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三字經》第一冊的第三十四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這句經文教導我們,為人最為重要的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就像《弟子規》當中「入則孝」,以及經文「首孝弟,次謹信」,首要的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次見聞』,「次」是其次,才是增廣見聞、學習知識。『知某數,識某文』,明白數字的運用,以及變化的原理。「識某文」,「文」是指古聖先賢之文,我們要研讀古聖先賢的文章來修養自己。

  這句《三字經》的經文,「首孝弟,次見聞」,在這個地方特別的強調,我們在學習聖賢教育的過程當中,求學要注重次第。就如同《大學》經文所說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什麼是本?什麼是末?何為終?何為始?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最緊要的,是我們德行的基礎,排在首位,所以孝悌是最要緊的,其次才是一個人的才能、見識,他的學識。換句話說,如果他不能做到孝親尊師、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即使他再有才能、再有才幹、再有學問,他沒有德的基礎,他的學問、才幹,都是沒有根柢的;換句話說,那就不是真實的學問。所以德行是擺在前面,學問則是在它的後面。

  「知某數,識某文」,「數」是指算學之類。童子入私塾求學,他要學習灑掃應對,還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數」就是算學。識某文,「文」則是指的文字、文章。數跟文,在這個地方泛指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知某數,識某文」是指要學習六藝。因此,孝悌的德行是擺在首位,而六藝的學習是擺在其次。在《論語.學而》篇當中有一句經文,有子曰:「君子務本」,這是什麼本?這個本很重要,「本立而道生」,道也是從本所生發出來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點出孝悌是仁的根本,仁則是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思想。孔門之學是志於道、依與仁、遊於藝,而孝悌是行仁的開端。所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也可以用孔門所說的志於道、依與仁、遊於藝來詮釋它的次第。

  在《論語點睛》當中說:「為仁正是作人。」一個人,如果他沒有仁愛之心,沒有仁,當然仁在孔子的教學當中,所含括的內容是非常深廣的,但總而言之,不仁之人是不可為人。他會作亂,是因為他有犯上的習氣跟毛病造成的。為什麼他會犯上?其實犯上是果,我們要推究它的根源,犯上的根源是因為沒有孝悌的基礎。如果一個人從小在家,就非常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將來他在社會上絕對不會做出犯上作亂的事。因為他了解到,一旦自己的德行有了虧失,就對不起父母,也對不起老祖宗。

  《論語點睛》說的話就比較重,一個人如果不肯做衣冠禽獸,他一定會落實孝悌的根本。人立足於天地之間,後面要學到「三才者,天地人」,人這麼尊貴,他貴在哪裡?貴在人具有的品德,也就是以孝悌為根本,把仁義禮智信真正的落實。孝悌是仁義禮智的根本,因為孝親尊師這種孝德、孝敬,是一個人性德當中本來就具足的,就是《三字經》開篇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當中具足萬德萬能。而萬德萬能的根本就在孝字,孝敬、孝悌,這是本具的良知良能。本具的良知良能,我們可以理解為是自性性德自然的流露,這是萬事萬物的本源。因為在人的自性當中,它可以流露出萬德、萬能、萬福,它具足一切的圓滿。從這個地方,就可以體會到「首孝弟」的重要性。

  在《孝經》的開端,孔老夫子曾經問曾子。曾子是一個大孝子,在儒家學說當中,他也是一位學得非常有成就的賢德之人。孔老夫子問他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他應該也是知道夫子所說的先王的至德要道究竟是什麼,但是身為學生,他有一種很謙虛的態度。「尊長前,勿見能」,縱使自己知道,但是也覺得所知很有限,所以還是要請老師來開解。他說:「參不敏,何足以知之?」於是孔老夫子就講出了重點,「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個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包括孔老夫子所施行的教化,他所推廣的仁,也是以孝為根源、以孝為核心的。所以這個地方特別教導我們,一個人能夠從孝悌、孝親尊師這個地方下手,自自然然就能體悟和證悟聖人所傳揚的大道。這就是「首孝弟」。

  清代的學者宮南莊曾經說過(這段話是記載在《醒世要言》當中),他說「子弟莫愁愚鈍,家傳自有良方」,要是覺得孩子本身的資質不是特別好,這都沒有關係,在傳統的家規、家訓當中,就有培養子弟、幫他奠定德行的良方,是什麼?「先教孝悌後文章」,也就是《三字經》所說的「首孝弟,次見聞」,然後才是「知某數,識某文」。懂得這個次第,最後的結果是「步步青雲直上」。就好像我們在走路的過程當中選對了方向,你再努力的往前走,一定能達到目標;如果在開頭,方向就有了偏差、有了錯誤,你再怎麼努力的往前走,也是愈走愈遠。

  下面從反面的角度來講,「舉動百般粗率,言語一味輕狂。」假如沒有在教育兒女的時候幫他立好德行的根本,孩子的德行有了偏差,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和聖教相違背。「誰家伶俐好兒郎,可惜毫無福相。」現代人都喜歡孩子聰明伶俐,有的孩子天生資質又很好,喜歡耍小聰明,父母、老師都覺得這個孩子很討人喜歡,又聰明、又伶俐,殊不知這是在培養他的過程當中,次第產生了偏差。「可惜毫無福相」,這樣的孩子,並不具備福德的根基;換句話說,沒有福報。為什麼?因為次第產生了偏差。他很聰明伶俐,重視他才能的培養、他後天學識的養成,但是並沒有把先天應該具有的德行的基礎扎好,所以培養出來的孩子雖然聰明,可惜沒有福報。像孝親尊師、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都是子弟培福的根本。從落實德行的科目,孝悌忠信當中,子弟才能培植厚福。身為孩子的家長,他其實不用擔心,我的孩子天生就比較笨,根性比較愚鈍,其實不需要這樣擔心,在這裡就提出有好的方法可以幫助他成材,那就是先教他孝悌之道。落實孝悌之道,並不在於他資質是愚鈍,還是聰明伶俐,不是從這方面論,而是在家庭教育當中,先讓他把孝悌的根基扎好,然後再學習文章跟學問。如果是這樣,他一定會前途無量的,無論是求學、考取功名,或者他沒有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他只是在某一些方面有專長,這樣他也能成材。因此「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在孔老夫子教學的過程當中,孔門四科也是把德行擺在前面,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就是這裡說的「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符合孔門四科的次第;包括女子四德:德、言、容、功,也是把德擺在第一位。《左傳》的次第,所謂「三不朽」,也是先立德,其次立功,最後才是立言,次第也不能顛倒。這是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把次第擺正了、擺順了,他的道德學問就能傳之久遠。

  有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在孔老夫子的教學當中,這麼樣的重視德行,但是德行本身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有什麼樣的功用?孔老夫子說「德不孤,必有鄰。」一位德行高尚的人,一定會得到許多人的擁護。就像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一生並沒有那麼平順,周遊列國的過程當中經歷了許多的挫折,但是孔老夫子重視教學,最後在晚年,開始進行典籍的整理,並且專心致志的從事教學的工作。時光經歷了一二千年之後,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乃至於有許多的外國人,對於孔孟學說都是非常認真的學習,對孔老夫子無比的尊敬,這是「德不孤,必有鄰」。我們不要在乎,在當世他可能歷經艱難險阻,他的施政理想又不為當時的君王所重用,好像一生都挺不得志的。但是夫子教化之功,確實功在千秋。因為教育是百年大計,而夫子把真正止於至善的教化,通過他的著書立說,以及通過他所培養的學生,讓他的教化一代一代的傳下來。所以「德不孤,必有鄰」,歷朝歷代太多的古聖先賢,他們一生的事蹟風範都是證明了這一點,縱使在當世沒有找到知音,但是後世也會有一些想要傳承道德學問的人,真正認真的學習。

  《中庸》說:「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我們不要覺得光顧著培養德行,好像眼前很吃虧,到處都要禮讓、忍讓、謙讓,什麼事情都要做好的表率,看起來好像挺辛苦、挺吃虧的,其實不是這樣。《中庸》裡面所講的,有德的人一定會得到人們的擁護,有德的人一定會有他的用武之地,即使是凡夫俗子不認得他,但是將來一旦他遇到因緣成熟,遇到有賞識他、重用他的人,必然能使他的道德學問利益天下的蒼生。所以不要覺得他有德行,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好像處處吃虧、處處碰壁,我們要看他的後福還在後面。

  有德的人必得其祿,他的財富會充足。他的財富充足,也並不是說他家財萬貫,一個有德行的人知足常樂,能夠做到這一點,他的財用也不缺。更何況,有德行的人他能得到充足的財富,這也是情理之中的。為什麼?因為他明理,知道財富是從什麼地方修來的,知道它的下手之處,種善因一定得善果。再來,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有德行的人一定會得到美名、一定會得到長壽。因緣生老師特別強調,這裡所說的壽並不是說他活到一百歲、一百多歲的長壽,而是指死而不亡。雖然他生命在世間短短幾十年是有限的,可是他的德行、學問,一代一代都被後人所尊敬、被後人效法學習,可以說他慧命的延續是傳之久遠的。假如他沒有具備德行的基礎,即使他掌握了一些才能、學問,有了一些學識,他也不會有真正的福報。福德福德,大家千萬要記住,一個人的福從哪兒來的?福不是從學識、才幹來的,而是什麼?福是從德來的。所以福跟德,中國人造的詞都是很有講究的,福跟德排在一起,福德。這讓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福報要從哪裡來?是從德來。我們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綱領當中看到,所謂十二德目,一個人如果能把十二德目在他生命的歷程當中努力的落實,他的福報的根基就奠定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都是萬德萬福的根源,我們一定要重視它。

  在《論語.學而》篇,孔老夫子也曾經講過一句話,成為了之前所學習的《弟子規》,整部蒙學典籍的綱要;換句話說,《弟子規》就是從孔老夫子所說的這句話而來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一段《論語》的經文,可以用來很好的詮釋現在所學習的《三字經》這段經文,「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讓我們把為學的次第搞清楚。

  「弟子入則孝」,雪公老人談到,弟子就是晚輩的意思,入是在家。在家中誰是最讓人尊敬的、地位最高的?就是家裡的父母、家裡的祖父母。在家中,孝字是擺在第一位的,是最為重要的。孝字,它的理、它的事深廣無邊,不是三言兩語所能概括盡的。一部《孝經》,歷朝歷代多少人做註解,連皇帝都不例外。孝字落實了,國家就可以用孝來治國平天下,可見孝字的道理是無盡的深廣。將來我們學習到《聖學根之根》當中的《孝經》,就可以再深入的學習孝字深廣無盡的內涵。雪公特別強調,凡是父母的事要勞力去做。那我們體會,特別是有些事情,一定要為人子女親力親為,不要覺得有些事情可以委託給別人去做,其實盡孝是為人子女要親自動手,才能真正的體會和落實孝字的真義。我們之前學過「庭堅滌穢」,黃庭堅官位做到那麼高,他回到家裡,母親的便器,比較污穢的、比較髒的工作他還要自己親自做,沒有委託給旁邊的傭人。這就是表法,為人子女,很多事情要親力親為。包括我們奉事師長也是如此,做為學生,我們每天給老師端茶端水端飯,給老師泡腳洗腳,陪著老師散步,在這個過程當中,點點滴滴看到老師他老人家的身教,也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孝親尊師,一定要親力親為,這是這麼多年來我們學習孝道一個很深的體會。

  生活當中的事情也是要供養。這麼多年,我們特別感恩師父上人的慈悲教導,從二O一三年一直到二O一九年,參加了許許多多的萬姓先祖祭祖大典,在這個過程當中就培養了孝親尊師的觀念,深深的把這個根扎在心裡。通過祭祖,我們就體會到師父上人所說的,連千萬年前的老祖宗我們都念念不忘,對於眼前的父母和老師,哪有不盡孝的道理!雪公談到生活的事要供養。這幾年我們也形成了一個觀念,身上有多少的錢財物品,首先會想到父母和老師。有好的用品、好的書籍,甚至於手上有一些錢財,第一個念頭都是覺得可以用來做孝親尊師的事,其他有餘力再去幫助同學、幫助其他的人,就形成了這樣的慣性、習慣。總是覺得只要是孝親尊師,我花再多的錢、做再多的事情都是不為過的,盡心盡力的滿足父母和老師的任何要求,我覺得這是這幾年參加祭祖大典之後給自己帶來的一個很大的轉變。

  雪公特別強調,外在要用勞力侍奉父母、供養父母,這是外在的孝敬,而內在對父母孝順必須有敬;也就是說恭敬心很重要,否則的話,同樣的拿錢財物品來供養父母,如果內心沒有真誠的孝敬之心,說難聽一點,跟有的人在家裡養寵物,也是把寵物一日三餐、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那有什麼差別?所以差別在孝敬的敬。內在的誠敬之心,這是騙不了人的,它是從內而外流露出來的。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孝敬父母,「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仁的第一步。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仁」字,其實就是從孝敬、孝悌而來。這是在家裡必須要孝。而「出則弟」,出則悌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雪公同樣引用《禮記》。《禮記》這段話,周虎林教授陪師父上人用餐的過程當中,常常給我們舉《禮記》的這段話,「年長以倍則父事之」,長輩的年齡超過我的歲數,超過成倍的,譬如我是四十歲,這位長輩已經八十歲了,我們奉事他、對待他就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年長十歲則兄事之」,長輩比我大十歲,我就把他當成是自己的兄長一樣侍奉他。「對兄弟必須悌」,對兄弟需要做到友愛,悌就是友愛,也就是當成自己同氣連枝的手足兄弟一樣,我們對待手足是如何,那麼對待兄弟也要如此。推而廣之,不僅是自己的親兄弟,在外面我們遇到了和兄弟的年齡相彷彿的長輩,也是要做到孝悌,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孝其實也把悌包括在內了。後面是「謹而信」,謹而信就是謹慎、守信。雪公談到我們推動仁德,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業,「為忠信,如車能行」,就像一輛車一樣,有汽油才能推動它,謹而信,忠信,就是推動著這輛車前進的汽油。「汎愛眾,而親仁」,我們已經在《弟子規》當中學到這句經文。

  以上的這幾條是我們做人非常重要的條件,如果沒有做到就沒有辦法稱之為人。除了這五條之外,還有餘時,「行有餘力」,後面才是「則以學文」,這個次第、先後,講得非常清楚。譬如父母有事情,為人子女首先要把為父母辦的事情排在優先,做完了之後再來辦自己的事情。「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在前五條基本條件做好了之後,有餘時才必須學文。這就是《三字經》經文當中說的「知某數,識某文」,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才要進一步的學習。因此這裡把次第講述得非常清楚,從「首孝弟」一直到「識某文」,就如同《論語》經文裡面說的「弟子入則孝」,一直到後面「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相同的。

  我們很慶幸有機會遇到像《弟子規》、《三字經》童蒙養正的典籍,讓我們在求學的過程當中,對於學習的本末、先後的次序有所了解;否則,可能我們的人生會帶來很多的痛苦跟遺憾。為什麼?我們看到特別在現代社會,這個現況非常的明顯,有許多的孩子學歷非常高,但是所做出來的事情卻讓父母非常的傷心難過。譬如我們以前在求學的階段看到,我們在學校裡面,同學都是高材生,都是每一個省分裡的高考狀元,特別優秀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學歷非常高,可是有時候做出忤逆父母的事情,他卻感覺不到自己做錯了。有的學生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因為跟同學之間的摩擦、衝突,最後導致自己的身心都受到很大的傷害,最痛苦的就是他的父母。因此,教育把次第搞清楚、搞明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則教育主次顛倒了、次第搞錯的話,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可能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培養人才,但是培養出來的卻是有才無德的人才,這在現代社會是非常常見的。

  林則徐先生有一則「十無益」的格言,也談到了這個問題。林則徐,我們對他非常熟悉,之前在福州上扎根班,最後結束的時候,特別到林則徐先生的紀念館,在福州非常有名的三坊七巷,在這裡出過許多林氏家族的名人。特別是在近代歷史上,有許許多多林姓的名人都是出自三坊七巷,其中就包括林則徐,他是福建人。我們看到他一生,對於儒釋道的道德學問非常認真努力在學習,而且他在做官的過程當中,也把聖賢學問用在他施政的舉措當中。譬如在一些地方任官,他就經常做水利的工程,讓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免除水災、旱災這些自然災害的影響。他後期被流放到新疆,在那個地方還念念不忘為老百姓做了好多的好事。他最有名的就是虎門銷煙,在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林則徐奉朝廷之命禁止鴉片的販賣。當時因為在禁鴉片的過程當中,他所做的措施都非常有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保護了許多老百姓的身心健康。而在後來,鴉片戰爭發生之前,林則徐看到了整個國家上上下下,當一個社會比較動亂的時候,教育是受到很大影響的,正常的教學很難進行,包括在後期,師父上人也常常講起,在抗戰的時候,學生都要到處逃亡,非常的辛苦。而且把中國整個傳統,大家庭的機制整個徹底的破壞了。當時林則徐,在近代,看到了在外強侵略中國的過程當中,中國人的社會風氣也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所以在一八三九年他巡視澳門之後,就在前山寫下了「十無益」的格言。其中前幾條跟現在所學的這段《三字經》的經文是很有關聯的,前面說到「存心不善,風水無益」。有許多人總是想要找一個好的風水來蓋房子,給祖先找風水寶地安葬。但是如果家庭的子孫、家庭的成員沒有很重視對於子弟的教育,心存不善,做出許多不仁不義的事情,即使有再好的風水,風水也會發生轉變的。這是「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第二是「不孝父母,奉神無益」。這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也呼應了《三字經》所說的「首孝弟,次見聞」。「百善孝為先」,如果對父母不孝,即使再去拜神,求神保佑,神也是愛莫能助,也保佑不了你,因為神是正直無私的。其實天地鬼神也是根據一個人的善惡功過來降福或者降災,天地鬼神的保佑也是沒有辦法擺脫因果的定律。如果他在家裡不孝順父母、奉師師長,在神明面前磕再多的頭,祈求保佑,也是得不到益處的。

  第三條是「兄弟不和,交友無益」,這就是「首孝弟」的「弟」字。一個家庭,父母就好比一棵大樹的根,兄弟就是枝葉、花果。只有家庭當中彼此之間和睦相處,所謂「家和萬事興」,這個家才能繁盛、興旺。反之,如果兄弟之間不能和睦相處,換句話說,你在外面結交的朋友,朋友的關係再好,也是靠不住的,為什麼?因為本末倒置。你在家跟兄弟都反目成仇,在外面能夠跟朋友建立多麼深厚的誠信?這種朋友之間的關係是靠不住的。所以五倫關係其實也是相互關聯,一而五,五而一。譬如我們在家裡不孝順父母、不友愛兄弟,到外面對長官很恭敬,對朋友也很重義氣,這都是要打問號的。因為他是先有根本,然後才有枝葉花果的,如果本末倒置,一定會有一些利益、利害的關係在其中,他才會這麼做,不是真誠的。

  第四是「行止不端,讀書無益」。我們在書本當中所學到的道理,也都要落實在生活當中,否則光是讀書而不去落實,這也是沒有益處的。

  「作事乖張,聰明無益。」我們剛剛談到,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所說的話,他就講出了德行的次第,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有次第的。如果為人處事不講求情理,做事情偏執、乖張,即使他再聰明,也是沒有益處的。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一個人在求學的過程當中,他學的是什麼學問?無非就是孝悌忠信這些學問。聖賢人教人都是要謙虛的,所謂「滿招損,謙受益」,如果我們學了很多的學問,最後卻導致一個人非常傲慢,目中無人,甚至連父母、老師都瞧不起,這種情況之下,學問學得再好,也是沒有益處的。

  「時運不濟,妄求無益。」當一個人時運不濟的時候,我們要明瞭因果的道理,當我們沒有辦法把這種理念真正落實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古人的心境,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時節因緣就是如此,我沒有辦法發揮我的道德、學問、才能,這個時候就不要去妄求,好好的再修養自己。

  第八是「妄取人財,布施無益」,我們如果還會貪求、妄取一些不義之財,即使又做了一些行善、布施的好事,那也是沒有益處的。就像以前在學習前面的課程有談到,有一個官員,當了欽差大臣去賑災,但是他卻貪污了當時賑災的款項,到了後來,他雖然家庭非常富有,也經常行善積德布施,但是最終還是到地獄去受刑了。這是「妄取人財,布施無益」。所以因果的道理是一碼歸一碼,功是功,過是過,你想要把後來所做的善事掩蓋先前的過失,這在因果的道理上是不成立的。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跟惡都是各有各的果報,就像這個官員,他因為貪污了賑災的款項,餓死了很多災民,後來他即使又去修廟、又去捨錢,但是善惡是沒有辦法相抵消的。

  「不惜元氣,醫藥無益」,一個人不能保護他的精氣神,再去求醫生給他進行治療,一方面這邊在治,那邊又在耗損他的元氣,確實是沒有益處的。

  「淫惡肆欲,陰騭無益」,他一方面在放縱自己的習氣跟欲望,一方面他又在積德累功。一個人往往是要先斷惡,才容易修得了善,才容易保得住他的福;如果我們不斷的在修善,但是以前的惡還是不能停止住、降伏住,就好像杯子一樣,它有洞,你不斷的往裡面加水,它從這邊又漏出來了,是同樣的道理。

  這就是林則徐先生的「十無益」,跟我們現在學的「首孝弟,次見聞」經文特別有關聯的就是前面這幾句:「不孝父母,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所以「首孝弟,次見聞」強調了一個次第,「次」就是其次,「見聞」就是知識、學術,強調德行在先,學問在後,之後才是學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所以一個人有了德,再去培養能,德跟能都具足,他就能更好的去辦事,更好的為老百姓服務。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這句經文主要是講十進位,是數學的數字,從開始到無窮盡這樣累積的過程。我們看這個「一」,一是數字的開始,十個一加在一起就是十;十個十加在一起,十乘十就是一百;十個百加在一起,十乘一百就是一千;十個千加在一起,十乘以一千,就是一萬。我們依照這樣的次第,不斷的累積上來,是可以達到無窮無盡的。這是說十進位。

  關於數學的概念,在清朝的時候也有註解,清儒王相註解當中說:「萬物之數起於一」。這個「一」,它既是一個數學的概念,也是一個哲學的概念。當然這裡教童蒙,是教導十進位的數字。「一」如果衍生到哲學的觀念,以及儒釋道教育的觀念,一就可以有很深廣的解釋。這裡單純從數學的角度來講,一就是做為數字的開端,十是數之終,百則是十之盈。「十累而盈,滿十則為百;百累而盈,滿十則為千;千累而盈,滿十則為萬也。」從這樣的推算過程,就是從一開始,『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這個數是可以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把「一」從數字的概念再往深來引,其中的哲理就是無窮無盡的。老子的《道德經》談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按照老子的經文來詮解,「道生一」這個「一」,哲學的意涵就非常的深廣。

  我們從儒釋道的角度上來看,我們在這個時代詮釋佛法,可以把它理解是高等的科學。為什麼?佛經,佛陀在幾千年前所說的話,可以在這個時代用非常高深的科學研究來做證明,這是非常奇妙的,從這裡就可以體會到宇宙本身的奧祕。在佛法裡面特別強調「一切法從心想生」,念力的能量是非常非常大的,而且是不可思議的。在佛教的宇宙觀當中,物質的環境是從念力變現出來的,稱之為宇宙的奧祕,這種宇宙的奧祕,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在他的教言,佛陀的教育當中已經呈現出來了。讓許多科學家也感到非常的驚訝,三千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在世間應化,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講得這麼清楚,這讓許多科學家也不得不佩服。佛經當中強調「相由心生」,相可以理解成為物質的現象,物質的現象是從哪裡生的?它是從心想生,從心生出來的。由此可知,念力的能量確實是非常不可思議。「色由心生」,在佛經當中也常常用色代表物質。相由心生、色由心生,這裡的相和色都是指物質現象,它們都是從心生出來的。佛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把整個宇宙的奧祕點出來了。後面再論述現代科學家的證明,就可以體會到佛陀的教育確實是非常的高明,言簡意賅,一句話就點出了宇宙的奧祕、宇宙的真相。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是色變現出來的,它並不是真的,它是從心想生。

  在最近的幾十年來,特別是量子物理學家,他們的科學研究成果確實是很引人注目的。量子力學,是專門在研究物質的現象,通過物質的現象探究宇宙的本質。我們看到愛因斯坦的老師,德國的普朗克博士,他就是一位量子物理學家,他一生當中都是從事於研究物質,通過他的研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奧祕。這也是在科學當中一個非常驚人的成就,因為最開始,在八十年前,科學家在研究物質的時候,只發現了原子,所以當時的科學家就認為原子應該就是物質最小的單位。量子物理學當中所研究的量子,在佛經裡面都有談到,我們經常聽到「微塵」,包括「極微之微」,這都是佛經的名詞,像兔毛塵、牛毛塵,這都是佛在經典當中探討過的問題。現在科學家非常重視,這是屬於微觀物理學的研究。

  早期科學家還認為物質最小的單位應該是原子,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就不斷的發現原來原子還可以分裂。以前我們在中學學習物理學就學到了這些常識,原子有原子核,它有中子、有電子,再把它打破就發現了基本粒子,基本粒子能不能再打破?現代科學家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的在微觀物理學的領域有了新的發現,最後發現還有夸克,夸克也有許多種。然後繼續不斷的把這些小的物質打破,就想要發掘到底物質的基本單位是什麼?結果真正找到最小的,稱之為「微中子」。微中子小到什麼程度?按照科學家的研究,就是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它的體積就等於一個電子;也就是說,原子當中的一個電子,把它分成一百億個,其中的一個是微中子,這應該是在物質現象當中最小的。再把它打破,物質就沒有了,發現是什麼?發現這是念頭波動的現象。從這裡就肯定了一樁事情,物質是念頭波動所產生的幻相。現代科學證明物質是從念頭而產生,也證明了佛經所說的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通過現代的科學研究,可以證明佛經當中所講的事實真相。

  現在科學發現了念頭,念頭是從哪裡來?它也是沒有原因的,是突然發生,立刻消失。這個現象在《楞嚴經》當中,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科學家發現這個現象之後,他就認為人具備一種本能,只是現代人把這種本能失去了。在我們的本能當中,對於整個宇宙的奧祕是本來都知道的。這也就是在《三字經》學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性」指的是我們自性的性德,自性的性德具備萬德萬能,它是真正通曉宇宙人生的真相,對於整個宇宙的奧祕本來就是清楚明白的。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是現在迷失了自性變成眾生,就像《三字經》所說的「性相近,習相遠」,他習性做主,而不是本性做主,所以才變成眾生。為什麼會迷?按照佛經的說法,就是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佛經裡面稱之為「無明煩惱」,這是最初的極其微細的波動,這一動就產生了這些現象。「真心離念」,「真心」也就是性本善當中說的「性」,自性的性德。在真心當中是沒有念頭的,它是不動,動的是妄心,不動的是真心。佛經的說法跟道家解釋宇宙可以說是暗合道妙,說的都是相同的。道家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八卦當中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雖然是道家的學說,可是用它來跟佛經一參照,就發現跟佛所說的非常接近。所以儒釋道的聖賢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夠達到這個境界、說出這個話、如此洞徹和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都是聖賢佛菩薩的境界才能達到。

  所以我們今天學「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如果只是從數學十進位的角度上來看,它是強調從一開始,到十是終了,十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十個千是萬,這是數學的概念。如果我們把數學當中最基本的數字一,從儒釋道的教學當中,這種高等哲學、高等科學的角度來看,一所含的內涵就深廣無盡了。所以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當我們還是童蒙時期的階段,學《三字經》只學到了一些常識性的概念,但是如果將來我們有機緣深入到儒釋道的聖賢教育,發現從這些基本概念當中還能衍生出這麼深廣的學問,才知道人一生真的是要追求智慧的提升、靈性的提升,尋求人生最高的享受,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樣的人生是非常有意義的。將來我們還有機會在《聖學根之根》的課程裡面學到佛經的根本,學到《十善業道經》、學到《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個過程我們還可以繼續再學習和探討宇宙的真相。

  這句經文就學到這裡,請接著看下面這句: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古人認為,構成生命的現象與生命的意義有三個基本的要素,就是天、地、人。「天」是什麼?天是萬物賴以生存的空間。譬如我們在夜晚當中,茫茫的天宇裡面,能夠看到什麼現象?看到星辰在運轉,所以天這裡面包括了日月星辰的運轉。特別是我們如果有機會到北半球和南半球去看看夜晚的星空,就會覺得宇宙真的是浩瀚無盡。我曾經見過最美的星空,一個是在雲南的雞足山,因為海拔都是二三千米的高度,空氣非常的清新,夜晚看到星空,彷彿星星都可以摘下來;再來我見過最美的星空是在澳洲圖文巴,這個星空跟北半球看起來就完全不同,這是南半球所看到的星空,也是浩瀚無盡。在夜幕降臨的時候,仰望南半球的星空,感受到宇宙的蒼茫和浩渺。所以人真的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機會到處去看看、去走走、去學習,增廣自己很多的見識。這裡說的「天」就包括了日月星辰的運轉不息,以及四季的更替不亂,還有晝夜寒暑依序變化,這是「天」。「地」是什麼?我們常常說大地母親,這個概念聽起來非常的溫暖、非常的祥和。「地」是指的萬物藉以生長的山川大地,這裡面有各種的物產、資用。所以大地真的像母親一樣,在大地母親的懷抱當中,萬物都生生不息。而「人」是什麼?『三才者,天地人』,人則是萬物之靈,所以要順應天地之德來化育萬物。

  這是「三才者,天地人」,這句經文聽起來很容易,但是真正要深入理解,也是要費一番功夫。因為古人對於天地人這個概念,也含藏了許多深廣的哲學內涵在其中,不能把它簡單的理解為天就是天空,地就是大地,人就是人類,這是表面上的意思。天地人到底有什麼內涵?天地人到底蘊含什麼德行?這裡面也有很深的學問。我們先來看「三才者,天地人」,這個「三」,在《說文》裡面,「三」這個字的形體,三個橫線是並排的,三這個字在《說文》裡面解釋就是天地人之道。段玉裁先生的註解引用了陳煥所說的話:《說文》裡面「從三數」,「數」是易數的意思。「三兼陰陽之數言。」等一下我們會跟大家分享「立天之道兮曰陰與陽」。「一下曰道立於一。」老子曾經說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剛剛就這個問題,跟大家簡單探討了宇宙的緣起、宇宙的奧祕。「二下曰地之數。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所以「三」字,一二三的三,我們不要認為它只是一個數字。

  為什麼要學文字學?以前師父上人特別交代我們要好好的學習文字、聲韻、訓詁,有的人不太理解,覺得大家都學習經典這麼多年,突然間又要學習文字學,感覺很深奧;特別是沒有接觸過的人,對他來說,學習起來就很有深度。但師父上人特別指導我們,他說扎根除了扎儒釋道三個根,也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之外,還要扎漢學的根,就是文字、聲韻、訓詁學。為什麼要扎這個根?扎了這個根,特別是對於要傳承儒釋道聖賢教育的人才來說,道德和學問的根本都很重要。所以師父上人特別強調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師父說,如果你扎了三個根,再扎好文字、聲韻、訓詁學的根,將來你在學習經教的時候,根扎得深,就能夠再不斷的往上提升;如果根不扎,你學習經教,可能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沒有辦法再往上提升了。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根要深,枝葉花果才能繁茂。因為古聖先賢,都是通達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你看孔子、老子能夠講出這麼精妙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這都不是普通人,包括倉頡造字、許慎作《說文》。古人為什麼把一個字能夠透徹明瞭的詮釋到這種深度?那都是在道德學問上非常了不起的聖哲之人,他們留給我們後世子孫的寶貴財富。

  我們不要看《說文》好像很深,我有時候會跟大家舉一個例子,英國漢學院有兩個學生,她們是從小在澳洲長大的。這兩個學生因為小時候的母語基本上是英文,她們比較擅於表達,所以姐妹兩個人平常聊天都是用英文在聊天,我們剛見面的時候,普通話都說不清楚。後來師父上人非常慈悲,就讓勝妙法師和開吉專門給兩位同學上了一門課,勝妙法師教她們《論語》,開吉教她們認識漢字,從ㄅㄆㄇㄈ注音符號開始學起。當然學得很開心,就是中國字卡,當時是師父上人親自從字典裡面選出來的字,每個注音符號都有一個代表字,它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怎麼讀,這些在字卡裡面都有,我們有時候還會引用古時候的詩文來跟她們解釋這個字的意思,她們學得很開心。後來她們去了英國漢學院學習,去之前,也比較系統的學習了文字、聲韻、訓詁學這些基礎的課程。姐妹倆從原本連普通話都講不清楚,到後來能夠讀《說文解字》、讀段玉裁的註解,真的是讓我們特別的驚訝,而且她後來複講《說文解字》還講得非常的好。所以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貴的智慧、寶貴的典籍,都是自性的流露。我們身為中國人,血脈裡面就流淌著祖先所留下來的血脈,中國人在學習自己的學問,其實是很容易學的,千萬不要畏難,覺得漢學的道理好像很高深,什麼子曰、詩云,什麼天地人,看起來怎麼這麼難?不要有畏難的情緒。要學進去了,真的是其樂無窮。包括我平常在備課,像這個三,還有天地人,我就覺得這個字應該有很深的含義,怕解不好,所以就特別查了《說文解字》。在備課的時候備得特別法喜充滿,有的時候到晚上十點、十一點都忘了時間。白天還覺得很累,到晚上靜下心來學習,經常都是一下子就學過了點,逼著自己要上床睡覺,學得非常的歡喜。

  關於「三才」,雪公老人特別講到,中國人講三才,可以用「天道敏時,地道敏樹,人道敏政」來解釋,這個後面我們也會跟大家分享。「天道敏時」,這是天。「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天之道,四時陰晴一點都不會錯,這從《禮記.月令》就可以知道,如果天時要是反常,這就壞了。像二十四節氣,這也是我們要掌握的基本常識。之前跟大家講過,章太炎先生,朱鏡宙老居士曾經回憶過,章太炎先生在日本的時候,很久沒有跟女兒見面,後來他的小女兒章㠭(朱鏡宙的夫人、章太炎先生的女兒章㠭),她去見父親的時候,到日本,父親跟她一見面,不是讓她背經典,而是讓她背二十四節氣。因為婦人主中饋,對二十四節氣也要了解一些。中國是農業大國,以農為本,所以務農的人要了解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裡面有很多禮俗、很多節俗,也非常有趣,我們要了解。所以天道敏時,天時反常的話,地球母親就會生病,這是天時反常。「地道敏樹」,大地像母親一樣,它能生長萬物,包容萬物。「人道敏政」,人為天地之心,張載夫子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人做為天地人三才之一,人是天地之心。人要成三才之一,雪公談到,必得要學仁。仁是仁愛的仁,仁愛的仁字也是孔老夫子教學的核心。

  再來看這個「天」,我們在PPT上把《說文》當中天地人的寫法,這個寫法是小篆,都有標出來。天在《說文》裡面解釋是「顛也。至高無上」,這是天。這個顛,「人之頂」,這是段玉裁先生的註解,有高的意思;「始者、女之初也」,有初的意思,「以為凡起之稱」。而這個天,譬如在三綱五常當中,臣之於君,君是天;子對於父,父是天;妻之於夫,夫是天。日後在《三字經》裡面也會學到,「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無論是君也好、父也好、夫也好,他們對於臣、對於子、對於妻來說就是天,包括我們常常聽到老百姓說的「民以食為天」。所以天,《說文》對它的解釋是至高無上的意思,「是其大無有二」。

  古人對於天都非常的敬畏。以前我們常常和同學,在北京,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天壇。我們在天壇參觀旅遊,當時是住在北京,所以不用像遊客這樣趕路,可以跟同學慢慢的一座一座的殿宇去觀賞、遊覽、學習。特別是在天壇四下無人的時候,早晨或者晚上,在這個環境裡面去感受天的寬廣、博大,它的深遠,那一幕印在心裡是非常難忘的。為什麼古人敬畏天地?像我們在學習《群書治要》,看到《禮記》當中就有講到,古人相信出現日食就是表示男子之德有虧,君王就要代表天下的男子去祭拜,舉行祭禮來表示懺悔;而月亮發生月食,就表示國家女德有虧,皇后就要代表天下的女子舉行祭禮,進行懺悔。所以古人確實是非常敬畏天地。有機會我們可以去參觀天壇、月壇,在北京還有地壇,這是古人在祭拜天地的設施,這些殿宇都是特別肅穆莊嚴。在天壇看到整個建築全部都是圓形的,這是天圓;而在地壇,都是方形的,這是地方,天圓地方。

  再來看看「地」字,地字在《說文》裡面解釋是「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元氣初分,元就是始的意思,這是段玉裁的註解。當中也引了人文始祖黃帝和岐伯的一段對話,岐伯就有談到:「大氣舉之也,按地之重濁而包舉乎輕清之氣中,是以不墜」。這裡把天跟地,按照陰陽的特性,在元氣初分、在宇宙開天闢地的時候,輕清上揚則為天;重濁,它是往下沉的,這是地,這是用陰陽來詮釋天跟地。

  「人」在《說文》裡面的解釋是:「天地之性最貴者也」。人,是萬物之靈長,在天地之間,人類這樣的一個群體,他是最為尊貴的。〈禮運〉當中說:「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這都是段玉裁在註解當中引用的;又說:「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這些禽獸草木,這些小動物,還有花草樹木,雖然都是天地所生的,但是不能稱它為天地之心,只有人是天地之心。所以天地在化生萬物的時候,人是極其尊貴的,天地之心稱之為人。我們想想,人之德是不是能夠與天地合其德?如果能與天地合其德,我們可以當之無愧,「三才者,天地人」,人生活在天地之間是何等尊貴!如果人不能跟天地合其德,就有虧於天地之心這樣的定義。我們要達到天地之性最貴者,當之無愧稱為人,我們現在就要認真的學習儒釋道的聖賢學問。「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人不是天生就具備這些德行的,也是要靠後天的學習。通過後天的學習,真正了解,人生在天地之間,「為天地立心」,張載夫子這句話,從人字《說文》的解釋就可以體會到,人是天地之心,所以人要為天地立心,你看這個使命、責任多麼重大!既然生為人,就要具備這樣的責任,才當之無愧,否則就名實不相符了。我們要把天地之性最貴的(貴就是高貴的、尊貴的意思),在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當中體現出來;我們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都要符合聖賢人的教導、聖賢人的規範,那我們才能理直氣壯的說,我是三才者天地人,多麼尊貴的稱呼!

  關於天、地、人,在因緣生老師「祭全球先祖歌」裡面,一開端就有特別詮釋出來。「祭全球先祖歌」也是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和平大會當中,第一次舉辦了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因緣生老師填的這首詞,就是為了祭祖大典而寫的。老師把聖賢教化的心要融在其中,開篇就是以《三字經》所說的「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以這個概念來開篇的,氣勢非常的宏偉。一直到現在,在祭祖的時候,我們聽到「祭全球先祖歌」和「大誠祭歌」,那種蕩氣迴腸的氣勢,還有深刻雋永的內容,依然是讓我們最為感動的。

  「祭全球先祖歌」一開篇,因緣生老師就寫到:「立天之道兮曰陰與陽,立地之道兮曰柔與剛」。當時做了英文的翻譯,因為要給許多外國人聽。用兮字體,別說外國人,可能很多中國人都不是看得太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上天所遵循的道是陰與陽,而大地所遵循的道是柔與剛。因此乾坤乾坤,乾為父,坤為母;乾為天,坤為地。這個就是在《易經》的「說卦」裡面所寫的,《易經.說卦》當中說:「昔者聖人之作易」,易就是《周易》,「將以順性命之理」。這些四書五經,所詮釋的理,都是稱性的學問,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人本有的性德,宇宙之間的真相,它所揭示的都是這些道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這就是在五經當中的《周易》,這裡就把天、地、人用很簡單的語言解釋出來,但這裡面的道理是深廣無邊的。立天之道就是陰跟陽,立地之道就是柔和剛,立人之道就是仁和義,這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綱領性的。而陰與陽,是指宇宙當中貫通物質和人事的對立而又統一的兩個面。中國人認為,陰陽就是指原始的混沌之氣,也就是太極,它運動而分化出了陰陽,從陰陽才產生了四時的變化,然後才出現各種自然現象,所以天地的萬物都是由陰陽二氣而生成的。這是中國古人的宇宙觀,非常的深奧,但所揭示的都是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非常了不起。所以古聖先賢,真的都是很了不起的大智大覺之人,如果中國人都非常了解老祖宗的智慧跟德能,那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在世界上可以說,中國老祖宗留給全人類都是無比珍貴的智慧的財產,一旦我們重視它、學習它、運用它,世界真的是天下太平,社會長治久安。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柔與剛也是在《周易》的「繫辭」當中,孔穎達疏解解釋說,剛柔就是陰陽,《淮南子》說「剛柔相成,萬物乃形」。下一句是:「天無私覆兮地無私載,百物長育兮和氣致祥」,意思是說,天地覆蓋和承載萬物都沒有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世間萬物才得以生長,因為和平之氣可以致福祥。天地的大公無私才能長養萬物,這是出自《禮記》:「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才能和氣致祥,和平的氣可以給我們帶來福報跟吉祥。「人列三才兮立身有道,仁義禮智兮萬古綱常」,人位列在「三才者,天地人」之一,自然有他當行的道,仁義禮智是恆常不變的綱維法則。三才,這是有才能之位,仁義禮智這是萬古之綱常,人當行之道就是仁義禮智。

  在「祭全球先祖歌」的一開頭,就把《三字經》裡面所說的「三才者,天地人」做為開篇,可以說這首歌的氣勢非常的磅礴、非常的宏偉。它後面重要的、精彩的內容還有很多,有機會我們再慢慢的跟大家分享。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