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1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我們從第一冊第三十九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

  【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

  這是講到六藝,是古人教導子弟必須要具備的六種技能。包括「禮」,就是禮儀、禮節;「樂」,是指藝術;「射」,是武術跟武略;「御」,是駕車的技能;「書」,則是文學、文字學;「數」,則包括了天文地理、陰陽算數,稱之為六藝。『古六藝,今不具』,現在的學生已經不具備六藝的才能。

  這句經文,是章太炎先生加進來的。六藝是古時候六種學問,我們先看「禮」,「禮」的範圍是很深廣的,從孩子小時候學習灑掃、應對、進退之禮,一直到國家有祭祀天地之禮,包括了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這都是含括在禮的範圍之內。

  第二是「樂」,「樂」不僅指的音樂,也包括了所有的藝術形式,文學、音樂、美術、戲劇、戲曲表演等等。中國傳統的藝術種類很多,像戲劇、戲曲的表演,都是幫助聖人宣揚忠孝節義,宣揚倫理、道德、因果等方面的教育。

  接著是「射」,「射」不單是指的射箭,而是代指武術和武略。譬如我們在弘明學校看到,校方非常重視對孩子在六藝方面的培養,其中就包括了武術、太極拳,這些都是可以強身健體,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的非常有益的運動。所以弘明的學生,這些孩子們都是武藝高強,平常都有接受這方面的訓練。

  「御」則是駕車的技能。在古時候主要的交通工具有馬車、牛車,平常年輕人就要學會如何駕車,這也是侍奉父母、侍奉老師非常實際的需要。譬如「閔損蘆衣」的故事,閔子騫就是在大雪紛飛的冬天幫父親駕車。可以看到在古時候,孩子年齡還很小,六藝的技能都是他們要學習的內容。

  下面是「書」,「書」一般的解釋都認為是書法,但因緣生老師特別強調,它並不是書法的意思,它原來的意思指的是文學,還有文字學等方面,這是「書」。

  下面是「數」,大家看到「數」,也不要馬上望文生義,認為這就是數學,這裡不單單是指數學,還包括了天文地理,還有陰陽算術等方面的學問,內容還是非常廣博的。

  「古六藝,今不具」,這個地方是感嘆,古時候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慢慢的看不到、不存在了。

  我們之前已經把《弟子規》完整的學習過了一遍,《弟子規》的經文是根據《論語.學而》篇孔老夫子的一段話來編輯的,這是《弟子規》的總綱。這段話大家都很熟悉,「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做為《弟子規》的總綱領,其中所談到的「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文,就是指的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因緣生老師也特別強調,關於「行有餘力」這句經文的解釋也是有多種、多方面的。譬如伊川先生認為,弟子之職就是孝悌謹信等五事,如果孝悌謹信這些方面沒有完全做到,就不能學文。為什麼?當一個人德行的基礎沒有奠定好,這個時候你讓他學習六藝,伊川先生認為會增長他的浮華,「長浮華,成何人」,對於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道德學問的培養是沒有好處的,這是伊川先生的看法。

  但是在他之後,有一位大儒,是蜀中的大儒,叫張南軒,張南軒的觀點和伊川先生不太一樣,實際上雪公老人(雪廬老人)是比較推崇張南軒的說法。他怎麼認為呢?張南軒認為,孔子所說的要先行孝悌謹信等五事,也就是前面說的「入則孝,出則弟」,一直到「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五個方面,孔子是強調要以這五事做為根本,如果沒有根本之文是不可取的,「則以學文」的文,失去了根本,才藝技能再多,也是不可取。所以德行才是根本,就像《論語》經文中說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最後是「游於藝」。「游於藝」如果沒有前面的道德仁做基礎,單純只有藝,那也是不可取的。

  假如沒有根本,沒有孝悌謹信的德行的根本,那麼我們學習六藝的才藝技能,只不過是掌握了一些技術而已。所以張南軒先生也特別強調,一定要以德行做為根本。雪公太老師是推崇張南軒的說法。在《論語點睛》當中強調,孔子所說的話,並不是教人要先行而後文,不是說它有前跟後,而是提醒我們,一切時一切處都要文行合一而修,它是一體的,是一體不二的關係。只是把文單單認為是指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這個說法、觀點就比較淺陋,孝悌謹信五事才是文的真實處,「則以學文」是以孝悌謹信做為根本的。

  我們在弘明實驗學校裡面也看到,這個學校的創辦人,包括連淑美老師、校長、主任等等,他們的師承都是來自於雪公太老師,雪廬李炳南老居士,所以在教育的理念上,大家都有一致的、共同的理念跟目標。我們就看到,對於孩子的培養,從小、從幼兒園開始,就非常重視他品德的培養。都是用《弟子規》,用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蒙學的經典,來啟發和教導孩子,並且把蒙學經典的理念都貫穿在生活當中,讓孩子們落實。所以孩子從幼稚園一直讀到小學、讀到中學,他們在經典方面,已經把蒙學的典籍,包括四書當中的《論語》,都背得滾瓜爛熟,而且老師一直在生活當中實踐、強調如何落實。

  在這個基礎上,進到小學、中學,學校開設了許多才藝的課程,包括音樂、美術、中醫等等,孩子在把孝悌謹信五事落實得很好的基礎上,再去發展各種各樣的才藝,這個時候才藝,不但是對自己身心健康有好處,而且也能幫助孩子們運用才藝去幫助更多的人。

  我們和弘明實驗學校的校長、老師、同學們接觸的過程當中發現,在這所學校裡面,老師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非常純正,所培養出的孩子都是身心健康,而且在他們的身上可以看出小聖人、小賢人的風範,具有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的德行。他們重視孩子品德、學問以及才藝、技能的培養,都是同時並重的。

  在《論語.述而》篇當中,孔老夫子曾經說過:「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一點也是弘明學校辦學的宗旨跟理念。雪公老人講解這句經文談到「志於道」,「志」在《說文》中強調是心之所之也,能守住它而不離開它。守住什麼呢?就是守住「道」,心一定要守住道而不能隨便離開。這就好像一顆恆星在太空中有它運行的軌道,這個軌道是不可以隨便偏移的,它一定是按照自然的規律運行,跟這是同樣的道理。所以道是「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志於道」這個志,是強調我們的心要定在道上,永遠不能移動,也永遠不能離開,默而識之,也就是佛門所說的淨念相繼,雪公老人強調,它就是根本的本體。為什麼在《論語》中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所以不能空過。孔老夫子所達到的境界就是「志於道」的境界。

  「據於德」,這是第二句。雪公老人首先談到,教學與平常聊聊天、談談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古以來,早在秦朝的時候,國家政府就已經頒定了法令規章制度,規範了「車同輪,書同文」,這是國家強制執行的標準。車有一定的尺寸,這是「車同輪」。再來,「書同文」,所讀的書不能用白話,必須要寫正字,不能寫簡體字,而要用官版的正字。關於《說文解字》,你看當時的大篆、小篆,國家對於文字上有統一的規範。

  所以雪公就談到,像從前在政府機關辦公事,寫字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寫錯字,寫錯字都要受處分,公文當中都有校對、有監印,不能馬虎。而且正字之外還必須要用「雅言」,不能講土話,也不能講方言,書寫的時候要用官話來寫。「雅言」書同文,這是和政治有關。

  我們以前在故宮博物院看到清朝的帝王所批閱的奏摺,當時各省的巡撫、地方的長官給朝廷上奏摺,奏摺上的文字都寫得非常的工整,一個字、一個筆畫都不會寫錯,而且每個字的字體、大小都是一樣的,非常的規範、規矩。我們看到一個奏摺,很長的卷子,寫了成百上千字,工工整整的。可能皇上批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奏摺,皇上在上面批了三個字:「另有旨」,就是皇上另外有下旨、下詔。而這奏摺那麼長,幾千字,皇上只批了三個字。即使是這樣,奏摺也不能隨便寫,它的文體、奏文的內容,以及書寫的規範都是有一定的。我們看《四庫全書》、《四庫薈要》就能看出,這個版本當時都是手工抄寫的,那一個字一個字都寫得非常工整。我們去紫禁城參觀,連故宮裡面的每一塊磚,這個磚是誰所造的,上面都要刻得很清楚。每塊磚製作得都不能馬虎,萬一走著路,這塊磚出了問題,馬上一查,都知道這個磚是誰做的,所以非常嚴格。

  「據於德」,《六書精蘊》說:「直心為悳」,行道而得於心是德。「志於道」,我們的心絕對不會離開道。雪公談到,如果我們本心動了,心不靜了,就好像水一樣,丟一顆石頭進去,本來它清淨的本體,就一下子出現了波浪,湖水就不是那麼平靜了。但是如果心沒動的時候,連形相也沒有,那如何說心是直還是曲?本性一動還有寂照,但是動了,只要直,不走邪路。所以雪公強調,我們修行不是修心、性,而是修德。修道之謂教,我們一動就要省察,所動的是直還是曲?直是率性的,曲就要修理它,讓它恢復直。所以道的體是本靜的,一動則要省修,不能使它邪曲,道不能讓它邪曲,這就叫有所得。

  「據於德」,據就是杖持的意思。杖持這一點,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概念,像徐醒民老師,今年已經是九十四歲的高齡,徐老師本人就有拿拐杖。老人家他用了一款拐杖,覺得很好用,所以上一次他來跟師父上人見面,一輩子真的是好同學、好朋友,「同門為朋,同志為友」,真的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到九十多歲了,還會在一起談經論道。徐老師來看望師父上人,他就特別把他用的這款拐杖,其實是登山杖,他就送給師父上人。

  在古時候,老人六十歲就可以持杖,八十歲,要上朝,也可以持杖,古時候的朝廷都是非常尊老敬老的。我們看到師父上人現在也開始用徐醒民老師送給他的杖子,平常走路也拿著。雪公老人講《論語》經文的時候,也是九十歲了。九十歲老人在古時候,朝廷都是非常恭敬的,對老人家都很恭敬。所以雪公老人說,如果是國家有大事來找我,還需要派車子來接,這是對老人的恭敬。

  自古以來的儒者、讀書人,很多人不懂「齊、治、平」,做官的不再「齊治平」,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前有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勉勵人要好好讀書。你看做官,一當上官了真的是「在家百年不如做官一日」。為什麼?古時候做官很威風:當縣官鑼是敲七聲;要是當知府,鑼是敲九聲;如果當巡撫,鑼敲十五聲。以前特別在大家庭當中,學而優則仕,十年寒窗一舉成名,他都是希望做官,可以光耀門楣。如果他覺得做官是為國為民,譬如像范仲淹先生,他一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文章中體現出做官為國為民的態度。如果一個官員在這個位置之上,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國家百姓,這個官真的就是好官。

  「依於仁」,「仁」是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思想,「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儒家,我們從孔老夫子的一生可以體會到,他老人家心心念念都希望把自己的治國抱負、學問道德,都能用在治理國家、造福天下百姓,就像周公那樣,這是夫子的理想。雖然這個願望在他老人家生前沒有實現,他後來把心力用在教學當中,但其實教學反而比他施政的影響力還要大。我們在儒家的思想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和國家政治的緊密聯繫。所以儒家起的作用是什麼?雪公老人特別講到「人道敏政」,是要辦政治,就如同大乘佛法教學,教人要普度眾生,是同樣的道理,在儒家就是仁,在佛家就是大慈悲心、大菩提心。

  《說文解字》強調「仁」,仁是什麼?「仁,親也」,親愛的親,「從人二」。《廣雅》是「竺,竹也」,《爾雅》是「厚也」。從雪公這段解釋來看,也可以體會到,我們學習漢學、學習國學,學習傳統文化,還是要奠定一定的文字、聲韻、訓詁學的基礎,因為即使是解經,也是離不開這些字義、字音、字形的解釋。

  「依於仁」,仁,就是拿對方如自己來對待,愛人如己,這是仁。而且是平等而沒有分別的,不是說我對他好一點,我對另外一個人就差一點,不是的,聖賢人的仁愛之心是對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是一視同仁,而沒有分別。一步一步往外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二」,仁的字裡面有一個「二」,二是親厚之象,兩個人在一起非常親密的關係,就如竹,用竹來做比喻,你看竹子它是一層一層的加厚,這種親厚的樣子就是仁。

  所以要「依於仁」,「依」在《廣韻》中說是「倚也」,倚者,因也,有因才有果,有因由才得結果。就像老子所說:「禍兮福所倚」,這是禍福相倚的道理。人有禍,他為什麼會得禍?這個禍,有的時候是因為福所招來的禍,沒有福就沒有禍。

  雪公老人舉了一個例子。例如在從前有許多人能夠發達,做大官或發大財,往往都是貧窮人家的子弟,因為他小時候吃過苦,對於人生他就有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意志力。為什麼講「自古英雄多磨難,紈絝子弟少偉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古人都強調,「若要小兒安,常帶幾分飢與寒」,你不能讓他吃得太飽,也不能把他包得太暖,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往往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他能夠砥礪成長,孩子反而容易成材;反過來,如果讓孩子從小生活環境、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都太過優越,表面上看起來是福,但是對他一生的成長成材,有時候往往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為什麼說富不過三代?這不是沒有道理的。有的時候父母親是非常辛苦的白手起家,好不容易把家業發展壯大,但是如果第二代的孩子沒有注重給他好的教育,給他一個好的、適合他的成長環境,往往就成了紈絝子弟。雪公談到,第二代當了大少爺就倒霉,最多三代就變了,所謂「千年屋業換百主」,公司還在,家業還在,結果主人換了,在古往今來的社會中很常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許多大家庭,如果主事的人懂得這個道理,他對他家裡的子弟就絕對不會嬌慣。曾國藩先生教導子弟,一定要自己做家事,從小要能學吃苦,而不是學享受,這都是很懂得教育的理念。

  我們說到「倚」,「依於仁」的「依」在《廣韻》的解釋是「倚」。倚是「由此所起之義」,無論我們辦什麼事情,都要依著仁,必須對人親密加厚,怨親平等。我們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要能想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希望這樣,就不能把事情加到別人的身上去,要學習仁厚待人。這就是「依於仁」。

  下面是「游於藝」,就跟我們今天學的這句經文:「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跟六藝是有關係的。「游於藝」,雪公談到,事情太複雜,所謂一體而萬用。譬如一個茶碗、一個茶杯,它的功用就有很多。前面說「依於仁」,它是一個原則,所以必須要學藝,就是這裡的「游於藝」。

  「藝」,在《韻會》中解釋是才能的意思,所以藝就是一種方法。周公是孔老夫子最為尊敬的聖賢人之一。周公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利益的人就很多,天下歸心。像雪公太老師(雪廬老人),他本人也是多才多藝的人。他初來台灣的時候,雖然他是精通儒釋道的經典,但是最開始他沒有先施行教化,而是什麼?而是開館行醫。他是高明的中醫,他給人開方子治病,治了好多人的病,後來慢慢的把他的法緣拓展開來,進行教學的工作。師父上人也有談到,像雪公老人光是做豆腐這個菜就能做到上百種,這就是多才多藝。

  今天早晨,有一位師兄請示師父上人關於做菜的事情,師父上人也就著這個話題,談到古時候人情非常厚。農村在從前的時代,可以選的菜種類並不是很多,但招待客人我們是要盡到地主之誼,又要熱情的款待對方,就要到城裡菜比較多的地方去找各種品種的菜來配,用來招待客人,這樣才能盡到我們的地主之誼。這是說古時候人情非常淳厚,人心厚道,對待自己可以稍微節儉一點,但是要是有客人來,賓至如歸,總是要盡心盡力的招待他,即使在農村裡,菜的種類不多,也想辦法到城裡去找點菜過來。師父上人以前也談到他的老師雪公李炳南老居士,也是廚藝非常好的,光是做豆腐菜就能做上百種。真的無論是哪個方面,我們都很難跟這些老人家相比。

  孟子說:「是乃仁術也。」從前人說醫生是仁心仁術。以前當醫生的坐館行醫,沒有說我要收多少錢,不是以利益為核心,而是重在治病救人。所以醫師所行的道是志在救人,而不是志在賺錢。在從前,「醫功同良相」。做為醫生,雖然他被人尊敬,但是他的生活還是比較簡樸的;而做宰相,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宰相的地位多高!但是從前人說「醫功同良相」。你看范仲淹先生,他小時候的志向就顯示出來,他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他先問算命先生,他能不能做宰相?要做不了,他問說能不能當醫生?這都是仁愛的存心,為什麼?他做宰相也不是為自己,你看他憂國憂民多辛苦,而是在這個位置上他可以讓天下百姓得到安定,都是仁愛之心在做主。

  我們今天學到這句經文,「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古時候學習六藝,這是儒家在教導孩子入學的時候就要「游於藝」,要掌握這些技能。包括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政治理想、政治抱負,全都是為了利益百姓著想,都是從仁愛之心生發出來的。

  「游於藝」,「游」在《爾雅》中說:「泳,游也。」游泳游泳,都是連在一起用的,是潛行游水底也。游入水底就有深入沉潛的意義,就是入到極深,不讓人家知道。雪公老人強調,譬如我們做好事,做好事你悄悄的做、默默的做,多積點陰德,別做了一點好事到處去宣揚。如果自己到處去宣揚,性質可能就會產生變化,就是為了名利而做好事,那就變成什麼?變成好人好ㄏㄠˋ(hào)事,而不是好人好ㄏㄠˇ(hǎo)事。如果為名為利,就是無道;如果是為國為民,這才是有道。「游於藝」,你掌握了才藝,這是別作用。藝,無論是那一條都可以用,不只是「禮樂射,御書數」。

  雪公老人舉個例子,即使一個平民百姓他什麼職務都沒有,他也可以去掃大街,把街上灰塵掃乾淨,把垃圾掃乾淨,這也是功德。之前在推廣《弟子規》的期間,蔡老師就常常帶著大家到街上去撿垃圾,撿得久了,就是把《弟子規》各個方面都去落實,真正做到,這種身教最後感動了居民,把小鎮的居民給感化過來了。原本小樹林裡,每天村民都在那裡打麻將、抽菸喝酒,都是這種生活的娛樂。但後來,老師們就把綠色教室的課堂搬到小樹林裡,把電視、黑板搬進去。然後在晚上的時候教大家唱歌,唱這些德音雅樂的歌曲,讓大家休閒的生活從藝術上去渲染,都是唱的德音雅樂,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內容的歌曲,很有正能量。慢慢的,在小樹林裡面也把鄉親們都感化了。看到這個場面真的是非常讓人感動。後來整個小鎮離婚率也好、犯罪率也好,全部都降下來。你看就一個《弟子規》,這麼不起眼的小冊子,它在教化人心的時候起到這樣大的作用,也是當時的這批老師們真正的把它落實、把它做到,是身教的力量。所以《禮運》篇中說:「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游於藝」,雪公在這裡解釋得非常的生動、形象。

  這一章重要點在前三,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這是它的重點,而「游於藝」是擺在最後,前面道、德、仁是根本,後面的藝(六藝)是屬於枝葉。為什麼要強調「藝」?雪公也談到,因為現在這個時候、這個時代,時局非常重視藝。道就不要說了,大家也搞不懂、也做不到,德、仁則是馬馬虎虎。講這三個字也聽不懂,也做不到,講得愈細愈不懂,在今天的社會確實讓人覺得很傷心、很難過。但是實際上這三者,道、德、仁才是根本。就像一棵大樹,道就像是樹的根,而德已經是樹枝樹皮,仁則是樹幹,藝是枝葉花果,開花結果這是藝。所以本末不能倒置,根和葉能倒過來嗎?那是倒不過來的,它是根本跟枝末的關係。

  但我們現代為什麼教育出現了問題,我們要追溯根源,從這句經文就可以找到答案,就是把本末倒過來了,本末倒置、捨本逐末。幾乎所學的都是才藝、技能,可是他學問的根本、技能的根本沒有奠定好,就是道、德、仁,德行的根本沒有做到,而是把學習技藝、才能這些技術做為根本。為什麼現在教育教不出人才,會出現問題?其實孔老夫子早就把答案寫在《論語》裡面了。

  我記得有一年聶振弢教授到香港來講學,師父上人鼓勵他多錄製一些課程,可以流傳後世,希望他老人家能講一講《五種遺規》。聶振弢教授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教育家,一生都是從事於教學的工作。他老人家也有跟我們談到所謂「錢學森之問」。這是一位科學家在臨終的時候提出的問題,幾十年來,教育為什麼培養不出民國時期的大師級人物?不要說其他的領域,光是國學、漢學方面,那個時期有章太炎先生、有黃侃,他們在弘揚文字學、聲韻學。但到現在,這個時代能不能再找出一個章太炎、黃侃?找不到了。

  「錢學森之問」,就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在近代所建立的教育體制沒有辦法培養出像民國時期的大師級人物,更不要說跟古人相比。這個問題震撼了許多人的內心,也引發了社會上廣泛而積極的討論,確實是值得我們深思。

  在教育的問題上,師父上人稟承著雪公李炳南老居士傳承的思想,極力的提倡恢復傳統的方法,用傳統的理念、傳統的方法來教學生,能夠出人才,雖然它不完全符合現代的教育體制,但是它能出人才。正好是千里馬遇到伯樂,師父提出這個思想,想不到居然在英國遇到了知音,英國威爾士大學的校長,休斯校長,聽到這個想法他很認同,在英國現有的教育體制當中,他也願意來配合,做這個實驗,用傳統的方法教學生,「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用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希望培養真正傳承漢學的優秀的人才。我們現在也看到了一些很可喜的成果。前兩天我們看到英國漢學院,也把他們平常在討論經典、討論學問這些錄音的檔案傳過來,我們聽到老師和學生針對一些問題的討論、發言,也覺得很欣慰。特別是這些學生,他們講話的時候,很有邏輯、很有層次,也很有思想。希望將來他們學有所成,積極的投入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工作,讓漢學真正的弘揚開來。

  今天學到這句《論語》的經文,感慨也是很深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雪公也是很憂心,現代人往往捨本逐末,學才藝技能而忽略了根本,把藝做為根本,這是錯誤的。沒有人把學道、學德、學仁做為根本,而是把學藝做為根本。根本產生問題,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教育出了狀況,能培養出有才藝技能的人才,但是各行各業大師級的人才出不來,這也是讓人很憂心的一個問題。

  根本壞了,天下會大亂,這是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譬如說,你栽的是蕀藜的根,這種根怎麼可能種出桃子跟杏子?古時候用鐵蕀藜做防衛,你把蕀藜種出來,它也不能吃,只能當障礙物。比喻我們現在捨本逐末,把心思、把注意力都用在培養才藝技能,就是「游於藝」這個方面,病根是出在這裡。這和從前的教育方式不同,從前講藝,他是為了利益別人,而今日學了藝之後,如果沒有道德仁前面這個德行根本,學了藝之後會怎麼樣?反而拿自己的才藝技能去害人,做出有損於國家社會的事情,這在現代也是屢見不鮮。學藝如果能改變方法,藝是好的,但是原則不能變,什麼是根、什麼是本、什麼是枝末,不能夠顛倒。

  所以藝,「游於藝」,首先要有仁,要有依於仁的基礎,依靠仁而有藝,沒有一種藝不是仁的發展延伸的,雪公解釋「游於藝」的時候特別強調這一點。包括古時候的藝術,都是含有規諫的意義存在,古時候喝酒的觚,觚它是盛二升,也就是說按規定拿著觚喝酒,只能喝兩升就要停止,如果超過兩升就是「觚不觚」,觚就起不到作用了。又譬如在爵上有兩個柱子,這個是斝,這兩個柱子叫做斝,看起來好像這斝很奇怪又很礙事,你要喝都不能乾杯,不能一飲而盡,這就叫「止飲」,喝酒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量,不能乾杯、不能全部喝完,這就是爵上兩個柱子,這個柱子叫做斝。這裡有一個圖是西周的青銅方爵,你看青銅方爵上面,就有兩個柱子,這就是斝,這是止飲的意思,喝酒的時候不能乾杯。

  再譬如周朝的時候有很多鼎,這些青銅器,在鼎上有一個圖案,這個圖案叫什麼?叫做饕餮。饕餮是堯舜時代四凶之一,饕餮牠很好吃,很喜歡吃美食。這個鼎在古時候就是盛飯、盛菜的器皿,把饕餮刻在上面,這是警戒人的意思。饕餮是好吃的一種動物,是四凶之一,把牠放在鼎的上面就是警戒人們不能貪吃。這都是屬於藝,但是這個藝都是以仁、以道德仁為基礎,都有它的用意,做出這些器皿,都是要讓人走向正道。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存心是和現代人很不相同,他考慮問題都是想得深、想得遠。

  我們就用《論語》中的這句經文做補充說明,讓大家對於禮樂射御書數、對六藝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更加正確的概念。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惟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書學』,按照我們剛剛說的六藝,「書」就不是書法的意思,而是什麼?是文學、文字學。『惟書學,人共遵』,就是文學、文字學,這是大家共同學習、遵守的。『既識字,講說文』,識字之後,接著就要學習《說文解字》,講解文字的構造以及意義。

  這句也是太炎先生把它加進去的,在原有的《三字經》版本中是沒有這句經文的。「書學」我們也不要望文生義,書學並不是說的書法,而是文學、文字學。文學、文字學是歷朝歷代的讀書人共同學習的學問。說到學習文字之學,就要「講說文」,講說文也就是要學習《說文解字》。

  大家不要覺得《說文解字》是學習文字學、學習儒家經典的人要學的,不僅是如此,應該說文字,乃至聲韻、訓詁學,是儒釋道經典的基礎。在古代的註解中可以得到證明。我們之前曾經製作過一個有聲書,《地藏經科註》,這個有聲書做了五年,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拖得這麼久?就是註解中有好多的文字、聲韻學內容,很多字直接先用《說文》、先用聲韻學的道理來解釋,如果沒有具備文字學的基礎,註解解字的部分我們就可能看不懂。所以文字、聲韻、訓詁學,對於儒釋道經典的學習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有一段時間,師父上人在提倡,希望有年輕人發心繼承這個學問,要把文字、聲韻學繼承下來。師父上人多年來一直強調扎三個根,也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為什麼還要學漢學的基礎?師父上人強調這是學術的根,也就是說扎了三個根之後,還要把學術的根,文字、聲韻、訓詁學也要掌握。師父說,如果你掌握了這個根,經典學到一定程度,就能夠再往上提升;如果不扎這個根,可能學經典學到一定程度就上不去了。所以根深才能葉茂,枝葉花果才能繁茂,這是一定的道理。

  說到《說文解字》,我們對於作者許慎,以及《說文解字》這本書,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認識到它的價值、它的重要性。許慎,字叔重。我們之前有個疑問,這個字到底是念叔重ㄓㄨㄥˋ(zhòng)還是叔重ㄔㄨㄥˊ(chóng)?以前我們學習古代文化課程,老師就有講到,古人的名跟字往往會有一定的關聯性,所以這個地方慎和重ㄓㄨㄥˋ是有關聯的。字叔重,這個叔,按照古人在家裡的排行,伯、仲、叔、季,古人兄弟之間往往會按照這樣的次序來排,所以叔是排在伯仲之後,在季之前,這是許慎的字。他是汝南召陵人,汝南召陵,就是在河南郾城這個地方,他是河南人。是東漢時期的經學家和文字學家。

  關於許慎這裡有一張圖,是「東漢許公諱慎」。這張圖畫得非常好,是英國漢學院一位同學的母親畫的。後來許慎的這幅像和段玉裁的像,也都有懸掛在英國漢學院當中。「東漢許公諱慎」。這位母親很有心,把《說文解字》的作者和《說文》四大家之一的段玉裁都畫出像。她也是在徐醒民老師的指導之下,畫了許多古聖先賢的像。

  許慎生性非常淳篤,從小就博學多才,對於經典他都非常認真的學習。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師,叫做賈逵。賈逵道德學問都非常之好,他是賈誼的九世孫,是東漢扶風平陵人,也就是現在的陝西。賈逵本身就是通達五經的經典,包括《左傳》,同時對於五家《穀梁》之說也都通達明瞭。他曾經在永平年間,跟班固等人同校祕書,那個時代,在經學上、史學上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許慎是跟著這樣的一位好老師,專攻古文經學,所以他對古文經學很有深入。

  當時人們對他讚歎說「五經無雙許叔重」,雖然同樣是學習古文的經學,但是許慎在學生當中是出類拔萃的,他對於五經深入的了解,也是舉世無雙的。所以為什麼他能編寫出《說文解字》這樣一部了不起的書,和他經學的底子非常深厚是有關係的。他的官位做到太尉、南閣祭酒。他的著作包括《五經異義》,這些書已經沒有傳世了。他所編的《說文解字》十四卷,在中國的歷史上,是第一部系統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著作,這部著作的影響非常的大。

  整部書是把中國的漢字分成五百四十個部首,《說文解字》收錄了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字,也包括「重文」,重文就是異體字,異體字有一千一百六十三字,他的說解有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說文解字》整部書分成目錄一篇和正文十四篇。

  許慎原本的書已經失傳了,但是其中大量的內容被漢朝之後其他的典籍所引用,更難得的是,後來徐鉉在雍熙三年的時候校訂出了一個版本,叫做「大徐本」,「大徐本」就流傳到現在。

  徐鉉字鼎臣,是南唐揚州廣陵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徐鉉和他的弟弟徐鍇齊名,稱為「二徐」。徐鉉精通小學和篆書、隸書,他是奉詔來校訂《說文》,並且續編《文苑英華》,他還有很多著作傳世。我們今天能看到大徐本《說文解字》,就是徐鉉在雍熙三年校訂而成的版本。後來的《說文》多數是以大徐本為藍本,《說文》四大家中最著名的段玉裁,他的註解本就是以大徐本為藍本的。在《四庫全書》中,大徐本被編入到經部。

  《說文解字》在中國是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編排的字典,在世界的歷史上,它也是成書最早的字典之一。它對漢字的編排是用部首,並且用六書的理論來解釋漢字的形、音、義,還有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而且很難得的是假如我們有圈點過《說文》跟《段注》,就能看到上古時期有許多經典的資料、文字的資料,也都是通過《說文解字》,甚至於後來的註解而保存下來的。他是用六書之說,運用六書的理論來分析漢字的形體構造,因形說義,因聲求源,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書。我們要了解上古的語音和詞彙,包括要了解先秦兩漢的古籍,《說文解字》是必不可少的。

  他在解釋字的時候,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在後面也會列出來,然後解釋這個字的本義,再來解釋它字形、字義和字音之間的關係。我們在近現代的人所編輯的字典中,也能看到有類似的做法。譬如我們常用的《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這個字典裡面會把一個字從古到今的文字形體,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等列出來。並且把字義發展的源流,以及這個字不同的意象,包括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經典出處,都會列在裡面,像這樣的工具書就非常實用。我們也常常用林尹先生所編的《中文大辭典》。

  這些工具書,我們之前在中文系學習文獻學,學習和使用工具書是專門的課程。因為學習古籍、學習漢學,工具書有它的特殊性,我們專門一門課就是學習漢學有哪些工具書可以使用、如何使用,包括現在用電腦網路的系統來查《四庫全書》等等,這是一個專門的學問。這也是我們學好漢字、文言文的基本功。

  那個時候在北京大學讀書,我們的願望就是希望把漢字、文言文學好。但在最開始的一二年,對文言文還是有點恐懼的心理,因為它畢竟不是我們從小就學到大的一種文體。但是專業的課程都是要學文字、聲韻、訓詁,包括校讎、版本、目錄等等的專業課。我們很多課程考試都是用文言文考、用文言文答,包括寫論文也是這樣。所以最初剛進學校學習,雖然是中文系古文獻專業,但是看到文言文還是有點心理壓力,總覺得看不懂,很難讀進去。

  後來,教我們古代漢語跟聲韻學的是張渭毅老師,張渭毅老師跟聶振弢老教授很熟,因為早年像陳新雄教授要到國內去講學,國內的學者都會聚集在一起。張渭毅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就是把字典背下來。唐作藩先生編了《古漢語字典》,那是我們學古漢語必備的一本書,後來也有正體字版,之前是簡體版的。張老師說這個字典從頭到尾背下來,文言文就掌握了。後來我們真的很努力的在背,每一個字,它從古到今都是什麼意思,古時候的意思、現代的意思,都把它背下來,但還是看不太懂文言文,一看文言文就有點恐懼感。

  後來是怎麼學會的?這個因緣也很巧,因為我每個假期都會到新加坡聽師父上人講經,講佛教的經典。剛好師父上人想要出版陳弘謀先生的《五種遺規》,需要校對,給它做句讀,要寫註解。那時候大家覺得我是中文系的,應該做這項工作比較容易,所以就把工作交給我來做。

  我也很認真,回到學校,因為當時北大的圖書館新館建好的時候,在一樓就有工具書閱覽室。工具書閱覽室的字典辭書是成千上萬種,非常非常多,包括師父上人所送的《乾隆大藏經》、《四庫全書》都有。當時我就在那裡找字典,把所有能找到的字典,有的是十幾本的大字典全部搬出來,就一個字一個字的查,看不懂的就查,讀不通的也查,用這種笨辦法就把《五種遺規》裡面一個字一個字,難解的生字全部把它查出來。用了好幾個月的功夫,只要白天上完課,晚上的時間都是在工具書閱覽室裡面查字典,就下了笨功夫。畢竟自己也不是資質很好,小時候雖然有讀了一點《三字經》、《弟子規》,但漢學的功底還是沒那麼深。所以勤能補拙,雖然自己資質不是很好,但是為了這項工作很認真的在查,希望把這個事情做成,也沒有想太多,就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終於把《五種遺規》裡面的生僻字、讀音、解釋全部查出來。

  那個時候雖然有電腦,但我們學生要自己擁有一台電腦還是挺奢侈的事,當時就是用笨辦法,一點點的去翻字典來查。等這項工作做完了之後,有一個意外的收穫,就是突然間文言文全都看得懂了,老師考試出的題,文言文突然變得很簡單。

  所以其實學漢字文言文,我個人的體會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訣竅,就是一些基本功,笨功夫、硬功夫扎穩了,該背的古文把它背下來,該解的字、查的音,不要怕辛苦、怕麻煩,老老實實的把它一個字一個字的查清楚。這個鈍功夫雖然看起來很笨,但是日積月累,它對於我們掌握漢字文言文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中文系在北大是分成三個專業的,一個是文學專業,一個是漢語言文學,一個是古文獻專業,我在古文獻專業。當時教漢語言文學有一位老教授,陸儉明老師,他的夫人是馬真老師。陸儉明教授夫婦兩個人也有一段經歷,跟我學文言文很類似。他們是研究漢語言,但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不允許他們繼續做研究,他們也很刻苦,就晚上偷偷的從事著漢語言的研究。當時很辛苦,一張桌子上半夜是太太用,下半夜是先生用,就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之下,他們一張一張小卡片的去抄,就積累了成千上萬的卡片。所以他們漢語言的功底,以及他們研究的底子,都是通過抄小卡片抄出來的。

  我們在求學的期間親近過一些老人家,包括陸儉明先生、唐作藩先生,唐作藩先生是編寫《古漢語字典》的老教授。因為我們《論語》有一些問題搞不清楚,它讀音的問題,徐醒民老師就教我們可以就近找學校的一些老人家、老先生來請教。九十年代,他們已經沒有在現場教學了,但對於學校的學生問問題,他們還是很熱心的來解答,當時有很多問題也都跟這些老先生求教。

  所以其實漢字文言文並不難,我們下點苦功夫,克服一下自己心理的障礙,文字、語言的隔閡是很容易突破的。更何況我們本身是中國人,從小就講中國話、看中國字、寫漢字。我們如果用心學習,不用很長的時間,當時突破瓶頸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一下子就把障礙打通了。這段經歷也讓我體會到,學習文字、聲韻、訓詁學,對於我們掌握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你下了這個功夫之後,文言文不知不覺的就掌握了、就通了。

  在英國漢學院的學生還沒去讀書的時候,剛好收到師父上人送給我們一人一套《道德叢書》,整套書那麼大,我二三天的時間就把它翻完了,就像看白話文一樣簡單。漢學院的同學當時還沒有入學,正要準備考:妳怎麼整套書幾天的時間就看完了?正是因為文言文沒有障礙,看古書就跟看白話一樣簡單。所以我們還是要下點功夫,好好的把這個基礎打好。

  關於《說文解字》,歷朝歷代有很多的學者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清朝考據學非常的興旺,義理、考據、辭章,包括經濟。清朝考據學很興盛,在研究《說文》這個領域,就有著名的「說文四大家」。四大家首先就是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有學過文字學的一定是耳熟能詳了。因為如果按照章黃學派的傳統,《說文解字》和它的註解,都要拿紅筆去點(句讀)。我們也點了很長一段時間,有的英國漢學院的學生,在入學之前整個《說文》跟《段注》都點過很多遍,基礎打得非常好。

  第一部就是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後面這幅畫像就是「清段公諱玉裁」,是他的畫像。這幅畫也畫得非常的好,非常莊嚴。第二是朱駿聲,朱駿聲有《說文通訓定聲》。再來是桂馥,桂馥是《說文解字義證》。再來是王筠,王筠有《說文句讀》。這是「說文四大家」,他們的註解是非常有價值的。

  總的來說,《說文解字》在文字學領域的貢獻,包括秦漢時期小篆、籀文,更早的時候有古文,這些古代的文字,在《說文》裡面都有收羅進來,它是著眼於本形本義,保存了文字的說解。我們要是學古代漢語,就會了解到一點,一個漢字它從古到今的字義,也是處在演變跟發展的過程。它古時候的意象,到後來會演變發展成不同的意象。究竟這個字它的本義是什麼,這是《說文》需要特別著手、了解的內容,我們學《說文》也能特別看到它的本形和本義是什麼。

  當時的人們對於漢字的說解,就在《說文》裡面保存下來。所以這部書成為了文字學的一部鉅著,一直到現在我們研究傳統的國學、漢學,都離不開《說文解字》。這是許慎和《說文解字》。在這裡太炎先生特別加上了這句《三字經》的經文,「惟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太炎先生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字學專家,文字、聲韻學。章黃學派就是從章太炎到黃侃(季剛先生),乃至後來由林尹先生(林景伊先生)把這個學問傳承下來。漢學的傳統,文字學、聲韻學的傳統,在章黃學派這個體系當中,它確實是發揚光大,並且有這些專家、學者非常用心的傳承下來。這是漢學的根本,傳統文化漢字文言文,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之前我們寫過一篇文章,有涉及到《說文解字》跟十二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個關係,在這裡我們也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因為十二德目,特別是八德,跟我們現在學習《聖學根之根》關係是比較密切的,我們也來看一看《說文解字》,乃至於段玉裁的註解當中,對於這些字都是如何來解的。

  我們先來看「孝」,孝悌忠信的孝。孝字,我們看這個圖,上面有把小篆的寫法放在投影幻燈片上面。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孝字是說:「孝,善事父母者。」就是要孝養父母,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具足這三條,可以算是善事父母之人。

  而段玉裁先生在註解中特別引用了《禮記.祭統》所說的:「孝者,畜也。」並且也有進一步的做解釋,他說:「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畜是什麼意思?順於道。我們剛剛學過「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所以孝和畜意思是相同的,這是《禮記》中的解釋,而畜的意思就是能「順於道」,順於天道、順於人道、順於宇宙之間自然的法則,「不逆於倫」,就是五倫五常的關係當中,要真正落實父慈子孝,而不能違逆,所以孝也就是強調要順於五倫的常道。

  孝字是一個會意字,它是由「老」和「子」所組成的,成為孝字。我們要是看《說文解字》的小篆就更清楚了,上面是一個老,下面是兒子的子。老指的是上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子是代表著下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之前我們學到九族,九族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九族是從高祖、曾祖一直到玄孫、曾孫九世之間的親屬關係。孝字,狹義的來看是在九族之內,但是更廣義的來看,它是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用佛法的概念來詮解,它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它超越了時間跟空間的限制。也就是說,我們和往古之前的祖先,以及和後世一代一代的子孫,都是一體不二的關係。無始無終,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所以它是一個整體,是生命的共同體,這就是孝字的含義。

  如果講到佛法的詮釋,就更為深廣了,佛法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這個概念就更加的深廣。所以這個孝字,從父子有親的父慈子孝,可以延伸到對於一切眾生的孝敬,這也就是《弟子規》說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而它的根本、起點是源自於對於父母的孝敬,然後再擴展到對於一切眾生的恭敬,這才達到了圓滿。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別看小小的漢字,它的意涵是無限深廣的。當我們能夠把孝字做圓滿,可以說儒釋道三家的教學也就達到圓滿。《根之根》在後面還會學習到《孝經》,在第五冊中有《孝經》、有《百孝詩》,在學習這些課程的時候,還可以再深入的體會和了解孝字的內涵。

  第二是「悌」,悌是在家庭中兄友弟恭,要敬愛自己的兄長,兄長要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而悌其實是可以延伸到尊師,孝親尊師,在家裡是侍奉父母,而在學校、在社會是奉事師長,尊重老師,恭敬一切的長輩。而悌字本身就是孝的延伸,因為像兄弟姐妹都是父母所生,我們友愛兄弟就是孝敬父母。《弟子規》中說:「兄弟睦,孝在中」,就是這個意思。

  在《說文》中講弟,是沒有豎心旁的弟,「弟」是「韋束之次弟也」。所以兄友弟恭,兄弟之間,你看他的長幼是有一定的次第。而段玉裁先生在註解中說:「以韋束物……束之不一則有次弟。」強調這個次第。這個弟,從它的本義就可以引申到次弟、兄弟這個弟。所以弟字就體現出長幼有序的倫理關係,也體現出了兄友弟恭的親愛精誠。這是悌。

  關於孝跟悌,在學習《弟子規》的時候,也給大家舉出了很多古往今來孝子賢孫的故事。這些故事我們也不要聽過一遍就算了,要反覆的學習、反覆的落實,體會它的精神。當年我們學習《弟子規》,特別把蔡振紳先生的《八德須知》做為德育課本。這裡面有七八百個古代的聖賢人,他們是如何落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故事都包括在蔡振紳先生所編的書裡面。如果我們了解他成書的過程,就對於古聖先賢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真的是當成珍寶。

  蔡先生在刊刻這部書的時候,正值近代中國歷史上戰亂的時期,中國面臨內憂外患,有許多國外的侵略者來攻打我們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刊刻這部書,想要把倫理道德的精神傳承下來。有一次戰爭當中,那一帶許多房屋都被炮彈夷為平地,想不到這部書的書版所在的房子完好無損的保存了下來。蔡振紳先生也非常感慨,感覺到冥冥當中好像有祖先、有天地的神明在護佑著這些寶典,不讓它失傳,不讓它受到毀壞。

  我們現在還能聽到這麼好的故事,要感激像蔡振紳先生這樣的前輩們,他們為我們付出的辛苦。所以我們聽德育故事,不要含糊籠統的講過、聽過就算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每一個故事都很有價值,值得我們一生效法學習。這是悌。

  再來是「忠」,小篆的寫法,上面是一個中,下面是一個心。中國的文字非常的形象,特別是上古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看起來又像圖、又像字,確實是美不勝收。忠就是負責盡職,我們要用真誠的心,盡心盡力的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盡到位。

  在《說文解字》中說,忠是敬的意思,恭敬的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我們學蒙學的經典,也就是培養自己的孝敬心、誠敬之心。忠就是敬的意思,「盡心曰忠」,我們要忠於自己的職守,盡心盡力的把本分做到,把工作職責做到,這就是忠。

  段玉裁先生註解說:「敬者肅也」,是肅穆恭敬的肅,「未有盡心而不敬者」。所以誠,誠敬一定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內心有真誠,外在體現出來的一定是恭敬,強調真誠恭敬之心。再來看忠字小篆的形體,心上面一個中,這就提醒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有恭敬之心。恭敬之心,「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孝、敬也是如此,不能離開我們的身心。真誠恭敬心是貫穿在我們學習聖賢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對經典要恭敬、對書本要恭敬、對教導我們經典的老師要恭敬。

  前幾天,剛好我們講的《小兒語》,孝敬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他們在學習,學習的時候,小朋友坐得很端正,衣服穿得整整齊齊,坐得端端正正的,我們很少看到大人學習讀書的時候腰挺得這麼直。負責的老師就問小朋友,說:「為什麼你們聽《小兒語》,背要挺這麼直?」結果小朋友說:「我們要恭敬聖賢、恭敬老師,這樣才能聽得懂老師所教的內容。」這些孩子有的是幼兒園、有的是小學,也就是六七歲,不到十歲,他們學習《聖學根之根》,從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體現出恭敬的態度,尊師重道、尊敬聖賢人的態度。我們想這些小朋友這樣薰陶下去,要成為小聖人、小賢人,也是指日可待的。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這裡,下節課繼續還把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在《說文》裡面的說解,繼續來跟大家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