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3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四十二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這段經文是談到周文王因為他所行的是仁政,所以當時有許多諸侯都來歸附他。而直到周武王,也就是文王的兒子,這個時候,因為商紂王的統治非常殘暴,而且是荒淫無道的,所以周武王就聯合諸侯一起來討伐他,於是就建立了周朝。而周朝,這裡說『八百載,最長久』,這是談到周朝的國祚傳了八百七十四年,這在我國歷史上確實是年代最為長久的一個王朝,所以說「八百載,最長久」。

  周武王當時起兵滅了商朝,我們上節課有跟大家分享過商紂王種種的暴行,他最終的結果就是自焚而死,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牧野之戰」,這場戰役就宣布了殷商的滅亡。而牧野之戰所發生的地點是在今天的河南。我們知道,商紂王由於他的殘忍無道、貪淫好色,所以他很早就失去了民心。雖然當時商紂王的軍隊有七十萬人,但是都沒有什麼鬥志。到了最後,他的士兵全都倒戈,都向著武王的軍隊,所以紂王最後確實是眾叛親離。於是他就來到鹿臺這個地方,身上穿戴著金銀珠寶,各種華麗的衣服帽子,最後自焚而死。最後,妲己在這場戰爭當中也被殺死了,於是殷商就此滅亡。我們看到這個也是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談到「殷政殘暴及其滅亡」,就是講的這段歷史。

  紂,商紂王的紂,這也是他的謚號,這是《謚法》當中對他的一個評價。什麼是紂?「殘義損善曰紂」,就是說殘害道義,損害了仁道,稱為紂。我們看到紂王確實是有許多暴行與暴政,在這個過程當中,有許多忠心耿耿的大臣來勸諫他,都被他殺害了,譬如說比干來勸諫,最後被他剖心而死;微子去勸諫他也不聽;箕子,這是他的長輩,是親人,來見他,他也把他囚禁起來。像這些行為,包括他在政策上許多殘暴的酷刑,所以確實如《謚法》所說的,他是殘害了道義,也損害了仁道。

  在《易經.革卦》彖辭當中說:「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也就是說,他的這個做法是深得民心的,得到天下老百姓對他的擁護。而湯武伐紂的行為稱之為「革命」,就是革換天命的意思。

  從周武王開始,周朝正式的建立,一直到後來被秦昭王所滅,在這個過程當中周朝一共經歷了三十四代君王,它的國祚、它的歷史是傳了八百七十四年,所以說八百載,這是說它的整數。周朝也是因為它開國的君王確實是非常有仁愛之心,積了很深厚的德行,所以它也成為了歷史上年代最為長久的王朝。

  在《孟子》當中有一段對話,這段對話就是針對武王伐紂的這段歷史。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中國人的社會是一個非常崇尚五倫五常的社會,古聖先王推行的倫理道德的教化是深得民心的,所以人們不免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說武王伐紂會不會違背了君臣之道?孟子和齊宣王之間的這段對話,當時齊宣王他就有這樣的一個疑問,他說:「湯放桀」,湯是商湯,桀就是夏桀,商湯討伐夏桀,以及「武王伐紂,有諸?」齊宣王問得很巧妙,他問說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征討商紂王,在歷史上是不是有這些事?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把他疑問提出來,而是先看看孟夫子是不是肯定這段歷史的存在。孟子就說:「於傳有之」,這是在典籍史書當中都有這段的記載。於是齊宣王就提出了他內心的疑問,說:「臣弒其君,可乎?」他這裡用一個弒,弒就是殺的意思。做為臣子,他去討伐他的君王,這樣做從道義上是否能說得通?這是齊宣王的疑問。因為我們知道,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倫常關係是儒家在教學當中非常重視的,可是商湯放桀和武王伐紂,這兩件事情從表面上看來好像都是大臣去弒殺國君,所以他會有這個疑問。

  那我們看孟夫子是怎麼回答的,孟夫子回答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也就是說,沒有仁義的人,這種人就是殘賊之人。那麼「殘賊之人謂之一夫」,稱之為一夫,我們說稱之為獨夫,就是全天下的人都已經對他眾叛親離了。所以孟子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換句話說,在孟老夫子的概念當中,他認定紂王已經失去了他做為君王應該有的道義、仁義,而成為一個獨夫。所以說武王所討伐的只是一個獨夫,一個匹夫而已,沒有聽說他弒殺了國君。因此孟子強調的是,一個君王如果能夠持守仁道、持守道義,他才能夠稱得上是君王;如果他違背了仁義的話,那是賊仁殘義的人,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匹夫而已,怎麼能說他是國君?這段話可以說對於武王伐紂的這段歷史是一個非常公允的評價。

  周朝做為我們中國歷史當中最長的一個朝代,我們看到這個朝代它有八百多年的歷史。而在傳說當中,周朝建國的初期,周武王就曾經請周公做了一個占卜,來占卜周朝的國運能夠維持多久,結果得出的結果是七百年。但是後來像周武王,還有周成王以及康王,像他們這些君王都能夠守住祖宗的教誨,守住先王的成法,因此都還是秉持文王的仁政,以仁來治國,以德來治國,並且很重視他們做為君王自己本身的德行與修養,所以周朝的國祚就不止七百年,而是八百多年。這個也應驗了《易經》當中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他有百世之德,就有百世的子孫來保之。周朝的這些開國的君王都是行善積德,所以這個朝代它才能夠維繫的時間這麼久遠。

  當時在周朝的時期,有許多周邊的國家會到中原來朝貢,其中就包括交趾國。他們來周朝向周天子朝貢的時候,周成王當時就覺得很訝異,因為交趾國離周朝的都城是比較遠的,為什麼你們國家還會派使者來朝貢?使者就報告周成王,因為這個國家在海邊,他說現在的海面上是風平浪靜,非常的祥和,我們交趾國的國民世世代代都是生活在海邊,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祥和的景象,這就是所謂的「海不揚波,知中國有聖人」。就是說海水它不會無端的興起波浪,當海面出現這種祥和的景象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中國有聖主、有明君出世了。

  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周朝確實是因為它的這些君王都非常重視修身,非常重視以仁德治國,以仁德來化民,他們所施行的是周文王所留下來的仁政。我們看周文王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哀此惸獨,都是為這些孤苦無依的老百姓著想,這種德政影響了後世的子孫,因此周朝才能夠打破定數,並且改變自己的國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周武王的生平。周武王做為周朝的開國君王,他主要的生平以及他的德政都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來稍微了解一下。周武王,他是姬姓,名發,所以稱為姬發,是周文王的兒子,也是西周這個朝代的開創者。武王最初是承嗣為西伯,所以我們在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當中看到西伯,在武王伐紂的時候,看到牧野之戰,西伯發會諸侯於孟津伐紂,西伯指的就是周武王。武王是繼承了他父親文王西伯的稱號,同時他也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當時,文王在過世之前,有特別囑咐武王,當時機到的時候,就可以來討伐商紂王了。因此,武王興師伐紂滅了殷商。

  在這之前,我們知道箕子曾經勸諫過商紂王,但是卻被他囚禁起來。武王伐紂之後,他就把箕子釋放了。而在當時,因為周朝建立的時候,他覺得需要了解古代的明君聖主是如何治理天下、治理國家的,所以他特別去訪求箕子,因為箕子是殷商的舊臣,他是一位非常有道德、有學問的賢德之人,並且對於如何治理國家,箕子非常了解古聖先王的治國之道。我們現在在《尚書》的洪範九疇當中所看到的治國的大道,就是箕子教導給周武王的。

  於是,接受了這些賢德之人的教導和建議之後,周武王就開始非常認真的來治理國家。因為殷商末年,紂王的暴政使得天下國家政治各個方面、經濟等等的都非常的紊亂,在西周初年就非常需要使國家能夠恢復正常的秩序。於是武王就把混亂的天地人常理的次序撥亂反正,希望國家各個方面都能夠恢復到正軌、恢復到常道之中。同時,周武王還有一些恤政。我們看到雪公老人在《歷史綱目》當中「周紀」談到武王,首先第一條就是談到恤政。恤政都跟商朝末年遺留下來的大臣、遺民有關,譬如他追封殷諸父比干之墓。我們知道比干是被商紂王給害死的,到了武王的時候,就追封比干。同時他也表揚紂大夫商容。

  我們知道在商紂王時期,他建造了鹿臺,並且把從全天下百姓身上搜刮來的金銀財寶全都聚集在鹿臺之中,包括從天下聚集來的糧食,也都是商紂王一個人獨佔的。到了周武王的時期,他把鹿臺的金銀財寶全都分發給了天下的百姓、需要的人,包括在鉅橋的糧食,也都用來賑濟有需要的百姓,這個也是武王的恤政之一。

  同時,他是興廢繼絕,就是把一些封國,這個後來我們有一段文也會談到封建的制度,就是周武王的時候,他把焦、祝、薊、陳、杞等這些封國,都封給一些古代帝王的後世子孫。我們知道古代的這些帝王對於天下的百姓是有非常深厚的恩德的,武王就特別為了表彰他們後世的子孫,所以把許多的封地也都分封給他們,這些封國,用這個來代表周朝的君王、周朝的統治者他們崇尚德行,而且能夠知恩報恩這樣的一種心態,這種做法就深得民心。

  所以,在武王時期的許多仁政、恤政,使得天下的老百姓都對他心悅誠服。我們在《弟子規》當中學到,「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同樣用在國家當中也是如此,像商紂王以暴政跟勢力去壓制別人,最終民心都不向著他;可是像周武王當政的時候,他就是以仁愛之心、以知恩報恩的心行,來推行這些恤政、推行這些仁政,這個就很得民心。

  在公元前的十一世紀,周武王起兵來消滅殷商之後,是定都在鎬京這個地方,鎬京在今天我們國家的陝西西安,這就是西周。西周是以建子月做為歲首,色尚赤。因為我們知道每個君王金木水火土他都有不同的代表,有的是土德,有的是木德等等。金木水火土,它也會對應著五色當中不同的顏色。譬如說赤,赤就和火是相對應的顏色。

  再來,在制度方面,我們剛剛談到的,周武王他是封建諸侯。我們看雪公的《歷史綱目》,從神農到殷商,這些古聖先王他們的後代,他都把土地分封給他們,表達對於他們這種知恩報恩的心態。同時,在禮樂制度上面周武王也非常重視,因為一般一個國家、一個朝代在建立的時候,首先都要制禮作樂。還有立謚法,這個謚法我們前面談到,每一代的君王最後都有一個謚號,用這個謚號來總結他一生的功過,這是謚法。還有建學養老,也就是武王他也非常重視教育,重視養老的制度和措施。

  因此,周武王繼承了他父親文王仁德的風範,並且以他非常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也成為了我們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他在位十九年過世,周武王的武就是他的謚號。

  我們看一下《群書治要.晉書》裡面有一段記載,這段記載讓我們對於封建的制度能夠有一個比較簡略的了解。《群書治要》引用了《晉書》的一段文,這段文就談到說,周武王是一位聖明的君主,周成王是武王的繼承者,他也是一位賢明的繼承人。但是雖然是有賢明的子孫來繼承王位,周武王仍然是大量的封立諸侯國,這個就是所謂的「封建」。為什麼會這樣做?周武王這樣來做是有他的一個政治上的考量,因為通過這種制度,可以使得國家真正的長治久安。此外,周武王會有這樣的一個措施,所謂「廣封建」,廣封建的這個措施其實也並不是他創造發明出來的,他也一定是借鑑了古聖先王許多的做法,從古人的經驗當中來汲取這些智慧。

  這裡就談到,在唐堯跟虞舜之前究竟是用什麼樣的制度,由於當時的歷史沒有記載得非常完整,文獻有點殘缺,所以當時的事情就比較沒有辦法知道它詳細的狀況。但是夏商周這三代,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也是政治辦得非常好,國力也是很強盛的時代。所以有許多君王,特別是開國的這些君王,他們都樹立了美好的品德、樹立了美好的德行,同時他們也是有這樣的一個做法,就是他們是選用王室的一些顯貴來建立諸侯國,繼承國家的大業。他們建立這些諸侯國,他的用意也是希望它能夠一起來捍衛中央朝廷的安定,這樣就可以共同幫助這個國家達到長久的安定和團結。這就是諸侯國在夏商周的時代這種制度就已經是有先例的,所以那個時候,短的有五六百年,長的則有將近千年。

  周武王在制度方面,我們剛剛看到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你看他封建諸侯,自神農以迄殷,均立後。從神農皇帝到殷商,這些古聖先王的後人,周武王他都把土地廣為分封給他們,一方面他是感念古聖先王的德行、他們的德政;另一方面,也使得這些諸侯能夠和西周王朝一起,共同捍衛國家的安定和團結,這個做法確實是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們說到周朝的歷史,還有一位賢德的大臣我們也是不能不提,就如同我們在提到先前古聖先王的政績的時候,我們也給大家介紹過伊尹,做為一個非常賢德的宰相,也是幫助過很多代的君王來治理國家天下。同樣的,在周朝時期,也有一位非常賢德的臣子,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姜太公姜子牙。

  在傳說當中,周文王有一天在渭水旁邊遇見了姜子牙姜太公在釣魚,他的釣鉤是離水三寸。為什麼離水三寸?這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其實他在這釣魚,他釣的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魚?你看他離水三寸,可能很少有魚會跳出來專門上他的鉤,實際上他在江邊釣的是明君聖主。因為姜太公是一個很有德行、很有才幹的人,但是要等到明君聖主出現的時候,他才能夠來輔佐他。周文王當時見到他的時候,就跟他說:「太公望子久矣。」太公是誰?太公是周文王的祖父。他當時就希望能夠尋找一位賢德之人,來幫助他治理國家,今天終於找到了。姜子牙為了考驗文王的誠心,因此要求文王為他拉車。文王開始拉得很認真,但是愈拉愈累,就對姜子牙說,「我實在拉不動了」。姜子牙就讓他再試試看,但他勉強走了幾步就拉不動了。姜子牙就下車跟他說,剛剛你一共走了八百六十七步,這表示周朝的國祚有這麼長的時間。周文王趕緊再請姜子牙上車,想要再多拉幾步,可是已經於事無補了。

  當然這個故事是一個傳說,但是在這個傳說的故事當中,確實也體現出了周文王和姜太公他們之間的這樣的一種關係。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姜太公的生平。姜太公名尚,所以叫姜尚。我們說姜子牙,這個是稱他的字。號飛熊,又稱為呂望、太公望,他是周東海人。實際上他也是古聖先王的後代,他的祖先是炎帝神農皇帝,姜子牙是神農皇帝的第五十一代的子孫,是伯夷的三十六代的子孫。因此我們說,其實這些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能夠輔佐明君聖主來治理國家,能有這樣的人出現,想必他的祖先也是行善積德,有很深厚的德行,才有這樣的子孫來保持這個家風跟家道。

  本來他是姓姜氏,但是因為他的祖先是封在呂這個地方,他是跟著封國,以國為姓,所以稱為呂尚。他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還沒有遇到明君能夠輔佐他,能夠把他的這種治國的才略發揮出來,所以他就隱居在江邊釣魚。後來遇到了周文王,當時文王正好出來打獵的時候,就在渭水之陽遇到了姜太公,兩個人一見面的時候就談得非常的高興,並且文王就跟他說:「吾與太公望之久矣。」就是說他和他的祖輩都聽說過姜子牙的賢德,也就是說,他們也一直在希望能夠尋訪到賢德的大臣可以來輔佐他,這就是「太公望」這個名稱的由來。周文王於是非常歡喜,就把他帶回來,立為師,就是太師。

  姜太公身為太師,他一共輔佐了四位君王,從周文王開始,一直到周武王、周成王,還有周康王,這四代的君王,姜太公都是擔任太師的職位。所以在西周的開國之初,他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他也是齊文化的創始人,齊就是山東。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做為一代賢臣,他可以說是最有名的一位政治家、軍事家和策略家。武王也是以太公的謀略為上策,最後武王伐紂,在這個過程當中建立了周王朝。他的封地是在齊,就是山東這個地方,被尊為師尚父。

  姜太公除了在當時周朝的時期輔佐君王之外,他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著作,他的兵書一共有六卷,有傳世的兵書,這個兵書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六韜》這個書,我們今天在讀《群書治要》的時候,常常能夠看到《六韜》裡面的內容,我們要知道《六韜》就是姜太公傳給後世的兵書。其中在《六韜》當中他就有講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換句話說,他也是期待這些君王都能夠修積仁德,以仁政來治國,以仁愛之心來愛護百姓,不能夠為一己的私利危害到百姓的利益。其實這個也是汲取了前朝的教訓,我們看到夏桀還有商紂王,你看一個人的暴政,對於國家、對於天下帶來了多大的危害。所以姜太公強調要行仁修德,這樣才能夠贏得民心,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夠服從你、都能夠認同你,並且跟國君都能同心同德、同舟共濟,這個國家才能夠愈來愈強盛。

  在軍事這個方面,姜太公的《六韜》,它對後世的影響非常的大。譬如說,中國歷朝歷代的軍事家,其實他們的軍事思想都有吸收到姜太公《六韜》的精華,並且發揚光大。譬如說,像後世的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這些非常有軍事才能的人、非常有軍事思想的人,他們都有借鑑和吸取姜太公軍事方面的主張。

  因此,我們說姜太公他確實是一個奇人,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既神奇又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不但在當時用於指導周王室能夠安邦定國,同時他對於後世這種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包括縱橫家等等,也都非常尊重他,視他為本家人物,所以他被尊為「百家宗師」。後人也因為他的德行,世世代代也有許多人來祭拜他、感念他。譬如說唐朝初年的時候,建的武廟就主要是供奉姜子牙;只是到了後來,譬如說宋朝,改為祭拜岳飛為武聖;到了清朝是祭拜關聖帝君。但是在唐朝比較早年的時候,因為姜太公善於用兵,所以這個武廟主要都是祭拜的姜太公。

  我們這裡引用了《群書治要.陰謀》當中的一段文,讓我們了解一下姜太公的思想。這是當時周武王他曾經請教過姜太公,希望姜太公能夠指導他,用一句話讓他可以終身都銘記的,第二句話能夠與天地長存,第三句話能夠使武王成為諸侯當中傑出的人物,第四句話能夠使他成為天下的宗主,第五句話可以把天下使它代代相傳而無有窮盡。其實武王問的這幾句話是體現了他一生的志向、一生的願望。

  太公就回答他,第一句話,可以讓武王終身銘記的話,就是要「內心寬宏,對外仁愛」。當然這個我們看到周朝初年這些君王,他治國的主導思想也是秉持著仁愛之心。內心寬宏這是表示他心胸很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寬恕別人;對外仁愛,就是把這種仁愛之心體現在外面,以仁愛來對待大臣、以仁愛來對待百姓。這是第一句,可以讓武王終身都記在心裡的話,就是寬宏與仁愛,就是內寬而外仁。

  再來第二句話,第二句話是可以跟天地共存,「是言行相副,若天地無私也」。我們知道所謂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是非常公正、非常無私,它的心胸是無比寬廣的。所以太公希望他能夠言行一致,如天地一樣的公正而無私,這是對於他在言語行為當中的一個要求。

  第三句話,第三句話這是周武王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諸侯當中傑出的人。這第三句話是什麼?「是敬賢用諫,謙下於士」,也就是說要尊敬賢德的人,虛心的納諫,當這些賢德的人有一些進諫的言語的時候,你應該虛心的接受他們對你的建議,同時還要謙卑的禮賢下士,對待這些賢德之人,你一定要有恭敬的心、要有謙卑的心,能夠做到這一點,在諸侯當中,你就能夠成為一個非常傑出的人。這是第三句話,要禮賢下士。

  第四句話,這是周武王他希望能夠成為天下的宗主。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姜太公就跟他說:要「敬接不肖,無貧富,無貴賤,無善惡,無憎愛」。我們看到這個心量就更加寬廣了,就是能夠恭敬謹慎的對待這些不肖的人,不分貧富、貴賤、善惡與愛憎;換句話說,他的這種仁愛之心,要達到一種平等無私的境界,當你的心量能夠拓寬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你也就具備了成為天下宗主的器量與格局。這是第四句話。

  再來第五句話,第五句話周武王希望他不僅僅是成為天下的共主,而且希望周朝這個新興的王朝可以世世代代相傳而且無有窮盡,也就是一代一代的子孫都能夠繼承祖先的德業,讓這個朝代能夠長長久久的繼承下去,這是他的心願。我們看姜太公怎麼回答他,姜太公說:「通於否泰,順時容養也。」否泰是《易經》當中的兩個卦名,什麼是泰?泰就是天地交,萬物通,是「泰」;否是不交而閉塞的狀態,就是「否」,所以否泰通常都是用來指世事的盛衰和命運的順逆。這是通於否泰。再來順時容養,順時就是要順應時宜。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想要使得天下能夠代代相傳而沒有窮盡的話,你就要通達吉凶盛衰的規律,就是要掌握宇宙人生的規律與真相,要順應時宜,包容天下,涵養萬物。

  由此可知,其實就是如同《了凡四訓》說的:「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因此,武王要完成他心目當中的志向與願望,而且這個願望是層層遞進的,從他個人到做為諸侯的諸侯王,再來成為天下的宗主,並且使得周朝的天下可以代代相傳。你看他的願望是層層遞進的,而太公給他的回答也是愈來愈深入的,就是對於做為一個君王,你的德行、你的心胸、你的器量,這些方面都是有著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們讀了這段文就體會到,武王是一代明君,而姜太公做為周朝初年的太師,他確實是一位很有德行、很有學問的賢臣,能夠給君王提供這麼有見地的建議,這也不是一般人。這個是《群書治要》當中的一段文。

  我們在《孔子家語》當中也曾經讀到這段文,這是講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我們知道他老人家內心當中最為尊敬的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古代的明君聖主是夫子非常尊敬的聖賢之人,一生當中都想效法他們。雖然夫子沒有達成他政治上的理想與願望,但是他把古聖先王的思想、精神都繼承下來,並且也整理成經典。

  《孔子家語》就有記載,孔子在周國明堂參觀的時候,在明堂當中孔老夫子他就見到,在四周的牆壁上面就畫有許多古聖先王的畫像,譬如堯帝、舜帝,同時也畫有末代的這些君王的像,譬如像夏傑和商紂王。而在畫像下面都敘述了這些君王他們一生的善行,以及他們的惡行,以及這個朝代為什麼會興盛,這個朝代為什麼會滅亡,這些規誡也都記載在明堂當中。

  同時孔老夫子還看到周公在輔佐成王的時候,我們知道成王是周武王的繼承人,也是一代明君,最初因為他年紀小,所以是由周公來輔佐他。孔老夫子就在周國的明堂當中看到,周公抱著周成王,背靠著斧紋圖案的一個屏風,這個屏風上面有斧紋的圖案,面南而坐,向著南方坐下來,就接受諸侯的朝拜與進貢。就是這個畫面這種圖畫有畫在周國的明堂當中。

  夫子就在這些畫像前面徘徊,來來回回的走,反反覆覆的去瞻仰,並且就對身邊的弟子說了這樣的一番話,孔老夫子說:「這就是周朝繁榮興盛的原因。」明鏡,我們看到夫子到明堂來參觀的時候,他體會到,就是通過看到這些畫像體會到為什麼周朝會興盛。我們知道明堂是古代的君王他宣明政教以及舉行大典,舉行一些典禮的地方。夫子到周國的明堂來參觀的時候,他就深深的體會到為什麼周朝能夠興盛。

  因為鏡子,每天人拿著鏡子在照,鏡子照的是人的形體、人的身形。而前代的歷史就如同一面明鏡一樣,歷史是用來看清現實以及預知未來的。所以我們說為什麼我們要以歷史來做借鏡?這裡面多少的智慧、多少的經驗、多少是非成敗的教訓,都是可以給後人當成一面鏡子,從而能夠看清現實的社會,並且對於未來也能夠有所預知。

  所以孔老夫子說,如果君王不能夠努力的來繼承這些古代的聖王,你看古代這些聖賢的君王,譬如說他是如何來治國的、如何能夠使得國家長治久安的,像這些都是後世的君王需要去努力的來學習和繼承的。同時對於這些亡國之君,他為什麼能夠使得國家、使得這個朝代把它帶向衰亡的境界,它的原因究竟是在哪裡,這個也是後世之人要從他們的身上去汲取教訓的。所以孔老夫子說,人主,就是現世的君王,一定要努力的來學習古代明君聖主的治國之道,來借鑑這些亡國之君衰亡的原因,這樣的話才能夠真正指導自己如何把這個國家帶上長治久安的境界。

  這一段是《孔子家語》,同樣也是記載在《群書治要》當中,讓我們可以通過這段記載了解到,周朝它為什麼會這些興盛,它為什麼可以維持這麼長久的八百多年的歷史而不衰,其中必然有它的原因。這是夫子在參觀明堂的時候,也受到了很深的啟發。

  其實周朝能夠享國這麼長久,除了開國的君王周文王、周武王他們都是聖人之外,周朝初年的三太,也就是太姜、太任和太姒,她們也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看這婆媳三人,她們也都是聖賢人的榜樣,甚至於她們的德行與能力,都是可以輔佐她們的夫君來治國平天下。這是三代的女聖人,確實是非常有德行。譬如文王的妻子是太姒,在文王治理諸侯國的期間,太姒則是輔佐他治理這些內務,把皇室裡面的內院治理得非常好,這就讓文王沒有後顧之憂。

  再來譬如文王的母親,文王的母親是太任,太任我們跟大家介紹過很多次,特別是她的胎教。當時她懷胎的時候,坐立必然都是很端正的,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吃的東西割不正不食,所有的一切舉動都是端端正正、規規矩矩的。這是文王在母親懷胎的時候就受到了很好的胎教,為他成為一代明君聖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特別是我們看到,佛門淨土宗的祖師印光大師也特別強調,他老人家說:「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這是體現女子德行的重要性。印祖也說:「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為什麼?因為一個女子她既可以影響自己的丈夫,她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兒女。特別是這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每天都是在母親的身邊,接受母親的教化,他的性情、他的德行不知不覺都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因此,賢德的母親才能夠教出賢德的子女,這是強調女子本身的德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說到周朝這八百多年的歷史,也不能不提這周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

  這一段經文我們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段經文,我們就從西周的時代進入了東周時期。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

  這句經文講的就是東周時期的歷史。前面說到西周,這是周武王建國,他的國都是在鎬京。到了後來周平王把國都遷到洛陽之後,這段歷史就開始了東周,也就是春秋戰國。而平王東遷的時候,在當時周王室的威望就開始低落下來,包括王室綱紀和政治的制度也慢慢的瓦解開來。這個時候,東周時期是諸侯他們開始各自為王,他們的勢力都非常的強大,而且相互的攻打,所以天下在這個時期就變得非常的混亂。而在混亂的時期,有一些謀士和投機的人就開始崛起,周遊列國,開始擔任說客,而其實他的目的是要謀取自己的功名與利祿。他們在各國當中遊說,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要合縱。這種情況就更加深了當時這種混亂的局面,所以天下的老百姓開始就不得安寧。這段是東周時期的歷史。

  西周這個時期,傳到了第十二位君主,這個時候北方的少數民族犬戎就開始入侵。其實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為什麼?因為在西周快要滅亡的時候,當時西周末年的君王是周幽王。周幽王的好色,還有非常荒謬的作風,這可以說又是歷史的一個重複,他同時把夏桀、把商紂王他們這些暴政以及寵愛女人這種不良的風氣,在他身上再重新體現出來,這就造成了西周的滅亡。

  我們看一下在雪公老人他老人家所作的《歷史綱目》,這裡我們就看到「西周之亡」,就是周幽王這個時期。首先他是「喜諛好色」。他為什麼會有這些敗德亂政,最後導致他的滅亡?其實像這些行為都是自找的。當時他也是在當政的時期非常寵愛一個女子,叫做褒姒。後來他因為寵愛褒姒,就廢了自己的皇后申氏以及當時的太子宜臼,就把褒姒立為皇后,以伯服為太子。他不但是好色,而且他非常喜歡人家去諂媚他、巴結他,就任用這些喜歡諂媚、巴結的人。

  再來,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非常荒謬而亂常的,就是非常不按照常理和常道來做事,而且是壞亂倫常的。譬如說他寵愛褒姒,達到什麼程度?窮奢極欲要來滿足一個女人的喜好。當一個君王他一言一行已經昏聵到這種程度的話,確實離敗家亡國也就不遠了。譬如褒姒非常喜歡聽裂繒之聲。繒是什麼?繒就是絲織品。也就是說把這絲織品一條一條的撕裂,這個聲音褒姒特別喜歡聽。結果幽王為了滿足她的需求,就在民間到處搜刮絲織品,然後就讓人一條一條的把繒,這是當時很名貴的絲織品,一條一條的把它撕開,就讓褒姒聽這個聲音。再來褒姒不喜歡笑,你想盡了種種方法她也不肯笑。幽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他不惜去動用軍事的設備,就是所謂「烽火戲諸侯」,就是多次的點燃烽火。我們知道烽火在特別是國家發生危難的時候,它是用來傳遞軍事情報、警報的設備,當烽火點燃的時候,天下諸侯就知道周王朝出事了,要趕緊發動軍隊來保衛王室,是一個軍事的措施。結果他竟然就把國家的這些設備當作兒戲,多次點燃烽火,這些諸侯全都帶著軍隊跑來要救駕,最後才發現原來是在開玩笑。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到後來真正犬戎他們發兵要攻打鎬京的時候,這個時候諸侯就沒有人願意出兵來幫助他,就還以為這是不是君王又來戲弄我了,再來跟我開玩笑,所以誰也不再出兵。等到犬戎真正打進來的時候,周幽王就死在了亂箭之下,褒姒也在動亂當中被吊死了。

  犬戎他們出兵在鎬京當時是殺人放火,申侯當時只好寫信去求救,他跟晉國、衛國和秦國求救,後來這三國出兵才把犬戎趕出了鎬京。於是這個時候,鄭國的公子就再把太子宜臼接回國來即位。太子宜臼我們前面提到過,因為幽王寵愛褒姒,所以後來他就把原來的太子宜臼廢掉了,重新立了伯服為太子。這個時候鄭國的公子把被廢除的太子宜臼再次接回來,讓他回國即位,這就是後來的周平王。

  而周平王回到了鎬京之後,就是看到經歷了犬戎的動亂之後,整個鎬京被燒得非常殘破,所以他就決定把首都遷到洛陽,這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平王東遷」,這就是東周的開始。在這之前,這段歷史就是西周,平王東遷之後,這就昭示著東周正式的開始。

  也因為這樣的一段動亂,導致周朝王朝的威信就愈來愈差,整個國家的綱紀沒有辦法正常的維持,整個法度也都無法正常的振作起來。而這個時候,諸侯國慢慢它的實力愈來愈強,所以不斷的通過軍事武力來擴寬、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天天都在那裡打仗。剛剛說過,就在這種戰亂,非常混亂的局面當中,就有一些遊說之徒也開始乘勢而起,就是我們《三字經》經文當中說的『逞干戈,尚遊說』。

  這些遊說之徒,有的時候他們在各國當中去遊說,是為了能夠弭平不同國家之間的爭執,但是有的時候也會挑起不同國家之間的戰爭。無論是什麼結局,他們當時進行遊說的目的,都是為了個人的私利在奔走。戰國時代最有名的蘇秦還有張儀,就是當時這些說客典型的代表。而後來的蘇秦竟然做了六國的宰相,他是靠三寸不爛之舌起家,最後能夠當到宰相的位置。

  所以《史記.周本紀》當中就有一段話,就談到這段歷史,它說:「平王之時」,就是周平王的時候,「周室衰微」,周王室慢慢的衰微了,「諸侯強並弱」,就是比較強大的諸侯國,它就把這些弱小的諸侯國給兼併了,在這個時期齊國、楚國、秦國和晉國就開始強大起來,「政由方伯」。因此這段歷史明確的指出,東周開始,天子的權威已經不在了,而諸侯國他們之間這種力量的較量,就成為了這個時代一個明顯的特徵。

  周王朝在東周時期是許多諸侯國在相互爭霸,就是說到底誰能夠成為這個時期領導的霸主,他們都是靠著戰爭跟武力來爭奪天下的,所以這個時代是講求強權的時代。而在從古以來,所形成的這種封建制度優良的傳統,在這個時期慢慢結束,就進入了春秋和戰國,這也就是孔老夫子和孟老夫子所生活的這個時代。

  這個時代確實相對於古時候,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這個時代,它確實是比較混亂的。雖然這個時期也有像孔子、孟子、荀子這些非常有思想、非常有德行的人,在許多國家當中去奔走,但是他們並沒有贏得這些國君對他的信任,反而是這些「逞干戈,尚遊說」的投機的說客在這當中謀取私利,最後許多君王也都聽從他們的計策、接納他們的主張。所以這個時期,像商鞅、張儀、蘇秦,也都是因為他們的遊說,靠著口舌之利最後得到諸侯對他們的重用。這個就是『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就是這樣的一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是以軍事武力來相互的征伐。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段經文: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這段經文是談到說,周平王東遷開始,這就是春秋時期正式開始了。而春秋這個名字也是因為孔老夫子所編寫的《春秋》這部經典而命名的,春秋一共是二百二十四年的歷史。到了後來,韓、趙、魏這三家分晉之後,就進入了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分別產生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雖然他們是標榜著有崇高的理想,但是實際上他行的是霸道而不是王道,也就是說,他們還是仰仗著武力來稱霸,甚至於連周王室都不看在眼裡。到了戰國時期,就產生了七個強國,而且這七個強國之間都是彼此發動戰爭,互相的殺伐,所以當時老百姓也是深受其害。

  這個是『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也正是孔老夫子和孟老夫子所出生的一個時代,所以在這個時代,有諸子百家各種學說也同時出現,而儒家的思想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得到了確立和發展,它是出現於這個亂世。在亂世的時候,孔老夫子很好的總結了古聖先王的智慧和經驗,並且編輯這些經典。當然這個春秋就是和孔老夫子《春秋經》,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出自於這部書。

  春秋時期是公元前七七O年,也就是從周平王東遷開始,我們中國歷史就是進入了春秋時代。所以我們說東周分為兩個時期,前面前期是春秋,後期則是戰國,是這樣分的。孔老夫子《春秋經》所記載的正是這段歷史,《春秋》記載了周平王四十九年到周敬王三十九年當中,就是東周的歷史,就是東周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

  在這二百多年當中,天下是多麼混亂?我們看到後人有一個統計數字,可以體現出這個時期的這種局面,「弒君三十六」,殺了三十六個君王,「亡國五十二」,有五十二個諸侯國亡國。所以這是一個弱肉強食,大國侵略小國,強國去吞併弱國,然後諸侯的數量不斷的減少。這種戰爭後人怎麼評價?孟夫子曾經評價這段歷史說:「春秋無義戰。」換句話說,誰有武力、誰有軍備誰就稱王,不講求道德仁義了,是這樣的局面。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而春秋和戰國又是以什麼為分界點?它是以三家分晉為分界點,也就是韓、趙、魏這三家大夫瓜分晉國這個歷史,做為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這個時候晉國消亡,韓、趙、魏這三個國家就取而代之,這段歷史就進入了戰國時代。按照公元的這個時間來算,就是從公元前四七五年到公元前的二二一年,這段時間就是屬於戰國時期。為什麼叫做戰國?可以顧名思義,就是說在戰國的這段時間,不同的諸侯國之間彼此還是在互相的發動戰爭而沒有停息,所以叫做戰國時期。

  所以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時期,有五位霸主和七位梟雄,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這就是「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春秋五霸這五霸是春秋時期所出現的五位霸主。當然,在歷史上對於這個霸主究竟是哪五位,這個說法還是有一些差異的。有一種說法是說春秋五霸包括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這個說法比較常見。還有不同的說法是什麼?還有不同的說法是,春秋五霸包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還有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是另外一個說法。但是大家比較認可的一種說法,說春秋五霸是指的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莊王,這種說法是大家普遍比較認可的。

  這個時期是一個實行霸道的時代,而不是實行仁道的時代。霸道和仁道這個概念是什麼?這個我們可以從《孟子》當中的一段話能夠體會出來。孟子在《孟子.公孫丑上》當中有一段經文,孟子曾經說過:「以力假仁者霸。」也就是說什麼是霸道?這個霸道指的是,有些國家他們的君王雖然是打著仁德的名義,但是實際上他是仗恃著自己的武力,表面上是說仁義,實際上他崇尚的是武力,這個就是霸道。「霸必有大國」,你看,他們仗著武力而假借仁德的名義進行侵略別的國家這種戰爭,這就可以稱霸,這就是所謂的霸道,稱霸他一定要有廣大的土地和強大的兵力。這是當時的實際狀況。

  什麼是王道?就是「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你看,這就是說憑著道義去施行仁德,這種情況之下也可以稱王,而稱王則不必有廣大的領土。所以孟夫子在戰國時期他的主張是要行王道,而不是要行霸道的。當然他的這個政治理想,當時在許多國君當中,去說服他們放棄武力而要修仁義,在那個歷史時期,其實很多國君也都不能夠真正的採納他的建議,因為那個時代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

  孟子接著說:「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這是當年商湯以七十里的領土稱王,而周文王是以一百里的領土稱王。這就是說行王道,其實不需要你的土地非常廣大或者是你有強大的兵力,而是憑著什麼?是憑著道義來施行仁德。這個就是王道,孟子舉的就是商湯和周文王的例子。

  接著孟子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這以力服人就是指的霸道這種情況,他用武力去征服他人,這種情況之下對方他是不是心甘情願的歸服?答案是否定的,他只是打不過你,他力量沒有辦法和你抗衡,所以才不得不歸服。這個是霸道。

  那麼王道呢?王道則是「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用仁德去征服他人,這個時候他不是靠武力,而是靠他的德行去征服對方,使得對方內心真正的喜悅,而且真正的信服。這就是說,「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用霸道、用武力去征服對方,人家只是打不過你,但是內心裡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歸順、沒有真正的信服,而是需要用王道,以仁德去感化他人,這個才是實現了真正的王道的政治,人心才會歸服。「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就如同孔老夫子的學生一樣,夫子的學生七十二賢,他有三千弟子,夫子是以仁德來教化弟子,他所宣揚的都是古聖先王的仁政、仁德,所以這些學生在夫子的身邊就如同眾星拱月一樣,對老師是無比的尊敬和愛戴。甚至於老師死後,不但是服喪三年,還有服喪更久的,六年,這都是以德服人一個最好的例子。

  後面孟夫子引用了《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的一個篇章說:「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你看文王是從西邊到東邊、從南邊到北邊,人民沒有不服從的。這種服不是以武力壓服人,而是以仁德、以仁政來使百姓歸順。

  這段文就是孟夫子所強調的霸道和王道。而霸道和王道這種主張,孟子雖然在戰國特定的歷史時期把它提出來,但是當時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而是到了後世人們開始尊崇孔孟學說的時候,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才慢慢得到後世的領導者、君王他們的重視,這個也是跟這個時代背景有關的。

  再來看「戰國七雄」,這是「五霸強,七雄出」。七雄所指的是戰國時期七個勢力強大的諸侯國,它們分別就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七雄這個雄是什麼意思?雄是勢力和才能居於一方之上,他能夠超過別人、能夠壓倒別人,這個是雄。所以一般人們對於能夠征服別人的人稱之為英雄。但因緣生老師在這裡引用《小兒語》裡面的一句話說:「威震四海,勇冠三軍,只沒本事,降伏自心。」也就是說,你的雄猛跟威嚴能夠征服別人,但是往往卻征服不了自己。能夠征服別人的可以稱之為英雄,而能征服自己的則是聖人。所以聖賢人之所能為,是超過了所謂的英雄本身。

  之前我們講《小兒語》的時候,也給大家舉過拿破崙的例子,他是一個軍事天才,確實是征伐了許多的國家,而且所到之處幾乎都是打勝仗。這個就跟春秋戰國時期這些霸主一樣,都是靠武力去征服別人,但是往往卻降伏不了自己的內心,就是他的這種無窮無盡的野心跟欲望,他是沒有辦法降伏。所以到後來他去攻打俄國,這個時候他就打了敗仗,因為在冰天雪地的環境當中,他們沒有辦法適應自然的環境,最後打了敗仗。為什麼會這樣?這個跟他沒有辦法去降伏自己內心的野心是有關係的。所以在歐洲,雖然人們稱拿破崙是英雄,但是他能夠征服得了別人的國家,卻征服不了自己的內心,所以跟聖賢人相比,他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這段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歷史,這裡面也有許多特別精彩的故事。譬如我們看齊桓公,齊桓公他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春秋五霸之一。我們看到雪公老人在《歷史綱目》當中有舉出列國事蹟,列國事蹟之一、列國事蹟之二,這裡面就有談到「齊襄之亂」,還有「齊桓興霸」。

  齊桓興霸,這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也就是齊桓公。首先這裡就談到鮑叔牙,他是「奉公子小白奔莒」,他事奉公子小白奔莒,「管仲、召忽奉公子糾奔魯」,他們是去避難。在這個過程當中,管仲曾經對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就是後來的齊桓公,對他有一箭之仇,就是當時他拿箭要射殺公子小白,但是沒有打中,打中了他的衣帶。所以到了後來,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成為霸主的時候,他不計前嫌,因為他知道管仲是非常有能力的一個人,因此後來他還是任用管仲來幫助他治理國家。

  這個是齊桓興霸的過程當中同時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管仲,一個是鮑叔牙。管仲最開始其實他是事奉的公子糾,他不是事奉公子小白,公子小白是鮑叔牙事奉的。後來就是因為鮑叔牙跟管仲之間也有一段很精彩的歷史,因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會再跟大家來分享齊桓稱霸的過程當中,我們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無論是要開創一個國家,還是說像春秋時期這些霸主,他們諸侯國要進行國家的治理,都需要有這些有德行、有才幹的賢德的大臣來輔佐他們。所以我們看到君王的歷史,同時他們身邊的這些賢臣,對他的輔助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於齊桓稱霸,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跟大家做分享。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