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3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三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這句經文為我們說明,東周這個時代是分成春秋以及戰國這兩個時期。從周平王東遷就開始了春秋時期,總共有二百二十四年的時間。而從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我們中國歷史就進入了戰國時期。春秋和戰國分別產生了所謂的「春秋五霸」以及「戰國七雄」,他們之間是以霸道而不是以王道在彼此之間互爭高低,所以這個時期的戰爭是比較頻繁的,導致老百姓他們的生活就非常的痛苦。

  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先從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也就是齊桓公,我們給大家做一下簡單的介紹。我們看到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當中,也有把這段歷史列出來,這是在「列國事跡之二」,就有「齊桓興霸」這一條。當齊國產生動亂的時候,這時候鮑叔牙和管仲他們分別是在輔佐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公子小白和公子糾他們究竟誰勝誰負,就決定將來誰能夠成為齊國的霸主。在這個爭奪的過程當中,管仲當時其實是事奉的公子糾,所以他對於公子小白有一箭之仇,當時他射箭沒有射中公子小白,而是射在了他的帶鉤上,最後還是公子小白奪得了王位,這就是齊桓公。

  但是即位的齊桓公知道,要成為春秋的霸主,就需要有賢德的大臣來輔佐他,有德行、有能力的賢人。他是不計前嫌,因為當年管仲在公子小白和公子糾他們爭王位的過程當中,對於公子小白有一箭之仇。可是齊桓公知道管仲是一個人才,所以他即位之後任用管仲,可以說這在他興霸的過程當中是做出了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說到這裡,講到這段歷史,我們就不能不談一談管仲和鮑叔牙,這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一段佳話。管仲是齊國人,夷吾是他的名,所以我們聽到管夷吾,實際上指的就是管仲。鮑叔牙姓姒,鮑氏,也稱為鮑叔,在春秋時期,他是齊國的大夫,是潁上人。管仲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而且他的生活是很貧苦,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當中成長起來的。最開始他是為了擺脫貧困的生活,所以他是和鮑叔牙兩個人一起來經商。因為生活所迫,有的時候他常常會欺負鮑叔牙,但是鮑叔牙從來都不跟他計較。譬如說他們在做生意的過程當中要分成,我們現在說分成,分錢財,有的時候管仲因為生活的需要,他就需要多分一點,而鮑叔牙從來也不跟他計較,知道他生活有這種需要,也不覺得他是貪多,處處都能夠讓著他。而有的時候,雖然管仲是很有才幹的一個人,但是在當時時運不濟的情況之下,有的時候他這種才能不能夠充分的發揮出來,但是鮑叔牙也從來不會因此而看不起他,依然知道他很有才華、很有能力。

  後來他們來到軍隊當中,鮑叔牙始終都是管仲的知音跟知己,即使在戰爭的過程當中管仲是三戰三走,我們說是臨陣逃走,但是鮑叔牙都很能理解他,知道不是因為他膽小,而是家中還有老母親需要去奉養。雖然在公子小白跟公子糾爭奪王位的過程當中,他們是分別事奉不同的主人,可是當齊桓公在興霸的過程當中,需要有人給他舉薦輔佐他的人才的時候,鮑叔牙仍然是大力的舉薦管仲來當丞相,當齊國的上卿。

  所以我們說古來真正的知音跟知己,這種交情可以說鮑叔牙和管仲是一個非常好的典範。所以管仲曾經說:「生我者父母」,是父母生了他的身體,但是「知我者鮑子也」,就是鮑叔牙是真正一位知心知己的好朋友。因此我們看到管仲當了齊國的丞相,也就是上卿之後,他能夠幫助齊桓公成為一代的霸主,這個固然是管仲的才華得到了施展,同時其實最大的功臣還是把他舉薦出來的鮑叔牙。所以管仲後來輔佐齊桓公,使齊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而且在經濟上、在政治上、在軍事上都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齊桓公對於管仲是很尊敬的,管仲被尊稱為「仲父」,因此他又被稱為春秋第一相。

  管仲的著作流傳到後世有一部書叫做《管子》,我們等一下會引用《管子》當中的一部分內容,讓大家了解一下他的思想。在《管子》這部書裡面,含括了道家、名家和法家這方面的思想。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其實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這個時代諸子的學說是不斷的湧現,所以在《管子》的思想當中就包含了道家、名家、法家各家的思想,也含括了很多方面的知識,包括天文、地理、經濟、農業方面的知識。特別是他有一些思想,包括在〈輕重〉篇當中所體現出來的經濟戰計謀思想,這個可以說在世界的歷史當中是最早使用經濟戰來制伏敵對國家的策略。我們如果有讀《管子》這部書,就能夠深入了解他的思想。

  同時,孔子對於管仲的評價也是非常客觀的,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就曾經談到過:「攘夷狄,尊周室,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這算是管仲在輔佐齊桓公的過程當中的歷史功績了。夫子接著說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是一個很客觀的評價,因為孔老夫子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他有特別意識到,在當時如果沒有管仲輔佐齊桓公,在軍事策略當中非常有效的抵禦外侮、這些外族的侵略,可能早在春秋時期我們華夏民族就被外族所統治了,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了解到他的歷史功績。

  因此管仲在政策上,對內是獎勵農商,這個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國家農業和商業得到了很好的鼓勵;另一方面在對外的政策當中,他實行的是「尊王攘夷」的政策。尊王是什麼意思?尊王是指的尊敬周天子。因為我們知道在春秋時期,其實周天子的威望是一天一天的衰微,諸侯的勢力崛起,但是管仲他仍然是主張要尊王。再來是攘夷,這個攘夷就是幫助列國來對抗入侵中原的外族。因此孔老夫子才有這樣的讚歎,他不但是攘夷狄,尊周室,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且如果沒有管仲的話,「吾其被髮左衽矣」,可能整個中原地區就被外族所統治了,這是他歷史的功績。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齊桓公英明一時,卻不能英明一世,雖然他在任用管仲的時候能夠成就了一代的霸業,但是到了他的晚年,卻因為不能夠聽從管仲臨終之前對他的勸諫,而使得自己最後的下場也非常不好。所以我們說要「親賢臣,遠小人」,這句話雖然是當年諸葛孔明所說的,是勸諫君王的一段話,但是確實無論是哪一個朝代、無論是哪一個國家,親賢遠佞,親賢臣、遠小人,這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

  在齊桓公的晚年就是犯了這樣的一個錯誤,因為當時管仲臨終的時候就勸勉他,不要去任用一些小人,譬如像易牙,他為了事奉君王,寧可殺死自己的兒子;譬如開方,是背親適君。我們看雪公老人《歷史綱目》當中就談到「齊業之衰」,就是由任用小人引起的。再來豎刁,把自己變成太監,來事奉君王。你看這都是屬於小人之流,管仲臨終的時候勸諫齊桓公千萬不要任用這些人,但是齊桓公最終還是沒有聽從他的勸諫。所以他最後病重的時候,正是被這三個小人把他活活的餓死了。這是一代霸主,最後落得這樣一個悲慘的下場,這個都是他後期任用小人的結果。

  我們在這裡引用兩段《管子》這部書當中的話,我們來了解一下管仲的思想。這兩段話也都是收錄在《群書治要》當中。第一段話是管子曾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就是一個國家糧食的儲備充實,人民有了儲蓄,在這個基礎當中他才知道去遵守禮節,否則可能飯都吃不飽,這種情況之下,你讓他去學禮,可能是不太現實的。很少有人能像孔老夫子那樣,在陳絕糧,他依然是不改其志,這是聖人才做得到,可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因此衣食充足,就是人民吃得飽穿得暖,沒有衣食之憂,他才會注意到榮辱,這就是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這是說在上位的人他能夠遵守禮制和法度,這些六親眷屬他們就能夠團結、能夠和睦的相處。「四維張則君令行」,這是管仲特別強調,要能夠發揚立國的四大綱維,這就是四維,把這個四維融入民間,國家的政令才能夠通行無阻。

  所以這個思想是管仲一個非常重要的主張,就是「國有四維」,這就好像一個國家的四根柱子一樣。「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如果其中一維斷絕了,就是一根柱子斷了,這個國家就會傾斜不安,「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他談到了這四維如果一旦斷絕的話,會給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二維斷絕,國家會危險;三維斷絕,國家會顛覆;如果四維都斷絕,國家就要滅亡。這個讓我們也很好奇,究竟管子所說的四維是哪四維?在最後他會給我們點出答案。

  他說到:「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一維斷絕的話,國家會傾,傾就是傾斜的意思,傾斜了沒關係,我可以把它扶起來;如果二維斷了會危,危險你還可以想辦法平定它;三維絕會顛覆,顛覆還可以再興起;可是如果這四維都絕了,國家滅亡,這就沒有辦法再建立起來。所以這段話管子特別強調國家這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強調這四大綱維的重要性。

  大家一定很好奇,究竟這四大綱維是哪四大?最後管子談到:「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這四大綱維就是禮、義、廉、恥。這種四維的思想對於我們中華文化的道統,以及政治思想產生了深厚的影響。所以我們看到,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十二德目當中就包括了這四維,就包括了禮義廉恥。這十二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把我們整個中國文化用這十二個字來做一個概括,而其中的禮義廉恥就是管子所說的這四維。

  我們接著再來看《管子》當中還有另外一段文,這是齊桓公曾經請教過管仲這樣的一個問題。齊桓公奪得了齊國的君位之後,他想稱霸天下,這是他的野心,於是他說:「我想擁有天下而不失去,得到權力而不喪失,有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管仲就回答他說:「勿創勿作,時至而隨。」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要刻意的去創新,時機來臨就隨之行事。他這裡談到不要刻意創新,其實我們要接著看這個下文就可以體會到他的用意之所在。也就是說,一個君王能夠治國平天下,其實古來的這些明君聖主就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智慧與經驗,所以你不需要刻意的去創新,只要汲取前人的智慧與經驗就可以能夠做得到。此外能夠掌握住時機,抓住時機點;換句話說,當天時、地利、人和全都具足的時候,能夠成就一代霸業,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個地方管仲首先提到不要創新,再來要抓住時機。

  接著他說:「無以私好惡害公正,察民所惡,以自為戒。」這個就是引出了後文的重點,這個地方管仲有談到,就是說不要以個人的好惡來損害公正。換句話說,你要成為天下的霸主,首先你要有這種心量、這種格局,也就是說你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要是大公無私,而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這是一個前提條件;再來,要了解民心,讓下情能夠上達,你做為君王,首先你要知道老百姓心裡在想什麼,他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這個是你要贏得民心的一個前提條件。因此我們看到在管仲的治國思想裡面,也有一些跟儒家的思想很類似的。特別我們看到孟子,他是在戰國時期,也是提出了要行王道,不要行霸道,也提出了民為貴的思想、民本的思想。所以一個國家的君王要能夠成就霸業,像管仲輔佐齊桓公,最後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能夠成就這個霸業,他首先也都是要得民心、要懂民情,以這個為前提條件。

  所以管仲接著就舉了古代的這些明君聖主,包括黃帝、包括堯舜、包括禹湯,這都是許多前朝的開國君王,我們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做的,這個就可以給我們現在當政者做為一個借鏡。他在這裡談到,「黃帝立明臺之議」,明臺是黃帝聽政的地方,「堯有衢室之問」,衢是堯帝徵詢民意的處所,了解老百姓的心聲,他特別有這樣的一個地方,「舜有告善之旌」,旌就是獎勵人臣來進諫,他設了這樣的一個旌旗,再來,「禹立諫鼓」,大禹在朝廷設了一個諫鼓,這個諫鼓就是如果有人想要進諫,想要對君王進諫善言、忠言,他就可以敲這個諫鼓,「湯有總街之庭」,總街之庭是在通衢大道旁邊有一個亭舍,通過這個亭舍他就可以聽取民意,了解百姓的心聲,「以觀民誹也」。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古代的聖王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你看黃帝,他用明臺的議政制度來聽取民聲;堯帝用衢室的這種諮詢制度來了解民意;舜帝用旌旗來鼓勵人們對君王進行進諫,願意聆聽人民的心聲;而夏禹設的進諫的鼓,誰想要提意見,傾訴他的想法,都可以來這裡擊鼓;商湯用的亭舍,在通衢大道旁的亭舍,也是用來了解百姓的批評意見。

  因此我們看到古代有一句話叫做政通人和,這個通字很重要,政通,一旦通的話,上情能下達,下情也能上達,人就和了。因此,互相的溝通了解,互相能夠真正的採納眾人的意見,這個是做為一個君王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原則。

  所以管仲說:「此古聖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就是說這是古代的這些明君聖主,他為什麼能夠擁有天下而不會失去天下,為什麼他們能得到權力而不喪失權力,這就是他的方法之所在。所以我們說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了這些想要稱霸的君王,同時也要有這些有德行、有才幹的臣子來輔佐他,他這個時期的霸業才能夠真正的建立起來。由此可知,人才,任用賢才是多麼重要。我們之前有例舉過這些古聖先王的事跡,同時也例舉過像伊尹、像姜太公,還有像管仲這些賢臣,他們的輔佐對於一個國家的安定,對於社會天下的太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個是「齊桓興霸」,齊桓公做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我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到這裡。我們學習歷史,也是要從這裡汲取經驗與教訓,就是一個國家為什麼能夠興盛,一個國家為什麼能夠衰敗,這個都是歷史用事實來留給後人的經驗與教訓。如果我們在這個其中能夠汲取這些智慧,用在我們的人生,我們如果將來有機會也能夠成為一個國家的官員,去為百姓謀福利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如何來輔佐君王、輔佐領導人,來管理社會、管理國家,來治國平天下,這些都要從古人的、從歷史的經驗當中去汲取智慧。

  下面我們再簡單的介紹一下晉文公,這個也是春秋五霸當中。因為我們《三字經》的課程時間的限制,沒有辦法比較詳細的把這些歷史全都介紹出來。希望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在後面的內容當中常常會提到歷史,歷史的典故,包括像《百家姓》、《四字鑑略》、《龍文鞭影》,乃至於《笠翁對韻》,這些都有許多歷史的典故,所以我們日後有機會、有時間,我們慢慢的再把一些重要的這些歷史的人物、歷史的故事,再給大家做介紹,這樣我們對於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三字經》這裡因為它畢竟是歷史大綱,所以我們就挑重點給大家先做一個概略性的介紹。

  我們再來看一下晉文公,晉文公他也是一位非常有為的君王,可以這樣評價。當然他的故事很多,沒有辦法一一列舉,我們在這裡就先舉一下《呂氏春秋》當中所記載的一個故事,讓大家對於晉文公先有一個概略的印象。可以說許多古時候的這些君王,他們的人生也是充滿著傳奇,這個如果要講的話就要花很多時間,不過希望日後還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跟大家分享。

  在《呂氏春秋》當中記載晉文公,他的名字叫做重耳,是春秋時代的一代霸主,春秋五霸之一,他是晉獻公的兒子。當時也是因為他的父親晉獻公非常寵愛驪姬,所以導致國家就發生了一些動亂。為著這個緣故,重耳他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國家,到別的國家到處去遊走,一共有十九年這麼長的時間。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有許多的諸侯這些君王來幫助他,他身邊也有很多忠心耿耿的大臣來輔佐他,最後公子重耳他才能夠走向復國之路,也是非常艱難。這段歷史我記得我們上次曾經聽周虎林教授講《養蒙針度》的時候,周教授特別他是用《春秋左傳》當中的記載,給我們介紹了重耳他是如何復國成為晉文公的,其中這段歷史是很精彩,也非常傳奇。

  他是在國外,因為國家動亂的緣故,所以不得不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其實我們看到在歷史上,這真的是一個歷史不斷重複的規律,凡是一個國君他如果特別寵愛聽信一些婦人女子,特別是這些婦人女子如果比較沒有德行,導致君王荒淫無道,最後都會給這個國家帶來動亂,這是許多的歷史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這種現象。所以做為君王、做為領導者,確實是要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如果這個領導者他能夠任用賢才、任用賢臣,而不聽信這些婦人女子、小人之言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就能夠得到平安。

  其實不僅是國家如此,我們看治理一個大家庭也是如此。我們看到古時候中國這些非常有名的大家族,許多代同堂,甚至十幾代同堂的大家庭,為什麼他一個家能夠治得這麼好?就是主管這個家庭的人他做事情非常公正,而且不會隨意的去聽從這些婦人女子的讒言。我們看到有時候女子她因為受的教育比較少,有的時候她的心量一旦比較狹小的時候,有時候她說的話、做的事會傷害到人倫的親情,傷害到兄弟之間的感情,或者是父子之間的感情。做為一個主事者,他能夠明辨是非,不要去聽信讒言,他就能夠把一個家、把一個國管理得非常好。當然如果說婦人女子都像周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這種德行的話,她確實是可以幫助自己的夫君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為什麼印祖那麼重視女子的教育,女子安、女子有德行,則全家安;如果這個女子無德,全家人都會跟著受到影響。

  晉文公他後來是在秦穆公的幫助之下,能夠重新回到自己的國家晉國,並且能夠即位,這就是後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他經歷了這十九年在外流浪的生活,最後回到國家即位之後,他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君王,而且他也非常能夠任用賢才,知人善任。

  《呂氏春秋》記載的這個故事,就是有一次晉國將和楚國交戰,這就是「城濮之戰」,也是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戰役。而那個時候,因為他的敵方楚國軍事的實力非常強大,晉國不是它的對手,所以晉文公當時就召集了大夫咎犯(狐偃)來商討對策:「這是敵我兩方的軍隊的實力相差很懸殊,怎麼可能以少勝多,戰勝楚國?」

  而當時咎犯所提出的建議,是要用巧詐的方法來取得勝利,因為你靠實力是打不贏的。而晉文公就把咎犯的提議拿來詢問雍季,結果雍季就勸勉晉文公,他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這個意思就是說,他是用一個比喻,用捕魚來做比喻。你在捕魚的時候,把整個水塘當中的水全部放掉,當然是可以把魚都抓出來,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大魚抓起來了,小魚也一個都不留,因為你是竭澤而漁,整個水都放光了,所以大魚、小魚統統都不能夠倖免,雖然今年你捕到魚,但第二年就沒有辦法再捕到魚了。同樣的道理,你打獵的時候,把整個森林都燒光了,用這種方法來打獵,因為這些動物全都跑出來了,所以你肯定也能夠抓得住這些動物、這些禽獸,可是造成的結果就是你明年就不再有這些動物、這些禽獸可以去抓了。其實雍季在這裡是用這個來做比喻,換句話說,他不同意用詐偽的手段來取勝,因為他覺得你用詐偽的手段一時取勝了,可是你沒給自己留下餘地,因此他認為這不是長久的策略。

  但是晉文公當時為了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他沒有採用雍季的建議,而是採用了咎犯這種詐偽的手段,最後他確實是打敗了楚國。打敗了楚國,當然晉國打了勝仗之後,就要賞賜在這次戰役當中有功的這些功臣還有將士。結果想不到獲得最高賞賜的不是提出這個詐偽手段的咎犯,而是勸勉晉文公不要竭澤而漁的雍季,雍季他得到最高的賞賜。左右的大臣就覺得很奇怪,因為在這次城濮之戰當中,晉國是以少勝多打敗了楚國,其實是因為採用了咎犯的計策才贏得了這次勝利,可是為什麼您獎賞的時候反而是重賞雍季,而不是重賞咎犯?晉文公下面就說了一段話,這段話其實我們聽了之後,就能夠體會到晉文公他確實是一個很英明的君王。他說:「雍季所說的道理,是有益於千秋萬世的,而咎犯他提出用巧詐的這種方法,它只是用於一時的需要,也就是說,這次戰役我用他的方法能打勝仗,所以獎賞的時候,當然是獻的計策有益於千秋萬世的計策要受上賞;能夠用於一時利益,這樣的計策他的賞賜當然就要差一點。」

  孔老夫子聽到了這段歷史,聽到了這件事情之後,還是對於晉文公很讚歎,給予一個很正面的評價,孔老夫子就說:「臨難用詐,反而尊賢」,這是形容晉文公,「文公雖不終始,足以伯矣」,就這一點他就可以稱霸諸侯了。也就是說,急難的時候他使用的是詐偽的方法取得勝利,但是反過來,他是尊崇賢才,他尊重的是賢臣給他的良善的計策。這是晉文公的作為。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雖然他不能夠自始至終的謹慎的施行王道,但是從晉文公這個做法來看,他的德行與才能足以能夠稱霸諸侯,這是孔老夫子對他的肯定。因此我們說,雖然春秋無義戰,這些戰爭其實在許多歷史的評價當中,也都認為春秋時期、戰國時期這些戰爭,都是弱肉強食的這種戰爭,雖然這些戰爭導致民不聊生,但是當時稱霸的這些霸主,他們還是有知人善任的這種德能。雖然他們不能夠施行王道,但是他們有一些作為還是能夠符合義的。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們也就能夠了解到,為什麼齊桓公能夠稱霸?為什麼晉文公能夠稱霸?他有他的道理之所在。

  春秋戰國的這段歷史我們就先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因為我們這一段要把整部中國史講完。當然故事是很多的,以前我們在學校專門學《中國通史》,也是要上大概一年的課,一整年才把整部的中國歷史學完。我們現在學的大綱是主要了解一下整個歷史的源流,會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當中發生的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但是裡面詳細的這些精彩故事,我們希望在日後的《聖學根之根》的課程裡面,再慢慢跟大家做分享。

  《群書治要.文子》當中有一段話談到說:能成就霸業的人,一定是獲得勝利的人;能勝敵的人,一定是強者;能成為強者的人,一定是能運用別人力量的人;能運用別人力量的人,一定是贏得人心的人;能夠贏得人心的人,一定是符合道義的人;符合道義的人,一定是心地柔和謙順的人。《群書治要》引用的這段話也很有借鑑意義,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都是實行霸道,不實行王道。可是這裡的曲折的故事,這裡面的善善惡惡,我們有所了解之後,再來看古人所說的這些話,看待歷史就能夠用一個更深的角度來看待它。

  這段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一段經文,我們開始進入秦漢時期:

  【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這段經文我們開始進入秦朝,以及秦朝末年楚漢相爭的這段歷史時期。『嬴秦氏』,秦王姓嬴,名政,我們說嬴政其實就是指的秦始皇。嬴政他當時是採用李斯的策略,他把六國各個擊破,『始兼併』,就是兼併六國的領土,統一天下,秦王嬴政他自稱為秦始皇。我們看到在〈阿房宮賦〉,之前我們學過的〈阿房宮賦〉當中一開頭就說:「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講的也就是秦朝的這段歷史。但是可惜的是,秦始皇他雖然統一天下,但是他沒有行使仁政,而是實行暴政,所以導致民不聊生。『傳二世,楚漢爭』,這就使得秦朝成為一個短命的王朝,傳到第二代胡亥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們為了抗擊暴秦的統治,所以就開始楚漢戰爭,這是項羽和劉邦他們之間兩股勢力的相爭。經過了七十多個回合的較量,最後是劉邦取得了天下,又回歸到統一的局面。這個就是《三字經》這段經文所講的這段歷史。

  秦始皇滅六國,我們來看一下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對於始皇帝的制度、建造,還有他的暴行,以及最後他的死亡,都用綱目的形式,為我們列得非常的清楚。在制度方面,秦始皇因為當時他滅了六國,他覺得自己的功勞很大,也是比較狂妄自大,他認為自己在德行、威望這些方面可以跟古時候的三皇相比,而在功勞方面,比五帝功勞還要大。

  我們知道三皇五帝,這是古時候的明君聖主,我們學過他們的事蹟,確實他們都是聖賢之人在治理國家。秦始皇認為他以武力消滅六國,使全國得到統一,他認為他的功績是超過三皇五帝的,這是非常狂妄。所以他覺得自己稱王還是不夠的,而要稱皇帝,這才能夠顯出他的威嚴。皇帝的政令就叫「詔」,皇帝下的詔,皇帝自稱「朕」,並且把周朝時期所定的謚法也消除了。這是他在制度方面,因此我們說他稱為「始皇帝」,就是秦始皇。同時,他採用的是郡縣制度。因為古時候是封建,封建是把天下許多土地分封為許多的諸侯國。這個封建制度,我們看在譬如周武王的時候,這個時候對於天下的和諧統一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個制度就是在秦始皇的時期把它廢除的,他所採用的是郡縣制。郡縣制是把全國分成了三十六郡,郡以下還有縣,這些官員都是由中央來進行任免的。此外,他還銷天下的兵器,把它做成金人,這些都是屬於他的制度方面。還有徙豪傑於咸陽,這都是他在制度方面的一些措施。後來在李斯的輔佐之下,他還有許多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國家制度方面的一些措施,譬如像書同文、車同輪,像這些都是秦始皇時期所制定的。

  再來,我們說他為什麼實行的是暴政?其實從他勞民傷財的一些做法上面就可以體現出來。因為經歷了戰火之後,通常老百姓他們是需要休養生息的,這點在漢朝初年就做得很好。因為經歷戰爭,你要讓人民能恢復生產,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而不要大規模的使用民力,這個是一個君王統治者仁愛之心的體現。可是秦始皇他不這麼認為,他還是重視他個人的享受,以及還要做這些軍事的措施來防備外敵的入侵,這些都不能夠充分體會到人民百姓的需要。

  因此在建造方面,你看他築長城,我們現在的萬里長城,其實就是從秦始皇的時期開始大規模的建設。長城它是為了防範外族的入侵、防範胡人的入侵,這個工程在當時是非常浩大,它西起臨洮,東至遼東,整個長城有綿延上萬里。一直到現在,我們從太空來看地球的時候,依然能夠看到中國的萬里長城,這個是在秦朝時期的一個建設。再來,像阿房宮,阿房宮的建設也是勞民傷財。整個阿房宮據記載,它有三百多里的寬度,而且他窮奢極欲,把天底下的美人和珍寶都收藏在阿房宮當中,為了滿足他的享受。包括他後來的陵墓,秦始皇陵,我們後來發掘出兵馬俑,這個都是始皇帝這個時期他所做的這些事情。

  對我們文化歷史造成更嚴重的傷害的是他的焚書坑儒的做法,這個可以說是他的一個暴行暴政。當然這也是李斯所提出的建議,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到了始皇帝的時期,就把這些百家的典籍全都燒毀,甚至有人在那裡談論《詩》、《書》這些經典的時候,都要受到很嚴厲的懲罰。只留下了像醫書、占卜、種樹這一類的書籍,其他的六經、諸子這些典籍都受到很大的破壞。

  再來是坑儒。儒生,我們知道讀書人有的時候他有讀過聖賢書,知道現在君王所做的事情違背了聖人的教誨,秦始皇他是聽不進去這些議論的,他不像古時候的君王,他願意聽老百姓的心聲。始皇帝是一個暴君,凡是儒生有在議論國家的政治也好、領導人也好,他最後是坑殺了四百六十多個人。他的長子扶蘇對他進諫,他也聽不進去,把他惹怒。

  像他種種的這些暴政,還有他勞民傷財的這些建設,都導致了秦朝短命的原因。同時,我們知道在秦始皇時期,做為始皇帝,他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最好能夠活得長長久久的,真的是萬歲萬萬歲,同時可以把他這個君王的位置永遠的保持下去。因此,當時他相信了徐福的建議,也派出了童男童女有幾千人,到海上的神山去求長生不老藥,但是這個事情最後並沒有如願以償。在傳說當中,徐福後來就到了日本,也成為了日本皇室的祖先。這個都是屬於始皇帝的暴政。他這種暴政最後也是導致老百姓對他的怨恨,日積月累就愈來愈深。

  後來,我們知道漢初的開國功臣之一張良,當時他是韓國的公子,因為他有國破家亡的深仇大恨,所以他當時也想要為國家報仇,他就曾經要謀殺秦始皇。結果,秦始皇在東遊的過程當中,到了今天河南一帶,博浪沙這個地方。當時張良所派的壯士用鐵錘要擊殺他,但是沒有打中,打中了秦始皇的副車,當時秦始皇非常震怒,在天底下要搜索殺他的凶手。這個都是秦朝的歷史。秦始皇後來的下場確實也是非常的不好。

  我們看一下,這段文是出自於正史,就是《秦本紀》當中的記載。《秦本紀》當中記載,當然秦始皇剛剛我們說過的暴政,在《本紀》當中都有談到,包括焚書坑儒等等的,還有營造阿房宮,搜刮民財等等這些暴秦的政策。正是因為他做皇帝的時候惹得天怒人怨,所以老百姓都生活得非常痛苦。在《秦本紀》當中記載:在始皇三十六年的時候,熒惑凶星,監守住了心星。我們要是讀先秦時期的這些歷史就可以看到,在那個時代,人們非常相信天地人之間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所以當時的君王以及臣子都有專門的官員在負責占察星象,在負責占卜,通過星象,通過一些占卜的方法是可以預知未來的,預知這個國家會發生什麼事情。在歷史當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故事。

  始皇三十六年的時候,剛好也發生了這樣的天象。就是說天將降災於人的時候,其實都是有徵兆的。這些徵兆,譬如像這裡記載的熒惑凶星,監守住心星。這種天象,它就預示著將會有凶災降臨在皇帝的身上。這個時候剛好又遇到天空有流星掉下來,落在了東群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這顆流星落在河北的時候,我們知道流星它就是一個隕石,落在東群這個地方,隕石看起來像一塊大石頭,結果有的人就在這個石頭上刻了幾個字。這幾個字是寫著「始皇帝死而地分」,寫了這幾個字。秦始皇當然很暴怒,得到這個消息,又趕緊派人去追查,但沒有人敢承認。結果你看他凶暴到什麼程度?把住在石頭旁邊的居民全部殺死,並且把這個大石頭(隕石)銷毀。但這件事在他內心就有一個陰影了,他心裡很不痛快。

  其實如果是一個有德行的君王,看到這些徵兆的時候,他要知道趕緊反省、趕緊懺悔改過,可能還能夠挽回凶災的果報,但是他當時執迷不悟。到了這一年的秋天,有一個使者他從關東,在夜晚的時候經過了華陰,這個華陰就是在今天的陝西省,在華山之北。結果他就遇到了一個人,手上拿著一塊璧玉,他就攔住了這個使者,並且跟他說:「你幫我把這塊璧玉送給水神,並且告訴水神說:『今年祖龍會死』。」「祖」就是始的意思,「龍」是代表國君,「祖龍會死」就是代表今年秦始皇(始皇帝)將會死。使者當時很訝異,問他是什麼緣故,結果這個人突然就消失不見了,就留下了這塊璧玉離去了。

  使者回到了秦朝的時候,就把這塊璧玉送去給秦始皇,把整個經過也報告給始皇帝聽。結果秦始皇就說:「這個山鬼只不過能夠了解一年當中發生的事情而已。」他就讓御府來審察這塊璧玉,但是非常奇怪的是,這塊璧玉正好是始皇在二十八年出巡渡江的時候,他不小心遺失在江裡的一塊璧玉。又有一天始皇帝夢見和海神交戰,他在朝廷當中占卜這個夢是什麼意思。占夢的這個博士跟他說:「水神一般人是見不到的,他們大多數是大魚蛟龍這一類的形象應現。」於是,始皇帝又下令到海裡去搜捕魚,用弓箭等待大魚出現的時候要射殺牠。結果從瑯琊一直到成山都沒有發現大魚,一直到了我們今天山東一帶,就射殺了一條大魚。結果他往西來到平原津的時候,秦始皇就病倒了,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到了七月份就病死在沙丘平台,也就是今天河北省這一帶。

  這個是在正史當中《秦本紀》裡面記載的始皇帝的這段歷史。秦始皇他快死的時候就留下了遺詔,他要把自己的王位傳給他的大兒子,就是扶蘇。扶蘇是比較厚道的一個人,而且很有才能。但是這個時候宦官趙高,還有秦始皇所任用信任的丞相李斯,他們覺得扶蘇一旦登基,對他們自己是很不利的,所以就把始皇帝的詔書改了,讓扶蘇自盡(自殺),就立了秦始皇另外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是一個很不成器的兒子,叫做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秦二世把他父親驕奢淫逸的不好的這些習氣全都繼承下來,但是又沒有他父親真實的本領。所以他登基之後就是一個傀儡,實際上是趙高在獨攬權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又殘害宗室,最後又把胡亥給逼死了,立子嬰為君。

  我們看到《三字經》的經文當中說「傳二世」,秦朝確實非常短命,最初秦王嬴政他是用了十年的時間消滅了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秦當時實現了統一,可是想不到這個王朝非常的短命,就是傳到子嬰的時候,「傳二世,楚漢爭」,子嬰他在位只有四十六天的時間,秦朝就滅亡了。所以一般說秦朝傳了二世,實際上是有三位君王,整個國家只有十五年的時間。這個我們再和周朝相比,周朝它的德行,開國之君的德行能夠使得周朝綿延八百多年,這是積了厚德。可是像秦始皇,因為他的暴政,整個秦朝只有十五年的時間就衰亡了。而這個歷史確實我們看到有許多因因果果在其中,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其實非常真實的體現在歷史的歷程當中。

  在當初,秦國在統一六國的時候,當它在滅楚國的時候,曾經有一位楚國的讀書人就講了一句話,他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他也是不滿秦國用武力來消滅他的國家,這種殺伐、這種殺戮都是跟人結下了深仇大恨。我們日後要是學習因果的經典,就能了解到這種深仇大恨是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如果了解因果的人,絕對不敢做這些事情。所以你看楚國當時有人就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是我們楚國哪怕只剩下三戶人家,最後我們也要滅掉你們秦國,滅秦國的一定是楚人。最終這句話竟然在歷史當中被應驗了,最後楚漢戰爭的時候,劉邦跟項羽都是楚人,就應驗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這個時代就進入了劉邦和項羽楚漢戰爭的歷史。項羽這個人,我們看在這個時期,許多歷史人物就開始粉墨登場了。其實我們看歷史就好像我們在看京劇一樣,覺得在這裡面看這些歷史的成敗與興衰,從這裡面去體會人生、體會歷史,確實也是有無盡的感慨。

  在秦朝末年的時候,天下的英雄人物就紛紛出場,其中一位主角就是項羽。項羽,我們在後面會再跟大家提到,就是劉邦的「大風歌」和項羽的「垓下歌」,項羽他自己也是自詡說他是「力拔山兮氣蓋世」。也就是這個人勇猛過人,傳說當中他的武力是強到什麼程度?他一個人就有舉鼎拔山之力,真的是「力拔山兮氣蓋世」。但是可惜的是他只是匹夫之勇,他不像劉邦那麼有謀略、那麼能夠用人。

  正是因為項羽他的勇猛過人,所以在最初戰爭的過程當中,他總是打勝仗,劉邦總是打敗仗。在鉅鹿之戰當中,項羽是以少勝多。當然我們知道在這個時期,其實秦朝的統治確實也不得民心,所以雖然秦朝的軍隊有四十萬人,最後還是被楚軍給打敗了,當時楚軍只有幾萬人。這個雖然是得力於項羽出眾的軍事才能,但是也體現出了秦朝到這個時候確實是氣數已盡,人心已失。因此就在鉅鹿之戰當中,項羽他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可是項羽雖然勇猛過人,但是他在謀略上面就差劉邦很多。劉邦很善於用人,而項羽就比較狂妄自大了,有點聽不進別人的勸諫,所以他是用自己的軍事的實力跟才能,跟著秦軍在打硬仗。可是這個時候劉邦已經先一步到達了咸陽,所以秦朝的第三代的君主,只有在位四十六天的子嬰,當時投降的時候是劉邦接受了他的投降。這個時候項羽還在打仗,打硬仗。可是他雖然是先一步到了咸陽,但是他聽從了身邊這些賢人的建議,張良、樊噲對他的建議,劉邦退出了咸陽城,把軍隊駐紮在霸上,同時他讓蕭何去約法三章。這個約法三章確實是贏得了民心,贏得了老百姓對他的信賴,這其中就有談到:「殺人者死」,就是說我們這個軍隊是不會亂殺人的,如果是亂殺人,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再來,「傷人及盜抵罪」。所以變成他軍紀很嚴明的這種形象,當時就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

  這個時候,在項羽身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謀士,叫做范增。范增很有謀略,他看到劉邦的所作所為,於是范增就對項羽說,本來劉邦這個人他非常貪財好色,照理說他如果打進咸陽,依照他本來的這種性情,應該是到處去搶錢,到處去擄掠這些婦人女子,可是你看到他這次打到咸陽,反而軍紀特別的嚴明,他跟人約法三章,就有特別談到「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通過他這個動作,范增就能夠意識到劉邦這個人你千萬不能小看他,他的野心、他的心志非常之大。如果他不是想要奪取天下的話,他怎麼可能會這樣做?於是我們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鴻門宴就正式開場了,所以我們看到楚漢之交這段歷史也是非常精彩的。

  我們來看一下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這裡在「楚漢之際」歷史當中就有談到鴻門宴。我們歷史上大家常常會聽到的一些成語、一些名句,有很多都來自於這些歷史故事。所以我們學歷史的時候,同時也可以學習我們的漢字文言文,以及漢字文言文當中的一些用詞,譬如說一些詞語、一些成語、一些常用語,都可以在這些歷史當中學到。譬如鴻門宴,有一句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就是講的這段歷史。

  當時項羽他以四十萬大軍(軍隊)進入到鴻門,鴻門這個地方是在我們今天的臨潼這一帶。而沛公,沛公就是劉邦,劉邦他的部隊有多少?只有十萬,他駐軍在霸上。你看十萬怎麼跟四十萬相比?這個很明顯的,楚漢戰爭彼此之間軍事實力其實最初相差是很大的。所以項羽聽從范增的計謀,打算要攻打劉邦。而項羽的季父,就是項伯,項伯跟張良非常要好,他連夜就把這個消息告訴張良。張良認為在這種非常危急的時候,如果他離開劉邦而逃跑,這種做法是不義的,於是他就邀請劉邦要來見一面。項伯後來就把這個情況跟項羽報告,於是劉邦就出席了鴻門宴。

  鴻門宴也是在席間,因為范增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如果項羽想要把自己的死對頭劉邦除掉的話,就利用鴻門宴的機會是最好不過的。所以他在宴會的過程當中,范增就多次的提醒項羽要找機會除掉劉邦,但是項羽他被劉邦的花言巧語給迷惑了,當時劉邦還送來很多的金銀珠寶,所以他始終都沒有動手。於是范增他就派出項莊在宴會(鴻門宴)當中去舞劍,這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本來舞劍是宴會當中來助興的,可是實際上他舞劍的過程當中就是想要除掉劉邦。

  而這個時候,項伯也起來舞劍,就趁這個機會保護劉邦。於是張良就把樊噲請出來,樊噲就手上拿著劍、拿著盾,這是一個壯士,就進入了鴻門宴的現場。歷史上記載他「髮上指,目盡裂」,這種態度、這種氣勢就看著項羽。項羽一看這個人就說,這是一個壯士,所以就賜給他酒和肉,樊噲就當場吃掉了。結果項羽就問他說,你還能再喝酒嗎?樊噲就跟他說,我死都不怕,我還怕喝什麼酒,所以在這個現場就跟項羽來應對。就趁著這個時候,劉邦找了個藉口要上廁所,就趕緊逃離了現場。最後就留下張良,又獻上了這些禮物給項羽。當時范增就非常的生氣,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可以除掉你的心頭之患,最後還是被劉邦找機會悄悄的溜掉了。

  後來項羽他到了咸陽之後,就殺了秦王子嬰,並且燒掉了阿房宮。你看那麼窮奢極欲,動用了老百姓的力量才建起的這個宮殿,一夜之間就被項羽給燒了。他的謀臣也勸他要在咸陽稱帝,但是項羽並沒有答應,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因為他心量比較狹窄,只是有匹夫之勇,只是他的武力過人,但是他在見識上、在謀略上確實跟劉邦還是差了很多,因此他並沒有在咸陽稱帝,而是回到了故鄉徐州。後來劉邦繼續養精蓄銳,用了五年的時間,最後就把項羽擊潰了。項羽他最終的結果是兵敗烏江,最後是自刎而死。

  在宋朝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叫李九齡,他曾經有一首詩來評價這段歷史,這是因緣生老師在這裡,註解當中特別引用了這首詩,他說:「項羽天資自不仁,那堪亞父作謀臣。」你看項羽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他確實還是不具備稱帝、稱霸的資質,即使他的謀臣范增這麼盡心盡力的在輔佐他,最後他還是兵敗如山倒。「鴻門若遂樽前計」,就是鴻門宴當中如果項羽聽從了范增的建議,當機立斷的話,「又一商君又一秦」。這是歷史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如果秦朝之後,最後是項羽稱帝稱霸的話,又一商君又一秦,最後還是會重蹈暴秦的覆轍,那就不是漢家的天下了。所以最後歷史的選擇就是如此,楚漢戰爭的結果也是如此。

  於是我們看到在「垓下之戰」和「烏江亡楚」這個時候,我們看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這兩段就談到了項羽最後的失敗,和他最後烏江自刎的過程。垓下之戰,垓下是在今天安徽這個地方。項羽當時退到垓下(就是安徽)這個地方的時候,他的軍事實力已經幾乎被消減到非常少的地步。我們從最開始他在鴻門宴的時候,當時他是四十萬大軍,一直到垓下之戰,他只剩下一點點的士兵和一點點的糧食。於是韓信就帶兵來攻打他,項羽他就兵敗如山倒了。

  所以漢軍就把他包圍起來,這個時候,項羽就在夜晚的時候聽到漢軍「四面楚歌」。這個當然也是對方的一個軍事謀略,算是一種心理戰術,就是從內心當中把對方擊垮,這就是「四面楚歌」的由來。所以項羽他聽到了「四面楚歌」,他當時非常驚訝,認為楚地是不是全都被漢軍給佔領了?所以這個時候,他半夜從軍帳當中起來就飲酒悲歌,這首歌就是有名的「垓下歌」。

  這首「垓下歌」,就是西楚霸王項羽圍在垓下的時候,他所寫的詩、所唱的歌,內容就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就是項羽一生的悲劇,他認為他自己是「力拔山兮氣蓋世」,只是因為時機時局,也就是所謂的天時,天時地利人和,他認為是上天不助他,並不是他沒有能力,只是他時運時機不對。「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個虞就是指的美人虞姬,當時西楚霸王項羽在和他心愛的虞姬告別的時候,就流下了眼淚,就唱的這首「垓下歌」。於是他就乘著駿馬要突破重圍,突破漢軍的包圍。

  最後他是在烏江自刎。當時項羽他要渡這個江的時候,他到臨死之前還是至死不悟,因為他認為此天亡我,這是上天要使我敗亡,並不是我不善於打仗,他仍然是覺得他很有武力,各方面很強盛,只是他的時機不對。

  結果當時他要渡烏江的時候,烏江也是在今天的安徽的和州,當時亭長為他準備好了一艘船,希望能夠請他上船趕緊逃離。但是項羽當時很悲傷,他說:當年我這是帶著江東子弟八千人出來,現在這八千子弟沒有一個生還的。所以他就無顏見江東父老,於是就在烏江自刎而死,楚漢戰爭楚就隨著項羽的自殺而宣告滅亡。

  所以這段歷史,我們如果看梅派有一個青衣的經典名劇叫「霸王別姬」,這是梅蘭芳的一個經典京劇,演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這段歷史。

  同樣的,我們看到漢高祖在稱帝的時候,他也唱了一首歌,叫做「大風歌」。這個「大風歌」的氣勢,和項羽的「垓下歌」相比,我們其實聽了會感到非常的感慨。這是漢高祖劉邦最後他在楚漢戰爭取得勝利之後,在高祖十二年首次回到了家鄉,就是沛縣,於是他就宴請了家鄉的父老,在宴會當中劉邦豪氣爽朗就唱了一首「大風歌」。當時是以筑來伴奏,筑是箏的一種,也是樂器的一種,還有一百多個孩童跟他一起演唱。這首歌只有三句話,但是就是把漢高祖劉邦的這種豪氣爽朗,以及他在戰爭當中取得勝利的,並且建立了大漢王朝,這樣的一種王者的氣度唱出來了。這個「大風歌」是這樣寫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大風歌」,漢高祖劉邦這是衣錦還鄉的一種歡喜,以及他做為一個開國君王,在秦朝末年的戰爭當中取得勝利,並且順利的建立了大漢王朝的一種王者的豪氣,都在這三句話當中體現出來。他親自舞蹈,並且真的是富貴之後衣錦還鄉一種真實的寫照,於是他大宴賓客,就是家鄉的父老,他都請他們喝酒吃飯,饗宴這些家鄉父老,就藉著這首「大風歌」來鼓舞士氣。

  其實我們說楚漢戰爭當中漢軍的勝利,除了高祖劉邦他本身的這種資質之外,與他善於任用這些有才幹的人的這種心量是有關係的。這個我們下節課再繼續介紹漢朝初年的歷史的時候,我們會把漢初的這幾位功臣他們的生平做一些簡單的介紹。讓我們了解到,是諸多的因素促成了他的成功,也是諸多的因素促成了項羽的失敗。這個歷史我們其實都可以總結出這種興衰成敗的經驗,給後人來做借鏡。

  後來高祖劉邦過世之後,他的家鄉沛縣的鄉親父老,也曾經用他唱「大風歌」當時所親自跳的舞,在宗廟的祭祀當中向漢高祖劉邦來獻祭。因此我們每每念起「大風起兮雲飛揚」,不禁就想起在秦朝末年漢朝初年的這段歷史。當然這裡面有許多英雄人物,也有許多有才華、有謀略的這些軍事家也好,這些政治家也好,他們都在這個歷史的舞台當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也讓這段歷史留下了非常精彩紛呈的一頁。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漢朝初年的這段歷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