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1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第三十六頁,我們從第五行開始看起。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常」,是維繫著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五種不變的道理。『此五常,不容紊』,這是必須要遵守,不容許混淆紊亂。「仁」是仁愛;「義」是公正合宜;「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智」則是理智,具有慎思而明辨的能力;「信」是誠信,不自欺,也不欺人。在社會上,如果每一個人都能落實仁、義、禮、智、信,就能給整個社會帶來和諧。

  首先我們來看「仁」字,仁字是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內容,如果人人都能用仁愛存心,就是一個充滿愛與和諧的社會。仁是什麼?所謂「仁者愛人」,仁這個字,左邊是人字旁,右邊是二,換句話說,我們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想到別人就想到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和他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所以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是一定的道理。

  「義」,義是講理,凡事要合宜,做任何事情都合情、合理、合法,這就是義。「義」確實比「法」要來得重要。我們學習《小兒語》、《續小兒語》也跟大家分享過,所謂「王法天理人情」,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三個方面都要顧慮到,不能只講法而不講情,也不講天理,就會產生許多的弊病。所以天理、王法、人情是一而三、三而一的關係,合乎情理法,就是義,合情、合理、合法。

  下一條是「智」,智是理智的意思,我們做任何事情要依理智行事,而不是感情用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都能用理智來處理問題,而不是用感情,不是隨順煩惱,這是智。

  「禮」呢?禮非常重要,道德、仁義、禮,如果在社會上人人都遵守禮,按照禮來規範整個社會人們的生活,社會一定是井然有序的。這是禮。禮是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人跟外界在接觸的時候,無論是對人、對事,還是對物,都一定要有節度,而不能過分;不能過分,也不能不及,所謂過猶不及,如果不及也不好,都要走在中道上,儒家說的中庸之道。禮叫禮節,它是有節度、有節制的,我們在社會上人人的生活才能有規範,才能真正的安定、和諧。

  最後是「信」,信是講信用,能夠守信。信用在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都是起的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古時候人人講求誠信,有許多交易是不需要簽合同、定合約、寫欠條之類的,因為人人都守信,所以就沒有講求外在的契約、合同等等,人人都知道欠錢要還錢,甚至於有的時候借錢的人都忘了,還債的人都還記在心上。古時候確實是人心厚道,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非常和睦、非常和諧,人和人之間都能互相幫助,有些錢財物品借出去了,沒有想到對方一定要歸還,你還也可以,不還也可以,不計較這些事情,有能力就還,沒有能力就當是幫助你。這是在民風純樸的社會,人和人之間是一種和諧融洽的關係。

  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如果能真正落實,就如同師父上人所說的,它能起到什麼樣的效用?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說,能得到身心的健康;從家庭的角度來說,可以達到幸福美滿;推而廣之,能帶來社會的安定和諧與天下的太平。從這裡就可以看到,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學習到《聖學根之根》後面的經文,還會學到《佛說十善業道經》,在古代的社會,這是人人都落實、家家都落實的內容。像五常當中的仁、義、禮、智、信,和佛家的五戒是相對應的:仁就是五戒中的不殺生,義則是不偷盜,禮是不邪淫,智是不飲酒,信則是不妄語。如果能夠把儒家的五常和佛家的五戒真正落實,能夠給整個社會帶來長治久安,這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就已經證明的,這完全是要得力於教育。所以仁義禮智信是我們在生活當中在在處處都要落實的。

  拿仁愛的仁來說,在歷史上,有許多的古聖先王都是以仁來治國、以孝來治國。像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聖人,他們都是愛民如子。君王本身就有仁愛之心、惻隱之心,甚至於不僅是對老百姓能做到愛民如子,譬如周文王施政的綱領是「哀此煢獨」,是仁愛的存心。甚至於看見動物受到傷害,他們都覺得於心不忍,像商湯,商湯施政的時候有「網開三面」的故事。

  商湯名子履,又稱為天乙。他是契佐,契佐是帝嚳的兒子,是契佐第十四代的子孫,是整個部族的接班人。後來他成為殷商的始祖,是商朝的開國君王。商湯是一位非常仁厚的國君。有一次,他看到有人在打獵,捕獵的網四面都給它安上,張網四面,並且說:希望天下四方的禽獸都進到我的網中;換句話說,只要有動物跑到網裡,真的是死路一條了,沒有活路。商湯王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覺得在打獵的過程當中,對動物都斬盡殺絕,這種做法很不可取,於是就把四面的網去掉了三面,只留下一面,並且說:「欲左則左」,你們想要往左邊跑就往左邊跑,想要從右邊跑就往右邊跑,「不用命者入吾網」。他網開三面,讓小動物還有活路,可以逃跑,而不是全都一網打盡,把四面都圍上之後,無論是大大小小的動物,進到網中,可能都沒有辦法再逃出去了。

  古聖先王在從事農業生產,以及教導人民如何打獵的過程當中,也是用一種仁愛的心。譬如在有些季節,水裡的魚或者是地上的動物,牠們在懷孕的季節,這個時候就不適合打獵、不適合捕魚。人在跟自然共處的過程當中,只取自己所需的就夠了,而不要過分的貪求,不要過分的向大自然索取,這是仁厚之心的表現。

  當時諸侯聽說了商湯的德政之後,都對他非常讚歎。說明商湯的仁德,不僅是用於對待老百姓,愛民如子,而且對於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游的動物、禽獸,都能用仁愛之心來對待牠。體現了商湯的仁政,也看出了上古的君王倡導人和自然和諧共處,而不會過分的索取、貪求。

  這個時期,因為夏桀對百姓非常殘暴,所以老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商湯為了拯救老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起來討伐殘暴的夏桀。而且他非常重視任用人才,譬如他任用賢德的宰相伊尹來輔佐他。後來伊尹沒有辜負商湯對他的期望,有計畫的幫助他統一天下,最後把殘暴的夏桀驅逐於南巢,為商朝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商湯滅了夏朝之後,國號是商,他即位之後,以仁德做為治國的思想,這對於老百姓恢復生產、安居樂業,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起的很重要的作用。因為經過了夏朝末年暴政的統治,老百姓民不聊生,他們需要有安定和諧的環境休養生息,恢復生產,過上正常的生活。所以老百姓對於商湯是非常愛戴的,在他在位的三十年當中,國家上下同心,變得非常的強大。這就是一位仁德的君王,他用仁愛的心來處理國政、對待百姓所達到的效果。

  而且商湯在執政的過程當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包括他即位的時候就出現了旱災,在七年當中五穀都沒有什麼收成。古時候是以農立國,如果老百姓沒得吃、沒得用,生活是非常艱難的。商湯看到農業生產歉收的情況,嚴重危害到老百姓的生活,在這個情況之下,他沒有把責任推卸給別人,而是舉出了六事來自我反省跟懺悔,為什麼五穀沒有收成?都是我君王的過失,君王做得不好。他反省自己:「政治上是不是雜亂而沒有節度?臣民是不是有失自己的職責?宮室當中是不是很崇尚奢華?或者是否聽用婦人女子之言,讓她弄權亂政?天下賄賂的風氣是不是還在盛行?毀善害能的人是否昌盛?如果有這些過失,都是因為我成湯沒有德行,領導無方,才會導致這個後果,希望上天降罪給我,而不要連累我們的老百姓。」商湯懺悔之後,連續多年的旱災最後得到了緩解,天降下了大雨,綿延數千里,旱災的問題最終得到徹底的解決。

  同樣,商湯所任用的宰相伊尹,他在輔佐商湯用仁愛治國的過程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位非常賢德的宰相。從小就聰明而好學,他在莘國之野耕種,但是對於古時候的古聖先王、三皇五帝等等,他們施政的道理非常深入的去研究和學習;而且他精通烹調的技術,也懂得如何來治國。伊尹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既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廚師,而且還是許多貴族子弟的師僕,所以非常有名。後來商湯多次備了厚禮請這位賢德的人,希望他能輔佐自己治理天下。

  他在輔佐商湯的過程當中,也常常用「以鼎調羹」、「調和五味」之道來勸勉君王。因為他是很高明的廚師,會用跟烹調、烹飪有關的道理來比喻如何治理天下。在他的輔佐之下,商湯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後來商湯過世之後,他的孫子太甲不肖,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宮軟禁了三年,直到太甲改過自新之後,才又重新把他接回了亳。伊尹宰相事奉了商湯一直到太甲、沃丁總共五代君王,五十多年的時間,他的輔佐、他的施政,為整個商朝的強盛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後來他活到一百歲。他過世之後,沃丁是用天子之禮來安葬他的,安葬在河南商丘這一帶,來表彰他偉大的貢獻。

  我們看到一個朝代,要成就用仁政來治國的理念,以仁政愛民的思想,要成就這一點,和君王、臣子能夠密切的配合是很有關係的。

  在《孟子》當中曾經講過一句話:「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堆高一定要憑著本來就突起的丘陵,而要掘深就一定要憑著本來就低陷的川澤,這就是因地制宜的做法。「為政不因先王之法,可謂智乎?」治理政事,如果不依據古代聖王之道,這能算得上是明智嗎?聖王之道,我們看到商湯這位賢德的宰相伊尹,他從年輕的時候就仰慕古聖先王之道,古聖先王治民之道就是以仁愛、以仁政來對待天下的老百姓,因此他效法了古聖先王,用仁義禮智信來治理國家。孟子說:「惟仁者宜在高位」,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居於高位,如果是一位有仁愛之心的君王在這個位置上,是天下老百姓的福報;「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如果沒有仁德的人,他又居住在很高的位置之上,他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就會把禍害傳播到民眾的身上。

  因此,仁義禮智信確實是古今不變的真理,無論是在修身、齊家,還是在君王治國平天下的過程當中,仁義禮智信的原則都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就是《三字經》在這裡所強調,「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五常之道是不能紊亂的,一旦人們不遵守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的道理來行事,在個人和家庭來說,就會產生家庭的不和諧;在社會國家來說,也會帶來社會國家的不安定。所以「此五常,不容紊」,這是古今不變的道理。

  仁義禮智信五常我們就補充到此地,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從社會當中的士農工商、仁義禮智信,一直談到大自然的萬事萬物,我們看到整個《三字經》確實是包羅萬象,它所闡釋的內容是很深廣的。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大地所生長的生物,它的種類是很繁多的。像草木,草木是屬於植物,它就遍及了陸地和水上。

  下句經文是:

  【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談到動物就有蟲、魚、鳥、獸,這些動物有的是天上飛的,有的是地上走的,還有的是水裡游的。也就是說有的可以在天空當中自由的飛翔,有的是在陸地上行走的動物,還有的水族是生活在水裡。

  這句經文是章太炎先生增補進來的,談到草木之屬,也就是植物是遍及山陬海隅。這些植物遍及天涯海角,走到哪裡都能看到不同形態的植物在生長,這是草木之類。而鳥獸蟲魚牠有伏潛飛走之別,有天上飛的、地上走的,也有水裡游的。讓我們看到宇宙大自然之間的萬事萬物,確實是豐富多彩,多元並存的。這些動物跟植物,也有它們各自的姿態、各自的秉性,跟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也是人類的好朋友。

  在這裡給大家放了一些照片在PPT上面,這些花是來自英國蘭彼得春天的花朵。因為春天到來,我們在歐洲看到的樹木花草,和亞洲的景觀是有很大差別的。像這些花就是英國漢學院所在地蘭彼得,在春天開放的花朵,王教授依次給這些花寫詩。譬如花格貝母,這是原本產在英國的百合,而且這種花已經是屬於瀕危的植物了,非常的稀有。王教授寫詩:「貝母花繁綻晚春」,它是在晚春的時節開放的,「紫紅絕品出英倫」,這種已經瀕臨滅絕的珍稀植物是生長在英國土地上的。「懸鐘倒掛柔姿態,曖曖含光歎望塵」,這種花在陽光之下的姿態非常的美麗,和平常所見的百合樣子是很不相同的。

  再來看下面還有一個黃水仙花,這也是在英國蘭彼得的水仙。「難裝辛蒜色金黃」,它和我們平常看到的水仙花顏色不太一樣,平常的水仙花都是白色的居多,而這是黃色的,「喇叭懸莖向暖陽」,向著溫暖的太陽。「歐陸潛形誰得見,春來揭響不尋常。」這首詩可能也是王教授在這裡隱喻,英國漢學院有很多同學,就在蘭彼得這個非常安靜的小鎮裡面讀書,在那裡默默的學習和延續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等到將來同學們都學有所成,就可以像這個花一樣,綻放他們不同尋常的姿態。雖然王教授是在寫花,但是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是對於漢學院的老師和學生的鼓勵。

  下面的這棵是櫻花樹,這櫻花樹,前幾天也有看到,不僅是在英國,在法國巴黎,櫻花也開得非常的美,這個季節正是櫻花開放的季節。而在歐洲所看到的花,它的風采、它的神采,和在亞洲所見到的還是相當的不一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的植物和動物。「櫻姿俊逸見英豪,聳立黌宮伴我曹」,黌宮就是學校的意思,這棵櫻花樹是長在英國漢學院學校的旁邊,伴隨著我們每天在那裡認真的讀書和求學。「刺骨風寒知節勁,攀牆影耀識天高」,形容這棵櫻花樹它的氣節、它的氣質,所謂「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經歷了冬天的寒冷,終於迎來了明媚的春天。這也是鼓勵漢學院的師生要吃苦耐勞,效法學習大自然花草樹木的品德,認真努力的繼續在這個地方好好的用功讀書。

  下面這張圖,櫻花開放非常的美麗,年年歲歲櫻花都在春天的時候綻放它的容顏,讓大家在春天的季節裡,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充滿了希望。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以及大自然給我們生命的激勵,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所以有時間、有機會我們都要去親近自然。大自然間的花草樹木,包括一切的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如果能夠用正確的方式跟大自然和睦的相處、和睦的共存,地球就會到處都看到一派生機,看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詩當中可以形容樹木花草的優點,以及它堅韌不拔的品格,同樣在詩裡面也可以來形容動物。我們在詩歌裡面常常會看到很多的動物、植物的意象。譬如在我小時候,有一次我們在東北外出,有一位長輩他看到我們年紀很小,就主動教我們背唐詩。我記得當時才九歲,當他一句一句的教我們背的時候,馬上就把這首唐詩背下來了,所以印象特別深。這是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在這首「絕句」裡面就有寫到動物,這是天上飛的,兩個黃鸝,還有一行白鷺。

  從這首詩裡面,也可以體會到杜甫歡喜的心境,經過了安史之亂的動亂之後,在唐朝名將郭子儀等人的帶領下,最後終於把動亂平定下來。後來杜甫就回到了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非常的好,因為社會安定下來了,人民百姓不至於再流離失所,他的內心是很歡喜的。他看到外面的自然景觀,就映現出這種愉快的心情,他能夠看到黃鶯在翠綠的柳枝當中啼鳴,也看到白鷺飛翔在蔚藍的天空。他從自己成都草堂的屋子裡面遙望西嶺,就看到西嶺的山巔上面覆蓋著皚皚的白雪,在門前還停泊著來自東吳萬里之外的船隻。他描寫了他所見到的動物,還有所見到的自然景觀,映襯出喜上心頭、愉悅歡喜的心情。

  我們在古人和今人的詩歌當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動物和植物的詩句,也對應著《三字經》的這句經文,「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這是大自然的客觀景象,但是當人們看到花草樹木和動物,以及美麗的風景,結合當事人的心情,就可以託情寓物,在這些動物、植物,還有自然景觀所描寫的詩句裡面,折射出寫詩人的一種心情、期待,或者一種更深的人生哲理和內涵。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當中非常燦爛、耀眼的部分,中國詩歌的文化,日後在學《笠翁對韻》的時候,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詩文。

  在《論語》的「陽貨」篇當中,孔老夫子就曾經談到詩歌的問題,當時是講《詩經》。孔老夫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句話是夫子的教誨,記載在《論語.陽貨》篇當中。雪公老人在講解這段經文的時候談到:有人曾經說這章與「何莫學乎詩」是同章,不必如此「無事生非」。雪公老人並不同意這種看法,但是老人家非常的幽默,他講了一則笑話來表明他的觀點。這個笑話之前我們在跟師父上人還有周虎林教授在一起用餐,也曾經跟長輩分享和報告過,雪公老人有時候所引的笑話很有深意,也非常的幽默風趣。

  古人有一個笑話,在《三國演義》當中,周瑜曾經說過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有人就看不懂,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於是就從字面上望文生義說「既生瑜」就表示周瑜的母親姓既,既生了周瑜;「何生亮」,諸葛亮的母親姓何,生了諸葛亮。這完全是望文生義,曲解了文意。張飛的母親姓什麼?張飛的母親姓無,所以是「無事生非」。這是一個笑話,顯然雪公老人不同意以上的觀點。有人認為這一章和「何莫學乎詩」是同章,認為不必無事生非,並不是這樣,古時候傳下來的經典,這些經文都有它的道理存在。

  孔老夫子在這裡談到「小子何莫學夫詩」,「小子」是老師稱學生。為什麼要學詩?因為「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這是之前孔老夫子教導過兒子孔鯉的話。「不學詩,無以言」,要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說了,就更不用提寫文章,拿起筆來就不知道文章從什麼地方開始寫起。雪公老人他老人家在當年所開的功課當中,「詩」是必修的課程。

  孔老夫子曾經說過:「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悉以為?」要能誦詩三百,《詩經》的內容不是那麼簡單的,後面我們看到,「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經》的內容非常重要,「不學詩,無以言」。因為「誦詩聞國政」,雪公老人強調,在國際上說話與在家裡是不同的,在家裡說話稍微隨便一點沒關係,它影響不大,到國際上說話就不行,《詩》很重要。

  這一點我們深有體會,特別是這些年有機會在教科文組織,隨同師父上人跟大使、嘉賓們見面(各個國家的),說話還有禮節都很重要。所謂外交無小事,在外交上如果話說得不謹慎,事情做得失禮,影響的層面是很大的,所以說話很重要。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是作者通過這種形式來表達他的思想,說出這些言語,可以轉移風俗而不得罪人,所謂「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聽者通過詩,「聞者足戒」,他可以改過,這是非常重要的主旨。

  詩沒有了之後,孔老夫子作《春秋》,《春秋》是從詩中脫胎而來的,《春秋》本身也是「寓褒貶,別善惡」。但是它的意義還是深藏在其中,有些話沒有明確的說出來,需要自己去體悟。當然看得出來的人也不多,因為《春秋》微言大義,是把義寓在其中,而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則需要看的人、讀的人再去體會。

  學《春秋》,《左傳》當中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有人就懷疑,為什麼都是在罵鄭莊公?在京劇當中就有《孝感天》,專說公叔段的好。《春秋》裡面的微言大義它是寓在其中的。「鄭伯克段於鄢」,更重要的是在裡面看到潁考叔是通過他的孝心跟孝行來感化鄭莊公。

  雪公老人談到學詩,詩確實是意在言外的,「意在此而言在彼」,指桑樹罵槐樹,話說得很委婉。就如同在許多外交場合,這些外交辭令,有的時候你可能只是聽到它表面的一層意思,但是它內在的內容是什麼,常常是意在言外。這是「詩可以興」。

  「可以觀」,觀是觀光,懂詩法,看人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來。譬如季札,我們學過「季札掛劍」,他還有個故事是「季札觀樂」,他聽音樂,對於整個國家的興衰,就可以看出來,它有興衰的現象顯露出來。所以聽到音樂,高明的人馬上就有警覺,有衰的現象顯露,說明國家施政的舉措就需要做調整。有的人聽到在民間流傳某種音樂,當這個音樂出現,人們聽到之後,經過了一段時間,社會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很早的時候在音樂當中就體現出來了,真正高明的人能夠聽得出來。

  再來,「可以群」,群是指人群的社會,一個國家和一個家庭,他們合不合群。像雪公談到,「今日家庭是六親不和」。雪公那個年代、那個時代,還是人心比較淳厚的時代,社會都算是比較安定,要到現在這個時代可能就更嚴重了。家庭如果六親不和,我們想一家不和、一室不和,而要國家和,有沒有可能?確實是很難做到的。你看一個地區,如果它的離婚率特別高,這個社會、這個地區一定是不安定的。為什麼?當離婚率高,隨之而來的就是犯罪率也會提高。

  家庭是社會、國家的細胞,如果家庭出了問題,社會必然不安定。家不和而能為社會辦事,更沒有這個道理了。為什麼古人這個次第講得這麼清楚,一定是先修身齊家,而後才能治國平天下。所以夫婦這一倫是「倫始福原」,它是倫常的開始,家庭能夠和睦、增加福報,它的根源都是在夫婦這一倫,這一倫非常的重要。雪公在這裡談到,懂詩彼此才知心情,就能和睦,所以詩「可以群」。

  再來,「可以怨」。人在社會當中,要社會上的人都不怨天不尤人,是比較少見的,特別是小怨而構成大怨,大怨則構成了深仇大恨,怨結可以說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在社會上如何存在?所以學詩可以怨,譬如對在上、對朋友,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把怨發出來。而詩跟樂是有直接的關係,詩當中有大雅、小雅,雅是正的意思;還有變雅,變了正,怨就是屬於變雅。這是在詩當中有不同的類型存在。雪公老人曾經寫過《題猴戲圖》:「麟臺雲閣意如何,犬背猴冠弄劍戈;不是村翁能造物,時機只在數聲鑼。」這就是屬於變雅。因此雪公老人提倡要學詩,可以省察自己,而且是字字不會錯過。

  接下來「邇之事父,遠之事君」,「邇之事父」是在近處的家中,能夠侍奉父母。譬如像二十四孝當中有「閔損蘆衣」,閔子騫當時勸他父親的這句話多麼感人,這一句話挽救了一個家庭,他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這就是「邇之事父」,在近處的家中能侍奉父母,用純孝之心感動了自己的父親,從而挽回了家庭的幸福。

  「遠之事君」,到社會上才能事君。君王有的時候任意的殺人,他的施政非常殘暴,旁邊的臣子就要出來勸諫。在這樣的朝廷當中做大臣,真的是很為難,你說勸也不行,不勸也不行,勸了,君王可能不接受,反而會給大臣招惹了殺身之禍;不勸,如果任憑君王這樣下去,老百姓就要遭殃,確實是不容易。我們之前有分享過殷紂王的例子,最後這些忠臣,像箕子、微子,就離開了商紂王。因為知道在君王面前,你勸他不要進行殘暴的統治,但是他當時迷在其中,根本聽不進去;不勸,眼看著社會就亂下去,怎麼辦?確實是很難。無論是在家庭當中侍奉父母,還是到朝廷當中事奉君王,詩都有它的作用。

  接著說:「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詩裡面就有動物學、植物學,這是屬於科學的部分。我們通過詩來認識大自然的萬事萬物,增廣自己的見聞、增廣各方面的修養。這是「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我們在《三字經》裡面看到太炎先生所增補的這句經文:「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我們對於自己所生活的地球大自然環境,也要有一定的認識,這是開闊視野,增廣見聞,對於拓寬心量、提升品德修養,都是很有幫助的。

  在求學的時代,學校也很鼓勵我們要在藝術、人文、自然科學方面,提高自己的興趣,提高修養,所以鼓勵我們選修一些藝術類的學分。我們就選修了「中國美術史」,看中國從古到今的古畫,老師都會很認真的給我們講解這幅畫的作者、歷史、意涵。當時也選修了一門課程是跟植物學、動物學有關的,都是一些生物學家、老教授來給我們上課,課程內容都很精彩。

  我們要認識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老師還帶我們到一些地方,有很多古生物的地層,去挖海洋生物的化石,包括到北京的周口店去考察古時候人類社會的遺址。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老教授也都特別有仁愛之心。後來有一位教《弟子規》的老師就跟我們講,他說,因為這些老人家每天都是跟植物、動物接觸,他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當中,就體現出了他仁愛的心,特別容易把仁愛心生發出來。這是動物學、植物學,我們也要具備這樣的常識。

  雪公老人特別強調,像農業、商業都可以專,唯有文學不可以專,這之前雪公講解其他經文也有談到。為什麼?因為自古中國人都是文以載道,文不能只是純文學,這裡面要有道。文本身要承擔著教化社會大眾的作用,不是單純的只是寫文章而已。包括許多藝術的形式,戲劇、京劇等等,劇本寫出來,都有道在其中,都有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在其中,而不是純粹的文學或者純粹的戲劇。

  像我們看京劇,很多好的京劇裡面都是在宣揚倫理道德,甚至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等。譬如《楊門女將》、《楊家將》、《將相和》,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還有像《鎖麟囊》。《鎖麟囊》,我們之前在英國漢學院,師父上人有談到,他年輕的時候曾經看過《鎖麟囊》這齣京劇,印象非常深。後來我們找出來,陪著師父上人,在英國漢學院和老師、學生們一起看。這個劇目裡面,它就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的真相體現出來。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學、各種藝術形式都是要載道的,要有思無邪的原則來進行創作。雪公談到任何學問都要學文,譬如像《滕王閣序」》,裡面包括天文、地理、國家的事情,都講得入情入理,很值得我們學習。

  在詩當中,孔老夫子在「陽貨」篇談到詩,詩可以興、觀、群、怨,包括事父、事君,還有識別鳥獸草木之名,這都是詩本身所承載的內涵。我們學過這首《關雎》之詩,《詩經.關雎》是周朝的人讚頌文王和他的夫人太姒的詩。我們之前學過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這是三代賢德的后妃,她們輔佐君王,所培養出來的都是明君聖主。

  《關雎》之詩,是描述文王和他的夫人太姒,但在這裡,特別闡釋了夫婦這一倫的重要性。雪公談到夫婦是「倫始福原」,倫常之始,一個家庭是不是能夠和睦相處,家道是不是興旺,萬德萬福的源頭都是從夫婦這一倫開始奠定基礎的。

  戴震先生在《詩經補注》當中,就強調,《關雎》之詩特別談到夫婦倫常的重要性。它雖然表面上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說的是一種水鳥,可是它其實是通過詩、通過關雎,讓人們了解夫婦這一倫,這是五倫關係非常重要的一倫,讓人們了解倫常之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雎鳩是南方的一種水鳥,這種鳥牠有一個特性,就是雌雄有固定的配偶。有很多動物也都有美好的品德,包括牠們擇偶,一生只選擇一個伴侶。在這裡就用「雎鳩」這種水鳥,來比喻君子和淑女之間的德行,如同關雎的雌雄有別,非常的和諧。這是在夫婦這一倫,這一倫一擺正了,他可以成為世人的模範、榜樣。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具有關雎的美德,這樣的女子既幽靜嫻雅,而且又貞潔而專一,她是君子的好伴侶。後面的意思就更深了:「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是生長在湖泊當中的一種水生植物,它很嫩的部分可以食用,是用來祭祀祖先的供品。具備關雎之美德的女子,她採摘荇菜,祖先非常歡喜接受她的供養。一位有德行的女子,她就能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能夠侍奉祖先、相夫教子。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後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這樣具有德行的、美好的、貞潔的女子,是君子很好的伴侶。「琴瑟」,後面會學到「八音」,琴跟瑟是樂器。琴可以防止人的邪思,導正人心,具有這樣的效用。這些樂器,包括定的八音、十二律,都是古聖先王請賢德的人制定起來的。人們通過音樂,跟上天進行心靈的交流與溝通,而且能傳達古聖先王的教化之德。音樂具有導正人心的作用,樂器也是如此,瑟能啟發人的心性美德。所以君子是用和諧美好的琴瑟之音,與他的配偶共享。

  《關雎》之詩,不要看它表面上只是講水鳥、水草,它表面上是在形容自然的一種動物、植物,可是實際上它內在的含義,都是古聖先賢在教化眾生的時候,賦予它很多深刻的內涵。當然詩本身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如此,我們通過後人的註解,可以解讀到詩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確實是非常深廣的。

  植物跟動物這個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這是說到六穀,包括稻米、小米、豆類、麥子、黃米,還有高粱。六穀就是六種穀物,是提供人類所食用的主食。中國地大物博,之前我們學地理的經文有講到,中國是在北半球,在世界的東方,它所處的地區包括了熱帶、亞熱帶、溫帶,確實是地大物博,而且它整個氣候、風俗民情在各地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食物的方面,每個地區的主食也各不相同。民以食為天,這個地方所講到的是人類所食用的六種穀物,是人類食用的主食。

  先來看『稻粱菽,麥黍稷』,「稻」是指的水稻;「粱」是指小米,又叫粟。「菽」是指大豆,除了大豆之外,菽也泛指一切的豆類,凡是屬於豆類的都稱為菽。「麥」是現在的麥子,古時候麥子就稱麥。「黍」,是一種黏穀子,又叫做黃米。「稷」在古時候的記載,說法就很多,每種說法都有所不同,有的說法是說稷是小米,而有的是說稷是麥子。清代王念孫,是一位很有名的訓詁學家,他在《廣雅疏證》裡面進行了考證,他認為「稷」應當作高粱來解。段玉裁先生在《說文解字注》當中,他同意王念孫的說法,認為「稷」是高粱。

  『此六穀,人所食』,就是稻、粱、菽、麥、黍、稷,這六穀都是天生以養民的,是提供給人類食用的主食。後面有把幾種主食的圖片放在PPT當中,稻米、小米、豆類、麥子、黃米、高粱,這是我們所食用的主食。而這個主食,現代社會大家都比較重視養生,在食用主食的過程當中,也比較注重要保存它的營養。像之前我們吃稻米,吃白米,都比較喜歡吃精細的白米,但是現在有許多人就提倡要吃糙米,在大米表面上比較有營養的部分不要磨掉,吃糙米。像小米也是,小米非常養人,特別是在北方都有吃小米粥的習慣,這也是屬於六榖當中的一種。

  豆類有很多種:紅豆、大豆、黃豆、綠豆、黑豆等等,這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再來,麥子,麥子磨成麵,做成麵粉,麵粉可以做很多麵食,特別北方人很愛吃麵食。所以在北方,譬如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吃東西跟南方很不相同,在北方是以主食為主,不像在南方要吃那麼多的菜,北方是吃主食比較多,特別是麵食。現在人也很注重,像麵也不要做得太精細,變成純白的白麵,也重視要做有機麵,有機麵就是麥子本身還保留很多很有營養的成分。

  像我們在歐洲的時候,歐洲的麵粉特別好,就像中國的東北、山東的麵粉一樣,很有能量。我們買有機麵粉也很便宜,如果自己會做麵食,一袋麵粉就可以做出麵條,還可以包水餃,還可以煎餅、烙餅。這是在國外生活,要靠自己去做飯的時候,會做麵食就很方便。做一鍋麵片湯,我們在國外生活,自己煮飯,也是很簡單,這一頓飯就可以吃飽,也不用做滿桌的菜,主食確實是很養人。

  下面還有黃米跟高粱,現代人比較注重養生,這些主食以前覺得是粗糧,現在都變成注重養生的人很喜歡的食品。像黃米,我們在南方可能見得少,在我小時候去東北,還會看到很多人用黃米做黃米糕,特別的好吃,北方的糧食都是很有能量。我們有幾張圖在這裡。

  因緣生老師談到,老百姓一般都熟知一個成語,五穀豐登」。五穀豐登我們在貼對聯的時候,同時還會看到「六畜興旺」,六畜興旺跟五穀豐登正好可以對成一個聯。後面會學到六畜。這個對聯就把整個六榖跟六畜都包括在裡面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這是普通老百姓、尋常人家的一個非常實在的願望,在過年的時候會貼這樣的對聯。

  鄭康成在《周禮註》中說五穀,五穀包括麻、黍、稷、麥、豆。《孟子.滕文公上》說:「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中國自古以來重視農業的生產,所謂民以食為天,如果這一年當中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家基本的糧食儲備足夠了,老百姓的生活也都安定了。所以農業生產是很重要的,古時候上至君王,下至地方各級的政府,非常重視農業生產。君王都有先農壇的設施,每年在這個地方,天子都要親自耕田做示範,並且鼓勵天下從事農業生產的老百姓,要認真努力的從事於農事的活動,這樣我們國家的糧食所需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這是《孟子》說的「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東漢經學家趙歧註解當中說:「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他所說不同,但其實還是大同小異的,鄭康成說的五穀是麻、黍、稷、麥、豆;而趙歧註的是說稻、黍、稷、麥、菽,其實菽就是豆,菽是豆類的簡稱,所以是大同小異的說法。

  我們對於六榖、對於五榖要有所了解,不然做為讀書人,一出去了一看這個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基本的糧食作物都搞不清楚,真出去要鬧笑話的。這是基本的常識。

  關於這些食物,六榖也好、五穀也好,自古以來有許多非常動人的故事,也都和糧食有關係。我們先來說小米,「稻粱菽,麥黍稷」,粱是指小米的意思。大家都聽過「黃粱夢」,黃粱夢是說,有一個盧生,他在邯鄲的旅店當中遇到了道士呂翁,盧生很感嘆自己一生窮困,呂翁就拿出了一個青瓷枕,讓盧生枕在上面睡覺,這個時候店家主人正在蒸黃粱。盧生睡一覺的過程當中,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就做了這麼一個夢。可是醒過來的時候,主人家蒸的黃粱(小米)還沒有蒸熟。黃粱夢是一個比喻,比喻一個人一生所享的榮華富貴,就如同夢幻一樣,是非常短暫,也是非常虛幻的,在這裡比喻欲望的落空。

  在《醒世恆言》當中,也有講到呂洞賓的故事,他遇到鍾離,黃粱夢跟這段典故有關。

  這個黃粱夢是講在邯鄲,邯鄲是在河北,在河北這個地方有一個盧生,他到了邯鄲,就住在一家旅店當中。他來到旅店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叫呂翁。他和道士在聊天的時候,盧生覺得自己的一生實在是太坎坷了,又窮困又潦倒,他不禁就跟道士訴苦,說我怎麼樣才能擺脫困境?他一生都非常的嚮往榮華富貴的生活。呂翁聽到盧生跟他訴完苦之後(我們可以看出,這是道士通過一個特殊的方法來點化他、教化他),於是他從袋子裡面就拿出了一個枕頭,交給盧生,就跟他說:「你就拿這個枕頭來睡,只要你睡上這個枕頭,你所夢想的榮華富貴都能實現。」

  盧生非常期待改變自己窮困潦倒的命運,於是他就聽從了道士的建議,把這個枕頭帶回去。這個時候旅店的主人在廚房裡面蒸黃粱,黃粱就是小米。盧生拿了這個枕頭,他因為走在路上,一路上都很辛苦、很疲勞,所以靠著枕頭躺下去,一下子就睡著了。

  在睡夢當中,他夢到自己娶了一個姓崔的女子,這個女子長得很美麗,而且家裡是家財萬貫,是個富貴人家。他娶了太太之後,生活就不用憂愁、煩惱錢財的問題,所以他每天都可以認真的讀書。不久他到京城裡面去趕考,就考中了進士。不但考中進士,而且做官做到了節度使。後來因為他大破戎虜有功勞,他就做到了宰相。做了十年的宰相,因為年紀大了,年老體衰,所以才辭去了官職。

  而他的太太,這個年輕而又貌美的太太給他生了五個兒子,五個兒子個個也都培養成材,考取功名,並且在朝廷裡面擔任官職。他的孫子有十幾個人也都很出色,每個人都很有成就。後來他們這個家族,包括和他聯姻的家族就成了名門望族,他們所結交聯姻的家族都是非常顯赫的家庭。就這樣,他在榮華富貴當中度過了一生幸福美滿的生活,一直活到了八十多歲才過世。

  可是畢竟這還是黃粱一夢,好夢不長,後來他就被嘈雜的聲音給吵醒了,回到了現實社會當中。他在夢中所經歷的這些榮華富貴,一切的一切全都消失不見了。他做完這個夢醒來的時候,店主人家所蒸的黃粱米都還沒有蒸熟。

  這就是像剛才所說的,所謂黃粱夢的由來,它是比喻一個人一生即使是過著富貴榮華的生活,也像夢幻泡影一樣,非常短暫而虛幻,很快就會落空。所以人生在世,既然知道富貴榮華都是轉眼一場空,何必為了名聞利養在這裡斤斤計較,孜孜不倦的去追求?

  這個道士一看到盧生醒過來,他就用這場夢的啟示來勸誨他。盧生在夢中享受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最後發現原來只是一場夢,一切都是虛幻的,這個時候他對於人生就有了進一步的體悟,就拋下了他過去世俗的見解,於是決定跟著呂翁一起去學道、一起去修行。這就是黃粱夢的故事。

  它在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包括《枕中記》,一直到後來在戲劇裡面也有這樣的劇本。再來就是在「三言二拍」裡面,《醒世恆言》當中,也有講到黃粱夢,不過那個黃粱夢是另外一個不同的故事,但是意義都是相同的。這是黃粱,跟今天所學的糧食作物有關係的一個故事,一枕黃粱。

  下面再來說「麥黍稷」,「麥」是磨成了粉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麵粉,用麵粉可以製作很多的麵食,中國人最熟悉的就是餃子,中國人逢年過節的時候都要吃水餃,吃餃子。可是餃子到底是從什麼地方而來?這也是有一個故事,跟河南這個地方有關。

  我們之前學長江、黃河,黃河確實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一帶的文化,它的淵源、歷史是非常久遠的,這和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息息相關的。餃子也是跟河南有關,如果我們有接觸過河南人,或者去過河南,也會發現河南的麵食特別的有名,也特別好吃。中國整個北方地區,麵食都算是重要的主食,只有到南方才是以大米,以米飯為主,這是南北飲食的習慣有所不同。

  餃子的由來也是有一個故事,在河南的南陽有一位很有名的醫生,叫做張仲景。張仲景的醫術很高明,他所經手的各種疑難雜症,到他的手裡,經過張仲景的治療,他都可以把病人給治好。所以在歷史上張仲景還有一個尊稱叫做「醫聖」,這是人們對他的尊稱。

  本來張仲景是在長沙這個地方做官的,等到他告老還鄉的時候,因為他是河南人,他就回到了老家,回到河南。這是告老還鄉,回來的時候正好是北方很嚴寒的冬天。要是有在北方生活過的人,知道北方很冷,有時候零下十幾度,許多南方人都適應不了這種酷寒的環境。他走到白河岸邊的時候,看到河全都結成了冰。有許許多多的父老鄉親,即使是在冬天,他們也要出來工作,在河邊來來往往的,都是為了生計在那裡辛苦的奔波。他看到這些父老鄉親穿的衣服都很單薄,而且個個都面黃肌瘦,在這麼寒冷的地區,河會結冰,一定是零下的溫度,在這種嚴寒的天氣當中,許多老百姓的耳朵都凍壞了。

  張仲景是一個高明的醫生,一看到老百姓在冬天這種情況,他覺得很不忍心。等到他回家的時候,有好多好多的病人都來找他治病,都是許多官宦人家、富貴人家找他來開方子治病。可是張仲景還是想著在冰天雪地裡面需要在戶外工作的老百姓,這些父老鄉親們,他非常惦記他們。於是到了冬至的這天,他把自己的工作交給學生,就到南陽東關搭了一個醫棚,然後就給窮人們準備很多藥,並且治療他們的凍傷,冬天確實特別寒冷。

  他給他們治凍傷的藥,名字叫「祛寒嬌耳湯」,張仲景發明了一種食物,把很多的餡做好之後包在了麵皮裡面,包起來之後就變成現在吃的餃子的樣子。每一個窮苦人家來跟他乞藥祛寒,他就每個人給他一大碗湯,然後湯裡面就放了兩顆餃子,餃子裡面的餡是可以幫助大家祛寒的。吃了這個祛寒的嬌耳湯之後,老百姓全身都暖洋洋的,而且他的耳朵都開始熱起來,他們身上因為凍傷而產生的毛病也都好了。所以張仲景就從冬至給大家煮「祛寒嬌耳湯」,一直煮到大年三十,把這些父老鄉親們的凍傷還有耳朵的傷全都給治好了。

  張仲景「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就在民間流傳。老百姓非常感恩他治病救人的恩德,每到冬至的這一天人們就開始包餃子,學張仲景的方法。嬌耳又可以稱為餃兒,就是現在吃的餃子。在傳說當中,如果冬至的時候吃餃子,耳朵就不會凍傷。這是北方的節俗,南方一般是吃湯圓。

  這就是「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跟六榖有關的兩個小故事,在這裡跟大家做分享。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