內地遷徙的這些塞外的部族人數就愈來愈多。因為他們和漢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所以常常會發生一些爭端。到了晉武帝的時候,郭欽以及晉惠帝初年的江統,他們前後都曾經建議把境內的這些胡人遷到塞外去,但是當時晉朝的國君都沒有採用他們的建議。而到了晉惠帝,因為八王之亂的關係,當時的政權非常的混亂,所以匈奴這個時候劉淵就帶頭開始自立為漢王。後來這些胡人,五胡他們紛紛建立自己的政權,就導致了晉朝被迫遷到南方,所以北方就成為了胡人的天下,這個就是五胡亂華的這種局面,這是發生在晉朝時期的狀況。

  當時,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永嘉之亂」的發生。匈奴貴族劉淵開始起兵進攻洛陽,到後來劉淵的兒子劉聰率兵攻破了洛陽,並且殺了晉懷帝,這就是「永嘉之亂」。後來晉愍帝在長安即位,在建興四年的時候,劉曜就再次發兵攻打長安,並且把長安的糧食運輸管道完全都切斷了,於是晉愍帝因為整個糧食都斷絕了,所以他不得不投降,後來也被殺,這就是西晉的滅亡。

  之後,北方的各族他們陸續在北方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這就是五胡十六國。結果瑯琊王司馬睿在駐守建康的時候,他就聽說晉愍帝被掠走了,所以他就自己稱帝,這就是「晉元帝」。

  在公元三一七年的時候,司馬睿就在建康這個地方重新又建立起了晉朝,這就是在歷史上稱為「東晉」。所以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它的分界點就是在公元三一七年的時候,司馬睿在建康這個地方建立東晉的政權,東晉就跟五胡十六國同時存在。由於東晉政權的建立,所以南方這個地方就開始出現了比較短暫的安寧。

  我們看一下在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也有談到晉元帝時期和晉明帝時期的歷史。晉元帝時期,一個是群賢創基,再來是王敦之亂。晉元帝做瑯琊王的時候,在這個時期,他為了避成都王,當時八王之亂,所以歸江東。漢主劉聰入寇時,我們中國的士民多是南渡,就是往南方發展。在這個時期有一些有志之士,他們也希望能夠恢復中原,這就包括祖逖、陶侃,歷史上很有名的這些賢德之人。但是並沒有很成功,只是收復了一些土地。後來愍帝遇害的時候,元帝就在建康即位。這是「群賢創基」。

  後來又發生了「王敦之亂」。我們知道,東晉司馬睿在建康這個地方建立東晉政權的時候,在南方開始有了比較短暫的安寧的生活。雖然戰爭減少了,但是晉元帝有一個政策,就是他大量的扶持僑姓的世族,他扶持僑姓世族是為了壓制吳姓的世族。這個政策就引發了吳姓世族他們的不滿,就要反叛,但是最終卻無法施行。後來周玘的兒子也準備叛亂,但是因為他的叔叔把這個事情洩露出來,所以他的叛亂沒有成功。從這時候開始,晉朝皇室就分化為周、沈兩個氏族。於是中央和方鎮的對立,包括一些野心家的崛起,使得東晉建國之後其實還是處在比較動亂而不安的局面。

  我們再來介紹「王敦之亂」。因為在東晉的時期,它當時其實是和北方五胡十六國並存的,所以它不但有內憂,實際上還有許多外患是存在的。而晉元帝是任用王導為丞相,晉元帝就是司馬睿,司馬睿任用王導為丞相,他就派王敦來主管軍事,換句話說,王敦他手上是握有兵權的。可是王敦這個人其實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也想要控制朝廷。晉元帝司馬睿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辦法,他只好想辦法找人來牽制王敦,就使得權力能夠產生一個平衡。所以他就讓劉隗、刁協和戴淵來牽制他,並且讓他們防禦京師,結果這就產生了後來的王敦之亂。

  王敦因為晉元帝對他的壓制和懷疑,所以他內心是非常怨恨,於是在公元三二二年的時候,他就帶兵來攻打建康,建康就是東晉的都城,這個就是王敦之亂。而這個時候晉元帝在這個事件當中因為受到很大的驚嚇,所以最後他就憂憤至死,他的太子就繼位,這就是晉明帝。在晉明帝的時候就平定了王敦的叛亂,當時他是親自出兵來討伐。王敦在病危的時候,最後晉明帝討伐王敦,最終就平定了叛亂。所以後來丞相王導還繼續在東晉的朝廷當中受到重用,因為當時他沒有牽涉到叛亂的行為。

  到了太寧三年的時候,晉明帝去世,太子繼位,這就是晉成帝。在公元三二七年,蘇峻和祖約反叛,第二年他們聯軍攻打京師,就挾持晉成帝,這個就是歷史上的蘇峻之亂。所以我們看到其實在這個歷史時期,真的三國兩晉一直到後來的南北朝,其實都是在一個比較動亂的局面當中,真正安定和平的時間並不是很長的。在公元三二九年的時候,陶溫的聯軍他們收復了京師,就平定了叛亂。在公元三四六年,東晉安西將軍桓溫伐蜀,在第二年他們就拿下了成都,所以東晉就徹底統一了南方,在這個時期,它跟後趙的政權對峙,就是隔著秦嶺和淮河。

  在這個時期,雖然東晉相對來說比較安定,可是他們歷代的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很希望能夠收復北方的國土,所以多次的進行北伐,但是北伐都沒有成功。在公元三五六年,就是晉穆帝當政的時候,當時桓溫他去討伐河南姚襄,最後能夠收復了洛陽並且得以修繕皇陵。所以桓溫在戰役當中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到了晉朝哀帝和廢帝的時期,桓溫就控制了朝廷。而公元三七三年桓溫病死,所以東晉才得以保存。

  到了公元三七O年的時候,前秦滅掉了前燕,之後它還想要滅掉東晉,能夠一統天下,所以他就開始南下攻打東晉。在前秦的軍隊攻打到壽陽之後,東晉這邊謝玄派劉牢之率五千的精兵攻破了洛澗,所以晉朝的軍隊西行就和前秦的軍隊對峙在淝水這個地方,這段歷史就是非常有名的「淝水之戰」。

  我們看一下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就是關於東晉中興。在東晉孝武帝的時期淝水之戰,其實我們有許多著名的成語也是出自於這次戰役當中的故事。

  前秦的苻堅他想攻打東晉的時候,其實當時他的臣子們都建議他不要這樣做。但是苻堅這個人他很有自信,覺得說他的軍隊是九十七萬的大軍,就是他的軍事實力是非常強大的。他認為這九十七萬的大軍,投鞭斷流,這個成語就是從這來的,這些士兵投鞭於江,就是把手上的鞭投到長江當中,就足以讓長江的水流可以中斷。他覺得在軍事上,前秦和東晉相比,前秦是有很強大的軍事實力的,所以他堅持要發動這個戰爭、這場戰役。他就派遣符融以二十五萬的步騎做為前鋒,還有六十萬的戎卒,還有二十七萬的騎兵,浩浩蕩蕩的他們從長安出發要來攻打東晉。

  而和前秦強大的軍事實力相比,我們來看一下東晉的狀況。東晉是謝玄,他們只有八萬士兵。所以說這個情況之下,按照常理他是寡不敵眾,那麼少的軍事力量,這麼少的士兵,他怎麼可以抵擋得了苻堅的大軍?可是謝玄還有謝安他們也是非常善於用戰略戰術,因此我們說淝水之戰是歷史上一個非常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苻堅他雖然很狂妄,覺得他派兵大規模的進攻東晉,雖然東晉有長江這種天險阻隔,當時有很多人反對,不同意他攻打東晉,但是他認為他軍隊的士兵很多,足以和東晉對決。但是最後他還是在淝水之戰當中打了敗仗。所以後來像我們成語當中,「草木皆兵」還有「風聲鶴唳」這個故事都是發生在淝水之戰當中。

  當時苻堅派遣晉朝的降將朱序勸晉朝投降,所以朱序就去謝石這裡來勸降。而朱序對謝石說,當時他給他獻了一個計策,說你應該趁前秦的軍隊還沒有人數全部到齊的時候,先把他的先遣部隊打敗。於是謝石就接受了他的建議,就去打擊前秦的先遣部隊。這個時候就在這個戰役當中,苻堅通過遠望八公山的時候,就看到八公山上面風吹草動,他都以為是晉朝的士兵,這就是「草木皆兵」。這個時候他就心裡感到害怕了,因為以前聽說晉朝的部隊很少,可是為什麼他放眼看過去都是晉朝的士兵。這就是草木皆兵。

  在淝水之戰當中,最後苻堅是打了敗仗。他們在淝水跟謝玄的八千精兵對峙的時候,前秦的軍隊就大敗。結果這些潰散的士兵聽到風聲還有鶴在鳴叫的聲音,他都以為東晉的軍隊打到他們眼前了,以為風聲鶴唳全都是晉朝的士兵。這就是淝水之戰,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就是東晉的軍隊以非常少的數量,通過他們非常好的戰略戰術,最後打敗了前秦苻堅幾十萬的大軍。在淝水之戰當中,秦軍是全面崩潰,最後符融戰死,苻堅也中箭,最後他就只好一個人再回到北方。

  之後東晉的軍隊他們又繼續去北伐,雖然拿下了許多的土地,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收復北方。因為東晉的政權他們多次的想要進行北伐,所以導致兵權就逐漸的落到了鎮將的手中,所以桓玄在這個時候他見機就篡晉而稱帝。在公元四O四年的時候,有一位鎮將叫做劉裕,他就打敗了桓玄,並且擁戴晉安帝即位,從而他就控制了東晉的朝政。接著劉裕就上書給皇帝,開始進行北伐,在北伐的過程當中他們先後就收復了山東、河南還有關中這些地方,並且光復了洛陽和長安。到了四二O年的時候,劉裕覺得晉朝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就廢掉了晉恭帝,自立為君,他就建國為宋。這就是南朝,宋齊梁陳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是宋武帝。於是東晉就宣告滅亡。到了公元四三九年的時候,北魏統一了華北,所以中國從這個時候就進入了南北朝時期。這段歷史就是從三國一直到西晉、東晉。

  我們接著再來看下面這段經文: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這一段是談到南朝的歷史。晉朝傳了一百多年之後,到了晉安帝的時候,劉裕篡晉,這就進入了南北朝的時代。在這個時候,北方同樣還是被外族所統治,而南方則是偏安於江左的漢族朝廷,稱為南朝。為了跟其他的朝代有所區別,就是南朝宋齊梁陳這四個朝代,史學家就在這個朝代當中把它的國號加上「南」字,就分別是南北朝時期的南宋、南齊、南梁和南陳,他們都是建都在金陵,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我們來看一下《中國歷史綱目》當中,這裡就有談到南北朝。首先是南朝變遷,再來是北朝變遷。北朝這段歷史我們到下一句的經文再來給大家做介紹,我們先來看南朝的變遷。南朝是包括宋齊梁陳。南朝的歷史當中也是出現了許多大臣弒殺君王的情形,所以有許多的君王在這個時期在位的時間是相當的短,甚至於不超過一年就被殺害。這就可以看出,其實在南朝的時候,這種紛亂的局面其實還是存在的,社會還是繼續比較動亂的。

  我們先來看南宋。南宋是劉裕篡晉開始,他建立了宋這樣的一個政權。他是受晉恭帝的禪位而有天下,劉裕這個人算是一個比較清廉、比較節儉的人,他曾經下詔除掉一些濫設的祠廟。他傳位到少帝的時期,因為他居喪的期間不守禮法,所以被廢為營陽王。南宋文帝繼位的時候,又被太子所殺,就傳到順帝,最後被蕭道成所廢,後來又讓衛士把他殺了,這個時候南宋宣告滅亡,它一共經歷了六十年,一共有八位君王。這個是南宋的歷史。

  我們看《歷史綱目》當中,第二個是齊,宋之後是齊。齊是高祖蕭道成所建立的。因為蕭道成在南朝宋的時期他建立了很多的戰功,所以他被封為齊王。而且他這個人比較有度量又節儉,博學能文,生性又很節儉,所以他後來建立了南齊的政權。後來又傳給武帝,武帝這個人處事比較嚴明,而且很有決斷力,被稱為齊良主。後來鬱林王繼位的時候,這個人比較遊手好閒,經常是喜歡穿著便服到街上去賭博,所以後來他被西昌侯所殺。這個是齊。後來,海陵王繼位,又被西昌侯把他給廢了。於是西昌侯即位,這就是明帝,就是南齊的明帝。明帝這個人非常的殘忍,非常凶惡。東昏侯和和帝後來相繼繼位,於是蕭衍廢掉和帝,南齊就滅亡了。南齊它是經歷二十四年的時間,一共有七代君主。

  我們再來看《歷史綱目》的第三條,南朝變遷的第三條,這就是梁。梁,這是武帝,我們很熟悉的梁武帝蕭衍,這是蕭衍所建立的政權。他在位是四十八年的時間,百姓小安,就是老百姓這個時候生活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定的。因為蕭衍是一個比較仁慈而且比較有孝心的人,他也比較能敦睦九族,愛惜人才,而且他是一個崇尚佛教的君王。所以他對自己的要求其實是比較嚴謹的,譬如他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衣服仍然穿得非常的整潔,就是天氣很熱也沒有脫下衣服,而且不飲酒,就是他非常崇尚佛教。曾經建立了許多的寺廟,我們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就是說的這段時期的歷史。後來,梁武帝蕭衍他是在侯景之亂當中被餓死在臺城。簡文帝繼位之後,也是被侯景給害死的。包括元帝、敬帝,都是被人所殺。在南梁敬帝繼位的時候,敬帝後來是被陳霸先所殺,這就宣告南梁的滅亡,它一共是經歷了四代君主,有五十六年的時間。

  我們再來看最後,南朝變遷的第四條是陳,這是傳到了南朝的陳。陳是陳霸先所建立的國家。陳霸先這個人也是比較簡樸,在為政方面比較寬簡,性情也是很簡素,包括他的皇后、宮女平常都沒有穿金戴銀,沒有這些奢侈豪華的裝飾品。陳霸先也曾經在莊嚴寺捨身供佛。後來他的君位傳給了明帝,明帝也有他父親的風範,他也是比較節儉、比較有德行的。到了後來臨海王即位的時候,他是比較懦弱無能的,於是就被他的叔叔宣帝廢掉了。到最後是陳後主陳叔寶,這個人非常荒淫無度,也是一個很昏庸的國君,每天都在那裡喝酒享受,而且從來不去祭祀天地。這是南朝陳的最後一位君王,所以他後來就被隋所滅。後來楊堅帶兵來討伐的時候,細數他二十條大惡,最後他是投井自殺,這就宣告了陳國的滅亡、陳朝的滅亡。南陳一共是經歷了三十二年的時間,一共有五代君王。這個是南朝的一個簡單的情況。

  我們看這段歷史,我們在這裡引用《群書治要》當中有一段老子《德經》的經文,老子就曾經說過:「慈故能勇」,以慈仁,故能勇於忠孝。就是說,一個君王如果他能有仁愛之心,有這種慈愛,他就能夠把老百姓看作是自己的兒女一樣,就是視民如子,他就會盡心盡力的維護老百姓的福祉、老百姓的福利,所以說「慈故能勇」。他的這種勇是從什麼地方產生,什麼地方生發出來的?其實就是從他的這種仁愛之心而生發出來的。「儉」,儉就是儉樸自然的意思。「儉故能廣」,他能夠有儉樸自然的風範,那麼他不但能夠減省自己的財物和器用,而且還能夠這裡說「身能節儉,故民日用寬廣也」,這就是儉故能廣。他節省財貨和器用,而且能夠讓老百姓樸質無欲,生養滋息,所以能夠使得民眾土廣。這就是儉故能廣,就是老百姓日用,日常所需的這些東西都不會缺少。

  再來,「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成器長」,「成器」是大器的意思,「成」就是大的意思,成器長就是大器之長。「器」是什麼意思?器就是代表封爵。「成器」就是為大方諸侯。「成器長」就是天子的意思,就是能夠成為天子。這是說能做到「不敢為天下先」,他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凡事能夠謙沖退讓,無私無我,就能夠得到大眾的擁戴,所以他就能夠成為天下萬民的領導者。老子在這裡也談到,要成為君王、成為天子,他身上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成器長,謂得道人也,我能為道人之長也。當然前面所說的是做為一個明君聖主應該具備的一種特質,這種情況我們看到在古時候,譬如說像在三皇五帝的時代、在堯舜禹湯的時代,這些聖賢的君王他們在統領天下的時候,是能夠符合老子在這裡所說的這些條件,譬如說他們都是具有仁愛之心,能夠愛護老百姓如同父母在愛護兒女一樣,盡心盡力都是為老百姓的福祉、為老百姓的利益在著想。再來,我們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甚至是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他們也都是特別崇尚節儉,過著儉樸而自然的生活,所有能夠使老百姓的這些日用所需都沒有缺乏。此外,他們也是不敢為天下先,能夠做到這一點,處處退讓,處處禮讓、忍讓、謙讓,而且都是大公無私這樣的一種心態。所以我們看三皇五帝這些明君聖主,確實是得到了普天之下這些老百姓對於他們的愛戴。

  可是我們再來對比一下後世,從秦朝末年開始,當然漢朝初年這些君王還是非常勵精圖治的,有古時候這些明君聖主的風範。可是到了像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這個時期,乃至於後來西晉、東晉、南北朝時期,我們看這個時候國家就開始進入比較混亂的狀態。而這個時候,在位的這些君王就不能像古聖先賢這樣稟持著仁愛、儉樸,以及不敢為天下先的風範,而是反過來,怎麼樣?我們看老子這裡接著說:「今舍慈且勇」,今世人舍慈仁,但為勇武,這個時候不能夠用仁慈仁愛的心來治天下,而只是求勇敢。我們看從春秋開始就有這種現象,崇尚霸道而不崇尚王道。到了後來,許多君王他們都是希望靠武力來取得天下,而不能用慈愛之心來統治天下,這是後來許多君王的一個狀況、一種現象,就是老子在這裡所說的舍慈仁,但為勇武。

  雖然老子所處的時代是比較早,跟孔子是同樣的一個時代,但是我們用老子在《德經》裡面所說的原理原則來對比後世的這一段比較紛亂的歷史,我們依然覺得老子所說的話確實都可以做為歷史非常重要的一個借鑑,就是要怎樣才能得天下?怎樣會失天下?如何才能夠得民心?如何會失民心?其實老子在這裡把這些重要的原理原則都有提出來。

  首先就是舍慈仁,但為勇武,不以仁愛之心來治國平天下,就是靠著武力去殺伐、去爭奪。接著說,「舍儉且廣」,舍其儉約,但為奢泰,這是他的一個解釋。就是不再像古聖先王這樣崇尚節儉,而是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我們看有許多的亡國之君,短命的這些朝代,往往都是後世的君王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而不能崇尚節儉,結果就迅速的導致了國家的滅亡。這個在歷史上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追究它的原因,就是老子在這裡說的,就是他不能夠儉約,捨儉且廣,表現出驕奢淫逸的態度、姿態。「舍後且先」,這就是舍其後己,但為人先。本來老子是提倡不敢為天下先,而這些人他們是處處都要爭先,從來都不肯退讓。最後是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死矣」,就是他所行如此,他所作所為都是這樣的,最後就注定要滅亡。

  老子在這裡所說的這段話,我們用這個話來看待我們今天所講述的這段歷史,確實都逃不出這樣的一個規律。能夠守得住仁愛、守得住節儉,能夠守得住謙讓、謙退、不敢為天下先,這樣他就能夠得民心,也能夠得天下。反過來,如果不能守住仁慈,只是崇尚他的武力;不能守住節儉,而是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不能守住不敢為天下先,而是處處爭先恐後,唯恐在人之後,都是用這樣的一種心態和行為在處事待人接物,最後的結果就是老子所說的,必定是要滅亡的。這一段是《群書治要.老子》當中《德經》的一段經文。

  我們看在《晉書》,這也是《群書治要》所收錄的一段文,也有談到:「儉,德之恭也;侈,惡之大也。」就是說節儉是偉大的美德,奢侈則是嚴重的惡行,因為節儉可以培養愛敬之心,而奢侈則產生很大的後患。所以我們看到,包括剛剛所講的南朝的歷史也是如此。像南宋高祖劉裕,他就是比較清廉節儉的一個人。再來,譬如像南齊的高祖蕭道成,他也是性情比較清儉。後來他傳位給武帝,即位的這個武帝也依然能夠繼承前人的這些好的風範。包括像南朝梁,梁武帝他也是有很多好的美德,值得這些同樣是做為君王的人學習的。再來,像南朝陳,在最初的時候,武帝陳霸先也是比較節儉,包括皇室當中皇后、後宮裡面的女子,她們身上的穿戴也都是比較儉樸。南朝時期有一些君王他們其實還是有在崇尚佛教的,接受佛陀教育的思想,所以他們的作風有一些就比較廉潔、比較節儉。但是到了許多朝代的末期,我們看這些亡國之君,往往都是因為他荒淫無度,甚至於不能夠敬重天地鬼神,導致了最後國破家亡,就是國家的政權最後就不能夠長保。

  這個幾乎在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出成為一種規律了,往往就是開國之初的這些君王他們都比較勵精圖治,他有這個德行,而且也有才幹,並且他能夠任用一些賢德之人來幫助他治理國家,正是這樣一種勵精圖治的作風,以及他在個人的生活方面都能夠比較儉樸,或者是比較崇尚德行,所以他才具備了開創一個朝代、建立一個國家的條件。我們要是再看看每個朝代的這些亡國之君,也幾乎都是同樣的作風以及同樣的下場,都是因為驕奢淫逸,最後沒有辦法把祖先所留下來的基業在他們身上很好的繼承下來。我們學習歷史,確實能夠看到許多的歷史規律,從這裡面也給我們的人生、給我們的社會,甚至給我們的國家帶來很多的啟發。

  這段講的是南朝的歷史。關於北朝的歷史,我們到下一段經文的部分,再來跟大家分享。這是南北朝時期。其實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當中,南朝的變遷和北朝的變遷是放在一起的,統稱為南北朝。這段時期在北朝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君王,就是魏孝文帝,當時他有進行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以及漢化的措施,這個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這是魏孝文帝。正是因為北魏孝文帝的這種改革,所以他們就在這個時期使得胡人這些舊有的風俗得到了很大的改變,並且他當時是把這些華夏的禮儀都用在他的改革當中,就是把胡人相對來說有一些他覺得並不是非常理想的風俗和習慣,都給它徹底的改變過來。這個是在北朝的時期,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當中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就。實際上,孝文帝他能夠改變胡人的舊風俗,並且他特別提倡養老籍田的這些制度,把北方民族一些比較鄙陋的風俗習慣對它進行改變。這個跟他本人的德行也是有關係的,因為我們知道孝文帝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人,而且他也能夠以仁愛之心來對待下屬,所以他後來即位的時候,在政治方面就有了許多非常突出的貢獻。像這些北朝的歷史,我們到下一節課的時候再來繼續跟大家分享。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