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第三十四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這句經文是強調說,縱使是一塊美玉,但是如果這塊玉沒有被人發現,沒有對它進行雕刻琢磨,它也就沒有辦法成為一個有用的器具。這跟人求學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如果不通過學習,是無法真正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上一節課,我們也有跟大家分享,在《爾雅.釋器》當中談到:「製作骨質的器皿,這個手法叫做『切』,製作象牙的器皿叫做『磋』;製造玉質的器皿叫做『琢』,製造石頭的器皿叫做『磨』。」大家都很熟悉一句經文,這是在《詩經》當中所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是指在製造不同材質器皿的時候,他所用的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製作玉器是用琢,這個地方才說「玉不琢,不成器」。

  在《論語.學而》篇當中,子貢曾經引用過這句《詩經》的經文,子貢說「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裡的「切」是製骨,是骨器;「磋」是製象,象牙的製品;「琢」是製玉,就是玉石、玉質的器皿;「磨」是製石,石質的器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雪公在這裡談到是好上加好,無有止境。譬如當我們用木頭做桌子,雖然這個桌子已經成形了,但是還要再進行細加工,譬如在上面還要繼續刨,加漆、加花飾,就是好上加好的意思。孔老夫子就讚歎子貢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告訴你之前有人是這樣做的,你就可以預先知道未來。因為子貢在這裡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做比喻。

  這種切磋琢磨的功夫,我們此前也給大家舉過,在《道德叢書》當中,有一位意大利非常有名的雕繪建築家,有一天,客人來拜訪他,就看到雕刻家正在雕刻石像,這個石像他已經雕成了。過了幾天,客人再次來到雕刻家的家裡拜訪,就見到這名雕刻家(他叫安日洛),他仍然在不斷的雕琢石像。客人覺得很驚訝說,前幾天我來的時候,像已經雕成了,為什麼你現在還在繼續雕琢它?於是安日洛就跟他說:「我之前雕石像的時候,我所做的功夫是切琢之功,而我現在所做的是磋磨之功」,就是切磋琢磨。「雖然我在之前已經把石像大體的輪廓雕刻出來了」,但是做為一位藝術家,他對藝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石像本身不只是要雕出它的形體,而且要把它肌體當中非常柔軟的部分,也要顯發出來,以及它的肌體的力量。不只是外在的特質要顯發出來,而且還要把雕像內在的神韻、氣質,也要雕刻出來。客人非常不理解,覺得藝術家雕石像也太費功了,這些事情很瑣碎。你把像雕好就好了,為什麼還要下這麼大的功夫去做這些細節的刻畫,或者是求它的神韻達到你的要求?這看起來很瑣碎。但是安日洛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這件事情雖然很瑣碎,可是「功則微妙」。功就像鬼斧神工,真正雕刻出來的石像,它是栩栩如生,不僅有外在的肌體,而且還有內在的神韻,這就是他在追求藝術上面達到很高的藝術高度。他說「功既微妙」,我所用之功是非常微妙,事情就不覺得瑣碎了。這是一位意大利的雕刻家,他追求藝術的高度,是這樣的做法。

  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法國也有一位非常高明的畫家叫做保申,他的朋友曾經問過他,你所做的這些事情「所操何術?」你做這件事情,到底有什麼訣竅?平常你都是用什麼方式從事繪畫的藝術創作?保申回答他,他說我從來不會去忽略細節、小的方面。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叫做「細節決定成敗」。所以他做的藝術品不是粗枝大葉的繪製完成就可以了,而是非常精細的,在一些小的細節上面下功夫。「故一生得小事之力,無他能也!」我平常對於這些小事,從來都不會輕視、也不敢疏忽。在藝術創作上,也要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功夫,已經做成形了,就像雪公在這裡說的,還是要好上加好,才能達到他的標準。

  「玉不琢,不成器。」在古時候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叫做「和氏之璧」。「和氏之璧」記載在《韓非子》當中,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在春秋時代的楚國,有一個人叫做卞和,卞和他是一位很有眼力的人,他能識別真正的好玉。有一次,他在楚山這個地方,無意當中發現了一塊璞玉。一般的玉是包在璞當中,要製造玉器,首先要挑出玉石,但是玉石並不是顯露在外的,它是包在璞裡面。所以要把它先切開,切開之後,還要把一些廢石磋掉,並且針對這個玉石的形狀跟顏色來決定要做成什麼樣的玉器,琢成什麼樣的樣式,工序是很多的,之後還要把它細磨到光滑,非常光亮的程度。通過玉器的製造,在《三字經》的經文裡面,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人要成就他的道德學問,也不是一蹴可幾的。

  卞和在楚山當中就發現了一塊璞玉,這個璞玉是還沒有經過雕琢的。他發現這塊玉非常好,所以就很高興的趕到京城,把這塊璞玉獻給了楚厲王,並且特別說明這塊玉是上好的玉。但是楚厲王並不識貨。也難怪,因為玉被璞包在裡面,所以從外表上來看,它和一般的石頭是差不多的,看不出它有什麼特別之處,楚厲王本身又不是很識玉,所以他就不太相信卞和所說的話。於是他就找了宮廷的玉工來做鑑定,玉工拿起這塊璞玉,仔細的端詳、觀察一下,他就判斷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楚厲王聽了之後,他就非常的震怒,為什麼?因為他覺得卞和拿一塊普通的石頭來欺騙他。所以他就不分青紅皂白,讓人把他的左腳給砍斷了。

  後來楚武王即位,卞和心裡就想,楚武王應該會比較識貨吧!因為他發現的這塊玉確實是非常的好。於是他又抱著這塊璞玉帶到京城,獻給了楚武王。楚武王也不太認識玉石的真假,所以他還是找玉工來做鑑定,玉工仍然認定它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這個時候楚武王就很生氣,認為卞和又跑來騙他,於是就下令把他的右腳給砍斷了。

  後來楚武王死了之後,楚文王即位。卞和因為兩隻腳都被砍斷,去不了京城,於是他就抱著這塊玉在楚山下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都流乾了。楚文王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他也覺得很奇怪,於是就派人去詢問他說,普天之下,受過這種刑罰的人很多,有很多人都曾經被砍斷手腳,不只是你一個人,可是為什麼你會哭得這麼悲傷?於是卞和就回答說:「大人有所不知,我悲傷並不是因為我的兩隻腳被砍斷,我之所以會傷心落淚,是因為這塊寶玉被認定為石頭,而誠實的人則被看成是騙子」,這才是真正令他傷心的原因。於是這個人就回到京城,向楚文王報告了這件事情。楚文王比較理智,覺得卞和說的話可能是實話,於是就把卞和找過來,把這塊璞玉帶到了京城,讓玉工很仔細的把玉雕琢出來,最後發現原來這塊玉確實是一塊寶玉,非常的莊嚴亮麗。於是就把它雕成了一塊玉璧,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和氏之璧」,是為了紀念卞和所起的名。這是和氏璧的故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和雕琢玉石的道理是相同的,一個人的道德學問要有所成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學習的人往往會有一個誤區,就是沒有恆心,或者得少為足,或者學得不專、夾雜,這都是我們要避免的。在《禮記.學記》當中說:「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易」是說把學習看得太容易了,再來是學習了很容易換題目,他不能一門深入,經常變來變去的,或者很容易半途而廢。古人有一首詩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少壯工夫老始成」,這要下多少年的功夫,最後他的道德學問才能夠有所成就。「絕知此事要躬行」,對於每句經文都要下很深的功夫。所以確實是「人不學,不知義」,一個人做人應該有的道義,他做人應該要怎麼做,這也都是通過學習才能真正落實的。

  在這裡,關於玉,我們再稍微多用一點時間來跟大家分享,玉有五德,以及關於玉的很有啟發性的故事。「玉之五德」,記載在《說文解字》當中,「玉」字,它說「石之美,有五德。」第一是「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玉,是溫潤而有光澤的,這是比喻君子的仁厚之心。「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這是玉的第二德。「䚡理自外」是說玉外表的紋理。「可以知中」,通過它外在的紋理,就可以了解內在的情況。「義之方也」,換句話說,玉是表裡如一的,內蘊外發。比喻君子之義,做為君子,他也是表裡如一、言行如一的。玉的第三種美德是「其聲舒揚」,聲音非常舒展而輕揚。「尃以遠聞」,聲音可以傳播到四方。「智之方也」,用玉聲音的這種輕揚,傳播得非常廣遠,來比喻君子之智慧超過常人。正是君子具有智德,所以人們都非常喜歡親近他。玉的第四種美德,「不撓而折」,它是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就是這麼來的。「勇之方也」,玉本身非常的堅脆,它的體性就是如此,寧折不撓。這就比喻君子的勇,他的道德勇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絜」是廉潔的意思、清廉的意思。玉,當它被雕琢成器,它的稜角是很清晰的,這就可以比喻一個君子,他的操守非常的廉潔,他不貪求,他也不會跟世俗同流合污。以上是在《說文》當中所記載的玉有五德,每一種德能都是我們學習和效法的品質。因此古人是非常喜歡佩戴玉的,無論是男人、女人,身上都會佩玉。中國的玉石文化非常久遠,在上古時期就有許多非常精美的玉石,通過考古發現被發掘出來,所以中國的玉文化是非常久遠的。

  下面再給大家舉一個記載在《春秋左氏傳》,有一個故事叫做「不貪為寶」。在周朝,宋國的樂喜,稱為司城子罕,有宋人得到了一塊玉,就把這塊玉獻給子罕。子罕是春秋時期宋國的貴族,他是擔任執政的司城,也曾經掌握過宋國的國政。送來一塊玉,他不肯接受。獻玉的人就說,這塊玉我曾經給善於鑑賞的人看過,他們都鑑定說這是一塊非常珍貴的寶玉,所以我才敢拿來獻給你。子罕就回答他,他說:「我以不貪為寶。」在我心目當中的寶是什麼?不貪為寶,以不貪為可貴、崇高的品格。表現出他廉潔奉公的品德。「而你是以玉為寶,如果你把這塊玉送給我,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那就不如人人都守著自己的寶為好!」這句話是子罕的一句名言,可以給後世為官者做為借鏡,他是非常廉潔奉公的。送玉的人就給他叩頭說:「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為什麼?因為他身上擁有了這塊珍貴的寶玉,就很容易招來禍患。「不可以越鄉」,我帶著它,沒有辦法穿鄉越國,所以我把玉送來你這裡,這樣我才能免除禍患。於是子罕聽了之後,「寘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他只好把這塊玉放在他所在的地方,找了一名善於雕玉的工匠,把它雕刻成玉器,後來又把這塊玉賣出去,換了錢之後才讓他再帶著錢回到自己的家裡。這個故事就是「不貪為寶」。

  子罕說的這句話,「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他把不貪當作寶物,這和世俗人的觀念不同,送玉的人他是把玉石看作寶物。所以他就說「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如果你把玉石送給我,我們都喪失了寶物。子罕就喪失了他廉潔奉公的操守,以及以不貪為寶的德行;而送玉的人如果把玉石送給他,他也失去了他心目當中的寶物。所以「不若人有其寶」,還不如我們各人都保有自己的寶物。這個故事非常的有啟發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義」,可以把它延伸開來,我們所說的五倫十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會超過五倫的關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這是五倫大道。而一個人的道德學問能夠深入,對於五倫的關係能通達,做到知行合一,這是真正有大學問的人。如果他的學歷很高,但是他卻把自己跟他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五倫的關係處理得非常的混亂,那麼他所學的就不是真實的學問。「學無倫外之學」,沒有超過五倫之外的學問。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育,首先是學習如何做人。在五倫十義當中,「父慈子孝」,慈是父親之德,孝則是子之德;「兄友弟恭」,友是兄之德,恭是弟之德;還有包括「夫義婦聽」、「君仁臣忠」、「長惠幼順」,在五倫的角色當中都有他各自的本分,以及他應該要落實的德行,所以才有五倫十義。

  關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最後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這是蔡老師在講《弟子規》的時候常常會舉的一個小故事,非常有教育的意義。有兩顆大石頭,是非常有靈性的。剛好有一家佛寺,寺廟要雕刻一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像,雕刻師來看這兩塊石頭,發現兩個石頭的材質差不多,只是有一顆稍微好一點,他就決定把這顆比較有靈性的、材質比較好的石頭進行雕刻。可是在雕刻的過程當中,這顆石頭常常都在抱怨,為什麼?因為雕的過程很痛,痛到它沒有辦法忍受,所以很多次都希望雕刻師不要再繼續刻了。雕刻師還是很有耐心的跟它進行溝通,他說你再稍微忍耐一點,再過兩個禮拜,就能雕好了。如果你現在忍耐得了,將來就能成為萬人膜拜的釋迦牟尼佛。聽了雕刻師的勸導,它就決定再忍兩天。結果在雕刻的過程當中,它還是繼續不停的喊叫,因為太疼了,喊得雕刻師心裡非常難受,最後他就說,好吧!那你就先在旁邊休息一會,就把它丟到一旁去了。然後他跟另外一顆石頭說,我現在要把你雕刻成一尊佛像,但你不能喊痛。這顆石頭雖然靈性跟材質沒有之前的那塊石頭好,但是它忍耐的功夫特別強,於是它就說,好的,我肯定一聲都不吭,您可以放下心來,想怎麼雕就怎麼雕,都可以。

  雕刻的時候,因為雕刻師受到前面這塊石頭的影響,心裡還是有一點陰影的,總是擔心石頭會喊痛。可是第二顆石頭從頭到尾、自始至終沒有一句怨言,它就忍耐了兩個星期,終於雕出了一尊非常莊嚴的釋迦牟尼佛像。因為這尊像雕得很莊嚴,所以得到萬人朝拜,人人都來膜拜這尊像。但因為人來得太多了,踩得整個地上塵土飛揚,就需要再想想辦法把路鋪好。這個時候人們就想到,那旁邊還有一顆沒有雕成的石頭,乾脆就把它打碎了鋪在地上。所以第二顆經受住了磨鍊,忍受住了考驗的石頭,它就被雕成了一尊萬人膜拜的佛像,而第一顆忍耐不住疼痛的石頭最後成為了萬人踐踏的碎石。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在我們生命的歷程當中,總是要經歷許多的磨鍊,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不能堅忍不拔、自立自強,最後的結果就會像第一顆大石頭一樣,不能成材,也不能成就。而第二顆大石頭,因為懂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它明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而且它有堅忍不拔的忍耐功夫,具足了志氣,不斷的淬鍊自己,忍受住了雕刻家對它的雕琢,最後贏得了人們對它的尊敬和愛戴。所以這個故事對我們的人生有很深的啟發,每當我們覺得有些坎過不去,有些挫折我們無法面對,就想想這顆石頭。這也是很勵志的故事。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這是啟發我們為人子女,『方少時』,要掌握住自己年少的寶貴時光。珍惜時光做什麼?『親師友,習禮儀』,親近良師益友,抓住寶貴的黃金階段,跟善知識和同參道友、良師益友,認真的學習處事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的禮儀。所以一個人,從小就應該要親近師友,好的老師、好的同學,一起來認真的學習禮儀。

  因緣生老師在這裡引用了《漢書.賈誼傳》當中的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的教育當然是要愈早愈好。在這之前,我們也有舉過一些母親如何對孩子進行良好的胎教,以及對他在小時候就施以很好的童蒙養正的教育。譬如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太任在懷文王的時候就非常重視胎教,日後才能培養出像周文王這樣既孝順又賢明的君王。因此,「訓子須從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學初」。

  在古時候,因為民風非常的純樸,所以「親師友」,童子是八歲入小學,他入小學親近好老師、好同學,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灑掃應對進退,學習禮儀,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在家族的私塾裡面,在求學的階段,他也沒有離開自己的父母;等到他十五歲入太學,他就正式離開父母,外出求學了。

  因緣生老師在《聖學根之根》編寫的緣起當中,引用了江蘇的大儒陸桴亭先生所說的話,古時候人心非常的質樸,風俗很淳厚,孩子到了七、八歲,知識尚未開啟,還特別的單純。這和現在的小朋友很不一樣,現在小朋友從小,小眼睛一睜開,父母就讓他看電視,電視當中大人他們做的事情、說的話,他們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就造成了影響。所以許多小孩子很小就懂得很多事情,這跟古時候小朋友差別比較大。古人不是這樣,古人是讓孩子的天真一直保持住,因為天真保持住,就很容易開啟他的悟性。可是反過來,如果從小就特別聰明,都是增長一些小聰明,往往這樣的孩子就不好教。所以現在人心、風俗就差別很大了,孩子五、六歲已經受到社會的染污,受到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再晚兩年入小學,即使父母和老師對他督導得很嚴格,那也要花很大的功夫才能把他轉變過來;更何況讓人憂心的是,現在有許多父母跟老師的教育,並不是按照古人的教法來教的。所以在當今時代,子弟入學,如果他有機緣可以接受到傳統文化聖賢的教育,當然是愈早愈好。這是《聖學根之根》緣起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看似簡單,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也就是它的教學次第,在這裡就說得很清楚。為什麼孩子一入學親近老師、朋友、同學,一上來就要開始學習禮儀,而不是一入學就學習詩書之類的?因緣生老師在這裡談到,他引用《禮記》的「經解」,這裡面談到六經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同時也講到,如果學不好會出現哪些副作用。談到禮的功用,孔老夫子曾經說:「恭儉莊敬,《禮》教也。」學禮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能達到恭謹謙遜、莊重肅敬的效果。而一個人要做到恭謹謙遜,具備恭敬心,又很謙虛,就像師父上人常常寫墨寶提醒我們,要做到「誠敬謙和」,能做到這一點,他就能遠離禍患,獲得福祿,福報就會現前;如果能夠莊重肅敬,這樣就能建立起威信,使人敬服。

  昨天分享《論語》當中的經文,「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就是孔老夫子所體現出來的為人師表的尊嚴,以及他的德行,自然就讓學生非常的恭敬、非常的佩服。而在《論語》的「雍也」篇中,孔老夫子也曾經說過:「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這句經文我們到後面再跟大家做分享。有志於聖賢之學的人,他能廣博的學習文獻典籍,然後用禮儀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心念,這樣才不會有所偏邪,甚至走向邪路,這也就是為什麼儒家會這麼重視禮教的原因。「親師友」,親師友要「習禮儀」,而且是在「為人子,方少時」,在孩子入學的時候,他親近老師、親近同學,他所學習的是禮儀,就是灑掃應對進退,以及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是他這個時期學習的重點。儒家確實對於禮教非常重視,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培養。

  我們曾經看到一幅圖,是古時候傳下來的圖,上面畫著伏羲、女媧,這是我們人類的先祖。在這個圖上,伏羲的手上是拿著矩尺,女媧的手上是拿著圓規,它所代表的就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緣生老師特別強調,規矩也不是死呆板的,所謂「勢以圓動,行以方止」,不圓就沒有辦法動起來,不方就立不住根柢。之前師父上人也寫過一幅墨寶,非常有啟發性,叫做「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圓,禍之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許多老人言都是這些很有智慧的老祖先們,他們人生的智慧跟經驗傳授給後人,也希望後世子孫少走彎路。如果我們能學習、效法古聖先賢的教化,那麼真的,我們的人生就能避免許多的禍患。

  我們看到PPT上面是江逸子老師所畫的伏羲氏和女媧的圖。江逸子老師《華夏道統源流圖》,是把中國自上古以來,歷朝歷代儒釋道的古聖先賢都畫了畫像,並且對他的生平也做了介紹。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一部書,學習聖賢教育,要了解我們的祖先,他們都有什麼樣的美德留給後世子孫,我們可以認真的效法和學習。伏羲和女媧,這是中國人所記載的人類的祖先;伏羲手拿矩尺,女媧是手拿圓規。規矩在平時是一定要遵守的,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通權達變,不是那麼死呆板的。任何事情都有特殊的情況,就像佛家的戒律也是如此,戒律是不變的條文,但是它的「開遮持犯」是很活潑的,適應一些特殊的情況,很多事情也是要隨機應變,而不是死在規矩當中。有方又有圓才可稱之為規矩,因緣生老師在這裡就特別強調了這個原則。

  《三字經》在前面所講述的是為人父母應該如何盡到教育的責任,這是父母之道;在這一句經文,「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說的是師友之道。在親師友這個地方,《禮記.學記》也有一句話說,「安其學而親其師」,我們很安心的學習,並且願意親近老師。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在他的職責當中都具備君親師的責任。所以老師不僅是要教導學生,而且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跟學生之間既有老師的威嚴,而且又非常的溫厚、善良、和藹可親,讓學生願意跟他親近。學生跟老師有這樣的一種亦師亦友的、非常親近的關係,他有疑惑,也願意跟老師請教。

  《禮記》說:「樂其友而信其道」,跟同學相處得很和樂,彼此之間能夠互相砥礪、互相幫助、互勉,對於自己所學的就會建立起信心,學習的氣氛就能建立起來。我們曾經聽過《華嚴經》,有一次是集中聽了一千多個小時,我們記得師父當時有說過一句話,對我們啟發性非常大,他說一個人成敗的關鍵,除了要遇到善知識、好老師之外,好的同學也是至關重要的。為什麼?因為好的老師給我們引路、帶路,而同學是陪伴著我們走這段路。因此一個人無論是世出世間法能否有所成就,跟老師和同學都是分不開的。所以師友之間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很重要,如果我們同學、朋友之間都是以文會友,把儒釋道的經典用來不斷的切磋琢磨、研討;以友輔仁,通過朋友、同參道友來護念和輔助我們的道業,輔助我們提升自己的仁愛之心、慈悲之心,提升道心。

  因此能夠遇到好的老師,以及好的同參道友、好的同學,這都是很大的福報。師父上人九十四歲的高齡,同學之間關係還是非常的親密,跟徐醒民老師、江逸子老師都保持著很好的關係,常常來往、常常互相的問候。老師走了之後,同參道友、同學之間彼此都能互相的輔助、互相的提攜。《無量壽經》中說:「不欣世語,樂在正論」,同學之間聚在一起要「樂在正論」,不要說一些是非人我的事情,而是要探討聖賢的學問,如何增長彼此之間的學業與道業,在這種氛圍當中互相的學習,相觀而善,互相觀摩、互相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字經》前面講父母之道,而這個地方所說的是師友之道。在《禮記.學記》中說:「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老師並不是在「五服」的範圍之內。「五服」是古代在喪禮之中,按照親疏的關係而定出來五種喪服的規範。「五服」第一是斬衰,第二是齊衰,第三是大功,第四是小功,第五是緦麻。老師不算是親屬關係的五種,可是「五服弗得不親」。這五種關係,假如沒有好的老師教導,所謂「人不學,不知義」,人們也不能明瞭這五種關係要如何相處,也不會懂得如何履行自己的責任和道義。因此是通過老師的教導,才懂得倫理道德的關係。

  所以我們必須要親近老師、親近善友,當然在這個地方,「親師友」,師友也可以泛指一切可以請益的人。因緣生老師引用了北宋五子之首的周濂溪先生,他就曾經說過:「人生而蒙,長無師友則愚,是道義由師友有之。」一個人原本生下來的時候是蒙昧無知的,如果沒有遇到好的師長和善友的教導和提攜,這種暗昧無知的狀態就會一直持續下去。所以聖人之道是如何傳遞的?都是因為有了好老師、有了善友,才能傳遞下去。在從前有許多三家村的窮秀才,他們對於社會風俗的轉變、人心的教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能安定一個地方的風俗、風氣,是做表率、典範的作用,把老百姓都教得很好,人們就懂得是非對錯,了解倫理道德。因此在從前的家庭當中,父母非常尊重教書先生。中國人把這種師生關係,雖然師生關係不是在五服之內,但是古人是視師徒如父子。當父母去世的時候,孝子要守喪三年,而老師去世的時候是心喪三年,都是守三年的孝。讓我們體會到老師的重要性。所以一個孩子,他八歲入了私塾讀書,這個時候他跟著老師好好的學習,跟著同學互相的切磋琢磨、互相砥礪、互相扶持,這樣的學習氛圍確實是非常的好。所以《論語》當中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彼此之間都是用經典來相互切磋琢磨學習,彼此都是以善友為依。

  剛剛我們提到,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有一句話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我們現在學到「親師友,習禮儀」,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子曰:君子博學於文」,君子是求道求學的人,必須博學,所以博這個字重要。博學,對於自己所學的這一門先通達了,再換另外一門。所以佛家說聞思修,儒家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於文」,書籍稱為文,竹版木簡,上面寫的就是文,所以「博學於文」是教我們要多讀書。「約之以禮」,我們讀書要學人情世故,處事待人接物,應對進退這些禮、規範,我們都要認真的學習。孔老夫子提禮如「繪事後素」,子夏說「禮後乎?」重點不在禮,但是禮是起頭。雪公特別強調,如果沒有禮,孝悌忠信就不圓滿。雖然要多學,但是用的時候必須要約,撿出一條、兩條來用,簡約按著去做,先在禮上走。所以自古以來求學,要學灑掃應對進退這些禮。我們不要小看穿衣吃飯的功夫,這裡面都有大學問。雪公老人特別從《禮記》當中,他曾經編輯整理一本《常禮舉要》。禮是非常重要的,先學禮,才不會犯上作亂。雪公說《常禮舉要》還只是說的小處而已,但即使是說的小處,在這個時代很多事情也沒有辦法真正的完全落實。禮確實是特別的重要,包括我們在接待客人、日常生活當中這些飲食、服裝,還有我們一舉一動這些規矩,在《常禮舉要》當中都說得特別清楚。這部書對我們現代的生活是特別有實用性的,都是把禮當中非常精要的內容,特別的提出來。

  文指的是一切藝術,藝術也要學。孔老夫子,他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以道、德、仁這三個字做為標準。所以雪公談到,我們只要把仁字做圓滿,所作所為便能合乎禮。因為道德的境界是比較高的,有人沒有辦法真正體會到道德的深意,所以孔子在教化的過程當中他是強調仁,仁是孔子教學的核心。如果仁還是不懂,才給他講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是孔子和孟子教化的重點不同。在不同的時代當中,這些聖賢人出現,他針對這個時代人們可以理解的深度,他教化、教學的側重點也是有所差異的。所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義」是「行而宜之謂之義」。如果道、德、仁、義大家也都沒有辦法理解、沒辦法落實,最低的限度要達到禮的標準。道德仁藝最下的藝,六藝開頭就是禮,遊於藝時就有禮,所以《禮記》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就是規矩的意思,它是道德的條約,禮要是再不懂就沒辦法了,這是最低的限度。因此在古時候歷朝歷代,雖然經歷了許多政權的更替,但是當一個新的朝廷建立起來的時候,制禮作樂就非常的重要。禮是最低的底線,它是道德的條約。它本身並不是政治,也不是刑罰,它不是講求強制的力量,而是以君子、小人來做分別,合禮的是君子,不合禮的是小人,小人要摒棄。這和刑罰、政治是不同的,譬如刑罰,他不守法律規章制度,國家政府要給他判罪,可是禮不是如此。所以一個國家、社會如果能用禮來治國,這個國家、社會能夠長治久安、安定和諧。因此古人最低限度是用禮來治國,而不是用法令規章制度。

  文是指藝術,藝最首要是禮,禮、樂、射、御、書、數。不學禮會導致什麼結果?「不學禮,無以立」。我們剛剛說到,童子八歲入小學,他學習灑掃、應對、進退這些禮,他也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學習的內容就是「親師友,習禮儀」,這是在一個孩子小時候,童蒙時期入學,他就要學習這些科目。雪公特別強調,禮樂射御書數首先就是禮,這是最首要的。因為一個人如果不學禮,他就會妨礙人。我們走在社會上,許多人不懂得禮,就會做出許多妨礙社會大眾的行為,而且會自找侮辱,「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譬如我們出國在外,有一些言語行為不謹慎、不守禮,常常就會讓外國人看不起我們。他不會說這個人是哪一家的、姓什麼、叫什麼名字,他會說你是哪個國的,我們的行為本身就會招來對方對於我們所在的國家的輕視。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非常的重要。

  這些年來,我們也經常在許多的國家地區觀禮。雖然從小沒有學好這門課,沒有機緣像古人這樣在私塾的時期就可以習禮,但是有一些對於人生來說非常重要的禮俗,我們在出外觀禮的過程當中逐步的學習。譬如從二O一三年,一直到二O一九年期間,我們先後在許多國家地區參加了祭祖的禮儀,包括在澳洲、在香港、在英國、法國、德國等等,都有舉辦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這個過程當中,禮、樂兩者非常井然有序的交互進行。禮生、樂生的一舉一動,給我們展現的都是古人在祭祀的時候,他的禮儀規範,確實是別開生面。古人非常重視祭祖,非常重視祭孔。我們在香港觀禮了一次祭孔的典禮,當然更早是在英國漢學院,在蘭彼得校區舉辦了一次祭孔。禮的過程都對人心產生了很大的震撼,而且我們發現禮樂的教化,是不分國界的,不但是中國人受到感動,外國人看了之後也都感動不已。所以,威爾士大學的休斯校長在親自參與了祭孔大典之後,他非常的歡喜,就表示每一年都要在英國舉辦祭祖跟祭孔。

  孔子究竟是屬於中國人的老祖宗,還是屬於外國人的?教育、教化是不分國界的。這過程當中所體現出的尊師重道的精神,我們相信也是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這些聖哲人都是這樣教我們的,都教我們要孝親、要尊師,孝親跟尊師通過像祭祖、祭孔典禮,就能很深刻的啟發我們。我們連千萬年以來的老祖宗,都念念不忘,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那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盡孝的道理?同樣祭孔大典也是如此,對於幾千年前的至聖先師,我們都還用恭敬的心祭拜;對於儒家歷朝歷代的聖賢之人,我們都能恭敬的用佾舞、用非常莊嚴隆重的儀式來緬懷,對於眼前的老師哪有不恭敬的道理!祭祖跟祭孔禮,我們可以說是花了很多學費,到各個國家去觀禮,但這是非常值得的。這是對於我們,不僅是中國人,我們覺得這個禮俗是適用於世界的各個民族、各個文化。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師父在巴黎精舍的鄰居,是埃及的親王妃。雖然她嫁到埃及的皇室,她本身也是公主出身,後來嫁到埃及。她第一次參加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祭祖大典」,她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離開了之後,在返家的路上,她跟師父上人說,她非常希望投入到師父上人所從事的和平工作。這是祭祖大典給她的震撼。因為緬懷、祭祀萬姓先祖的優良傳統,不僅是中國人有,他們也有談到,在他們的國家(在埃及),祖先也都非常重視祭祀,不同的國家、民族都有這樣優良的傳統。

  所以祭禮都是通過禮樂的教化,來啟發人們自性當中本有的孝親尊師的德能。這麼多年來,我們已經數不清觀了多少場的祭禮,我記得有幾年時間,甚至每年會舉辦三次:清明、中元,還有冬至,都會舉辦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特別是之前在香港舉辦,祭祖大典都有一萬多人參加,規模是比較大的,場面也都特別的震撼人心。因此,禮樂的教化確實是很重要。古人在入私塾的時候,孩子還七、八歲,很小的時候,禮樂射御書數這些課程他就要開始學習,還有灑掃、應對、進退這些道理和方法,他都要去落實。這是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培養了很好的規範。

  禮還包括壽禮。師父上人八十多歲、九十多歲高齡,在生日的時候,人們會來給師父上人祝壽。這也是表法,因為做為學生,我們通過這些特別的日子,師父上人的壽誕,來表達對於師父弘法教學五十多年、六十年的感恩,所以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也都會前來為師父上人祝壽。壽禮過程當中特別別開生面,譬如很多地方都會送來壽字的壽聯,還有像飲食方面就會吃長壽麵,有壽桃,有的時候還要切蛋糕。我們參加過一次祝壽之禮,當時還有演變臉的表演藝術家在現場表演。所以壽禮的整個過程中氣氛是非常的融洽,也很熱鬧,別開生面,大家參加完了之後,都很難忘這個非常溫暖、歡樂的時刻。這是壽禮。通過這些禮,無論是祭禮、無論是祭孔還是壽禮,都是通過傳統的儀式來啟發我們孝親尊師、報本反始的言語跟行為。

  今天學到「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我們親近一位善知識、一位好老師,交結良師益友,對我們人生會產生很大的助益。所以孔老夫子對於交友是非常重視的,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談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對於我們的人生,會有正面幫助的朋友,孔老夫子舉了三種,一個是友直、友諒,還有友多聞。友直,是正直,他的朋友是正直的朋友;友諒,他能寬恕別人,說明他有慈悲心、有愛心,同時他也有很寬廣的心量。諒,朋友具備這個特質,就說明他很真誠、誠信不欺。再來,友多聞,朋友的見識非常廣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常常聽古人講,「聽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當我們跟著見識廣博的良師益友在一起,我們跟他接觸,就會增長見識。這是「益者三友」。古人也說:「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友。」我們要常常跟善友在一起,「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就好像走在早晨,剛好薄薄的霧升起的時候,「雖不濕衣,時時有潤」,走在霧露當中,雖然衣服沒有濕,但是霧氣讓我們的衣服都會滋潤到,這是形容好的朋友對我們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同樣的,「損者三友」,無益的朋友有哪些?「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便辟」是很會裝飾外表,就是說他表裡不一、不真誠。我們剛剛學過玉的五德,玉是表裡一如的,通過它的紋理就可以了解到內在的情況,所以表裡如一是玉的五德之一。「友便辟」是他表裡不一,他心裡想的是一套,嘴裡說的是一套,不真誠,這是便辟。「友善柔」是說他處事待人接物虛情假意,特別善於逢迎巴結別人。在孔老夫子的教誨當中給我們指出,哪些朋友是值得交的,哪些朋友是不值得交的。對於不好的朋友,我們應該對他敬而遠之;當然遠不是躲得遠遠的,敬而遠之就是說我們不要跟他學習。「友便佞」,便佞就是巧言好辯,而沒有真實的學問。我們要是常常親近這樣的人,也會變得很狡辯,很喜歡強詞奪理。因為朋友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你經常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不知不覺也跟他同流合污了,雖然本來可能我不是這樣的人,但是朋友之間很容易互相的影響。

  如果我們結交的都是很正直的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時間一久,我們也會跟朋友很像,慢慢潛移默化,變得也跟他一樣很正直、很能寬恕別人,而且見識也廣博。如果我們接觸的朋友都是屬於這三種損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時間長了,也會薰染這種習氣,對待別人內心就表裡不一、虛情假意,又會去巴結別人,甚至於強詞奪理。朋友之間的影響確實是非常大。

  有許多學習《弟子規》的課程,有一些老師很有愛心,就把《弟子規》的課程帶到監獄裡面去。為什麼?因為很多監獄裡面這些少年犯,他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何嘗想到自己的人生會走到這一步路?他通過學習《弟子規》、學習聖賢教育,真正讓他人生的觀念發生改變,他們都能懺悔回頭。有許多年輕人就談到,因為從小父母離婚之後,是爺爺帶大的或奶奶帶大的,就是隔代教養,孩子很叛逆,年紀輕輕就到外面去結交損友。為什麼?他不好好學習、無所事事,所以到社會上交友,就交到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本來這些孩子天性也沒有那麼惡,只是他心裡的怨氣很重,對於父母、對於家庭有怨氣,但也不至於說惡到要去殺人放火。可是到了社會上,他結交了一些很不好的朋友之後,不知不覺就開始薰染上不好的習氣,去偷東西,做一些為非作歹的行為,最後被關到監獄裡面。但是其實「人之初,性本善」,他只是後天環境的薰染讓他變成了「性相近,習相遠」。所以人是很好教的,甚至有一些死刑犯,他都已經馬上要被處決了,但他遇到了《弟子規》之後,開始懺悔自己的人生為什麼會走這麼多彎路,就把自己的人生講出來、寫出來,希望後面的人引以為鑑,不要重複他的錯誤。譬如有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少年犯把他的女朋友殺了,當時他女朋友還有身孕,是一屍兩命。他到了監獄裡面遇到《弟子規》,非常的懺悔,覺得對不起他的家人、對不起父母、也對不起他死去的女友,就生起了懺悔心。他懺悔的言辭都特別感人,覺得如果人生能夠早一點遇到聖賢教育,他怎麼可能會走到這一步!有誰一生下來就想學壞的?你看這些嬰兒,當他呱呱墜地的時候,那種天真、那種善良,誰會想到他將來會成為一個殺人犯?

  我們在教科文組織也遇到了一位出家的法師,叫做釋迦法師,他是泰國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師,是釋迦族的後代,是釋迦牟尼佛的家族、阿難尊者家族的後人,他叫釋迦法師。他最開始是僧皇的祕書,後來在泰王和僧皇的鼓勵之下,他到了英國劍橋大學讀書。因為泰國是佛教國家,非常重視佛陀的教育,覺得做為出家人應該要有好的學識、道德,才能教化人民。釋迦法師在劍橋大學畢業之後,泰國的泰王(已經過世的老泰王)、還有僧皇,不再希望他擔任祕書的工作,而是希望他能從事教學,所以法師就在許多大學擔任老師、擔任教授。有一次,泰國的公主找到他,因為在泰國有很多監獄,有許多的犯人關押在裡面非常可憐,如果沒有進行好的教育,將來他離開監獄,還是會繼續為非作歹。釋迦法師接受了泰國公主對他的建議之後,他就開始在監獄裡面,把佛陀的教育推廣開來。他教這些犯人,教導他們佛教經典的故事、佛教經典的道理,教他們打坐、教他們畫佛像;最重要的是通過宗教聖賢人的言教跟身教,把犯人內心的慈悲心跟愛心喚發出來,想不到效果特別好。

  就像《弟子規》進監獄也是一樣,一個人要學好其實很容易的,為什麼?把教育的關鍵抓住了,把根本抓住了,其實人是很好教的。《弟子規》的教學,也就是把一個犯人,特別是少年犯,把他的孝心啟發出來。因為老師教《弟子規》,都是啟發人的孝心,通過實踐、通過講解一些故事。每個人他都有良知良能的,「人之初,性本善」,他本性當中就具有這些孝德、具有愛心、具有慈悲心。無論是用儒家的教育,還是用佛法的教育,都是把人的這種孝心、他的愛心喚發出來,他能夠懺悔回頭,人生就會發生轉變。釋迦法師也是這樣,把佛陀的這種慈悲心,通過佛教的經典,通過讓犯人打坐,以及畫佛像等等很多的方式,通過聖賢的教化,讓犯人重新把他內心的慈悲心引發出來。後來這些犯人所畫的佛像、所造的佛像都非常的慈悲、非常的莊嚴。一個人心心念念所想的都是孔老夫子、都是釋迦牟尼佛這些古聖先賢的德行,都是他們的教化,他所塑造的都是他們的面容,他們慈悲的德能,他心心念念想的都是這些,自然他的言語、行為都會隨之而轉變。後來釋迦法師在監獄裡面的教化特別成功,我記得他當時說不止一個監獄,他後來在泰國很多監獄,都把這種教育推廣開來。

  孔老夫子說的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都是對於我們人生會產生至深影響的外在的因素。我們從小就讓孩子薰染聖賢的氛圍、聖哲的教化,他小時候就把孝心啟發出來,就把他的愛心、愛德啟發出來,我們相信他這一生當中都是充滿愛的、充滿感恩的,怎麼可能他的人生會誤入歧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一定會走向正確的道路。所以學習《聖學根之根》,我們也體會到,真正要為一個孩子的成長,選擇好的環境、選擇好的老師、好的朋友,這是做為父母、做為老師本身要特別重視的點。如果在他童蒙的階段就有這樣的善緣,他一生的德行、學問的根基就奠定了。所以為什麼師父上人這麼悲心懇切?自從參觀了弘明實驗學校之後,就希望在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都辦傳統文化的一條龍實驗學校。中國傳統文化愛的教育、童蒙養正的教育,它是不分國界的。譬如《三字經》,它的英文翻譯本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說明像這種童蒙養正的教育,是可以被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所包容的。我們接觸到很多大使嘉賓,他們也都是特別關心兒童的教育,因為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如果這個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能夠為兒童建立非常好的成長環境,給他施與很良善的教學內容、學習內容,這個國家孩子都培養成小聖人、小賢人,這個國家將來就會充滿希望,社會上都是好人、都是聖賢人,這是國家未來的希望。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