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第三十三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句經文。我們也特別跟大家分享古人曾經說過,「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富不讀書」,縱然是有黃金萬兩,他也是身不貴;如果是「貧能守己,雖無榮耀,也增光」。讀書明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做為老師本身來說,如果沒有認真的教學,就犯了怠惰的罪過。在從前雪廬老人就曾經告誡學生,身為老師是要增長學生的慧命。如果老師沒有盡心盡力的教導自己的學生,換句話說,就斷了學生的法身慧命,這種罪過是很大的,死後一定下十九層地獄。有的人就會疑惑,地獄不是只有十八層,怎麼會有十九層?這個故事我們也跟大家做一點分享。做為一個老師,如果沒有把學生教好,他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就是《三字經》所說的『教不嚴,師之惰』。

  在從前,雪公李炳南老居士常常給學生講,如果一個老師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會下十九層地獄。這個故事對於我們很有啟發性。他說從前有一位大夫,所謂的蒙古大夫,這個大夫所治療的病人都被他給治死了,這是庸醫誤人,耽誤了人家的病情,結果治死了很多人。醫生死了之後就墮在地獄裡面,閻王爺很生氣,判他墮十八層地獄,這個地獄應該是最底層了,最深的一層地獄。結果庸醫天天就在十八層地獄那裡跺腳,他說:「我這個人心挺好的,只是我的醫術不好,這些病人被治死了都是誤殺,也不是我有意要殺的,閻王太不公平了,怎麼能把我判到第十八層地獄?」蒙古大夫每天就在那裡又哭又叫又跺腳,結果他一跺腳,就聽到下面傳來了一個聲音,就跟他說:「老兄,你別再跳了,你上面的灰塵都掉到我身上來了。」他這一想,我這十八層地獄,下面難道還有第十九層嗎?下面說:「是,我是在第十九層。」庸醫就很好奇,他說:「你是做什麼的?你墮到第十九層地獄。」這個人說:「我是教書的。」教書誤人子弟,把人的慧命給耽誤了,這個罪過其實是比庸醫殺人的罪還要嚴重,不能不負責任。就是這個地方說的「教不嚴,師之惰」,做為老師,沒有起到好的帶頭作用,沒有做出好的榜樣,責任是非常之重的,因為他誤人子弟,本來孩子可以成材的,結果就被老師給誤導了。

  當我們要親近一位好老師、善知識,需要什麼樣的前提條件?我們自己首先要是好學生,才能師資道合,才能成就。假如學生本身沒有具備非常良好的學習態度,那即使他遇到了好老師,老師再好,他的本事、智慧再高,也沒有辦法把學生教成材。因此,師資道合,首先就是身為學生本身,他就要具備非常良好的學習態度,在這個狀況之下,真正的一位好老師、善知識,他一定會非常認真的教導,全心全力的指導和成就學生。這在佛門稱為「法器」,也就是說這個學生本身就具備了接受和學習聖賢教育的條件,老師一定盡心盡力的把學生培養成材。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老師沒有盡到他應該盡的責任,就要墮十九層地獄。但是反過來,如果做為學生本身,他自己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老師就沒有責任,也不會造作這種罪業。所以師資道合,身為一個好學生,要找到一位好老師並不容易;當然好老師要找到好學生,緣分也是可遇不可求,沒辦法強求的。所以要把孩子教好,父母跟老師都是關鍵的因素,就是這裡說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們昨天講過「父」,它是代指,它包括了父母跟母親,因為教育不僅僅是父親的責任。老師和父母都能充分的配合,在這種情況之下,才能把孩子教成材;也就是孩子,譬如他最根本的德行的基礎就是孝親尊師,父母就要教孩子如何尊重老師,老師要教孩子孝順自己的父母。這是孩子德行的大根大本,就是在親師配合的情況之下,在孝敬的方面扎下了根柢。

  我們讀到這句經文,可以體會到《三字經》的作者王應麟先生(就是深寧居士),他確實對於教育的原理原則非常的通達。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的,父母跟老師是需要密切的配合,而孩子的成材,父母跟老師的責任都是非常重大的。因為孩子的成長經歷許多的階段,最初就是從家庭教育開始做起,所以教育根本的基礎是在家庭,這種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就德行、學問的基礎,而學校教育則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再延續開來。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圓滿。因此整個基礎也是從家庭開始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王應麟先生要特別強調「養不教,父之過」,也是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非常重視婚禮,婚禮是提醒所有組織家庭的人,他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要把祖先所留下來的家風傳承下來,下一代能不能培養出好的兒孫,責任都是在父母親的身上。現在在我們的祖國,政府非常重視恢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重視家庭的家教與家風,這都是抓到了根本。我們前幾年在英國漢學院,每天晚上師父上人會帶著我們看一些紀錄片,都是在祖國的電視台播放的一些節目,譬如「中華好家風」等等,都是把歷朝歷代非常好的家訓、家教、家風用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出來,內容都很有正能量。

  「養不教,父之過」,做為父母生育兒女,首先就有責任把兒女教好。「父之過」,我們之前有談到「父」也是包含了母親,當然這裡用「父之過」的說法,也是提醒為人父的人,他同時也是一家之主,所以要領妻成道,在家庭裡面做出好的榜樣。因此,教育當中做為父母,他不能引導錯誤,教導孩子的內容,教導孩子的方式方法,都要非常的注意。特別是在家庭當中,要建立非常正確的價值觀,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之下,才能把孩子引向仁義道德的方向,而不是追求功利。所以我們首先要建立起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蔡老師特別強調這一點。特別是我們從事於學習漢學、弘揚漢學這個責任,將來都是在教學的工作當中不斷的成長,在我們的思想觀念當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的思想觀念,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而當我們要護念孩子的善根、要護念他的法身慧命,如果做為老師的人,本身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傾向於功利,而不是著重於道義,那就是斷人慧命的行為。所以「教不嚴,師之惰」,一個老師如果不夠嚴謹,把孩子教錯了,引向了一個錯誤的方向,這就非常的麻煩。

  一位老師教學的理念就是孔老夫子的有教無類。孔老夫子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對於一切學生都是一視同仁,以平等的慈悲跟愛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而且非常善於因材施教。教育的方法是要循循善誘,非常有耐心。教學的內容則是包括文、行、忠、信,就是孔門四科當中德行、言語、政事和文學。「文」就是指的經典;「行」是德行;「忠信」是做人的準則,這是一個人不斷向上的動力。蔡老師也有談到,做為家長本身,也要對於《論語》有所了解,為什麼?因為在這裡面有孔老夫子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法、態度等等,很值得我們做參考。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就是我們的心態不要去比較。譬如,做為父母跟老師,當我們引導孩子,不要常常把孩子拿來跟別的孩子比。譬如他的聰明才智方面,老是嫌棄學生資質不夠等等的,這樣會使得孩子本身的自信心產生影響,甚至會感到自卑。

  第三是不能忽略孩子。譬如孩子本身犯了一些過錯,這個時候,做為家長或者是老師,可能對於孩子就比較忽略、不關心,甚至於放棄他。這個情況之下,就會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甚至會產生恐懼。所以一個孩子,他所呈現出來的問題、表現出的行為,跟父母和老師教育引導他的方式都是有關係的。特別是當孩子常常被壓抑、被壓制,內心總是處在比較恐慌、沒有安全感的狀態下,他就很容易自我封閉,關閉自己的心門。

  第四點是對孩子不要有懷疑。我們想,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和老師這個形象是很有威嚴,也很崇高、很受尊敬的,可是如果父母跟老師對於孩子產生懷疑,就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會讓孩子覺得,連父母跟老師都嫌棄我、都不要我,他就會覺得對未來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希望,對未來容易失望。因此,做為父母跟老師,心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甚至於對他人格的塑造都會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老師對於孩子建立起很深的信任,孩子的心態就不會特別的悲觀。

  第五條是在言語方面,做為父母跟老師,不要經常說一些諷刺的、挖苦的言語,言語的習慣也很容易對孩子的人格帶來扭曲。特別是我們諷刺人、挖苦人,甚至於批評,這種態度,如果孩子看在眼裡,潛移默化,也慢慢的學會了,將來他在處事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中,也學會用很虛偽的、很刻薄的方式來對待別人,這樣就很不好。

  第六是不能溺愛孩子。當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特別溺愛的時候,在他成長階段很多的環節,你把他能夠鍛鍊、成長的機會壓制住了,他就會形成依賴性,失去了在這個方面鍛鍊的能力。還有一點,特別是在父母的溺愛當中成長的孩子,他非常容易形成一個觀念,認為我得到的這一切都是應該的,所以孩子就比較不會去感恩別人對他的付出,也就比較不會去珍惜自己的福報,甚至於不懂得謙虛,還會養成比較驕傲、狂妄的個性。特別是他能力的養成,在父母的溺愛當中非常容易被壓制,形成一種依賴的性格,而且對未來也會比較茫然。

  所以做為父母、老師,我們在教導孩子的過程當中,教育確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要以為把孩子生出來,把他養大,生活起居照顧好,就完成了自己的責任了,沒有這麼簡單。而在這個過程當中,特別是要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聖賢的教育,《朱子治家格言》當中也曾經說過:「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因為像經典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孩子如果從小就能學習到《聖學根之根》,稍微大一點還能再學習四書五經,對於孩子道德與學問的養成是有很大的幫助。

  「教不嚴,師之惰」,這是強調做為老師責任是非常重大。老師本身就要用一種很嚴謹的、認真負責的態度來教學,所謂「嚴師出高徒」。但是嚴,所謂威嚴,是如何樹立起來的?像孔老夫子在《論語》的〈述而〉篇當中就有這樣的一句經文:「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溫就是溫和的意思。孔老夫子有五德,所謂是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臨之以莊則敬」。雪公老人在這裡特別強調,像這種事情不可以只學外表。但是如果太過敬,恭敬的敬,就不溫和,便不莊嚴,而孔老夫子是既溫和又嚴厲,就是這裡說的「子溫而厲」。為什麼夫子能夠溫而厲?因為孔子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望之儼然」,我們遠遠的看著他,他很有威儀、很有威嚴。「即之也溫」,當學生親近孔老夫子,覺得夫子非常溫和善良,並不會很凶。「聽其言也厲」,只要聽到孔夫子所講的話,因為夫子是循循善誘,他非常善於因材施教,譬如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同樣是問仁、問禮,夫子針對不同的學生就給予不同的回答,這都是因材施教。所以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讓學生產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給予他正確的引導。這是夫子,是溫而厲、威而不猛,他雖然是威,然而不猛。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這和張飛就不同,三國時期的張飛是威而猛,而孔老夫子是威而不猛。「恭而安」,孔老夫子非常恭敬,而且很安詳、不拘束。雪公老人談到,我們現代的人就不容易學到這一點,現代人學恭敬,恭得不自然,讓人家看起來好像很奇怪,手足無措。這是為什麼?因為他這種恭敬、禮不是由內而外的。原來生活習慣就非常飛揚浮躁,突然間要變得很恭敬、很謹慎,就讓人家看起來不自然。但夫子不是,夫子是恭敬而安詳,一點都不拘束。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個威有三個方面,道德之威、暴察之威,還有狂妄之威。道德之威是什麼?他的威嚴是從德行而出來的。一個好的老師,他的身教和一言一行,都真正的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全都落實了,所以學生看到他的時候不用講話,自然就肅然起敬。孔老夫子就是這樣的一位聖人,因為夫子所說的話全都做到了。他自己是先行其言,他所教導學生的重要的教誨,孔老夫子本身就已經落實,然後再用言教來引導學生,這是做到了才說,這是聖人,自然學生就會感佩夫子的德行。這是道德之威。什麼是暴察之威?暴察之威就是用比較粗暴的方式,而且是很刻薄;換句話說,老師本身愛心不夠、慈悲心不夠,對待學生、對待他人都很刻薄、很苛刻,遇到問題他總是指責別人,而不反省自己。這種威,別人是迫於無奈,雖然是表面上服從,但是心裡不服,這就不是真正的威嚴。第三是狂妄之威,一個人很狂傲、目空一切,說話做事都要把別人壓下去,這種威不會得到人們對他真心的佩服。從這三點來看,我們就能體會到,威嚴是來自於好老師本身的身教。教育包括身教跟言教,特別是身教,這對於孩子心性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父母跟老師就是孩子的榜樣。所以在老師教導學生的過程當中,譬如我們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但是,首先做為老師自己要先做到;再來,即使是嚴格,他也不是發脾氣,暴察之威,而是為學生著想,這種心態才能把學生教好。所以老師要用真誠的愛心引領學生、教導學生,威嚴確實是從老師的身教和言教當中而來。

  從以上的學習,大家也能夠體會到,教學確實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它是有高度的智慧和藝術在其中的。譬如在弘明學校,這些老師在教育上面就很有敏感度,特別是對於幼稚園的小朋友,你對待他的過程當中,要有多少分媽媽的味道和多少分老師的威嚴,尺度跟分寸都要拿捏得非常的好。做為父母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在家庭裡面,父親和母親在教導孩子的態度和方式當中是各有側重的,為父之道是嚴而不親,一般說父嚴母慈,父親在孩子面前是很有威嚴的,但是跟孩子不要太親密;母親剛好相反,母親是親而不嚴,母親的天性就是慈愛的成分會多一點,所以她跟孩子比較親密,而且不會太嚴格。這樣父親跟母親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心理上就能得到平衡。這是在父母親的身上,教育的側重點也是有所不同的,這也是比較符合男女陽剛跟陰柔的特性。但是老師就不太容易了,為什麼?因為老師又要嚴、又要親。就是老師本身有威嚴,學生就不敢造次。我們在弘明學校就看到這些老師,在孩子面前確實很有威嚴,老師說一不二,而且老師說一句話,孩子馬上就回應,這都是從小學習《弟子規》養成一種非常好的習慣。但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又要親,學生才敢親近你,才願意去學習,願意跟老師做朋友,他有什麼心裡話也願意跟老師講。所以老師在對待學生的時候,威嚴和親密,拿捏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老師的威嚴其實是從身教而來,而不只是在態度上非常的嚴格、非常嚴苛,否則,言語譬如說得太過了,可能對於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帶來傷害,這都是當老師要特別謹慎的地方。所以要因材施教。對於孩子,如果說他可以接受,你稍微點一下,他就可以自己去反省改過的情況之下,就不需要用很嚴苛的言語來對待他。但有一些孩子,他可能某些方面的習性是比較突出的,所以老師對他有些方面要特別嚴格要求,他才記得住,也要採取相應的方法教他。但是無論是任何方式,都離不開對孩子真誠的愛心和無限的慈悲;也就是說,我們的方法和手段可以隨著狀況而改變,但是內心對孩子的愛和慈悲是不變的。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中國傳統的教育當中,特別是在家庭裡面身為父母、身為老師,他在引導、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充分了解孩子他在想什麼、他在說什麼、他在做什麼,如果沒有這樣的了解,教育的責任就沒有盡到位。特別是當孩子,他還是在可塑性很強的時期,這個時候發現他想錯了、做錯了、說錯了,做為父母、老師就應該及時的教導他、引導他,甚至糾正他。父母對於子女,養育和教育是同樣的重要,就是《三字經》當中說的「養不教,父之過」,父裡面包括了父親,也包括了母親。中國古人非常強調君、親、師,所謂天、地、君、親、師,你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是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三個責任存在。就以父母對兒女這個例子來說,譬如對兒女,我們是他的父母親,所以要養育他,要把他的身體照顧好,讓他可以平安而健康的成長,這是作之親。同時也要教導他,作之師,要教導孩子有正確的思想和正確的行為,這是心理的健康。作之君,我們要把孩子,把他的人生帶領到正確的方向。所以君親師,它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在父母的角度上,他對兒女有君親師的責任;而在老師的角度上,對於孩子、對於學生,也是具有君親師的責任。所以在學校裡面,我們看到做校長、做老師,也是同時要履行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的職責。先要知道學生心裡在想什麼,他每天在做什麼,他在說什麼,對於學生有充分的了解,那麼老師才能因材施教。如果對於這些事情有所疏忽,所傳授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這種教育是非常偏頗的。孩子雖然在求學的過程中學會了知識跟技能,但是他思想,心理方面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沒有得到解決,教育的效果也沒有達到,那可以說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同樣的,在一個國家社會當中也是如此,領導人領導一個國家地區,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和社會大眾,他們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做為領導人也是要掌握清楚。為什麼?「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社會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成長,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聖賢良善的教育引導人民百姓,讓他們的思想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要從這個方面去引導他、教導他,這才是領導者有盡到了君親師的責任。

  所以一個家庭的興衰,以及社會的治亂,用什麼方法才能解決問題?歸根結柢,還是教育的問題。這不是政治武力,或者是經濟軍事可以解決的,而是教育能夠解決的。就像《三字經》所說的,「苟不教,性乃遷」,引導國家社會的老百姓也是如此,我們需要給他施以正確的聖賢教育,讓他人生有正確的方向、正確的道路去走,這樣他不會走偏、走邪、走歪。所以《禮記》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古聖先王施政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教學。但是我們這個時代,許多做父母、老師的也都很憂心,為什麼?因為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孩子因為廣泛的接受到傳播媒體的宣導、社會價值觀的影響,所以在外面的環境當中,就受到了許多不善的習氣薰染,做為父母和老師確實是非常憂慮的一樁事情。師父上人特別教導大家,做為父母,他真正負責任,就要學習像我們前面學到的「昔孟母,擇鄰處」,學習孟母三遷,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他的成長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當中培養出良好的品德。這也是為什麼師父上人極力的提倡,在世界各國都要建立一條龍的實驗學校,這等於說把古代的私塾教育用在現在的社會體制裡面,建立現代私塾,讓孩子從小到大,在學校裡面,他眼見耳聞、所學所修的全都是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育。在這種環境當中,孩子的成長,就很容易幫他奠定很好的道德與學問的基礎。當然,做為父母跟老師,本身的身教也是起決定性的作用,這個地方王應麟先生為什麼強調「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就是父母、老師本身要給自己的孩子和學生做出好的榜樣。我們把這個道理延伸到國家社會當中也是如此,「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個國家的領導階層,真正的做為人民的表率和模範,這對於國家的安定和諧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國家如果能用古聖先王的聖賢政治,用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育來教導人民,國家一定安定和諧,繁榮興旺。因此,歸根結柢還是出在教育,教育一定要用聖賢的教育來引導。

  在這個地方我們再給大家補充一點,很多的父母親,他們都有一個期望,希望可以培養出聖賢的兒女,家庭當中有好的兒孫出現,不但是可以延續家庭的香火,而且也可以為國家社會培養出賢良的人才。佛門的祖師印光大師就曾經給我們留下了一篇非常寶貴的文章,這是他老人家的〈求子三要〉,也就是做為即將要為人父母的人,對於如何培養出好的兒孫,在這個問題當中,印祖特別為我們提出了三條重要的原則。第一是保身節欲,以培先天;第二是敦倫積德,以立福基;第三是胎幼善教,以免隨流。印祖對於〈求子三要〉,勸勉天下的父母親要真正的落實,並且以真誠恭敬心虔誠禮拜觀世音菩薩,希望能降下貴子,這個孩子的福報、德能、智慧都能夠光宗耀祖,將來為國家民族做出貢獻。

  求子三要,第一是保身節欲,以培先天。為什麼?因為做為父母,他的精氣神一定要特別充足,身體的能量要很強,首先就要保身節欲,這樣他先天身體的精氣足,在孕育兒女的時候,孩子的先天就會比較好;否則先天他的身體就不夠健康,他的記憶力各方面也不是特別好,對於孩子本身,就沒有給他打下很好的底子。第二是敦倫積德,以立福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把福報的基礎、根基扎穩。印祖在這裡強調,我們要敦倫盡分,孝順父母,恭敬師長,善待眷屬,總之要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我們生活當中落實,跟人們都能和睦相處。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斷的行善積德,才能為孩子的孕育,乃至於他日後的成長奠定很好的福報的根基。第三是胎幼善教,以免隨流。這是重視胎教的重要性,因為古往今來聖賢的兒女,都是由賢良的父母善於教導而成就的。因此,在胎教的方面,如果做為母親,非常注意自己身口意的行為,言語做到忠厚和平,行為孝友恭順,平常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行住坐臥都可以稱念佛菩薩的名號。具備這三個條件,這就為培養出身心都很健康的兒女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除了以上的條件之外,印祖也特別強調童蒙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孩子剛剛懂事的時候,就應該把古聖先賢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灌輸給孩子,讓他了解因果,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知道他利益別人就是真正的利益自己,危害別人就是危害自己。讓他從小就了解,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如何落實,如何用八德來規範自己的日常生活,這是在童蒙養正的階段,就給孩子非常良好的教育。

  另外印祖還談到,對於孩子的要求上面,也要特別提醒他,不能說謊,不能偷人家的東西,也不能打人罵人,要愛惜字紙等等的。讓孩子從小在生活行為的各個方面,就形成了無論是身口意都是純淨純善的狀況,這樣孩子稟受了很好的胎教,以及很好的童蒙養正的教育,將來他必定能成為賢良的人才。所以印祖特別強調,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如果在社會上,因為人,孩子對他影響最深的就是他的母親,如果在社會上多出一些有德行的女子,用正確的方式來教導兒女、來引領兒女,對於國家民族來說,都是非常有福報的一樁事情。

  這篇短文我們就補充到這裡。下面接著學底下的一句經文: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這是強調,「子」是指為人兒女的人,為人兒女如果不肯用心學習,則『非所宜』,這是不正確的。『幼不學』,當一個人年幼,就是年紀很小,不知道努力用功的學習,則『老何為』,等到他年紀大了,還能有什麼作為?「子不學,非所宜」,「宜」字是應該的意思,「非所宜」就是不應該,也就是孩子不肯學習,這是不應該的事情。我們知道,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在一個人的童蒙時期,他的幼年、少年的時光,這是求學的黃金階段;而一個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他能夠明理,才能擺脫蒙昧無知。這是「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在《樂府詩集.長歌行》當中,有一句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當中,如果想要有所作為,很關鍵的是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就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德行和學問。我們在小時候都唱過岳飛的〈滿江紅〉,〈滿江紅〉裡面就有這樣的一句話,「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們要體會到,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暫的,所謂是彈指一揮間,如同白駒過隙一樣。所以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就讓他從小真正認識到時光的寶貴,要趁著自己還在年少的時候就要勤勉、認真,努力的奮發向上、認真求學,這樣就能為將來奠定非常堅實的基礎。

  像老一輩的長輩們、教育家,像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像朱鏡宙老先生,他們儒釋道的經典,都是在年少的時候就已經很熟悉的掌握,能夠熟讀熟背。所以他們年紀輕輕就能寫出一手好文章,像朱鏡宙老先生發表的政論,在民國時期都受到許多政府高官的注目,他這個學問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奮發努力的讀書所積累而來。如果我們不能珍惜自己年少時候寶貴的時光,等到年紀大了,眼也花了、頭也昏了,這個時候你再想要好好的求學、認真的讀書,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想要有所作為也毫無能力。所以年少的時光是非常寶貴的。

  在宋朝時期,王安石先生就曾經寫過一篇〈傷仲永〉,〈傷仲永〉是談到在江西的金溪有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方仲永,方仲永的家庭是世世代代以耕田為業。在方仲永五歲那一年,有一天他忽然鬧著跟家人索要筆墨紙硯,筆墨紙硯在古時候就是文房四寶。這個家庭一直都是在耕田,務農出身的,看到孩子才五歲就跟家人要紙筆,他父親就覺得很驚訝,但是因為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就跟同鄉的秀才家借來筆墨紙硯,想說孩子也不過是玩一玩罷了。可是想不到方仲永拿到書具之後,當即就寫下了四句詩,並且題上了自己的姓名。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方仲永本身是天賦異稟,也就是現在講的天才兒童。一個人三歲、五歲,他就具足某些本領,這是與生俱來的。當時方仲永年僅五歲,他就能在紙上寫詩題名,而且這個詩還很有思想、很有內容,內容是以贍養父母、團結宗族做為主旨的。當時這件事情在這個地方就引起了轟動,有很多的讀書人,鄉里的秀才都紛紛前來觀賞,看這個小孩子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詩,真正是一名天才兒童。

  從那個時候開始,凡是大人給他指定的某個事物,方仲永馬上就能賦詩,把詩寫出來,而且這個詩也不是言之無物,寫得很有文采,裡面的內容和道理都特別的深刻。鄉里的人看到這個情形就覺得特別的驚訝,看到家裡出了天才兒童,大家都對他很佩服,所以對他的父親禮敬有加,甚至於有人出錢來請方仲永寫詩。我們就看到,他的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就給他錯誤的引導,換句話說是價值觀出現了問題。因為他覺得孩子這麼有天賦,能夠得到名聞利養,有利可圖,所以就帶著孩子到處去拜訪,去展示、炫耀他的才華,而沒有讓他安下心來努力的學習。

  這件事情,王安石聽說很久了。到了明道年間,他隨父親返鄉,他在舅舅的家中見到了這位神童,當時神童已經是十二、三歲,可是再讓他寫詩,已經不如從前了。再過了七年,當王安石從揚州返回家鄉,再想起了這個神童,他就跟舅舅詢問起孩子的情況,結果舅舅跟他說,他現在已經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了。因此王安石聽了之後就非常感嘆,因為像方仲永這樣的悟性跟資質,這是他的天賦,這是他先天之功,所以他的才智是超過常人的,可是為什麼到了他年長的時候會淪落成這樣,小時候的天賦、天才已經看不出來了?就是因為他後天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如果他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也就是說父母親有教育的敏感度,不要讓他利用自己的天賦到處去炫耀、去謀求名利,而是讓他安下心來好好的讀書,孩子就會形成完全不同的氣象。像他這樣的天資、天賦,在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的狀況之下,還會淪為跟普通人資質一樣的凡庸之人,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想像,如果本來自己的資質、天賦就不是非常的好,後天又不加強教育,那可以想像,必然也會成為平庸無奇的人。

  所以這個地方是特別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假如孩子不好好學習,這是不應該的。宋真宗有一篇〈勸學諭〉說道:「學也好,不學也好。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國之精良,世之大寶;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鋤者煩惱。他日面牆,悔恨已老。」這也是勉勵我們要勤勉向學,談到這個重要性。學習,這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從小就要養成好學的好習慣。諸葛孔明曾經在〈誡子書〉當中說過「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當一個人不能夠認真努力的求學,努力的學習聖賢的學問,那麼他應該具備的才能就無法真正的建立起來;而一個人,如果沒有立定高遠的志向,當然他的學習也就不能產生動力。志向就好像我們在旅途旅行的過程當中,需要先奠定方向跟目標,如果方向跟目標沒有建立好,那麼我們究竟是朝著哪一個方向在努力?我們就沒有辦法有一個內在的動力,不斷的鞭策我們往前走。做為孩子,因為在傳統的社會當中,特別是家族裡面,培養兒女的過程當中,都是希望孩子將來可以榮宗耀祖、光耀門楣。就像《孝經》所說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才是做為兒女報答父母、報答祖先,甚至於報答國家和社會對於我們的栽培,所以一個人要知恩報恩。有了這樣的志向和責任感,一個孩子自然就會有學習的動力,不應該不好好學習。

  「幼不學,老何為?」年幼的時候如果不好好學習,時光全都蹉跎掉了,等到年老之後再來遺憾,這就來不及了。師父上人常常在許多國際的場合當中特別強調,中華民族確實是全世界最懂得教育的民族。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教育的智慧,五千年教育的理念、方法、經驗和成效,而且代代都有聖賢人出現。《禮記.學記》裡面涵括了中華民族老祖先教育的智慧,這裡面就有特別談到,「當其可之謂時」,正當他最適合學習的時候、時間點,他掌握住了,這是「及時法」,掌握住最好的學習機會點;可是如果機會點錯失了,就是《學記》經文中說的「時過然後學」,學習的黃金階段過去了才肯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個時候非常辛苦,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收效卻非常有限。還有一句話勉勵我們,「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我們在這之前,跟大家學習前面的課程,就曾經講過晉平公跟師曠的故事,晉平公當時七十歲才要學習,他覺得自己年紀大了,結果師曠就跟他說,你「何不炳燭乎?」點著蠟燭走路。晉平公還以為師曠在跟他開玩笑,實際上師曠說的是非常認真的。為什麼?他後面的這句話就是一句很經典的名言,他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少年的時期,如果我們勤勉好學、認真努力的學習,就如同是初升的太陽一樣;「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壯年的時期好學,就如同中午時候的太陽;「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如果是年老而又好學,就如同用蠟燭照明,在黑夜裡面還是能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程。「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著蠟燭走路,雖然蠟燭的光已經比不上初升的太陽、中午的太陽了,但是跟在黑暗中行走相比,能夠點著這盞燭光走路,也總比摸著黑走還要好、還要強。這個故事也是勉勵我們,雖然我們已經錯失了在年輕時期寶貴的光陰,但是到年老的時候「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將來在《三字經》的後面,我們還可以再學到其他的經文,跟這個主題也是有關係的,譬如「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他也是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要用功讀書。「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你看人家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我們要堅持不懈,即使我們的資質不是特別的好,這也沒有關係,像在《中庸》裡面就教導我們,所謂「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人家學一次就會了,我得學一百次;雖然我要學一百次,但是我也學會了。他可能讀了十遍,經文就記住了,那我可能要讀一千遍才能記住,但我持之以恆,我畢竟也是記住了。所以一個人有這樣的學習態度,即使自己的資質稍微差了一點,但是勤能補拙,將來還是能慢慢的開顯自己的智慧,即使本來非常柔弱的,他也慢慢變得有能力、有擔當。

  關於「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我們還曾經看到古人有一副對聯,這副對聯非常有意思,就是上下兩聯字是完全相同,但因為讀音不同,所以上下聯的意思就完全不同。這副對聯是「好(三聲)讀書不好(四聲)讀書,好(四聲)讀書不好(三聲)讀書。」上下兩聯的字是一樣的,但讀法不同。上聯就是「好(三聲)讀書不好(四聲)讀書」,這是指少年時期好讀書,這個時候他讀書求學有很好的條件,但非常可惜,他不好讀書,他不喜歡讀書。下聯是說一個人到了中年以後,因為人生的閱歷增多了,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這個時候他好讀書,想辦法認真的讀書,很喜歡讀書,這是好讀書。但是不好讀書,非常可惜到了這個時期,中年以後,年紀一大,眼睛也花了,頭腦也昏了,字也看不清楚,可能坐著讀書,一會腰酸背痛;你讓他稍微熬點夜,體力都提不上來,讀起書來就非常吃力,可是他依然特別的好學。我們就非常有體會,像我們二十多歲,在從事於《弟子規》教育的時候,配合老師在工作,常常是可以熬通宵。因為那時候製作《弟子規》的課程,我們人手比較少,同時又要校對字幕,要上字幕、要剪片子,再把整個視頻做出來,很多工作都是在晚上才能做。那個時候年齡小,每天熬夜不覺得累。而且在最初二OO四年的時候,我們在國內推展《弟子規》的過程,大家幹勁特別足,許多年輕人都是投身到傳統文化的教育裡面,那個時候年紀小,怎麼熬夜都不覺得累。可是到現在,二OO四年到現在也是十多年過去了,將近二十年了,現在我們重新再學《根之根》,有時候晚上要稍微熬點夜,都覺得非常辛苦,熬到十一點真的就熬不下去了,以前熬到凌晨三點、四點都不覺得累。這就是當一個人到了中年之後,明顯的覺得自己的體力衰了,又很想認真的來學習。為什麼?像《根之根》,自己小時候也覺得沒有扎得很好,現在再來補課,當然跟十幾、二十歲的人比起來就覺得吃力很多。所以古人的詩,我們確實很有體會,「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當一個人學習的黃金階段過去了之後,再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年輕人聽到這段話、聽到這句課文,還有聽到這首詩,真的要深深的反省檢點,千萬不要空過了年少的寶貴時光,否則等到老來,又要重複的來感嘆這句話。就像之前我們學〈阿房宮賦〉,杜牧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最後結果是什麼?「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後面的人看到這段歷史還會哀傷、感嘆。所以人的一生跟歷史的循環都很接近,常常會重複同樣的錯誤,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我們要把古聖先賢的話牢記在心,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們要把古聖先賢的話記在心上。真正的聰明人,因為古人走過的彎路,前輩走過的彎路,他不希望我們重蹈覆轍,我們要是聽話,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那人生短暫的時光,還有幾次機會多繞幾圈彎路?所以古人有一首詩,這首詩也是我們小時候在練習書法,書法老師常常讓我們寫這一首詩,也是提醒我們要認真努力的向學。這首詩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了這首詩,我們也特別有感慨。特別是學了《聖學根之根》之後,對於時間倍感珍惜,有的時候晚上確實很累了,想早點休息,到了早晨四點、五點就很想爬起來,趕緊再來認真的讀書、認真的備課。所以古代讀書人,他從小就立下為國為民的遠大志向。一個人立定志向,這是一個很大的動力。我記得在小的時候,還在讀小學一、二年級,因為母親每天要去工作,非常的辛苦,母親當時就勉勵我,她說:「媽媽就負責在外面賺錢,妳就負責好好的讀書。」我們看到母親那麼辛苦的在工作,當時讀書就特別的認真努力,為什麼?覺得要不好好讀書,對不起母親。所以有時候,譬如考試考了第四名,沒進前三名,回到家裡不用等母親責問,我們就已經很傷心、很難過的跟母親道歉、懺悔,那個時候是覺得,如果不好好讀書會對不起母親的辛苦。而如果一個人從小立定了志向,是希望他將來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這個動力就更足了。為什麼?你要立定遠大志向,那要去落實。古人都是「學而優則仕」,所以白天晚上要認真的、努力的苦讀,「朝起早,夜眠遲」,每天都要珍惜寶貴的時間讀聖賢書。所以在我們還是黑髮的少年時代,如果不知道勤勉努力的學習,等到我們到了老年白了頭,〈滿江紅〉岳飛說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怎麼樣?「空悲切」,這個時候後悔莫及已經太晚了。我們要珍惜自己生命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少做後悔的事。如何減少後悔?就是要多多的接受古聖先賢的智慧和經驗的教育,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我們照著做,可以少走許許多多的彎路。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請大家看下面這一句,這也是《三字經》當中非常有名的句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在這個地方用比喻的方法,用玉來比喻一個人。這塊玉,一塊玉石,它也不是生來就這麼光鮮亮麗、溫潤典雅。玉的特質如何發掘出來?它是需要經過雕琢的;如果它沒有經過雕琢,就不可能成為有用的器具。這和做人的道理是相同的,一個人如果不透過學習,也沒有辦法真正的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

  這個經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是出自於《禮記.學記》。這是中國古老的教育哲學,有許多非常精彩的內容在裡面,這句話就是出自於《禮記》。切磋琢磨,這是製作物品的工藝,這在《爾雅·釋器》當中就有提到。「切」是什麼?「切」就是指製作骨質的器具,「磋」是製作象牙的器具。我印象特別深的在故宮博物院,以前曾經看到過一個藝術品,用象牙雕的。一圈一圈的寶珠,從外雕到裡,一圈扣一圈的,一個珠扣著一個珠,這是用象牙雕出來的。我們要是有機會去故宮博物院,能夠看到許多古代的工藝品,都是非常的精美。所以「磋」就是製作象牙的器具;「琢」,就是這裡看到的「玉不琢」的「琢」,「琢」就是製作玉質的器具。雕琢,玉是要經過雕琢的。「磨」,則是製作石質的器具。石器,特別是上古時代,發掘出一些原始人的物品,石器時代,它的工具,都是石頭去打磨,磨出來的工具。「玉不琢,不成器」,縱使是一塊美玉,但是如果藏在深山裡面,沒有被發掘,而且不經過人們精細的雕琢,最終它也只是一塊石頭而已,玉的溫潤、玉的光彩就沒有辦法顯發出來。

  「人不學,不知義」,這在《禮記.學記》當中原本是作「人不學,不知道」,在《三字經》裡面就把「道」改成了「義」。「義」是什麼意思?「義」就是循理,也就是要遵循我們應該遵循的行為規範。「人不學,不知義」,如果一個人不經過學習,他就不能明瞭事理。因緣生老師在這裡引用了北宋五子之一的邵康節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不教而善,非聖而何?」一個人能夠不經過教育,自然為善,那這個人也是天縱之聖,天生就是聖賢。這個人不是聖人是什麼?他一定是一位生而知之者。但是其實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就像佛門裡面講的,這些上上根之人,上根利智之人,在人群當中畢竟是少數,一般的人都是屬於中等的根性。所以在《史書》當中所記載的大部分人還是學而知之的,生而知之的人畢竟是比較少的。「教而後善,非賢而何?」不要說聖人,我們求其次,有的人經過教誨就能擇善而行,這樣的人不是賢人又是什麼?一教他就做得到,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教而不善,非愚而何?」有的人,則是你教了之後他還是不能學好,這樣的人不是愚痴又是什麼?「馬有千里之能,非騎不能自往。」縱使這匹馬是一匹千里馬,牠的資質非常好,但如果沒有經過後天的訓練,牠這種資質也會平白的被耽誤,就跟普通的劣馬沒有區別了。所以因緣生老師在這裡指出,孔老夫子在一生當中為我們做出了勤學的表率,夫子一生都是非常好學。像夫子這樣的聖人,他都不敢自認為是生而知之的根性,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所以不要覺得孩子天賦、稟性非常的好,特別的聰明,就覺得孩子不用學習聖賢的經典了。這是在歷史上我們看到,像夫子這樣的聖哲之人,都對於經典要認真的來學習,對於古聖先王所留下來的教誨,夫子這一生當中也都很認真的把它繼承、保存下來。

  這就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因此一塊玉要加以琢磨,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像我們在故宮博物院就會欣賞到一些非常美麗的玉器,可以說都是非常光滑溫潤的。大家在欣賞它的時候覺得玉做得太美了,玉本身冰清玉潔的,雕刻的工藝又特別的精細。但是玉本身,能夠雕刻成器也是不容易的,譬如玉本來是以石頭的狀態存在在深山當中,稱作玉石,它不是生來就是一塊美玉。我們要是聽過「和氏璧」的故事就可以了解到,一塊美玉,如果不是真正識玉的人,他也沒有辦法把它挖掘出來。因為它是包在璞當中,要把它切開,然後還要把旁邊的廢石磋掉,玉質才能顯現出來。但是玉的表面還不是很平整,這個時候,玉工就要根據玉的形狀和顏色,再來決定要雕刻成什麼樣的玉器,才慢慢的雕琢成人們所需要的樣式,也是要根據它的紋理、色澤、材質,再慢慢的來雕琢,完成之後還要去細磨,才能顯出它的平滑和光亮,美麗的玉器才會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所以「玉不琢,不成器」,沒有經過琢磨的功夫,玉本身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當然我們可以想像,做為一個人也是這樣,「人不學,不知義」,我們要不是認真的學習聖賢的學問,對於聖賢所傳授的的義理又如何能領納於心?那不能領納於心,我們又如何落實於行為當中?這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給我們的啟發。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下一節課我們還繼續學習這句經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