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三字經-第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三字經》,我們從第三十三頁的第一句開始看起。

  上一節課學習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們也體會到,一個人的本性都是本善的,每個人本有的性德與古聖先賢、佛菩薩都是完全相同。然而「性相近,習相遠」,雖然本性本善,可是因為後天環境的薰染,習就是習性,導致彼此之間的差異愈來愈大。

  今天再稍微補充一下,我們在學習《弟子規》的時候也分享過一則新聞。在二OO九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曾經到柏林的中國文化中心參觀。在海外有許許多多的華人,熱衷於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在遠離祖國的異國他鄉,對於中國的經典、中國的文字,人們真的是倍感珍惜。首先在中德文學論壇上,對於中國和德國的文學方面進行了交流。後來主席又來到文化中心的幼兒漢語班,剛好小朋友在讀《三字經》,讀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雖然孩子很小,可是也能朗朗上口的讀誦《三字經》的經文。主席談到,這部《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啟蒙讀本,在這部書裡面,包含了中國許多的歷史人物,還有歷史的故事,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小朋友學習《三字經》,不僅僅可以從這裡面的經文學習漢字,而且在這裡面所包羅的中國歷史和文化,以及其中所闡釋的天地宇宙之間,以及人生和萬事萬物的道理,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會有無窮的益處。所以主席特別鼓勵小朋友們一定要學好《三字經》,同時還跟大家透露了一個小祕密。主席談到,在《三字經》裡面,「人之初,性本善」,後面第二句就是「性相近,習相遠」。主席的父親習仲勛老先生,他是一位非常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老前輩,從小都有在私塾裡面學習中國傳統的文化和教育。因此主席跟小朋友們談到,他的父親,也就是習仲勛老先生的字(古人都是有名有字),他的字就叫「相近」,習相近。為什麼當時會這樣起?因為在那個時候有一位私塾先生,他就談到,《三字經》裡面說習相遠,他就想,為什麼要習相遠?還是相近比較好,所以就起了這個名字。習老先生,他是非常深入的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推崇《群書治要》,老先生曾經為《群書治要》題寫過一幅墨寶,「古鏡今鑑」。這是以歷史為借鏡,可以做為當今時代施政的原理、原則與方法。這一段小插曲,我們用來補充「性相近,習相遠」。

  接著繼續來學習下面這句:

  【苟不教。性乃遷。】

  「教」,我們昨天有特別談到,這是教育。教育是什麼?教是「長善而救其失也」。教育就是要培養和長養孩子的善心、善念、善行。就像我們之前在《弟子規》的結語裡面談到的四好,希望一生都用四好來存心。『苟不教,性乃遷』,這是強調,如果沒有及時的接受古聖先賢的良好教育,「性乃遷」,「性」就是指他本有的良善本性,「乃遷」,遷有改變的意思。他善良的本性,就會隨著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特別是教育一個人,先入為主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國傳統的教育裡面,包括了四種教育,倫理、道德、因果,還有宗教的教育,這是中國教育的內容。而中國的教學,在形式當中也包括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在古時候就是私塾,現在師父上人提倡的一條龍學校就是屬於現代私塾),還有社會教育以及宗教教育。首先來看倫理的教育,什麼是倫理?倫就是類的意思,譬如我們人類,人類就存在五倫的關係,這是人與人在一起的時候,是同一類,這是倫;理則是道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遵循著一定的道理的。概括的說,倫理的教育就是教給我們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關係。因此如果有人問你,中國的教育這麼好,那中國傳統五千年的教學究竟都教了些什麼?我們就可以回答他,所教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在四大文明古國當中,中國做為一個歷史非常悠遠的國家,所謂上下五千年,這麼大的國家和族群,為什麼能安定?人民百姓為何能和睦相處、互助合作?國家為何能長治久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

  中國傳統的教育,核心理念就是「愛」,因此它是愛的教育。倫理教育當中,首先五倫第一倫就是「父子有親」,親就是親愛,親愛精誠。五倫還包括「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國傳統的教育,目的究竟是什麼?目的就是希望一個人天性當中本有的親愛,能在一生當中保持住而不改變,這是第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希望把父子有親的親愛發揚光大。我們學習《弟子規》,有學到這句經文:「凡是人,皆須愛」。我們不僅是愛父母、愛兄弟、愛家族、愛鄰里鄉黨,而且愛國家、愛社會;一個人的心量再拓展開來,他能夠愛一切眾生。這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核心就在此地,用現在的話來說,它就是愛的教育。

  在華嚴水結晶實驗當中,每當水看到「愛」,或者是「感恩」這種訊息的時候,所呈現出來的水結晶都是特別的美麗,也特別的燦爛。我們看到愛字的水結晶,可以深深的體會到,愛真是一個人性德的流露,是自性的體現。所以愛的能量是無量無邊的。就如同江本勝博士所說,愛與感恩似乎就是整個宇宙的核心。而且水真的有見聞覺知,無論讓它看哪一個國家的文字的「愛」,無論是哪個國家的語言的「感謝」,所呈現的水結晶都是非常的莊嚴、非常的美麗。這也提醒我們,如果在我們的內心當中,常常都存有愛與感恩,那身體當中的水結晶就會顯現出非常美麗、莊嚴的相狀。愛與感恩,都是充滿著正能量的。我們曾經和師父上人一起看過,十多年前,大概在二OO四年,師父到日本參加聯合國的會議,跟江本勝博士見面,當時師父上人和許多學生,都到江本博士的水結晶實驗室參觀。江本博士非常好奇,因為看到師父上人七十多歲容光煥發,非常的莊嚴,就請教師父上人是怎麼保養的?師父跟他說:「我保養的方法就是你的水實驗當中的愛與感恩。」「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所以倫理的教育,就是以愛字做為核心的,可以說整個宇宙就是愛,整個星系也是愛。從這一點,我們不得不佩服幾千年前的老祖宗,古聖先賢他們就發現,愛字是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的起點、原點,這真的是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體會出來。

  第二是「夫婦有別」,別是別在什麼地方?別是指他們的責任、使命、任務不相同。因此我們看到夫婦的結合,在組成家庭的過程當中,家庭最重要的兩件事,一個是物質的生活,一個是兒女的教育。在古代是男主外、女主內,做為先生,他是負責整個家庭的經濟生活;做為太太,她在家裡就要負責教育好下一代。所以太太的責任非常之重,一個家庭能不能出得了人才,能不能出得了有德行、有學問的好兒孫,這都是太太的責任。所以夫婦有別,是別在他不同的職責、不同的任務。在夫婦,別就是親愛;在君臣,這是領導跟被領導之間,他們之間的道義就是親愛;長幼有序,序是親愛;朋友有信,信也是親愛。所以五倫關係一展開,就會發現都離不開父子有親這個親愛精誠、愛的原點。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離不開愛的教育。因此五倫關係,也就是五個教育的綱領,確實是超越時空,無論是古今中外,都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

  再來看道德,第二條是道德教育。什麼叫道?道,是指大自然運作的法則、運作的規則,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自然的現象。因此我們看到,在一年四季當中,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屬於自然的法則,也就是道。從人倫的關係來說,像五倫,是包括父子、夫婦、君臣、長幼、朋友,這就是道,道是自然而然的。德是什麼?其中的親、別、義、序、信,這就是德,能夠隨順自然就是德,所以不能破壞自然。從這一點我們可以體會到,倫理道德的教育,確實是人與人之間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互相尊重與合作的教育,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它是什麼樣的教育?它是人與大自然萬物之間,平等博愛、共存共榮,生態平衡的教育。第三,它是講求修身為本,反求諸己,是教導我們如何做好人,是這樣的教育。最後就是古聖先賢所說的,如何從不善的習性回歸到自性本善的教育,也就是在《三字經》當中,前幾句經文所呈現的道理。因此師父上人常常強調,教育、教學,首先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這是《三字經》當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的自性、本性都是本善的。所以在這個世間並沒有惡人,惡人只是沒有因緣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受到不良風氣的薰染。而教育的作用是什麼?教育本身就是如何幫助一個人,從不良的習性回到善良的本性,這是教育。這就是屬於道德教育的內容。

  因果的教育。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內心都追求財富、追求聰明智慧、追求健康長壽,這些能不能求得到?答案是肯定的。想要真正的脫貧致富,得到聰明智慧與健康長壽,落實因果教育就可以做到。因果教育怎麼定義它?其實因果教育,是真正脫貧致富的教育;是擺脫愚昧、獲得智慧的教育;是離苦得樂的教育。在佛法裡面就教導我們,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這就說明這是脫貧致富的教育;法布施是因,開智慧是果;無畏布施是因,健康長壽、離苦得樂是果。這就是因果教育,你看這種教育多好!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想要追求財富、追求智慧,想要得到健康長壽,怎麼樣才能得到?要是能學習因果教育就能得到。所以這個教育對我們人生能夠帶來幸福美滿、自在快樂,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人人都要學習。將來我們《根之根》會學習到因果的經典,就可以深入的了解如何脫貧致富、如何開啟智慧、如何離苦得樂。這是因果教育。

  最後是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就是前面三種教育的提升。一個人如果有志於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想要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是宗教教育所包含的。而宗教教育本身的特性,就是人與不同空間維次的生命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一種教育,是人與天地萬物的真相、關係的教育。

  了解了四種教育的內容,我們怎麼能不學習?如果認真的學習這四種教育,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國家與國家、社會之間的衝突自然都能化解,因為宇宙萬物本身都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的。

  了解了四種教育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句經文,「苟不教,性乃遷」,「教」,教育的教,我們就真正能夠重視它。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對於一個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的靈魂,教育則是文化的生機。所以一個人乃至於整個社會群體,如果沒有機會得到很好的聖賢文化教育,與聖賢文化的承傳,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換句話說,就失去了靈魂,也失去了生機。做為一個國家,政權失掉不是最嚴重的問題,在中國的歷史上,每個朝代的興替,是普遍的規律,但是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還是文化的延續與文化的承傳。只要文化本身存在,它就有一種內在的力量,能把民族、把社會再凝聚起來,它還會復興;可是如果文化滅掉了,後果非常的可怕。我們在中國的歷史上看到,包括元朝、包括滿清,政權交替的過程中,元朝的政權是由蒙古人主導的,但是蒙古的統治者非常的聰明,他所任用的大臣,有許多都是精通漢族的文化、儒家的文化,儒釋道的經典他們都很精通。所以文化延續,民族依然是屹立不搖。在滿清入主中國的時候,政權掌握在滿清人的手上,但是清朝的統治者非常聰明,他們做為領導人,本身就深入學習儒釋道的中國傳統文化,而且他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的尊重,真正是把文化延續下來,並且讓它興旺起來。正是這一點,所以清朝時期,國家的勢力也是盛極一時。在中國的歷史上,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是了不起的盛世,甚至於可以跟大唐的盛世相比,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輝煌的一頁。它靠什麼?它所依靠的就是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我們在《四庫全書》裡面就能查找到這些典章,在宮廷裡面,「日講四書」、「日講五經」,這些記錄都保存下來。當時清朝的帝王,把儒釋道三家的專家學者都禮請到皇宮來講學,一直到清朝的末年還是如此。

  到了現前這個時代,如果我們真正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深入理解,中國人就會建立起自信心,這個自信心的根源是源自哪裡?就是《三字經》當中所學到的「人之初,性本善」。佛陀教導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古聖先賢強調「人性本善」。身為中國人,對於這兩句話,如果真正建立起非常堅定的信心,知道我們本性本善,也知道自性本來是佛,真正有這種信心,在這一生當中恢復我們自性的本善,這個文化、道統真正能夠在我們身上延續下來。所以性德的內涵,按照中國古聖先賢的說法,就包含了「孝悌忠信」,包含了「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是中華民族的古聖先賢世世代代相傳下來的。所以中國人的遠祖,就是用這十二個字的精神、這十二個字的內涵來教育後代的子孫,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十二個德目,是以孝為核心,「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則是中華文化的本。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它包含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因此,我們要把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文化教育繼承下來,就要通過教學的方法,教學真正能幫助一個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是中國人代代相傳的教育。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教之道。貴以專。】

  這句則是特別提醒我們,教育的方法是什麼?『道』就是指方法、原則。『貴以專』,「專」提醒我們教育的方法是注重在專注,要注重一個人專心和定力的培養。為什麼?因為聖賢的教育不是世俗的學問、常識、技能,它不是的,聖賢的教育教導我們是要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的。所以教學所走的路線不是廣學多聞,不是搞記問之學,那是世間的學問;聖賢的教育所走的道路就是戒定慧的道路,要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因此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他一定要專注、要專心,心是不能散亂的。這個目的和原則也就直接影響到了聖賢教育的教學方法,要以專精為主,而不能貪求廣博;也就是師父上人常常強調的,一定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種教學方法具有高度的智慧。

  首先來看一看,在儒家的古聖先賢當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賢德之人叫做荀子,荀子在《勸學》篇當中有一段話,非常形象的為我們闡釋「教之道,貴以專」的道理。在這裡,荀子講得非常的生動,他不是直接說理,而是用比喻的方式。《荀子.勸學》篇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句話大家可能耳熟能詳,特別是有寫毛筆字的人,經常會拿這句話做為練字的內容。下面荀子說:「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我們先來學習荀子說的這段話。「鍥」就是指一個人在雕刻東西的時候,譬如雕刻木頭,要把它做成一件藝術品,可是雕塑的過程裡面,如果我們雕了一半就不想再做了,半途而廢,那結果是什麼?「朽木不折」,就是連腐朽的木頭,也沒有辦法把它刻斷。我們之前也常常聽人談到挖井,一口井,沒有打到一定深度的時候,泉水沒有辦法流出來,這時候半途而廢,又去挖另外一口井,就這樣永遠都沒有辦法挖到泉水,這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金石是指金屬或者石頭,是很堅硬的一種材質,可是如果一個人堅持不懈的做,連金屬跟石頭都能雕刻成功。古時候有一個故事,「鐵杵磨成繡花針」,這是強調,一個人能夠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最終再大的困難也能夠克服。

  下面舉了兩個例子,實際上是用它來做比喻的。第一個是「螾」,「螾」就是蚯蚓的意思。蚯蚓我們都很熟悉,蚯蚓牠沒有非常銳利的爪牙,而且牠的身體也沒有很強健的體魄,荀子在這裡就舉了蚯蚓的例子。但是牠在土裡面鑽來鑽去的,牠向上可以吃到泥土,向下又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牠的心是很專一的。螃蟹就不同了,下面荀子又舉了螃蟹的例子。大家都有看過螃蟹,特別是住在海邊的人。螃蟹,牠長著六條腿,而且牠的前方還有兩隻螯鉗。那個螯鉗,我們去放生,有時候不小心手還會被牠的螯鉗給夾住。這說明牠的整個身體配備,比蚯蚓看起來是強壯得多,可是螃蟹因為牠太過浮躁,平常如果沒有蛇跟鱔魚的洞穴,螃蟹連個容身之處都沒有,牠是靠著在蛇、鱔的洞穴裡面,可以在那裡暫時容身。牠長得這麼強壯、這麼魁梧,為什麼牠卻比不上一隻小小的蚯蚓?這就是因為牠的心太過浮躁的關係。看到荀子的這段話,可以體會到,雖然他是幾千年前的古人,可是讀了他留下來的著作,就彷彿他還在我們身邊耳提面命、諄諄教誨。可以體會到這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師,他很善於用比喻來啟發我們對一件事情的體悟,對道理的體悟。

  下面荀子講的這段也非常有趣,同樣也是舉了一種動物。我們在古人的詩跟文當中,常常會看到動物的比喻、植物的比喻,譬如像《詩經》裡面就經常會用動物、植物,以及大自然這些林林總總的東西呈現,特別以譬喻的方式、擬人的方式呈現出人生的深刻道理。荀子在這裡又特別談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梧鼠牠有五種技能:梧鼠雖然能飛,但是牠飛的本領不是很強,連屋頂牠都飛不上去;雖然牠能爬樹,但是牠又爬不到樹的頂端;牠能游泳,可是牠又游不過山谷;牠會打洞,可是牠打的洞又掩蓋不住自己的身體;牠會走路,可是牠走路的速度又比不上人。所以後人常常用「五技鼠」來形容那些門門都通,卻樣樣都不精的人。這句話就是以前教我們書法的老師會常常念我們,老師總是說:「像你們這樣,樣樣通、樣樣鬆,沒有一樣是專精的。」因為小時候興趣愛好太多了,上小學的時候,一方面練書法,放假又跑去學國畫、彈電子琴、學鋼琴,還有到少年宮去學習國際象棋。興趣愛好特別多,但是沒有一樣能拿得出手,都是很簡單的學一學,然後就不學了。這就是用五技鼠來形容門門通而樣樣都不專精的人。所以《三字經》說「教之道,貴以專」,它確實是太重要了。如果我們從小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就特別著重於要專精,我們走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道路,肯定能學有所成的。都是方法、目標錯了之後,虛度了自己人生的許多寶貴的時光。

  在《信心銘》當中也談到:「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因緣生老師在這裡特別指出這段話,也是啟發我們,要研究至高無上的大道,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可是如果他的心本身就不專一,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他自己的方向目標都搞不清楚,而且方法非常雜亂,最後的結果就是什麼?最後就是一事無成。因此「教之道,貴以專」就特別的重要。我們通過學習《三字經》前面的幾段話,《三字經》是教導童蒙的典籍,可是在它的開端就把宇宙人生這麼高深、精妙、微妙的道理呈現出來,真的就是開門見山、畫龍點睛。因緣生老師在這裡談到,這是《中庸》所說的「尊德性」。也就是一個學者,他如果不能真正了解「尊德性」的重要性,最終他所學的一切也都成了世俗的學問。所以要了解我們學習聖賢教育的方向、目標、方法,跟學世俗的學問是不同的。就像儒家說的「志於道」,我們學習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最終的目的要悟道,而不是只是學習世俗的才藝、技能跟學問而已。所以在我們學習的過程當中,一門深入,能夠貴以專,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像我們在學習《聖學根之根》的過程,一部一部的經典,像三百千千,學完了一部再學下一部,而不是同時學很多部。世間的學校,是同時開很多門課,而聖賢的學問不是這樣的,學完了一部經典再學下一部。這是中華民族的老祖宗特別的智慧,因為老祖宗對人性是非常通達和了解的,特別是對於孩子成長的規律,他學習的次第,安排得特別妥當。就是每一個成長的階段他具有什麼特性,他就用這種方式,把他的特性充分的展現出來。所以孩子從小背誦經典,基本上是不會給孩子做太多的講解,等到孩子十五、六歲的時候,他的理解力慢慢起來了,老師就帶著學生去遊山玩水,學生拉著車子、帶著老師,有吃的、有喝的,就到風景秀麗的地方,老師又談到哪一部經典,第幾頁第幾行,學生們都記在腦子裡,也不用帶很多書,就這樣學習。真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大家都學得很歡喜,不像現在讀書讀得這麼辛苦。我們從小到大不停的學習、不停的考試,所學的跟古人所教導的聖賢學問差距就很大。所以師父上人特別希望辦中國傳統的一條龍學校,就是因為這種學校真正能培養出聖賢教育的人才。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方法,孩子從小到大這樣子學習,根柢就扎得非常的深厚。

  所以一個人天性當中天真的氣質、純淨的心靈,純淨純善的特質,在一生當中都可以保持不變,這是多麼幸福的人生,煩惱輕、智慧長。而且通過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學習方法,老師一講解,孩子很容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因此「教之道,貴以專」,我們可以用師父上人所強調的一門深入,這就是貴以專。不僅儒家是如此,其實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都是主張要專攻一門,不能學太多。師父上人教學就特別強調這一點,我們現在是在扎根,《聖學根之根》一部一部的學習,我們扎好這個根,之後提升,再學習四書五經,之後在《群書治要》的經典當中就可以選擇一門來深入。所以在儒釋道的經典當中,將來能夠選擇一門,老師會把課程的註解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就一門深入學習。譬如《論語》,《論語》有多少種註解,提供給學生,讓他去深入的研究;譬如像佛家的經典《華嚴經》,《華嚴經》有哪些注疏,把它提供出來,學生就一門深入。每天學生做半個小時的報告,同學也互相學習,互相吸收別人所學習的這一門。譬如專攻《論語》,他每天都做心得報告,那可能三、四個月的時間就能學完一部《論語》,學完之後,第二遍再接著來,第二遍講完了講第三遍;一年講三遍,十年講三十遍,心都定在《論語》當中。通過這種學習方法,三年到四年的時間就能得《論語》三昧,換句話說他的清淨心就現前;這樣學個五年、六年就能開悟,不但通達他所學的《論語》,而且對他所接觸到的一切也都能觸類旁通。這就是中國人所講的戒定慧的方法,跟求世間的學問是完全不相同的,確實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在歷史上,特別像佛門的大德,有的人一生當中就是講一部經,一年講一部,或者是不斷循環的講。包括雪公太老師,早年傳授《論語》也是如此。之前我們跟徐醒民老師求教,徐老師說,他當時在雪公老師的會下就是專攻《論語》、專攻古文,所以徐老師文言文的文章寫得非常之好。《論語》是雪公太老師,譬如開《論語》的課,上論是雪公老師講,下論就是徐醒民老師講,到下一個學期再換過來,他跟老師是同時教授這門課程。徐老師一直到現在,九十四歲的高齡,在前一段時間,我們還聽說老師一個星期上好多堂課,其中就有《論語》的課程。一直到九十多歲,《論語》的課程,徐醒民老師還在繼續傳授。像徐老師這樣的例子,就是非常典型的通過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方法培養起來的。這也是雪公太老師所辦的國文補習班,雖然他是沒有學歷的,但是真正培養出來的老師,是可以繼承儒釋道傳統文化聖賢學問的真正的好老師。這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例子。那古人更是如此了,清涼國師一生都是宣講《華嚴經》;像道綽法師,也是我非常敬佩的祖師大德,他一生宣講《觀無量壽經》,講了好幾百遍,有的註解說他是宣講《無量壽經》。總之都是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功夫。

  通過這種方式,心能定下來,一個人煩惱少,智慧就能不斷的增長。所以他開悟,悟性從這種學習方法啟發出來,甚至達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一個開悟的人,一切都能貫通,即使是沒有學過的,你問他,他一接觸,他也能做解釋。六祖惠能大師就是這樣,他沒念過書,不認識字,但是無論是世出世間的學問跟道理,他都通達明瞭,這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境界。因為世間的各行各業,這些學科都離不開自性,只要見性,就全部都通達了。這種教學方法確實是祖祖相傳,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師父上人現在大力在世界上各個國家提倡,要建立一條龍的實驗學校,就是用這種方法,培養學生戒定慧的功夫,真正培養出傳承儒釋道聖賢教育的人才。所以教學還是要遵循古人的方法。

  我們學了這幾句經文,在這裡稍微做一下總結。《三字經》前面這幾句,是含括在中華民族聖哲人的傳統教學綱要裡面,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前面這八句,師父上人特別強調,是他老人家一生當中自修以及為人演說,這是總的指導綱領。「人之初,性本善」,符合大乘佛法當中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意思是相同的。儒家說本性本善,佛家說的是佛性,都是肯定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本善。所以儒釋道傳統文化聖賢教育,特別是從事於這方面教學工作的人,首先就要肯定人性本善。剛才也說過,通過肯定人性本善,我們真正的建立起自信心,這種自信心是不容易被動搖的。本善為什麼變成不善?就是後面說的「性相近,習相遠」,本性相同,是後天環境的薰染,讓習性彼此之間就產生了差異。「習相遠」,這種情況往往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落入了他的習性裡面,而忘失了本有的本性。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在這個時代,特別把中華傳統聖哲的教學,要把它恢復起來?正是這種教學,幫助人們恢復自己的本性。這就是剛剛給大家介紹的倫理道德的教育,教導一個人,從他被薰染的不善的習性,再重新回歸到本性本善,是這樣的教育。深深的了解到「苟不教,性乃遷」,這個教,能使一個人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是幫助人覺悟的教育。如果不幫助他覺悟、回頭,他在社會的洪流當中所受到的染污肯定是愈來愈嚴重。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很憂慮,這麼多的天災人禍,這麼多的社會問題,人類如何去找到一種方法來解決、來應對?我們要是明瞭大乘佛法的教義,就能體會到一切法從心想生;換句話來說,我們周遭的環境,是社會的人心所感召的。現在要根本的解決問題,根源就要從教育入手,因為教育真正是能化導人心、改變人心,使人心向善的一種教育。因為現在的動亂、災難,根源就是眾生的習氣嚴重的染污,才會感得這些現象產生,因此要把古聖先賢找回來。就像師父常常說的,小朋友遇到問題了,他一定要找爸爸;而當中華民族的子孫遇到問題了怎麼辦?當然要去找老祖宗。老祖宗的德行,最重要的就是他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內容、教育的目標,確實能給整個國家、民族帶來永續的安定與和平。所以聖賢教育能夠在這個時代恢復,意義是無比的深遠。古時候這些古聖先王,都是大聖大賢。我們在世界各地,這些年來經常參加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在前面的牌位,所供奉的都是三皇五帝、古聖先賢的神位。古時候的君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都是孔老夫子非常仰慕、非常敬佩的聖人,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這個時代,如果能把聖賢教育恢復起來,這不僅是中國人的福報,更是全世界、全人類的福報。因為中國人的教育,至少有四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這是已經經歷過了時間的檢驗,經過了時代的考驗,確實是行之有效,一代一代培養出多少聖賢君子。我們在學習《三字經》最開始的這幾句話,真正能夠把中國傳統教學的綱領掌握住,落實在生活當中,人人都可以恢復本性本善,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禹湯這樣的聖賢之人。這一點師父上人曾經在廬江湯池做過實驗,就是用《弟子規》、儒釋道三個根的課程,把小鎮的居民,整個民風都轉變過來,也影響了中國許多地方,以及世界各地許多的仁人志士,都來學習跟效法。所以人是教得好的。就像有些年,道德講堂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地區興辦,通過道德講堂,把許多原本不孝的兒孫、原本叛逆父母的孩子,都能在短短的七天之內,讓他們改變自己的人生。正是因為人性本善,只是他沒有機會受到良善的教育,否則他的人生是一定能夠轉變的,我們要在這裡建立起真實的信心。

  「教之道,貴以專」,強調學習最重要是要專而不雜。如果都是雜修,所學到的知識都只是表面上的,不是真實的智慧;能夠專修,就和我們的戒定慧是相應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啟了智慧,自然而然對世出世間法就能通達明瞭。佛教教學的總原則,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也是諸佛菩薩修學證果的經驗之談,在儒家強調「教之道,貴以專」。

  因此我們通過《三字經》前面經文的學習,也真正的把古聖先賢智慧的教導,做為我們學習的總的指導綱領。同時我們了解到聖賢的智慧、聖賢的教育既然這麼好,也希望在一生當中,都能發心學習和承傳聖賢的智慧,就如同北宋張載夫子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要實踐這樣遠大的志向,我們的目標要遠大,可是根柢一定要踏實,因為其中的根本都是在童蒙養正,也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聖學根之根》。《聖學根之根》編排得非常巧妙,把聖賢教育當中的倫理、道德、因果,乃至於宗教教育的內容都含括在其中,特別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這是儒釋道三教的大根大本。所以我們根柢能夠扎得非常深入、踏實,日後在聖賢經典當中再一門深入,基礎就非常穩固,就像師父上人所寫的,「一切人天、聖哲、仙佛,世出世法,都是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的」。我們千萬不要看不起這個課程,覺得這不都是小朋友學的嗎?就如之前跟大家分享的,鳥窠禪師強調,三歲孩子都曉得,但是八十老翁行不得。這裡面深奧的人生智慧,以及古聖先賢的聖德,都是我們一生當中用之不盡,在一生當中對我們都有很深遠的影響跟幫助。

  接著就繼續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昔孟母。擇鄰處。】

  前面的經文理說得比較多,下面就開始為我們舉出了事證,舉出一些歷史當中善於教學的父親跟母親,舉出幾個榜樣,讓我們來學習。首先是孟母,這是孟子的母親。『昔孟母,擇鄰處』,這位母親,她很有教育的敏感度,知道為孩子選擇適合他的、有益的成長環境、教學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在歷史當中很有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人稱「亞聖」。可是聖賢之人,也不是生來就是聖賢,需要後天好的環境、好的師友的培養跟薰陶,他才能成材。

  孟子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跟我們之前在《弟子規》當中學過的歐陽脩先生是同樣的狀況,父親過世得早,所以孟子是由母親一手帶大的。最初他們居住的環境是靠近墳墓的地方。小朋友的模仿能力是特別的強,所以小孟子每天就和鄰居家的孩子們,天天在模仿吹鼓手,學著哭喪、哭墳、弔唁這種場景,孩子們天天看,他玩的也是喪禮的儀式。孟子的母親看到了之後很擔憂,孩子要是在這種環境長大,將來可能也是參與送葬的隊伍跟工作。你希望他成材,讀聖賢書,學做聖賢人,這樣的環境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所以孟母決定要搬家,她就帶著小孟子搬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這次搬去的地方靠近街市。街市就是像現在講的大商場、百貨公司,這個時代有很多人都是生活在商業圈裡,古時候是街市,就有很多小攤、小販在這個地方沿街叫賣。這個時候,母親又觀察到小孟子開始跟小朋友們學習怎麼樣賣東西,模仿商販做買賣。孟母一看,這個環境對小朋友的成長也不利,於是她還是決定再搬家。這一次就搬到了靠近學堂的地方,所以孟子跟小朋友們玩的遊戲又發生了變化,他就每天學習祭祀、學習禮儀,都是學習學堂裡面的功課,跟他功課有關係的遊戲。孟母看到之後心裡就很安慰,覺得孩子在這種環境成長,有利於他的身心健康,就決定在這個地方定居。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從這裡我們體會到孟子的母親,是一位非常有智慧、有德行的女子,同時在教育的敏感度方面也是非常的高,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聖賢之人。既然對於生活的環境都這麼懂得選擇,我們可以想像在生活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各個方面,母親對於孩子也會嚴格的要求他。這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因緣生老師在這裡也特別強調一點,「三擇鄰」並不是搬三次家,「三」是多次的意思,並不是剛好搬三次,可能是搬了很多次,只是歷史當中的記載,是這三次有明確的說明。

  所以聖賢之人的培養,母親是起著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也是佛門大德印光祖師特別強調女子德行、教育的重要性。就像剛剛在談五倫關係的時候特別強調,「夫婦有別」別是別在各自的職責不同,古時候男主外、女主內,先生主要是負責家庭的經濟生活,可是培養孩子、造就人才,這個重責大任是擔在女子的身上。所以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無論是孟子的母親,還是像文王、武王、周公他們的母親,都是非常賢德的女子,很有德行,才能培養出這麼好的兒孫。像太任,就是以端良的胎教出名的。我們看周朝,在中國的歷史上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而且國祚、立國之久,在歷朝歷代也是少見的;最重要的是周朝的君王,都是以仁治國、以孝治國。這些君王也都是由母親薰陶培養出來的,他們的母親以及后妃這個德行,對於周朝明君聖主的培養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歷史上特別為人稱道的,譬如像太任,太姜的兒媳婦太任,也是王季的夫人、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是摯任氏的二女兒,她的性情非常的端正、嚴謹,還沒有結婚的時候,做為女子,女德修得非常好,很莊重、很誠敬,做任何事情,只要合乎道義、合乎仁義道德的,她才會做。太任,是王季的夫人,王季也是稟承了父親仁德的風範,他治國的時候也是以仁治國、以德治國,所以當時就得到很多諸侯的擁戴。

  可是一位明君聖主,之所以能把國家治理得這麼好,跟他夫人的輔助、輔佐是很有關係的。周朝的三太,就是太姜、太任、太姒,都是很有德行的女子。太任的婆婆是太姜,她非常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到後來在太任主持後宮的時候,她以身作則,立身處世都很端正。因此在周朝的開國之初,在宮廷的上下,因為賢德的后妃,她們的表率和模範,使得後宮呈現一派肅穆祥和的氣象。太任非常注重胎教,當她在懷周文王的時候,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特別注重。在歷史上記載,她眼睛從來不看邪曲不正的場景,耳朵也不聽淫逸無禮的聲音,口裡不講傲慢自大的言語,這就符合儒家經典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無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她在懷孕的時候,這些方面都很注重,連行住坐臥、一舉一動,都很合乎禮節,譬如睡覺的時候,她不會斜著身子、歪著身子睡;坐的時候也坐得很端莊,不會歪歪扭扭的;站著的時候很端正,不會這隻腳拐著、跛著,不會這樣,立身都很端正。連吃東西她都很注意,譬如吃的時候,味道不正的東西不吃,切割得不正的食物也不吃,擺放得不正的席子也不坐。這胎教做得這麼好,母親從早到晚,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所秉持的都是正氣,所以孩子在母胎裡,稟受母親非常端正、端莊、誠敬的態度。因此文王出生的時候就跟其他的孩子完全不同,而且他生下來之後就特別聰明,母親教他一,他就識得百,不只是舉一反三了,這是天賦異稟。文王生來就得到他的祖父對孫子特別刮目相看,這不是平白無故的,是母親的胎教做得太好了。

  在《尚書》當中記載,文王出生後不久,有一隻赤雀,嘴裡銜著丹書,飛到文王的屋子裡,丹書上面寫著「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等等的話,文王出生就有非常祥瑞的徵兆,所以祖父太王非常疼愛這個孫子,最後周文王得以繼承祖父的王位。這就是他母親深深明瞭胎教的重要性,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在懷胎的過程中就特別小心、特別謹慎。讓我們可以體會到,母親如果在懷孕的時候都能效法太任的做法,自然孩子生來就稟受正氣,在《三字經》當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的德能,自然就能發揮出來。因此周文王能夠成為一位聖德的君主,而且周朝八百年不衰,周初就奠下了這樣的基業,這是母親太任給他非常端良的母教所產生的效果。今天我們看到這句經文,「昔孟母,擇鄰處」,不由得想起了古時候這些賢德的女子,真的都是我們效法和學習的榜樣。接著看下一句經文:

  【子不學。斷機杼。】

  這是小孟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母親對他的教育。有一天,當小孟子放學的時候,剛好母親正在織布,於是孟母就詢問小孟子:「你的學業進行得怎麼樣?」小孟子垂頭喪氣的跟母親講,「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進展、沒什麼進步。」孟母不但是有教育的敏感度,而且她也很善於抓住教育的機會點。因為孩子因循懈怠、懶散,在學業上不思進步的時候,母親就要在關鍵的時刻給他啟發,讓他記住,一個人荒廢了學業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於是孟母聽到孩子這個回答之後,她馬上拿起一把剪刀,因為當時她正在織布,她就把織布機當中的布剪斷了。『子不學』,「子」是孟子,孟母的兒子,『斷機杼』,「杼」是當時孟母正在織布的梭子。所以「斷機杼」並不是把梭子折斷,而是孟母把正在織的布剪斷了。她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看看母親對於兒子是怎麼說的。她教導小孟子,說:「你現在荒廢了你的學業,這就跟我把織布機上的布剪斷是同樣的情形。一個有學問的人,他平常是很勤勉學習的,他自然就能安居樂業,遇到變故的時候也能遠禍全身。可是你看你現在,把自己的學業給荒廢了,將來會產生什麼後果?」當然小孟子是想不到的,因為孩子畢竟很小,但做為母親,有責任要把嚴重性講清楚,所以就跟他說:「你看你現在,年紀這麼小,不好好認真的求學,將來難免去做被人驅使的奴僕。這還是小事情,一旦你的人生遇到變故,就很難遠離災禍了。」結果小孟子,畢竟孩子受到母親從小的呵護、教育,他也是稟受了母親的正氣,所以聽到母親對他的教誨之後,馬上就知過改過,特別受教。所以他就發憤向學,全心全力的完成他的學業,把老師所教的道理都認真的吸收、領會,後來他成為了一代聖人。

  孔老夫子是至聖先師,而孟子則是亞聖。前兩天我們跟師父上人請教,師父針對這個問題特別講,孟子雖然不是至聖,不是聖人,但是他跟聖人已經非常接近了,所以是亞聖。雖然還沒有孔老夫子這麼深厚的德行,但是他的德行、學問已經非常接近孔子了,所以稱為亞聖。孟子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成就,跟他的母親善於教導子女,是有關係的,是聖賢的母親所教出來的。因此通過這段經文的學習,我們體會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為他選擇有利的成長環境是很重要的;同時在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善用機會教育點去啟發孩子的心智,勉勵他要認真努力的向學,這種教育的敏感度也是非常重要。因此一個人的成材不簡單,要有多少的因素促成他的成長,除了為他選擇環境、選擇好的老師,注意觀察他結交的同學跟朋友,還有在他懈怠、在他意志不堅定的時候,母親還要循循善誘的用機會教育來啟發他。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凝聚了多少父母、老師的心血,才能幫助他成為一代聖賢。因此通過這段經文的學習,我們也體會到了,聖賢成材確實是離不開母親的教誨,離不開他的父母、老師以及成長環境的影響,是許多善緣的和合才成就一個人的德行與學問。因此為什麼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確實是百年大計,要把人培養得好,孩子本身的天時、地利、人和,各個方面的因素都要非常的完備,才能在這個時代再培養大德出來。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